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統戰部規章制度
Ⅰ 什麼是黨委統戰部學生助理團
摘要 你好,統戰部是學校黨委聯系黨外知識分子的職能部門,是在校黨委的統一領導下,全面負責指導、組織和協調全校統戰工作,其基本任務是反映情況、掌握政策、協調關系、舉薦人才,最大限度地調動和保護黨外知識分子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為學校的中心工作服務。其主要職責是:
Ⅱ 統戰部的職能部門工作是什麼
統戰部職能:
1、調查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和重大的方針政策,組織貫徹執行中共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中央反映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2、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落實中央關於發揮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工作;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
3、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
4、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聯系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5、負責黨外人士的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選拔、推薦黨外人士的工作。
6、負責聯系全國工商聯,聯系港、澳、台及海外工商社團和代表人士。調查、研究並反映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物的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
7、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黨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8、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
9、負責指導地方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代管全國台聯、黃埔同學會、歐美同學會、和平統一促進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宋慶齡基金會、全國工商聯等有關中央黨群機關的工作。
10、完成中共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Ⅲ 統戰部是做什麼的,有什麼職能
統戰部是黨中央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是黨中央在統戰工作方面的參謀和助手。
相關職能:
調查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組織貫徹執行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中央反映統一戰線全面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
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
(3)大學統戰部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五十年代初,中共中央就為統戰部門確定了「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的基本職能。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的歷史時期後,愛國統一戰線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統戰部門的基本職能內涵加深了,內容更加豐富。
1948年9月24日至26日,中共中央先後發電,決定「將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為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管理國民黨統治區工作、國內少數民族工作、政權統戰工作、華僑工作及東方兄弟黨的聯絡工作」,並具體負責籌備召開新政協的工作。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由李維漢擔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統戰部
Ⅳ 統戰部是干什麼的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The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是黨中央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是黨中央在統戰工作方面的參謀和助手。
主要職責
1、調查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組織貫徹執行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中央反映統一戰線全面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
2、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落實中央關於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工作;
為黨中央同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做好組織聯系工作;受中央委託,向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通報中央精神;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選拔培養新一代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幫助民主黨派改善工作條件。
3、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對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祖國活動的斗爭。
4、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聯系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協助有關部門對香港、澳門地區統戰工作方針、政策進行調查研究;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5、負責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考察、選拔、推薦、安排黨外人士擔任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工作;做好黨外後備幹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隊伍的建設工作;協助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做好乾部管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管理省級黨委統戰部部長。
6、調查研究並反映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團結、幫助、引導、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7、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並培養黨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8、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
