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紀律條例
❶ 黨的巡視工作條例規定黨的市縣委員會建立什麼制度
法律分析:建立巡察制度,使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 第十九條 巡視是黨內監督的重要方式。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一屆任期內,對所管理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全面巡視。巡視黨的組織和黨的領導幹部尊崇黨章、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情況,履行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執行黨的紀律、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以及選人用人情況。
❷ 巡察發現違紀線索處置時限
一個月之內。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二十八條第二款對私自留存涉及黨組織關於紀律審查、巡視巡察等方面資料的行為作出了黨紀處分規定。
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有案必查、有腐必懲,在收到問題線索之日起1個月內提出處置意見,並制定處置方案,履行審批手續。處置問題線索不得拖延和積壓,尤其要把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作為監督執紀重點,對已經充分暴露出來的要優先處理,對已成為全面從嚴治黨、反腐敗障礙的要優先處理。
❸ 根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巡視工作人員實行什麼迴避
根據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巡視工作人員實行任職迴避、地域迴避、公務迴避。
根據《版中國共權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第二章第十二條規定:選配巡視工作人員應當嚴格標准條件,對不適合從事巡視工作的人員,應當及時予以調整。巡視工作人員應當按照規定進行輪崗交流。巡視工作人員實行任職迴避、地域迴避、公務迴避。
巡視工作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1、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堅持原則,敢於擔當,依法辦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潔。
3、遵守黨的紀律,嚴守黨的秘密。
4、熟悉黨務工作和相關政策法規,具有較強的發現問題、溝通協調、文字綜合等能力。
5、身體健康,能勝任工作要求。
拓展資料:
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成立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分別向黨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負責並報告工作。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同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擔任,副組長一般由同級黨委組織部部長擔任。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組織實施巡視工作的主要責任人。
❹ 干擾巡視巡察工作違反什麼紀律
法律分析:黨的十八大以來,作為全面從嚴治黨利器的巡視巡察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效果不斷彰顯,對腐敗形成了強大震懾,有力推動管黨治黨向縱深發展。然而,在巡視巡察開展過程中,個別單位及人員卻試圖以各種方式干擾、阻撓巡視組、巡察組,只為掩蓋自己的違法違紀事實。對於這種嚴重擾亂黨內監督秩序的行為,黨內法規有明確的規定。
法律依據:《巡視工作條例》 第三十七條 被巡視地區(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情節輕重,對該地區(單位)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或者其他有關責任人員,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一)隱瞞不報或者故意向巡視組提供虛假情況的;
(二)拒絕或者不按照要求向巡視組提供相關文件材料的;
(三)指使、強令有關單位或者人員干擾、阻撓巡視工作,或者誣告、陷害他人的;
(四)無正當理由拒不糾正存在的問題或者不按照要求整改的;
(五)對反映問題的幹部群眾進行打擊、報復、陷害的;
(六)其他干擾巡視工作的情形。
❺ 干擾巡視巡察工作或者不落實巡視巡察整改要求,情節較重人,給予什麼處分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五十五條:干擾巡視巡察工作或者不落實巡視巡察整改要求,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第三十七條詳細規定了干擾巡視和不落實巡視整改要求的6種具體情形,即:
1、隱瞞不報或者故意向巡視組提供虛假情況的。
2、拒絕或者不按照要求向巡視組提供相關文件材料的。
3、指使、強令有關單位或者人員干擾、阻撓巡視工作,或者誣告、陷害他人的。
4、無正當理由拒不糾正存在的問題或者不按照要求整改的。
5、對反映問題的幹部群眾進行打擊、報復、陷害的。
(5)巡察紀律條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嚴格遵循巡察制度。在巡察中,巡察組應嚴格按照巡察制度的規矩辦事,履行規定范圍內的職責,做到四不,即不幹預被巡察地方的日常工作,不處理被巡察地區的具體業務問題,對涉及的緊急情況和重大問題不作個人表態。,
不履行查辦案件職能,一旦發現問題線索,按照類別和幹部管理許可權,將其分別移交紀檢監察機關和組織部門處理。
在此基礎上,還要處理好巡察組與被巡察單位黨委(黨組)的關系。巡察組人員少、時間緊、任務重,一方面要取得被巡察單位黨委(黨組)的重視和支持,另一方面又要指導和督促被巡察單位對存在的問題即行即改,促進和完善工作。
❻ 干擾巡視工作,違反什麼紀律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9-23
❼ 紀律處分條例第28條和33條區別
紀律處分條例第28條和33條區別
干擾巡視巡察工作或者不落實巡視巡察整改要求,情節較輕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較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或者留黨察看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開除黨籍處分。
新《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黨員依法受到刑事責任追究的,黨組織應當根據司法機關的生效判決、裁定、決定及其認定的事實、性質和情節,依照本條例規定給予(),是公職人員的由監察機關給予相應政務處分。
❽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指出,巡視工作應當堅持哪些原則
堅持中央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堅持實事求是、依法依規;堅持群眾路線、發揚民主。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第十一條巡視工作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理想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堅持原則,敢於擔當,依法辦事,公道正派,清正廉潔;
(三)遵守黨的紀律,嚴守黨的秘密;
(四)熟悉黨務工作和相關政策法規,具有較強的發現問題、溝通協調、文字綜合等能力;
(五)身體健康,能勝任工作要求。
(8)巡察紀律條例擴展閱讀:
巡視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1)了解貫徹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決定和工作部署的情況,執行民主集中制的情況,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政勤政的情況,領導幹部選拔任用的情況,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情況,中央要求巡視的其他事項。
(2)向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報告巡視工作中了解到的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❾ 2017年7月修改的巡視工作條例規定
