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城市街道辦事處條例

城市街道辦事處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7 02:53:20

❶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的內容

十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應當設立街道辦事處;十萬人口以內下五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和不設區容的市,如果工作確實需要也可以設立街道辦事處;五萬人口以下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一般地不設立街道辦事處。
街道辦事處的設立,須經上一級人民委員會批准。 街道辦事處的任務如下:
(一)辦理市、市轄區的人民委員會有關居民工作的交辦事項;
(二)指導居民委員會的工作;
(三)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 街道辦事處設主任一人,按照工作的繁簡和管轄區域的大小,設幹事若幹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設副主任一人。
街道辦事處共設專職幹部三人至七人,內有作街道婦女工作的幹部一人。
街道辦事處主任、副主任、幹事都由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委員會委派。 街道辦事處的辦公費及工作人員的工資,由省、直轄市的人民委員會統一撥發。

❷ 上海市街道辦事處條例的條例條款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本市街道辦事處的建設,發揮街道辦事處的作用,密切政府與群眾的聯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和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街道辦事處是區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受區人民政府領導,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本轄區內行使相應的政府管理職能。
第三條 街道辦事處的工作以社區管理和社區服務為重點,開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創建安定團結、環境整潔、方便生活的文明社區。
第四條 街道辦事處的設立、變更或者撤銷,應當根據地域條件和居民分布狀況,符合便於聯系群眾和有效管理的要求。
街道辦事處的設立、變更或者撤銷,由區人民政府向市民政局提出,市民政局審核同意後報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條 街道辦事處設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
街道辦事處主任、副主任由區人民政府任命。
第六條 街道辦事處按照精幹、高效的原則,下設社會發展、市政管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保障、財政經濟等機構。
街道辦事處工作機構的設立、變更或者撤銷,由街道辦事處提出,報區人民政府批准。
第七條 街道辦事處的行政事業經費和辦公用房,由區人民政府按照國家和本市的有關規定負責解決。
第八條 街道辦事處的職責:
(一)指導、幫助居民委員會開展組織建設、制度建設和其他工作;
(二)開展便民利民的社區服務;
(三)興辦社會福利事業,做好社會救助和其他社會保障工作;
(四)負責街道監察隊的建設和管理;
(五)開展計劃生育、環境保護、教育、文化、衛生、科普、體育等工作;
(六)維護老年人、未成年人、婦女、殘疾人和歸僑、僑眷、少數民族的合法權益;
(七)組織實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規劃,開展治安保衛、人民調解工作;
(八)開展擁軍優屬,做好國防動員和兵役工作;
(九)參與檢查、督促新建改建住宅的公共建築、市政設施配套項目的落實、驗收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對公共建築、市政配套設施的使用進行管理監督;
(十)配合做好防災救災工作;
(十一)管理外來流動人員;
(十二)領導街道經濟工作;
(十三)向區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事項;
(十四)辦理區人民政府交辦的事項。
第九條 街道辦事處實行主任負責制。主任主持街道辦事處的全面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組織實施本條例第八條規定的各項工作;
(二)召集和主持街道辦事處辦公會議;
(三)負責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的任免、培訓、考核和獎懲工作;
(四)決定街道辦事處的其他重大事項。
街道辦事處副主任協助主任工作,主任因故缺位時,由一位副主任代行主任職責。
第十條 街道辦事處設立街道監察隊。街道監察隊由街道辦事處領導,並接受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
街道監察隊在轄區內對違反市容、環境衛生、環境保護、市政設施、綠化等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定,以及違法建築、設攤、堆物、占路等行為,應當責令改正,並可以依法對單位處以警告、一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個人處以警告、五十元以下的罰款;有權暫扣違法物品、違法所得,拆除違法建築。對超越處罰許可權的,街道監察隊應當移送區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當事人對街道監察隊的處罰決定或者管理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向區的有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行政復議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街道監察隊員應當經過培訓,持證上崗,依法管理,依照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處罰。不得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
街道監察隊的組織辦法、工作制度、實施方案、與其他行政執法部門之間的具體職責分工,以及對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行政處罰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規定。
第十一條 街道辦事處有權組織、協調轄區內的公安、工商、稅務等機構,依法支持、配合街道監察隊的執法活動。
街道辦事處可以召開由轄區內有關單位參加的社區聯席會議,商討、協調社區建設和社區服務事項。
第十二條 街道辦事處有權對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派出機構主要行政負責人的任免、調動、考核和獎懲,提出意見和建議。區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決定上述事項前,應當聽取街道辦事處的意見和建議。
第十三條 街道辦事處可以召開居民委員會主任會議或者居民委員會的有關委員會主任會議,研究、指導工作。
第十四條 街道辦事處通過街道居民代表會議,對涉及地區性、社會性、群眾性的重要事項進行溝通和協商,聽取意見、建議,接受監督。街道居民代表會議由轄區內居民和單位推薦的代表組成。
第十五條 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轄區內的單位和居民,共同做好下列工作:
(一)建立、完善社區服務體系,開展社區服務,提高居民生活質量;
(二)舉辦文化、教育、體育和娛樂活動,普及科學、法律知識,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質;
(三)開展綠化的保護和建設工作,維護社區整潔,優化生活環境;
(四)健全治安防範網路,創建安定的社會秩序;
(五)其他社區建設工作。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將社區建設工作納入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規劃。市、區人民政府的有關部門應當支持社區建設工作。
第十六條 街道辦事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依法辦事。區人民政府對街道辦事處的錯誤決定和違法行為,應當及時糾正、處理,並視情節輕重,對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
第十七條 本條例的具體應用問題,由市民政局負責解釋。
第十八條 本條例自1997年3月1日起施行。

