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員工勞動法規定嗎

員工勞動法規定嗎

發布時間: 2022-05-10 06:28:30

㈠ 勞動法規定可以扣員工工資嗎

法律分析:可以的,需要有證據。當事人確認未違法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或者勞動者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承擔責任,扣除的工資超過當事人月工資的20%的,屬於用人單位亂扣工資,當事人可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和勞動關系,並要求經濟補償。當事人可以向當地勞動監察行政部門進行舉報或申請勞動仲裁等等。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八十五條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支付勞動者工資的;(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㈡ 員工離職未提前30天勞動法怎麼規定的

員工離職未提前30天勞動法規定是員工只要提前30申請離職了,那到期就可直接離職,這是避免出現公司不批或是不簽字呀等行為。員工提出離職,公司可以根據具體情況,隨時給員辦理離職,不一定非得等到30天的。如果公司因為找不到能交接員工工作的人,最長也只能留員工30天而已。
一、勞動法辭退補償最新標准
《勞動法》第47條規定,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另外用人單位辭退員工的,就屬於違法解除勞動合同,要按照經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即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二個月工資的標准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一個月工資的賠償金。
二、解僱賠償
解僱賠償在我國稱為經濟補償金,一般如果是由於用人單位的原因解僱勞動者的,勞動者可以要求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根據我國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按照上述第三十六條、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規定解除勞動關系的,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具體情況包括了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生產經營困難解除勞動合同以及合同情事變化解除勞動合同。同時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經濟補償金按照每滿一年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的標准支付。
三、法律依據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三十條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工會認為不適當的,有權提出意見。如果用人單位違反法律、法規或者勞動合同,工會有權要求重新處理;勞動者申請仲裁或者提起訴訟的,工會應當依法給予支持和幫助。

㈢ 勞動法有規定員工如果有事兒,可以請事假么

法律對請事假並無明確的規定,一般是企業與員工在勞動合同中對請事假的事項進行約定,比如請事假每個月最多不得超過多少天,否則予以辭退等處罰等等。同時,若出現員工請事假的情況,此外,對於經過勞動保障部門批准,可以在明確工作量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休息時間的不定時工作制崗位,用人單位可以不支付加班工資。
【法律分析】
員工因個人或家庭原因需要請假的可以請事假,事假為無薪假,一般來說事假以天或小時為計算單位。國家法律規定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休息是每個公民的基本權利。我們在企業或公司里上班,有時會因生病請病假或者因個人原因需要請事假。每個單位對請事假的規定都不盡相同。律法規當中就勞動者是提供了更多的法律保護的,其中給予了勞動者一些假期,就包括婚假、產假、病假等等。針對不同的假期勞動法中沒有具體關於請事假的規定,一般事假的規定有以下內容,任何請事假的員工在本月將沒有全勤獎金,經公司批准員工可以休不帶薪事假,但一年至多不可超過十個工作日;超過5天的事假必須提前一周提出,如果員工事假超過公司規定最大期限以至於影響到公司正常工作公司將視其自動離職。 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單位應當保證職工享受年休假。職工在年休假期間享受與正常工作期間相同的工資收入。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國家實行帶薪年休假制度。勞動者連續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㈣ 工齡工資勞動法有規定嗎

工齡工資勞動法沒有規定。
工齡工資又稱年功工資,是企業按照員工的工作年數,即員工的工作經驗和勞動貢獻的積累給予的經濟補償,工齡工資是企業分配製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工齡工資的弊端:
1、沒有劃分社會工齡和企業工齡企業多是國營性質,人才流動率低。即使流動,也在國企之間,沒有劃分社會工齡和企業工齡意義。現在,企業的投資主體多元化,人才流動頻率高,而工齡工資的分配應以企業工齡為主,企業工齡參照社會工齡的分配方式不盡合理;
2、沒有根據員工的勞動貢獻進行分配員工到新的企業工作,其貢獻由零開始。隨著對企業情況的不斷熟悉和各項業務的逐漸精通,貢獻不斷增大,並在一定時候達到巔峰。 員工在一個企業工作較長時間後,其創造力、能動性等會有所削弱,加之個人工資的總額不斷提高,員工對企業的邊際貢獻相對逐漸減少。因而,企業按同一標准分配工齡工資不盡公平;
3、在標准不高的情況下,拉不開工齡工資的差距不少企業工齡工資的標准較低。有的參照國家機關,標准僅為每年一元。
工總工齡分為兩個部分:
1、社會工齡,即員工非本企業的工作年數;
2、企業工齡,即員工為本企業工作的年數。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八條 國家實行最低工資保障制度。最低工資的具體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報國務院備案。
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不得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第四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下列標准支付高於勞動者正常工作時間工資的工資報酬:
(一)安排勞動者延長工作時間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資報酬;
(二)休息日安排勞動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補休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資報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勞動者工作的,支付不低於工資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資報酬。

