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禁止令條例

禁止令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8 00:12:31

① 禁止令屬於行政法規

禁止令不屬於行政法規。根據刑法修正案八禁止令的規定,禁止令是《刑法修正案(八)》中的一項新規定,是非監禁刑制度的一項創新。根據規定,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法院可根據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法律依據】:《刑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刑法》第七十二條第二款,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② 管制犯違反禁止令由誰處罰

違反管制期間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法律依據】:《刑法》
第三十八條 【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③ 禁止令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禁止令的期限,既可以與管制執行、緩刑考驗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於管制執行、緩刑考驗的期限,但判處管制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於三個月,宣告緩刑的,禁止令的期限不得少於二個月。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④ 人民法院對哪些情況可以適用禁止令

根據《刑法修正案(八)》以及《規定》,禁止令是指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版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權具體犯罪情況,確有必要在判決書中作出禁止其在管制執行期間或緩刑考驗期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或場所、接觸特定人的強制性約束措施。

⑤ 禁制令和禁止令的區別

(一)概念區別

禁制令,通過法庭命令的形式實施的司法救濟措施,常見於英美法系國家的訴訟程序中。是指法庭命令當事人做,或者不得做某一個特定的行為,以避免司法不公或者解決貨幣賠償無法彌補的損害。違反禁制令的行為通常可能被判定為藐視法庭的刑事罪行。

禁止令是指法庭下達的禁止當事人實施某種行為的指令,如禁止當事人與另一方當事人聯系、禁止其出入家庭住所、禁止其將子女帶離本州。禁止令通常在家庭暴力、子女虐待等類型的案件中下達,主要用來確保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同時,禁止令也可用來禁止鄰居間的惡劣糾紛。

(二)使用范圍

1、禁制令不僅適用於刑事訴訟案件,還常常適用於民事案件中的緊急事項處分。比如制止某個侵權行為,制止無監護權的父母一方接近未成年子女,或者將其挾持出境,制止泄密行為,制止盜版侵權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制止排污企業的污染物排放等等。

不過禁制令作為一項各國普遍採用的訴訟制度目前尚未被中國的訴訟立法所採納,因此中國內地的訴訟制度至今尚無禁制令的明確規定。

2、禁止令是由法官簽發的令狀,主要是禁止被告為一定的行為,禁令救濟的具體體現。廣義的禁止令包括執行命令和禁止命令。在傳統救濟中,主要的救濟是損害賠償,因此禁止令只具有附屬性質,但對侵犯知識產權行為,即是最重要和最有效的救濟措施,歷來為各國法律所重視 。

(三)處罰規定

1、禁制令的期限,既可以與管制執行,緩刑考驗的期限相同,也可以短於管制執行,緩刑考驗的期限,但判處管制的,禁制令期限不得少於三個月,宣告緩刑的禁制令的期限不得少於兩個月。

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以致管制執行的期限少於三個月的,禁制令的期限不受前款規定最短期限的限制。禁制令的執行期限,從管制,緩刑執行之日起計算。

2、我國刑法中禁止令的處罰規定:

(1)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違反禁止令,由負責執行禁止令的社區矯正機構所在地的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下簡稱《治安管理處罰法》)第60條的規定處罰;

(2)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違反禁止令尚不屬於情節嚴重的,處理模式與前同;

(3)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違反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而「情節嚴重」主要是指三次以上違反禁止令、因違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處罰後,再次違反禁止令以及違反禁止令,發生較為嚴重危害後果的。

⑥ 人民法院對哪些情況可以使用禁止令

根據《抄刑法修正案(八)》以及《規定》,禁止令是指對判處管制、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據具體犯罪情況,確有必要在判決書中作出禁止其在管制執行期間或緩刑考驗期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或場所、接觸特定人的強制性約束措施

⑦ 法院對管制犯、緩刑犯可視情況適用禁止令,對假釋犯為什麼不能適用禁止令請說的簡單點

對於執法行為而言,法無授權不可為。適用禁止令,必須有法律的明確規定,而法律對假釋的人犯,沒有規定可以適用禁止令。


法條鏈接:《刑法》


一、第三十八條【管制的期限與執行機關】

1、管制的期限,為三個月以上二年以下。

2、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3、對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依法實行社區矯正。

4、違反第二款規定的禁止令的,由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處罰。

二、第七十二條【假釋適用條件】

1、對於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一)犯罪情節較輕;(二)有悔罪表現;(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2、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3、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⑧ 禁止令的刑法禁止令

刑法第38條第2款規定:「判處管制、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刑法第72條第2款規定:「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我國刑法中 禁止令應分為管制執行期間的禁止令和緩刑考驗期間的禁止令。由違反兩種禁止令的差異化制裁模式決定,禁止令是一種對犯罪分子兼具刑罰性和非刑罰性的綜合性處遇制度。禁止令的直接法律功能是「管制執行」的繩索與「緩刑考驗」的規則,間接法律功能是刑罰執行或者緩刑考驗期間的資格禁止,並與前科形成法律效應上的呼應。
我國刑法中違反禁止令的後果:⑴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違反禁止令,由負責執行禁止令的社區矯正機構所在地的公安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以下簡稱《治安管理處罰法》)第60條的規定處罰;(2)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違反禁止令尚不屬於情節嚴重的,處理模式與前同;(3)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違反禁止令情節嚴重的,撤銷緩刑,執行原判刑罰。而「情節嚴重」主要是指三次以上違反禁止令、因違反禁止令被治安管理處罰後,再次違反禁止令以及違反禁止令,發生較為嚴重危害後果的。
需要注意的是,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管制執行期間多次違反禁止令的,只能反復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60條,不會產生加重管制刑罰的法律效果,也不能由人民法院作出新的更加嚴厲的禁止令。總的來說,兩者違反禁止令的差異制裁模式的根本區別在於:違反管制中的禁止令只會產生行政法律效果,而違反緩刑中的禁止令除了產生行政效果外,還可能產生刑事法律效果。

⑨ 從業禁止令的法律規定


【法律分析】
競業禁止是指根據法律規定或用人單位通過勞動合同和保密協議禁止勞動者在本單位任職期間同時兼職於與其所在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或禁止他們在原單位離職後從業於與原單位有業務競爭的單位,包括創建與原單位業務范圍相同的企業。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要事先選定學校 發布:2025-02-07 09:50:03 瀏覽:629
標准輸入法官方 發布:2025-02-07 09:49:23 瀏覽:449
失德之害領導幹部從政道德警示錄下載 發布:2025-02-07 09:49:22 瀏覽:263
四川大學訴訟法考研 發布:2025-02-07 09:16:01 瀏覽:66
新婚姻法女性不婚 發布:2025-02-07 09:15:15 瀏覽:516
遲到罰款是否違反勞動合同法 發布:2025-02-07 08:46:07 瀏覽:824
辯論賽依法治國 發布:2025-02-07 08:40:02 瀏覽:80
南京司法鑒定中心 發布:2025-02-07 08:39:27 瀏覽:956
銀行貸款不還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8:27:03 瀏覽:498
婚姻法測題目加答案 發布:2025-02-07 08:00:00 瀏覽: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