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文化局大型演藝規章制度

文化局大型演藝規章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5-11 23:40:54

1. 北京文旅局發文規范演出從業行為,具體是如何規定的

北京文化和旅遊局發布的相關從業行為,主要是對演出市場和相關人員提出明確要求,希望他們能加強培訓引導作用,讓藝人朝著德藝雙馨的方向發展,給粉絲們做榜樣。其中主要提到了四點,分別是禁止流量至上、不得用違法失德藝人、禁止任何錯誤引導、不得違規組織應援活動。

3、錯誤引導和違規應援

現在選秀節目比較多,有些公司就是專門培訓參加選秀的人,我們一般稱之為練習生。其中有很多人是從小開始練習,遇到活動或者節目就登台表演。面對這種情況,他們可能會被灌輸不正確的思想觀念,這是明令禁止的行為。同時還有一些公司,為了賺更多的錢,違規組織應援活動。明面上是應援,其實就是看粉絲年齡小,用各種話術坑蒙拐騙。相關規定出來後,一些經常違規的公司會受到約束,網路上的風氣也會得到改善。

2. 求大型娛樂場所,技術部規章制度

這是網路管理人員的規章制度,至於技術部,其實只要有簡單的商法制度就可以了。
信息技術部規章制度

1.負責全館計算機網路系統的配置、硬體、軟體及附件的配置,負責網路運行的一切事宜。設定網路工作站點、操作環境設置及網路運行的安全保障。

2.指定系統管理員專門管理計算機網路系統。系統配置及操作環境改變須請示館長。未經批准,任何人員都不得擅自啟動、操作計算機網路主系統以及操作網路伺服器。網路運行期間應有人職守。

3.計算機系統網路管理人員,應嚴格按照網路規定的操作程序操作,嚴禁無故強行關閉或啟動計算機網路伺服器。各工作站點如遇到自身無法處理的情況,應及時與網路系統管理人員聯系,以保證妥善處理。

4.計算機網路主系統的各種設置、規定及其操作規程,未經館領導、系統管理人員的批准或許可,任何人不得擅自進行修改、變動。嚴禁非系統管理員進入主機房。

5.建立計算機網路系統運行工作日誌制度。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管理員必須定期將網路運行情況(有無故障、故障原因分析及故障排除的詳細過程)記錄下來,並署名簽字。定期向館領導及校園網路中心提出書面匯報。

6.建立計算機網路系統運行故障登記檔案。網路系統管理員必須將每次故障發生的時間、原因分析、排除方法及排除後的效果等內容詳細記錄,定期整理後存檔並報館領導與校園網路中心備案。

7.負責網路系統、系統環境、網路資料庫的建立、配置及維護。

8.負責網路各工作站操作人員的操作培訓、疑難問題解答、操作規程的制定等工作。網路系統管理員應對網路系統的發展進行調研,做好網路升級、擴容及廣域網路聯結的准備工作。

3. 文化娛樂場所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什麼制度

答:娛樂場所應當建立巡查制度

《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

娛樂場所應當建立巡查制度,發現娛樂場所內有違法犯罪活動的,應當立即向所在地縣級公安部門、縣級人民政府文化主管部門報告。

4. 文化局是干什麼的

文化局是貫徹執行黨和國家關於文化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研究制訂當地文化事業發展規劃、政策、規章和管理辦法,綜合管理當地社會文化事業:文化藝術事業、圖書館事業、歸口管理文化市場、文物事業、電影發行和放映、對外文化藝術交流。

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新聞出版著作權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以及地方性新聞出版、著作權的管理規章和管理措施,並組織實施和監督檢查。承辦當地黨委、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4)文化局大型演藝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以北京市文化局為例,部分科室職能如下:

1、演出藝術發展處

擬訂本市演藝業發展和科研規劃及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扶持體現民族特色和國家水準的文化藝術演出團體,指導文化藝術演出團體的創作與生產;對從事演藝活動的民辦機構進行監管;負責文化藝術演出團體參加國內國際重大演藝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

2、公共文化事業發展處(非物質文化遺產處)

