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路政執法條例

路政執法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11 13:24:51

① 路政管理規定的第八章

路政管理人員錄用應具備以下條件:
(一)年齡在20周歲以上,但一線路政執法人員的年齡不得超過45歲;
(二)身體健康;
(三)大專畢業以上文化程度;
(四)持有符合交通部規定的崗位培訓考試合格證書。
第五十五條路政管理人員實行公開錄用、競爭上崗,由市(設區的市)級公路管理機構組織實施,省級公路管理機構批准。
第五十六條路政管理人員執行公務時,必須按規定統一著裝,佩戴標志,持證上崗。
第五十七條路政管理人員必須愛崗敬業,恪盡職守,熟悉業務,清正廉潔,文明服務、秉公執法。
第五十八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加強路政管理隊伍建設,提高路政管理執法水平。
第五十九條路政管理人員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條公路管理機構應當配備專門用於路政管理的交通、通信及其他必要的裝備。
用於路政管理的交通、通訊及其他裝備不得用於非路政管理活動。 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健全路政內務管理制度,加強各項內務管理工作。
第六十三條路政內務管理制度如下:
(一)路政管理人員崗位職責;
(二)路政管理人員行為規范;
(三)路政管理人員執法考核、評議制度;
(四)路政執法與辦案程序;
(五)路政巡查制度;
(六)路政管理統計制度;
(七)路政檔案管理制度;
(八)其他路政內務管理制度。 本規定自2003年4月1日起施行。1990年9月24日交通部發布的《公路路政管理規定(試行)》同時廢止。

② 關於交通行政執法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需要詳細的

交通行政執法法律法規比較多,常用的有:
公路路政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內》
《公路安全保護容條例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公路超限檢測站管理辦法》
《路政管理規定》
《公路渡口管理規定》
《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

道路運輸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定》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定》
《放射性物品道路運輸管理規定》
《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
《國際道路運輸管理規定》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
《道路運輸從業人員管理規定》
《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

還有水路運輸部分、港口行政部分、航道行政部分的法規……

③ 路政罰款標准

最高三萬。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
專第七十六條屬
有下列違法行為之一的,由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款規定,擅自佔用、挖掘公路的;
(二)違反本法第四十五條規定,未經同意或者未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要求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
(三)違反本法第四十七條規定,從事危及公路安全的作業的;
(四)違反本法第四十八條規定,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路面的機具擅自在公路上行駛的;
(五)違反本法第五十條規定,車輛超限使用汽車渡船或者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駛的;
(六)違反本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六條規定,損壞、移動、塗改公路附屬設施或者損壞、挪動建築控制區的標樁、界樁,可能危及公路安全的。

④ 路政執法不蓋篷布罰款標准

法律分析:貨車不蓋篷布,處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在市區運行的交通運輸工具,應當保持外型完好、整潔,貨運車輛運輸的液體、散裝貨物,應當密封、包紮、覆蓋,避免泄漏,遺撒。對於違反上述規定者,依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第五條第八項的規定,由城市人民政府市容環境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委託的單位除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外,可以並處警告、3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

⑤ 路政可以在路上追車攔截車嗎

路政不可以在路上追車攔截車輛,但可以採取通知前方收費站、超限檢測站點或者執法人員進行截查。

根據《路政文明執法管理工作規范》第四十一條攔車安全防護規定包括以下主要內容:

(一)不得在同一地點雙向同時攔截車輛;

(二)不得在行車道上攔截、檢查車輛或者處罰當事人;

(三)遇有拒絕停車接受處理的,不得站在車輛前面強行攔截,或者採取腳踏車輛踏板、強行攀扒車輛等方式,強行責令駕駛人停車;

(四)遇有駕車逃跑的,除可能對公路設施安全有嚴重威脅以外,不得駕駛機動車追緝,可以採取通知前方收費站、超限檢測站點或者執法人員進行截查,或者記下車牌號以便事後追究法律責任等方式予以處理。

關於路政攔車的其他規定。

《路政文明執法管理工作規范》第四十條路政執法人員在執法活動中確需攔車的,應當以確保安全為原則,並遵守下列程序:

(一)上路攔車前應當明確執法的任務、方法、要求和安全防護規定,檢查安全防護裝備;

(二)根據公路條件和交通狀況,選擇安全和不妨礙通行的地點進行攔車,避免引發交通堵塞;

(三)在距檢查地點至少200米處開始擺放發光或者反光的警示標志,間隔設置減速提示標牌、反光錐筒等安全防護設備;

