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年金條例
A. 中國銀行企業年金的歸屬規則
中國銀行企業年金是由個人和企業一起來承擔,同時也歸屬公司。
一、中國銀行企業年金的規則。
企業年金繳費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企業年金方案中會有「歸屬規則」的條款(如無該項條款,則默認企業繳納部分100%屬於個人所有),在歸屬規則中,企業會明確企業繳納部分權益按照職工在企業工作年限分段按比例歸屬職工個人賬戶。____
二、中國銀行企業年金的權益可歸屬企業。
企業年金個人賬戶中企業繳費及其投資收益,100%歸屬權益的期限最長不超過8年。如果,職工在企業就職不滿8年辭職,企業繳費待歸屬權益未歸屬職工個人部分歸屬原企業所有,這部分基金權益不屬於職工個人所有,也不能轉移到職工的新就職單位。企業年金企業按比例的繳費,不能等同於是員工個人賬戶資金,企業員工必須在企業工作滿8年以上,企業年金企業繳費權益才能100%歸屬員工個人賬戶。
三、企業年金的完全歸屬。
企業年金完全歸屬的意思是職工退休後開始按月按照計發月數發放在職時交納的企業年金,直到個人年金帳戶余額領取完畢為止。也就是說,職工完全領取個人企業年金帳戶總額的年限。我們知道,企業年金是職工在職時按月按照基本工資一定比例交費,由單位和個人共同承擔,建立專門帳戶,由專門機構管理運營,累計生息,退休後按月發放,專款專用。可見,企業年金准確的說,是個人一部分工資和利息滯後發放,是完全歸屬職工個人。
【拓展資料】
企業繳費和個人繳費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個人繳費部分形成的權益全部歸參加人個人所有,企業繳費部分形成的權益根據企業年金方案規定的權益歸屬規則進行歸屬,已歸屬權益歸參加人個人所有,未歸屬權益歸公司所有。
(一)個人繳費及其投資收益歸屬於職工個人。
(二)企業繳費部分及其投資收益按職工服務年限逐年按比例歸屬員工個人,直至100%完全歸屬。
B. 關於企業年金的國家規定
《企業年金規定(徵求意見稿)》是2016年6月6日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發布,自國務院通過之日起實施的。
意見稿下調了企業年金繳費的上限,將企業繳費上限由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十二分之一」調整為「8%」,將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之和的上限由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六分之一」調整為「12%」,並明確具體繳費比例由企業和職工協商確定。這樣調整,給予了企業自主空間。
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是指國家制定政策、企業自主建立、市場化運營管理、政府行政監管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個人賬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資運營。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並入企業年金基金。
建立企業年金,企業應當與職工一方通過集體協商確定,並制定企業年金方案。企業年金方案草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C.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內容有以下幾點:
1、建立企業年金,應當由企業與工會或職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確定,並制定企業年金方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草案應當提交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2、企業年金方案應當報送所在地區縣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中央所屬大型企業企業年金方案,應當報送勞動保障部;
3、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的列支渠道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職工個人繳費可以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
4、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十二分之一。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一般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六分之一。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
第一條
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更好地保障企業職工退休後的生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勞動法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D. 企業年金辦法制定時依據的法律和規定有
法律分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法律依據:《企業年金辦法》 第一條 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推動企業年金發展,更好地保障職工退休後的生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E. 企業年金退休後怎樣發
法律分析:企業年金制度。是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基礎上,由企業自行建立的養老金制度,有職工本人和企業繳費,到退休年齡時,可以一次性發放,也可以分月發給,發完為止,就是把你個人賬戶的年金發完了,就不再發放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年金辦法》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國家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建立企業年金,應當按照本辦法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年金辦法》第三條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個人賬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資運營。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並入企業年金基金。
F.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的條例
《企業年金試行辦法》已於2003年12月30日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第7次部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更好地保障企業職工退休後的生活,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勞動法和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 自願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建立企業年金,應當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三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企業,可以建立企業年金:
(一)、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
(二)、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
(三)、已建立集體協商機制。
第四條 建立企業年金,應當由企業與工會或職工代表通過集體協商確定,並制定企業年金方案。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草案應當提交職工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第五條 企業年金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參加人員范圍;
(二)、資金籌集方式;
(三)、職工企業年金個人帳戶管理方式;
(四)、基金管理方式;
(五)、計發辦法和支付方式;
(六)、支付企業年金待遇的條件;
(七)、組織管理和監督方式;
(八)、中止繳費的條件;
(九)、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企業年金方案適用於企業試用期滿的職工。
第六條 企業年金方案應當報送所在地區縣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中央所屬大型企業企業年金方案,應當報送勞動保障部。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自收到企業年金方案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企業年金方案即行生效。
第七條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繳費的列支渠道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職工個人繳費可以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
第八條 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十二分之一。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一般不超過本企業上年度職工工資總額的六分之一。
第九條企業年金基金由下列各項組成:
(一)企業繳費;
(二)職工個人繳費;
(三)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
第十條 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採用個人帳戶方式進行管理。
企業年金基金可以按照國家規定投資運營。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並入企業年金基金。
