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眼科科室規章制度

眼科科室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08 18:59:08

① 三級醫院的急診科設置與管理規范

醫院急診科設置與管理規范(徵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醫療機構急診科的設置,加強管理,提高急診醫療水平,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根據《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和《護士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 二級以上綜合醫院設置急診科,並按照本規范建設和管理。
第三條 醫院急診科是社會急救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院內急症救治的首診場所。急診科負責24小時為來院的急診患者進行搶救生命、穩定病情和緩解病痛的處置,為患者及時獲得後續的專科診療提供支持和保障。
第四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加強對醫院急診科的指導和監督,醫院應加強急診科的建設和管理,提高急診救治水平,保障醫療安全。
第二章 設置與運行
第五條 急診科應具備與醫院級別、功能和任務相適應的場所、設施、設備和葯品等條件,以保障急診救治工作及時有效開展。
第六條 急診科應設在醫院內便於患者迅速到達的區域,並臨近各類輔助檢查部門。
急診科入口應通暢,設有無障礙通道,方便輪椅、平車出入,並設有救護車通道和專用停靠處;有條件的可分設急診患者和救護車出入通道。
第七條 急診科應設醫療區和支持區,醫療區包括分診處、就診室、治療室、處置室、搶救室和觀察室,有條件的可設急診手術室和急診監護室;支持區包括掛號、各類輔助檢查部門、葯房、收費和安全保衛等部門。
醫療區和支持區應合理布局,有利於縮短急診檢查和搶救半徑。
第八條 急診科應有明顯的路標和標識,以方便和引導患者就診。院內緊急救治綠色通道標識應清楚明顯,緊急救治相關科室的服務能夠保持連續與暢通。
第九條 急診科應明亮通風,候診區寬敞,就診流程便捷通暢,建築格局和設施應符合醫院感染管理的要求。兒科急診應根據兒童的特點,提供適合患兒的就診環境。
第十條 急診科搶救室應臨近急診入口,設置一定數量的搶救床,每床佔地面積以14-16平方米為宜。搶救室內應備有完好的急救葯品、器械及處於備用狀態的心肺復甦、監護等搶救設備,並應具有必要時施行緊急外科處理的功能。
第十一條 急診科應根據患者流量和專業特點設置觀察床,收住需要留院觀察的患者,觀察床數量以醫院床位數2-3%為宜。患者留觀時間原則上不超過72小時。
第十二條 急診科應設有專門傳呼(電話、傳呼、對講機)裝置。有條件的醫院可建立急診臨床信息系統,為醫療、護理、感染控制、醫技、保障等部門及時提供信息。
第三章 人員配備
第十三條 急診科應配備足夠數量、受過專門訓練、掌握急診醫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備獨立工作能力的醫護人員。
第十四條 急診科應有相對固定的急診醫師,且不少於在崗醫師的75%,醫師結構梯隊合理。
急診醫師應具有2年以上臨床工作經驗,能夠獨立掌握內、外科常見急診處理的基本能力,熟練掌握心肺復甦、氣管插管、深靜脈穿刺、動脈穿刺、電除顫、呼吸機使用及創傷急救等基本技能,並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訓,間期以2年為宜。
第十五條 急診科應有相對固定的急診護士,且不少於在崗護士的75%,護士結構梯隊合理。
急診護士應具有2年以上臨床護理工作經驗,經規范化培訓考核合格,掌握急診、危重症患者的急救護理技能,常見急救操作技術的配合及急診護理工作內涵與流程,並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繼續培訓,間期以2年為宜。
第十六條 急診科以急診醫師及急診護士為主,急診患者較多的醫院,還應安排婦產科、兒科、眼科、耳鼻喉科等醫師、護士參加急診。
第十七條 急診科主任應由具備急診醫學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應具有5年以上急診臨床工作經歷的醫師擔任;三級醫院急診科主任應由具備急診醫學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並應具有8年以上急診臨床工作經歷的醫師擔任。
急診科主任負責本科的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本科診療質量與病人安全管理和持續改進第一責任人。
第十八條 急診科護士長應由具備護師以上任職資格並至少從事急診臨床護理工作5年以上人員擔任;三級醫院急診科護士長應由具備護師以上任職資格並至少從事急診臨床護理工作8年以上人員擔任。
護士長負責本科的護理管理工作,是本科護理質量的第一責任人。
第十九條 急診科可根據實際需要配置行政管理、保安和其它人員。

第四章 科室管理
第二十條 急診科應當建立健全並嚴格遵守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崗位職責和相關診療技術規范、操作規程,保證醫療服務質量及醫療安全。
第二十一條 急診實行首診負責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或推諉急診患者。
第二十二條 醫院應建立制度,保證相關人員及時參加急診搶救和會診。
第二十三條 急診科應根據急診醫療工作制度與診療規范的要求,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急救診療工作,確保急診救治及時。
第二十四條 急診實行預檢分診制,建立分診程序及分診原則,按症狀鑒別分診,對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患者優先。
(一)需要心肺復甦或生命垂危患者:立即復甦和搶救;
(二)急診危重患者:應在5~10分鍾內接受病情評估和急救;
(三)生命體征相對穩定的急診患者:應在30分鍾至1小時內給予急診處理。
第二十五條 醫院應制定主要常見急危重症的搶救流程和處置預案,做到急診科搶救關鍵措施及相關醫技等科室支持配合有章可循。
第二十六條 急診醫護人員必須應按病歷書寫有關規定書寫急診、留觀患者的醫療文書,確保每一位急診患者都有病歷,記錄診療全過程和患者去向。
第二十七條 醫院應建立制度與機制,保證急診處置後需住院治療的患者,優先及時收入病房,相關臨床科室不得拒絕推諉。
第二十八條 醫院應建立制度與機制,加強對急診科的質量控制和管理,急診科指定專(兼)職人員負責本科醫療質量和安全管理。
第二十九條 急診科在重大搶救時,特別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或群體災害事件的重大搶救,應按規定及時報告醫院相關部門,醫院根據情況啟動相應的處置程序。
第三十條 急診科應遵循《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及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嚴格執行標准預防及手衛生規范並對特殊感染病人的隔離。
第三十一條 醫院及醫務管理部門應指定專兼職人負責急診科管理,指揮與協調重大搶救和急診患者出口問題。
第五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二條 衛生行政部門可以設置急診醫學質量控制中心或者有關其他組織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的急診科進行質量評估與檢查指導。
第三十三條 醫療機構應當對衛生行政部門及其委託的急診醫學質量控制中心或者其他組織開展的對急診科的檢查和指導予以配合,不得拒絕和阻撓,不得提供虛假材料。
第三十四條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及時將醫療機構急診科的質量、安全管理等情況進行通報或公告。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五條 不具備條件的醫療機構可以設置急診室,參照本規范設置和管理。
第三十六條 本規范由衛生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七條 本規范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附件1
急診科儀器設備及葯品配置標准

