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出貨檢驗規章制度

出貨檢驗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11 20:57:04

㈠ 您好;幫我做套倉儲物流部的規章制度,謝謝!!!

貨物存儲
辦理各類干貨、雜貨存倉
代為入倉、存倉、保管,存倉待辦
經濟、安全、准確、實時裝卸
包裝/再包裝
各倉庫劃分特定區域進行出貨檢驗,包裝再包裝,分裝及分類
標簽/條形、
托盤、
商品檢驗、
內陸轉運

㈡ 公司的規章制度可以分為那幾個方面

法律分析:人力與行政方面:人力資源管理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辦公室管理制度、考勤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飯堂管理制度、車輛管理制度、保安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等;人力與行政每一項職責都可以制定一項規章;生產方面:生產作業管理制度、各工序作業規章、設備維修保養管理制度、訂單評審操作流程、產品三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員工持證上崗管理制度、生產標兵獎勵機制等;采購方面:采購操作流程,供應商管理制度、供應商評審程序;供應商檔案管理制度等;品控方面:品質管理制度,質量管理手冊、質量檢驗標准,來料檢驗控製程序,出貨檢驗控製程序,過程檢驗控製程序,批量質量事故處理辦法等;倉庫物流:倉庫管理制度、搬運工管理制度、倉儲作業流程、物流作業管理程序、危險品與化學品管理辦法、蟲害治理管理辦法、盤點操作規程等;

法律依據:《公司規章制度條款》

第二條 由行政部負責公司的人事計劃辦理員工的考試錄取,聘用,解聘,辭職,辭退,除名,開除等各項手續。

第四條 辦公用品購置後,由行政部須持總經理審批的資金使用審批表,購置發票,清單入庫,出庫手續齊全到財務室予以報銷,手續不全不予報銷。辦公用品只能用於辦公,不得移做它用或私用。所有員工要勤儉節約,杜絕浪費,努力降低消耗和辦公費用。個人領取的辦公用品,用具要妥善保管,不得隨意丟失或外借,工作調動離職時必須辦理移交手續,如有遺失,照價賠償。

㈢ 公司的規章制度分為幾個方麵包括哪些內容

公司的規章制度的制定,並不是一概而論的,一定要適合你的公司的情況,而且不同部門要有不同部門的制度,最關鍵的是制度制定出來就一定要能去遵守並且有有力的監督機制,否則制度就是掛在牆上的廢紙!

㈣ 誰能提供質量管理制度的範文,謝謝!

總 則

第一條 目的

為推行本公司產品質量管理制度,並能提前發現產品質量問題,並予以迅速處理,來確保及提高產品質量使之符合管理及市場需要,特製定本產品質量管理制度。

第二條 范圍

產品質量管理制度範文本質量管理制度包括:

1.質量檢驗標准;

2.不合格品的監審;

3.儀器量規的管理;

4.製程質量管理;

5. 成品質量管理;

6.產品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

7.產品質量確認;

8.質量管理教育培訓;

9. 產品質量異常分析及改善。

各項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設訂

第三條 制定質量檢驗標準的目的

使檢驗人員有所依據,了解如何進行檢驗工作,以確保產品質量。

第四條 檢驗標準的內容:應包括下列各項

(一)適用范圍

(二)檢驗項目

(三)質量基準

(四)檢驗方法

(五)抽樣計劃

(六)取樣方法

(七)群體批經過檢驗後的處置

(八)其它應注意的事項

第五條 檢驗標準的制定與修正

1.各項質量標准、檢驗規范若因①設備更新②技術改進③製程改善④市場需要⑤加工條件變更等因素變化,可以予以修正。

2.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修訂時,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填立「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說明修訂原因,並交有關部門會簽意見,呈現總經理批示後,始可憑此執行。

第六條 檢驗標准內容的說明

(一)適用范圍:列明適用於何種進料(含加工品)或成品的檢驗。

(二)檢驗項目:將實放檢驗時,應檢驗的項目,均列出。

(三)質量基準:明確規定各檢驗項目的質量基準,作為檢驗時判定的依據,如無法以文字述明,則用限度樣本來表示。

(四)檢驗方法:說明在檢驗各檢驗項目時,是分別使用何種檢驗儀器量規或是以官感檢查(例如目視)的方式來檢驗,如某些檢驗項目須委託其他機構代為檢驗,亦應註明。

(五)取樣方法:抽取樣本,必須由群體批中無偏倚地隨機抽取,可利用亂數來取樣,但群體批各製品無法編號時,則取樣時,必須從群體批任何部位平均抽取樣本。

(六)群體批經過檢驗後的處置:

1.屬進料(含加工品)者,則依進料檢驗規定有關要點辦理(合格批,則通知倉儲人員辦理入庫手續,不合格批,則將檢驗情況通知采購單位,由其依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需要特采)。

2.屬成品者,則依成質量量管理作業辦法有關要點辦理(合格批則入庫或出貸,不合格批則退回生產單位檢修)。

不合格品的監審辦法

第七條 適時處理不合格品,監審其是否能轉用或必須報廢,使物料能物盡其用,並節省不合格品的管理費用及儲存空間。

第八條 由質量管理單位負責召集工程、生產、物料等有關單位組成監審小組負責監審。

本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准則經總管理處總經理批准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第九條 實施要點

(一)發現不合格品,由發生單位填具不合格品監審單(填妥不合格品的品名、規格、料號、數量、不良情況等)送交監審。

(二)監審時需慎重考慮,並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例如:

1.是否能維修或必須報廢。

2.檢修是否符合經濟效益。

3.是否為生產的急需品。

4.是否能轉用於另一等級產品。

5.是否有些部分可繼續使用,有些部分可維修,有些部分必須報廢。

(三)監審小組將監審情況及判定填入不合格品監審單內,並經廠長核准後,即由有關單位執行。

(四)監審小組應於三日內完成監審工作。

儀器管理

第十條 儀器校正、維護計劃

1.周期設訂

儀器使用部門應依儀器購入時的設備資料、操作說明書等資料,填制「儀器校正、維護基準表」設定定期校正維護周期,作為儀器年度校正、維護計劃的擬訂及執行的依據。

2.年度校正計劃及維護計劃

儀器使用部門應於每年年底依據所設訂的校正、維護周期,填制「儀器校正計劃實施表」、「儀器維護計劃實施表」做為年度校正及維護計劃實施的依據。

第十一條 校正計劃的實施

1.為使員工確實了解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及維護保養與校正工作的實施,凡有關人員均需參加講習,由產品質量管理制度thldl.org.cn單位負責排定科程講授,如新進人員末參加講習前就須使用檢驗儀器量規時,則由各該單位派人先行講解。

2.檢驗儀器量規應放置於適宜的環境(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適宜的溫度),且使用人員應依正確的使用方法實施檢驗,於使用後,如其有附件者應歸復原位,以及盡量將量規存放於適當盒內。

3.儀器校正人員應依據「年度校正計劃」執行日常校正,精度校正作業,並將校正結果記錄於"儀器校正卡"內,一式二份存於使用部門。

第十二條 儀器的維護與保養

1.由使用人負責實施。

2.在使用前後應保持清潔且切忌碰撞。

3.維護保養周期實施定期維護保養並作記錄。

4.檢驗儀器量規如發生功能失效或損壞等異常現象時,應立即送請專門技術人員修復。

5.久不使用的電子儀器,宜定期插電開動。

6.一切維護保養工作以本公司現有人員實施為原則,若限於技術上或特殊方法而無法自行實施時,則委託設備完善的其他機構協助,但須要提供維護保養證明書,或相當的憑證。

7.特殊精密儀器,使用部門主管應指定專人操作與負責管理,非指定操作人員不得任意使用(經主管核准者例外)。

8.使用部門主管應負責檢核各使用者操作正確性,日常保養與維護,如有不當的使用與操作應予以糾正教導並列入作業檢核扣罰。

9.各生產單位使用的儀器設備(如量規)由使用部門白行校正與保養,由質量管理部不定期抽檢。

製程質量檢驗

第十三條 製程質量異常的定義

(一)不良率高或存在大量缺點。

(二)管理圖有超連串,連續上升或下降趨勢及周期時。

(三)進料不良,前工程不良品納入本工程中。

第十四條 製程質量檢驗

1.質檢部門對各製程在製品均應依「在製品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異常,迅速處理,確保在製品質量。

2.在製品質量檢驗依製程區分,由質量管理部IPQC負責檢驗:

3.質量管理工程科於製程中配合在製品的加工程序、負責加工條件的測試。

(1)鑽頭研磨後「規范檢驗」並記錄於「鑽頭研磨檢驗報告」上。

(2)切片檢驗分PIH、一次鋼、二次銅及噴錫鍍銅分別依檢驗規范檢驗並記錄於(QAE MicrosectionReport)、(AQE Solderability Tes Report)等檢驗報告。

4.各部門在製造過程中發現異常時,組長應即追查原因,並加以處理後,將異常原因、處理過程及改善對策等開立"異常處理單"呈(副)經理指示後送質量管理部,責任判定後送有關部門會簽後再送總經理室復核。

5.質檢人員於抽驗中發現異常時,應反應單位主管處理並開立「異常處理單」呈經(副)理核簽後送有關部門處理改善。

6.各生產部門依自檢查及順次點檢發生質量異常時,如屬其他部門所發生者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

7.製程問半成品移轉,如發現異常時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

第十五條 實施要點

1.發現單位於製程中發現質量異常,立即採取臨時措施並填寫異常處理單通知質量管理單位。

2.填寫異常處理單需注意:

(1)非量產者不得填寫。

(2)同一異常已填單在24小時內不得再填寫。

(3)詳細填寫,尤其是異常內容,以及臨時措施。

(4)如本單位就是責任單位,則先確認。

3.質量管理單位設立管理簿登記,並判定責任單位,通知其妥善處理,質量管理單位無法判定時,則會同有關單位判定。

4.責任單位確認後立即調查原因(如無法查明原因則會同有關單位研商)並擬定改善對策,經廠長核准後實施。

5.質量管理單位對改善對策的實施進行稽核,了解現況,如仍發現異常,則再請責任單位調查,重新擬訂改善對策,如已改善則向廠長報告並歸檔。

第十六條 製程自主檢查

1.製程中每一位作業人員均應對所生產的製品實施自主檢查,遇質量異常時應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異常應立即報告科長或組長,並開立"異常處理單"見(表)一式四聯,填列異常說明、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送產品質量管理部門判定異常原因及責任發生部門後,依實際需要交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室擬定責任歸屬及獎懲,如果有跨部門或責任不明確時送總經理批示。

2.現場各級主管均有督促所屬確實實施自主檢查的責任,隨時抽驗所屬各製程質量,一旦發現有不良或質量異常時應立即處理外,並追究相關人員疏忽的責任,以確保產品質量水準,降低異常重復發生。

3.製程自主檢查規定依「製程自主檢查實施辦法」實施。

成品質量管理

第十七條 成品質量檢驗

成品檢驗人員應依「成品質量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質量檢驗,以提早發現問題,迅速處理以確保成品質量。

第十八條 出貨檢驗

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

第十九條 原物料質量異常反應

1.原物料進廠檢驗,在各項檢驗項目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異常時,無論其檢驗結果被判定為「合格」或「不合格」,檢驗部門的主管均須於說明欄內加以說明,並依據「資材管理辦法」的規定呈核與處理。

2.對於檢驗異常的原物料經核決主管核決使用時,產品質量管理制度部應依異常項目開立「異常處理單」送製造部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安排生產時通知現場注意使用,並由現場主管填報使用狀況、成本影響及意見,經經理核簽呈總經理批示後送采購單位與提供廠商交涉。

第二十條 在製品與成品質量異常反應及處理

1.在製品與成品在各項質量檢驗的執行過程中或生產過程中有異常時,應提報「異常處理單」,並應立即向有關人員反應質量異常情況,使能迅速採取措施,處理解決,以確保質量。

2.製造部門在製程中發現不良品時,除應依正常程序追蹤原因外,不良品當即剔除,以杜絕不良品流入下製程(以廢品報告單提報,並經質量管理部復核才可報廢)。

產品質量確認

第二十一條 質量確認時機

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於安排"生產進度表"或"製作規范"生產中遇有下列情況時,應將「製作規范」或經理批示送確認的」異常處理單「由質量管理部門人員取樣確認並將供確認項目及內容填立於「質量確認表」,連同確認樣品送營業部門轉交客戶確認。

1.客戶附樣的印刷線路非本公司或要求不同者。

2.批量生產前的質量確認。

3.客戶附樣與製品材質不同者。

4.客戶要求質量確認。

5.生產或質量異常致產品發生規格、物性或其他差異者。

6.經經理或總經理指示送確認者。

第二十二條 確認樣品的生產、取樣與製作

1.確認樣品的生產

(1)若客戶要求確認底片者由研發部製作供確認。

(2)若客戶要求確認印刷線路、傳洋效果者,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以小時製作供確認。

2.確認樣品的取樣

質量管理部人員應取樣二份,一份存質量管理部,另一份連同「質量確認表」交由業務部客戶確認 。

第二十三條 質量確認書的開立作業

1.質量確認書的開立

質量管理部人員在取樣後應即填「質量確認表」一式二份,編號連同樣品呈經理核簽並於「質量確認表」上加蓋「質量確認專用章」轉交研發部及生產管理人員,且在「生產進度表」上註明「確認日期」後轉交業務部門。

2.客戶進廠確認的作業方式

客戶進廠確認需開立「質量確認表」質量管理人員並要求客戶於確認書上簽認,並呈經理核簽後通知生產管理人員排制,客戶確認不合格拒收時,由質量管理部人員填報"異常處理單"呈經理批示,並依批示辦理。

第二十四條 質量確認處理期限及追蹤

1.處理期限

營業部門接獲質量管理部或研發部送來確認的樣品應於二日內轉送客戶,質量確認日數規定國內客戶5日,國外客戶10日,但客戶如需裝配試驗始可確認者,其確認日數為50日,設定日、數以出廠日為基準。

2.質量確認追蹤

質量管理部人員對於末如期完成確認者,且已逾2天以上者時,應以便函反應營業部門,以掌握確認動態及訂單生產。

3.質量確認的結案

質量管理部人員於接獲營業部門送回經客戶確認的「質量確認表」後,應即會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於「生產進度表」上註明確認完成並以安排生產,如客戶認為不合格時應檢查是否補(試)制。

產品質量管理制度教育訓練辦法

第二十五條 質量管理教育訓練的目的是提高員工的質量意識、質量知識及質量管理技能,使員工充分了解質量管理作業內容及方法,以保證產品的質量,並使質量管理人員對產品質量管理制度理論與實施技巧有良好基礎,以發揮產品質量管理制度的最大效果,以及協助協作廠商建立質量管理制度。

第二十六條 由質量管理部負責策劃與執行,並由管理部協辦。

第二十七條 實施要點

(一)依教育訓練的內容,分為以下三類:

1.質量管理基本教育:參加對象為本公司所有員工。

2.質量管理專門教育:參加對象為質量管理人員、檢查站人員、生產部及工程部的各級工程師與單位主管。

3.協作廠商質量管理:參加對象為協作廠商。

(二)依訓練的方式,分為以下二種:

1.廠內訓練:為本公司內部自行訓練,由本公司講授或外聘講師至廠內講授。

2.廠外訓練:選派員工參加外界舉辦的質量管理講座。

(三)由質量管理部先擬訂"質量管理教育訓練長期計劃"列出各階層人員應接受的訓練,經核准後,依據長期計劃,擬訂"質量管理教育訓練年度計劃"列出各部門應受訓人數,經核准後實施,並將計劃送管理部轉知各單位。

(四)質量管理部應建立每位員工的質量管理教育訓練記錄卡,記錄該員已受訓的課程名稱、時數、日期等。

質量異常分析改善

第二十八條 質量異常統計分析

1、質量管理部每日IPQC抽查記錄統計異常料號、項目及數量匯總編制"總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送經理核示後,送製造部一份以了解每日質量異常情況,以擬改善措施。

2、質量管理部每周依據每日抽檢編制的"各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將異常項目匯總編制"抽檢異常周報"送總經理室、製造部品保組並由製造科召集各機班針對主要異常項目、發生原因及措施檢查。

第二十九條 製程質量異常改善"異常處理單"經經理列入改善者,由經理室品保組登記交由改善執行部門依"異常處理單"所擬的改善對策確實執行,並定期提出報告,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改善結果。

第三十條 質量管理圈活動

為提高全體員工的工作能力,增強員工與群體的合作,創造明朗愉快的工作場所,促進管理活動的水平,實現"目標經營管理",公司內各部門來共同組成產品質量管理制度圈,以推動改善工作。

㈤ 怎樣對商品進行質量驗收

1、商品驗收的主要內容和依據是什麼?

