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2019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

2019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09 09:04:16

❶ 2019年最新工傷保險賠償標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工傷賠償標准
網路名片
工傷賠償標准,又稱工傷保險待遇標准。是指工傷職工、工亡職工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標准。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目錄
基本信息
標准一般工傷
(一)醫療費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食宿費
(三)康復治療費
(四)輔助器具費
(五)停工留薪
(六)護理費
(七)傷殘補助金
工亡待遇標准
(一)喪葬補助金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因工外出時發生事故或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
工傷賠償標准計算表一、一般傷情
二、造成殘疾
三、工亡
四、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賠償標准(不屬於工傷)
工傷賠償有哪些項目基本信息
標准一般工傷
(一)醫療費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食宿費
(三)康復治療費
(四)輔助器具費
(五)停工留薪
(六)護理費
(七)傷殘補助金
工亡待遇標准
(一)喪葬補助金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因工外出時發生事故或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
工傷賠償標准計算表一、一般傷情
二、造成殘疾
三、工亡
四、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賠償標准(不屬於工傷)
工傷賠償有哪些項目
展開編輯本段基本信息
主要參考法規規章[1]行政法規:工傷保險條例。規章:各省、直轄市實施工傷保險辦法;各省農民工工傷保險實施暫行辦法。
編輯本段標准
一般工傷
具體賠償項目、標准
(一)醫療費
1、要求: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3款。3、備註:用人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不是必須到簽有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治療。
(二)住院伙食補助費、交通費、食宿費
1、標准:具體標准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2、要求:醫療機構出具診斷證明,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4款。
(三)康復治療費
1、標准: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葯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准。2、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0條第6款。3、備註:依地方規定,康復治療需經辦機構組織專家評定。
(四)輔助器具費
1、標准:各省、直轄市工傷輔助器具限額標准。2、要求: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2條。
(五)停工留薪
1、標准: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2、要求: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4、備註:停工留薪期根據醫療機構的診斷證明和各地的停工留薪期分類目錄確定,但確定的部門和程序,依地方規定。
(六)護理費
1、標准:(1)停工留薪期內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2)評定傷殘後需要護理的,完全生活不能自理,按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大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0%;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統籌地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2、要求:生活護理費需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工傷職工按月享受。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3條第3款、第34條。
(七)傷殘補助金
一級至四級傷殘待遇1、標准: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按月享受傷殘津貼: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足差額;2、要求: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補足差額。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5條。4、備註: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五級、六級傷殘待遇1、標准: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保留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難以安排工作的,由用人單位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並由用人單位按照規定為其繳納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2、要求: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經職工本人提出,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分別以其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6條。4、備註: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七級至十級傷殘待遇1、標准:享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2、要求: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者職工本人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分別按其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為基數,支付本人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3、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7條。4、備註: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12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30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300%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60%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60%計算。
工亡待遇標准
(一)喪葬補助金
標准: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二)供養親屬撫恤金
標准(1)、按職工本人工資的一定比例發給由工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的親屬。(2)、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3)、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於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供養親屬范圍(1)、職工的配偶、子女、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兄弟姐妹。(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其中,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包括遺腹子女;(3)、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撫養關系的繼父母;(4)、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撫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申請供養親屬撫恤金條件依靠因工死亡職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來源,並有下列情形之一:(一)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二)工亡職工配偶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三)工亡職工父母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的;(四)工亡職工子女未滿18周歲的;(五)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滿60周歲,祖母、外祖母年滿55周歲的;(六)工亡職工子女已經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孫子女、外孫子女未滿18周歲的;(七)工亡職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滿18周歲的。停止享受撫恤金待遇的情形(1)、年滿18周歲且未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2)、就業或參軍的;(3)、工亡職工配偶再婚的;(4)、被他人或組織收養的;(5)、死亡的。確定是否符合被供養資格時間職工因工死亡,其供養親屬享受撫恤金待遇的資格,按職工因工死亡時的條件核定。
(三)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1)、標准: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總額為國家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的二十倍。(2)、要求:第一、傷殘職工停工留薪期內因工傷導致死亡的其直系親屬享受本條第一款規定的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待遇;第二、一級至四級傷殘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享受本條第一款第(一)項的喪葬補助金、第(二)項規定的供養親屬撫恤金的待遇。