9、負責指導地方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受中央委託,領導全國工商聯黨組,指導工商聯工作;
代管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黃埔軍校同學會、歐美同學會、中華職業教育社、宋慶齡基金會;領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指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管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10、完成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4)大學統戰部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建立專門的統戰工作機構是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開始的。
1937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組織中共代表團駐國民黨統治區武漢,專門負責與國民黨的聯系和談判工作,這是最早的統戰工作性質的機構。此後,一些中共中央派出機構和某些省委陸續建立了統一戰線工作部。
1938年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各級黨委暫行組織機構的決定》規定,在區委以上各級黨委之下設立統一戰線工作部。
1939年1月5日,中央書記處會議決定「組織中央統一戰線部」,「由王明負責」。
同年3月20日,中央書記處《關於統戰工作的指示》要求: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如「還無統一戰線部的」,必須「迅速成立」,各局、各省委、各特委「必須經常討論和領導統一戰線部的工作」。當時的統戰部負責調查和研究各黨派、軍隊及少數民族的情況。
1943年3月,黨中央決定調整精減中央領導機構,由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下設的中共中央組織委員會統管中央統戰部和其他幾個部門的工作,劉少奇為書記。
1944年5月至1945年4月,中國共產黨在延安召開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決定成立中央城市工作部,主要任務是領導敵占區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
中央城工部部長由彭真兼任,副部長為劉曉、劉長勝。抗日戰爭勝利後,各級城工部停止工作。
1946年底,中共中央決定重新恢復城市工作部,其任務是「在中央規定方針下,研討與經營蔣管區的一切工作(包括農工青婦),並培訓這一工作的幹部,部內分黨務、統戰、農村、文教、頑軍五組」。部長由周恩來兼任,李維漢任副部長。
1948年9月24日和26日,中共中央先後發電,決定「將中央城市工作部改名為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管理國民黨統治區工作、國內少數民族工作、政權統戰工作、華僑工作及東方兄弟黨的聯絡工作」,並具體負責籌備召開新政協的工作。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部長由李維漢擔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及一些企事業單位黨委中繼續設立統戰部。黨中央為統戰部門確定了「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的基本職能。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的歷史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統戰部門的基本職能的內涵加深了,內容更加豐富了。
Ⅳ 統戰部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
1、調查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組織貫徹執行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中央反映統一戰線全面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
2、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落實中央關於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工作;為黨中央同民主黨派進行政治協商做好組織聯系工作;受中央委託,向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通報中央精神;支持、幫助各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選拔培養新一代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幫助民主黨派改善工作條件。
3、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對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祖國活動的斗爭。
4、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聯系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協助有關部門對香港、澳門地區統戰工作方針、政策進行調查研究;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5、負責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考察、選拔、推薦、安排黨外人士擔任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工作;做好黨外後備幹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隊伍的建設工作;協助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做好乾部管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管理省級黨委統戰部部長。
6、調查研究並反映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團結、幫助、引導、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7、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並培養黨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8、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
9、負責指導地方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受中央委託,領導全國工商聯黨組,指導工商聯工作;代管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黃埔軍校同學會、歐美同學會、中華職業教育社、宋慶齡基金會;領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指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管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10、完成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5)大學統戰部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建立專門的統戰工作機構是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開始的。1937年12月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決定組織中共代表團駐國民黨統治區武漢,專門負責與國民黨的聯系和談判工作,這是最早的統戰工作性質的機構。