法律分析: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深化政治巡視,進一步發揮巡視監督全面從嚴治黨利劍作用,黨中央決定對《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作了修改。 比如,將一條修改為:「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加強黨內監督,規范巡視工作,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再如,將第二條一款分為三款,原一款修改為:「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實行巡視制度,建立專職巡視機構,在一屆任期內對所管理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全面巡視。"
法律依據:中共中央關於修改《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的決定
一、將第一條修改為:「為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加強黨內監督,規范巡視工作,根據《中國共產黨章程》,制定本條例。」
二、將第二條第一款分為三款,原第一款修改為:「黨的中央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委員會實行巡視制度,建立專職巡視機構,在一屆任期內對所管理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黨組織全面巡視。」
增加第二款:「中央有關部委、中央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可以實行巡視制度,設立巡視機構,對所管理的黨組織進行巡視監督。」
增加第三款:「黨的市(地、州、盟)和縣(市、區、旗)委員會建立巡察制度,設立巡察機構,對所管理的黨組織進行巡察監督。」
原第二款為第四款,修改為:「開展巡視巡察工作的黨組織承擔巡視巡察工作的主體責任。」
❿ 黨巡視工作條例有哪些內容
內容如下:
1、總則
中央有關部委、中央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可以實行巡視制度,設立巡視機構,對所管理的黨組織進行巡視監督。
黨的市(地、州、盟)和縣(市、區、旗)委員會建立巡察制度,設立巡察機構,對所管理的黨組織進行巡察監督。
開展巡視巡察工作的黨組織承擔巡視巡察工作的主體責任。
2、機構和人員
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同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擔任,副組長一般由同級黨委組織部部長擔任。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組織實施巡視工作的主要責任人。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應當加強對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中央有關部委,中央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巡視工作的領導。
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為黨委工作部門,設在同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
3、巡視范圍和內容
巡視組對巡視對象執行《中國共產黨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遵守黨的紀律,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等情況進行監督,著力發現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不力,黨的觀念淡漠、組織渙散、紀律鬆弛,管黨治黨寬松軟問題。
派出巡視組的黨組織可以根據工作需要,針對所轄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的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或者巡視整改情況,開展機動靈活的專項巡視。
4、工作方式和許可權
巡視組依靠被巡視黨組織開展工作,不幹預被巡視地區(單位)的正常工作,不履行執紀審查的職責。
巡視組應當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對巡視工作中的重要情況和重大問題及時向巡視工作領導小組請示報告。
特殊情況下,中央巡視組可以直接向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巡視組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書記報告。
5、工作程序
巡視組對反映被巡視黨組織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的重要問題和線索,可以進行深入了解。
對黨風廉政建設等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和其他重大問題,應當形成專題報告,分析原因,提出建議。
6、紀律與責任
紀檢監察機關、審計機關、政法機關和組織、信訪等部門及其他有關單位,應當支持配合巡視工作。對違反規定不支持配合巡視工作,造成嚴重後果的,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巡視工作人員應當嚴格遵守巡視工作紀律。巡視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視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組織處理或者紀律處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10)巡察紀律條例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內容解讀:
1、抓主體責任 黨委「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
落實責任,首先要抓責任主體。條例明確規定,開展巡視工作的黨組織承擔巡視工作的主體責任。
黨委承擔巡視工作主體責任,意味著黨委既是領導主體,也是工作主體、推進主體。對巡視工作,黨委要堅決負責,主要領導要帶頭盡責,班子成員要積極擔責。
黨委「一把手」是巡視工作主體責任第一責任人,黨委領導班子的其他成員要配合「一把手」落實好巡視各項工作。
圍繞黨委的主體責任,條例明確規定,對領導巡視工作不力,發生嚴重問題的,依據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2、抓組織實施責任 確保黨委決策落地
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落實黨中央和同級黨委關於巡視工作的決策部署,及時組織巡視力量,認真抓好實施;及時解決巡視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組織領導巡視組深入了解問題,確保黨委決策落地。
領導小組的配置,事關巡視的作用能否充分發揮。從巡視工作實踐需要出發,條例規定,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同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擔任,副組長一般由同級黨委組織部部長擔任。
巡視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為組織實施巡視工作的主要責任人。這樣配置,既有利於突出巡視主業,始終專注「四個著力」,發現問題,也有利於紀委、組織部門的日常協作。
3、抓監督責任 巡視組失職瀆職要追責
按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部署,巡視組要拓展監督內容,切實加強對黨委(黨組)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紀委(紀檢組)落實監督責任情況的監督檢查,把「關鍵在治、要害在嚴」落實到巡視檢查「兩個責任」中。
通過巡視監督,面對面傳導壓力,督促被巡視黨組織堅守責任擔當,進一步強化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幹部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
有權必有責,權責要對等。落實巡視監督責任,巡視組責無旁貸。條例對巡視組失職、瀆職的情況明確規定了追責條款:對應當發現的重要問題沒有發現的,不如實報告巡視情況的,以及違反巡視工作紀律的,進行責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