答:商品驗收主要是對商品數量、質量和包裝的驗收。即驗收人員檢查入庫商品數量是否與訂單資料或其他憑證相符,規格、牌號等有無差錯,商品質量是否符合規定要求,包裝能否保證貨物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的安全,銷售包裝是否符合要求。商品驗收的標准和依據是:

(1)采購合同或訂單所規定的具體要求條件;

(2)商議價格時的合格樣品;

(3)國家品質標准或國際標准及其他標准。

2、商品出庫要嚴格遵守哪些規章制度?

答:(1)商品出庫必須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按章辦事。發出的商品必須與提貨單、領料單或調撥單上所列的名稱、規格、型號、單價、數量相符合。

(2)待驗收的商品以及有問題的商品不得發放出庫。

(3)商品入庫檢驗與出庫檢驗的方法應保持一致,以避免造成人為的庫存盈虧。

(4)超過提貨單有效期尚未辦理提貨手續,不得發貨。

3、物資到貨驗收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准確性、及時性、嚴肅性;而物資保管保養工作的基

本要求是科學、適時和細致

4、倉庫物料的驗收包括哪些方面?

①名稱、規格:出入庫的貨物是否與相關單據的名稱、規格一致。

②數量:明確出入庫貨物的計量單位,貨物進出庫前應嚴格點數或過磅。

③質量:進庫物料,必須是經過相關部門檢驗合格的方可入庫,出庫物料,要進行

良好的防護包裝並復核後方可出庫,必要時還需進行質量檢驗,以確保做到不良品不投入使用或不流入市場/客戶手裡。

④憑據:單據不全不收,手續不齊不辦。入庫要有入庫單據及檢驗合格證明,出庫

要有完整的出庫單據。

5、一個好的庫管員應做到哪幾點?

