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的相關法律法規
㈠ 信用卡法律法規是什麼
法律分析: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3、其他包括《關於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㈡ 信用卡法律法規是什麼
關於信用卡的法律法規主要有《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刑法》等,規定信用卡逾期1到90天的,就會被列為關注類的風險資產;逾期91天到120天,就會被列為次級類的風險資產;逾期121到180天,就會被列為可疑類的風險資產;逾期180天的,就屬於損失類的風險資產。
【法律依據】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九十二條
商業銀行應當對信用卡風險資產實行分類管理,分類標准如下:
(一)正常類:持卡人能夠按照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前(含)足額償還應付款項。
(二)關注類:持卡人未按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足額償還應付款項,逾期天數在1-90天(含)。
(三)次級類:持卡人未按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足額償還應付款項,逾期天數為91-120天(含)。
(四)可疑類:持卡人未按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足額償還應付款項,逾期天數在121-180天(含)。
(五)損失類:持卡人未按事先約定的還款規則在到期還款日足額償還應付款項,逾期天數超過180天。
㈢ 信用卡刑法196條的規定是什麼
信用卡《刑法》196條和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㈣ 有關信用卡詐騙罪法律法規有哪些
法律分析:《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 使用偽造的信用卡、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作廢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在五千元以上不滿五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不滿五十萬元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認定為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的「數額特別巨大」。
㈤ 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法規
1、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法規一:免息分期最長可達60個月。在此之前,免息分期最少為20-50天,新規實施後,銀行可根據自身情況及持卡人的實際情況,對免息期進行調整,持卡人與銀行協商一致後,免息分期最多可達5年,即最長60個月;
2、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法規二:違約金取代滯納金。在新規定之前,持卡人逾期後,將從逾期之日起計算滯納金。在新規中,對於逾期用戶,銀行不能收取滯納金,而是收取違約金。費用是以低於最低還款額5%的比例收取的,違約金的好處就是杜絕了利滾利的情況出現;
3、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法規三:最低還款額靈活設定。透支信用卡的還款金額不一定在10%以內了,根據新規定,用戶在無法償還賬單時,可選擇最低還款額不再固定,而是可與銀行協商決定。還可以根據銀行用戶的具體情況靈活設置,具體取決於銀行的政策;
4、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法規四:提高了信用卡的量刑標准。信用卡逾期可能會背負刑事責任,如持卡人惡意使用該信用卡,則可能構成信用卡欺詐罪而被起訴,判刑標准將從10,000元提高至50,000元(單卡本金,不含罰息);
5、2021年信用卡逾期新法規五:信用卡取現計入最低還款。新法規定每月的取現金額將納入當月賬單,必須一次性付清最低還款額,否則將計入逾期。如使用者使用信用卡而發生透支,則利率范圍將改為0.035%-0.05%...
㈥ 信用卡詐騙罪有什麼法律法規
信用卡詐騙罪相關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信用卡詐騙罪是指以非法佔有為目的,違反信用卡管理法規,利用信用卡進行詐騙活動,騙取財物數額較大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㈦ 信用卡管理辦法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已經2010年7月22日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第100次主席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
總則:為規范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保障客戶及銀行的合法權益,促進信用卡業務健康有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政策規定,遵循平等、自願和誠實信用的原則。第三條: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依法保護客戶合法權益和相關信息安全。未經客戶授權,不得將相關信息用於本行信用卡業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第四條: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建立健全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嚴格實行授權管理,有效識別、評估、監測和控制業務風險。第五條: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充分向持卡人披露相關信息,揭示業務風險,建立健全相應的投訴處理機制。第六條: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實施監督管理。
拓展資料:
1.本辦法所稱信用卡,是指記錄持卡人賬戶相關信息,具備銀行授信額度和透支功能,並為持卡人提供相關銀行服務的各類介質。信用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利用具有授信額度和透支功能的銀行卡提供的銀行服務,主要包括發卡業務和收單業務。