擬訂本市公共文化事業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統籌、指導、協調公共文化事業工作;負責文化科技和科普工作;指導公共文化設施基本建設工作。擬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發展規劃及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負責統籌、指導、協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5.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和實施細則是什麼法規

第四十一條 文藝表演團體和演出經紀機構的營業性演出許可證包括1份正本和2份副本,有效期為2年。營業性演出許可證由文化部設計,省級文化主管部門印製,發證機關填寫、蓋章。第四十二條 文藝表演團體和演出經紀機構應當自領取營業性演出許可證之日起90日內,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後,持營業執照副本報發證機關備案。第四十三條 文化主管部門吊銷文藝表演團體或者演出經紀機構的營業性演出許可證,應當通知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變更其經營范圍或者吊銷營業執照。文藝表演團體和演出經紀機構的營業性演出許可證,除文化主管部門可以依法暫扣或者吊銷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收繳、扣押。第四十四條 吊銷、注銷文藝表演團體營業性演出許可證的,應當報省級文化主管部門備案。吊銷、注銷演出經紀機構營業性演出許可證的,應當報文化部備案。第四十五條 文化主管部門對文藝表演團體和演出經紀機構實施行政處罰的,應當將處罰決定記錄在營業性演出許可證副本上並加蓋處罰機關公章,同時將處罰決定通知發證機關。

6.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印發《演出經紀人員管理辦法》通知,具體出台了哪些政策

文化和旅遊部關於印發《演出經紀人員管理辦法》通知引起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具體出台的政策就是加強對於經濟人員的管理。在這則通知當中表明要明確的認知到演出經紀人員的權利和義務,對此很多網友都表示這是非常可行的。由於這幾年的演出市場一直都在不斷的發展不斷的變化,所以說對於這些演出經紀人員的管理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以及完善,因為按照以往的《管理辦法》以及是有辦法做出完善的管理了。

明確相關的問題

對此很多網友都表示非常的認可,像這種專業的東西就應該由專業的部門來管理,而並非是由一些所謂的民間組織來認定。除此之外也希望所有的演出經紀人員都能夠有著相關的資格證,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給相關的人員進行相應的服務,也才能夠更正確的去處理相關的事情。

7. 《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對演藝人員從業規范有何要求

《演出行業演藝人員從業自律管理辦法》要求演藝人員應當具備從事文藝表演工作所必需的文化修養、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並遵守以下要求

一、熱愛祖國,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文化、演出行業有關規定,自覺接受政府相關管理部門監管和社會監督;

二、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有信仰、有情懷、有擔當的新時代文藝工作者;

三、熱愛文藝事業,恪守藝術品格,維護中華文化立場,弘揚中華美學精神,堅守文藝審美理想,嚴肅認真對待創作表演,努力提升藝術質量,拒絕用是非不辯、低級庸俗、粗製濫造的作品或宣傳誤導觀眾;

四、遵守社會公德,言語文明,禮貌待人,立正守身,以身作則,注重陶冶品德,加強道德修養,珍視和維護個人職業聲譽,積極樹立正面形象;

五、堅守契約精神,依法依約履行經紀合同、代言合同、演出合同等各類合同;

六、尊重合作團隊與合作對象,尊重編劇、導演、舞美、服化道等各部門的藝術創作,尊重全體演職人員的共同勞動,積極配合合作團隊合理的工作需求;

七、遵守與著作權相關的法律法規,樹立和強化著作權保護意識,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

八、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助力公益事業發展,自覺踐行社會責任;

九、配合社會各界共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自覺抵制擾亂社會秩序、惡意攻擊他人等不文明行為;

十、依法依規應當遵守的其他要求。

(7)文化局大型演藝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演藝人員不得出現以下行為: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危害國家安全,或者損害國家榮譽和利益;

二、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

三、違反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

四、組織、參與、宣揚涉及淫穢、色情、賭博、毒品、暴力、恐怖或者黑惡勢力等非法活動;

五、因酒駕、無證駕駛、肇事逃逸、惡意滋事等擾亂公共秩序,造成惡劣社會影響;

六、危害社會公德或者損害民族優秀文化傳統;

七、在營業性演出中以假唱、假演奏等手段欺騙觀眾,或者以違背倫理道德、違反公序良俗的方式進行演出吸引觀眾;