因工外出時發生事故或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
待遇標准1、職工因工外出期間發生事故或者在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從事故發生當月起3個月內照發工資;2、從第4個月起停發工資,由工傷保險基金向其供養親屬按月支付供養親屬撫恤金。3、生活有困難的,可以預支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4、職工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職工因工死亡的規定處理。
編輯本段工傷賠償標准計算表
工傷賠償標准,又稱工傷保險待遇標准。是指工傷職工、工亡職工親屬依法應當享受的賠償項目和標准。未參加工傷保險期間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工傷賠償標准計算表
一、一般傷情
1、醫療費:【30條3款】【工傷保險基金支付】2、住院期間伙食補助費:【30條4款】【工傷保險基金支付】3、交通費:【30條4款】【條件為醫療機構證明、經辦機構同意、統籌地區以外就醫】【因公出差標准計算】【工傷保險基金支付】4、食宿費:【30條4款】【同交通費條件一樣】【工傷保險基金支付】5、康復性治療費【30條6款】【工傷保險基金支付】6、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輪椅費用:【32條】【國家規定標准】【工傷保險基金支付】7、工資、福利:【33條1、2款】【停工接受工傷醫療期間】【原待遇不變、一般不超過12個月,最長2年】【單位支付】8、護理費:【33條3款】【生活不能自理、停工留薪期間】【單位支付】
二、造成殘疾
1、生活護理費【34條2款】【已評定傷殘等級並經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按完全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部分不能自理3個等級、統籌地區平均工資的50%、40%、30%】【工傷保險基金支付】2、【A】一至四級傷殘待遇【35條】【1】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35條1款】【2】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級27月*本人工資/月】【二級25月*本人工資/月】【三級23*本人工資/月】【四級21*本人工資】【工傷保險基金支付】【3】傷殘津貼【按月支付】【一級本人工資的90%】【二級本人工資的85%】【三級本人工資的80%】【四級本人工資的75%】【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補足差額】【工傷保險基金支付】【4】工傷職工退休【停發傷殘津貼,享受養老保險,如低於傷殘津貼應補足差額】【基金支付】【5】繳納基本醫遼保險費改變【以傷傷殘津貼為基數】【單位與個人共同向基金支出】【B】五級、六級【36條】【保留勞動關系、適當安排工作】【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五級18個月、六級16個月本人月工資】【基金支出】【2】傷殘津貼:【難以安排工作的】【按月發給傷殘津貼】【單位支付】【標准五級本人工資的70%。六級60%】【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用人單位補足差額】【3】一次性傷殘醫療補助金【前提:終止勞動關系的】標准《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29條】【五級10個月、六級8個月,以本人工資為基數】【基金支出】【4】傷殘就業補助金【終止勞動關系的】標准《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29條】【五級50個月、六級40個月以本人工資為基數】【單位支付】【C】七級至十級【37條】【1】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七級13個月、八級11個月本人月工資、九級9個月、十級7個月】【基金支出】【3】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終止勞動關系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標准《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29條】【7級6個月、八級4個月、九級2個月、10級1個月,以本人工資為基數】【基金支出】【4】傷殘就業補助金【終止勞動關系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標准《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29條】【七級25個月、八級15個月、九級8個月、十級4個月】【單位支付】
三、工亡
1、一次性工亡補助金【39條】【總額為上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二十倍】【基金支出】2、喪葬補助金【39條】【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基金支出】3、供養親屬撫恤金【39條】【職工本人工資一定比例1、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孤兒在上述基礎上增加10%。總額不超過生前工資】【基金支出】
四、因病或非因工死亡賠償標准(不屬於工傷)
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喪葬補助金直系親屬一次性救濟金一次性撫恤金賠償數額3個月平均工資6個月工資在職的6個月,離休的3個月[2]
編輯本段工傷賠償有哪些項目
工傷索賠的賠償項目有以下幾種情況:一、造成一般傷害(未達到殘疾)的賠償項目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二、造成傷殘的賠償項目: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三、造成死亡的賠償項目: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傷亡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四、職工下落不明的情況:職工外出或搶險救災中下落不明的賠償項目,要分不同情況而定。職工沒有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的50%(生活有困難的);職工被宣告死亡的,其直系親屬可以獲得的賠償項目有:喪葬費、供養親屬撫恤金、一次性工亡補助金。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第一條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六條第一款的授權,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本辦法所稱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是指無營業執照或者未經依法登記、備案的單位以及被依法吊銷營業執照或者撤銷登記、備案的單位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者用人單位使用童工造成的傷殘、死亡童工。前款所列單位必須按照本辦法的規定向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給予一次性賠償。第三條一次性賠償包括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在治療期間的費用和一次性賠償金。一次性賠償金數額應當在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的職工或童工死亡或者經勞動能力鑒定後確定。勞動能力鑒定按照屬地原則由單位所在地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理。勞動能力鑒定費用由傷亡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第四條職工或童工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在勞動能力鑒定之前進行治療期間的生活費按照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標准確定,醫療費、護理費、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以及所需的交通費等費用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標准和范圍確定,並全部由傷殘職工或童工所在單位支付。第五條一次性賠償金按照以下標准支付:一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6倍,二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4倍,三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2倍,四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0倍,五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8倍,六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6倍,七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4倍,八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3倍,九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2倍,十級傷殘的為賠償基數的1倍。前款所稱賠償基數,是指單位所在工傷保險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第六條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造成死亡的,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支付一次性賠償金,並按照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倍一次性支付喪葬補助等其他賠償金。第七條單位拒不支付一次性賠償的,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可以向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舉報。經查證屬實的,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當責令該單位限期改正。第八條傷殘職工或者死亡職工的近親屬、傷殘童工或者死亡童工的近親屬就賠償數額與單位發生爭議的,按照勞動爭議處理的有關規定處理。第九條本辦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2003年9月23日頒布的《非法用工單位傷亡人員一次性賠償辦法》同時廢止。