第十一條 企業繳費應當按照企業年金方案規定比例計算的數額計入職工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職工個人繳費額計入本人企業年金個人帳戶。
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按凈收益率計入企業年金個人帳戶。
第十二條 職工在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時,可以從本人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中一次或定期領取企業年金。職工未達到國家規定的退休年齡的,不得從個人帳戶中提前提取資金。
出境定居人員的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資金,可根據本人要求一次性支付給本人。
第十三條 職工變動工作單位時,企業年金個人帳戶資金可以隨同轉移。職工升學、參軍、失業期間或新就業單位沒有實行企業年金制度的,其企業年金個人帳戶可由原管理機構繼續管理。
第十四條 職工或退休人員死亡後,其企業年金個人帳戶余額由其指定的受益人或法定繼承人一次性領取。
第十五條 建立企業年金的企業,應當確定企業年金受託人(以下簡稱受託人),受託管理企業年金。受託人可以是企業成立的企業年金理事會,也可以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法人受託機構。
第十六條 企業年金理事會由企業和職工代表組成,也可以聘請企業以外的專業人員參加,其中職工代表應不少於三分之一。
第十七條 企業年金理事會除管理本企業的企業年金事務之外,不得從事其他任何形式的營業性活動。
第十八條 確定受託人應當簽訂書面合同。合同一方為企業,另一方為受託人。
第十九條 受託人可以委託具有資格的企業年金帳戶管理機構作為帳戶管理人,負責管理企業年金帳戶;可以委託具有資格的投資運營機構作為投資管理人,負責企業年金基金的投資運營。
受託人應當選擇具有資格的商業銀行或專業託管機構作為託管人,負責託管企業年金基金。
受託人與帳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確定委託關系,應當簽訂書面合同。
第二十條 企業年金基金必須與受託人、帳戶管理人、投資管理人和託管人的自有資產或其他資產分開管理,不得挪作其他用途。
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應當執行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一條 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負責對本辦法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
第二十二條 因履行企業年金合同發生爭議的,當事人可以依法提請仲裁或者訴訟; 因訂立或者履行企業年金方案發生爭議的,按國家有關集體合同爭議處理規定執行。
第二十三條 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社會統籌的其他單位,可參照本辦法的規定執行。
第二十四條 本辦法自2004年5月1日起實施。原勞動部1995年12月29日發布的《關於印發〈關於建立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的通知》同時廢止。
G. 企業年金扣多少補多少嗎
企業年金扣多少補多少。企業繳費每年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8%,企業和職工個人繳費合計不超過本企業職工工資總額的12%。具體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一方協商確定。職工個人繳費由企業從職工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
法律依據:《企業年金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國家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建立企業年金,應當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個人賬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資運營。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並入企業年金基金。
H. 企業年金辦法制定時依據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建立多層次的養老保險制度,推動企業年金發展,更好地保障職工退休後的生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託法》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企業年金,是指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自主建立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國家鼓勵企業建立企業年金。建立企業年金,應當按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個人賬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資運營。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並入企業年金基金。
第四條 企業年金有關稅收和財務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五條 企業和職工建立企業年金,應當確定企業年金受託人,由企業代表委託人與受託人簽訂受託管理合同。受託人可以是符合國家規定的法人受託機構,也可以是企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成立的企業年金理事會。
第二章 企業年金方案的訂立、變更和終止
第六條 企業和職工建立企業年金,應當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並履行繳費義務,企業具有相應的經濟負擔能力。
第七條 建立企業年金,企業應當與職工一方通過集體協商確定,並制定企業年金方案。企業年金方案應當提交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
第八條 企業年金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參加人員;
(二)資金籌集與分配的比例和辦法;
(三)賬戶管理;
(四)權益歸屬;
(五)基金管理;
(六)待遇計發和支付方式;
(七)方案的變更和終止;
(八)組織管理和監督方式;
(九)雙方約定的其他事項。
企業年金方案適用於企業試用期滿的職工。
第九條 企業應當將企業年金方案報送所在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中央所屬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跨省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報送其總部所在地省級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省內跨地區企業的企業年金方案報送其總部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第十條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自收到企業年金方案文本之日起15日內未提出異議的,企業年金方案即行生效。
第十一條 企業與職工一方可以根據本企業情況,按照國家政策規定,經協商一致,變更企業年金方案。變更後的企業年金方案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通過,並重新報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
第十二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業年金方案終止:
(一)企業因依法解散、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等原因,致使企業年金方案無法履行的;
(二)因不可抗力等原因致使企業年金方案無法履行的;
(三)企業年金方案約定的其他終止條件出現的。
I. 企業年金如何領取合算
法律分析:對於企業年金的領取一般來說就有兩種方式,一是分期領取其次就是一次性領取。兩者之間相比較還是一次性領取比較好。
法律依據:《企業年金辦法》
第三條 企業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企業年金基金實行完全積累,為每個參加企業年金的職工建立個人賬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投資運營。企業年金基金投資運營收益並入企業年金基金。
第四條 企業年金有關稅收和財務管理,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J. 企業年金管理辦法
法律分析:《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辦法》是為維護企業年金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規范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根據勞動法、信託法、合同法、證券投資基金法等法律和國務院有關規定製定。經2011年1月1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第58次部務會審議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於2011年2月12日發布,自2011 年5 月1 日起施行。為維護企業年金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規范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根據勞動法、信託法、合同法、證券投資基金法等法律和國務院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第十條 保險合同是投保人與保險人約定保險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投保人是指與保險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負有支付保險費義務的人。保險人是指與投保人訂立保險合同,並按照合同約定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