(四)攔車時使用停車示意牌和規范的指揮手勢,嚴格執行安全防護規定,注意自身安全;

(五)指揮車輛停放在安全地點,再進行檢查,並認真做好有關記錄。

以上內容參考中國政府網——路政文明執法管理工作規范

⑥ 路政執法范圍許可權

路政是交通系統的一支執法隊伍,執法范圍如下:
1、許可挖掘、佔用、利用公路的申請事項,制止和查處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公路的行為;
2、許可超限運輸申請事項,制止和查處違法超限運輸行為;
3、管理公路附屬設施的設置和維護;
4、管理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
5、管理公路施工秩序;
6、參與公路工程中涉及路政管理事項的設計審查、竣工驗收;
7、實施公路路政巡查;
8、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路政文明執法管理工作規范》
第十九條
公路管理機構應當按照下列許可權實施行政許可:
(一)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的許可許可權按照《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執行;
(二)其他許可許可權按照《公路安全保護條例》、《路政管理規定》等有關規定執行。

⑦ 路政或運管可以隨便在公路上攔車檢查嗎

不可以,只運交警才有此項權力。

根據公安廳出台的《交通警察執勤執法操作規程》規定

1、除執行特殊緊急任務外,禁止在高速公路上攔截車輛檢查。

2、需要在高速公路上設點執勤的,應當將執勤點設在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收費站和服務區;因特殊情況需要在路段設置執勤點的,應當在距執勤點2KM、1KM、500M、200M、150M、100M、50M處連續擺放警告標志,並有專人警戒。

(7)路政執法條例擴展閱讀:

出於對交警自身安全的考慮,《規程》還明確規定:

1、除執行特殊任務外,不得在行車道上攔截、檢查車輛或者處罰;

2、遇有拒絕停車接受處理的,不得站在前面強行攔截,或者腳踏車輛踏板,將頭伸進被檢查車輛駕駛室內,強行扒登車輛責令停車;

3、除駕車逃跑者可能對公共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以外,交警不得駕駛機動車進行追緝!

根據《交通警察道路執勤 執法工作規范》第四十二條

交通警察查處機動車駕駛人的違法行為,應當按下列程序執行:

(一)向機動車駕駛人敬禮;

(二)指揮機動車駕駛人立即靠邊停車,可以視情要求機動車駕駛人熄滅發動機或者要求其下車;

(三)告知機動車駕駛人出示相關證件;

(四)檢查機動車駕駛證,詢問機動車駕駛人姓名、出生年月、住址,對持證人的相貌與駕駛證上的照片進行核對;檢查機動車行駛證,對類型、顏色、號牌進行核對;檢查檢驗合格標志、保險標志;查詢機動車及機動車駕駛人的違法行為信息、機動車駕駛人記分情況;

(五)指出機動車駕駛人的違法行為;

(六)聽取機動車駕駛人的陳述和申辯;