❷ 工傷保險經辦規程2019

工傷保險條例中沒有一次性享受工傷保險長期待遇的規定,長期待遇是按月支付的待遇,如一至四級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不可以一次性支付;由用人單位支付的,可以協商解決。但在廣東省等個別省市,對戶籍在其他省市的工傷職工的長期待遇,經本人申請,可以一次性解決。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人社部發〔2013〕34號
十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各項待遇應按《條例》相關規定支付,不得採取將長期待遇改為一次性支付的辦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❸ 珠海市2019工傷保險報銷流程是什麼,怎麼辦理工傷保險賠付

(一)申領報銷條件
1、職工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符合《工傷保險條例》第三章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的; 2、事故發生當月必須有參工傷險; 3、必須至工傷合同醫療機構治療; 4、傷殘鑒定達到等級;

(二)申領報銷時限
1、時限: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書面工傷認定申請。並在24小時內撥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咨詢服務熱線電話12333申報工傷。用人單位未按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職工或其近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一年內,可以直接提出書面工傷認定申請。 2、周期:一年內(最好是1個月內報銷)。

(三)所需材料
1、《珠海市工傷認定申請表》; 2、當事人勞動合同書、工卡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身份證或親屬關系證明、親屬身份證以及授權委託書等; 3、當事人事故發生當月的考勤記錄或其它處於工作時間的有效證明材料; 4、受傷後有關病歷、檢驗報告單、醫療診斷證明或出院小結或職業病診斷證明書; 5、事發現場目擊證人的書面證明材料並蓋手指模(原件)、證人的身份證及勞動關系證明。

(四)辦理流程
提交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保障部門應當自受理工傷認定申請之日起60日內作出工傷認定的決定,並書面通知申請工傷認定的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和該職工所在單位,然後進行勞動能力鑒定和工傷費用報銷。

❹ 深圳寶安,今年36歲,因工受傷,勞動能力鑒定為6級,現在我要求解除公司的勞動合同,請問公司要賠償多少

樓主,你好。
六級傷殘,職工與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新工傷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深圳經濟特區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因工傷殘員工被鑒定為五至十級殘廢的,由市社會保險機構根據殘廢等級依次按48個月、36個月、24個月、16個月、12個月、6個月的本市上年度城鎮職工月平均工資支付一次性補償金。(這是我在網上檢索到的,具體情況建議你咨詢當地勞動行政部門)。
以上解答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❺ 工傷一級到四級 解除勞動關系 一次性享受工傷保險 2019