一、儀器設備:心電圖機、心臟起搏/除顫器、心臟復甦機;呼吸機、攜帶型超聲儀、心電監護儀、吸引器、給氧設備、洗胃機;床旁X線機等。
二、急救器械:一般急救搬動、轉運器械,各種基本手術器械。
三、急救葯品:中樞神經興奮劑;升壓、降壓葯、強心葯、利尿及脫水葯;抗心律失常葯;血管擴張葯;鎮靜劑;止痛、解熱劑;止血劑;解毒葯、止喘葯、糾正水電解質酸鹼平衡失調類葯、各種靜脈補液液體、局部麻醉葯、抗菌素類葯、激素類葯物,各類敷料、包紮固定用材等。

附件2
急診科醫護人員配置表

急診量(日平均人次) 搶救量(日平均人次) 觀察床位數 日觀察人次 醫師(人) 護士長(人) 護士(人) 護工(人)
≤100 4 10 12 12~14 1 25~30 2
101~200 8 15~20 20 18~21 2 40~50 2
201~300 12 21~30 25 24~26 2 50~60 3
301~400 16 31~40 30 27~28 3 60~70 3
401~500 20 31~40 30 29~30 3 70~80 4
≥500 20 31~40 30 31~40 3 80以上 4

附件3
急診科醫師和護士技術和技能要求

一、 急診科醫師應掌握的急救技術和技能
1.獨立處理各種急症(如高熱、胸痛、呼吸困難、咯血、急腹症、上消化道出血、黃疸、血尿、抽搐、眩暈、頭痛等);
2.掌握通過心電圖判斷室顫、寬QRS心動過速、房室傳導阻滯、嚴重的心動過緩等;
3.掌握心肺腦復甦術、昏迷、各種休克的搶救治療;
4.掌握創傷的初步診斷和處理原則;
5.掌握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初步診斷和處理;
6.對暫時未明確診斷的急危重症給予適當的搶救治療;
7.能開展氣道開放技術、電除顫、急診起搏、溶栓術、深靜脈置管、動脈穿刺、胸腔穿刺、腹腔穿刺、心包穿刺、腰椎穿刺、胸腔閉式引流、導尿、洗胃和放置食道三腔管等;
8.熟練使用輸液泵、呼吸器、多種生理監護儀、血糖儀及分析血氣報告等
二、急診護士應掌握的急救技術和技能
1.掌握急診護理工作內涵及流程,急診分診;
2.掌握急診室的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原則;
3.掌握常見危重症的急救護理;
4.掌握創傷患者的急救護理;
5.掌握急診危重症患者的監護技術及急救護理操作技術;
6.掌握急診各種搶救設備、物品及葯品的管理;
7.掌握急診患者心理護理要點及溝通技巧;
8.掌握突發事件和群傷的急診急救。

