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維保單位處罰條例
① 無維保合同電梯適用於哪條處罰條款
《電梯使用標志》,這個標志同時也是證明電梯通過年檢的憑證,上面記錄著電梯下次檢版驗日期,如果逾期權沒有年檢,那就意味著這個電梯已經處於非法運行狀態,應當禁止使用。
當然,由於這個標志和電梯是1對1的,每個電梯也只有一份,,所以,為了避免標志丟失,很多單位會在電梯裡面張貼一張復印件,這張復印件和原件具有同等效力。
如果電梯沒有維保,就等於車輛無牌無證上路行駛。如果發現無維保,市民可撥打96333或者12365進行投訴,一旦受理監管部門講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條例》可處2000——30000元的處罰。
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
② 電梯使用中不聘用保養單位有什麼處罰,哪條規定
電梯作為一種特種設備,必須有廠家和專業的維修單位,專業的維修人員進行維護和保養。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有哪幾種情形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使用或者停產停業整頓?
(一)特種設備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後30日內,未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登記,擅自將其投入使用的;
(二)未依照本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定,建立特種設備安全技術檔案的;
(三)未依照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對在用特種設備進行經常性日常維護保養和定期自行檢查的,或者對在用特種設備的安全附件、安全保護裝置、測量調控裝置及有關附屬儀器儀表進行定期校驗、檢修,並作出記錄的;
(四)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的;
(五)使用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的;
(六)特種設備出現故障或者發生異常情況,未對其進行全面檢查、消除事故隱患,繼續投入使用的;
(七)未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的;
(八)未依照本條例第三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對電梯進行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的。
③ 電梯多久維護一次
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電梯維保有嚴格的規定,一次現場保養至少要兩個小時,還要作好記錄以便質監部門檢查。
電梯屬於特種設備,應當至少每15日由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電梯要每年做一次檢驗,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使用標志》規定的下次檢驗日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提出定期檢驗申請。
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後,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及時進行安全性能檢驗。
電梯維保有嚴格的規定,一次現場保養至少要兩個小時,還要作好記錄以便質監部門檢查,一梯一檔。另外,如果電梯出現安全隱患,維保員接到報告,必須在30分鍾內趕到現場,排除隱患。
(3)電梯維保單位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電梯未按規定保養的有關處罰
《特種設備安全法》對電梯維保單位和維保人員進行了嚴格的要求,使用單位使用未經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電梯的,責令停止使用有關特種設備,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款;
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電梯維護保養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未按照本法規定以及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電梯維護保養的,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等。
④ 電梯維保無人駐場規定時間內不能到達現場怎樣處罰
這個不能進行處罰,處罰要有三條違反才進行處罰。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在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電梯,不得繼續使用。居民可以通過查看《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了解到電梯應檢驗的時間。
如果發現到期未檢,應不再使用電梯,馬上向物業反映,如得不到解決可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12365)舉報。
區縣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接到電梯嚴重隱患的報告後,應當在2小時內到達現場,會同實施該項檢驗檢測活動的檢驗檢測機構予以處理,並視情況作出停止使用的指令,或者作出需要進一步技術鑒定的決定。
電梯使用單位未按照要求在明顯位置張貼應急救援電話和有效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的,由質監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處1000元罰款。
電梯使用單位應保證電梯應急照明正常有效、緊急報警裝置能夠有效應答;在電梯轎廂內或者出入口的明顯位置張貼安全注意事項、警示標志、應急救援電話號碼以及有效的《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4)電梯維保單位處罰條例擴展閱讀:
日常維護保養是確保電梯安全性能的重要措施,因此電梯使用單位應指定具有資質的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至少每15日對電梯進行一次日常維護保養,確保電梯的安全性能,並對日常維護保養情況進行書面記錄。
居民可以要求物業出示完成日常維護保養的憑據。日常維護保養單位發現電梯未按規定進行定期檢驗,應當告知電梯使用單位,並報告所在地區縣質量技術監督管理部門。
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單位一旦接到電梯困人故障報告後,應當在30分鍾內抵達現場實施救援。