①物料標示合乎規范。

②物料依照順序整齊擺放,便於做到先進先出。

③保持整齊、清潔,5S工作慣例化。

④建立完整的物料賬目及物料標示卡。

⑤當日料賬,當日完成(日事日畢)。

⑥依發料規定發料。

⑦呆滯料及時處理。

⑧能做好定期盤點工作。

⑨能塌實地做好生產的後勤服務

㈥ 企業質量管理制度有哪些

品質管理制度
1、總

第一條:目的為保證本公司品質管理制度的推行,並能提前發現異常、迅速處理改善,藉以確保及提高產品品質符合管理及市場需要,特製定本細則。
第二條:范圍本細則包括:
(一)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
(二)各項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
(三)儀器管理;
(四)品質檢驗的執行;
(五)品質異常反應及處理;
(六)客訴處理;
(七)樣品確認;
(八)品質檢查與改善。
第三條: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
本公司品質管理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
各項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設訂
第四條: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范圍規范包括:
(一)原物料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
(二)在製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
(三)成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設訂;
第五條: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設訂
(一)各項品質標准
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會同品質管理部、製造部、營業部、研發部及有關人員依據"操作規范",並參考①國家標准②同業水準③國外水準④客戶需求⑤本身製造能力⑥
原物料供應商水準,分原物料、在製品、成品填制"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一式二份,呈總經理批准後品質管理部一份,並交有關單位憑此執行。
(二)品質檢驗規范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召集品質管理部、製造部、營業部、研發部及有關人員分原物料、在製品、成品將①檢查項目②料號(規格)③品質標准④檢驗頻率(取樣規定)⑤檢驗方法及使用儀器設備⑥允收規定等填注於"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內,交有關部門主管核簽且經總經理核准後分發有關部門憑此執行。
第六條: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修訂
(一)各項品質標准、檢驗規范若因①機械設備更新②技術改進③製程改善④市場需要⑤加工條件變更等因素變化,可以予以修訂。
(二)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校正一次,並參照以往品質實績會同有關單位檢查各料號(規格)各項標准及規范的合理性,酌予修訂。
(三)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修訂時,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填立"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說明修訂原因,並交有關部門會簽意見,呈現總經理批示後,始可憑此執行。
2、儀器管理
第七條:儀器校正、維護計劃
(一)周期設訂
儀器使用部門應依儀器購入時的設備資料、操作說明書等資料,填制"儀器校正、維護基準表"設定定期校正維護周期,作為儀器年度校正、維護計劃的擬訂及執行的依據。
(二)年度校正計劃及維護計劃?
儀器使用部門應於每年年底依據所設訂的校正、維護周期,填制"儀器校正計劃實施表"、"儀器維護計劃實施表"做為年度校正及維護計劃實施的依據。
第八條:校正計劃的實施
(一)儀器校正人員應依據"年度校正計劃"執行日常校正,精度校正作業,並將校正結果記錄於"儀器校正卡"內,一式二份存於使用部門。
(二)儀器外協校正:有關精密儀器每年應定期由使用單位通過品質管理部或研發部申請委託校正,並填立"外協請修單"以確保儀器的精確度。
第九條:儀器使用與保養1、儀器使用人進行各項檢驗時,應依"檢驗規范"內的操作步驟操作,使用後應妥善保管與保養。
2、特殊精密儀器,使用部門主管應指定專人操作與負責管理,非指定操作人員不得任意使用(經主管核准者例外)。3、使用部門主管應負責檢核各使用者操作正確性,日常保養與維護,如有不當的使用與操作應予以糾正教導並列入作業檢核扣罰。4、各生產單位使用的儀器設備(如量規)由使用部門自行校正與保養,由品質管理部不定期抽檢。
5.儀器保養(1)儀器保養人員應依據"年度維護計劃"執行保養作業並將結果記錄於"儀器維護卡"內。(2)儀器外協修造:儀器邦聯保養人員基於設備、技術能力不足時,保養人員應填立"外表請修申請單"並呈主管核准後送采購辦理外協修造。(3)任何儀器損壞後的維修都應當保留維修履歷及驗證記錄,以便追蹤。
3、原物料品質管理
第十條;原物料品質檢驗
(1)原物料進入廠區時,庫管單位應依據"資材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收料,對需用儀器檢驗的原物料,開立』材料驗收單(基板)"、"材料驗收單(鑽頭)"及"材料驗收單(一般)",通知品質管理工程人員檢驗且品質管理工程人員於接獲單據三日內,依原物料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完成檢驗。
(2)"材料驗收單"(一般)、(基板)、(鑽頭)各一式五聯檢驗完成後,第一聯送采購,核對無誤後送會計整理付款,第二聯會計存,第三聯料庫,第四聯品質管理存,第五聯送保稅。且每次把檢驗結果記錄於"供應廠商品質記錄卡",並每月根據原物料品名規格類別的結果統計於"供應商品質統計表"及每月評核供應商的行分於"供應商的評價表",提供采購作為選擇對抗廠商的參考資料。
4、製造前品質條件復查
第十一條:製造通知單的審核(新客戶、新流程、特殊產品)品質管理部主管收到"製造通知單"後,應於一日內完成審核。
(一)"製造通知單"的審核
1、訂制料號-PC板類別的特殊要求是否符合公司製造規范。
2、種類-客戶提供的油墨顏色。
3、底板-底板規格是否符合公司製造規范,使用於特殊要求者有否特別註明。
4、品質要求-各項品質要求是否明確,並符合本公司的品質規范,如有特殊品質要求是否可接受,是否需要先確認再確定產量。
5、包裝方式-是否符合本公司的包裝規范,客戶要求的特殊包裝方式可否接受,外銷訂單的Shipping
Mark及Side
Mark是否明確表示。
6、是否使用特殊的原物料。
(二)製造通知單審核後的處理
1、新開發產品、"試制通知單"及特殊物理、化學性質或尺寸外觀要求的通知單應轉交研發部提示有關製造條件等並簽認,若確認其品質要求超出製造能力時應述明原因後,將"製造通知單"送回製造部辦理退單,由營業部向客戶說明。
2、新開發產品若品質標准尚未制定時,應將"製造通知單"交研發部擬定加工條件及暫訂品質標准,由研發部記錄於"製造規范"上,作為製造部門生產及品質管理的依據。
第十二條:生產前製造及品質標准復核
(一)製造部門接到研發部送來的"製造規范"後,須由科長或組長先查核確認下列事項後始可進行生產:
1、該製品是否訂有"成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
作為品質標准判定的依據。
2、是否訂有"標准操作規范"及"加工方法"。
(二)製造部門確認無誤後於"製造規范"上簽認,作為生產的依據。
5、製程品質管理
第十三條:製程品質檢驗
(一)質檢部門對各製程在製品均應依"在製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品質檢驗,以提早發現異常,迅速處理,確保在製品品質。
(二)在製品品質檢驗依製程區分,由品質管理部IPQC負責檢驗:
1、鑽孔-IPQC鑽孔科日報表。
2、修一-針對線路印刷檢修後分十五條以下及十五條以上分別檢驗記錄於IPQC修一日報表。
3、修二-針對鍍銅(Cu)易(Sn/Pb)後15條以上分別檢驗記錄於IPQC修二日報表。
4、鍍金-IPQC鍍金日報表。
5、底片製造完成正式鑽孔前由品質管理工程科檢驗並記錄於"底片檢查要項"。
6、其他如"噴錫板製程抽驗管理日報表"、"QAI進料抽驗報告"、"S/M抽驗日報表"等抽驗。
(三)品質管理工程科於製程中配合在製品的加工程序、負責加工條件的測試:
1、鑽頭研磨後"規范檢驗"並記錄於"鑽頭研磨檢驗報告"上。
2、切片檢驗分PIH、一次銅、二次銅及噴錫蝕銅分別依檢驗規范檢驗並記錄於(QAE
Microsection
Report)、(AQE
Solderability
Tes
Report)等檢驗報告。
(四)各部門在製造過程中發現異常時,組長應即追查原因,並加以處理後將異常原因、處理過程及改善對策等開立"異常處理單"呈(副)經理指示後送品質管理部,責任判定後送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室復核。
(五)質檢人員於抽驗中發現異常時,應反應單位主管處理並開立"
異常處理單"呈經(副)理核簽後送有關部門處理改善。
(六)各生產部門依自檢查及順次點檢發生品質異常時,如屬其他部門所發生者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
(七)製程間半成品移轉,如發現異常時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
第十四條:製程自主檢查
(一)製程中每一位作業人員均應對所生產的製品實施自主檢查,遇品質異常時應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異常應立即報告科長或組長,並開立"異常處理單"見(表)一式四聯,填列異常說明、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送品質管理部門判定異常原因及責任發生部門後,依實際需要交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室擬定責任歸屬及獎懲,如果有跨部門或責任不明確時送總經理批示。第一聯總經理室存,第二聯品質管理部門(生產管理),第三聯會簽部門,第四聯經辦部門。
(二)現場各級主管均有督促所屬確實實施自主檢查的責任,隨時抽驗所屬各製程品質,一旦發現有不良或品質異常時應立即處理外,並追究相關人員疏忽的責任,以確保產品品質水準,降低異常重復發生。
(三)製程自主檢查規定依"製程自主檢查實施辦法"實施。
6、成品品質管理
第十五條:成品品質檢驗
成品檢驗人員應依"成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品質檢驗,以提早發現,迅速處理以確保成品品質。
第十六條:出貨檢驗
每批產品出貨前,品檢單位應依出貨檢驗標示的規定進行檢驗,並將品質與包裝檢驗結果填報"出貨檢驗記錄表"見(附表)呈主管批示後依綜合判定執行。
7、品質異常反應及處理
第十七條:原物料品質異常反應
(一)原物料進廠檢驗,在各項檢驗項目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異常時,無論其檢驗結果被判定為"合格"或"不合格",檢驗部門的主管均須於說明欄內加以說明,並依據"資材管理辦法"的規定呈核與處理。
(二)對於檢驗異常的原物料經核決主管核決使用時,品質管理部應依異常項目開立"異常處理單"送製造部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安排生產時通知現場注意使用,並由現場主管填報使用狀況、成本影響及意見,經經理核簽呈總經理批示後送采購單位與提供廠商交涉。
第十八條:在製品與成品品質異常反應及處理
(一)在製品與成品在各項品質檢驗的執行過程中或生產過程中有異常時,應提報"異常處理單",並應立即向有關人員反應品質異常情況,使能迅速採取措施,處理解決,以確保品質。
(二)製造部門在製程中發現不良品時,除應依正常程序追蹤原因外,不良品當即剔除,以杜絕不良品流入下製程(以"廢品報告單"提報,並經品質管理部復核才可報廢)。
第十九條:製程間品質異常反應
收料部門組長在製程自主檢查中發現供料部門供應在製品品質不合格時,應填寫"異常處理單"詳述異常原因,連同樣品,經報告科長後送經理室績效組登記(列入追蹤)後,送經理室品保組人員召集收料部門及供料部門人員共同檢查料品異常項目、數量並擬定處理對策及追查責任歸屬部門(或個人)並呈經理批示後,第一聯送總經理室催辦及督促料品處理及異常改善結果,第二聯送生產管理組(品質管理部)做生產安排及調度,第三聯送收料部門(會簽部門)依批示辦理,第四聯送回供料部門。製造科召集機班人員檢查改善並依批示辦理後,送經理室品保組存,績效組重新核算生產績效及督促異常改善結果。
8、成品出廠前的品質管理
第二十條:成品繳庫管理
(一)品質管理部門主管對預定繳庫的批號,應逐項依"製造流程卡"、"QAI進料抽驗報告"及有關資料審核確認後始可辦理繳庫作業。
(二)品質管理部門人員對於繳庫前的成品應抽檢,若有品質不合格的批號,超過管理范圍時,應填寫"異常處理單"
詳述異常情況及附樣並擬定料品處理方式,呈經理批示後,交有關部門處理及改善。
(三)品質管理人員對復檢不合格的批號,如經理無法裁決時,把"異常處理單"呈總經理批示。
第二十一條:檢驗報告申請作業
(一)客戶要求提供產品檢驗報告者,營業人員應填報"檢驗報告申請單"一式一聯說明理由,檢驗項目理由,檢驗項目及品質要求後送總經理室產銷組。
(二)總經理室產銷組人員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時,應轉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品質要求超出公司成品品質標准者,須交研發部)研判是否出具"檢驗報告",呈經理核簽後把"檢驗報告申請單"送總經理室產銷組,轉送品質管理部。
(三)品質管理部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後,於製造後取樣做成品物性實驗,並依要求檢驗項目檢驗後將檢驗結果填入"檢驗報告表"一式二聯,經主管核簽後,第一聯連同"檢驗報告申請單"送總經理產銷組,第二聯自存憑以簽認成品繳庫。
(四)特殊物、化性的檢驗,品質管理部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後,會同研發部於製造後取樣檢驗,品質管理部人員將檢驗結果轉填於"檢驗報告表"一式二聯,經主管核簽,第一聯連同"檢驗報告申請表"送產銷組,第二聯自存。
(五)產銷組人員在接獲品質管理部人員送來的"檢驗報告表"第一聯及"檢驗報告申請單"後,應依"檢驗報告表"資料及參酌"檢驗報告申請單"的客戶要求,復印一份呈主管核簽,並蓋上"產品檢驗專用章"後送營業部門轉客戶。
9、產品品質確認
第二十二條:品質確認時機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於安排"生產進度表"或"製作規范"生產中遇有下列情況時,應將"製作規范"或經理批示送確認的"異常處理單"由品質管理部門人員取樣確認並將供確認項目及內容填立於"品質確認表",連同確認樣品送營業部門轉交客戶確認。
(一)批量生產前的品質確認。
(二)客戶要求品質確認。
(三)客戶附樣與製品材質不同者。
(四)客戶附樣的印刷線路非本公司或要求不同者。
(五)生產或品質異常致產品發生規格、物性或其他差異者。
(六)經經理或總經理指示送確認者。
第二十三條:確認樣品的生產、取樣與製作
(一)確認樣品的生產1、若用戶要求確認底片者由研發部製作供確認。2、若客戶要求確認印刷線路、傳送效果者,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以小時製作供確認。
(二)確認樣品的取樣
品質管理部人員應取樣二份,一份存品質管理部,另一份連同"品質確認表"交由業務部送客戶確認。
第二十四條:品質確認書的開立作業
(一)品質確認書的開立品質管理部人員在取樣後應即填"品質確認表"一式二份,編號連同樣品呈經理核簽並於"品質確認表"上加蓋"品質確認專用章"轉交研發部及生產管理人員,且在"生產進度表"上註明"確認日期"後轉交業務部門。
(二)客戶進廠確認的作業方式客戶進廠確認需開立"品質確認表"品質管理人員並要求客戶於確認書上簽認,並呈經理核簽後通知生產管理人員排制,客戶確認不合格拒收時,由品質管理部人員填報"異常處理單"呈經理批示,並依批示辦理。
第二十五條:品質確認處理期限及追蹤
(一)處理期限
營業部門接獲品質管理部或研發部送來確認的樣品應於二日內轉送客戶,品質確認日數規定國內客戶5日,國外客戶10日,但客戶如需裝配試驗始可確認者,其確認日數為50日,設定日數以出廠日為基準。
(二)品質確認追蹤
品質管理部人員對於未如期完成確認者,且已逾2天以上者時,應以便函反應營業部門,以掌握確認動態及訂單生產。
(三)品質確認的結案
品質管理部人員於接獲營業部門送回經客戶確認的"品質確認表"後,應即會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於"生產進度表"上註明確認完成並以安排生產,如客戶不合格時應檢查是否補(試)制。
10、
品質異常分析改善
第二十六條:製程品質異常改善
"異常處理單"經經理列入改善者,由經理室品保組登記交由改善執行部門依"異常處理單"所擬的改善對策確實執行,並定期提出報告,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改善結果。
第二十七條:品質異常統計分析
(一)品質管理部每日依IPQC抽查記錄統計異常料號、項目及數量匯總編制"各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
送經理核示後,送製造部一份以了解每日品質異常情況,以擬改善措施。
(二)品質管理部每周依據每日抽檢編制的"各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將異常項目匯總編制"抽檢異常周報"送總經理室、製造部品保組並由製造科召集各機班針對主要異常項目、發生原因及措施檢查。
(三)各科生產中發生異常時擬報廢的PC板,應填報"成品報廢單"會品質管理部MPB確認後始可報廢,且每月5日前由品質管理部匯部填報"製程料號別報廢原因統計表"見(附表)送有關部門檢查改善。
第二十八條:品質管理圈活動
為培養基層幹部的領導統御及領導能力以促進自我啟發提高人員的工作士氣及品質意識,以團隊精神共謀產品品質的改善,公司內各部門得組成品質管理圈,以推動改善工作。