❸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的修訂

1954年12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54年內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容國主席令公布。
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廢止部分法律的決定》,決定廢止《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本決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❹ 街道辦事處是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規定:街道辦事處是

C.市轄區或者不設區的市的人民委員會的派出機關

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第一條規定:
為了加強城市的居民工作,密切政府和居民的聯系,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委員會可以按照工作需要設立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❺ 街道辦事處屬於什麼性質的單位

地方行政機關,行政級別相當於鄉級行政區。但不屬於鄉級行政區,對應於農村和牧區的鄉、民族鄉、鎮、蘇木、民族蘇木的人民政府以及縣轄區的區公所。

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有行政編制和臨時人員兩種。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第二條 十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應當設立街道辦事處;十萬人口以下五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如果工作確實需要,也可以設立街道辦事處;五萬人口以下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一般地不設立街道辦事處。

街道辦事處的設立,須經上一級人民委員會批准。

第三條 街道辦事處的管轄區域,一般地應當同公安派出所的管轄區域相同。

第四條 街道辦事處的任務如下:

(一)辦理市、市轄區的人民委員會有關居民工作的交辦事項;

(二)指導居民委員會的工作;

(三)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

(5)城市街道辦事處條例擴展閱讀

街道辦事處作為區(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發揮了歷史性積極作用。隨著城市經濟飛速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街道辦事處的作用更顯重要。應該看到,街道行政管理體制和機構、編制都還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體制不順,職責不清,責權利不一致。區、街事權未合理劃分、界定,區(市)級部門延伸到街道的機構和人員應下放的還未下放,街道辦事處事多、人少、責任大、權力小的問題還沒有解決,綜合管理職能和社區服務功能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和制約。

二是內設機構不符合精簡、效能的原則,有的多達10個以上,且設置不科學合理、不規范,不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影響了街道職能的發揮。

三是行政編制偏少(有的僅10名左右),造成人員超編嚴重,超編率達20%以上;有的為解決工作急需,不得不使用事業編制,形成政事不分,混崗普遍。

四是臨時人員多,靠收取各種費用維持,增加了企業和社會負擔。

為充分發揮街道辦事處的職能作用,確保轄區穩定,促進經濟、社會的高速持續發展,應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❻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的介紹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為了加強城市的居民工作,密切政府和居民的聯系制定的條例。1954年12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1954年12月3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公布。2009年6月27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決定廢止該條例。

