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畜牧養殖法規

畜牧養殖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09 00:18:37

㈠ 畜牧獸醫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和合理利用畜禽遺傳資源,維護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的遺傳資源保護利用、繁育、飼養、經營、運輸等活動,適用本法。本法所稱畜禽,是指列入依照本法第十一條規定公布的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的畜禽。

蜂、蠶的資源保護利用和生產經營,適用本法有關規定。

第三條 國家支持畜牧業發展,發揮畜牧業在發展農業、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收入中的作用。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畜牧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和扶持發展規模化養殖,推進畜牧產業化經營,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發展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畜牧業。

國家幫助和扶持少數民族地區、貧困地區畜牧業的發展,保護和合理利用草原,改善畜牧業生產條件。

第四條 國家採取措施,培養畜牧獸醫專業人才,發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研究和推廣事業,開展畜牧獸醫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宣傳工作和畜牧獸醫信息服務,推進畜牧業科技進步。

第五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可以依法自願成立行業協會,為成員提供信息、技術、營銷、培訓等服務,加強行業自律,維護成員和行業利益。

第六條 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應當依法履行動物防疫和環境保護義務,接受有關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

第七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畜牧業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畜牧業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促進畜牧業發展的工作。

第八條 國務院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指導畜牧業生產經營者改善畜禽繁育、飼養、運輸的條件和環境。

2、《執業獸醫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執業獸醫執業行為,提高執業獸醫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保障執業獸醫合法權益,保護動物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和動物保健活動的獸醫人員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執業獸醫,包括執業獸醫師和執業助理獸醫師。

第四條 農業部主管全國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執業獸醫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執業獸醫的監督執法工作。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應當對在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執業獸醫,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六條 執業獸醫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按照有關動物防疫、動物診療和獸葯管理等法律、行政法規和技術規范的要求,依法執業。

執業獸醫應當定期參加獸醫專業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

第七條 執業獸醫依法履行職責,其權益受法律保護。

鼓勵成立獸醫行業協會,實行行業自律,規范從業行為,提高服務水平。

3、《獸葯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獸葯管理,保證獸葯質量,防治動物疾病,促進養殖業的發展,維護人體健康,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獸葯的研製、生產、經營、進出口、使用和監督管理,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三條 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獸葯監督管理工作。

第四條 國家實行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制度。獸用處方葯和非處方葯分類管理的辦法和具體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規定。

第五條 國家實行獸葯儲備制度。發生重大動物疫情、災情或者其他突發事件時,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緊急調用國家儲備的獸葯;必要時,也可以調用國家儲備以外的獸葯。

4、《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適用於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動物防疫及其監督管理活動。

進出境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動物,是指家畜家禽和人工飼養、合法捕獲的其他動物。

本法所稱動物產品,是指動物的肉、生皮、原毛、絨、臟器、脂、血液、精液、卵、胚胎、骨、蹄、頭、角、筋以及可能傳播動物疫病的奶、蛋等。

本法所稱動物疫病,是指動物傳染病、寄生蟲病。

本法所稱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

第四條 根據動物疫病對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危害程度,本法規定管理的動物疫病分為下列三類:

(一)一類疫病,是指對人與動物危害嚴重,需要採取緊急、嚴厲的強制預防、控制、撲滅等措施的;

(二)二類疫病,是指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採取嚴格控制、撲滅等措施,防止擴散的;

(三)三類疫病,是指常見多發、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需要控制和凈化的。

前款一、二、三類動物疫病具體病種名錄由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制定並公布。

第五條 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

第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動物防疫工作的統一領導,加強基層動物防疫隊伍建設,建立健全動物防疫體系,制定並組織實施動物疫病防治規劃。

鄉級人民政府、城市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群眾協助做好本管轄區域內的動物疫病預防與控制工作。

第七條 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主管全國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動物防疫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做好動物防疫工作。

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動物衛生監督職能部門分別負責軍隊和武裝警察部隊現役動物及飼養自用動物的防疫工作。

第八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依照本法規定,負責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工作和其他有關動物防疫的監督管理執法工作。

第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的規定,根據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設置的原則建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機構,

承擔動物疫病的監測、檢測、診斷、流行病學調查、疫情報告以及其他預防、控制等技術工作。

5、《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加強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管理,建立畜禽及畜禽產品可追溯制度,有效防控重大動物疫病,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畜禽標識是指經農業部批准使用的耳標、電子標簽、腳環以及其他承載畜禽信息的標識物。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畜禽及畜禽產品生產、經營、運輸等活動,應當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畜牧獸醫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畜禽標識和養殖檔案的監督管理工作。

