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2016計劃生育政策法規

2016計劃生育政策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07 18:09:47

㈠ 廣東省2016計劃生育政策法規怎麼時候更新

廣東省新的計生政策,是在2016年9月29日頒布實施的。條例規定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位子女。
2016年9月29日廣東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的決定》第五次修正,並且頒布實施的《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
第十八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多生育子女的,屬於超生。
第十九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夫妻雙方共同申請,經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或者縣級以上直屬農林場審批,可再生育:
(一)已生育兩個子女的夫妻,經地級以上市病殘兒醫學鑒定組織鑒定,其中一個或者兩個子女均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且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二)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未生育,另一方生育一個子女,再婚後生育一個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三)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未生育,另一方生育兩個或者以上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一方生育一個子女,另一方生育一個或者兩個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五)再婚夫妻經批准再生育的子女,經地級以上市病殘兒醫學鑒定組織鑒定為殘疾兒,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且醫學上認為可以再生育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六)因子女死亡無子女的,可再生育兩個子女;
(七)因子女死亡只有一個子女的,可再生育一胎子女。
除前款規定的條件外,因特殊情況可以再生育的條件,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報經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施行。
按照本條第一款、第二款規定對再生育子女的申請作出的批准,應當報上一級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備案。
夫妻一方為本省戶籍,另一方為其他省、自治區、直轄市戶籍的,按照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㈡ 2016年准生證新政策,辦准生證需要什麼證件

各地計生政策不一樣,以你所在地區計生政策規定為准,
例如貴州省計生政策規定,家庭生育三孩子女的,應當憑個人身份證明、結婚證明,經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核批准,辦理《計劃生育證》。
《貴州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
第三十二條 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夫妻,可以申請再生育一個子女:
(一)再婚前各生育過一個子女的;
(二)再婚前一方生育過一個子女,另一方未生育過,再婚後已生育一個子女的;
(三)再婚前一方未生育過,另一方生育過兩個子女的;
(四)已生育兩個子女,其中一個子女或者兩個子女,經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組織鑒定患有非遺傳性疾病,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力的;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條 公民依法結婚後生育第一個和第二個子女的,應當憑個人身份證明、結婚證明到現居住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社區)或者村(居)民委員會登記,免費領取服務證;符合本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二款規定,申請再生育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衛生和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審核批准,辦理《計劃生育證》。

㈢ 2016江門市計劃生育條例全文實施細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產假陪產假多少天

江門市屬於廣東省管轄, 廣東省計生政策是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位子女,合法生育二孩子女和一孩子女的,女方當事人在享有國家規定98天產假基礎上,再次享有80天產假獎勵。男方可享有15天護理假。假期內照發工資,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
《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
第十八條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多生育子女的,屬於超生。
第三十條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獎勵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產假。在規定假期內照發工資,不影響福利待遇和全勤評獎。
《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
第七條女職工生育享受98天產假,其中產前可以休假15天;難產的,應增加產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個嬰兒,可增加產假15天。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15天產假;懷孕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42天產假。
《廣東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全文:http://zwgk.gd.gov.cn/006940132/201602/t20160222_644881.html

㈣ 2016年二胎放開新政策什麼條件可以生二孩

政策落地時間將全國統一雖然全面二孩政策已經發布,但是具體何時能夠落地實施是大家最關心的。國家衛計委計劃生育基層指導司司長楊文庄透露,與單獨二孩實施時根據各地規定不同的時間落地不一樣,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地時間將保持一致,各地不得自行其是。這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所以預計2016年也就是猴年,不會形成大家擔心的生育堆積高峰。窗口期「搶生」仍屬違反政策而此前,湖南稱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前,不符合現行生育政策的夫婦已經懷第二個子女的,不按現行政策處罰。湖南3日表示,稱對於之前公布的決定已經叫停。據了解,對於政策窗口期的「搶生」行為,北京、四川等大部分省份明確表示,在全面二孩政策落實前,不符合條件生育「二孩」的仍屬違反政策,可能將被罰款。還有一些省份則回應說,政策尚未落實,暫不表態。 推薦個公眾號「高齡產婦」,裡面有不少關於全面二胎的政策消息文章,好像還會繼續跟蹤這方面的信息

