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內牆陶瓷壓機規章制度

內牆陶瓷壓機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10 21:33:49

『壹』 陶瓷製作特點

1前言
陶瓷的乾燥是陶瓷的生產工藝中非常重要的工序之一,陶瓷產品的質量缺陷有很大部分是因乾燥不當而引起的。陶瓷工業的乾燥經歷了自然乾燥、室式烘房乾燥,到現在的各種熱源的連續式乾燥器、遠紅外乾燥器、太陽能乾燥器和微波乾燥技術。乾燥雖然是一個技術相對簡單,應用卻十分廣泛的工業過程,不但關系著陶瓷的產品質量及成品率,而且影響陶瓷企業的整體能耗。據統計,乾燥過程中的能耗占工業總燃料消耗的15%,而在陶瓷行業中,用於乾燥的能耗占燃料總消耗的比例遠不止此數,故乾燥過程的節能是關繫到企業節能的大事。陶瓷的乾燥速度快、節能、優質,無污染等是新世紀對乾燥技術的基本要求。
2陶瓷乾燥過程機理
2.1坯體中的水分
陶瓷坯體的含水率一般在5%-25%之間,坯體與水分的結合形式,物料在乾燥過程中的變化以及影響乾燥速率的因素是分析和改進乾燥器的理論依據。當坯體與一定溫度及濕度的靜止空氣相接觸,勢必釋放出或吸收水分,使坯體含水率達到某一平衡數值。只要空氣的狀態不變,坯體中所達到的含水率就不再因接觸時間增加而發生變化,此值就是坯體在該空氣狀態下的平衡水分。而到達平衡水分的濕坯體失去的水分為自由水分。也就是說,坯體水分是平衡水分和自由水分組成,在一定的空氣狀態下,乾燥的極限就是使坯體達到平衡水分。
坯體內含有的水分可以分為物理水與化學水,乾燥過程只涉及物理水,物理水又分為結合水與非結合水。非結合水存在於坯體的大毛細管內,與坯體結合鬆弛。坯體中非結合水的蒸發就像自由液面上水的蒸發一樣,坯體表面水蒸汽的分壓力,等於其表面溫度下的飽和水蒸汽分壓力。坯體中非結合水排出時。物料的顆粒彼此靠攏,因此發生體積收縮,故非結合水又稱為收縮水。結合水是存在於坯體微毛細管(直徑小於o.1μm)內及膠體顆粒表面的水,與坯體結合比較牢固(屬物理化學作用),因此當結合水排出時,坯體表面水蒸汽的分壓將小於坯體表面溫度下的飽和水蒸汽分壓力。在乾燥過程中當坯體表面水蒸汽分壓力等於周圍乾燥介質的水蒸汽分壓力時,乾燥過程即停止,水分不能繼續排出,此時坯體中所含的水分即為平衡水,平衡水是結合水的一部分,它的多少取決於乾燥介質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在排出結合水時,坯體體積不發生收縮,比較安全。
2.2坯體的乾燥過程
以對流乾燥過程為例,坯體的乾燥過程可以分為:傳熱過程、外擴散過程、內擴散過程三個同時進行又相互聯系的過程。
傳熱過程,乾燥介質的熱量以對流方式傳給坯體表面,又以傳導方式從表面傳向坯體內部的過程。坯體表面的水分得到熱量而汽化,由液態變為氣態。
外擴散過程:坯體表面產生的水蒸汽,通過層流底層,在濃度差的作用下,以擴散方式,由坯體表面向乾燥介質中移動。
內擴散過程:由於濕坯體表面水分蒸發。使其內部產生濕度梯度,促使水分由濃度高的內層向濃度較低的外層擴散,稱濕傳導或濕擴散。
在乾燥條件穩定的情況下,坯體表面溫度、水分含量、乾燥速率與時間有一定的關系,根據它們之間關系的變化特徵,可以將乾燥過程分為:加熱階段、等速乾燥階段、降速乾燥階段三個過程。
加熱階段,由於乾燥介質在單位時間內傳給坯體表面的熱量大於表面水分蒸發所消耗的熱量,因此受熱表面溫度逐漸升高,直至等於乾燥介質的濕球溫度,此時表面獲得熱與蒸發消耗熱達到動態平衡,溫度不變。此階段坯體水分減少,乾燥速率增加。
等速乾燥階段,本階段仍繼續進行非結合水排出。由於坯體含水分較高,表面蒸發了多少水量,內部就能補充多少水量,即坯體內部水分移動速度(內擴散速度)等於表面水分蒸發速度,亦等於外擴散速度,所以表面維持潮濕狀態。另外,介質傳給坯體表面的熱量等干水分汽化所需的熱量,所以坯體表面溫度不變,等於介質的濕球溫度。坯體表面的水蒸汽分壓等子表面溫度下飽和水蒸汽分壓,乾燥速率穩定,故稱等速乾燥階段。本階段是排出非結合水,故坯體會產生體積收縮,收縮量與水分降低量成直線關系,若操作不當,乾燥過快,坯體極容易變形,開裂,造成乾燥廢品。等速乾燥階段結束時,物料水分降低到臨界值。此時盡管物料內部仍是非結合水,但在表面一層內開始出現結合水。