② 角膜塑形鏡經營驗配監督管理規定的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對角膜塑形鏡的監督管理,保證產品安全有效,根據《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監督管理辦法》,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稱的角膜塑形鏡(俗稱OK鏡)是指通過改變角膜的形態來矯治屈光不正的醫療器械。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角膜塑形鏡經營單位,是指受生產單位委託,向驗配機構供應角膜塑形鏡產品,具有法人資格的單位。
第四條本規定所稱的角膜塑形鏡驗配機構,是指直接為屈光不正患者檢查驗光,使用角膜塑形鏡為配戴者矯正裸眼視力,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包括醫療機構設置的驗配部門或專業驗配機構。
第五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角膜塑形鏡的生產、經營、驗配機構、監督管理部門都應遵守本規定。
第六條角膜塑形鏡是直接接觸人體角膜的產品,對其經營、驗配需要實施特殊管理。經營、驗配機構所經營、使用的角膜塑形鏡和護理產品必須符合國家有關標准要求(在沒有國家標准或行業標準的情況下,須符合有關技術規范),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注冊批准。
第七條依據《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監督管理辦法》第五條的規定,角膜塑形鏡經營單位申領《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除應符合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企業開辦條件外,還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單位負責人應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熟悉有關醫療器械監督管理的法規及規章。
(二)應具有相關專業的技術人員、服務人員和質量檢驗人員。
(三)應具有主要檢驗設備及儀器,至少應具備焦度計、球徑儀、鏡片檢查儀等設備。
(四)應制定相應管理、檢驗制度,並嚴格執行。
(五)經營單位應具有對角膜塑形鏡產品售前服務能力。應能向驗配機構提供充分的產品介紹資料,包括給配戴者提供經批準的產品使用說明書。
(六)經營單位應具有對角膜塑形鏡產品售後服務能力。應能收集配戴者配戴角膜塑形鏡後的不良反應情況,有效地處理配戴者的投訴,並保留處理的有關記錄。應能對所選驗配機構的驗配人員進行使用該產品的培訓,並發放培訓證明。
第八條國家對角膜塑形鏡驗配機構實行生產或經營單位資格認可後的備案管理制度;對生產或經營單位實行向驗配機構定點銷售管理,生產或經營單位只能向其認可的驗配機構提供產品。
經營單位應按《醫療器械經營企業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生產或經營單位應按照本規定的相關要求,對驗配機構的資質進行認可並授權,簽定責任書,確定各自在產品售後服務中應負的責任;生產或經營單位、驗配機構應分別向各自所在地省級葯品監督管理局辦理備案手續後,驗配機構方可開展驗配業務。如驗配機構違反本規定的,對其資質進行認可授權的生產、經營單位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九條驗配機構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驗配人員應是中級職稱以上的眼科醫師或視光師;在從事驗配業務前,應按產品生產、經營單位的要求獲得相應的授權。
(二)驗配場地總面積不得少於45平方米,設置有接待室、檢查室、驗光室和配戴室等,並有良好的環境及衛生條件。
(三)應配備相應驗配設備,至少應包括:角膜曲率計、角膜地形圖儀(8mm以上直徑測量范圍)、非接觸眼壓計、角膜厚度測定儀、電腦驗光儀、綜合驗光儀、驗光試片箱、裂隙燈顯微鏡、遠近視力表、檢眼鏡、眼底鏡、熒光素鈉試紙、焦度計、鏡片投影儀(不低於7.5倍)、鏡片弧度測定儀等。
(四)驗配機構應制定相應的規章制度,並嚴格執行。
第十條驗配機構應有嚴格的驗配管理規范。
(一)使配戴者充分了解角膜塑形鏡的相關知識,包括:作用原理、臨床使用現狀結果、鏡片矯治效果、維持期鏡片的使用、配戴風險、禁忌症和注意事項、可選擇的其他矯正近視的方法等。
(二)所有配戴者都應進行眼科和角膜塑形鏡相關的必要檢查,除眼科裂隙燈常規檢查外,應包括:角膜形態、角膜厚度、眼軸、眼壓、眼位、遠近視力、屈光度、淚液測試、角膜直徑、瞳孔直徑、眼底檢查,並根據檢查數據確定是否適合配戴角膜塑形鏡。
(三)首次配戴鏡片和定配前應進行試戴,觀察、評估配適狀態的配戴評估。
(四)根據檢查數據和試戴評估結果設計定片參數和配戴方案。
(五)必須給配戴者提供配鏡後使用指導,內容包括: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個人衛生要求、鏡片配戴操作、鏡片護理常規、護理產品和鏡片盒的使用、出現副作用和緊急情況的處理等,並提供使用說明書。
(六)必須對所有配戴者建立檔案,保存驗配記錄、復查記錄,以保證產品的可追溯性,保存期為5年。
(七)隨訪復查的時間前6個月以內至少7次,6個月之後定期復查,復查內容包括:屈光度、視力、移動度、中心定位、舒適度、熒光素染色、角膜地形圖、眼壓。
第十一條經營單位和驗配機構應提供經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準的產品使用說明書,說明書內容至少包括:
(一)客觀如實地介紹角膜塑形鏡的矯治原理,並說明角膜塑形鏡的作用是暫時的、有限的,療效是可逆的。
(二)明確產品適用的視力矯正范圍、適應人群。
(三)明確禁忌症、注意事項。
(四)告知配戴者可能會出現的反應或症狀,如:眼部刺激、發癢、不適、眼中有異物感或擦傷感、眼部發紅、懼光、出現異常分泌物等;告知配戴者遇到不適時應當採取的措施,如:摘下鏡片,及時到醫院就診等。
(五)明確與該產品配套使用的清洗、消毒與護理液。
第十二條經營單位和驗配機構有責任指導驗配者正確使用角膜塑形鏡和護理產品。嚴禁銷售、使用無醫療器械產品注冊證的角膜塑形鏡和護理產品。
第十三條經營單位和驗配機構應保證從生產單位訂購角膜塑形鏡產品到驗配機構,直至配戴者,其產品和標識具有唯一的可追溯性。經營單位應與生產單位制定《角膜塑形鏡使用責任書》三聯單,隨同產品提供給驗配機構。配戴者在驗配角膜塑形鏡之前,應閱讀三聯單內容並與驗配人員共同簽字。三聯單上應加蓋經營單位和驗配機構的印章。驗配後,三聯單由配戴者、驗配機構和經營單位各收存一聯。三聯單的內容應包括:配戴者姓名、性別、年齡、驗配日期、驗配機構、驗配人員、對配戴者眼睛驗測的主要標識數據、產品名稱、規格、編號、識別標志、生產單位、經營單位、注冊號、各方責任、驗配人員及配戴者簽字等。
第十四條經營單位提供給驗配機構的試戴鏡片,應向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指定的檢驗中心送樣檢測。
第十五條角膜塑形鏡產品的生產、經營、使用應嚴格執行質量事故報告制度。生產、經營單位和驗配機構如發現該產品使用中出現質量事故的,應及時向所在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報告。
因使用角膜塑形鏡出現不良反應的,生產、經營單位、驗配機構和配戴者應及時向所在地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委託的不良反應監測部門報告。
第十六條出現產品質量事故時,生產、經營單位和驗配機構必須配合葯品監督管理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處理。
第十七條角膜塑形鏡生產、經營單位和驗配機構違反上述規定的,按照《醫療器械監督管理條例》等有關規章進行處罰。
第十八條本規定由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市場監督司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③ 體檢中心管理制度

差錯事故和投拆處理制度
1、在健康體檢中發生醫療事故爭議的,按照衛生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處理。
2、建立差錯事故和投訴登記制度,對發生的差錯事故和投訴應定期討論,重大事故應立即討論,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整改及防範措施,給予當事人批評教育或必要的處理,給投訴人以答復。
3、發生差錯或事故後,若留有殘存的標本和試劑應予以保留,以便分析原因,並立即採取挽救措施,積極做好善後工作。根據情況,向有關上級領導報告。

儀器設備管理制度
1.各儀器設備均應建立檔案統一管理,內容包括儀器編號、品牌型號、購置日期、使用說明書、操作手冊、維修手冊等原始資料,由專人保管。
2.工作人員操作精密儀器設備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專業主管考核合格並經科主任批准後方可上崗。
3.建立專業實驗室的儀器操作手冊,使用時嚴格按照程序操作;操作人員對儀器要定期保養維護,並有保養和維修記錄;儀器要有明顯的狀態標示(使用、維修、停用);專業主管定期檢查。
4.建立儀器設備檢定和校準程序,按期進行強制檢定或自檢(貼有明顯的標記);按儀器使用說明書的規定周期,使用配套校準品校準儀器。有檢定及校準記錄,專業主管或科主任定期檢查。

體檢中心工作制度
1、在院長領導下,實行體檢中心主任負責制,健全科室二級管理制。組織社會各界人士的健康體檢工作,以服務大眾健康為目的.
2、工作人員要求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醫院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按照衛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醫院工作制度》、等法律法規開展各項工作。保證健康體檢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
3、體檢工作應嚴格執行國家衛生部頒發的《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及《健康體檢項目目錄》。
4、加強健康體檢中的信息管理,確保信息的真實、准確和完整。未經受檢者同意,不得擅自散布、泄露受檢者的個人信息。
5、保證工作場所整潔、衛生,堅持以體檢者為中心,提高體檢質量和服務質量。為參檢人員提供一流的服務。
6、通過健康體檢,實現健康促進與干預,為受檢者提供檢後全程式的健康咨詢與醫療服務。
7、注重學習及培訓,提高全體人員的思想和業務素質,創建一流的健康體檢隊伍。

