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規位階
⑴ 法律的位階順序由高到低為
法律分析: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法的效力位階,是指不同國家機關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在法律淵源體系中所處的效力位置和等級。在法的位階中處於不同或相同的位置和等級,其效力也是不同或相同的。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第八條 香港原有法律,即普通法、衡平法、條例、附屬立法和習慣法,除同本法相抵觸或經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作出修改者外,予以保留。
⑵ 法律法規的等級
廣義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回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
地方答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
注意:
1、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2、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我國法律遵循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在法律覆蓋層面上,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⑶ 什麼是法的效力位階
所謂法律效力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中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效力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
⑷ 法律效力位階
法律效力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
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效力位階共分六級,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
各種法律淵源形成了一個由上至下、處於不同位階、具有不同效力的體系,即法律淵源體系。
立法應當體現人民的意志,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堅持立法公開,保障人民通過多種途徑參與立法活動。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國家機構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和修改除應當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對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法律進行部分補充和修改,但是不得同該法律的基本原則相抵觸。
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⑸ 我國的法律權力大小排列順序
從高到低,依次為:
憲法
法律 人大及其常委會通過的
行政法規 國務院通過的
部門內規章、地方性法規 由國務院各部委容或者各省級政府頒布的
地方性法規 計劃單列市政府頒布的
地方性有約束力的文件 其他地方政府以其職權頒布的
⑹ 法律中的位階是什麼意思
所謂法律位階,是指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內級。下位階的法律必容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律、基本法律、普通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⑺ 立法層級和法律位階是一回事嗎
不一樣。但有共通的部分。
立法層級,主要是從「立法主體」的角度說的。主要有以下層級:
1、全國人大——立法。
2、國務院——行政法規(暫行條例、實施條例等)。
3、中央各部委——部門規章。
4、省級人大及常委會、設區的市的人大及常委會——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的人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5、省級政府——地方政府規章。
不同的立法主體,其制定的規范最終的「法律效力」不一樣。全國人大的立法,是面向全國的,全國各地都受其約束。憲法、基本法律等都是人大制定。
法律位階是各種法律規范所處的法律地位。
前面的「立法層級」是從「立法主體」談,而法律位階,是從「法律規范」本身所處的法律地位談。
法律地位有高有低,法律位階因而又稱之為「法律效力等級」。位階高的是「上位法」,位階低是「下位法」。下位法的制定要符合上位法的基本要求,否則會造成沖突,需要做調整(立改廢)。
第一位階是:憲法。(我國憲法也明確規定了,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
第二位階是:法律(狹義的法律,指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第三位階是:行政法規(國務院制定的規范性文件。)
第四位階是:地方性法規、經濟特區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第五位階是:規章。(政府規章或行政規章。規章具體分為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
從以上的分別中其實也能感覺到共通的部分,法律位階也主要受其立法主體的影響。
⑻ 什麼是法律位階
你好,所復謂法律位階,是指制每一部規范性法律文本在法律體系中的縱向等級。下位階的法律必須服從上位階的法律,所有的法律必須服從最高位階的法. 在我國,按照憲法和立法法規定的立法體制,法律位階共分六級,它們從高到低依次是:根本法、基本法、普通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行政規章。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