八、表演方式恐怖、殘忍,利用人體缺陷、或者以展示人體變異等方式招徠觀眾;

九、以欺騙、隱瞞等方式惡意違反或不履行合同,非因不可抗力原因取消演出、不履行合同,或者擅自變更已經審核批準的演出內容;

十、發表違反法律法規、違背社會公序良俗、歪曲歷史事實、侮辱、誹謗英雄烈士等不當言論,或者發布不實信息,煽動他人擾亂公共秩序,影響社會穩定;

十一、以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等合法權益;

十二、違反廣告代言相關法律法規,或以虛假宣傳、引人誤解的方式欺騙、誤導消費者;

十三、通過違反保密協議、偽造變造材料等不正當手段謀取利益,或者利用職業之便謀取不正當利益;

十四、其他違背倫理道德或者社會公序良俗造成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情形;

十五、法律、行政法規明文禁止的其他情形。

8. 大型演出活動怎麼報批,需要什麼資料

申請流程:

(一)申請舉辦大型活動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必須在活動舉辦前20日向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依法填寫《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申請表》。

(二)預計參與人數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向活動舉辦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公安機關的治安部門提出申請;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向市公安局治安總隊提出申請。

(三)公安機關治安部門在收到申請材料後,應當依法做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決定,並在7天內向申請者作書面說明。

1、在對活動現場進行安全檢查並如實記錄後,承辦者和場地單位負責人必須在《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檢查記錄》上簽章。

2、對檢查發現的安全隱患要責成承辦者進行整改,並向其傳發《大型群眾性活動責令整改通知書》

需先准備的相關材料:

1、法人及其他組織的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法人代表和安全負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2、是否具有舉辦上述活動合法資質的證明材料(如舉辦文藝演出必須具有文化部門頒發的演出資格證);2個或2個以上承辦者的聯合承辦協議。

3、相關主管部門的同意批復文件材料;場地主管單位同意使用其場地的協議;演員簽約合同(外國機構或人員必須提供文化部或體育總局的批復文件)。

4、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保衛工作方案(含應急救援預案);與專業保安公司簽訂的安保力量聘請協議書。

5、活動場地內搭建物的結構安全證明和消防部門驗收證明。

申請舉辦大型活動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必須在活動舉辦前20日向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依法填寫《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許可申請表》。

(8)文化局大型演藝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第十二條大型群眾性活動的預計參加人數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由活動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實施安全許可;預計參加人數在5000人以上的,由活動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或者直轄市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實施安全許可;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舉辦大型群眾性活動的,由國務院公安部門實施安全許可。

第十三條承辦者應當在活動舉辦日的20日前提出安全許可申請,申請時,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承辦者合法成立的證明以及安全責任人的身份證明;

(二)大型群眾性活動方案及其說明,2個或者2個以上承辦者共同承辦大型群眾性活動的,還應當提交聯合承辦的協議;

(三)大型群眾性活動安全工作方案;

(四)活動場所管理者同意提供活動場所的證明。

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有關主管部門對大型群眾性活動的承辦者有資質、資格要求的,還應當提交有關資質、資格證明。

第十四條公安機關收到申請材料應當依法做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對受理的申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7日內進行審查,對活動場所進行查驗,對符合安全條件的,做出許可的決定;對不符合安全條件的,做出不予許可的決定,並書面說明理由。

