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法律與法規的關系

法律與法規的關系

發布時間: 2022-05-11 11:42:57

㈠ 請問法律和行政法規的關系

從技術角度說,中國所謂法律,可以包括人大、人大常委制定的「法律」,還有最專高法的司法解釋;也包屬括國務院、其部委,乃至下級政府制定的「行政法規」。
如果把法律和法規一起說,那麼這里的法律就不包括「行政法規」。
1)沒錯,從技術角度講,法規不能違背法律,否則無效。政府也必須遵從法律,實際上他們也必須遵守自己制定的法規。
2)不行,很多東西法律並沒有規定。比如在《治安處罰法》沒有的時候,就用《治安管理處罰決定》這個行政法規來規范。
3)法律只是「道德的底線」,也就是說違反法律基本上都違反道德,但違反道德不一定違反法律。如果是對自己高要求的話,應該還是以道德為准。法律只是「底線」。
4)技術角度講,按照法律做,至少不會被法律處罰。至於有時候法律和道德有些背離也是難免的,不同的道德之間還有背離呢。有問題也不是太大的問題,至少不會監禁吧~
5)理論上說是。

㈡ 法律與法規有什麼聯系

法律原則是法律規范的基礎或在法律中較為穩定的原理和准則。其特點是,它不預先設定任何確定而具體的事實狀態,也沒有規定具體的權利、義務和責任。因此與規則相比,原則的內容具有較大的包容性,它在明確程度上顯然低於規則。但是,原則所覆蓋的事實狀態遠廣於規則,因此,原則的適用范圍也寬於規則。一條規則只能對一種類型的行為加以調整,而一條原則卻調整較為寬闊的領域,甚至涉及大部分社會關系的協調和指引。
法律規則,又稱法律規范 ,盡管在法學界的一切探討和學理建樹,大體上都圍繞著法律規則而展開,但究竟什麼是法律規則,人們的看法並不盡同。這就再次證成了一個原理:越是基礎性的概念,存在分歧的可能性越大,一切理論建樹,皆自對基礎概念的不同主張和嚴謹邏輯論證開始。那麼,什麼是法律規則?張文顯的解釋是:「……是指具體規定權利義務以及具體法律後果的准則,或者說是對一個事實狀態賦予一種確定的具體後果的各種指示和規定。」 李桂林則寫道:「法律規范是一種特殊的社會規范,它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具有嚴密邏輯結構的行為規則。」 鄭成良則以為:「簡要地說,法律規則就是法律的基本要素之一,是法律中明確賦予一種事實狀態以法律意義的一般性規定。」 我們認為,對法律規則可以由其主體、對象、方式、內容和功能諸方面進入分析。
所謂法律規則,是指立法者將具有共同規定性的社會或者自然事實,通過文字元號賦予其法律意義,並以之具體引導主體權利義務行為的一般性規定。在這里,我們首先遇到的是法律規則的生產主體——法律規則的國家性。我們知道,規則在物質世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在人類社會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即使那些無規則可循的物質運動,科學家們仍然在尋求其規定性,如反物質的規定性。同樣,即使那些怪異的社會行為,社會學者們也在尋求和研究其規定性的內容。但是,自發地存在的自然規則也罷、社會規則也罷,都不是純粹法學意義上的法律規則(也許,在社會法學那裡,自發產生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則也不失為法律規則——所謂民間自發產生的習慣法規則)。因此,法律規則首先是自覺地存在的。

㈢ 法規和法律有什麼區別

廣義的法律抄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  
行政法規是國務院制定的。  
地方性法規是地方人大制定的。  
規章是國務院部門、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及地方政府制定的。
注意: 
1、規定是規范性文件,不屬於法律范疇,效力低於法律。 
2、條例是法律的名稱,不是法律的種類。 
法律效力等級為: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規章。
我國法律遵循特別法優於一般法,新法優於舊法的原則。在法律覆蓋層面上,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單行條例

㈣ 「法律」與「法規」是什麼關系

法律是大概念,法規是法律的一種分類。這是從淵源上的概括。
法律是全國人大制定的,全國適用。
法規是地方或部門制定的,適用於單一領域或地方。但地方法規的制定,需市級以上人民政府,在法律授權范圍之內制定,其外延、內涵要小於法律。