(七)給予口頭警告、製作簡易程序處罰決定書、違法處理通知書或者採取行政強制措施。

⑧ 關於交通行政執法方面的法律法規有哪些需要詳細的

樓下的,你說的好多啊,別把人家嚇到了。先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讀熟吧

⑨ 江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條例的條例條款

第一條為了加強公路路政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以下簡稱公路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省行政區域內國道、省道、縣道、鄉道的路政管理,適用本條例。
《江西省高速公路管理條例》對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公路路政管理應當遵循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
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領導。
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主管全省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負責本條例的組織實施和監督執行。省公路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監督、指導全省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設區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以下簡稱交通主管部門)按照職責主管本行政區域內所轄路段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設區的市公路管理局、縣(市、區)公路管理分局(站)(以下簡稱公路管理機構)按照職責負責實施所轄路段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第五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規劃、建設、國土資源、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環境保護、農業、水利、林業等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公路路政管理的相關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協助做好本行政區域內的公路路政管理工作。
第六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加強對公路的保護。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認真履行職責,依法做好公路保護工作,並努力採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先進的技術手段,提高公路管理水平,保障公路的完好、安全和暢通。
第七條負責公路建設、養護、管理的單位應當按照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規定的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對公路進行養護,發現公路損壞的,及時組織修復,保證公路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第八條公路作為公益性基礎設施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愛護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的義務,有權檢舉和控告破壞、損壞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屬設施以及影響公路安全的行為。 第九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依法行使下列公路路政管理職責:
(一)宣傳、貫徹執行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二)管理和保護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
(三)實施公路路政監督檢查,維護公路安全、暢通;
(四)審查批准挖掘、佔用、利用公路或者公路用地,以及超限運輸等申請事項;
(五)管理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十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建立健全為民服務制度,逐步完善服務設施,為司乘人員提供服務。
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加強對公路的巡查,發現公路路障的,按照職責及時排除。
第十一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所屬公路路政監督檢查人員的教育和管理,提高公路路政監督檢查人員的素質和行政執法水平。
第十二條公路路政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應當著裝整齊,佩戴標志,持證上崗。
用於公路監督檢查的專用車輛,應當設置統一的標志和示警燈。
第十三條公路路政監督檢查人員執行公務,應當恪盡職守、公正廉潔、文明執法、熱情服務,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設置收費、罰款項目,改變收費、罰款范圍和標准;
(二)收費、罰款不出具有效票據;
(三)強制提供有償服務;
(四)刁難、勒索管理相對人;
(五)其他違法行為。
第十四條公路路政監督檢查人員在公路、公路用地、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依法實施監督檢查時,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接受檢查。 第十五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建立公路路產登記制度,對公路路產登記造冊。
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應當按照技術規范劃定公路標線,設置公路標志等附屬設施。
第十六條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挖砂、採石、取土;
(二)堵塞、填埋公路排水設施;
(三)損壞公路標志、標樁等設施;
(四)挖溝引水、利用公路邊溝排放污物;
(五)擺攤設點、堆放或者攤曬物品、傾倒垃圾、設置障礙;
(六)搭棚建屋,設置集貿市場、停車場、洗車點;
(七)拌料、拉鋼筋等佔道作業;
(八)其他損壞、污染公路、公路附屬設施和影響公路暢通的行為。
第十七條在大中型公路橋梁和渡口周圍200米、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100米范圍內,以及在公路兩側一定距離內禁止下列行為:
(一)挖砂、採石、取土;
(二)傾倒廢棄物;
(三)爆破作業;
(四)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行為。
第十八條在公路上行駛的貨運車輛應當規范裝載,裝載物不得觸地拖行、遺灑。
第十九條車輛在公路上需要進行臨時檢修等作業的,應當先設置規范的標志,保證交通安全,並採取保護措施,防止損壞、污染公路或者公路附屬設施。檢修結束後,應當及時清理路面。
第二十條機動車製造廠和其他單位不得將公路作為檢驗機動車制動性能的試車場地。
國道不得作為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場地。在其他公路上進行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的,應當遵守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對行駛時間、路段的規定。
第二十一條在公路、公路用地范圍內進行下列活動,應當依照公路法的有關規定,事先經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審批,並採取相應的保護措施:
(一)修建鐵路、機場、電站、通信設施、水利工程以及進行其他建設工程需要佔用、挖掘公路或者使公路改線的;
(二)跨越、穿越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
(三)設置公路平面交叉道口的;
(四)除法律另有規定外,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公路路面的機具確需在公路上行駛的;
(五)更新砍伐樹木的;
(六)設置廣告牌、標牌等非公路標志的。