一至四級工傷傷殘津貼和生活護理費是長期待遇,參加了工傷保險的,不可以解除勞動關系一次性補償(廣東省戶籍不再廣東的除外);沒有參加工傷保險的,單位可以與工傷職工協商解決。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四條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
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
第三十五條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保留勞動關系,退出工作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從工傷保險基金按傷殘等級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准為: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傷殘津貼,標准為: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三)工傷職工達到退休年齡並辦理退休手續後,停發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定享受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低於傷殘津貼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
職工因工緻殘被鑒定為一級至四級傷殘的,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以傷殘津貼為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關於執行<工傷保險條例>若干問題的意見》
人社部發〔2013〕34號
十三、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的各項待遇應按《條例》相關規定支付,不得採取將長期待遇改為一次性支付的辦法。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❻ 工傷十級,出院後療養期間單位開除了職工。受傷至今半年,沒有任何補貼停工留薪工資,應該怎樣索賠

直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公司支付工傷保險待遇,至於公司質疑傷殘級別,沒有關系,只是會多一些時間而已,工傷的情況只要有骨折就可以評到殘。

❼ 2019廣州醫保工傷

廣州工傷職工,應當在工傷保險統籌地區協議醫療機構治療,急救的可以就近入院治療,傷情穩定轉入協議醫療機構治療。工傷跨區醫療,是異地醫療的情形,主要指以下兩種情形:
一、本地條件限制
因本地醫療和康復條件限制,需要轉院治療和康復的,應當由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和康復機構提出,經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同意。
具體手續辦理,由協議醫療和康復機構填寫轉院申請表,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准。
二、因工外出、學習人員
因公出差和公派學習期間,在統籌區外發生工傷的,應選擇在當地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或公立醫院治療,情況緊急可就近治療。
因醫療條件所限需要轉院的職工,可遵循就近轉院的原則,轉往當地有治療條件的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或公立醫院救治,或轉回廣州市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法律依據
廣州市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廣州市工傷保險若干規定的通知》
穗府〔2014〕30號
第十四條參保單位的工傷職工應當在與社保經辦機構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下稱協議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傷情相對穩定後應即轉協議醫療機構繼續治療。對傷情相對穩定仍不轉送協議醫療機構的,工傷保險基金不予支付工傷職工之後發生的醫療費用。
第十五條參保職工住院治療工傷、康復的伙食補助費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本市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百分之七十支付。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內,經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護理的,由用人單位按月計發醫療護理費。其標准參照《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第二十七條執行。經社保經辦機構批准轉統籌地區以外門診治療、康復及住院治療、康復的,其在城市間往返一次的交通費用及在轉入地所需的市內交通、食宿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本市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因公出差交通、食宿費用補助標准支付。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
《廣州市工傷職工就醫須知》
一、工傷職工就醫
(一)定點就醫:工傷職工治療工傷、舊傷復發治療就醫需到我市(含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市、增城市,下同)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辦理;工傷職工需工傷康復治療、輔助器具配置的需到市勞鑒委審批時指定的醫療機構辦理;工傷職工需勞動能力鑒定診斷的需到指定診斷醫療機構辦理。(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名單見《廣州市工傷保險就醫與醫療業務經辦須知》之三,或可上廣州醫保管理網下載)。
情況緊急時職工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門診限工傷當天),病情穩定後或因醫療條件所限需轉院的應轉往我市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繼續治療。
(二)職業病就醫:疑似職業病或患職業病的,用人單位應當將職工及時送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治療。
我市由省級衛生行政部門批准具有診斷職業病資格的醫療機構有:廣東省職業病防治院、廣州市第十二人民醫院。
(三)異地工傷就醫:我市工傷保險參保人長駐異地工作、因公出差和公派學習期間,在境內本統籌區外發生工傷的,應選擇在當地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或公立醫院治療,情況緊急可就近治療。
因醫療條件所限需要轉院的職工,可遵循就近轉院的原則,轉往當地有治療條件的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或公立醫院救治,或轉回我市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
