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物業管理條例重點
⑴ 物業管理范圍包括哪些內容
1、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內容包括對住宅小區居民和住宅小區內的房屋建築及其設備、市政公用設施、綠化、衛生、交通、治安、環境等的管理。2、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對象住宅小區的物業管理,管理和服務的對象首先就是住宅小區的居民。對於居民的管理,不是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而是管理他們在小區居住時的部分行為。3、住宅小區居住設施管理,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公司根椐物業管理合同,只負責住宅小區房屋及附屬設施、設備的管理。管理重點在共有部分。住宅小區的房屋使用過程中有自然或人為損害,有使用過程中產權人與使用人、不同產權人之間及房屋中設備和與公用設備之間等因使用關系而產生的各種需要調節、管理的多種環節。住宅小區的公共設施,管理是受各系統市政部門所有者的委託,代管各系統的運行狀況及運行結果,代繳各種有關費用。4、居住環境管理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的自然環境管理,是對自然環境的監測與防止自然環境中不良因素的發生,對人為環境的管理是維護和改變、塑造一種人為環境,維護是一種環境秩序。住宅小區自然環境是客觀存在的,不能人為創造,也很難改造。只能對現有環境進行有效的了解和監測,及時納入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檔案。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三條 一個物業管理區域由一個物業服務企業實施物業管理。
《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 業主委員會應當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服務企業訂立書面的物業服務合同。物業服務合同應當對物業管理事項、服務質量、服務費用、雙方的權利義務、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與使用、物業管理用房、合同期限、違約責任等內容進行約定。
《物業管理條例》第三十五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提供相應的服務。
物業服務企業未能履行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導致業主人身、財產安全受到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⑵ 結合自己的日常工作,談一談學習《物業管理條例》的重
《物業管理條例》所確立的七項基本制度是:
一、業主大會制度。業主大會和業主委員會並存,業主大會決策、業主委員會執行。
二、業主公約制度。業主公約是業主共同訂立並遵守的行為准則,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三、物業管理招投標制度。提倡業主通過公平、公開、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管理企業,鼓勵建設單位按照房地產開發與物業管理相分離的原則,通過招投標的方式選聘物業管理企業。
四、物業承接驗收制度。物業管理企業承接物業時,應當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進行查驗,應當與建設單位或業主委員會辦理物業承接驗收手續,建設單位、業主委員會應當向物業管理企業移交有關資料。
五、物業管理企業資質管理制度。
六、物業管理專業人員職業資格制度。
七、住房專項維修資金制度。
《物業管理條例》的內涵大致可分為:
(一)尊重和維護業主的財產權利
(二)建立業主民主協商、自我管理、平衡利益機制
(三)《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共同規范物業管理活動
(四)妥善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
⑶ 物業管理條例及法律有哪些
法律分析:物業管理條例及法律有總則、業主及業主大會、前期物業管理、物業管理服務、物業的使用與維護、法律責任、附則,共七章七十八條。物業管理條例是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而制定的。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⑷ 《物業管理條例》
法律分析:要交。業主應當根據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交納物業服務費,這是法律規定業主應盡的義務。若是認為物業公司是非法中標的話,應該提出證據向房管局的物業科進行投訴。
法律依據:《物業管理條例》 第六十四條 違反物業服務合同約定,業主逾期不交納物業服務費用的,業主委員會應當督促其限期交納;逾期仍不交納的,物業服務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⑸ 物業管理條例2021年新法規
2021年的物業管理條例實施包括:
1、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部分負責全國財產結算活動的監督結算工作;
2、業主年會形成小區全體業主大會;
3、同一物業結算區內的業主,在物業所在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和當地街道辦事處、鄉人民政府的指導下,組織召開業主年會,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
物業管理公司的主要職責:
1、物業維修管理,物業管理公司應當按照國家對物業管理的標准,對其經營管理的物業進行維修和技術管理;
2、物業設備管理,需要管理的物業設備主要有給排水設備、燃氣設備、供暖設備和通風設備、電氣設備等;
3、物業環境管理,物業管理公司有義務對住宅小區的環境進行管理,使其達到國家規定的標准;
4、物業安全管理,物業公司應當採取各種措施,保障業主和房屋使用者的人身財產安全,對小區的治安進行管理,對小區的消防安全進行管理以及對出入小區的車輛與人員進行管理。
《物業管理條例》
第五條
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⑹ 國務院《物業管理條例》內容是啥
《物業復管理條例》是根據《國務制院關於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的,為的是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制定的法律條例。 由國務院於2007年8月26日發布,自2007年10月1日開始施行。共7章70條。
⑺ 小區物業很重要 物業管理條例的內容有哪些
買房子除了開發商的實力之外,還要看小區物業的質量,有些小區的物業不負責任,為小區抹黑;有些小區的物業兢兢業業,為樓盤爭光添彩。國家有關於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因此,了解物業管理條例對於入住之後的一些麻煩有實際性的指導作用。
物業管理條例是國家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而制定的管理條例。
隨著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力度不斷深化,房屋的所有權結構發生了重大變化,公有住房逐漸轉變成個人所有。原來的公房管理者與住戶之間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也逐漸演變為物業管理企業與房屋所有權人之間服務與被服務關系。
在住房制度改革和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物業管理這一新興行業應運而生。全國物業管理企業飛速增加。它的產生和發展,對於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工作環境,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擴大就業起著積極的作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通過立法、完善制度加以解決。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6-28,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為您提供全面的新房、二手房、租房、家裝信息
⑻ 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及其相關內容