第五條 畜禽標識制度應當堅持統一規劃、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

第六條 畜禽標識所需費用列入省級人民政府財政預算。

6、《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動物診療機構管理,規范動物診療行為,保障公共衛生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機構,應當遵守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動物診療,是指動物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動物絕育手術等經營性活動。

第三條 農業部負責全國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獸醫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管理。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設立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動物診療機構的監督執法工作。

㈡ 有關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法律有哪些

畜禽養殖污染相關法律法規有: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 《國務院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㈢ 我國已經頒布的與養雞相關的主要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是為了規范畜牧業生產經營行為,保障畜禽產品質量安全,保護和合理利用畜禽遺傳資源,維護畜牧業生產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而制定的法律。
2.《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是為防治畜禽養殖污染,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保護和改善環境,保障公眾身體健康,促進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制定。由國務院於2013年11月11日發布,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㈣ 對畜牧業有什麼支持政策

1、繼續實施能繁母豬補貼和保險政策。2008年國家將能繁母豬補貼標准從50元提高到100元;同時繼續實施能繁母豬保險政策,擴大覆蓋面,做到「能保盡保」。

2、繼續扶持標准化規模養殖。2008年中央財政繼續安排資金25億元,扶持生豬標准化規模飼養場建設。省財政安排1億元,「以獎代補」扶持新建100個萬頭養豬(場),省畜牧獸醫局分別於4月份、7月份、9月份分三批進行驗收,兌現資金。從板塊資金中安排400萬元扶持牛羊養殖小區建設。2008年,全省1235養羊模式推廣到20個縣,模式養殖達到1000棟。

3、繼續對生產大縣實行獎勵補助。國家將對生豬調出大縣繼續給予獎勵。湖北省也將全面推進畜牧大縣創建活動,2008年全省擬評出生豬生產大縣18-20個,家禽生產大縣3-5個,肉牛生產大縣3-4,肉羊生產大縣1-2個。並根據得分高低取前26-30個進行獎勵。省財政還將新增5000萬元板塊建設資金主要用於扶持畜牧、水產業的發展,並安排專項資金對生豬大戶給予貸款貼息,資金額度大約為2000萬元。

4、加強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為強化畜牧業發展基礎,解決當前畜禽良種供應偏緊的現狀,省局2008年將安排1100萬元用於畜禽良種建設。一是新建標准化父母代豬場。2008年全省新建標准化父母代豬場20個,每個場規模為300頭以上能繁母豬,帶動20個以上標准化」150」養豬戶, 9月底建成並驗收後每個場「以獎代補」20萬元。二是新建標准化祖代種禽場和父母代種禽場。2008年安排200萬元資金,重點支持2個蛋雞父母代場,2個蛋鴨父母代場,2個肉鴨父母代場。9月底以前建成,於驗收後按父母代存籠每套5元左右補助。三是安排200萬元資金用於畜禽良種選育提高和地方品種保護,其中家畜(包括豬、牛、羊)良種保護100萬元,良種選育100萬元。四是加快牛羊品改步伐。安排200萬元扶持肉牛凍配,使全省牛改達到15萬頭,其中水牛奶改3萬頭。安排100萬元扶持牛羊繁育體系建設,開展胚胎移植。

5、進一步落實重大動物疫病防控財力保障。為加快構建網路健全、隊伍穩定、保障有力、處置高效的動物疫病防控體系。2008年國家對重大動物疫病實施免費強制免疫,並將進一步完善重大動物疫病撲殺補償機制。省財政繼續安排1000萬元用於加強畜禽標識工作,建立動物防疫保障和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常規免疫疫苗和防疫注射耗材由縣級財政按每個農戶不低於2元的標准列入預算,防疫人員勞務費從省級「以錢養事」中解決。2008年省財政按每個農業人口新增5元達到15元的標准,對實行農村公益性服務「以錢養事」新機制的鄉鎮(含國有農場)進行補助。要求省級「以錢養事」補助經費的40%以上用於動物防疫和畜牧技術推廣工作。同時國家將加強動物防疫基礎工作,對村級動物防疫員隊伍給予必要的經費補助。

6、扶持奶業發展。在全省建設一批500頭以上規模的奶牛基地,按照500元/頭的國家標准對奶牛進行補貼。

7、配合中糧實施「5113」工程。中糧集團將在全省30個縣建成50萬頭種豬養殖基地,以此帶動生豬健康養殖和加工達到1000萬頭,配套建成育種、疾控和食品研發中心。