體檢中心行為規范
1、以體檢者為中心,對體檢者一視同仁,滿腔熱忱,耐心細致,周到認真,尊重體檢者隱私。努力提高工作效率,縮短候檢及報告時間;
2、遵紀守法,廉潔奉公,不以醫謀私;
3、嚴謹求實,一絲不苟。體檢工作中嚴禁弄虛作假、編造數據與結果;嚴禁發假報告;不得向體檢者提供治療建議;
4、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和實驗室工作制度:認真執行質量控制方案;對可疑結果應重復核查;不隱瞞工作中的問題和差錯,以便及時糾正;
5、嚴守工作紀律,不遲到早退,不擅離工作崗位;上班時間不聊天,不幹私活;
6、努力學習,不斷掌握新理論、新技術,開展新項目;
7、重視醫療安全,防止交叉感染,注意對體檢者和自身的保護;
8、工作時著工作服,儀表整潔,舉止端莊,言行文明;
9、尊重同行,團結協作,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放射醫(技)師職責
1、在體檢中心主任領導和業務主管指導下進行工作。
2、負責體檢人員的各項X線檢查。按時完成診斷報告,遇有疑難問題,及時請示上級醫師。
3、負責向體檢人員說明檢查前的准備要求和注意事項,加強體檢人員的X線防護措施。
4、嚴格遵守操作規程,按規定的性能條件進行工作,不得擅自更改設備的性能及參數。
5、愛護影像設備,進行經常性保養,保證X線檢查正常運行,各種儀器設備及附屬用品使用完畢必須復位並整理機房,定期清潔設備。
6、掌握X線機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投照技術。負責本科機器的檢查,保養和管理。
7、遵守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規則,做好防護工作,嚴防差錯事故。
8、負責機器附件、葯品、膠片等物品的請領、保管及登記統計工作。

檢驗技師崗位職責
1、在體檢中心主任領導和主管檢驗師指導下進行工作。
2、收集和採集檢驗標本,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隨時核對檢驗結果,嚴防差錯事故。
3、負責檢驗葯品、器材的請領、保管、檢驗試劑的配製,培養基的制備,做好登記、統計工作。
4、負責特殊檢驗的技術操作和特殊試劑的配製、鑒定,檢查,定期校正檢驗試劑、儀器。
5、負責菌種、毒種、毒劇葯品,貴重器材的管理和檢驗材料的請領、報銷等工作。
6、開展科學研究和技術革新,改進檢驗方法,不斷開展新項目,提高檢驗質量。
7、開展對本專業的質量控制工作
8、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市場營銷崗位責任制
1、在體檢中心主任的領導下開展工作。
2、負責對外聯系體檢單位及個人,做好營銷工作。
3、具體負責體檢市場的開拓、體檢協議的簽定、體檢價格的洽談。
4、負責接待體檢人員,做好登記、編號、存檔.
5、對前來體檢的人員要認真、主動、熱情,耐心解答問題,讓體檢者滿意。
6、負責團體單位體檢合同的簽訂並具體安排時間,保證體檢正常有序進行。
7、積極主動開展健康宣教,對體檢人員義務健康咨詢、指導。
8、及時將體檢中心的各種統計數據上報主管領導,並做好市場分析。

醫技崗位職責
(超聲、心電圖等)
1、服從體檢中心主任的管理和工作安排。
2、負責受檢人員相關輔助檢查(B超、心電圖等)項目的檢查。協助和指導受檢人員做好檢查前的各項准備,認真、逐項核對檢查項目。
3、體檢中,按照檢查項目要求和專業用語規范,認真細致記錄檢查結果,做出本科的檢查結論及建議,並在體檢醫師簽字處簽署全名。
4、認真填寫體檢表,記錄完整,字跡清晰,書寫規范。
5、體檢過程中對受檢人提出的問題,要做好咨詢解答工作。
7、執行保護性醫療制度,尊重受檢人的隱私。
8、體檢中遇到特殊情況時,要及時與相關科室或體檢中心主任溝通,共同做出結論。
9、配合有關人員做好對本科室體檢投訴的解釋和說明。
10、負責本科室日常用品的請領並做好使用消耗記錄,愛護本科的設備和物品。
11、防止交叉感染。保持室內的整潔和衛生。
12、保持儀器設備整潔完好,定期檢查儀器設備,有需要更換、報修配件時及時上報。

護士崗位職責
1、認真執行醫院及體檢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度,做好體檢服務工作。
2、負責組織、接待、引導、協調體檢人員有序進行健康體檢,負責安排合理的體檢流程,做好體檢人員的導檢咨詢工作。
3、負責體檢預約及受檢者候檢的安排和協調工作,負責體檢報告的錄入、保存及發放工作。
4、配合醫生完成體檢中各項護理工作,協助抽血等具體護理操作助指導體檢對象填寫健康問卷,並做好溝通工作,介紹健康體檢理念及專業化健康體檢、健康管理等內容;
5、答復體檢者個性化健康知識,參與制定健康保健計劃;按規定開展隨訪工作;落實健康處方內容。
6、做好消毒隔離、防止交叉感染及醫源性感染。
7、做好體檢物品的領取、保管工作,保證體檢工作的順利進行。
8、完成體檢中心其它指令性工作。

醫師崗位職責
(內、外、婦、眼、耳鼻喉、口腔科等)
1、服從體檢中心主任的管理和工作安排,負責受檢人員臨床體檢項目的檢查。
2、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嚴格按照本科診療程序,全面、系統地進行體格檢查;認真詢問病史,耐心解答受檢者的提問;根據受檢者體征及病史,提出合理的檢查項目。
3、要實事求是,真實反映體檢結果,對本科的體檢作出結論,並提出防治建議;體檢結論書寫規范、准確,使用醫學術語;對體檢中發現的陽性體征,在體檢表的相應欄目中要簡明扼要地予以描述,防止簡單下結論;體檢結論及建議要重點突出、字跡清楚,不得任意塗改,記錄結束要簽全名以示負責,並做好登記。
4、體檢中遇到特殊情況時,要及時與相關科室或中心主任會診,共同做出結論,對於重大陽性結果應及時上報中心主任.
5、具備高尚的職業道德,熱情接待體檢人員,態度和藹、文明用語、關心體貼受檢者,要注意保護受檢人員的隱私,不可隨意傳播受檢者不願讓人知曉的疾病和個人隱私。
6、積極宣傳健康保健知識,進行衛生教育,提高廣大群眾的健康知識水平。
7、體檢過程中對受檢人員提出的問題,要做好咨詢解答工作。
8、負責本科室日常用品的請領並做好使用消耗記錄,愛護本科室的設備和物品,保持室內的整潔和衛生。
9、配合有關人員做好對本科室體檢投訴的解釋和說明。