第二十二條申請辦理第二十一條第一項至第三項規定的審批事項,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載明施工的理由、地點、期限等內容的申請書;
(二)符合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設計方案;
(三)符合保障公路安全、暢通要求的施工方案;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三條申請辦理第二十一條第四項規定的審批事項,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載明車輛或者機具確需行駛的理由、保護措施等內容的申請書;
(二)車輛或者機具行駛證件;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四條申請辦理第二十一條第五項規定的審批事項,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載明砍伐樹木的理由、位置、種類、數量等內容的申請書;
(二)符合公路綠化工程技術標準的補種方案;
(三)符合保障公路安全、暢通要求的作業方案;
(四)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五條申請辦理第二十一條第六項規定的審批事項,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載明設置廣告牌、標牌等非公路標志的理由、地點、時間及保持期限的申請書;
(二)廣告牌、標牌等非公路標志的外廓尺寸、結構及安全性能的說明;
(三)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六條本章規定的審批許可權涉及國道、省道的,由設區的市公路管理機構行使;涉及縣道、鄉道的,由縣(市、區)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行使。
前款規定的審批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審批的決定。涉及收費公路的,應當徵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的意見。予以審批的,辦理審批手續;不予以審批的,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七條經依法審批進行本條例第二十一條所列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佔用、挖掘公路,使公路改線或者對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根據公路法的有關規定,按照不低於該段公路原有的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改建或者給予補償。
第二十八條駕駛車輛對公路及公路附屬設施造成較大損害的,必須立即停車,保護現場,報告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接受調查處理;情節嚴重又拒不接受調查處理的,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依法扣留車輛、工具。
第二十九條公安交通管理部門在處理交通事故時,涉及損壞公路路產的,應當及時通知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參與處理。 第三十條在公路上行駛車輛的車貨總高度、總長度、總寬度和軸載質量以及總質量,應當符合國家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以及質量限值的規定。
在有限定要求的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以及公路渡口,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設置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志。
第三十一條超過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車渡船的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不得在有限定標準的公路、公路橋樑上或者公路隧道內行駛,不得使用汽車渡船。車輛超過公路或者公路橋梁限載標准確需行駛的,必須經有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批准,並按照要求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運載不可解體的超限物品的,應當按照指定的時間、路線、時速行駛,並懸掛明顯標志。
申請辦理前款規定的批准事項,申請人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載明貨物運輸的起訖點、擬經過的路線和運輸時間的申請書;
(二)貨物名稱、重量、外廓尺寸及必要的總體輪廓圖;
(三)運輸車輛的廠牌型號、自載質量、軸載質量、軸距、輪數、輪胎單位壓力、載貨時總的外廓尺寸等有關資料;
(四)車輛行駛證;
(五)法律、法規、規章規定應當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條前條規定的批准許可權,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行政區域進行超限運輸的,由省公路管理機構行使,必要時可轉報國務院交通主管部門統一進行協調;
(二)跨設區的市行政區域進行超限運輸的,由省公路管理機構行使;
(三)跨縣(市、區)行政區域進行超限運輸的,由設區的市公路管理機構行使;
(四)在縣(市、區)行政區域內進行超限運輸的,由縣(市、區)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行使。
前款規定的批准機關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作出是否批準的決定。予以批準的,向申請人頒發《超限運輸通行證》;不予以批準的,書面告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三十三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在審查超限運輸申請時,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對需經路線進行勘測,選定運輸路線,制定通行與加固方案,並與申請人簽訂有關協議。申請人應當根據通行與加固方案,對需要加固的運輸路線、橋梁等進行加固,保障超限運輸車輛安全行駛,或者由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幫助其採取加固措施,所需費用由申請人承擔。
第三十四條超限運輸的承運人應當隨車攜帶有效《超限運輸通行證》。
超限運輸車輛的實際型號、運載物品應當與《超限運輸通行證》載明內容相一致。
禁止塗改、偽造、租借、轉讓或者超期使用《超限運輸通行證》。
第三十五條經省人民政府批准,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可以在公路上設置運輸車輛軸載質量及車貨總質量的檢測裝置,對超限運輸車輛進行檢測。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可以在收費公路出口處設置計重收費裝置,實行計重收費。
第三十六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應當規范檢測行為,進行科學檢測;對超限運輸車輛進行檢測時,不得影響其他車輛通行。
未辦理《超限運輸通行證》的超限運輸車輛,承運人應當卸去超限的部分物品,未按照要求卸載的,不得繼續上路行駛。運輸不可解體的超限物品的運輸車輛,未辦理《超限運輸通行證》的,承運人應當按照本章的規定補辦《超限運輸通行證》。
第三十七條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依法對在公路上行駛的超限運輸車輛進行檢查時,被檢查人員應當配合,接受檢查,不得強行通過。對不接受檢查,堵塞超限運輸檢測裝置通行車道的,可以強制拖移。 第三十八條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的范圍按照下列規定劃定:
(一)國道不少於20米;
(二)省道不少於15米;
(三)縣道不少於10米;
(四)鄉道不少於5米。
第三十九條國道、省道兩側建築控制區,由沿線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劃定;縣道、鄉道兩側建築控制區,由沿線縣(市、區)人民政府劃定。
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應當在依法劃定的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外緣設置標樁、界樁。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擅自挪動標樁、界樁。
