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法規定縣人民代表
① 縣人大代表名額和分配
法律分析:1、應按照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4倍於鎮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分配代表名額。?
2、如果本縣、自治縣行政區域內,鎮的人口特多的,或不屬於縣級以下人民政府領導的企 事業組織的職工人數在全縣總人口中所佔比例較大的,經省級人大常委會決定,農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同鎮或企事業組織職工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之比,可以小於4:1直至1:1。?
3、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中,人口特少的鄉、民族鄉、鎮,至少應有代表1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選舉法》 第十一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
(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三百五十名,省、自治區每十五萬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直轄市每二萬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一千名;
(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二百四十名,每二萬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過一千萬的,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六百五十名;
(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一百二十名,每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過一百六十五萬的,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四百五十名;人口不足五萬的,代表總名額可以少於一百二十名;
(四)鄉、民族鄉、鎮的代表名額基數為四十名,每一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總名額可以少於四十名。按照前款規定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基數與按人口數增加的代表數相加,即為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總名額。自治區、聚居的少數民族多的省,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百分之五。聚居的少數民族多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縣、自治縣、鄉、民族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百分之五。
② 縣人大代表年齡有什麼限制
法律分析:最低當選人大代表年齡(即最低當選年齡為18周歲),而沒有規定最高當選年齡,理論上沒有最高當選年齡限制。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第三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
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
第七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應當具有廣泛的代表性,應當有適當數量的基層代表,特別是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代表;應當有適當數量的婦女代表,並逐步提高婦女代表的比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歸僑人數較多地區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應當有適當名額的歸僑代表。旅居國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期間在國內的,可以參加原籍地或者出國前居住地的選舉。
③ 縣人大代表怎麼選出來的
第八章代表候選人的提出
第二十九條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候選人,按選區或者選舉單位提名產生.
各政黨、各人民團體,可以聯合或者單獨推薦代表候選人.選民或者代表,十人以上聯名,也可以推薦代表候選人.推薦者應向選舉委員會或者大會主席團介紹代表候選人的情況.接受推薦的代表候選人應當向選舉委員會或者大會主席團如實提供個人身份、簡歷等基本情況.提供的基本情況不實的,選舉委員會或者大會主席團應當向選民或者代表通報.
各政黨、各人民團體聯合或者單獨推薦的代表候選人的人數,每一選民或者代表參加聯名推薦的代表候選人的人數,均不得超過本選區或者選舉單位應選代表的名額.
第三十條全國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實行差額選舉,代表候選人的人數應多於應選代表的名額.
由選民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代表候選人的人數應多於應選代表名額三分之一至一倍;由縣級以上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代表候選人的人數應多於應選代表名額五分之一至二分之一.
第三十一條由選民直接選舉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代表候選人由各選區選民和各政黨、各人民團體提名推薦.選舉委員會匯總後,將代表候選人名單及代表候選人的基本情況在選舉日的十五日以前公布,並交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討論、協商,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如果所提代表候選人的人數超過本法第三十條規定的最高差額比例,由選舉委員會交各該選區的選民小組討論、協商,根據較多數選民的意見,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對正式代表候選人不能形成較為一致意見的,進行預選,根據預選時得票多少的順序,確定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正式代表候選人名單及代表候選人的基本情況應當在選舉日的七日以前公布.
