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外事僑務規章制度
① 外事僑務局是干什麼的
外事僑務局是負責全市因公臨時出國、赴港澳管理工作;審核或審批上級授權范圍內的因公派遣出國(境)團組和邀請外國人來中山訪問的有關事宜;負責全市因公證照的辦理工作。
主要職責:
1、貫徹黨和國家關於外交、僑務、港澳事務的政策法規,制定本市外交、僑務工作的規章制度,並制定和實施外交、僑務、港澳工作發展規劃。
2、研究分析外交、僑務、港澳等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研究掌握本市外交、僑務、港澳等工作動態,並提供政策建議。
3、依法組織和協調保護歸國華僑和在華華僑的合法權益,並負責對華僑的捐贈進行審計和監督;港澳同胞。
4、負責接待外國官方代表團、外國駐華領事官員、領事官員和其他重要來賓訪問我市;負責協調外交活動和其他由我市領導的重要外交活動的禮賓管理工作;監督外交紀律的執行。
5、協調和協調本市與有關國家和國際地區的交流與合作;指導本鄉、市直屬部門的外交事務;負責與外國外交領事機構和其他官方及半官方機構的聯系和交流;負責管理本市的國際友好城市;指導人民之間的友好對外交流工作。
(1)縣外事僑務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外事僑務局機構設置:
1、辦公室
負責機關秘書、文電、檔案工作,綜合協調機關日常行政管理;負責機關的人事、勞動工資、保密、財務、計劃生育、幹部培訓、工青婦和離退休人員工作;負責信息宣傳工作,聯絡各類新聞媒體進行涉外涉僑涉港澳的采訪報道,做好簡報、網站、手機簡訊等各類稿件的審核、編輯、發布工作。
2、外事管理科
指導、協調在本市舉行的國際性會議和重大涉外活動;協助處理外國人在本市的各類刑事、民事、經濟糾紛等涉外案件;協助處理有關外國留學生、專家等重要涉外事項;負責民間對外交流和友好城市的業務工作,組織實施友好城市和對外交流活動。
3、港澳事務科
負責本市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港澳工作方針、政策情況的督促檢查,擬訂本市涉港澳工作的相關實施辦法和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協調、歸口管理和服務本市涉港澳工作,促進本市與港澳的交流與合作,推動與港澳重點合作項目的落實。
4、辦證科
負責辦理因公出國、赴港澳人員護照、通行證簽證工作;管理因公護照及因公赴港澳通行證工作,負責全市因公臨時赴港澳通行證的審批、送簽注及管理工作;負責省外辦、市政府授權范圍內的單位人員因公出國的審核審批和呈報工作。
5、僑政科
負責國內僑情的調查研究並提出開展國內僑務工作的建議;負責僑務法制工作,檢查、督促實施僑務政策、法規,依法保護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及其國內眷屬、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負責處理有關華僑華人、歸僑僑眷、港澳同胞及其國內眷屬的來信來訪。
② 外事管理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外事管理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直接領導的工作機關。
工作職能
外交部外事管理司主要按照國務院和外交部給其確定的工作范圍,負責辦理以下各項工作:
1、擬訂有關外事管理法規草案;
2、審核地方和國務院各部門、中央企業的重要外事規定和報國務院的重要外事請示;
3、協調地方和國務院各部門外事工作;
4、會同有關部門研究提出對重大外事違規違紀事件的處理建議。
(2)縣外事僑務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中國外事管理的原則
中國外事管理的原則,即統一領導、歸口管理、分級負責、協調配合。它們的主要內容如下:
一、統一領導。按照馬列主義的觀點,一切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外事的特點決定了外事工作應高度集中,切忌多頭領導,政出多門,各行其是。但「統」的范圍不能過寬,統不起來等於不統。主要是抓「四統一」:即統一外事政策方針、統一行動部署、統一對外表態(口徑)和統一規章制度。
二、歸口管理。歸口管理是我國外事管理的重要方針。為了簡化手續,提高效率和分清職責,在集中統一的前提下,實行歸口管理。
歸口管理又分為大歸口和小歸口。大歸口是指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把外事口分成幾個大的系統,然後再由各系統的黨委統一管理。
根據此項原則:國家關系歸外交部;黨際人民外交歸中聯部;對外文化交流歸文化部;對外教育交流歸教育部;軍事外交歸國防部和總參;對外經濟貿易歸對外經貿部;對外司法工作歸司法部等等。在大歸口下,又做出一些分工。
如團中央國際部主管全國青年對外交流工作。但在對外青年交流工作中,涉及多邊外交的問題要請示外交部,涉及雙邊外交的問題則請示中聯部。
三、分級負責。主要是一個分權的原則。中央和國務院負責大政方針和涉及國家利益的重大問題。地方外事辦公室除了承辦中央交辦的涉外事務外,主要負責地方外事工作的歸口管理。近些年來,中央還授予了一些大的企事業單位以外事管理許可權。
如首鋼、中遠公司等,它們一般享有一定的派遣臨時出國人員和邀請外國人來華的審批權,甚至外資立項權和金融融資權等等。這些措施促進了我國的對外開放和外事工作的發展。
四、協調配合。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外事工作已不再是外事部門一家的事,必須依靠各部門、各單位一起來搞。重大外事、涉外任務,外事部門負責牽頭,其他部門分工協作,各司其責,積極配合。外事管理是隨著外事工作的擴大而改變的。
文革前只有少數部門、少數省、市和自治區有外事辦公室,過去外事管理是高度集中的。一個普通幹部出國,也要報到國務院外事辦公室。當時的國務院外事辦公室就是一個超級部,陳毅當主任,並兼外交部長,廖承志是副主任。改革開放以來,國務院外事辦在1982年恢復。
當時李先念講,不能按照原來的辦法,否則2000人都不夠。涉及事情也很多,科、教、文、衛等,一個是批不過來,即使批的過來,也是走形式。因此要實行改革,中央地方實行分權,國務院各部門也實行分權。分工協作,共同配合。
③ 縣委和縣政府各自的職能是什麼
一、縣委及其辦公室的職能:
(一)、工作職能:
1、協助縣委領導處理縣委日常工作,協調鄉鎮和部門工作,溝通上下左右聯系;
2、負責縣委日常文書的處理、縣委領導同志公務活動的組織安排、縣委各類會議的組織工作;
3、負責縣委文件、文稿的起草、批辦、審核和印發工作;
4、圍繞縣委中心工作開展調查研究,及時准確地向縣委領導和上級黨委反映各方面的實際情況,並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
5、及時收集、篩選、綜合整理各類情況,全面准確地為縣委領導、上級黨委報送信息;
6、圍繞縣委重大決策和工作部署,進行督促檢查,做好領導重要批示件、新聞輿論批評和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的查辦工作;
7、負責全縣黨政密碼通信、密碼管理和密碼保密及全縣商用密碼的管理工作;中央、省委、市委、縣委文件和縣級重要機密件的傳遞,領導機要專線電話的管理工作;
8、負責中、省、市領導來彬的接待工作,負責各省(市、區、縣)黨委及辦公室來彬客人的接待工作;
9、主管全縣保密工作,督促、檢查全縣及駐彬單位、部隊和企事業單位對《保密法》及其配套法規的貫徹實施情況;
10、承辦縣委領導和上級業務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內設機構:縣委辦公室內設機構7個。
1、文秘組
(1)協助辦公室領導處理機關日常工作,協調各組(室、局)的關系,組織貫徹落實辦公室各項規章制度;
(2)負責縣委重要活動的組織協調、縣級重大活動的安排和縣委領導的政務活動;
(3)負責辦公室組織人事、思想政治、黨的建設、計劃生育和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負責辦公室黨員大會、幹部職工會議的會務工作以及其它活動的組織協調與服務工作;