㈦ 實習單位在抓好質量管理方面制定了哪些規章制度,辦法

品質管理制度
1、總 則
第一條:目的為保證本公司品質管理制度的推行,並能提前發現異常、迅速處理改善,藉以確保及提高產品品質符合管理及市場需要,特製定本細則。 第二條:范圍本細則包括: (一)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 (二)各項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 (三)儀器管理; (四)品質檢驗的執行; (五)品質異常反應及處理; (六)客訴處理; (七)樣品確認; (八)品質檢查與改善。 第三條: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 本公司品質管理組織機能與工作職責。 各項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設訂 第四條: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范圍規范包括: (一)原物料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 (二)在製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 (三)成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設訂; 第五條: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設訂 (一)各項品質標准 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會同品質管理部、製造部、營業部、研發部及有關人員依據"操作規范",並參考①國家標准②同業水準③國外水準④客戶需求⑤本身製造能力⑥ 原物料供應商水準,分原物料、在製品、成品填制"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一式二份,呈總經理批准後品質管理部一份,並交有關單位憑此執行。 (二)品質檢驗規范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召集品質管理部、製造部、營業部、研發部及有關人員分原物料、在製品、成品將①檢查項目②料號(規格)③品質標准④檢驗頻率(取樣規定)⑤檢驗方法及使用儀器設備⑥允收規定等填注於"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內,交有關部門主管核簽且經總經理核准後分發有關部門憑此執行。 第六條: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修訂 (一)各項品質標准、檢驗規范若因①機械設備更新②技術改進③製程改善④市場需要⑤加工條件變更等因素變化,可以予以修訂。 (二)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每年年底前至少重新校正一次,並參照以往品質實績會同有關單位檢查各料號(規格)各項標准及規范的合理性,酌予修訂。 (三)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修訂時,總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填立"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設(修)訂表",說明修訂原因,並交有關部門會簽意見,呈現總經理批示後,始可憑此執行。
2、儀器管理
第七條:儀器校正、維護計劃
(一)周期設訂 儀器使用部門應依儀器購入時的設備資料、操作說明書等資料,填制"儀器校正、維護基準表"設定定期校正維護周期,作為儀器年度校正、維護計劃的擬訂及執行的依據。 (二)年度校正計劃及維護計劃? 儀器使用部門應於每年年底依據所設訂的校正、維護周期,填制"儀器校正計劃實施表"、"儀器維護計劃實施表"做為年度校正及維護計劃實施的依據。
第八條:校正計劃的實施
(一)儀器校正人員應依據"年度校正計劃"執行日常校正,精度校正作業,並將校正結果記錄於"儀器校正卡"內,一式二份存於使用部門。 (二)儀器外協校正:有關精密儀器每年應定期由使用單位通過品質管理部或研發部申請委託校正,並填立"外協請修單"以確保儀器的精確度。 第九條:儀器使用與保養1、儀器使用人進行各項檢驗時,應依"檢驗規范"內的操作步驟操作,使用後應妥善保管與保養。 2、特殊精密儀器,使用部門主管應指定專人操作與負責管理,非指定操作人員不得任意使用(經主管核准者例外)。3、使用部門主管應負責檢核各使用者操作正確性,日常保養與維護,如有不當的使用與操作應予以糾正教導並列入作業檢核扣罰。4、各生產單位使用的儀器設備(如量規)由使用部門自行校正與保養,由品質管理部不定期抽檢。 5.儀器保養(1)儀器保養人員應依據"年度維護計劃"執行保養作業並將結果記錄於"儀器維護卡"內。(2)儀器外協修造:儀器邦聯保養人員基於設備、技術能力不足時,保養人員應填立"外表請修申請單"並呈主管核准後送采購辦理外協修造。(3)任何儀器損壞後的維修都應當保留維修履歷及驗證記錄,以便追蹤。
3、原物料品質管理
第十條;原物料品質檢驗 (1)原物料進入廠區時,庫管單位應依據"資材管理辦法"的規定辦理收料,對需用儀器檢驗的原物料,開立』材料驗收單(基板)"、"材料驗收單(鑽頭)"及"材料驗收單(一般)",通知品質管理工程人員檢驗且品質管理工程人員於接獲單據三日內,依原物料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完成檢驗。 (2)"材料驗收單"(一般)、(基板)、(鑽頭)各一式五聯檢驗完成後,第一聯送采購,核對無誤後送會計整理付款,第二聯會計存,第三聯料庫,第四聯品質管理存,第五聯送保稅。且每次把檢驗結果記錄於"供應廠商品質記錄卡",並每月根據原物料品名規格類別的結果統計於"供應商品質統計表"及每月評核供應商的行分於"供應商的評價表",提供采購作為選擇對抗廠商的參考資料。
4、製造前品質條件復查
第十一條:製造通知單的審核(新客戶、新流程、特殊產品)品質管理部主管收到"製造通知單"後,應於一日內完成審核。
(一)"製造通知單"的審核
1、訂制料號-PC板類別的特殊要求是否符合公司製造規范。 2、種類-客戶提供的油墨顏色。 3、底板-底板規格是否符合公司製造規范,使用於特殊要求者有否特別註明。 4、品質要求-各項品質要求是否明確,並符合本公司的品質規范,如有特殊品質要求是否可接受,是否需要先確認再確定產量。 5、包裝方式-是否符合本公司的包裝規范,客戶要求的特殊包裝方式可否接受,外銷訂單的Shipping Mark及Side Mark是否明確表示。 6、是否使用特殊的原物料。
(二)製造通知單審核後的處理
1、新開發產品、"試制通知單"及特殊物理、化學性質或尺寸外觀要求的通知單應轉交研發部提示有關製造條件等並簽認,若確認其品質要求超出製造能力時應述明原因後,將"製造通知單"送回製造部辦理退單,由營業部向客戶說明。 2、新開發產品若品質標准尚未制定時,應將"製造通知單"交研發部擬定加工條件及暫訂品質標准,由研發部記錄於"製造規范"上,作為製造部門生產及品質管理的依據。 第十二條:生產前製造及品質標准復核 (一)製造部門接到研發部送來的"製造規范"後,須由科長或組長先查核確認下列事項後始可進行生產: 1、該製品是否訂有"成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 作為品質標准判定的依據。 2、是否訂有"標准操作規范"及"加工方法"。 (二)製造部門確認無誤後於"製造規范"上簽認,作為生產的依據。
5、製程品質管理
第十三條:製程品質檢驗
(一)質檢部門對各製程在製品均應依"在製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品質檢驗,以提早發現異常,迅速處理,確保在製品品質。 (二)在製品品質檢驗依製程區分,由品質管理部IPQC負責檢驗: 1、鑽孔-IPQC鑽孔科日報表。 2、修一-針對線路印刷檢修後分十五條以下及十五條以上分別檢驗記錄於IPQC修一日報表。 3、修二-針對鍍銅(Cu)易(Sn/Pb)後15條以上分別檢驗記錄於IPQC修二日報表。 4、鍍金-IPQC鍍金日報表。 5、底片製造完成正式鑽孔前由品質管理工程科檢驗並記錄於"底片檢查要項"。 6、其他如"噴錫板製程抽驗管理日報表"、"QAI進料抽驗報告"、"S/M抽驗日報表"等抽驗。 (三)品質管理工程科於製程中配合在製品的加工程序、負責加工條件的測試: 1、鑽頭研磨後"規范檢驗"並記錄於"鑽頭研磨檢驗報告"上。 2、切片檢驗分PIH、一次銅、二次銅及噴錫蝕銅分別依檢驗規范檢驗並記錄於(QAE Microsection Report)、(AQE Solderability Tes Report)等檢驗報告。 (四)各部門在製造過程中發現異常時,組長應即追查原因,並加以處理後將異常原因、處理過程及改善對策等開立"異常處理單"呈(副)經理指示後送品質管理部,責任判定後送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室復核。 (五)質檢人員於抽驗中發現異常時,應反應單位主管處理並開立" 異常處理單"呈經(副)理核簽後送有關部門處理改善。 (六)各生產部門依自檢查及順次點檢發生品質異常時,如屬其他部門所發生者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 (七)製程間半成品移轉,如發現異常時以"異常處理單"反應處理。