職工因緊急情況在境內異地就醫的,用人單位應向單位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備案。
工傷後續治療,如第二次醫療期、舊傷復發等應在我市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長駐異地工作的職工經用人單位報我市醫保經辦機構同意後,可選擇在工作地的工傷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或公立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❽ 2019年十級工傷,社保已賠,單位沒賠,還可以賠嗎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的《工傷保險條例》對賠償的標准和計算方法都是不一樣的,存在一定的地域差異。關於工傷理賠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你提供一個參考數據,這個參考的依據是按照各地出台的《工傷保險條例》中所規定的賠償標准計算的。
達到最低十級及以上傷殘的有三項賠償,分別是: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社保支付給傷者)、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由社保支付給傷者--也有些地區規定該項賠償由企業支付給傷者)、一次性傷殘再就業金(由企業支付給傷者)。
沒解除勞動合同(意思就是你還在這個單位繼續工作)只領得到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有些地方沒解除勞動關系也可以領到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如果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才可以得到一次性傷殘再就業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如不解除勞動合同,則暫時得不到。
以下舉例廣東省的《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的十級傷殘賠付標准: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本人7個月工資。
一次性傷殘再就業金:賠償本人4個月工資。
一次性醫療補助金:賠償本人1個月工資。
湖北省《工傷保險條例》又規定,勞動合同期滿終止或職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和傷殘就業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標准:七級傷殘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4個月,八級傷殘為12個月,九級傷殘為10個月,十級傷殘為8個月;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標准:七級傷殘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個月,八級傷殘為16個月,九級傷殘為12個月,十級傷殘為8個月。
而《浙江省的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的十級傷殘賠付標准: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賠償本人7個月工資。
一次性傷殘再就業金:賠償本人2個月工資。
一次性醫療補助金:賠償本人2個月工資。
而《四川省工傷保險條例》中對十級傷殘的賠付標準是: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六個月的本人工資。
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計發四個月。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計發一個月。
而江蘇省的《工傷保險條例》中規定的十級傷殘賠付標准:
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的基準標准為:十級3萬元。
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基準標准為:十級1.5萬元。
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未明確。(應該是7個月本人工資)。
本人工資,是指工傷職工在本單位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前十二個月平均月繳費工資。本單位為工傷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不足十二個月的,以實際月數計算平均月繳費工資。本人工資高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三百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三百計算;本人工資低於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百分之六十的,按照統籌地區職工平均工資的百分之六十計算。
如用人單位未給從業人員購買社保,以上賠償由用人單位參照上述賠償標准全部自行承擔。
順便說一句就是,有些用人單位在計算本人受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的時候,是按照實際收入計算,有些是按照社保繳費基數的基礎工資計算,兩者差異非常巨大!如十級傷殘賠償你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為7個月工資的計算,假設你受傷前12個月平均實際收入工資為5000元,那麼7乘以5000等於35000元;但社保局計算是按照繳費工資來算的,你受傷前12個月平均的工傷社保繳費工資基數單位給你報的2000元,社保局結算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話就是7乘以2000等於14000元;那麼35000減去14000就等於21000,這其中就存在了金額上的巨大差異;那麼這個21000元就由用人單位來補給你(我們單位是這樣做的)甚至是停工留薪的工資都是按照傷者正常的考勤工資計算,如他上班的工資是7000一個月,因為工傷不能上班,每個月照常發7000的工資給傷者。絕大多數的企業不可能這樣做,最多發放基本工資,也就是說你正常月收入7000,你的基礎工資只有2000,那麼就只發2000給傷者,或者按照本地區平均工資發給傷者)包括後面的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和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的計算方式也是這樣的。很多企業不願意按照實際收入來賠償給傷者,主要就是因為這樣的計算出來的賠償會導致企業的負擔太重,成本太高,所以多數企業是按照社保的繳費工資來計算賠償傷者(或者是按照本地區平均繳費工資計算),站在勞動者的角度來說,我們是可以要求企業按照實際工資來計算補償的,甚至可以這樣說,除了三項社保的補償以外,我們還可以要求企業進行賠償(當然,這個需要耗費法律資源、耗費自己的時間、精力、金錢)。