此後,一些中共中央派出機構和某些省委陸續建立了統一戰線工作部。1938年中國共產黨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各級黨委暫行組織機構的決定》規定,在區委以上各級黨委之下設立統一戰線工作部。
Ⅵ 統戰部政治特別費規定
摘要 一、經費額度
Ⅶ 如何做好新時期高校統戰工作
高校統戰工作是黨的統戰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是黨外知識分子相對集中的地方,匯集著黨外各方面的代表性人物,又是培養新一代黨外代表性人物的「源頭」。做好高校統戰工作,調動廣大黨外知識分子的積極性,關繫到人才的培養,關繫到統一戰線事業的興旺發達,關繫到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長期存在和發展。
一、高校統戰工作的重要性
高校統戰工作對學校的全面工作具有重要作用。高校廣大黨外知識分子在教學、科研和管理等方面是一支重要依靠的力量。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有利於推進高校的改革與發展,有利於保持高校的穩定。
高校統戰工作具有重要的社會影響。高校的黨外代表性人物,不僅具有人才智力的綜合優勢,而且在社會上也具有很大的影響。充分發揮他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積極作用,對於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校統戰工作的主要對象
高校統戰工作的主要對象是: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高中級知識分子;台灣同胞、港澳同胞、國外僑胞及其眷屬;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名人遺孀、後裔等。特別是有成就、有影響的黨外代表性人士,如各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組織負責人,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學科帶頭人或重要業務骨乾等。
三、高校統戰工作的主要任務
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幫助和引導黨外人士自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各項方針和政策,認清形勢,為中華振興、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
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是高校統一戰線的基礎性工作。要積極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及時向他們通報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及社會生活中的重大問題,以及本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業務工作方面的重要情況,並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為他們發揮作用多辦實事。
認真做好民主黨派工作。加強和改善對民主黨派組織的政治領導;為民主黨派創造和改善工作條件,積極支持民主黨派開展活動和發揮作用;支持和幫助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
努力做好民族工作。要做好少數民族知識分子工作,既要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又要加強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和黨的民族政策的教育,積極引導他們把才智和精神集中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上來。
積極開展海外統戰工作。要認真做好「三胞」及其眷屬、海外留學人員的工作,加強同他們的聯系,廣泛開展聯誼活動,引導他們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作出貢獻。
進一步做好黨外人士的舉薦工作。要注意選配德才兼備的黨外人士擔任學校各級行政、學術、咨詢等機構的領導職務,搞好同他們的合作共事;統戰部門要在學校黨委領導下,積極同有關部門合作,做好黨外人士的政治和實職安排的舉薦工作。
加強統戰理論政策研究、宣傳及信息工作。要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研究探討在新形勢下高校統戰工作的新情況和新對策;不僅要做好統戰系統內部的宣傳工作,還要做好社會宣傳工作。
四、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逐步使高校統戰工作規范化和制度化
堅持徵求黨外人士意見的制度。高校黨委要定期向黨外人士通報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等重大問題,廣泛聽取並認真研究黨外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健全向黨外人士傳達文件的制度。要根據規定,及時向黨外人士傳達有關文件和會議精神。
完善同黨外人士交友聯誼的制度。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應和分工聯系的黨外人士定期開展談心活動;黨委成員要支持和參加學校重要的統戰活動;統戰部門要堅持在重大節日走訪和看望黨外代表人士的活動。統戰部門應協助有關部門按有關規定妥善解決黨外代表人士在工作、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
建立黨外代表人士參加學校有關會議的制度。學校舉行的有關重要會議和大型活動,應視情況邀請黨外代表人士參加。
積極支持和引導黨外人士發揮智力和社會影響的優勢,開展服務於國家改革、發展和穩定,服務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的各項社會活動。
五、切實加強高校黨委對統戰工作的領導
高校黨委領導要認真學習統戰理論、方針和政策,提高對統戰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做好統戰工作。要把是否重視並善於做好統戰工作作為衡量和考核高校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標准之一。
學校黨委要明確一名領導分管統戰工作。黨委要把統戰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認真聽取統戰工作匯報,研究部署和檢查總結全校統戰工作;高校黨校輪訓幹部要安排統戰理論課;校黨委和行政要為統戰部門開展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條件。領導幹部要率先垂範,影響和帶動各級黨的幹部做好統戰工作。
要保持現有高校統戰工作機構的相對穩定。統戰對象人數多或統戰任務重的高校,應設立統戰工作機構;未設統戰工作機構的高校,必須配備專職統戰幹部;系黨總支要配備統戰委員;支部要有負責統戰工作的委員。
加強統戰幹部隊伍建設。要保持高校現有專職統戰幹部的相對穩定,並選拔一批熱心統戰工作,具有較強理論、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同志充實統戰幹部隊伍;要選配政治上強、有事業心和熟悉統戰工作的同志擔任統戰部長;要抓好統戰幹部的業務學習和培訓工作,努力提高統戰幹部的政治和業務素質。
要建立統戰工作網路,形成健全的統戰工作運行機制。一是建立工作網路。統戰部門應與校內黨政群團各部門相互協調,共同做好統戰工作;二是建立人物網路。統戰部門應與黨外人士所屬單位共同做好對他們的培養、教育和使用等工作;三是建立信息網路。黨外人士所屬單位應及時反映黨外人士的思想動態,為統戰部門匯集和研究黨外人士的各方面情況提供條件;四是建立調研網路。統戰部門應匯集各方力量,深入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
Ⅷ 統戰部職能是什麼
中央統戰部的主要職責是:
1、調查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和方針、政策,組織貫徹執行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中央反映統一戰線全面情況,提出開展統戰工作的意見和建議;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系。