㈤ 計劃生育政策乘坐過兩次大的調整g實施什麼和什麼政策

根據相關資料查詢顯示:從雙獨到單獨在到全面放開,獨生子女證和光榮家庭證。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計劃生育新政策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計劃生育新政策2016年相關規定如下:第十八條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㈥ 2016年計劃生育政策最新消息

全面二孩,是指所有夫婦,無論城鄉、區域、民族,都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將於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法律依據: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十八條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夫妻雙方戶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關於再生育子女的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㈦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和計劃生育法2016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2015年12月27日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的決定》修正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推行計劃生育,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促進家庭幸福、民族繁榮與社會進步,根據憲法,制定本法。第二條我國是人口眾多的國家,實行計劃生育是國家的基本國策。國家採取綜合措施,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國家依靠宣傳教育、科學技術進步、綜合服務、建立健全獎勵和社會保障制度,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第三條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應當與增加婦女受教育和就業機會、增進婦女健康、提高婦女地位相結合。第四條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推行計劃生育工作中應當嚴格依法行政,文明執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權益。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受法律保護。第五條國務院領導全國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第六條國務院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計劃生育工作和與計劃生育有關的人口工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第七條工會、共產主義青年團、婦女聯合會及計劃生育協會等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公民應當協助人民政府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第八條國家對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中作出顯著成績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第二章人口發展規劃的制定與實施第九條國務院編制人口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全國人口發展規劃以及上一級人民政府人口發展規劃,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編制本行政區域的人口發展規劃,並將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第十條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根據人口發展規劃,制定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負責實施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的日常工作。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和城市街道辦事處負責本管轄區域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貫徹落實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第十一條人口與計劃生育實施方案應當規定控制人口數量,加強母嬰保健,提高人口素質的措施。第十二條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應當依法做好計劃生育工作。機關、部隊、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應當做好本單位的計劃生育工作。第十三條計劃生育、教育、科技、文化、衛生、民政、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宣傳教育。大眾傳媒負有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的社會公益性宣傳的義務。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劃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第十四條流動人口的計劃生育工作由其戶籍所在地和現居住地的人民政府共同負責管理,以現居住地為主。第十五條國家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逐步提高人口與計劃生育經費投入的總體水平。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必要的經費。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對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給予重點扶持。國家鼓勵社會團體、企業事業組織和個人為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提供捐助。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剋扣、挪用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費用。第十六條國家鼓勵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領域的科學研究和對外交流與合作。第三章生育調節第十七條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劃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劃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第十八條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夫妻雙方戶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關於再生育子女的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適用。第十九條實行計劃生育,以避孕為主。國家創造條件,保障公民知情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實施避孕節育手術,應當保證受術者的安全。第二十條育齡夫妻自主選擇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第二十一條實行計劃生育的育齡夫妻免費享受國家規定的基本項目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前款規定所需經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列入財政預算或者由社會保險予以保障。第二十二條禁止歧視、虐待生育女嬰的婦女和不育的婦女。禁止歧視、虐待、遺棄女嬰。第四章獎勵與社會保障第二十三條國家對實行計劃生育的夫妻,按照規定給予獎勵。第二十四條國家建立、健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社會福利等社會保障制度,促進計劃生育。國家鼓勵保險公司舉辦有利於計劃生育的保險項目。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根據政府引導、農民自願的原則,在農村實行多種形式的養老保障辦法。第二十五條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第二十六條婦女懷孕、生育和哺乳期間,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享受特殊勞動保護並可以獲得幫助和補償。公民實行計劃生育手術,享受國家規定的休假;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給予獎勵。第二十七條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按照規定獲得扶助。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按照規定應當享受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獎勵扶助的,繼續享受相關獎勵扶助。第二十八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對農村實行計劃生育的家庭發展經濟,給予資金、技術、培訓等方面的支持、優惠;對實行計劃生育的貧困家庭,在扶貧貸款、以工代賑、扶貧項目和社會救濟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第二十九條本章規定的獎勵措施,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或者人民政府可以依據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具體實施辦法。第五章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第三十條國家建立婚前保健、孕產期保健制度,防止或者減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嬰兒健康水平。第三十一條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保障公民享有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提高公民的生殖健康水平。第三十二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綜合利用衛生資源,建立、健全由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組成的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網路,改善技術服務設施和條件,提高技術服務水平。第三十三條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機構和從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針對育齡人群開展人口與計劃生育基礎知識宣傳教育,對已婚育齡婦女開展孕情檢查、隨訪服務工作,承擔計劃生育、生殖保健的咨詢、指導和技術服務。第三十四條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應當指導實行計劃生育的公民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措施。對已生育子女的夫妻,提倡選擇長效避孕措施。國家鼓勵計劃生育新技術、新葯具的研究、應用和推廣。第三十五條嚴禁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嚴禁非醫學需要的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第六章法律責任第三十六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或者衛生行政部門依據職權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一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六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一萬元的,處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非法為他人施行計劃生育手術的;(二)利用超聲技術和其他技術手段為他人進行非醫學需要的胎兒性別鑒定或者選擇性別的人工終止妊娠的;(三)進行假醫學鑒定、出具假計劃生育證明的。第三十七條偽造、變造、買賣計劃生育證明,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二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千元的,處五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不正當手段取得計劃生育證明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取消其計劃生育證明;出具證明的單位有過錯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三十八條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違章操作或者延誤搶救、診治,造成嚴重後果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第三十九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計劃生育工作中,有下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一)侵犯公民人身權、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的;(二)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三)索取、收受賄賂的;(四)截留、剋扣、挪用、貪污計劃生育經費或者社會撫養費的;(五)虛報、瞞報、偽造、篡改或者拒報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數據的。第四十條違反本法規定,不履行協助計劃生育管理義務的,由有關地方人民政府責令改正,並給予通報批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第四十一條不符合本法第十八條規定生育子女的公民,應當依法繳納社會撫養費。未在規定的期限內足額繳納應當繳納的社會撫養費的,自欠繳之日起,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加收滯納金;仍不繳納的,由作出徵收決定的計劃生育行政部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第四十二條按照本法第四十一條規定繳納社會撫養費的人員,是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其他人員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組織給予紀律處分。第四十三條拒絕、阻礙計劃生育行政部門及其工作人員依法執行公務的,由計劃生育行政部門給予批評教育並予以制止;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四十四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在實施計劃生育管理過程中侵犯其合法權益,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第七章附則第四十五條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的具體管理辦法、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的具體管理辦法和社會撫養費的徵收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制定。第四十六條中國人民解放軍執行本法的具體辦法,由中央軍事委員會依據本法制定。第四十七條本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㈧ 2016年計劃生育新政策三胎政策