主檢醫師崗位職責
1、主檢醫師承擔健康體檢的主檢工作。
2、綜合分析受檢者的各種檢查資料,做出健康評估(體檢結論)。要針對健康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防治建議和健康保健措施。
3、健康體檢報告應當符合病歷書寫基本規范。文字要求通順、精練,字跡清楚,不得任意塗改;內容要求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主檢醫師要簽全名,註明記錄的具體日期。
4、對專科問題或疑難的體檢個案,要組織相應科室專家會診,明確體檢診斷,提出防治建議。屬專科疾病要及時介紹到專科進行診治,要為體檢人員提供就醫幫助。
5、體檢報告在10天內反饋受檢者或受檢單位,檢出重要陽性體征或可疑重大疾病及時通知到受檢單位或受檢者並有記錄。
6、對體檢不能明確的診斷,要指明進一步檢查的方向或定期復查,為診斷提供依據。
7、每周定期開展面對面的健康體檢咨詢服務。對亞健康人員要進行追蹤隨訪,定期電話回訪指導健康。
8、定期開展健康知識講座,宣傳健康體檢服務及健康管理,宣傳健康保健知識,倡導健康生活。

體檢中心主任崗位職責
2011/1/27 16:56:47中國體檢網
字型大小:T|T
1、在院長領導下,全面負責體檢中心業務和行政管理工作;
2.、負責制定體檢中心的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及方案;同時對體檢質量進行把關,積極開拓市場,擴大市場份額。
3.、負責制定體檢中心的薪酬體系和獎懲制度。
4、監督各種檢查項目的安全及質量。
5、督促下屬嚴格執行醫院規章制度和科室工作制度,提供人性化的服務。
6、對下屬進行績效考核,提出獎、懲、升、降建議。
7、加強健康教育,提升群眾的健康教育覆蓋面
8、完成醫院另行規定的其它職責。

體檢中心職能與機構設置
任務與職能
進入21世紀,隨著現代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口老齡化和疾病譜的變化,帶動了醫療服務的重大變革。醫療服務對象不僅僅是面對病人,還包括健康人在內的所有人群。為主動適應從醫療型服務向醫療、預防、保健型服務轉化的需要,各級醫療衛生部門轉變健康服務模式,由過去單一的身體檢查,發展到集健康體檢、健康管理和醫療保健於一體的現代健康體檢服務模式。而健康體檢資料又是評價社會人群健康狀況和疾病防治措施效果的重要指標,是制定衛生政策和保健措施的重要依據。因此,開展健康體檢,是提高人民群眾健康素質的重要方式,也是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重要任務。
健康體檢中心的基本職能是:
1、 健康體檢,完成招工、招收公務員、政府和企事業單位員工的年度體檢,離退休幹部保健體檢、各類職業性體檢、特殊工種(電工、焊工、起重叉車、製冷、高空作業等)體檢、不同年齡段的社會其它人群健康體檢。
2、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一種具有前瞻性和個性化的健康維護手段,是健康體檢工作的重要環節。是對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面的檢測、分析、評估以及預測和預防的全過程。有效的健康管理,也是吸引、保持客戶,促進體檢中心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
3、 保健咨詢 在體檢過程中發現的陽性體征和慢性疾病,適時進行醫療和生活保健指導是體檢過程中的重要工作之一,有助於全面提高體檢質量和培育體檢者對體檢中心的信任度。
二、體檢中心設置
(一)環境布局
1、體檢場所寬敞,環境舒適,裝飾典雅。按體檢用房使用總面積與當日體檢人數之比,受檢者人均佔有使用面積在2.5平方米以上,使用總面積不低於400平方米。
2、獨立的體檢區域,除體檢中心科室外,一個層面內不應有醫院的其它的科室,避免健康人群和病人混在一起,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
3、所有科室盡量設在樓的同一層面,科室位置排列的先後順序應科學合理,要盡量降低體檢過程中非醫療時間所佔比例,讓受檢者在最短的時間、最近的距離完成所有項目的檢查。
4、規范化、人性化服務,男女應分設檢室,避免男女混檢,注意保護受檢者隱私。
5、體檢區通風良好,有休息場地,冷暖、餐廳、衛生等各輔助設施齊全。
(二)科室設置
1、外聯部 主要負責公關策劃、市場營銷、開發和培育市場、客戶關系管理等;
2、體檢部 主要負責組織個體和團體健康檢查。具體設:內科、外科、婦科、眼科、耳鼻科、口腔科、特檢科(心電圖、B超、彩超,紅外線乳腺檢查室)、X線檢查室、檢驗科等。
3、健康管理部,主要負責檢後的綜合性服務和健康管理工作,如:體檢質量監控、建立客戶健康檔案、實施健康管理、保健咨詢、上門開展健康教育、負責客戶陽性體征追蹤觀察和門診就醫預約等;
4、綜合辦公室,主要完成體檢經費的結算和日常行政事務工作。
(三)儀器設備
體檢中心要做到檢查項目齊全,設備先進。除大型儀器設備如CT、MR外,其它所有檢查設備均應獨立配置,以避免和院內病人共用。而同一種設備配置的多少,應根據日體檢量和排隊等候時間而定製。具體包括:檢查床、血壓表、聽診器、叩診器、身高計、體重計、測量尺、肛門鏡(或數字顯影直腸肛門鏡)、紅外乳腺診斷儀、額鏡、耳鏡、鼻鏡、鼻咽鏡、喉鏡、間接喉鏡、壓舌板、標准對數視力表、色盲檢查圖、眼底鏡、裂隙燈、眼壓計、檢眼燈或手電筒、遮眼罩、牙椅、燈(無影燈)、口腔器械盤、口鏡、鑷子、探針、婦科檢查床、窺陰器、細胞學檢查、離心機、尿液分析儀、血球分析儀、全自動(或半自動)生化分析儀、洗板機、酶標分析儀、相關檢測試劑盒、恆溫箱、電冰箱(或冰櫃)、心電圖機、X光機等
其它設備:根據體檢特殊項目需要配備相應設備。
徵兵、招生體檢的儀器設備配置執行相關標准。
(四)人員配備
體檢中心應有一名行政領導(主任)全面負責。每個臨床檢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醫師與受檢人數之比為1:10,設總主檢醫師1人,總檢醫師應具備內、外科副主任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護理人員必須具備熟練的護理操作技能;具有滿足健康體檢需要的其他衛生技術人員。具體人員配置:體檢中心主任、護士長,主檢醫師,內、外、婦、耳鼻喉、口腔、放射、檢驗、B超等各科醫(技)師、護士、健康管理醫師、咨詢導檢、外聯、財務統計等。