在我們與物業接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如物業公司在沒有和業主簽訂服務合同的情況下業主是否可以拒絕支付物業管理費用?業主拒付物業管理費後,物業管理公司對業主作出停水停電的處理是否合法?這些都要依據物業管理條例有關內容。下面就介紹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及其相關內容。
物業管理條例
(2003年6月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79號公布。根據2007年8月26日《國務院關於修改〈物業管理條例〉的決定》修訂)。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管理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管理企業,由業主和物業管理企
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相關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秩序的活動。
第三條、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國家鼓勵物業管理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第五條、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管理企業。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業主及業主大會
第六條、房屋的所有權人為業主。
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享有下列權利:
(一)提議召開業主大會會議,並就物業管理的有關事項提出建議;
(二)選舉業主委員會委員,並享有被選舉權;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建議;
(四)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的約定,接受物業管理企業提供的服務;
(五)參加業主大會會議,行使投票權;
(六)對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使用情況享有知情權和監督權;
(七)監督物業管理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八)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九)監督物業共用部位、共用設施設備專項維修資金(以下簡稱專項維修資金)的管理和使用;
(十)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權利。
第七條、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履行下列義務:
(一)遵守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遵守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交納專項維修資金;
(四)按時交納物業服務費用;
(五)執行業主大會的決定和業主大會授權業主委員會作出的決定;
(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義務。
第八條、一個物業管理區域成立一個業主大會。
物業管理區域的劃分應當考慮物業的共用設施設備、建築物規模、社區建設等因素。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九條、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組成業主大會。業主大會應當代表和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在物業管理活動中的合法權益。
第十條、同一個物業管理區域內的業主,應當在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的
指導下成立業主大會,並選舉產生業主委員會。但是,只有一個業主的,或者業主人數較少且經全體業主一致同意,決定不成立業主大會的,由業主共同履行業主大會、業主委員會職責。業主在業主大會會議上的投票權,根據業主擁有物業的建築面積、住宅套數等因素確定。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十一條、業主大會會議可以採用集體討論的形式,也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形式;但應當有物業管理區域內持有1/2以上投票權的業主參加。
業主可以委託代理人參加業主大會會議。業主大會作出決定,必須經與會業主所持投票權1/2以上通過。業主大會作出制定和修改業主公約、業主大會議事規則,選聘和解聘物業管理企業,專項維修資金使用和續籌方案的決定,必須經物業管理區域內全體業主所持投票權2/3以上通過。業主大會的決定對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第十二條、業主大會履行下列職責:
(一)制定、修改業主公約和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選舉、更換業主委員會委員,監督業主委員會的工作;
(三)選聘、解聘物業管理企業;
(四)決定專項維修資金使用、續籌方案,並監督實施;
(五)制定、修改物業管理區域內物業共用部位和共用設施設備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的維護等方面的規章制度;
(六)法律、法規或者業主大會議事規則規定的其他有關物業管理的職責。
第十三、條、業主大會會議分為定期會議和臨時會議。
業主大會定期會議應當按照業主大會議事規則的規定召開。經20%以上的業主提議,業主委員會應當組織召開業主大會臨時會議。
第十四、條、召開業主大會會議,應當於會議召開15日以前通知全體業主。
住宅小區的業主大會會議,應當同時告知相關的居民委員會。
業主委員會應當做好業主大會會議記錄。
第十五、條、業主委員會是業主大會的執行機構,履行下列職責:
(一)召集業主大會會議,報告物業管理的實施情況;
(二)代表業主與業主大會選聘的物業管理企業簽訂物業服務合同;
(三)及時了解業主、物業使用人的意見和建議,監督和協助物業管理企業履行物業服務合同;
(四)監督業主公約的實施;
(五)業主大會賦予的其他職責。
第十六、條、業主委員會應當自選舉產生之日起30日內,向物業所在地的區、縣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備案。業主委員會委員應當由熱心公益事業、責任心強、具有一定組織能力的業主擔任。業主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在業主委員會委員中推選產生。
第十七、條、業主公約應當對有關物業的使用、維護、管理,業主的共同利益,業主應當履行的義務,違反公約應當承擔的責任等事項依法作出約定。業主公約對全體業主具有約束力。
第十八、條、業主大會議事規則應當就業主大會的議事方式、表決程序、業主投票權確定辦法、業主委員會的組成和委員任期等事項作出約定。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3-05-23,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更多房產資訊,政策解讀,專家解讀,點擊查看
⑼ 物業管理條例
《物業管理條例》具體如下:
1、為了規范物業管理活動,維護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的合法權益,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2、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3、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服務企業;
4、國家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物業管理條例》
第四十五條
對物業管理區域內違反有關治安、環保、物業裝飾裝修和使用等方面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制止,並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接到物業服務企業的報告後,應當依法對違法行為予以制止或者依法處理。第四十六條
物業服務企業應當協助做好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安全防範工作。發生安全事故時,物業服務企業在採取應急措施的同時,應當及時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協助做好救助工作。物業服務企業雇請保安人員的,應當遵守國家有關規定。保安人員在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公共秩序時,應當履行職責,不得侵害公民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