第十四條:製程自主檢查
(一)製程中每一位作業人員均應對所生產的製品實施自主檢查,遇品質異常時應即予挑出,如系重大或特殊異常應立即報告科長或組長,並開立"異常處理單"見(表)一式四聯,填列異常說明、原因分析及處理對策、送品質管理部門判定異常原因及責任發生部門後,依實際需要交有關部門會簽,再送總經理室擬定責任歸屬及獎懲,如果有跨部門或責任不明確時送總經理批示。第一聯總經理室存,第二聯品質管理部門(生產管理),第三聯會簽部門,第四聯經辦部門。 (二)現場各級主管均有督促所屬確實實施自主檢查的責任,隨時抽驗所屬各製程品質,一旦發現有不良或品質異常時應立即處理外,並追究相關人員疏忽的責任,以確保產品品質水準,降低異常重復發生。 (三)製程自主檢查規定依"製程自主檢查實施辦法"實施。
6、成品品質管理
第十五條:成品品質檢驗 成品檢驗人員應依"成品品質標准及檢驗規范"的規定實施品質檢驗,以提早發現,迅速處理以確保成品品質。 第十六條:出貨檢驗 每批產品出貨前,品檢單位應依出貨檢驗標示的規定進行檢驗,並將品質與包裝檢驗結果填報"出貨檢驗記錄表"見(附表)呈主管批示後依綜合判定執行。
7、品質異常反應及處理
第十七條:原物料品質異常反應
(一)原物料進廠檢驗,在各項檢驗項目中,只要有一項以上異常時,無論其檢驗結果被判定為"合格"或"不合格",檢驗部門的主管均須於說明欄內加以說明,並依據"資材管理辦法"的規定呈核與處理。 (二)對於檢驗異常的原物料經核決主管核決使用時,品質管理部應依異常項目開立"異常處理單"送製造部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安排生產時通知現場注意使用,並由現場主管填報使用狀況、成本影響及意見,經經理核簽呈總經理批示後送采購單位與提供廠商交涉。
第十八條:在製品與成品品質異常反應及處理
(一)在製品與成品在各項品質檢驗的執行過程中或生產過程中有異常時,應提報"異常處理單",並應立即向有關人員反應品質異常情況,使能迅速採取措施,處理解決,以確保品質。 (二)製造部門在製程中發現不良品時,除應依正常程序追蹤原因外,不良品當即剔除,以杜絕不良品流入下製程(以"廢品報告單"提報,並經品質管理部復核才可報廢)。 第十九條:製程間品質異常反應 收料部門組長在製程自主檢查中發現供料部門供應在製品品質不合格時,應填寫"異常處理單"詳述異常原因,連同樣品,經報告科長後送經理室績效組登記(列入追蹤)後,送經理室品保組人員召集收料部門及供料部門人員共同檢查料品異常項目、數量並擬定處理對策及追查責任歸屬部門(或個人)並呈經理批示後,第一聯送總經理室催辦及督促料品處理及異常改善結果,第二聯送生產管理組(品質管理部)做生產安排及調度,第三聯送收料部門(會簽部門)依批示辦理,第四聯送回供料部門。製造科召集機班人員檢查改善並依批示辦理後,送經理室品保組存,績效組重新核算生產績效及督促異常改善結果。
8、成品出廠前的品質管理
第二十條:成品繳庫管理
(一)品質管理部門主管對預定繳庫的批號,應逐項依"製造流程卡"、"QAI進料抽驗報告"及有關資料審核確認後始可辦理繳庫作業。 (二)品質管理部門人員對於繳庫前的成品應抽檢,若有品質不合格的批號,超過管理范圍時,應填寫"異常處理單" 詳述異常情況及附樣並擬定料品處理方式,呈經理批示後,交有關部門處理及改善。 (三)品質管理人員對復檢不合格的批號,如經理無法裁決時,把"異常處理單"呈總經理批示。
第二十一條:檢驗報告申請作業
(一)客戶要求提供產品檢驗報告者,營業人員應填報"檢驗報告申請單"一式一聯說明理由,檢驗項目理由,檢驗項目及品質要求後送總經理室產銷組。 (二)總經理室產銷組人員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時,應轉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品質要求超出公司成品品質標准者,須交研發部)研判是否出具"檢驗報告",呈經理核簽後把"檢驗報告申請單"送總經理室產銷組,轉送品質管理部。 (三)品質管理部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後,於製造後取樣做成品物性實驗,並依要求檢驗項目檢驗後將檢驗結果填入"檢驗報告表"一式二聯,經主管核簽後,第一聯連同"檢驗報告申請單"送總經理產銷組,第二聯自存憑以簽認成品繳庫。 (四)特殊物、化性的檢驗,品質管理部接獲"檢驗報告申請單"後,會同研發部於製造後取樣檢驗,品質管理部人員將檢驗結果轉填於"檢驗報告表"一式二聯,經主管核簽,第一聯連同"檢驗報告申請表"送產銷組,第二聯自存。 (五)產銷組人員在接獲品質管理部人員送來的"檢驗報告表"第一聯及"檢驗報告申請單"後,應依"檢驗報告表"資料及參酌"檢驗報告申請單"的客戶要求,復印一份呈主管核簽,並蓋上"產品檢驗專用章"後送營業部門轉客戶。
9、產品品質確認
第二十二條:品質確認時機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於安排"生產進度表"或"製作規范"生產中遇有下列情況時,應將"製作規范"或經理批示送確認的"異常處理單"由品質管理部門人員取樣確認並將供確認項目及內容填立於"品質確認表",連同確認樣品送營業部門轉交客戶確認。 (一)批量生產前的品質確認。 (二)客戶要求品質確認。 (三)客戶附樣與製品材質不同者。 (四)客戶附樣的印刷線路非本公司或要求不同者。 (五)生產或品質異常致產品發生規格、物性或其他差異者。 (六)經經理或總經理指示送確認者。 第二十三條:確認樣品的生產、取樣與製作 (一)確認樣品的生產1、若用戶要求確認底片者由研發部製作供確認。2、若客戶要求確認印刷線路、傳送效果者,經理室生產管理組應以小時製作供確認。 (二)確認樣品的取樣 品質管理部人員應取樣二份,一份存品質管理部,另一份連同"品質確認表"交由業務部送客戶確認。 第二十四條:品質確認書的開立作業 (一)品質確認書的開立品質管理部人員在取樣後應即填"品質確認表"一式二份,編號連同樣品呈經理核簽並於"品質確認表"上加蓋"品質確認專用章"轉交研發部及生產管理人員,且在"生產進度表"上註明"確認日期"後轉交業務部門。 (二)客戶進廠確認的作業方式客戶進廠確認需開立"品質確認表"品質管理人員並要求客戶於確認書上簽認,並呈經理核簽後通知生產管理人員排制,客戶確認不合格拒收時,由品質管理部人員填報"異常處理單"呈經理批示,並依批示辦理。 第二十五條:品質確認處理期限及追蹤 (一)處理期限 營業部門接獲品質管理部或研發部送來確認的樣品應於二日內轉送客戶,品質確認日數規定國內客戶5日,國外客戶10日,但客戶如需裝配試驗始可確認者,其確認日數為50日,設定日數以出廠日為基準。 (二)品質確認追蹤 品質管理部人員對於未如期完成確認者,且已逾2天以上者時,應以便函反應營業部門,以掌握確認動態及訂單生產。 (三)品質確認的結案 品質管理部人員於接獲營業部門送回經客戶確認的"品質確認表"後,應即會經理室生產管理人員於"生產進度表"上註明確認完成並以安排生產,如客戶不合格時應檢查是否補(試)制。
10、 品質異常分析改善
第二十六條:製程品質異常改善 "異常處理單"經經理列入改善者,由經理室品保組登記交由改善執行部門依"異常處理單"所擬的改善對策確實執行,並定期提出報告,會同有關部門檢查改善結果。 第二十七條:品質異常統計分析 (一)品質管理部每日依IPQC抽查記錄統計異常料號、項目及數量匯總編制"各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 送經理核示後,送製造部一份以了解每日品質異常情況,以擬改善措施。 (二)品質管理部每周依據每日抽檢編制的"各機班、料號不良分析日報表"將異常項目匯總編制"抽檢異常周報"送總經理室、製造部品保組並由製造科召集各機班針對主要異常項目、發生原因及措施檢查。 (三)各科生產中發生異常時擬報廢的PC板,應填報"成品報廢單"會品質管理部MPB確認後始可報廢,且每月5日前由品質管理部匯部填報"製程料號別報廢原因統計表"見(附表)送有關部門檢查改善。 第二十八條:品質管理圈活動 為培養基層幹部的領導統御及領導能力以促進自我啟發提高人員的工作士氣及品質意識,以團隊精神共謀產品品質的改善,公司內各部門得組成品質管理圈,以推動改善工作。