(4)負責黨群口目標責任制考核和辦公室的崗位責任制工作;
(5)負責縣委常委會、書記辦公會議議題收集和組織工作,起草縣委常委會議紀要和書記辦公會議紀要;
(6)負責信訪接待及領導批示件的督辦工作;
(7)負責辦公室文件、材料的列印、校對、發送及有關黨委機關刊物的發行工作;
(8)負責縣委和縣委辦公室文件的規范處理、登記掛號、印製和分發;
(9)負責中央、省、市和鄉鎮、部門來文的收發、批辦、傳遞和管理;
(10)負責縣委和縣委辦公室印、信管理工作;
(11)負責縣委和縣委辦公室文書立卷和檔案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
(12)承擔縣委文件收發、報刊征訂、分發和機要文件的發送工作;
(13)完成縣委及辦公室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2、綜合組
(1)負責起草、修改縣委領導的會議報告、講話和其他公務文稿;
(2)承擔縣委重要新聞稿件的審改工作;
(3)負責縣委、縣委辦公室文件以及縣委、縣政府、縣委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合發文件的起草、修改工作;
(4)完成縣委及辦公室交辦的其它工作。
3、縣委督查室
(1)督促檢查中央、省、市委重要文件、會議精神的貫徹落實情況;
(2)督促檢查縣委重要文件、會議決定、決議和重大工作部署的貫徹執行情況;
(3)督促辦理縣委常委會議研究決定事項;
(4)負責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指標、重點項目建設、重要工作任務和縣委、縣政府向群眾承諾辦理的實事進行督促檢查;
(5)負責上級黨委和縣委領導批示的有關群眾信訪問題的辦理或交辦事項專項督查工作;
(6)督促辦理各種新聞媒介和內部刊物上發表的涉及我縣各方面工作的批評、建議;
(7)督促辦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出的需要由黨委機關答復的有關建議、提案;
(8)開展督查調研,編發《督查工作》;
(9)負責對全縣黨委系統督查工作的業務指導;
(10)完成縣委及辦公室交辦的其它工作。
4、縣委保密委員會辦公室(縣國家保密局)
(1)負責制定全縣保密條例、制度及工作計劃,並組織實施;
(2)開展保密檢查,查處失泄密事件;
(3)組織開展保密宣傳及保密幹部的培訓,加強保密工作的管理;
(4)負責審批復制國家秘密載體的定點單位;負責審批攜運秘密文件、資料和其他物品出境;
(5)負責審批對外提供涉外社會調查中形成的資料和研究成果;
(6)負責涉密通信、辦公自動化和計算機信息系統投入使用前的保密審批;
(7)負責保密工作調查研究和縣委保密委員會的日常工作;
(8)完成縣委和辦公室交辦的其它工作。
5、政研信息室
(1)負責全縣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信息的采編,及時向上級黨委和縣委領導報送各方面的重要信息;
(2)健全信息網路,及時向上級黨委、縣委報告重大突發性事件;
(3)編發《彬縣信息》和《送閱件》;
(4)根據縣委中心工作或上級安排,定期開展信息調研;
(5)加強基層信息工作人員培訓,指導和協調全縣黨委系統的信息工作;
(6)負責全縣政策研究工作;
(7)完成縣委和辦公室交辦的其它工作。
6、後勤組
(1)負責縣委機關的後勤服務與管理;縣委辦公室日常辦公用品的購置和發放;機關辦公用房的基建和修繕,水、電、供熱設施的管理;
(2)負責縣委機關經費的計劃、預算和決算;
(3)負責縣委機關和縣委辦公室經費的管理及協調、機關基建財務的管理工作;
(4)負責縣委辦公室各項費用的報銷工作;
(5)負責辦公室工作人員醫療保險金、養老統籌金的收繳發放工作;
(6)負責來客接待工作;
(7)負責縣委機關的安全保衛、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愛國衛生、綠化美化及通訊工作的檢查和規劃;
(8)負責機關食堂和縣委以及縣委辦公室有關會議的後勤服務工作;
(9)負責縣委機關工作人員的工作證及出入證辦理;
(10)完成領導交辦的其它工作。
