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管理條例
㈠ 出租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出租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如下:
1、各公司簽訂出租房屋合同必須嚴格按照《房屋租賃合同》執行,承租人為個人的,須留存身份證復印件備案,承租人為單位的,須留存營業執照復印件備案,同時房屋出租時原則上需要收取一定額度的風險金;
2、企事業單位需承租房屋作辦公或兼住宅用的,除憑有效證件外,還須憑出租房屋所在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辦事機構的批文;
3、租賃房屋作倉庫、工廠用的,除憑有效證件外,還須憑當地公安消防部門核發的《防火安全合格證》和環保部門的批准文件;
4、危險房屋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房屋、違章搭建的房屋和承租人拒絕簽訂治安責任保證書的房屋不得出租;
5、出租房屋的安全使用,堅持「誰所有誰負責,誰使用誰負責」的原則,所出租房屋的安全責任由出租人負責,房屋承租人應當對其使用行為負責;
《出租房屋管理實施細則》第十一條 出租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要求承租人出示身份證明,登記承租人姓名或者名稱、證件種類和號碼,不得向無合法身份證明的人出租房屋;
(二)發現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進行犯罪活動的,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
(三)配備防火、防_、防煤氣中毒等必要的安全設備與設施;
(四)告知承租人應當遵守的房屋安全使用和治安管理規定,並與其簽訂責任書,明確雙方的安全責任;
(五)對出租房屋及其設施、設備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及時維修、養護,保證其正常使用;
(六)對未納入旅店業管理的有多人居住的出租房屋,應當建立居住人員登記簿,並按規定報送基層管理組織,居住人數超過15人的,配備相應數量的專職管理人員;
(七)與所在地街道辦事處或者鄉、鎮人民政府簽訂計劃生育責任書,按照計劃生育責任書的規定,協助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的宣傳教育、證件查驗、葯具發放、技術服務、信息反饋等工作。
㈡ 政府投資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為了充分發揮政府投資作用,提高政府投資效益,規范政府投資行為,激發社會投資活力,國家制定了《政府投資條例》。政府投資,是指在中國境內使用預算安排的資金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建設活動,包括新建、擴建、改建、技術改造等。
法律依據:《政府投資條例》
第三條 政府投資資金應當投向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社會公益服務、公共基礎設施、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重大科技進步、社會管理、國家安全等公共領域的項目,以非經營性項目為主。
國家完善有關政策措施,發揮政府投資資金的引導和帶動作用,鼓勵社會資金投向前款規定的領域。
國家建立政府投資范圍定期評估調整機制,不斷優化政府投資方向和結構。
第四條 政府投資應當遵循科學決策、規范管理、注重績效、公開透明的原則。
第五條 政府投資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財政收支狀況相適應。
國家加強對政府投資資金的預算約束。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得違法違規舉借債務籌措政府投資資金。
㈢ 公務員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公務員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如下:
1、公務員的管理,堅持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依照法定的許可權、條件、標准和程序進行;
2、公務員的管理,堅持監督約束與激勵保障並重的原則;
3、公務員的任用,堅持任人唯賢、德才兼備的原則,注重工作實績;
4、國家對公務員實行分類管理,提高管理效能和科學化水平;
5、中央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公務員的綜合管理工作。上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下級公務員主管部門的公務員管理工作。各級公務員主管部門指導同級各機關的公務員管理工作;
6、國家實行公務員職位分類制度,公務員職位類別按照公務員職位的性質、特點和管理需要,劃分為綜合管理類、專業技術類和行政執法類等類別;
7、錄用公務員,應當發布招考公告,招考公告應當載明招考的職位、名額、報考資格條件、報考需要提交的申請材料以及其他報考須知事項;
8、對公務員的考核,按照管理許可權,全面考核公務員的德、能、勤、績、廉,重點考核工作實績;
9、公務員職務實行選任制和委任制,領導成員職務按照國家規定實行任期制。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實施細則》
第十一條 公務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
(二)年滿十八周歲;
(三)擁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四)具有良好的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職責的身體條件;
(六)具有符合職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
(七)法律規定的其他條件。
㈣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法律分析:《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崗位設置
第三章 公開招聘和競聘上崗
第四章 聘用合同
第五章 考核和培訓
第六章 獎勵和處分
第七章 工資福利和社會保險
第八章 人事爭議處理
第九章 法律責任
第十章 附 則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建設高素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促進公共服務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全面准確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方針。
國家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第三條 中央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全國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工作。
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所屬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條 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應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工作人員意見。
第五條 國家建立事業單位崗位管理制度,明確崗位類別和等級。
㈤ 最新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
法律分析:《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1997年發布,2002年第一次修改,2004年第二次修改,2007年第三次修改,2017年宣布廢止。現有效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葯管理條例》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農葯生產、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保證農葯質量,保護農業、林業生產和生態環境,維護人畜安全,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農葯,是指用於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化學合成或者來源於生物、其他天然物質的一種物質或者幾種物質的混合物及其制劑。前款農葯包括用於不同目的、場所的下列各類:
(一)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農業、林業的病、蟲(包括昆蟲、蜱、蟎)、草和鼠、軟體動物等有害生物的;
(二)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倉儲病、蟲、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三)調節植物、昆蟲生長的;
(四)用於農業、林業產品防腐或者保鮮的;
(五)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蜚蠊、鼠和其他有害生物的;
(六)預防、消滅或者控制危害河流堤壩、鐵路、機場、建築物和其他場所的有害生物的。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生產、經營和使用農葯的,應當遵守本條例。
第四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研製、生產和使用安全、高效、經濟的農葯。
第五條 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農葯登記和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協助國務院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登記,並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人民政府和設區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農葯監督管理工作。