㈤ 法律與法規的關系

一、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一般法律兩類。
1、基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的調回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答帶有普遍性的社會關系的規范性法律文件的統稱,如刑法民法訴訟法以及有關國家機構的組織法等法律。
2、一般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調整國家和社會生活中某種具體社會關系或其中某一方面內容的規范性文件的統稱。其調整范圍較基本法律小,內容較具體,如商標法、文物保護法等。
二、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
1、行政法規的名稱一般稱為條例,也可以稱為規定、辦法等。國務院根據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授權決定製定的行政法規,稱暫行條例或者暫行規定。
2、地方性法規是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根據憲法、法律和行政法規,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的、並不得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的規范性文件,並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備案。
三、法律位階
基本法律>一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

㈥ 法律與法規有什麼區別

「法律」和「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區別在於:

制定的機關不同。法律回的制定是由答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的,法規的制定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級主管機構來完成。

法律效力不同。在我國,法律是專門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國家主席簽署公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稱,如《刑法》、《民法》、《婚姻法》、《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等。法律的效力一般高於法規的效力,與法律相抵觸的法規,在實際的審判和操作中應當以法律為准。

空間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規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間效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之內。

調整范圍不同。法律的調整范圍可以涉及多個方面或多項內容,法規的調整范圍一般是社會生活的某一具體方面或某一項具體內容。

㈦ 法規和法律的區別

法規和法律的區別如下:
1、制定的機關不同,法律的制定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的,法規的制定可以由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來完成,也可以由部一級主管機構來完成;
2、法律效力不同,在我國,法律是專門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國家主席簽署公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僅次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稱。法律的效力一般高於法規的效力,與法律相抵觸的法規,在實際的審判和操作中應當以法律為准;
3、空間效力不同,地方性法規只能在某一地方生效,其他省市不具有法律效力,而法律的空間效力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范圍之內;
4、調整范圍不同,法律的調整范圍可以涉及多個方面或多項內容,法規的調整范圍一般是社會生活的某一具體方面或某一項具體內容。
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根據國家總體工作部署擬訂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報國務院審批。國務院年度立法計劃中的法律項目應當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立法規劃和年度立法計劃相銜接。國務院法制機構應當及時跟蹤了解國務院各部門落實立法計劃的情況,加強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國務院有關部門認為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應當向國務院報請立項。
法律法規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八十條 國務院各部、委員會、中國人民銀行、審計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直屬機構,可以根據法律和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在本部門的許可權范圍內,制定規章。
部門規章規定的事項應當屬於執行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事項。沒有法律或者國務院的行政法規、決定、命令的依據,部門規章不得設定減損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或者增加其義務的規范,不得增加本部門的權力或者減少本部門的法定職責。

㈧ 法律和法規是平行還是包含關系

既不是平行也不是包含關系。簡單說;法律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不是平行是因為法律是上位法,法規是下位法。不是包含是因為法規的內容法律並未包含,若法律包含法規、法規有制定的必要嗎?

㈨ 法律與法規的區別與聯系

法律分析:「法律」和「法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的立法許可權和法律效力各有不同,不可混淆。「法律」,在我國,是專門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由國家主席簽署公布的規范性文件,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一般均以「法」字配稱,如《刑法》、《民法典》、《公民出入境管理法》等。

「法規」是法律效力相對低於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法規」主要有如下三種形式,一是由國務院及其所屬政府部門根據憲法和法律規定而制定和頒布的行政法規,也稱行政規章;二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根據本行政區域的具體情況和實際需要制定和頒布的地方性法規;三是較大的市(省會、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地方性法規(須報省、自治區人大常委會批准後施行)。「法規」一般用「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稱謂,如《徵兵工作條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勞動管理規定》等。

法律的效力要高於法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六十五條 國務院根據憲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規。行政法規可以就下列事項作出規定:

(一)為執行法律的規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規的事項;

(二)憲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的國務院行政管理職權的事項。

㈩ 法律和法規的聯系與區別

聯系

法規是依據法律而制定。

區別

法律,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制定,其法律效力僅次於憲法。一般用「法」稱謂。

法規,一般由國務院及其所屬政府部門,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會,較大的市(省會、首府)的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是法律效力相對低於憲法和法律的規范性文件。一般用「條例」、「規定」、「規則」、「辦法」稱謂。

熱點內容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