④ 眼科的眼科醫院

一級醫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眼科可不單獨設置,與耳鼻咽喉科共同以五官科的形式執業。
(二)單獨設置眼科的,應當設置眼科門診、眼科換葯/手術/治療室、眼科檢查室和5張眼科病床。
二、人員
(一)以五官科形式執業的,由具備5年以上臨床工作經歷和眼科基本技能的醫師負責診療工作,並由護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護士1名負責護理工作。
(二)單獨設置眼科的,至少有3名醫師,其中1名具有眼科專業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的醫師;眼科醫護比應當為1:1以上。
三、設備
視力表、眼壓計、裂隙燈、直接檢眼鏡/帶狀光檢影鏡、色覺檢查表、眼科用球後注射針、淚道沖洗針、睫毛拔除鑷、手術床、手術燈、常規外眼手術器械等。
四、規章制度
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規定或認可的眼科臨床診療指南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護理工作規范、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等。
二級醫院(含縣區級及部分地市級綜合醫院)
一、科室和床位
(一)科室:至少設有眼科門診與眼科病房。因醫療服務需求和醫療機構布局原因,不需單獨設置眼科病房和門診的,可與耳鼻咽喉科共同設立五官科病房和門診。
(二)床位:眼科床位至少10張。
二、人員
(一)至少有5名醫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專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和1名具有眼科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的醫師。
(二)每增加10張床位,至少增加4名醫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每增加20張床位,增加的醫師中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專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和1名具有眼科專業中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科室主任應當具有眼科專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四)每床至少有0.5名護士,其中至少有1名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五)與耳鼻咽喉科共同設立五官科門診和病房的,每床至少有0.4名醫師,至少有1名具有眼科專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每床至少有0.5名護士。
三、設備
視力表、眼壓計、裂隙燈、直接/帶狀光檢影鏡、色覺檢查表、視野計、讀片燈、A/B超聲檢查儀、驗光儀、角膜曲率計、熒光眼底造影機、眼科用球後注射針、淚道沖洗針、睫毛拔除鑷、視網膜光凝激光設備、視網膜冷凍儀、手術床、手術燈、常規外眼手術器械、手術顯微鏡、顯微手術器械、眼內用電磁鐵。
四、規章制度
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規定或認可的眼科臨床診療指南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護理工作規范、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等。
三級醫院
一、科室和床位(一)科室:至少設有獨立的眼科病房、眼科專科門診和專科手術室(可與非感染性手術科室共用)、獨立的驗光室、眼科檢查室、換葯室及治療室。
(二)床位:眼科床位至少20張。
二、人員
(一)至少有8名醫師,其中至少3名具有眼科專業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二)每增加10張床位,至少增加5名醫師,其中至少增加1名具有眼科專業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科室主任應當具備眼科專業高級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四)每床至少有0.5名護士,其中每10張床至少1名具有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三、設備
(一)專科設備。
視力表、裂隙燈、直接/間接檢眼鏡、眼壓計、驗光儀、房角鏡、三面鏡、視野計、眼科用A/B超聲診斷儀、眼科超聲生物顯微鏡(UBM)、角膜曲率計、角膜內皮細胞計數儀、眼科電生理儀、光學相干斷層掃描儀(OCT)、角膜地形圖儀、視網膜熒光眼底造影機、YAG激光儀、光凝激光設備、氬離子激光機、手術顯微鏡、白內障超聲乳化機、玻璃體切割機視網膜冷凍儀等。
(二)基本設備。
1.病房:氧氣、吸引器、壓縮空氣、監護儀及消毒設施、無障礙設施。
2.手術室:手術床、麻醉機、監護設備(有創及無創)、眼科手術器械、無影燈、氧氣、負壓吸引設備等。
3.具有開展眼科診療項目的其他設備。
四、規章制度
制定各項規章制度、人員崗位責任制;有國家規定或認可的眼科臨床診療指南和臨床技術操作規范、護理工作規范、感染管理規范、消毒技術規范等。 北京同仁醫院
研究機構: 眼科權威醫院、WHO防盲合作中心、國際眼科會診中心、設有全國最大眼

擅長治療: 眼底病、難治性青光眼、復合性眼外傷、角膜移植、準分子激光角膜屈光
矯正手術、白內障人工晶體植入、激光診療、防盲指導、低視力研究
北京協和醫院
研究機構: 眼科研究中心
擅長治療: 眼科疑難病
中山醫科大學中山眼科中心
擅長治療: 角膜病、青光眼、白內障
溫州醫學院附屬眼視光醫院
研究機構: 國家衛生部視光學研究中心
擅長治療: 屈光不正進行診治、常見及疑難眼病
山西省眼科醫院
研究機構: 山西省眼科鑒定權威機構、國際奧比斯眼科飛機醫院的地面培訓中心
擅長治療: 視網膜玻璃體病、角膜病、斜視與小兒眼科
解放軍總院(301醫院)
研究機構: 全軍眼科醫學中心
擅長治療: 白內障,眼科激光治療,黃斑部病變診治
西京醫院
研究機構: 全軍眼科技術中心、全軍和西北地區眼科學博士授權學科
擅長治療: 眼外傷、玻璃體顯微手術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擅長治療: 眼底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眼成型外科、準分子激光
北京軍區總醫院眼科
擅長治療: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脫離、角膜移植
解放軍總參謀部總醫院(309第一分院)
擅長治療:眼底病、視神經萎縮、青光眼、白內障。

⑤ 三甲醫院的標准

三甲醫院的具體標准如下:

1、醫院應有正式的病房和一定數量的病床設施。以實施住院診療為主,一般設有相應的門診部。

2、應有基本的醫療設備,設立葯劑、檢驗、放射、手術及消毒供應等醫技診療部門。

3、應有能力對住院病人提供合格與合理的診療、護理和基本生活服務。

4、應有相應的、系統的人員編配。

5、應有相應的工作制度與規章制度。

6、應有相應的醫院文化。

配備要求

1、床位:住院床位總數501張以上。

2、科室設置

(1)臨床科室:至少設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中醫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膚科、麻醉科、康復科、預防保健科。

(2)醫技科室:至少設有葯劑科、檢驗科、放射科、手術室、病理科、輸血科、核醫學科、理療科(可與康復科合設)、消毒供應室、病案室、營養部和相應的臨床功能檢查室。

三甲醫院申報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中國內地民營醫院也可以參與醫療等級評定。

三級(病床數在501張以上)是向所在地區以及周邊輻射區域提供高水平醫療衛生服務和執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務的區域性以上醫院。甲等是按評分標准獲得超過900分為甲等。



(5)眼科科室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評審標准

醫院等級評定重新啟動後還採用三級六等劃分等級,評審堅持「六重三不」原則,即重服務、重管理、重質量、重安全、重基礎、重保障、不搞運動、不搞形式、不弄虛作假,民營醫院可以與公立醫院平等的參與等級評定。

考核的主要項目包括醫療服務與管理、醫療質量與安全、技術水平與效率。實行1000分制,900分以上評為三級甲等,750分-900分評為三級乙等,600分-750分評為三級丙等。醫院等級不搞終身制,實行動態管理。

此外此次醫療質量綜合考評標准突出了「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要求醫院必須定期徵集病人意見,每季度開一次病人意見座談會。醫院還須設立免費飲水供應、公用電話、實行電子電話預約診療等,要求化驗室檢查報告在24小時內出結果,還要有收費價格公示。

⑥ 有沒有哪位高人知道眼庫的相關規章制度啊

http://www.loveeye.com.cn/eyebank/purpose.htm不知道是不是您需要的.