④ 縣人大代表是通過什麼方式選舉的
我國五級人大代表都由民主選舉產生,分別是依據選舉法的有關規定,採取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的方式產生出來的。
直接選舉是指人大代表由選區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我國縣級(包括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和市轄區)人大代表、鄉級(包括鄉、民族鄉和鎮)人大代表,採取直接選舉的辦法產生。具體做法是,將縣和鄉兩級行政區域劃分為若干選區,由選區的選民直接投票分別選舉產生這兩級人大代表。由於行使選舉權利的主體是廣大選民,因而把這種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代表的方式稱為直接選舉。
間接選舉是指人大代表由下一級人大選舉產生。全國人大代表、省級(包括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代表、設區的市和自治州人大代表採用間接選舉的辦法產生。具體做法是,這三級人大分別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開會選舉產生上一級人大代表。由於行使選舉權利的是人大代表,選出的代表對應於選民已經隔了一層或者幾層,因而這種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上一級人大代表的方式稱為間接選舉。
目前我國採取直接選舉與間接選舉相結合的方式選舉各級人大代表,把直接選舉的范圍確定在縣鄉兩級,是同我國現實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條件相適應的,有利於國家的穩定和現代化建設。就是說,我國之所以現在還不能實行各級人大代表全部的直接選舉,是由我國目前的國情決定的。在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直接選舉和間接選舉相結合的原則還是適用的。隨著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事業的發展以及廣大人民群眾民主意識的提高,直接選舉的范圍也將會逐步擴大。需要有步驟地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
⑤ 各選區可以選舉幾個人大代表
法律分析:根據選舉法的規定選區可以按居住狀況劃分,也可以按生產單位、事業單位、工作單位劃分。每個選區選一名至三名人大代表。本行政區域內各選區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應當大體相等。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1、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表名額基數為350名,省、自治區每15萬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直轄市每2.5萬可以增加1名代表;2、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額基數為240名,每2.5萬人可以增加1名代表;3、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代表名額基數為140名,每5000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 4、鄉、民族鄉、鎮的代表名額基數為45名,每1500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第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按照下列規定確定:(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三百五十名,省、自治區每十五萬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直轄市每二萬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一千名;(二)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二百四十名,每二萬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過一千萬的,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六百五十名;(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代表名額基數為一百四十名,每五千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人口超過一百五十五萬的,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四百五十名;人口不足五萬的,代表總名額可以少於一百四十名;(四)鄉、民族鄉、鎮的代表名額基數為四十五名,每一千五百人可以增加一名代表;但是,代表總名額不得超過一百六十名;人口不足二千的,代表總名額可以少於四十五名。按照前款規定的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名額基數與按人口數增加的代表數相加,即為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代表總名額。自治區、聚居的少數民族多的省,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百分之五。聚居的少數民族多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縣、自治縣、鄉、民族鄉,經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代表名額可以另加百分之五。
⑥ 我國縣鄉人大代表的選舉方式是
法律分析: 在我國,人大代表的選舉產生有兩種基本方式,一種是直接選舉,即由選民直接選舉人大代 表。根據選舉法規定,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由選區選民直接選舉產生。一種是間接選舉,即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上一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根據選舉法規定,全國人大代表、省級人大代表和設區市級人大代表,分別由下一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同時要說明,我國的國家機關領導人員都是經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的,也都屬於間接選舉。有的同志因村民委員會主任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就誤認為我國鄉鎮級國家政權機關也是直接選舉產生,這是一種誤解。應當明確,第一,村民委員會不是一級國家政權機關,而是村民的自治組織;第二,我國的政權 機關按照有關法律規定都是由本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 第五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自治州、設區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下一級的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縣、自治縣、不設區的市、市轄區、鄉、民族鄉、鎮的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額和代表產生辦法由選舉法規定。各行政區域內的少數民族應當有適當的代表名額。
⑦ 縣人大的人大代表是通過什麼選舉方式產生的
我們國家選舉法規定,縣級及其以下的人大代表是通過直接選舉產生的,也就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的。
⑧ 縣級人大代表怎麼選出來的
法律分析:縣級人大代表、鄉鎮級人大代表都是由選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的。縣人民代表大會,簡稱縣人大。按憲法和法律規定,縣一級行政區劃內設人民代表大會,是該行政區域內的權力機關,由選民直接選舉的縣人大代表組成。縣人大設常務委員會,在縣人大閉會期間代行縣人大部分職能。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法》 第九條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鄉、民族鄉、鎮設立選舉委員會,主持本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選舉委員會受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鄉、民族鄉、鎮的選舉委員會受不設區的市、市轄區、縣、自治縣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領導。省、自治區、直轄市、設區的市、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指導本行政區域內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工作。
⑨ 全國縣鄉兩級人大代表是通過什麼選舉方式產生縣鄉兩級人大代表候選人是怎麼產生的
摘要 1、目前,我國縣鄉兩級人大代表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