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履行抗辯權法律法規
❶ 後履行抗辯權的義務有哪些
法律分析:1、後履行抗辯權屬延期的抗辯權,只是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非永久的抗辯權。對方當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後履行抗辯權消滅,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行使後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責任應由對方當事人承擔。
2、後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會使對方承擔如下的義務:
(1)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義務,已到履行期的應當後履行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合同的權利。
(2)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適當履行合同造成根本違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的權利。
(3)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適當履行構成部分履行,對方當事人有權就未履行部分拒絕給付,只對其相應給付。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第五百二十七條 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經營狀況嚴重惡化;
(二)轉移財產、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
(三)喪失商業信譽;
(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 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❷ 後履行抗辯權和先履行抗辯權的區別
法律分析:順序履行抗辯權與後履行抗辯權其實是同一個概念,只是法理上的叫法不一樣而已
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條件
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合同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應當滿足下列條件:
(一)當事人基於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和一樣,先履行抗辯權的雙方當事人應當是因同一合同互負債務,在履行上有一定的關聯性。一單務合同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的問題。當事人互負債務,如果不是基於同一雙務合同,也不發生先履行抗辯權。此外,兩項債務間應當有對價關系。如果沒有對價關系,也不存在先履行抗辯權。
(二)當事人履行有先後的順序。先履行抗辯權的當事人履行有先後順序之分,此為與同時履行抗辯權的最大區別。「先後順序」是依當事人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或者根據交易習慣而確定先後順序。飛只有先履行的一方不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的,後履行的一為當事人才享有先履行抗辯權
(三)須有先履行合同債務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合同債務或者履行合同債務不符合約定。此為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的前提條件先履行抗辯權的行使其實質上是對應當先履行一方當事人違約的抗辯,是在不終止的前提下,後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採取的有利措施,既可以防止自己在履行後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又可降低成本。如當事人在合同中約定「先交貨、後付款」或「先付款,後交貨」,均有履行上的先後順序,若應當先履行義務而未履行,實為違約,則後履行當事人即可行使先履行抗辯權。
(四)須為先履行一方當事人應當先履行的債務是可以履行的。若先履行一方的債務已經不可能被履行了,則後履行一方當事人行使先履行抗辯權已失去意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❸ 什麼是後履行抗辯權
法律分析:後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當先履行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或者不適當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權利。後履行抗辯權屬延期的抗辯權,只是暫時阻止對方當事人請求權的行使,非永久的抗辯權。對方當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後履行抗辯權消滅,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當事人行使後履行抗辯權致使合同遲延履行的,遲延履行責任應由對方當事人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❹ 後履行抗辯權有哪些適用情形
法律分析:關於後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情形,主要有以下兩種情況:
1、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履行義務,已到履行期限的應當後履行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合同的權利。例如出租方不交付租賃物,承租方有權不付租金。
2、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適當履行合同造成根本違約,對方當事人享有不履行的權利。例如,供貨方交付假冒商品,購買方有權不付貨款。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❺ 後履行的抗辯權的適用條件是什麼
法律分析:後履行抗辯權的適用條件有:當事人基於同一雙務合同互負債務,債務的履行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不能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應當先履行的當事人有履行債務的可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❻ 什麼是後履行抗辯權
法律分析:後履行抗辯權是指在雙務合同中,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在沒有履行合同中所約定的義務時,對方當事人針對這未履行的行為有權利拒絕應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請求履行的一種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❼ 後履行抗辯權
法律分析:後履行抗辯權,是指雙務合同中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未履行時,對方當事人有拒絕其請求履行的權利。當事人互負債務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法律依據:《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債務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
❽ 民法典後履行抗辯權是什麼意思
法律分析:簡而言之,就是抗辯對方的一種權利。在合同中雙方都負有合同約定的權力和義務,有先後履行順序,並且負有先履行合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不履行義務時,另一方當事人享有暫時不履行的權利,即另一方享有抗辯的權利。行使其權利,前提條件是基於同一雙務合同、有先後履行順序、應當先履行一方不履行或履行不符合約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五百二十六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對方當事人完全履行了合同義務,後履行抗辯權消滅,當事人應當履行自己的義務。
❾ 後履行抗辯權的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抄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當事人互負債務,有先後履行順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的,後履行一方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要求。」
後履行抗辯權是我國《合同法》所獨創的一種抗辯制度,該抗辯權的名稱也存在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應稱為先履行抗辯權,也有人認為應稱為後履行抗辯權。這一條所設定的抗辯權是為後履行的一方設定的抗辯權,比較而言,將之稱為後履行抗辯權更為合理。
創立後履行抗辯權的概念,更加完善了履行抗辯制度。三種抗辯權同時存在:即負先履行義務者有不安抗辯權,負同時履行義務者有同時履行抗辯權,負後履行義務者有後履行抗辯權。
❿ 什麼叫後履行抗辯權
法律分析:後履行抗辯權指的是在雙務合同中,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當事人沒有履行合同中所約定的義務時,對方當事人針對這一行為有權利拒絕應先履行義務的當事人請求履行的一種權利;如果因為是當事人行使後履行抗辯權,導致合同出現遲延履行情況的話,因遲延履行的原因所導致的責任應該由對方當事人全部承擔。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二十五條 當事人互負債務,沒有先後履行順序的,應當同時履行。一方在對方履行之前有權拒絕其履行請求。一方在對方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時,有權拒絕其相應的履行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