2、負責聯系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及時通報情況,反映他們的意見和建議;研究、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以及對民主黨派的方針、政策;落實中央關於發揮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的工作;協助有關部門幫助民主黨派改善工作條件。
3、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檢查有關民族和宗教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問題;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協調有關部門對達賴集團等國內外敵對勢力分裂祖國活動的斗爭。
4、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海外統戰工作;聯系香港、澳門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協助有關部門對香港、澳門地區統戰工作方針、政策進行調查研究;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5、負責黨外人士的政治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考察、選拔、推薦、安排黨外人士擔任政府和司法機關領導職務的工作;做好黨外後備幹部和新的代表人物隊伍的建設工作;協助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做好乾部管理工作;協助有關部門管理省級黨委統戰部部長。
6、調查研究並反映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的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團結、幫助、引導、教育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積極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7、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並培養黨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8、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
9、負責指導地方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受中央委託,領導全國工商聯黨組,指導工商聯工作;代管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黃埔軍校同學會、歐美同學會、中華職業教育社、宋慶齡基金會;領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指導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工作;管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
10、完成黨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拓展資料:
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部(The 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是黨中央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是黨中央在統戰工作方面的參謀和助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中共中央和地方及一些企事業單位黨委中繼續設立統戰部。黨中央為統戰部門確定了「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的基本職能。進入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的歷史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統戰部門的基本職能的內涵加深了,內容更加豐富了。
參考資料:中央統戰部網站 主要職責
Ⅸ 統戰部是干什麼的
統戰部負責工作:
組織貫徹執行中央、省、市、縣委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指示、決議,研究統一戰線的理論;
負責聯系無黨派代表人士;協助上級黨委貫徹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負責調查研究、協調有關民族宗教工作的方針、政策問題;聯系少數民族和宗教界的代表人物;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少數民族幹部的培養和舉薦工作;
負責開展以祖國統一為重點的港澳台和海外統戰工作;聯系港澳和海外有關社團及代表人士;做好台胞、台屬的有關工作;
負責黨外人士的安排,會同有關部門做好培養、選拔、推薦黨外人士的工作;
負責聯系全國工商聯,聯系港、澳、台及海外工商社團和代表人士。調查、研究並反映我國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物的情況,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
調查研究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反映意見,協調關系,提出政策建議;聯系黨外知識分子的代表人物;
負責開展海內外統一戰線的宣傳工作;
負責指導地方黨委統戰工作和統戰部門負責人的培訓工作,協調政府各有關部門的統戰工作;代管全國台聯、黃埔同學會、歐美同學會、和平統一促進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宋慶齡基金會、全國工商聯等有關中央黨群機關的工作;
完成中共中央交辦的其他任務。
Ⅹ 統戰工作
一、宣傳教育工作
1.加強黨委領導,提高統戰工作水平。學校黨委高度重視統戰工作,認真貫徹統戰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和要求,把統戰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和黨委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加強專兼職兩級統戰幹部隊伍建設,組織參加各類培訓,增強業務能力。2012年,組織參加北京市委舉辦的民族宗教工作培訓班、統戰幹部培訓班等各類培訓10餘人次。
2.開展宣傳教育,提高統戰工作意識。為全面貫徹落實上級工作精神,切實加強統戰工作,充分發揮統戰工作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團結和調動全體統戰對象的積極性,黨委統戰部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教育活動。一是組織黨外代表人士開展學習國家的新政策、新精神以及各種參觀活動,加強學習與交流。2012年3月,召開黨外人士學習兩會精神座談會;11月,適逢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組織黨外人士參加各單位舉辦的學習十八大精神主題報告會20餘人次;12月,組織黨外人士近40人參觀在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復興之路」展覽。二是積極組織統戰對象開展考察調研活動,撰寫高質量的調研文章。7月,組織黨外代表人士赴天津訪問與調研,與天津大學、南開大學等兄弟高校就統戰工作、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建設等進行了交流,展示了學校黨外人士的風采。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使學校統戰對象了解國家最新政策,提高對統戰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鼓勵他們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主動參與,為學校改革發展獻計獻策。