㈤ 請問新勞動法規定做多久才算正式員工

現在沒有正式工、臨時工之說,都是簽訂勞動合同的員工,合同到期可以續簽,也可以不簽,簽訂兩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第三次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法律依據《勞動合同法》

㈥ 勞動法規定員工應享受哪些待遇

勞動法規定員工應享受待遇如下:
一、是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根據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工作時間不滿一年的按一年的標准發給經濟補償金。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二、是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同時還應發給不低於六個月工資的醫療補助費。
三、是勞動者不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按其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最多不超過十二個月。
四是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勞動合同達成協議,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五、是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者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按被裁減人員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的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於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㈦ 新勞動法關於對員工罰款有規定嗎

新勞動法對於員工罰款並沒有明確的規定。對於犯錯的員工,沒有明確約定的,按照勞動法不能對員工進行處罰,因員工的過錯造成公司產生巨大損失,用人單位可以要求賠償,賠償方式為用人單位可以從員工每月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工資比例不超過20%。
【法律分析】
一、新勞動法中沒有企業罰款的規定,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每月扣除額度不超過20%。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工資支付暫行條例》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第十五條 用人單位不得剋扣勞動者工資。有下列情況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代扣勞動者工資:(一)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二)用人單位代扣代繳的應由勞動者個人負擔的各項社會保險費用;(三)法院判決、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撫養費、贍養費;(四)法律、法規規定可以從勞動者工資中扣除的其他費用。
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准,則按最低工資標准支付。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五十條 工資應當以貨幣形式按月支付給勞動者本人。不得剋扣或者無故拖欠勞動者的工資。

㈧ 勞動法有規定老闆可罰員工錢嗎

勞動法規定,公司不得對員工進行罰款。因為實施罰款的主體必須是國家授權,比如交警可以罰你的款。公司法人就不行。 但是,國家也規定,如果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單位可以向勞動者索賠。金額有三點要求,一是不超過實際損失,二是不超過勞動者工資的20%,三是扣減後不低於當地的最低工資。所以你可以按照這三條去對照。

1,造成了多大損失?你自己在這件事情里應該承擔多少責任自己應該很清楚的!能力問題還是工作態度問題?這就決定了你用什麼心態去接受罰款!

2,罰款的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表現!罰款占日薪的比例反應了公司對這件事情的重視程度!是否超出了你的承受能力?罰款5塊和罰款500塊是不一樣的!如果超出了,能否與上級協商溝通是這家公司是否值得你繼續工作的重要指標!

3,罰款之前有沒有先通知你很重要!這是公司管理體制完善與否的重要標志!也是公司是否在放棄你的重要標志!

㈨ 勞動法規定公司可以隨意調整員工上班的時間嗎

公司這樣規定明顯違法,勞動者可以拒絕。日工作時間8小時,周工作時間不得大於44小時,加班不能超過每月不能超過36小時。

熱點內容
婚姻法解釋一不得已不知情 發布:2025-02-07 00:28:46 瀏覽:336
勞動合同法講座ppt 發布:2025-02-07 00:00:01 瀏覽:806
2017婚姻法婚前買房 發布:2025-02-06 23:41:18 瀏覽:868
怎麼樣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22:18:27 瀏覽:266
宋疃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22:11:37 瀏覽:186
泰州市姜堰區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6 21:11:45 瀏覽:162
民事訴訟法監督程序 發布:2025-02-06 20:10:29 瀏覽:603
章程適用合同法嗎 發布:2025-02-06 20:08:19 瀏覽:562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