你提及到的是計劃生育再生育政策。 新《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第十八條第一、第二款規定: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因此,你所說的「三胎政策」,就是再生育政策,這在你省市經修訂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中的「生育調節」部分應該已有所明確(除廣東省還沒有出台該政策外)。你可自行查閱。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㈨ 2016年國家對計劃生育提出那些政策怵,念啥字

計劃生育新政策2016 2015年12月2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決定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作出了修改,計劃生育新政策2016年1月1日起施行。計劃生育新政策2016年相關規定如下: 第十八條 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劃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夫妻雙方戶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關於再生育子女的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第二十條 育齡夫妻自主選擇計劃生育避孕節育措施,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 第二十五條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第二十七條 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 法律、法規或者規章規定給予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獎勵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單位落實的,有關單位應當執行。 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獨生子女發生意外傷殘、死亡的,按照規定獲得扶助。 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按照規定應當享受計劃生育家庭老年人獎勵扶助的,繼續享受相關獎勵扶助。

㈩ 2016年計劃生育一法三規二條例

應該是「計劃生育一法三規一條例」:
「一法」,即一部法律:《人內口與計劃生育法》;
「容三規」,即三部行政法規:《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辦法》《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條例》;《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管理條例》;
「一條例」,即由各省市(自治區)人大制訂的地方性法規,如《某某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法學張曉晨 發布:2025-02-07 11:41:41 瀏覽:449
城區法院纏 發布:2025-02-07 11:29:53 瀏覽:6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 發布:2025-02-07 11:22:18 瀏覽:643
1953年新婚姻法的宣傳 發布:2025-02-07 11:06:53 瀏覽:119
2017婚姻法關於房產 發布:2025-02-07 11:06:10 瀏覽:562
民法典解讀講座 發布:2025-02-07 10:40:24 瀏覽:384
勞動法對工種的分類 發布:2025-02-07 10:31:10 瀏覽:262
吉林省司法改革 發布:2025-02-07 10:23:22 瀏覽:376
成都西同律師 發布:2025-02-07 10:21:42 瀏覽:936
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二十字 發布:2025-02-07 10:10:22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