降速乾燥階段,這一階段中,坯體含水量減少,內擴散速度趕不上表面水分蒸發速度和外擴散速度,表面不再維持潮濕,乾燥速率逐漸降低。由於表面水分蒸發所需熱量減少,物料溫度開始逐漸升高。物料表面水蒸汽分壓小於表面溫度下飽和水蒸汽分壓。此階段是排出結合水,坯體不產生體積收縮,不會產生乾燥廢品。當物料排水分下降等於平衡水分時,乾燥速率變為零,乾燥過程終止,即使延長乾燥時間,物料水分也不再發生變化。此時物料表面溫度等於介質的干球溫度,表面水蒸汽分壓等於介質的水蒸汽分壓。降速乾燥階段的乾燥速度,取決於內擴散速率,故又稱內擴散控制階段,此時物料的結構、形狀、尺寸等因素影響著乾燥速率。
2.3影響乾燥速率的因素
影響乾燥速率的因素有,傳熱速率、外擴散速率、內擴散速率。
(一)加快傳熱速率
為加快傳熱速率,應做到:①提高乾燥介質溫度,如提高乾燥窯中的熱氣體溫度,增加熱風爐等,但不能使坯體表面溫度升高太快,避免開裂,②增加傳熱面積:如改單面乾燥為雙面乾燥,分層碼坯或減少碼坯層數,增加於與熱氣體接觸面,③提高對流傳熱系數。
(二)提高外擴散速率當乾燥處於等速乾燥階段時,外擴散阻力成為左右整個乾燥速率的主要矛盾,因此降低外擴散阻力,提高外擴散速率,對縮短整個乾燥周期影響最大。外擴散阻力主要發生在邊界層里,因此應做到:①增大介質流速,減薄邊界層厚度等,提高對流傳熱系數。也可提高對流傳質系數,利於提高乾燥速度,②降低介質的水蒸汽濃度,增加傳質面積,亦可提高乾燥速度。
(三)提高水分的內擴散速率
水分的內擴散速率是由濕擴散和熱擴散共同作用的。濕擴散是物料中由於濕度梯度引起的水分移動,熱擴散是物理中存在溫度梯度而引起的水分移動。要提高內擴散速率應做到:①使熱擴散與濕擴散方向一致,即設法使物料中心溫度高於表面溫度,如遠紅外加熱、微波加熱方式,②當熱擴散與濕擴散方向一致時,強化傳熱,提高物料中的溫度梯度,當兩者相反時,加強溫度梯度雖然擴大了熱擴散的阻力,但可以增強傳熱,物料溫度提高,濕擴散得以增加,故能加快乾燥,③減薄坯體厚度,變單面乾燥為雙面乾燥,④降低介質的總壓力,有利子提高濕擴散系數,從而提高濕擴散速率,⑤其他坯體性質和形狀等方面的因素。
3乾燥技術分類
按乾燥制度是否進行控制可分為,自然乾燥和人工乾燥,由於人工乾燥是人為控制乾燥過程,所以又稱為強制乾燥。
按乾燥方法不同進行分類,可分為:
①對流乾燥,其特點是利用氣體作為乾燥介質,以一定的速度吹拂坯體表面,使坯體得以乾燥。
②輻射乾燥,其特點是利用紅外線、微波等電磁波的輻射能,照射被乾燥的坯體使其得以乾燥。
③真空乾燥,這是一種在真空(負壓)下乾燥坯體的方法。坯體不需要升溫,但需利用抽氣設備產生一定的負壓,因此系統需要密閉,難以連續生產。
④聯合乾燥,其特點是綜合利用兩種以上乾燥方法發揮它們各自的特長,優勢互補,往往可以得到更理想的乾燥效果。
還有一些乾燥方法,按乾燥制度是否連續分為間歇式乾燥器和連續式乾燥器。連續式乾燥器又可按乾燥介質與坯體的運動方向不同分為順流、逆流和混流:按乾燥器的外形不同分為室式乾燥器、隧道式乾燥器等。
4 各瓷種所用乾燥器特點
4.1 建築衛生陶瓷乾燥器
1恆溫恆濕大空間乾燥衛生潔具的坯體在微壓之後水分為18%左右,此時強度低,不宜搬動,一般採取就地乾燥的方法。一般廠家採用鍋爐蒸汽加熱的方法系統,它的特點是燃料成本低,可以形成一定的乾燥氣氛。同時缺點很多,如無橫向空氣流動;排濕功能差,乾燥時間長;無通風系統,工人工作條件差。因此比較先進的「恆溫恆濕系統」被採用。這種系統不需要改變原來的生產流程、生產工藝,還可以加速乾燥速度,它的另一大特點是具有強制通風功能。這一系統也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如能源消耗大;參數滯後;乾燥不同步等。尤其是近年來石膏模有變大趨勢,那麼坯體的乾燥時間和要求就不一樣,為了保證每一班的生產安排。石膏模的乾燥成為生產安排的主要矛盾。在解決這一問題上採用密封式乾燥系統,即石膏摸出坯後整個成型線密封,在這個小的空間內使用小型的恆溫恆濕系統。
2熱風快速乾燥
快速乾燥就是乾燥氣氛按坯體的不同及坯體乾燥程度而變化,時刻保持最佳乾燥氣氛,提高乾燥速度。溫濕度自動調節快速乾燥室具有以下幾個特點,①空間小,參數調整時響應快,精確度高;②可以根據坯體的情況,設定不同的乾燥曲線;③工控機控制,自動化程度高,減少人為失誤的因素,坯體乾燥合格率高。這一系統由房體結構、熱風爐、布風系統、攪拌系統、控制系統、濕度系統等六部分組成。