2.信用卡透支利息,自簽單日或銀行記帳日起15日內按日息萬分之五計算,超過15日按日息萬分之十計算,超過30日或透支金額超過規定限額的,按日息萬分之十五計算。透支計息不分段,按最後期限或最高透支額的最高利率檔次計息。
㈧ 信用卡法律新規定2020
1、違約金取代滯納金:
信用卡新規實施後,逾期所產生的滯納金會被違約金取代,雖說兩者收費標准都是按低於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收取,但是違約金將杜絕利滾利的情況出現。
2、信用卡量刑標准提高:
信用卡逾期不還可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特別是惡意透支信用卡,構成信用卡詐騙,那麼會被抓去坐牢。而信用卡逾期新規將這個量刑標准從以前的1萬元提高到5萬元。
3、最低還款額或低於10%:
信用卡新規後,銀行最低還款額不一定就是10%了,具體多少這個由銀行自己決定。目前有大多數銀行仍將最低還款額定位10%,也有的是5%,甚至更低。
4、透支利率設定上下限:
以往的信用卡超過免息期都是按萬分之五的日利率計息的,而新規則對透支利率設定上下限,上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下限為日利率萬分之五的0.7倍,普遍在0.035%—0.05%區間。
5、免息期或超60天:
以前的信用卡免息期最短20天,最長不超過56天,但是新規實施後,有的銀行免息期最長可達60天,相當於兩個月都能免費用卡,對持卡人來說是一件好事。
6、信用卡取現計入最低還款額:
二、信用卡詐騙的量刑標准
根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較大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使用偽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虛假的身份證明騙領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廢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惡意透支的。
前款所稱惡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超過規定限額或者規定期限透支,並且經發卡銀行催收後仍不歸還的行為。盜竊信用卡並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㈨ 商業銀行信用卡監督管理辦法第70條規定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第七十條:
在特殊情況下,確認信用卡欠款金額超出持卡人還款能力、且持卡人仍有還款意願的,發卡銀行可以與持卡人平等協商,達成個性化分期還款協議。個性化分期還款協議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5年。
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並簽署分期還款協議的,發卡銀行及其發卡業務服務機構應當停止對該持卡人的催收,持卡人不履行分期還款協議的情況除外。達成口頭還款協議的,發卡銀行必須留存錄音資料。錄音資料留存時間至少截至欠款結清日。
拓展資料:
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規范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保障客戶及銀行的合法權益,促進信用卡業務健康有序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和有關政策規定,遵循平等、自願和誠實信用的原則。
第三條 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依法保護客戶合法權益和相關信息安全。未經客戶授權,不得將相關信息用於本行信用卡業務以外的其他用途。
第四條 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建立健全信用卡業務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體系,嚴格實行授權管理,有效識別、評估、監測和控制業務風險。
第五條 商業銀行經營信用卡業務,應當充分向持卡人披露相關信息,揭示業務風險,建立健全相應的投訴處理機制。
第六條 中國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依法對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實施監督管理。
第二章 定義和分類
第七條 本辦法所稱信用卡,是指記錄持卡人賬戶相關信息,具備銀行授信額度和透支功能,並為持卡人提供相關銀行服務的各類介質。
第八條 本辦法所稱信用卡業務,是指商業銀行利用具有授信額度和透支功能的銀行卡提供的銀行服務,主要包括發卡業務和收單業務。
第九條 本辦法所稱發卡業務,是指發卡銀行基於對客戶的評估結果,與符合條件的客戶簽約發放信用卡並提供的相關銀行服務。
發卡業務包括營銷推廣、審批授信、卡片製作發放、交易授權、交易處理、交易監測、資金結算、賬務處理、爭議處理、增值服務和欠款催收等業務環節。
第十條 本辦法所稱發卡銀行,是指經中國銀監會批准開辦信用卡發卡業務,並承擔發卡業務風險管理相關責任的商業銀行。
第十一條 本辦法所稱發卡業務服務機構,是指與發卡銀行簽約協助其提供信用卡業務服務的法人機構或其他組織。
第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收單業務,是指商業銀行為商戶等提供的受理信用卡,並完成相關資金結算的服務。
收單業務包括商戶資質審核、商戶培訓、受理終端安裝維護管理、獲取交易授權、處理交易信息、交易監測、資金墊付、資金結算、爭議處理和增值服務等業務環節。
第十三條 本辦法所稱收單銀行,是指依據合同為特約商戶提供信用卡收單業務服務或為信用卡收單業務提供結算服務,並承擔收單業務風險管理相關責任的商業銀行。
第十四條 本辦法所稱收單業務服務機構,是指與收單銀行或收單業務的結算銀行簽約協助其提供信用卡收單業務服務的法人機構或其他組織。
第十五條 商業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按照發行對象不同,分為個人卡和單位卡。其中,單位卡按照用途分為商務差旅卡和商務采購卡。
商務差旅卡,是指商業銀行與政府部門、法人機構或其他組織簽訂合同建立差旅費用報銷還款關系,為其工作人員提供日常商務支出和財務報銷服務的信用卡。
商務采購卡,是指商業銀行與政府部門、法人機構或其他組織簽訂合同建立采購支出報銷還款關系,為其提供辦公用品、辦公事項等采購支出相關服務的信用卡。
第十六條 本辦法所稱學生,是指在教育機構脫產就讀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