8、支持農業產業化的發展。中央和省級財政將增加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支持龍頭企業開展技術研發、節能減排和基地建設。進一步建立完善農業產業化信用擔保體系,擴大擔保規模,增加財政參股企業資金,允許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向社會發行企業債券,切實解決龍頭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9、支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各級財政將繼續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扶持,並將出台《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配套法規政策,制定稅收優惠政策,清理取消不合理收費。農業專業合作社可以申請承擔國家的有關涉農項目。

10、加快推進農業科技研發的推廣應用。國家將切實加強公益性農業技術推廣服務,對國家政策規定必須確保的各項公益服務,進一步健全相關機構和隊伍。並擬通過3至5年的建設,使基層公益性農業推廣機構具備必要的辦公所、儀器設備和試驗示範基地。省政府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重大和重點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

11、扶持國有農場建設。2008年國家新增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國有農場在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建設中發揮示範帶頭作用。

12、支持農村服務體系建設。落實農產品批發市場用地按工業用地對待政策。開展鮮活農產品冷鏈物流試點。積極穩妥發展農產品期貨品種。加快落實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省內外車輛無差別通行費政策。

㈤ 畜牧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有哪些

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疫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畜牧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種畜禽管理條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㈥ 畜禽養殖污染相關法律法規有哪些

畜禽養殖污染相關法律法規有:

  1.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 《國務院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4.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


㈦ 我國畜禽養殖的環境保護相關標准有哪些

(1)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准(GB 18596—2001)

1996年,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委託農業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主持制定,2001年11月26日實施。本標准適用於集約化、規模化的畜禽養殖場和養殖區。

標准規定了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水沖工藝最高允許排水量、集約化畜禽養殖業干清糞工藝最高允許排水量、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水污染物最高允許日均排放濃度、畜禽養殖業廢渣無害化環境標准(糞大腸菌群數、蛔蟲卵數)、集約化畜禽養殖業惡臭污染物排放標准。

標准要求畜禽養殖業必須設置廢渣的固定儲存設施和場所,儲存場所要有防止糞液滲漏、溢流措施。用於直接還田的畜禽糞便,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還田時,不能超過當地的最大農田負荷量。禁止直接將廢渣傾倒入地表水體或其他環境中。避免造成面源污染和地下水污染。

(2)畜禽養殖業污染防治技術規范(HJ/T 81—2001)

該技術規范規定了畜禽養殖場的選址要求、場區布局與清糞工藝、畜禽糞便貯存、污水處理、固體糞肥的處理利用、飼料和飼養管理、病死畜禽屍體處理與處置、污染物監測等污染防治的基本技術要求。

規范要求畜禽養殖場的建設應堅持農牧結合、種養平衡的原則,根據本場區土地(包括消納本場區產生糞便污水的土地)對畜禽糞便的消納能力,確定新建畜禽養殖場的養殖規模。對於無相應消納土地的養殖場,必須配套建立具有相應加工(處理)能力的糞便污水處理設施或處理(置)機制。畜禽養殖場的設置應符合區域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

(3)糞便無害化衛生標准(GB 7959—1987)

該標准於1987年頒布實施,適用於全國城鄉垃圾、糞便無害化處理效果的衛生評價和為建設垃圾、糞便處理構築物提供衛生設計參數。規定了高溫堆肥的衛生要求,包括堆肥溫度、蛔蟲卵死亡率、糞大腸菌群菌值、蒼蠅等指標;規定了沼氣發酵的衛生要求,包括密封貯存期、高溫沼氣發酵溫度、寄生蟲卵沉降率、血吸蟲卵和鉤蟲卵、糞大腸菌值、蚊子、蒼蠅、沼氣池糞渣等指標。

(4)畜禽場環境質量標准(NY/T 388—1999)

該標準是農業部制定的農業行業標准,於1999年7月1日正式實施。該標准分為三部分:畜禽場必要的空氣環境質量標准、生態環境質量標准、畜禽飲用水的水質標准。適用於畜禽場的環境質量控制、監測、監督、管理、建設項目的評價及畜禽場環境質量的評估。

(5)畜禽養殖產地環境評價規范(HJ 568—2010)

該標准由環境保護部2010年4月16日批准,2010年7月1日起實施。該標準是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系列評價標准之一,縣級以上環保部門在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監督管理工作中,可以參照該系列標准中的指標和監測、評價方法評估食用農產品產地環境狀況。該標准僅適用於法律允許的畜禽養殖場、畜禽養殖小區和放牧區的養殖地環境質量評價與管理。不適用於畜禽產品加工生產地的環境質量評價與管理。

(6)畜禽養殖業污染治理工程技術規范(HJ 497—2009)