3蒸汽快速乾燥
這里討論的是蒸汽直接乾燥,就是坯體出模後,沿軌道進入末端封閉的乾燥室中,關閉乾燥室後將蒸汽沿頂部的管道直接進入密封乾燥室中,蒸汽在密室中膨脹降壓,濕蒸汽由密室底部的管道排出回收。它的最大的優點是乾燥快,正品率高。
4工頻電乾燥
就是將工頻電(50Hz)通過坯體,由於坯體的電阻作用使得整個坯體均勻升溫乾燥,使達到了既升溫又無溫度梯度的目的。工頻電乾燥的缺點是乾燥前的准備工作很麻煩,而且它只適合單件產品乾燥。
4.2牆地磚乾燥
牆地磚的坯體從壓機出來後一般都是由窯爐的余熱來進行乾燥,但隨著產品的規格尺寸越來越大,最大達1.2×2mm,甚至更大,厚度越來越厚,從8mm增大到60mm,靠窯爐的余熱已經不能滿足乾燥的要求。而且隨著產品的高檔化、色彩多樣化,對窯內的氣氛的控制要求越來越精確和嚴格,用余熱來乾燥坯體時,乾燥段的調整會引起窯內氣氛的變化,甚至增加窯爐燒成燃料的消耗,有的增加1-2噸燃料。於是便出現了立式乾燥器、乾燥窯、多層乾燥窯等。
1立式乾燥窯
它是應用比較廣泛的乾燥設備,它佔地面積小,干操小規格的牆地磚,具有較好的效果。
2乾燥窯
乾燥窯是直接加在燒成窯之前,外觀上是窯爐的一部分(稱為預熱帶)或是在窯的旁邊獨立建造一條長寬相當的乾燥窯。坯體從壓機出來或施釉後出來直接進入乾燥窯乾燥,乾燥完坯體直接進入預熱帶或經傳動進入燒成密進行燒成。它由熱風爐、布風系統、窯體結構三個部分組成,乾燥窯熱利用率好的一般只採用燒成窯的熱風基本上能滿足乾燥要求,有的差一點或要求乾燥水分低一點的,除了用燒成密的熱風外,還需要另外燒熱風爐,每天消耗燃料2~3噸。
3多層乾燥窯
隨著技術的進步,坯體中含水率越來越低,乾燥過程需將含水率從8%降低到1%,使用一般乾燥窯不能達到這個目標。多層乾燥窯就能解決這個問題。它是由窯頭排隊器,窯尾收集器及若乾乾燥單元組成,每個單元都是獨立的,它們的溫度、濕度調節,通風量調節,單獨由熱風爐。它的優點是:足夠的乾燥時間;外表面積小,散熱損失小;出風口貼近磚面。乾燥強度高;調節溫度時通風量不會受到影響,因此熱風吹過磚坯表面的速度及范圍都不會因溫度的調整而變動,但是多層乾燥窯的調控相對比較困難,特別是窯寬增加,無法保證窯內溫度的均勻,引起乾燥效果不一。
4.3日用陶瓷乾燥
日用陶瓷乾燥與衛生陶瓷或牆地磚坯體的乾燥不同,其具有的特點是:①坯體的種類繁多、數量大、尺寸小、形狀復雜。變形和開裂是最常見的兩種缺陷:②生產工藝過程中常常要拌入脫模、翻坯、修坯、接把、上釉等工序而成為流水作業完成。因此日用瓷的乾燥主要使用鏈式乾燥器。根據鏈條的布置方式可分為:水平多層布置乾燥器、水平單層布置乾燥器、垂直(立式)布置乾燥器。
5遠紅外乾燥技術
紅外輻射乾燥技術越來越受到各行各業人們的重視,在食品乾燥、煙草、木材、中草葯、紙板、汽車、自行車、金屬體烤漆等方面發揮很大作用。此外,遠紅外乾燥也被應用於陶瓷乾燥中。大部分物體吸收紅外線的波長范圍都在遠紅外區,水和陶瓷坯體在遠紅外區也有強的吸收峰,能夠強烈地吸收遠紅外線,產主激烈的共振現象,使坯體迅速變熱而使之乾燥。且遠紅外對被照物體的穿透深度比近、中紅外深。因此採用遠紅外乾燥陶瓷更合理。遠紅外乾燥比一般的熱風、電熱等加熱方法具有高效快乾、節約能源、節省時間、使用方便、乾燥均勻、佔地面積小等優點,從而達到了高產、優質、低消耗的優良效果。
據陶瓷廠生產實踐證明,採用遠紅外乾燥比近紅外線乾燥時間可縮短一半,是熱風乾燥的1/10,成坯率達90%以上,比近紅外乾燥節電20~60%[1]。鄭州瓷廠對10寸平盤進行遠紅外乾燥技術實施,結果證明,生產周期提高一倍,通常乾燥時間為2.5~3小時,縮短為1小時,成本低、投資小、見效快、衛生條件好、佔地面積小。遠紅外材料的研究近年來很活躍,而且取得了很大進展,在各行各業也有很多成功應用的例子,為什麼在建築衛生陶瓷的乾燥線上卻少有人問津呢?
6微波乾燥技術
微波是指介於高頻與遠紅外線之間的電磁波,波長為O.001—1m,頻率為300-300000MHz。微波乾燥是用微波照射濕坯體,電磁場方向和大小隨時間作周期性變化使坯體內極性水分子隨著交變的高頻電場變化,使分子產生劇烈的轉動,發生摩擦轉化為熱能,達到坯體整體均勻升溫、乾燥的目的[2、3、4]。微波的穿透能力比遠紅外線大得多,而且頻率越小,微波的半功率深度越大。微波乾燥的特點:
(1)均勻快速,這是微波乾燥的主要特點。由於微波具有較大的穿透能力,加熱時可使介質內部直接產生熱量。不管坯體的形狀如何復雜,加熱也是均勻快速的,這使得坯體脫水快,脫模均勻,變形小,不易產生裂紋。
(2)具有選擇性,微波加熱與物質的本身性質有關、在一定頻率的微波場中,水由於其介質損耗比其它物料大,故水分比其它干物料的吸熱量大得多;同時由於微波加熱是表裡同時進行,內部水份可以很快地被加熱並直接蒸發出來,這樣陶瓷坯體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經加熱而脫模。
(3)熱效率高、反應靈敏,由於熱量直接來自於乾燥物料內部,熱量在周圍介質中的損耗極少,加上微波加熱腔本身不吸熱,不吸收微波,全部發射作用於坯體,熱效率高。
微波加熱設備主要由直流電源、微波管、連接波導、加熱器及冷卻系統等幾個部分組成微波加熱器按照加熱物和微波場作用的形式可分為駐波場諧振加熱器、行波場波導加熱器、輻射型加熱器、慢波型加熱器等幾大類。
6.1微波乾燥在日用陶瓷中應用
湖南國光瓷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根據日用陶瓷的工藝特點,設計了一條日用陶瓷快速脫水乾燥線用於生產中,實踐證明,與傳統鏈式乾燥線相比,成坯率提高10%以上,脫石膏模時間從35~45分鍾縮短到5~8分鍾,使用模具數量由400~500件下降致100~120件,微波乾燥線所佔地面積小,生產無污染.其效率式鏈式乾燥的6.5倍,除了可大量節約石膏模具外,與二次快速乾燥線配合使用,對於10.5寸平盤總乾燥成本可下降350元/萬件[5]。
6.2微波乾燥在電瓷中的應用
遼寧撫順石油化工公司,李春原對電瓷乾燥工藝採用微波加熱乾燥技術、重量鑒讀控制技術、紅外測溫鑒讀控制技術,對復雜形狀的電瓷進行乾燥,與常規蒸汽乾燥方法相比較,可提高生產率24~30倍,提高成品率15%~35%,相同產量佔地面積僅是現有工藝的二十分之一左右,可大幅度地提高經濟效益。這對建築衛生陶瓷、牆地磚等一些異型產品的乾燥可提供借鑒。
6.3多孔陶瓷的乾燥多孔陶瓷由於具有機械強度高、易於再生、化學穩定性好、耐熱性好、孔道分布均勻等優點,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並被廣泛應用於化工。環保、能源、冶金、電子、石油、冶煉、紡織、制葯、食品機械、水泥等領域。作為吸聲材料敏感元件和人工骨、齒根等材料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由於多孔材料成型時含水分較多,孔隙多,且坯體內孔壁特別薄,用傳統的方法因加熱不均勻,極難乾燥,加之這些多孔材料導熱系數差,其乾燥過程要求特別嚴格,特別是用於環保汽車等方面的蜂窩陶瓷,乾燥過程式控制制不好,易變形,影響孔隙率及比表面積。微波乾燥技術已成功地應用於多孔陶瓷的乾燥,其能很容易地把坯體的水分從18%~25%降低到3%一下,降水率達到0.7~1.5kg,大大縮短乾燥時間、提高成品率。我們亦把微波乾燥應用於劈開磚的溫坯乾燥,效果亦非常明顯。
7展望
微波加熱雖然有許多優點,但其固定投資和純生產費用較其它加熱方法為高,特別是耗電較多,使生產成本增加;微波在大能量長時間的照射下,對人體健康帶來不利影響,微波加熱是有選擇性的。因此單獨採用微波乾燥或對流乾燥都有它們的優劣之處。如果綜合兩者將會使兩種方法的優點得到充分的發揮。即在快速乾燥室內,增加微波發生器。在坯體的升溫階段,微波發生器以最大功率運行,在很短的時間內使坯體溫度升高。然後逐漸減少微波功率,而熱風乾燥以最大強度運行,這樣總的加熱時間將減少50%,總能耗並沒有增加,而且坯體合格率高。而且,我們應該盡可能使微波爐結構設什合理,防輻射措施得當,可使微波輻射減至最小,對人體完全沒有影響[6]。所以為了更好地發揮微波技術的優點,除了採用混和加熱或混合乾燥技術外,加強完善陶瓷材料與微波之間的作用機理的研究,加強陶瓷材料的介電性能、介質消耗與微波頻率及溫度關系的基礎數據試驗,及完善微波乾燥的工藝及設備,使這一技術委陶瓷行業服務。