❼ 街道辦事處是一級政府機構,它可以直接實施拆遷工作嗎回答請提供有關法律、法規的明確依據。

確定在上級政府明確授權之後,街道辦事處可以實施拆遷工作,並在實施拆遷工作要履行必須的程序。

首先應當明確街道辦事處可以履行部分政府職能。街道辦事處的設置及開展工作依據:

一是1954年12月31日全國人大通過的《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二是政府授權。比如:城市管理,房屋拆遷等工作。

根據2011年1月19日國務院令第590號《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一章 第四條的相關內容:

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7)城市街道辦事處條例擴展閱讀: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三條房屋徵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

第四條市、縣級人民政府負責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房屋徵收部門(以下稱房屋徵收部門)組織實施本行政區域的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

市、縣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和本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互相配合,保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順利進行。

第五條房屋徵收部門可以委託房屋徵收實施單位,承擔房屋徵收與補償的具體工作。房屋徵收實施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

房屋徵收部門對房屋徵收實施單位在委託范圍內實施的房屋徵收與補償行為負責監督,並對其行為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第六條上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下級人民政府房屋徵收與補償工作的監督。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財政、國土資源、發展改革等有關部門,加強對房屋徵收與補償實施工作的指導。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❽ 城市街道辦事處屬於什麼單位

法律分析:街道辦事處屬於行政機關

法律依據:《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第二條 街道辦事處是五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政府按照工作需要設立的派出機關,受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政府或功能區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並不是一級政權機關。城市街道辦事處的行政級別相當於鄉鎮級行政區

❾ 街道辦事處的規章制度

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
(1954年12月31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通過)
第一條 為了加強城市的居民工作,密切政府和居民的聯系,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委員會可以按照工作需要設立街道辦事處,作為它的派出機關。
第二條 十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應當設立街道辦事處;十萬人口以下五萬人口以上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如果工作確實需要,也可以設立街道辦事處;五萬人口以下的市轄區和不設區的市,一般地不設立街道辦事處。
街道辦事處的設立,須經上一級人民委員會批准。
第三條 街道辦事處的管轄區域,一般地應當同公安派出所的管轄區域相同。
第四條 街道辦事處的任務如下:
(一)辦理市、市轄區的人民委員會有關居民工作的交辦事項;
(二)指導居民委員會的工作;
(三)反映居民的意見和要求。
第五條 街道辦事處設主任一人,按照工作的繁簡和管轄區域的大小,設幹事若幹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設副主任一人。
街道辦事處共設專職幹部三人至七人,內有作街道婦女工作的幹部一人。
街道辦事處主任、副主任、幹事都由市轄區、不設區的市的人民委員會委派。
第六條 市、市轄區的人民委員會的各工作部門,非經市、市轄區的人民委員會批准,不得直接向街道辦事處布置任務。
第七條 街道辦事處的辦公費及工作人員的工資,由省、直轄市的人民委員會統一撥發。
1954年頒布的《街道辦事處條例》在2009年由全國人大宣布廢止。

❿ 街道辦事處條例是什麼時候廢止的

我國城市抄街道辦事處產生於上世紀五襲十年代,迄今已50多年。

關於城市街道辦事處的法律文件,即《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系1954年12月由全國人大頒布)在施行了50多年後,於2009年6月22日廢止。

廢止《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條例》的理由是:50多年來,城市街道辦事處的設置、人員構成和職能許可權發生了很大變化,該條例的規定明顯不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

熱點內容
律師外語 發布:2025-02-07 13:07:13 瀏覽:950
南寧工傷保險條例 發布:2025-02-07 12:24:46 瀏覽:648
法院證詞 發布:2025-02-07 12:07:51 瀏覽:757
欠條的法律效力幾年 發布:2025-02-07 11:57:28 瀏覽:827
法學張曉晨 發布:2025-02-07 11:41:41 瀏覽:449
城區法院纏 發布:2025-02-07 11:29:53 瀏覽:6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 發布:2025-02-07 11:22:18 瀏覽:643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傳 發布:2025-02-07 11:06:53 瀏覽:119
2017婚姻法關於房產 發布:2025-02-07 11:06:10 瀏覽:562
民法典解讀講座 發布:2025-02-07 10:40:24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