該標准由環境保護部2009年9月30日批准,12月1日起實施。該標准規定了集約化畜禽養殖場(區)污染治理工程設計、施工、驗收和運行維護的技術要求。該標准適用於集約化畜禽養殖場(區)的新建、改建和擴建污染治理工程從設計、施工到驗收、運行的全過程管理和已建污染治理工程的運行管理,可作為環境影響評價、設計、施工、環境保護驗收及建成後運行與管理的技術依據。

㈧ 談談對畜牧獸醫法規的認識

《畜牧獸醫法規》是對畜牧業發展的一個有效的規定,從人和動物和各方面有一個標准,維護了畜牧業養殖市場的秩序。讓養殖市場也有法可依,有法可靠,維護良好的市場。

㈨ 我國古代有關牲畜飼養的法律有哪些

西漢初期採取休養生息的方針。在發展養馬方面,官府充實馬政機構,大辦軍馬場。秦漢時期,朝廷對畜牧業加強了管理,制定了相關的管理辦法。其中影響最大的是制定了《廄苑律》,它是我國古代有關牲畜飼養的法律。

在古代,牲畜既是重要的生產資料,又是重要的戰爭工具和祭祀用品,朝廷對牲畜的飼養、管理和使用非常重視。類似法規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在陝西岐山縣出土的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就有「牧牛」一職,說明《周禮》有關西周已設職掌管廄牧的記載是可信的。

秦朝廷制定畜牧法規《廄苑律》及其他有關條款規定。秦朝廷分管廄牧事務的是內史、太僕和太倉等官。在地方由縣令、丞以及都官管理,令、丞和都官以下,有田嗇夫、廄嗇夫、皂嗇夫、佐、史、牛長、田典、皂和徒等負責畜牧方面的具體工作。

關於牛馬的飼養,秦代有定期檢查評比制度,每年正月舉行考核,成績優秀者獎勵,不按時參加評比或在評比中列為下等的,飼養者和管理者要受懲罰。

秦代條律還規定,官有的牛馬死亡,應及時呈報所在的縣府,由所在縣檢驗後將死牛馬上繳。如不及時上繳,致使牛馬腐爛,應按未腐爛時的價格賠償。如果是朝廷廄馬或駕用牛馬,應將其筋、皮、角和肉的價錢呈繳,所賣的錢少於規定數目,駕用牛馬者應予補足。

朝廷每年對各縣、各都官的官有駕車用的牛檢查一次,凡有10頭以上牛而一年死三分之一,不滿10頭牛一年死3頭以上,主管的吏和飼牛的徒以及所屬縣的令、丞都有罪。

此外,秦律還規定馬匹調習不善,軍馬評比列為下等的,要懲罰縣司馬及令、丞。秦代的《法律答問》還有一些懲罰偷盜馬、牛、豬、羊的規定,對牲畜所有權進一步制定了保護性規定。

漢代也有《廄律》,西漢丞相蕭何制定的《九章律》,將秦代《廄苑律》列為其中一篇。《九章律》已經失傳,但從《漢書?刑法志》中關於《九章律》的記載來看,可知漢代《廄律》的內容與秦《廄律》相差不多。

西漢時,牛耕在黃河流域已較普遍。東漢時,農牧結合經營區逐漸向江南推廣,並且更加重視飼養和保護耕牛,將秦律「殺牛者枷」改為「殺牛者棄市」。同時,漢史中已有了牛疫的記載。

漢武帝為適應對匈奴用兵的需要,鼓勵馬匹繁殖,還制定了《馬復令》,規定民養馬可以減免徭役和賦稅。此外,漢律以重刑懲治盜竊牛馬的犯罪,規定「盜馬者死,盜牛者枷」,知情不舉發也要受懲治。漢代不少地方官員勸說百姓飼養家畜,增加生產。當時養豬、養羊、養雞很普遍,既可以解決肉食和肥料,又增加了經濟收入。

熱點內容
婚姻法在在線 發布:2025-02-07 04:52:59 瀏覽:751
酸洗刑法 發布:2025-02-07 04:52:58 瀏覽:894
以下不屬於傳統婚姻法的特徵 發布:2025-02-07 04:47:57 瀏覽:551
俄羅斯司法學院 發布:2025-02-07 04:46:31 瀏覽:449
婚姻法測 發布:2025-02-07 04:40:49 瀏覽:31
轉包土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7 04:18:36 瀏覽:449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
防金融詐騙法律知識網路競賽題 發布:2025-02-07 03:15:24 瀏覽:830
律師函來了後果嚴重嗎 發布:2025-02-07 03:04:25 瀏覽: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