子公司利潤分配法規
❶ 子公司給母公司分紅要交稅嗎
法律分析:不需要,子公司上繳給母公司的利潤是不需要交稅,因為子公司分配的利潤是屬於稅後利潤,已經交完稅之後才分配的,所以不用重復納稅。
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擁有自己獨立的名稱、章程和組織機構,對外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活動,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債權債務由自己獨立承擔。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必須符合一定的法律條件。母公司對子公司的控制一般不是採取直接控制,更多地是採用間接控制方式,即通過任免子公司董事會成員和投資決策來影響子公司的生產經營決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 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暫行條例》
第六條 凡從事生產、經營,實行獨立經濟核算,並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准開業的納稅人,應當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其他有納稅義務的單位和個人,除按照稅務機關規定不需辦理稅務登記者外,應當在按照稅收法規的規定成為法定納稅人之日起三十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報辦理稅務登記。
第八條 納稅人申報辦理稅務登記,應提出申請登記報告和有關批准文件,同時提供有關證件。主管稅務機關對前款報告、文件、證件審核後,予以登記,發給稅務登記證。稅務登記證只限納稅人使用,不得轉借或轉讓。稅務登記的內容包括:納稅人名稱、地址、所有制形式、隸屬關系、經營方式、經營范圍以及其它有關事項。
❷ 分公司利潤如何分紅
法律分析:分公司股東利潤分紅按股分比例與董事會決議分配指標進行分配,財務流程是憑利潤分配方案計提,計提時借:利潤分配貸:應付股利支付時借:應付股利貸:銀行存款不用再次繳納稅收,由於在利潤分配前已計提繳納了企業所得稅。固然如果是個人股東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20%)。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❸ 分公司利潤分配規定
法律分析:分配利潤的主體是公司。分公司不是法人,分公司不存在股東,不能向股東分配利潤。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人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六十六條 公司分配當年稅後利潤時,應當提取利潤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積金。公司法定公積金累計額為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積金不足以彌補以前年度虧損的,在依照前款規定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應當先用當年利潤彌補虧損。公司從稅後利潤中提取法定公積金後,經股東會或者股東大會決議,還可以從稅後利潤中提取任意公積金。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公積金後所余稅後利潤,有限責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東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規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股東會、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違反前款規定,在公司彌補虧損和提取法定公積金之前向股東分配利潤的,股東必須將違反規定分配的利潤退還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潤。
❹ 境外子公司如何向國內股東分配利潤,即資金迴流路徑、需要的審批等
無需批准。
1.《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管理規定》第十七條境內機構將境外直接投資利潤匯回境內的,可以存入經常項目外匯賬戶或者結匯。經審查境內機構境外直接投資外匯登記證、境外企業有關財務報表和利潤處置決定以及上一年度年檢報告,外匯指定銀行為境內機構辦理境外直接投資利潤的入賬和結算手續。外國直接投資的法律渠道。據商務部統計,2004年1-10月,我國合同外資金額1189.99億美元,同比增長34.19%;實際使用外資537.81億美元,同比增長23.47%。截至2004年10月底,合同外資總額為10622.9億美元,其中實際使用外資5552.51億美元。
2.預計2004年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將首次超過600億美元,增長15%以上。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外國直接投資並未直接進入工業投資領域。利用中國的經常項目可兌換性進入中國市場。常見的方法包括虛假進出口價格、提前還款、延遲支付外匯欺詐、平行貸款、提前還款錯誤和借入外債。通過在中國的外資企業。是以在中國境內設立投資公司、生產子公司或合資企業的名義,或以設立合資企業或獨資項目的名義,以注冊資本或增資的形式到境外收匯結匯。
3.通過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東貸款,即外商投資企業以股東貸款的方式進行短期貸款和結匯。境內外資企業與境外關聯企業相互合作,通過境內企業臨時收取外匯貸款和結算,如應付款項、預付貨款、延期出口等,便利境外資金進入。典型的做法是通過銀行的離岸業務將中國的外幣貸款轉換成外幣。
拓展資料:
境內企業利用中國外匯指定銀行的境外貸款業務,中國外匯指定銀行境外部向境內外商投資企業的外方發放短期外匯貸款,再由外方貸款給境內企業結匯,避免了中國外匯指定銀行的外匯貸款不能結匯的管制。
❺ 子公司的稅後利潤分回母公司如何處理
從全資子公司分回利潤的稅務處理:
納稅人從全資子公司(即資產100%控股的企業)分回的利潤,不同於從聯營、股份制企業分回的利潤,因此,出資方獲取的投資收益不用補交因地區間稅率差異而少交的所得稅款。
如A公司擁有B公司100%的股份,B公司擁有C公司30%的股份,而A公司擁有C公司70%的股份,則A公司直接或間接擁有C公司100%的股份,C公司為A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拓展資料:
稅後利潤是利改稅企業交納所得稅、調節稅或承包費以後剩餘的利潤,是實行利改稅後國家與企業分配關系變化後產生的一個概念。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按照計稅利潤和規定稅率向國家繳納所得稅。
繳納所得稅後,按照剩餘利潤是否超過合理留利水平為標准區別對待:對從事生產經營的工業、交通運輸、商業、金融、保險、供銷等國營大中型企業徵收調節稅,對國營小型企業收取承包費;對建築安裝等微利企業則不再徵收調節稅或承包費。