『貳』 朗科瓷磚壓機噸位是多少

一般800x800的壓機是7800噸,現在生產大板和岩板了,壓機噸位也大了,大概壓機是33000-36000噸。
陶瓷壓機是製作陶瓷磚的一種設備,有3600噸、4800噸、7200噸等級別,比如義大利的薩克米壓機,廣東科大機電的科大壓機,都是非常不錯的設備。製作陶瓷過程中,粉料經過壓機的壓制,稱為磚坯,得以進一步燒制。
瓷磚,是以耐火的金屬氧化物及半金屬氧化物,經由研磨、混合、壓制、施釉、燒結之過程,而形成的一種耐酸鹼的瓷質或石質的建築或裝飾材料,稱之為瓷磚。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經過高溫後壓縮等等混合而成,具有很高的硬度。

『叄』 做陶瓷生產需要用到什麼設備

做陶瓷生產需要用到以下設備:
電動攪拌機、粘度計、快速水分測定儀、升降式高溫坩堝爐,熱處理晶化爐,快速凝固設備、多功能混合機,高速分散機,離心機、實驗電爐、小型混捏機,影像式高溫燒結性能測試儀等。
其他的還要根據您具體的陶瓷產品而定。

『肆』 陶瓷製粉工做操作規程

摘要 您好,1.工作前的准備:

『伍』 陶瓷輥棒在車間進行換棒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輥棒出棒房後放在窯邊預熱必須在8小時以上才能入窯。輥棒放窯邊預熱烘乾嚴禁棒中間段接觸金屬,輥棒兩頭用木架支撐。換裝輥棒檢測棒頭有無塞石棉,未塞的及時補塞,換裝輥棒要求用高溫干石棉托棒,一般不允許用鐵鉤,鐵棒等金屬材料,如用金屬鉤,必須在棒頭25公分內鉤才合格。換裝輥棒時嚴禁用風扇,嚴禁用水。准備好石棉和滅火器,一般小火用石棉封蓋住火苗。從窯內換出輥棒鋪地冷卻時,支撐材料必須在棒頭25公分內,而且必須人工來回滾動,直至冷卻不冒熱氣為止,否則造成變形按價賠嘗。如直立冷卻時,輥棒斜靠窯邊輥棒支撐架必須支撐在有石棉包紮的位置,而且棒與地面之間夾角≥70度。計劃批量換棒必須事先安排好人員,換完棒後及時補充好換棒造成的窯邊石棉松動和脫落的石棉。換完棒後,當班線長必須安排人手配合磨棒員在2小時之內將換棒出來的輥棒送入棒房,待磨棒員修護便於重復使用。換出的棒入棒房稱為舊棒,磨棒員第二天,開始對舊棒除釘打磨上漿,重復新棒入倉的保護工作。