9. 大型演出不審批法律有那些規定

辦理審批手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從事特定活動,依法需要取得行政許可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申請,待取得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實施。 一般常見的活動,主要需要報批的主要有文化廳(局)、公安、消防和環衛四個部門,其他的申報行政機關也有可能出現,但通常機會比較少,主要以上面四個機關居多。具體情況如下: 1、需要向地方文化部門報批的方面。 需要向地方文化部門報批的主要是活動中的演出方面,由於大多活動都或多或少帶有一定的表演內容,根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三十條規定任何單位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都應當委託演出公司承辦,並按照規定辦理審批手續。《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佔用公園、廣場、街道、賓館、飯店、體育場(館)或者其他非營業性演出場所舉辦營業性演出活動的,應當報經當地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化行政部門、公安機關和其他有關部門批准。項目管理者聯盟文章,深入探討。 申請時應提交的文件有: (1) 演出申請書; (2) 與演出相關的各類演出合同文本; (3) 演出節目內容材料; (4) 營業性文藝表演團體的《演出證》。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所稱營業性演出包括下列方式: (1) 售票或者包場的; (2) 支付演出單位或者個人報酬的; (3) 以演出為媒介進行廣告宣傳或者產品促銷的; (4) 有贊助或者捐助的; (5) 以其他經營方式組織演出的。 其他有關詳細規定參閱《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和《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2、關於公安部門的報批項目管理者聯盟,項目管理問題。 為了保證各項活動的正常進行,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公共安全,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舉行活動之前必須報縣級以上公安部門申請批准。申請時提交以下文件: (1) 活動方案和說明; (2) 活動安全保衛工作方案;項目管理者聯盟,項目管理問題。 (3) 場地管理者出具的同意使用證明; (4) 申請人身份證明及無違法犯罪記錄等;項目管理者聯盟文章,深入探討。 (5) 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須經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活動,應當同時提交有關批准文件。 其中活動安全保衛工作方案主要包括: (1) 活動的時間、地點、人數、規模、內容及組織方式; (2) 安全工作人員情況、數量和任務分配、識別標志; (3) 場地建築和設施的消防、安全情況; (4) 入場票證的管理、查驗措施; (5) 場地人員的核定容量; (6) 迅速疏散人員的預備措施。 以上方面最易被人疏忽的是入場票證的管理、查驗措施。特別是在舉辦各種類型的售票演出和活動的時候,入場票證必須經過公安部門的防偽監制,即使各種工作人員佩戴的工作證件也須經公安部門查驗。另外在活動的參加人員數量方面,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的參加人數在二百人以上三千人以下的,由縣級公安機關許可;人數在三千人以上的,由地(市)級公安機關許可;跨地區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由共同的上一級公安機關許可。作出許可的公安機關應當向上一級公安機關備案。公安機關對二百人以下的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其他有關公安報批方面的詳細規定參閱《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治安管理辦法》。 3、關於環衛部門的審批 對於環衛部門主要是針對戶外的一些橫幅、豎幅等與市容和環境有關的宣傳方面的審批。其他的詳細規定可到環衛部門咨詢。 4、關於消防部門的審批 消防部門主要針對活動場地的消防設施和措施進行審查,像戶外的空飄、氣球等方面也屬於消防的審查范圍。另外在各種活動中的舞台或展位搭建方案包括效果圖、平面圖、電路圖等都要經過主辦單位或消防部門的審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三條規定,舉辦大型集會、焰火晚會、燈會等群眾性活動,具有火災危險的,主辦單位應當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落實消防安全措施,並向公安消防機構申報,經公安消防機構對活動現場進行消防安全檢查合格後,方可舉辦。 詳細規定請參閱《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或到有關消防部門咨詢。 以上只是一些在舉辦活動中最常見的相關法規和申報程序,但在實際過程中一定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在舉辦活動之前應多方考慮,多方咨詢,特別活動中有特殊內容時一定要預先徵得相關部門的同意,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問題。

10. 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法律分析:根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引》制定的實施細則,自2009年10月1日起施行。為落實國務院「放管服」改革工作部署,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涉及的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17〕40號)的要求,文化部對「放管服」改革涉及的部門規章進行了全面清理。經清理,文化部決定修改《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文化部令第47號,2009年8月28日發布)。

法律依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第一條 根據《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實施細則。

第二條 《條例》所稱營業性演出是指以營利為目的、通過下列方式為公眾舉辦的現場文藝表演活動:

(一)售票或者接受贊助的;

(二)支付演出單位或者個人報酬的;

(三)以演出為媒介進行廣告宣傳或者產品促銷的;

(四)以其他營利方式組織演出的。

第三條 國家依法維護營業性演出經營主體、演職員和觀眾的合法權益,禁止營業性演出中的不正當競爭行為。

熱點內容
銀川律師電話 發布:2025-02-06 11:55:40 瀏覽:972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2025-02-06 10:33:20 瀏覽:544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