㈧ 糧食出庫質量檢驗制度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糧油倉儲單位的糧油倉儲活動,維護糧食流通秩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根據《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中央儲備糧管理條例》和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糧油倉儲單位從事糧油倉儲活動,適用本辦法。
第三條 糧油倉儲單位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相關管理規定,執行國家和地方糧食流通政策和糧食應急預案,貫徹國家和地方制定的倉儲管理制度和標准,接受糧食行政管理部門的業務指導,配合糧食行政管理部門依法開展監督檢查。
第四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糧油倉儲管理制度,積極應用先進適用的糧油儲藏技術,延緩糧油品質劣變,降低糧油損失損耗,防止糧油污染,確保庫存糧油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
第五條 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全國糧油倉儲監
督管理工作,制定管理制度和標准,組織儲糧安全檢查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的糧油倉儲監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糧油倉儲單位備案管理
第六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自設立或者開始從事糧油倉儲活動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所在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備案。備案應當包括單位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主要倉儲業務類型、倉(罐)容規模等內容。具體備案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制定。
第七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擁有固定經營場地,並符合本辦法有關污染源、危險源安全距離的規定;
(二)擁有與從事糧油倉儲活動相適應的設施設備,並符合糧油儲藏技術規范的要求;
(三)擁有相應的專業技術管理人員。
第八條 未經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批准,糧油倉儲單位名稱中不得使用「國家儲備糧」和「中央儲備糧」字樣。
第三章 糧油出入庫管理
第九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按照國家糧油質量標准對入庫糧油進行檢驗,建立糧油質量檔案。成品糧油質量檔案還應包括生產企業出具的質量檢驗報告、生產日期、保質期限等內容。
第十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及時對入庫糧油進行整理,使其達到儲存安全的要求,並按照不同品種、性質、生產年份、等級、安全水分、食用和非食用等進行分類存放。糧油入庫(倉)應當准確計量,並製作計量憑證。
第十一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按貨位及時製作「庫存糧油貨位卡」,准確記錄糧油的品種、數量、產地、生產年份、糧權所有人、糧食商品屬性、等級、水分、雜質等信息,並將卡片置於貨位的明顯位置。
第十二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在糧油出庫前按規定檢驗出庫糧油質量。糧油出庫應當准確計量,並製作計量憑證,做好出庫記錄。
第十三條 出庫糧油包裝物和運輸工具不得對糧油造成污染。未經處理的嚴重蟲糧、危險蟲糧不得出庫。可能存在發熱危險的糧油不得長途運輸。
第十四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及時清除倉房、工作塔等倉儲設施內的粉塵,按規定配置防粉塵設備,防止發生粉塵爆炸事故。禁止人員進入正在作業的烘乾塔、立筒倉、淺圓倉等設施。
第四章 糧油儲存管理
第十五條 糧油倉儲單位負責人對全部庫存糧油的數量真實、質量良好、儲存安全負責。
糧油保管員、糧油質量檢驗員應當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具備相應的職業資格。
第十六條 糧油儲存區應當保持清潔,並與辦公區、生活區進行有效隔離。在糧油儲存區內開展的活動和存放的物品不得對糧油造成污染或者對糧油儲存安全構成威脅。
第十七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對倉房(油罐)編排號碼,配備必要的倉儲設備,建立健全設備使用、保養、維修、報廢等制度。
第十八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按照倉房(油罐)的設計容量和要求儲存糧油,執行《糧油儲藏技術規范》等技術標准,建立糧油倉儲管理過程記錄文件。
第十九條 糧油倉儲單位倉儲能力不足時,應當通過代儲、租賃等方式,合理利用其他單位的現有糧油倉儲設施,擴大倉儲能力。糧油倉儲單位應當與承儲或者出租的單位簽訂規范的代儲或者租賃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現有倉儲設施不足,確有必要露天儲存糧油的,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一)打囤做垛應當確保結構安全,規格一致;
(二)囤垛應當滿足防水、防潮、防火、防風、防蟲鼠雀害的要求,並採取測溫、通風等必要的倉儲措施;
(三)用於堆放糧油的地坪和打囤做垛的器材不得對糧油造成污染。
第二十條 在常規儲存條件下,糧油正常儲存年限一般為小麥5年,稻穀和玉米3年,食用油脂和豆類2年。
第二十一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按照本辦法有關糧油儲存損耗處置方法的規定處置糧油儲存損耗。國家對政策性糧油儲存損耗的處置方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二條 儲存糧油出庫數量多於入庫數量的溢余,不得沖抵其他貨位或批次糧油的損耗和損失。
第二十三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設立糧油保管賬、統計賬、會計賬,真實、完整地反映庫存糧油和資金佔用情況,並按有關規定妥善保管。庫存糧油情況發生變化的,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更新庫存糧油貨位卡和有關帳目,確保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第二十四條 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建立安全生產檢查制度,定期對生產狀況進行檢查評估,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第二十五條 儲糧化學葯劑應當存放在專用的葯品庫內,實行雙人雙鎖管理,並對葯劑和包裝物領用及回收進行登記。
進行熏蒸作業的,應當制訂熏蒸方案,並報當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熏蒸作業中,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在作業場地周圍設立警示牌和警戒線,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熏蒸作業區。
第二十六條 庫存糧油發生降等、損失、超耗等儲存事故的,糧油倉儲單位應當及時進行處置,避免損失擴大。屬於較大、重大或者特大儲存事故的,應當立即向所在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告。屬於特大儲存事故的,所在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事故報告24小時內,上報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
糧油儲存事故按照以下標准劃分:
(一)一次事故造成10噸以下糧食或2噸以下油脂損失的為一般儲存事故;
(二)一次事故造成10噸以上100噸以下糧食或2噸以上20噸以下油脂損失的為較大儲存事故;
(三)一次事故造成100噸以上1000噸以下糧食或20噸以上200噸以下油脂損失的為重大儲存事故;
(四)一次事故造成1000噸以上糧食或200噸以上油脂損失的為特別重大儲存事故。
第二十七條 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糧油倉儲單位應當依法及時進行處理,並立即向所在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八條 糧油倉儲單位違反本辦法第六條規定,未在規定時間向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備案,或者備案內容弄虛作假的,由負責備案管理的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九條 糧油倉儲單位不具備本辦法第七條規定條件的,由負責備案管理的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條 糧油倉儲單位的名稱不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由負責備案管理的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
第三十一條 糧油倉儲單位違反本辦法有關糧油出入庫、儲存等管理規定的,由所在地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情節嚴重的,可以並處3萬元以下罰款;造成糧油儲存事故或者安全生產事故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二條 本辦法所稱糧油,包括各類糧食、植物油料和油脂。
本辦法所稱糧油倉儲單位,是指倉容規模500噸以上或者罐容規模100噸以上,專門從事糧油倉儲活動,或者在糧油收購、銷售、運輸、加工、進出口等經營活動過程中從事糧油倉儲活動的法人和其他組織。
倉容規模500噸以下或者罐容規模100噸以下從事糧油倉儲活動的經營者,其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參照本辦法制定。
第三十三條 本辦法相關條款所稱的「以上」包括本數, 「以下」不包括本數。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原商業部1987年6月22日頒布的《國家糧油倉庫管理辦法》((87)商儲(糧)字第12號)同時廢止。
附件一:
關於污染源、危險源安全距離的規定
糧油倉儲單位的固定經營場地至污染源、危險源的距離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一、距有害元素的礦山、煉焦、煉油、煤氣、化工(包括有毒化合物的生產)、塑料、橡膠製品及加工、人造纖維、油漆、農葯、化肥等排放有毒氣體的生產單位,不小於1000米;
二、距屠宰場、集中垃圾堆場、污水處理站等單位,不小於500米;
三、距磚瓦廠、混凝土及石膏製品廠等粉塵污染源,不小於100米。
附件二:
關於糧油儲存損耗處置辦法的規定
一、糧油儲存損耗包括自然損耗和水分雜質減量:
(一)自然損耗是指糧油在儲存過程中,因正常生命活動消耗的干物質、計量的合理誤差、檢驗化驗耗用的樣品、輕微的蟲鼠雀害以及搬倒中零星拋撒等導致的損耗。
(二)水分雜質減量是指糧油在入庫和儲存過程中,由於水分自然蒸發,以及通風、烘曬、除雜整理等作業導致的水分降低或雜質減少等損耗。
二、糧油儲存損耗應當以一個貨位或批次為單位分別計算,不得混淆。
三、自然損耗應當在一個貨位或批次糧油出清後核銷。其中,原糧的自然損耗按以下定額處置,在定額以內的據實核銷,超過定額的按超耗處理並分析超耗的原因:
(一)儲存半年以內的,不超過0.1%;
(二)儲存半年以上一年以內的,不超過0.15%;
(三)儲存一年以上的,不超過0.2%。
四、水分雜質減量應當實核實銷:
(一)入倉前以及入倉期間發生的水分雜質減量應當在形成貨位後核銷;
(二)儲存期間的水分雜質減量應當在一個貨位或批次糧油出清後核銷。