為了使陶瓷輥棒達到理想的使用效果,為延長陶瓷輥棒的使用壽命有幾點還是要注意的:新輥棒使用前,應放置窯頂(60—80℃)乾燥24小時以上;塗有塗料後的輥棒,應放置窯頂乾燥72小時以上;更換輥棒時,應迅速、快捷,並旋轉輥棒;從中、高溫帶取出的輥棒,避免接觸到低冷的物品,應放置在有石棉墊層的支架上,並保持旋轉狀態600℃ 以下;、輥棒表面粘有小面積的釉料顆粒,會影響輥棒的熱震性能,應定期清理;不合格的原料、燃料會侵蝕輥棒,謹慎使用。產品以優質原料,採用享有專利權的凈尺寸成型工藝,配以先進的加工工藝和設備,以及精良的檢測儀器和嚴格的過程管理,保證了產品質量,不斷的科技投入及專業技術人才使產品技術領先得以支持。

『陸』 陶瓷壓機班長升技術員申請書怎麼寫

陶瓷廠,我現在是壓機機修,我想申請上班長,申請書我該怎麼寫

『柒』 陶瓷生產工藝流程

瓷磚生產主要工藝:

1、原料球磨製漿:

球磨是將各種原料按照一定配比,通過研磨把不同粒狀的原料變成泥漿的過程。它要求球磨加工好的泥漿達到規定的細度、水分和流動性等工藝參數;主要設備為各種噸位的球磨機、漿池等。

2、噴霧塔制粉:

制粉是把高壓霧化的泥漿通過熱風爐提供的熱風在噴霧塔內進行熱交換,使泥漿變成粉料的過程。主要控制工藝參數是粉料水分、顆粒級配、容重等。主要設備是噴霧塔。制粉工藝非常重要,通常以「目」的大小來區分粉料質量高低。

3、料倉陳腐與儲料:

將備制好的粉料存入料倉中,內部一些有機物腐蝕使其具有一定粘性、水分均勻等,最終使該批粉料各項物理性能基本一致以滿足成型、乾燥與燒成的要求。主要設備為若乾料倉。其中以福建產區生產外牆磚廠家儲料罐為最多,有的達幾十個。

4、壓製成型:

成型主要是把粉料通過大噸位壓機壓製成一定規格的坯體。它決定產品的規格、厚度等,控制要點是成型壓力、厚度及厚度差異,要預防分層、角裂、大小頭、大小腰以及裂磚缺陷出現;主要設備為壓機,各種型號布料設備等。

目前壓製成型不僅僅專指加壓成型作用,而且具有產品表面裝飾(目前不涉及仿古磚)等重要功能。目前陶瓷大板生產最大國產壓機噸位已達16800噸

5、乾燥:

成型後的坯體進入乾燥窯後將粉料帶來的多餘水分蒸發到規定的范圍的過程叫做乾燥,其作用是提高半成品強度,達到釉線運行和印花工序的強度要求。由於水分蒸發時易出現開裂,所以控制水分蒸發速度和運行速度是相當關鍵的。主要設備為乾燥窯。

6、印花工藝(拋光磚採用布料工藝):

無機色料經工藝處理(按配方調配溶解)後通過花網印在乾燥後的磚坯表面,達到表面裝飾效果的過程叫印花。該環節重點控制印花前坯體溫度和印花後的噴水量,否則極易出現陰陽色、蒙花、缺花、色差等缺陷;主要設備有花機、釉櫃及其輔助裝置等,有些仿古磚還會用到輥筒印花。

7、燒成:

經過表面初步裝飾完畢的磚坯不具備使用性能,需要進一步提高強度等物理指標,它通過窯爐高溫(1200℃左右)煅燒完成,拋光磚生產常用輥道窯,以發生爐煤氣、重油或柴油為燃料,它是產品定性過程。生產過程中易出現變形、過燒溶洞、色差、落臟、二次變形等缺陷。主要設備為燒成窯。

8、拋光:

拋光,顧名思義就是把窯爐煅燒出來的半成品表面進行打磨處理,使其表面具備一定的光澤度的過程,產品在該工序中定型。它需要控制切削量,切削量的多少要根據產品而定,滲花磚通常在0.6毫米左右,拋光後產品的光澤度要求在95度以上。

生產中的缺陷以對角線、彎邊、光澤不均或不起光、崩角、崩邊為主。常規拋光外,近年出現了柔拋工藝。

(7)內牆陶瓷壓機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作為社會化大生產的陶瓷生產過程,和其他一些行業的生產過程相比較,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陶瓷生產過程是一種流程式的生產過程,連續性較低。陶瓷原料由工廠的一端投入生產,順序經過連續加工,最後成為成品,整個工藝過程較復雜,工序之間連續化程度較低。