⑦ 眼科護士都需要做些什麼

專科,相對基礎知識掌握是前提,所以到了專科首先要了解大概流程(各個眼病從門診-門診收治-入院-治療/手術-出院)中涉及的常規護理,器械,各項消毒,輔助檢查(有的單位需要)...,才能找到上手感覺。譬如:1.一般護理 (1)眼科門診護理:眼科門診護理工作復雜而瑣碎,但每件事都關繫到病人的視力恢復,因有專科護士擔任,現介紹如下: ①開診前做好室內清潔整理工作,為各診療室准備0,2%過氧乙酸溶液洗手,擦手毛巾,做好出診工作,維持就診秩序,對病人做好衛生宣傳。 ②做好開診前的視力檢查工作,使醫生和病人能有條不紊的治療。 ③准備好診察桌上用具、葯品及各種表格,包括鋼筆、墨水、手電筒、放大鏡、視力表、無菌熒光素鈉、消毒生理鹽水、0.5%地卡因、消炎、散瞳、縮瞳眼葯水及眼葯膏等、無菌敷等。 ④按醫囑執行眼科各種醫療護理技術操作,嚴格執行查對制度,隨時觀察治療過程中病情變化,並做好記錄。 ⑤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每次治療前後均需洗凈雙手,預防交叉感染。 ⑥各種滴眼葯液、葯瓶、敷料缸,每周消毒1次,各種葯品應齊全,手術器械及時准備,隨時應付急診手術。 ⑦滴眼葯標記要明顯,瓶簽上寫明葯名、濃度,凡擴瞳葯標以紅色標記,以示注意。 ⑧暗室注意通風、防潮、做好儀器的檢查、清潔、保養,下班前各電源插頭要取下,物品歸位。 (2)眼科病房護理: ①病人入院後,值班護士應立即通知主管醫生,認真填寫三測單、床頭牌、交班本等記錄,及時執行醫囑。 ②病人入院時應熱情接待,介紹醫院各種規章制度和環境,使病人體會到家庭的溫暖。 ③注意病室安靜、整潔、氣溫適中,使病人有一個優良環境休息和治療。 ④根據病情按醫囑給予流質、半流、軟食及普食。 ⑤每天測體溫、脈搏、呼吸各1次,37.5℃以上病人每4小時測1次。 ⑥值班護士書寫好各種護理記錄,及時做好交接班工作,多深入病房巡診,隨時觀察病人病情變化。 ⑦對需要手術的病人,應按醫囑做好普魯卡因、青黴素、破傷風抗毒素等皮試,剪好眼睫毛,術前3天給予抗生素眼葯水點眼,每日3次。 ⑧病人出院,應為病人辦好一切手續,協助做好出院工作,囑咐病人出院後注意事項和復診時間。 2.眼科手術護理常規 (1)外眼手術常規護理:外眼手術包括眼瞼、淚器、結膜、眼肌、眼球、眼眶等部位手術。 ①術前護理: A.心理護理。耐心向病人解釋,消除緊張和恐懼心理因素,增強信心,取得病人合作,提高治療效果。 B.了解病人病情,是否有發熱、咳嗽、月經來潮及局部炎症等情況。 C.術前1天按醫囑作好青黴素、普魯卡因皮試,囑病人做好全身衛生清潔,備皮及消毒皮膚,並用消毒敷料包紮。 D.術前3天用1:6000的升汞溶液加生理鹽水沖洗結膜囊,每日1次,並點氯黴素眼葯水。 E.術前晚及術晨各測體溫1次,如體溫37.5℃以上,及時通知醫生。 F.協助病人練習床上解大不便,訓練病人眼球上下左右移動(視網膜脫離者例外),教會病人如何咳嗽及打噴嚏,以防影響手術效果。 G.術前禁食,女病人是長發者,梳成兩條辮子,囑病人大小便。 H.按醫囑按時給手術前用葯。 ②術後處理: A.根據麻醉給予各種麻醉常規護理,疼痛給予鎮痛劑。 B.囑病人不得隨意解開綳帶,以防感染。 C.觀察敷料是否移位,創口是否有出血,定時換葯。 (2)內眼手術常規護理:內眼手術包括角膜、鞏膜、虹膜、晶狀體、玻璃體及視網膜等手術。 ①術前護理: A.同外眼手術護理。 B.手術前1日剪除睫毛,用水擦洗手術眼周圍。 C.雙眼點抗生素溶液,每日3次,睡前塗眼膏,作結膜囊細菌培養,陰性方可手術。 D.全麻病人術前6小時禁食禁水。 ②術後處理: A.同外眼手術護理。 B.囑患者勿搖動頭部,搬動病人應輕、穩,囑病人勿大聲叫喊、用手抓眼、伸頭取物、咳嗽和用力大便。 C.注意觀察體溫、排尿及大便通暢情況,如有異常及時報告醫生。 D.預防感冒、咳嗽等疾病。 E.取下敷料後,囑病人勿壓眼球,點眼葯時動作要輕柔。