7、縣委機要室
(1)負責全縣核心密碼、普通密碼及密碼設備的管理和保密工作;
(2)承擔黨政機關密碼電報、秘密文件、普通文件、內部傳真電報的上傳下達任務;
(3)負責全縣黨政系統機要業務指導和密碼工作發展規劃的制訂與實施;
(4)負責全縣密碼使用單位的業務指導和密碼工作幹部的管理;
(5)負責全縣黨政機關綜合信息網建設與管理工作;
(6)負責縣黨政密碼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
(7)完成縣委及辦公室交辦的其它工作。
二、縣政府及其政府辦公室主要職能 :
縣政府辦公室是縣政府綜合管理全縣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事業,主管縣政府日常政務工作,實施行政指揮和監督,參與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調控的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1.承辦州政府工作決策在我縣的行政工作和縣政府向州政府報告、請示的文稿起草工作,以及州委、州政府及其部門轉由縣政府辦理的事項及反饋工作;
2.承辦鄉(鎮)政府和縣直部門報送縣政府的請示、報告的辦理、送審和報批工作;
3.負責縣政府會議的准備和決定事項的督辦、檢查、反饋工作;
4.起草、送審、印發以縣政府或縣政府辦名義制發的文件,檢查鄉(鎮)政府和縣直部門執行縣政府決定、指示、文件的情況,並負責向縣政府領導報告;
5.為縣政府領導的重要報告和講話提供文稿資料;
6.協調各部門工作,對有爭議的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報縣政府領導決定;
7.承擔縣政府領導決策所需的調查研究和信息工作;
8.根據領導指示,組織協調處理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
9.組織、協調辦理人大代表議案和政協委員提案工作;
10.負責辦理人民群眾來信來訪工作;
11.負責縣政府及縣政府辦公室電報、文件、函件、簡報的收發、印製、清退、歸檔、保密和管理;
12.負責縣政府值班工作;
13.負責縣政府辦公室的人事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
14.負責縣政府領導交待、安排的接待工作;
15.負責全縣政府系統的行政執法、監督、應訴的規劃和協調工作;
16.負責縣政府外事、僑務工作;
17.辦理縣政府領導交辦的其他事項。
④ 外僑辦主要是干什麼工作
貫徹執行中央外事、僑務、引智、港澳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以及省市關於外事、僑務、引智、港澳工作的指示和決定;統籌協調和歸口管理外事、僑務、引智、港澳工作,制定有關規章制度和工作規劃。
一、圍繞全市中心工作開展調查研究,為市委、市政府的外事、僑務、引智、港澳工作決策提出建議;充分利用對外交往渠道,為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二、負責全市因公出國(境)管理工作;承辦市領導的出訪報批工作;審核、審批我市人員因公出國(境),審批報批邀請外國人來訪;負責因公出國(境)人員護照、通行證、APEC商務旅行卡的頒發與收繳、簽證、簽注工作。
三、負責接待來本市訪問的國賓、黨賓、僑領、重要外賓和來我市進行公務活動的外國駐華外交人員;統籌安排市領導的外事、僑務、引智、港澳事務活動;指導協調市裡重要外事活動禮賓事宜。
四、負責與外國駐漢領事機構的交涉事宜,統籌協調、管理本市各單位與外國領事機構的交往活動;參與處理本市涉外案(事)件;協調處理本市市民境外領事保護工作;代辦領事認證;
協調境外非政府組織在漢活動和市內民間組織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活動的調研、管理工作;管理來本市采訪的外國記者和港澳記者。