㈨ 品質部部門規章制度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品管部職責
部門名稱
品管部
上級部門
總經辦
上級主管
總經理
下屬部門

主管崗位
品質主管
部門編號
OD-10
所屬崗位
品質主管、來料品管、製程品管、成品品管
崗位編制

部門目標
建立完善的品質管理體系,准確、及時、有效地監控各環節品質活動,使品質達到公司的目標

部門職責
1、品質活動
1)來料檢驗;
2)過程檢驗;
3)成品檢驗;
4)出貨檢驗;
5)建立產品檢驗規范。
2、質量管理
1)品質管理體系建立;
2)品質管理制度建立;
3)制定品質目標;
4)制定品質審核計劃;
5)定期監督品質目標達成;
6)客戶投訴處理;
7)開展品質改進活動;
8)質量異常的調查、統計、分析、處理、追蹤;
9)協助供應商考核評估;
10)負責組織協調品質管理相關活動。
3、質量策劃
1)品質定位策劃;
2)參與工藝質量設計;
3)建立相應的品質培訓制度並組織實施;
4)制定培訓計劃,定期對員工進行培訓;
5)開展品質活動,提升員工品質意識。

管理許可權
1、公司品質方針制定參與權
2、品質管理制度及標準的編制,執行權
3、相關信息、資源獲取權及其他部門協同權
4、供應商及外協廠品質管理權
5、公司產品形成全過程各環節的品質檢查、監督權

管理責任
1、品質管理控制方法負責
2、對質量檢測及質量標准負責
3、對成品質量負責
4、對成品合格率負責
5、對提升產品合格率負責
6、對外協質量達成率負責
7、對質量成本負責

㈩ 倉庫出入庫管理制度。

出入庫管理制度  

一、總則 

(一)目的  

為了規范公司的倉庫管理程序,促進倉庫各項工作科學、高效、有序的運作,加強對成品模具、物料存放及出入庫安全,提高物料的有效利用率,合理控制費用的支出,保障公司生產物料及時供應及成品銷售工作的正常開展,特製訂本管理制度。 

(二)適用范圍 

本制度詳細闡明了公司倉庫管理職責及成品、物資出入庫管理程序。適用於河南拼搏模具有限公司成品、物資出入庫管理制度。 

二、 物品入庫有關制度: 

(一)倉管應認真清點所要入庫物品的數量,並檢查好物品的規格、質量,做到數量、規格、品種准確無誤,質量完好,配套齊全,並在接收單上簽字。 

(二)物品進庫,倉管和采購員現場交接接收,必須按模具部或注塑部申請所購物品條款內容、物品質量標准,對物品進行檢查驗收,並做好入庫登記。 

(三)物品驗收合格後,應及時入庫。 

(四)物品入庫,要按照不同的材質、規格、功能和要求,分類、分別儲存。 

(五)物品數量准確、價格不串。做到帳、卡、物、金相符合。 

(六)易燃、易爆,易感染、易腐蝕的物資要隔離或單獨存放,並定期檢查。 

(七)精密、易碎及貴重物資要輕拿輕放.嚴禁擠壓、碰撞,倒置,要做到妥善保存。 

(八)做好防火、防盜、防潮、防凍、防鼠工作。 

(九)倉庫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庫室內整潔。 

三、 物品出庫有關規定: 

(一)物品出庫,保管人員要做好記錄,領用人簽字。 

(二)物品出庫實行「先進先出、推陳出新」的原則,做到保管條件差的先出,包裝簡易的先出,易變質的先出。 

(三)本著「厲行節約,杜絕浪費」的原則發放物品,實行以舊換新,專用工具做到專物專用。 

(四)對於相關部門專用物品的領用必須要有總經理、使用部門負責人、簽字方可領取。  

(五)保管員要做好出庫登記,並每月結賬前向財務部門提供出入庫報告,以供參考。對於賬物不實的情況,倉管按原價賠償。 

(六)倉庫為公司重地,倉庫禁止吸煙,嚴禁攜帶易燃易爆品。

(10)出貨檢驗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倉儲的基本功能包括了物品的進出、庫存、配送也是傳統倉儲的基本功能,物品的出入庫及在庫管理相結合、共同構成現代倉儲的基本功能。倉儲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供應鏈上下游的需求。這與過去僅僅滿足 「客戶」的需求在深度與廣度方面都有重大區別。

倉儲的條件是特定的有形或無形的場所與現代技術。說「特定」,是因為各個企業的供應鏈是特定的,倉儲的場所當然也是特定的;有形的場所當然就是指倉庫、貨場或儲罐等,現代經濟背景下,倉儲也可以在虛擬的空間進行,也需要許多現代技術的支撐,離開了現代倉儲設施設備及信息化技術,也就沒有現代倉儲。

倉管方法

首先,制定倉庫管理制度。其實任何企業的管理都離開不了制度的約束,尤其是在倉庫管理這方面,程序多,項目繁雜,小到貨物的擺放,大到全部貨物的采購,都應該有一個可以遵循的制度,這樣才能井井有條的來做,井井有條就是倉庫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以條例管理,以制度執行,倉庫管理才有效果。

最後,強化倉庫管理執行力。有了制度,有了倉庫管理軟體,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力了,強化執行力,對於倉庫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畢竟制度事實和平台操作都是靠人來完成的,人不操作或者隨意操作,一切都是白搭,執行者根據倉庫管理軟體上的倉庫信息,嚴格按制度執行,這樣再亂的倉庫,都會管理好的。

熱點內容
去法院起訴去哪個法院 發布:2025-02-06 13:47:16 瀏覽:736
法考社會主義法治理論 發布:2025-02-06 13:46:41 瀏覽:24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2025-02-06 10:33:20 瀏覽:544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