2、陶瓷生產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較低。

3、陶瓷生產周期較長。陶瓷產品的生產周期,是指從原材料投入生產開始,經過各道工序加工直到成品出產為止,所經過的全部日歷時間。

4、陶瓷生產過程中輔助材料如石膏模型、匣缽、硼板等消耗量大。

5、陶瓷生產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 煤炭、天然氣、電能。

6、運輸是陶瓷企業生產過程的重要環節。陶瓷生產過程使用的原料品種繁多,生產出的半成品、成品及產生的余料、廢料等,具有數量多運輸量大的特點。

7、陶瓷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煙氣、粉塵、固體廢料和工業廢水污染環境較嚴重。目前我國陶瓷工業所使用的窯爐多以煤和重油作為能源,會排出不少的煙氣,企業對此要嚴格控制煙塵濃度和二氧化硫濃度,使之符合國家允許的排放標准。力爭採用電阻式隧道窯爐或煤氣燒窯,減少對大氣的污染。

8、陶瓷生產過程的專業化和協作水平較低。長期以來,陶瓷工業企業問的相互協作配合水平不高,大而全、小而全的「全能」工廠比重大,輔助性服務方面的專業化、社會化程度低。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陶瓷

『捌』 陶瓷磚壓機的基本操作

陶瓷牆地磚的分類方法有多種。1.按用途分類(1) 內牆磚:吸水率小於21%的施釉精陶製品,用於內牆裝飾。主要特徵是釉面光澤度高,裝飾手法豐富,外觀質量和尺寸精度都比較高。(2) 外牆磚:吸水率小於10%的陶瓷磚,用於外牆裝飾,根據室外氣溫不同,選擇不同吸水率的磚鋪貼。寒冷地區應選用吸水率小於3%的磚,外牆磚的釉面多為半無光(亞光)或無光,吸水率小的磚不施釉。(3) 地磚:用於地面鋪貼的陶瓷磚。主要特徵是工作面硬度大、耐磨、胎體較厚、機械強度高、耐污染性好。2.按材質分類(1) 瓷質磚:吸水率小於0.5%,透光性好,斷面細膩成貝殼狀。(2) 半瓷質磚:吸水率為0.5~10%,包括炻瓷質磚、細炻質磚和炻質磚。它透光性差,但機械強度高,熱穩定性好,耐化學腐蝕性好,斷面成石狀。(3) 陶質磚:吸水率較大,一般為10%~21%,坯體燒結程度低,不透光,機械強度較低,表面粗糙。3.按成型方法分類(1) 干壓法(粉末法):將泥料製成含水量少於6%的粉料,再通過壓機將模具內的粉料製成片狀的磚。(2) 可塑法(擠壓法、濕壓法、輥壓法等):將泥料製成含水量為20%左右的泥團,再經過擠壓、輥壓等不同加壓方式,將可塑泥團壓製成片狀的磚。(3) 注漿法:將泥料製成注漿料,用石膏模型脫水成形,這種成型方法效率低,多用於製造件少的異形產品。在進行產品性能檢測時,通常按材質和成型方法來選定檢測標准。如瓷質磚在檢測時選用的標准為粉末法成型、吸水率小於0.5%的瓷質磚標准檢測。陶瓷牆磚地磚是如何分類的? 時間:2007-5-6 陶瓷牆地磚的分類方法有多種。 1.按用途分類 (1) 內牆磚:吸水率小於21%的施釉精陶製品,用於內牆裝飾。主要特徵是釉面光澤度高,裝飾手法豐富,外觀質量和尺寸精度都比較高。 (2) 外牆磚:吸水率小於10%的陶瓷磚,用於外牆裝飾,根據室外氣溫不同,選擇不同吸水率的磚鋪貼。寒冷地區應選用吸水率小於3%的磚,外牆磚的釉面多為半無光(亞光)或無光,吸水率小的磚不施釉。 (3) 地磚:用於地面鋪貼的陶瓷磚。主要特徵是工作面硬度大、耐磨、胎體較厚、機械強度高、耐污染性好。 2.按材質分類 (1) 瓷質磚:吸水率小於0.5%,透光性好,斷面細膩成貝殼狀。 (2) 半瓷質磚:吸水率為0.5~10%,包括炻瓷質磚、細炻質磚和炻質磚。它透光性差,但機械強度高,熱穩定性好,耐化學腐蝕性好,斷面成石狀。 (3) 陶質磚:吸水率較大,一般為10%~21%,坯體燒結程度低,不透光,機械強度較低,表面粗糙。 3.按成型方法分類 (1) 干壓法(粉末法):將泥料製成含水量少於6%的粉料,再通過壓機將模具內的粉料製成片狀的磚。 (2) 可塑法(擠壓法、濕壓法、輥壓法等):將泥料製成含水量為20%左右的泥團,再經過擠壓、輥壓等不同加壓方式,將可塑泥團壓製成片狀的磚。 (3) 注漿法:將泥料製成注漿料,用石膏模型脫水成形,這種成型方法效率低,多用於製造件少的異形產品。 在進行產品性能檢測時,通常按材質和成型方法來選定檢測標准。如瓷質磚在檢測時選用的標准為粉末法成型、吸水率小於0.5%的瓷質磚標准檢測。 標簽: 分類的 地磚 牆磚 如何 陶瓷