五、負責開展與華僑、華人及其社團的友好聯誼工作;配合有關部門研處涉僑突發事件和通過僑務渠道開展對台工作;承辦「華創會」相關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華僑、華人資金、技術、人才引進工作;推動涉僑經濟、科技合作與交流,協調涉僑經濟投訴工作;促進、協調本市與香港、澳門在各領域的合作交流。
六、負責海外僑胞、外籍華人、港澳同胞和歸僑、僑眷的來信來訪工作,依法保護其合法權益;主管全市華僑華人捐贈、華僑回國定居安置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歸僑、僑眷的各項政策落實和僑務扶貧工作;承辦本市對華僑華人的文化交流及對外華文教育工作。
七、負責市引進國外智力工作,協調處理引進國外智力工作中的重大事件;管理本市聘請外國經濟專家和因公出國(境)培訓工作;辦理本市經濟技術類外國專家來華許可事項;負責市人民政府國際咨詢顧問的聘任、聯絡及相關會議工作;承辦授予「黃鶴友誼獎」、「榮譽市民」稱號事宜;指導武漢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工作。
八、負責市委外事工作領導小組的日常工作,指導本市民間對外交往工作及各區、各部門、各單位的外事、僑務、引智、港澳工作。
九、承辦上級交辦的其他事項。
(4)縣外事僑務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是各級僑辦的最高領導,主要內設機構包括八個職能司:
1、秘書行政司
主要職能:
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工作和信息、安全保密等工作;負責機關財務、行政事務;負責有關重要活動的組織、重要事項的督辦。
2、政策法規司
主要職能:
承擔僑務工作政策、規劃和法律法規草案的擬訂工作;調查研究僑務政策、理論和僑務工作重大問題;收集分析僑務信息並提出政策建議;協助審核有關涉僑法規和政策草案;承辦行政復議工作。
3、國內司
主要職能:
研究國內僑情和僑務工作並提出政策建議;承擔推動開展歸僑僑眷的具體工作;承擔維護歸僑僑眷合法權益和華僑華人在國內合法權益的具體協調工作;參與對重大涉僑捐贈財產使用與管理的監督工作;承擔協助歸僑僑眷代表人士人事安排的具體工作;負責信訪工作。
4、國外司(港澳台司)
主要職能:
研究國外僑情和僑務工作並提出政策建議;承擔推動開展對華僑華人及其社團聯誼和服務的具體工作,承擔對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僑界聯誼的指導工作;承擔僑務對台工作;承辦境內華僑華人國際性聯誼活動的有關審批工作;承辦有關涉僑事項的審核工作。
5、經濟科技司(投訴協調司)
主要職能:
研究涉僑經濟科技工作並提出政策建議;推動華僑華人與祖(籍)國開展經濟、科技的合作與交流;承擔協調涉僑經濟等投訴的具體工作;協助指導有關協會的工作。
6、宣傳司
主要職能:
研究推動僑務宣傳工作並提出政策建議;聯系華僑華人新聞機構和記者並協助辦理在華采訪有關事宜;協助管理直屬新聞機構;承擔新聞發布工作。
7、文化司
主要職能:
研究推動僑務文化和華文教育工作並提出政策建議;擬訂華文教育規劃;協助管理直屬院校;協助指導有關團體工作。
8、機關黨委、人事司
主要職能:
機關黨委 負責機關和在京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人事司與機關黨委合署辦公,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及機構編制工作,承辦外派幹部的調配和管理工作;負責幹部培訓工作。
⑤ 湖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僑務辦公室的主要職責
(一) 貫徹執行我國對外工作及僑務工作的方針、政策、法規;擬定我省外事、僑務工作的規章和工作規劃,監督、檢查執行情況;審查有關部門和市、州制訂的涉及華僑華人和歸僑、僑眷的有關政策,報省政府審定;協調重大外事、僑務工作和涉外涉僑事務。
(二) 圍繞我省經濟建設和對外開放,進行外事和僑務情況調查研究,為省委、省政府的對外工作及僑務工作決策提供意見和建議。