㈥ 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法律分析:國家實施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是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保障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公共服務又好又快的發展,國家實施事業單位管理就要全面准確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方針,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事業單位也應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的實施也標志著我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進入了法制化的新階段。
法律依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第一條為了規范事業單位的人事管理,保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建設高素質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隊伍,促進公共服務發展,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堅持黨管幹部、黨管人才原則,全面准確貫徹民主、公開、競爭、擇優方針。
國家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實行分級分類管理。
第三條中央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負責全國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部門負責本轄區事業單位人事綜合管理工作。
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具體負責所屬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條事業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人事管理制度。
事業單位制定或者修改人事管理制度,應當通過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其他形式聽取工作人員意見。
㈦ 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是什麼
法律分析:為了保證農葯管理條例的貫徹實施,加強對農葯登記、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促進農葯工業技術進步,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畜安全,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農業部負責全國農葯登記、使用和監督管理工作,負責制定或參與制定農葯安全使用、農葯產品質量及農葯殘留的國家或行業標准。
法律依據:《農葯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第一條 為了保證《農葯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貫徹實施,加強對農葯登記、經營和使用的監督管理,促進農葯工業技術進步,保證農業生產的穩定發展,保護生態環境,保障人畜安全,根據《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實施辦法。
㈧ 房屋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包括哪些內容
房屋登記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如下:
1、為規范房屋登記行為,依法維護房屋權利人的合法權益,依據房地產管理法、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房屋登記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章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細則;
2、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房屋登記和管理適用本細則。 本細則所稱房屋包括建築物、構築物及特定空間。 本細則所稱房屋登記,是指房地產管理部門依法將房屋權利和其他應當記載的事項在房屋登記簿上予以記載的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房屋登記辦法》
第十二條
申請房屋登記,應當由有關當事人雙方共同申請,但本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有下列情形之一,申請房屋登記的,可以由當事人單方申請:
(一)因合法建造房屋取得房屋權利;
(二)因人民法院、仲裁委員會的生效法律文書取得房屋權利;
(三)因繼承、受遺贈取得房屋權利;
(四)有本辦法所列變更登記情形之一;
(五)房屋滅失;
(六)權利人放棄房屋權利;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五條
申請房屋登記的,申請人應當使用中文名稱或者姓名。申請人提交的證明文件原件是外文的,應當提供中文譯本。
委託代理人申請房屋登記的,代理人應當提交授權委託書和身份證明。境外申請人委託代理人申請房屋登記的,其授權委託書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公證或者認證。
㈨ 最新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最新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具體如下:
1、本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2、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服務企業;
3、國家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4、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八十二條 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第二百八十四條 業主可以自行管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也可以委託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管理。
對建設單位聘請的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業主有權依法更換。第二百八十五條 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根據業主的委託,依照本法第三編有關物業服務合同的規定管理建築區劃內的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接受業主的監督,並及時答復業主對物業服務情況提出的詢問。
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應當執行政府依法實施的應急處置措施和其他管理措施,積極配合開展相關工作。第二百八十七條 業主對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以及其他業主侵害自己合法權益的行為,有權請求其承擔民事責任。
㈩ 2021年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2021年《物業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具體如下:
1、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房地產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物業管理活動的監督管理工作;
2、《物業管理條例》所稱物業管理,是指業主通過選聘物業服務企業,由業主和物業服務企業按照物業服務合同約定,對房屋及配套的設施設備和相關場地進行維修、養護、管理,維護物業管理區域內的環境衛生和相關秩序的活動;
3、國家提倡業主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機制選擇物業服務企業。
國家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依靠科技進步提高物業管理和服務水平。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二百七十四條 建築區劃內的道路,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道路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綠地,屬於業主共有,但是屬於城鎮公共綠地或者明示屬於個人的除外。建築區劃內的其他公共場所、公用設施和物業服務用房,屬於業主共有。第二百七十八條 下列事項由業主共同決定:
(一)制定和修改業主大會議事規則;
(二)制定和修改管理規約;
(三)選舉業主委員會或者更換業主委員會成員;
(四)選聘和解聘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
(五)使用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六)籌集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的維修資金;
(七)改建、重建建築物及其附屬設施;
(八)改變共有部分的用途或者利用共有部分從事經營活動;
(九)有關共有和共同管理權利的其他重大事項。
業主共同決定事項,應當由專有部分面積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且人數佔比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參與表決。決定前款第六項至第八項規定的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四分之三以上的業主同意。決定前款其他事項,應當經參與表決專有部分面積過半數的業主且參與表決人數過半數的業主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