徵收所得稅、調節稅或承包費以後的利潤,由企業自行支配,用於建立各種專用基金。建築安裝企業的稅後利潤計算公式是。
稅後利潤=稅前(計稅)利潤-所得稅稅後利潤全部留給企業安排使用,進一步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使企業既有壓力,又有動力。企業經營得好,經濟效益越高,稅後利潤就越多。這就使企業認真改善經營管理,增產增收,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
全資子公司(Wholly-owned subsidiaries)是指只有一個法人股東的公司,是完全由唯一一家母公司所擁有或控制的子公司。母公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設立全資子公司:第一種是,從頭開始成立一家新公司並修建全新的生產設備(例如工廠、辦公室和機器設備等);第二種是,收購一家現有的公司並將其設備納為己用。
究竟是以收購還是新建的方式成立一家國際子公司,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母公司計劃進行的經營活動。例如,當母公司成立子公司的目的是生產最新的高科技產品時,它一般得建立新廠,因為依靠當地的條件要想達到這種尖端技術水平是非常困難的。
換句話說,我們很容易在大多數目標市場上發現許多製作瓶瓶罐罐之類的小東西的公司,但是生產最先進的計算機晶元的公司卻很少。重新建立一家子公司的主要缺點是耗時太長,因為修建新設備、僱用和培訓工人、開發產品等都將花費大量時間。
與此相反,尋找一家現有的、具備市場營銷和銷售能力的公司作為收購對象,相對來說會比較容易辦到,因為這一般不需要專門技術。
通過在目標市場上收購現有公司的市場營銷和銷售經營這一方式,母公司可以讓子公司更快地運作起來。特別是當被收購的公司在目標市場上擁有有價值的商標、品牌或工藝技術時,收購方式更是一種好的戰略。
❻ 全資子公司利潤歸母公司嗎
法律分析:全資子公司利潤歸母公司。全資子公司是獨立的法人,擁有自己獨立的名稱、章程和組織機構,對外以自己的名義進行活動。母公司能夠控制全資子公司的財務和經營決策,全資子公司的利潤分配由母公司決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第十四條 公司可以設立分公司。設立分公司,應當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領取營業執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資格,其民事責任由公司承擔。公司可以設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資格,依法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❼ 如果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子公司也是上市公司(而且是全資子公司),他們財務報表怎麼算,利潤分配怎麼分啊
如果母公司是上市公司,子公司也是上市公司(而且是全資子公司)就各算各的利潤。
如果子公司不是上市公司,交稅在母公司就使用合並報表,利潤是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利潤的總和。
某上市公司的利潤總額除去所有開支的利潤叫凈利潤。
上市公司的季報就是季報的凈利潤。
上市公司的年報就是年報的凈利潤。
子公司的報表內容包括在母公司報表中就是母公司的所有者利潤。
(7)子公司利潤分配法規擴展閱讀:
企業利潤分配的對象是企業繳納所得稅後的凈利潤,這些利潤是企業的權益,企業有權自主分配。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企業利潤分配的基本原則、一般次序和重大比例也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其目的是為了保障企業利潤分配的有序進行,維護企業和所有者、債權人以及職工的合法權益,促使企業增加積累,增強風險防範能力。
國家有關利潤分配的法律和法規主要有公司法、外商投資企業法等,企業在利潤分配中必須切實執行上述法律、法規。
利潤分配在企業內部屬於重大事項,企業的章程必須在不違背國家有關規定的前提下,對本企業利潤分配的原則、方法、決策程序等內容作出具體而又明確的規定,企業在利潤分配中也必須按規定辦事。
❽ 子公司本年利潤可以當年上繳母公司嗎
不可以的,從時間上,子公司本年利潤不可以當年全部上繳母公司。因為子公司計算本年利潤時,必須本年度結束。只有子公司結出本年利潤,才可以確定歸屬於母公司的利潤是多少,才可以進行利潤分配。股東是按照持股比例按確認子公司分紅的收益的,子公司確認的分紅金額,全額就是全部的利潤,部分分紅也是根據子公司自身的自營狀況需要來確定具體分多少,跟比例沒有多大關系,這個是股東會決議分配多少的。
拓展資料
本年利潤是指企業某個會計年度凈利潤(或凈虧損),屬於所有者權益類科目。他是由企業利潤組成內容計算確定的,是企業從公歷年1月份至12月份逐步累計而形成的一個動態指標。本年利潤是一個匯總類賬戶。其貸方登記企業當期所實現的各項收入,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投資收益、 "補貼收入"、營業外收入等;借方登記企業當期所發生的各項費用與支出,包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其他業務支出、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投資收益(凈損失)、營業外支出、所得稅等。
為了使"本年利潤"科目能准確、及時地提供當期利潤額又不增加編制分錄的工作量,單位在實際工作中"本年利潤"賬頁採用多欄式。把"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等項科目,由一級科目轉變為"本年利潤"下的二級科目使用,減少了結轉時的工作量。但"收入"、"成本"下設的產品明細賬仍需按數量和金額登記。按"附表"賬頁中期末結出發生額,在編制損益表時不用查看多本賬簿,只通過"本年利潤"就能滿足編制損益表的需要。"營業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項費用,每月的發生額不大或業務筆數不多,也可直接作為"本年利潤"的二級科目使用,以減少結轉的工作量。如果上述費用較大或發生的業務筆數較多,仍需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明細賬,期末結轉"本年利潤"科目中。
❾ 子公司做利潤分配需要公告嗎
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在召開股東大會年會的二十日前置備於本公司,供股東查閱。子公司上繳利潤不需要公告,但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依法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五條有限責任公司應當依照公司章程規定的期限將財務會計報告送交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在召開股東大會年會的二十日前置備於本公司,供股東查閱;公開發行股票的股份有限公司必須公告其財務會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