(三) 在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指導下,根據一國兩制的原則和中央的有關方針、政策,統籌協調省政府各部門和市、州人民政府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工作聯系及有關業務往來;對我省駐香港、澳門機構提出的有關事宜提供意見、建議和工作協助。
(四) 審核各部門、各單位報請省委和省政府審批的外事文件;承辦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省政協領導人出訪和邀請外國相當於我國現職正副省級人員和現任國家副部長級及以上人員來訪的具體報批事宜;在中央授權范圍內,審批我省縣處級及以下人員因公臨時出國和邀請外國相應人員來訪的有關事宜;審核我省正副廳局級人員因公臨時出國和邀請外國相應人員來訪的有關事宜並報送主管外事工作的領導審批;為上述出國人員出具出國任務批件;辦理本省因公出國人員的護照、簽證和應邀來訪外國人士的簽證通知函電以及其他領事業務;負責全省因公赴香港、澳門人員的審核、報批工作,辦理《往來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通行證》;對違反規定、弄虛作假的因公出國團組和人員拒發護照、拒辦簽證,並報告有關部門查處。
(五) 負責與外國駐華使領館和我國駐外使領館的聯絡工作;協助有關部門管理我省駐外機構和人員;負責組織接待來我省訪問的國賓、黨賓和其他重要外賓;接待來我省進行公務活動的外國駐華外交人員;統籌安排省委、省人大、省政府和省政協領導人的外事活動和會見華僑華人、香港、澳門知名人士的有關事宜。
(六) 了解和檢查我省因公出國團組和人員在國外活動情況,定期綜合因公出國和邀請外國人來訪的情況,定期向省委、省政府和外交部、中央外辦提出書面報告。
(七) 管理我省與外國友好城市、友好省州(縣)以及其他結好單位的交往活動,辦理對外結好的報批手續,指導全省民間對外交往工作。
(八) 會同有關部門管理我省口岸的外事業務和涉外事宜。
(九) 管理來我省采訪的外國及香港、澳門記者;指導有關部門或單位做好外國及香港、澳門記者采訪活動的安排;按照國務院及其有關部門的規定,管理外國駐我省的新聞機構和常駐記者。
(十) 處理或協助有關單位處理涉及外國人管理工作的重要事項;負責對各地、各部門外事僑務工作進行業務指導。
(十一) 配合和協助省委宣傳部門做好對外及對香港、澳門宣傳和群眾性外事教育工作;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及主管部門的文件和材料,向各部門提供國際形勢、對外政策和重大國際問題及香港、澳門事務的宣傳材料和對外表態、宣傳報道口徑;協同審核重要涉外報道稿和有關其他文稿。
(十二) 根據中央有關方針政策,開展對華僑華人的宣傳、文化交流及聯系華僑華人文化社團並支持其工作;依法保護歸僑、僑眷的合法權益和華僑華人在國內的合法權益,開展歸僑、僑眷工作和華僑華人重點人物的聯絡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做好歸僑、僑眷代表人士的人事安排和歸僑、僑眷的其他有關服務性工作。
(十三) 貫徹執行有關華僑華人捐贈、僑匯、僑屬及僑資企業的方針、政策,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華僑華人的捐贈工作;負責歸僑、僑眷的扶貧、救濟工作。
(十四) 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華僑回國安置和香港、澳門同胞回內地定居及其在內地眷屬工作;配合有關部門通過僑務工作渠道開展對台工作。
(十五) 貫徹執行《涉外人員守則》,對外事幹部和涉外人員進行對外政策和外事紀律教育,組織外事僑務幹部的對外政策、業務培訓;配合紀檢、監察和保密部門檢查外事紀律及保密制度的執行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提出違反外事紀律問題的處理意見和建議。
(十六) 指導和協助管理外國(境外)駐湘機構和人員,負責選派駐外使領館外交人員和工勤人員。
(十七) 會同有關部門承辦全省翻譯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有關工作。