⑧ 哪位老師能幫我找一下一份眼科手術室護士工作計劃的範文急求!!在此先謝過了

2011年做如下計劃:一、 人員方面 增加科室人員,壯大科室力量。計劃增加醫師一名、護士兩名,以提高科室服務能力。二、 完善科室布局及相關制度 在現有基礎上增加檢查室一間(放置眼A/B超、角膜曲率計、非接觸眼壓計),治療室一間,病房兩間六張病床,診室里增加暗室一間(放置裂隙燈、眼底鏡),並制定眼科門診工作制度、住院部工作制度、科主任職責、住院醫師職責、眼科手術工作制度等。三、 改善手術室環境 眼科手術室還不夠規范,要有專人負責。將現有單冷空調換成冷暖兩用空調,眼科大部分為老年人,改善天冷手術環境,保證手術安全。四、 擴大眼科醫療業務范圍,增加手術項目 多參加各種學術會議,不斷學習,多於同行交流,提高業務理論水平。科室目前可單獨的完成的手術比較少,如翼狀胬肉切除+結膜瓣移植術、小切口非超聲乳化白內障囊外摘除+人工晶體植入術,及在門診就可完成的角膜異物剔除、麥粒腫切除等,計劃在2011年上淚囊鼻腔吻合、淚囊摘除、青光眼手術(小梁切除術、虹膜周切術),這些手術眼科來說是比較常見的,在目前出去進修還不可行的情況下,我們可將這部分病人預約好,請外院專家來院手術,逐漸帶動科室的醫生單獨完成手術。五、 增加白內障手術可選擇性增加人工晶體種類,國產人工晶體、進口人工晶體,不同種類、價格,可供患者選擇,滿足患者不同的需求。如需高端手術(如超聲乳化白內障囊外摘除術+人工晶植入術),可請中山眼科中心專家來院手術,費用可由病人負擔,即滿足患者需求,又提高醫院知名度。六、 完善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就診程序進一步完善免費白內障復明手術就診流程(附流程圖),使此項惠民工程更順利、安全、快捷,更深入民心。七、 做好宣傳工作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醫院宣傳,利用各種形式,採取各種辦法,把醫院宣傳出去,使醫院知名度越來越高。八、 我們的目標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基礎上,我們要將手術量和業務收入提上一個新的台階,爭取比過去的一年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希望領導給予更多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會做得更好總之,我們將以精良的設備、尖端的技術及優質的服務爭取為更多的眼病患者送去健康和光明!讓醫院再上新水平、再登新台階。 2011年工作計劃一、把眼科護理工作規范化,做到細致入微。二、加強業務學習,在原有開展項目基礎上進一步向上級醫院虛心學習淚道激光術,這樣可以解決因淚道完全堵塞後探通術無法解決的難題,使這樣的病例得以有效治療,大幅度增加科室經濟收入。希望院領導給予支持。眼科門診手術室亟待改善和提高情況;根據眼科門診手術室流程要求,目前業務用房緊張,布局不合理,增加手術感染風險,為了避免醫療風險和醫患糾紛,希望在我院新住院部大樓落成後,在業務用房上給協調解決。 2010年醫院眼科工作總結及2011年工作計劃2010年即將過去,在這一年來,既有收獲也有失鈔,平凡忙碌中伴著充實,創新擴展中伴著快樂,院領導運籌帷幄,領導有方,及時為我科購進所需的手術和處置器械及辦公用品,科室同事也給予我大力支持和鼎立幫助,……醫院婦產科護理工作計劃近段時間,我們醫院也就是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正在積極開展優質服務,通過我們的「微笑服務,滿意待患」讓病人感覺我們醫務工作者是與他們站在同一戰線,這能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也能讓患者在我們醫院就……醫院支部開拓進取總結及計劃2010年對醫院來說是異常艱難的一年,又是站在新起點、轉變觀念、奮力拚搏、開拓進取、取得實績較多的一年.一方面醫院經過近三年的國企產權制度改革,已經到了無法運行,難以維持的地步,職工連基本的生活都難……省醫務政策年工作要點及總結大會認真總結了全省民政工作。 2009年全省民政工作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保民生、保穩定、促發展成果顯著。保民生實現新跨越。社會救助水平持續提高,城市低保實現了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 在2011年新的一年裡,在院領導及護理部的正確領導下,認真執行醫院的年度工作安排,緊緊圍繞「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特製定出本年度的工作計劃。 1. 加強護理質量安全管理 對照《廣東省醫院評審標准與評價細則》的內容,繼續完善各項護理工作。制定嚴格的科室規章制度,定期組織差錯事故討論分析,針對反復出現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嚴格執行各項工作標准,確保護理工作的安全有效及整體護理工作的全面落實,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杜絕差錯事故的發生。 2. 加強細節管理,培養良好的工作習慣 細節決定質量,從日常質控工作開始,從小事抓起,將質控工作貫穿於每日工作中,每周質控一到兩項,形成規范,讓科室人員也在質控中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減少懶散心理及應付心理,真正從方便工作,方便管理為出發點。另外發揮質控員及責任護士的作用,將一些日常質控工作交給她們,提高大家參與意識,動員全科人員參與管理,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意識,提高科室管理的效率。 3. 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整體專業水平。 加強專科業務知識學習,系統學習眼科學護理,急性閉角型青光眼、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眼化學燒傷、眼球穿通傷的護理及應急程序,全科人員參與,大家輪流備課,每月一次,提高應急能力及專科護理水平。鼓勵護理人員參加自學、函授及各種學習班、研討會,使護理人員及時掌握護理工作發展的新動態和護理相關的醫學知識,提高專科護理水平。 4. 繼續推行星級護士服務,加強醫德醫風教育,增強服務意識。 繼續推行人性化服務。利用晨會、護理業務學習等多種形式增強護士的服務意識,做到主動服務,熱情接待,細心介紹。各項護理治療操作要與病人打招呼,採用鼓勵性語言,動作輕柔,使患者感覺到親人般的溫暖。加強基礎護理,改善護理服務,提高護理質量,保障醫療安全,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安全、優質、滿意的護理服務。 5. 合理利用人力資源,避免人浮於事的局面 我科的護士比例搭配未達到要求,護士長應根據科室病人情況和護理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彈性排班,增加高峰期上班人數,全科護理人員做到工作需要時,隨叫隨到,以達到保質保量為病人提供滿意的護理服務。 6.加強院感知識培訓 嚴格執行醫院感染制度,預防和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培訓。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做好消毒與滅菌工作,醫護人員和清潔員做好自身防護,防止針刺傷和其他利器損傷。 7.加強臨床教學管理,做好帶教工作。根據實習大綱要求制定帶教計劃並安排專人帶教,根據臨床帶教經驗不斷改進帶教方法,加強帶教老師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認真落實好「360工程」,圓滿完成帶教工作。

熱點內容
2017法律碩士10月聯考 發布:2025-02-07 06:42:54 瀏覽:967
騰訊控制立法 發布:2025-02-07 06:31:03 瀏覽:894
婚姻法在在線 發布:2025-02-07 04:52:59 瀏覽:751
酸洗刑法 發布:2025-02-07 04:52:58 瀏覽:894
以下不屬於傳統婚姻法的特徵 發布:2025-02-07 04:47:57 瀏覽:551
俄羅斯司法學院 發布:2025-02-07 04:46:31 瀏覽:449
婚姻法測 發布:2025-02-07 04:40:49 瀏覽:31
轉包土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7 04:18:36 瀏覽:449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