『玖』 製作陶瓷的主要設備是什麼

5)淬冷法研究相平衡

陶瓷燒成,金屬的熱處理等工藝參數的確定經常需要用相圖來指導。相圖的製作是一項十分嚴謹且非常耗時的工作。淬冷法是靜態條件下研究系統狀態圖(相圖)最常用且最准確的方法之一。通過該實驗讓學生掌握靜態研究相平衡的實驗方法之一——淬冷法研究相平衡的實驗方法及其優缺點,掌握浸油試片的製作方法及顯微鏡的使用,驗證Na2O-SiO2系統相圖。

主要設備:管式電阻爐、溫度控制器、偏光顯微鏡 (與實驗9共用)。

需增添設備:管式電阻爐10台,溫度控制器10台。

6)熱分析實驗

差熱分析是研究材料在加熱過程中脫水、相變、分解、熔融等物理和化學變化的一種常用分析方法。利用差熱曲線在工藝上可以確定材料的燒成制度及玻璃的轉變與受控結晶等工藝參數,還可以對礦物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材料的熱膨脹系數是評價材料在高溫下熱穩定性的重要指標,也是不同種類材料能否相互配合使用的重要依據。通過該實驗讓學生了解差熱分析的基本原理與儀器裝置,學習使用差熱分析方法鑒定未知礦物,掌握材料熱膨脹系數的測定方法及對測定結果的影響因素。

主要設備:差熱膨脹分析儀。

現有設備:LCP-1差熱膨脹儀1台(需升級改造為微機控制,與WCP-2功能相同)。

需增添設備:WCP-2微機差熱膨脹儀2台。

7)材料的顯微結構觀察

材料的顯微結構與材料制備中的物理化學變化密切相關,通過顯微結構分析,可以將材料的「組成-工藝過程-結構-性能」等因素有機地聯系起來,對設計材料性能、開發新材料有重要指導作用。通過該實驗讓學生學會用顯微鏡分析礦物的顯微結構,掌握顯微照相技術,用金相顯微鏡觀察材料的顯微結構。

主要設備:電子顯微鏡,數碼金相顯微鏡、金相顯微鏡、金相切割機、金相試磨拋機,鑲嵌機。

現有設備:KYKY2000電子顯微鏡1台(需改造),金相顯微鏡22台

需增添設備:KYKY2000電子顯微鏡功能升級,4XB-Z數碼金相顯微鏡2台,4XB金相顯微鏡10台,PA-2金相試磨拋機4台,內圓切割機2台,鑲嵌機2台。

8)晶體單形分析

晶體單形的認識是晶體聚形分析的基礎,常見的晶體晶型有47種單形。通過讓學生對單形形態和特徵的分析,了解晶系晶族,掌握晶體的結構。

主要設備:47種單形模型、礦物模型、礦物標本。

現有設備:47種單形模型3套,礦物模型2套,礦物標本3套。

需補充設備:47種單形模型15套,礦物模型15套;礦物標本15套。

9)晶體、礦物在偏光顯微鏡下的觀察與鑒定

偏光顯微鏡是了解晶體結構的常用儀器,通過該實驗讓學生熟悉顯微鏡的結構,掌握顯微鏡的操作方法,通過觀察在鏡下區分自形晶、半自形晶和他形晶。

主要設備:偏光顯微鏡、礦物標本(與實驗8共用)。

現有設備:偏光顯微鏡26台(其中10台已淘汰),

需補充設備:XP-7偏光顯微鏡15台(帶陶瓷三相薄片60片、玻璃結石薄片60片);AXIOPLAN2多功能顯微鏡1台。

10)有機與無機化合物拉曼光譜分析

拉曼光譜分析儀利用激光振動光譜進行物質的定性與定量分析,通過該實驗讓學生熟悉儀器原理、結構及使用方法。

需補充設備:拉曼光譜分析儀

『拾』 什麼是陶瓷壓機

陶瓷壓機是製作陶瓷磚的一種設備,有3600噸、4800噸、7200噸等級別,比如義大利的薩克米壓機,廣東科大機電的科大壓機,都是非常不錯的設備。

製作陶瓷過程中,粉料經過壓機的壓制,稱為磚坯,進一步燒制

熱點內容
北京市法律援助的困難證明 發布:2025-02-06 19:31:09 瀏覽:839
上海對外經貿法學調劑 發布:2025-02-06 18:04:15 瀏覽:464
公司會議紀要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7:55:50 瀏覽:966
法治限制黨 發布:2025-02-06 17:53:18 瀏覽:680
勞動法非定時工作制 發布:2025-02-06 17:25:21 瀏覽:638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