二、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
1.加強培養,建立起一支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堅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原則,積極探索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工作的新路子,加強黨外幹部的培訓力度,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一是拓寬培養渠道。與組織部門加強配合,認真做好黨外幹部的培養、選拔工作,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把一批德才兼備的優秀黨外幹部選拔到後備幹部隊伍中來。二是提升培養層次。積極推薦黨外代表人士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類培訓班和研討班,拓寬視野,提高水平。2012年,推薦5人參加北京市第五期無黨派人士培訓班、北京市無黨派代表人士高級研修班、北京市2012年黨外領導幹部研修班、2012年北京高校黨外代表人士培訓班。三是增進情感交流。進一步落實領導幹部和黨外人士聯系交友制度,建立起校、院兩級交友聯誼體系,通過個別訪問和座談交流等形式,校、院兩級黨員領導幹部與黨外人士開展交流活動,建立密切聯系,引導他們為國家和學校的發展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進一步加大對重點人物的培養選拔力度。以完成黨建評估基本標准檢查為契機,對全校副高級職稱以上黨外知識分子的情況進行新一輪摸底調查,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了黨外代表人士庫和黨外代表人士後備幹部庫,建立起一支具有較強政治素質、有一定管理能力和水平、與中國共產黨同心同德的黨外代表人士隊伍。
2.重點舉薦,發揮黨外代表人士重要作用。學校黨委在黨外代表人士的推薦任用方面,統籌兼顧,重點做好他們的實職安排和政治安排,大膽使用,充分發揮黨外代表人士的積極作用。在校內實職安排方面,學校現有黨外局處級幹部28名,他們擔任學校各級行政重要領導崗位,在學科建設、人才培養以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進一步支持黨外人士履行參政議政、民主監督職能,協助黨委逐步擴大統戰人士知情范圍和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程度。組織召開統戰人士情況通報會,邀請統戰人士代表參加和列席學校各種重要會議,比如教育部紀檢監察「三重一大」檢查座談會、學校黨委換屆考察民主測評及推薦大會、黨建評估基本標准檢查座談會等。
在校外政治安排方面,學校黨委從黨外人士的特點出發,具體分析他們的年齡分布情況、所涉專業領域、個人綜合素質等情況,有針對性地向上級部門進行推薦,達到政治安排的目標。2012年,按照換屆工作的總體部署和安排,嚴格遵守工作程序,認真做好北京市政協和全國政協換屆提名人選的推薦和考察工作。北京市政協委員提名推薦1人,全國政協委員提名推薦4人。此外,推薦4人作為海淀區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理事人選。學校現有國務院參事1名,全國政協委員3名,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7名,海淀區政協副主席1名。另有國土資源監察專員1人,中央統戰部黨外知識分子信息聯絡員2人。
這些黨外代表人士在社會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發揮著積極作用。2012年「兩會」期間,學校3位全國政協委員在社會調研基礎上提出提案和建議多項,質量高,針對性強,吸引多家媒體和報刊進行跟蹤報道,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國務院參事、國土資源監察專員蔡克勤教授多次赴外地進行考察調研,所提建議數據翔實、針對性強,得到國務院、國土資源部的高度重視和答復。此外,市、區級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以及中央統戰部信息聯絡員同樣為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發揮著重要作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三、支持民主黨派建言獻策
夯實基礎,協助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切實履行參政黨職能。一年來,黨委統戰部堅持按照「以組織建設為基礎,以思想建設為核心,以制度建設為保證,以能力建設為目標」的要求,把支持、協助民主黨派不斷加強自身建設作為重要任務,重點在於加強學校民主黨派基層組織的領導班子建設和組織發展工作,做好新加入成員表現考察及函復工作。2012年共發展民主黨派新成員2名(致公黨1名,九三學社1名),培養考察1人。做好民主黨派市委、中央換屆工作中後備人選的推薦和考察工作3人次。
提供經費保障,支持民主黨派基層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為和諧社會建設貢獻力量。九三學社地大支社組織主題為「關注生態安全,走進麋鹿苑」的南海子公園參觀活動,使大家意識到保護野生動物、增加生物多樣性、人和動物和諧共處的重要性。民盟地大支部召開60周年校慶座談會,盟員們回顧了學校的建設發展史和取得的光輝成績,鼓舞人心,激人奮進,表示今後將發揮自身優勢更好地服務學校。
加強引導,支持民主黨派各基層組織認真履行參政黨職能,積極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建言獻策,向學校和北京市提出多條意見和建議,得到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和有關部門的及時答復。其中,民進地大支部主任委員劉海燕教授寫給溫家寶總理《關於設立「全國低碳日或周」建議函》,得到國家信訪局復函,並最終促成由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從2013年起設立「全國低碳日」的決定。
四、民族宗教和僑務工作
立足維護民族團結和校園和諧,切實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一是積極宣傳和貫徹執政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尊重民族習俗,關心學校少數民族師生員工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支持和引導少數民族師生過好自己的節日。統戰部與學工處聯合,與少數民族學生共度古爾邦節;連續6年,參加海淀區民族宗教界愛心捐助少數民族特困生活動;積極與後勤集團清真食堂負責人協商,辦好學校清真食堂,改善穆斯林學生的就餐條件。二是,結合工作實際,調整了學校民族宗教領導小組,並逐步建立起校院兩級民族宗教領導小組工作網路,進一步落實了責任,明確了任務,確保了民族宗教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三是,按照市教工委的要求,繼續做好宗教專項工作,注重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引導,採取有力措施,全面穩妥開展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和防範校園傳教滲透工作,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
支持並引導僑聯加強自身建設,發揮自身優勢開展各項工作。鼓勵歸僑僑眷立足本職崗位,為學校發展獻計獻策、貢獻力量;鼓勵他們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加強對外聯絡,宣傳中國改革開放的政策和學校發展的成就,為吸引海外力量回國回校創業創造有利條件。2012年4月,僑聯順利完成換屆工作,趙方任主席,周蔚萍任副主席,李葉任秘書長。5月,僑聯組織「地大僑聯恭賀母校六十華誕」僑界聯誼活動,表達了廣大歸僑僑眷對母校的敬意和祝福。11月,地大僑聯開展「僑心向黨心,喜迎十八大」活動,為歸僑僑眷在嚴寒冬日裡送暖袋錶愛心,放映了電影《甲午大海戰》,凝聚人心,匯聚力量,鼓勵廣大歸僑僑眷為學校發展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