❾ 2019新工傷保險條例中對骨折的十級傷殘標準是什麼

傷殘鑒定中,對骨折的判定不是依據面積,而是按照骨折的部位!
根據你的描述,應該是跟骨骨折吧?如果是跟骨骨折做了內固定手術,屬於九級傷殘標准。
工傷醫療期是可以延長的,如果確實是需要延長,需要到所在地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的。
傷殘鑒定以醫療期終結為准,如果是內固定,需要取出鋼釘之後才能做,除非醫師說內固定需要永久保留在體內!
醫療費全部由用人單位和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個人不承擔一分錢。
自受傷之日起30天內,用人單位向勞動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用人單位沒在30天內提出工傷申請認定工作的,傷者或家屬可以在一年內向勞動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超過一年的不再受理。工傷認定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工傷認定申請表(原件);2、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3、受傷人身份證;4、用人單位登記注冊資料(營業執照或組織機構代碼證)5、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6、初診病歷資料。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收到以上資料之後會給你一張你提交的材料清單(一式兩份);人社局收到工傷認定申請後還會給你一張工傷認定申請受理決定書(一式兩份),經勞動局認定為工傷的,人社局再出具工傷認定決定書(一式四份)
傷情穩定(醫療期終結)後去做傷殘等級鑒定!按照鑒定的傷殘等級,對照所在省出台的《工傷保險條例》對應的傷殘等級賠付標准進行賠償。各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出台的《工傷保險條例》對傷殘的賠付標准都是不一樣的。未到達最低十級及以上傷殘等級的,一般沒賠償,但醫療費用及工傷工資應該由用人單位承擔。
傷殘鑒定需要帶以下資料:
工傷認定申請表,勞動合同,傷者身份證,疾病診斷證明書,病歷,營業執照(副本),授權委託書(如果需要委託別人辦理的話),授權委託人身份證復印件。由用人單位開具一張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辦公室的介紹信,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收到所需資料後會給你一張材料收訖補正告知書,然後會給你一個鑒定時間表(裡面有鑒定時間、地點、單位等信息),鑒定須知單,還有一張勞動能力鑒定通知書,按照給定時間,去鑒定就可以了。對市級以下鑒定機構出的鑒定結果不服的,可以要求重新鑒定或到上一鑒定機構再鑒定。省級鑒定中心為最終鑒定結論,如果對省級的鑒定結論不服,也不能再申請重新鑒定了。
最後以鑒定的傷殘等級,對應你工傷所在省出台的《工傷保險條例》(如廣東省的話就是《廣東省工傷保險條例》,浙江省就是《浙江省工傷保險條例》等)裡面規定的賠償標准和計算方法進行賠償,用人單位沒給員工購買工傷保險的,所有賠償參照《工傷保險條例》的賠償標准全部由用人單位承擔支付給傷者。達到最低十級及以上傷殘的才有賠償,未達到最低十級傷殘的,一般沒有賠償,但醫療費用和治療期間的工傷工資應該由用人單位承擔。達到傷殘標準的三項賠償,分別是: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由社保支付給傷者)、一次性醫療補助金(由社保支付給傷者——也有些地區規定該項賠償由企業支付給傷者)、一次性傷殘再就業金(由企業支付給傷者)。沒解除勞動合同(意思就是你還在這個單位繼續工作)只領得到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有些地方沒解除勞動關系也可以領到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如果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才可以得到一次性傷殘再就業金、一次性醫療補助金;如不解除勞動合同,則暫時得不到。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❿ 企業工傷保險賠償標准2019

按照《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申請工傷認定、評定傷殘等級,按條例規定的工傷賠償標准全部由企業支付。
依據是《工傷保險條例》第六十二條第二款:
依照本條例規定應當參加工傷保險而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的,由該用人單位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工傷保險待遇項目和標准支付費用。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熱點內容
轉包土地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7 04:18:36 瀏覽:449
英語專業國際經濟法 發布:2025-02-07 03:36:24 瀏覽:45
深圳市勞動法電話 發布:2025-02-07 03:29:16 瀏覽:38
防金融詐騙法律知識網路競賽題 發布:2025-02-07 03:15:24 瀏覽:830
律師函來了後果嚴重嗎 發布:2025-02-07 03:04:25 瀏覽:153
邊緣性人格障礙負法律責任嗎 發布:2025-02-07 02:17:09 瀏覽:585
兒童道德發展包括兒童的發展 發布:2025-02-07 02:09:47 瀏覽:631
道德信念有 發布:2025-02-07 01:37:14 瀏覽:863
端正執法司法理念大討論活動 發布:2025-02-07 01:31:25 瀏覽:312
勞動法不能上夜班 發布:2025-02-07 01:24:16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