第四十條除公路防護、養護需要外,禁止在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需要在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內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應當事先經有關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批准。
申請辦理前款規定的審批事項,申請人應當提交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材料。
本條規定的批准許可權,按照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執行。
第四十一條在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填土或者在公路兩側房屋門前鋪築地面的,其標高應當低於公路路肩外緣標高30厘米,並且應當按照公路工程技術標准修建排水設施。
第四十二條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內的違法建築,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予以拆除。
在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劃定前,已依法在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內修建的建築物和地面構築物,不影響交通安全及公路建設的,可以保留,但不得在原地擴建或者重建;因影響交通安全或者公路建設等原因需要實施拆遷的,應當依法予以補償。
第四十三條規劃、建設、國土資源等主管部門,在實施有關行政許可或者建設用地審批時,涉及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的,應當嚴格按照本條例第三十八條的規定辦理,並在批准文件中註明建築物與公路的控制距離。
第四十四條規劃和新建村鎮、開發區以及集貿市場等,應當與公路保持規定的距離,避免在公路兩側對應建設,防止造成公路街道化,保證公路的運行安全與暢通。
本條例施行前已經在公路兩側建設的村鎮、開發區以及集貿市場等,不得再沿公路平行擴建。 第四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的規定,有關法律、行政法規有法律責任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十六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八條規定的,由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除障礙或者恢復路面;對公路造成污染或者損壞的,可以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的,車輛超限使用汽車渡船或者未經批准在公路上擅自超限行駛的,由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責令承運人停止違法行為,接受調查、處理,並可以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的,由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核實後放行,並可以處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二款、第三款規定的,由交通主管部門或者公路管理機構按照擅自超限運輸處罰。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對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造成損害的,須繳納公路路產賠(補)償費;對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造成污染的,應當負責清除或者承擔清除費用。
第五十條交通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及其公路路政監督檢查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設置收費、罰款項目,改變收費、罰款范圍和標准;
(二)收費、罰款不出具有效票據;
(三)強制提供有償服務;
(四)刁難、勒索管理相對人;
(五)其他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濫用職權的行為。
第五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辦理有關行政許可或者建設用地審批的,該行政許可或者審批無效,對行政許可實施機關和審批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二條本條例下列用語的含義:
(一)公路路政管理,是指為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暢通,依法保護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管理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的行政管理行為。
(二)公路路產,是指公路、公路用地和公路附屬設施。
(三)公路用地,是指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外緣起不少於1米范圍內的土地。
(四)公路附屬設施,是指為保護、養護公路和保障公路安全暢通所設置的公路防護、排水、養護、管理、服務、交通安全、渡運、監控、通信、收費等設施、設備以及專用建築物、構築物等。
(五)超限運輸,是指在公路、公路橋樑上、公路隧道內行駛或者通過公路渡口的車輛,超過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或者汽車渡船對其軸載質量、高度、寬度或者長度的限制。
(六)收費公路,是指符合公路法和收費公路管理條例規定,經批准依法收取車輛通行費的公路(含橋梁、隧道)。
(七)公路兩側建築控制區,是指以公路兩側邊溝外緣為界,向外延伸一定距離的區域。
第五十三條公路路產賠(補)償費標准,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省人民政府財政、價格主管部門根據公路工程造價定額標准制定。收取賠(補)償費,必須使用省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統一印製的專用票據。
收取的賠(補)償費,應當專項用於公路路產的恢復和公路養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平調、挪用或者截留。
第五十四條村道和林區公路的路政管理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五十五條本條例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省人民政府1993年11月6日發布、1998年2月10日修正的《江西省公路路政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⑩ 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

法律分析:道路交通違法行為處理程序規定有,交通警察調查違法行為時,應當表明執法身份。交通警察執勤執法應當嚴格執行安全防護規定,注意自身安全,在公路上執勤執法不得少於兩人。交通警察應當全面、及時、合法收集能夠證實違法行為是否存在、違法情節輕重的證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條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

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輔助器具費和殘疾賠償金;造成死亡的,還應當賠償喪葬費和死亡賠償金。

熱點內容
民法自然年 發布:2025-02-06 16:22:48 瀏覽:542
遼陽司法所 發布:2025-02-06 15:42:18 瀏覽:62
僱傭律師 發布:2025-02-06 15:30:25 瀏覽:278
刑事訴訟法第151條具體內容 發布:2025-02-06 15:09:35 瀏覽:271
法考界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教主 發布:2025-02-06 15:08:22 瀏覽:724
勞動法福建哺乳期 發布:2025-02-06 14:58:58 瀏覽:94
審議環保條例發言 發布:2025-02-06 14:57:38 瀏覽:757
信訪聽證會結論的法律效力 發布:2025-02-06 14:35:04 瀏覽:602
法院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多久可以消除 發布:2025-02-06 14:32:33 瀏覽:576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