(十八) 承辦省委、省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⑥ 外事僑務局關於因公出訪在八項規定有何措施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外事方針政策。認真貫徹中辦發[2008]9號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強因公出國境管理的若干規定》、豫辦[2008]14號文件《關於進一步加強因公出國境管理的意見》、豫辦[2012]20號文件《關於轉發省紀委等部門(河南省因公出國境人員審批管理辦法的)通知》及周辦[2009]12號文件精神,明確做好因公出國境工作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要求和重要任務。嚴格執行因公出國境工作為國家總體外交服務、為全市經濟發展服務的「二為」工作方針,堅持把服務好中央總體外交戰略作為重要任務,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抓住加快發展和轉型發展的戰略機遇,解放思想,開拓思路,充分發揮外事部門歸口管理作用。
二是強化審查審核職責,嚴把審查審核關。在為出訪團組和人員做好服務的同時,嚴格按照要求,認真履行把關職責,嚴格審核因公出國境團組任務的必要性、報批材料的真實性、參團人員的合理性、邀請函的真實性、行程安排的科學性。從嚴控制團組人數和在國外的停留時間。堅決禁止一般性考察和重復考察。嚴格實行計劃管理,根據全市全年出訪計劃從嚴審核出訪團組,確保出訪團組和出訪經費實現壓縮目標。
三是加強出訪團組和人員分級監管機制。市廳級出訪團組在回國後一個月內分別向省紀委、省外僑辦和市委、市政府報送出訪報告;市直及縣(市、區)縣處級及以下出訪團組回國後一個月內分別向市紀委、市外僑辦和本人所在單位黨委報送出訪報告。在申報因公出國境任務時,縣(市、區)書記出訪必須書面向市委書記請示並獲准,縣(市、區)長出訪必須書面向市長請示並獲准,市直單位一把手出訪必須書面向市長請示並獲准,黨群口一把手出訪必須書面向市委書記請示並獲准,否則不予受理。縣處級幹部出訪團組和人員在報批時,同時報市委組織部和市紀委備案。完善團長負責制,團長負責該團組認真執行出訪任務,嚴格按照批準的內容完成出訪任務,不得擅自決定改變出訪行程和路線,延長在外停留時間,增加出訪國家和地區。
四是加強對出訪團組和人員的行前外事和紀律教育。採取集中教育、團長重點談話和團員個別提醒等多種方式,要求出訪團組和人員嚴格遵守外事紀律、保密紀律和財務紀律。嚴禁出入賭博場所,不得使用任何形式的資金參與賭博活動,不準以任何借口自行或接受接待單位安排前往賭博場所,嚴禁進行網路賭博。嚴禁出入色情場所和觀看色情表演,不得參與涉及低級趣味的娛樂和游覽項目。嚴禁出入其它不健康場所,在境外尊重當地法律法規、民俗習慣,杜絕不文明行為,自覺維護國家形象。
五是加強證照管理。出訪團組和人員須在回國後7日內將因公出國證件及時交市外僑辦統一保管。嚴格遵守因公護照的收繳查驗制度,市外僑辦在出訪人員回國後按時收回護照,進行逐個查驗,重點檢查出訪團組在外停留時間、訪問國家和出訪路線等與因公出國境任務批件是否一致,發現問題及時向省外僑辦報告。對逾期不提交出訪報告或不上交因公出國境證件的單位和個人,暫停受理其單位申報出國境手續。
六是積極開展公款出國境旅遊專項治理活動。為規范我市因公出國境工作,強化長效監管機制,及時聯合查處發生的出國境違規違紀案件。我市於2009年初成立了由市紀委、市委組織部、市財政局、市外僑辦、市公安局等十個部門組成治理公款出國境旅遊工作小組,小組成員單位積極發揮溝通協調作用,組織聯合檢查,通過採取出訪經費先行審核制度、因公出國境團組公示制度、嚴格查處公款出國境旅遊案件等多種措施,堅決制止了黨政幹部公款出國境旅遊。黨政幹部因公出國(境)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今後我們將繼續堅持「二為方針」,在服務全市擴大開放的同時,進一步落實中央有關規定,加強監督和管理。為規范全市因公出國(境)工作做出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