使用單位應設置電梯安全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電梯安全管理人員,電梯安全管理人員中應當至少有1名取得國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如果從事電梯安裝、改造、維修(含日常維護保養)的作業人員和檢驗檢測人員作業時未攜帶有效許可證件的,由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改正,對其所在單位或者檢驗檢測機構處1000元罰款。
電梯使用單位應當配備取得國家特種設備作業人員證書的人員作為電梯司機的情況,即:醫院供病人及其陪護人員使用的乘客電梯或者病床電梯;直接用於旅遊觀光的速度大於每秒2.5米的乘客電梯。
⑤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中的維保責任處罰
這個可以肯定的說,不可以。
請看82條原文:
「第八十二條 已經取得許可、核準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有下
列行為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 萬元以上10 萬元
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其相應資格:
(一)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辦理許可證變更手續的;
(二)不再符合本條例規定或者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條件,繼續從事特種設
備生產、檢驗檢測的;
(三)未依照本條例規定或者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特種設備生產、檢驗檢
測的;
(四)偽造、變造、出租、出借、轉讓許可證書或者監督檢驗報告的。」
82條的行政執法對象是「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而維保單位既不屬於特種設備生產單位,也不屬於檢驗檢測機構。在對電梯維保單位的行政處罰上,法律規范目前存在空白,給日常監管帶來不便,急需完善。
⑥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沒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日常維護保養行為,可按《條例》88條進行處罰嗎
怎麼可能按《條例》88條進行處罰呀,是沒依據的。
你看:
第八十八條 對事故發生負有責任的單位,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依照下列規定處以罰款:
(一)發生一般事故的,處10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款;
(二)發生較大事故的,處2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
(三)發生重大事故的,處50萬元以上200萬元以下罰款。
按《特種設備安全法》88條處罰是對的。
第八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電梯維護保養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未按照本法規定以及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電梯維護保養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⑦ 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沒按照技術規范要求進行日常維護保養行為(學校假期),可按《條例》88條進行處罰嗎
按《特種設備安全法》就是應該的了。
如果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82條處罰就不可以了。
第八十二條 已經取得許可、核準的特種設備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有下
列行為之一的,由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處2 萬元以上10 萬元
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撤銷其相應資格:
(一)未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辦理許可證變更手續的;
(二)不再符合本條例規定或者安全技術規范要求的條件,繼續從事特種設
備生產、檢驗檢測的;
(三)未依照本條例規定或者安全技術規范要求進行特種設備生產、檢驗檢
測的;
(四)偽造、變造、出租、出借、轉讓許可證書或者監督檢驗報告的。
根據總局法規司《關於「電梯日常維護保養」是否屬於「特種設備生產活動」的請示》的答復函(質檢法函[2012]100號)的意見,特種設備的生產不包括電梯日常維護保養。電梯維護保養單位未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規范等要求進行日常維護保養活動的行為,不適用《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八十二條的規定。
如果維保單位未按照相關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維護保養的,安全監察機構應責令其改正,同時督促電梯使用單位加強對其簽約維保公司日常維護保養工作的監督。
《特種設備安全法》
第八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從事電梯維護保養的,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電梯的維護保養單位未按照本法規定以及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電梯維護保養的,依照前款規定處罰。
這種事情以後可要注意了,假期送個停用申請,就不會有這事了,解釋下吧,爭取少罰點或不罰吧。
⑧ 電梯井道移位,跟使用單位反應了,政府主管部門是不是可以對電梯維保單位進行處罰,依據是什麼
你提出的問題有毛病:
1、電梯井道移位是什麼意思。是電梯不在原定位置還是怎麼回事。
2、電梯出現故障,向使用單位反應,使用單位聯系電梯維保單位對電梯進行檢查,確定電梯故障原因,如果是人為故障,物業/使用單位去索賠。電梯自己運行時產生的故障,電梯維保單位對電梯進行緊急維修。
3、 ①使用單位在規定時間沒有行動,可以聯系政府部門處罰使用單位。
②使用單位聯系聯系維保單位,維保單位在規定時間沒有行動,處罰維保單位。
(規定時間根據各地區的電梯維保條例確定)
⑨ 電梯維保人員無證上崗怎樣處罰
法律分析:1、警告; 2、罰款; 3、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 4、責令停產停業; 5、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暫扣或者吊銷執照; 6、行政拘留; 7、法律、行政法規規則的其他行政處罰。如果是自己私自操作,還要分原來進行教育沒有,如果沒有進行相關的安全教育,就要追究安全管理人員的責任,如果已經進行教育,就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違章操作可以根據單位的制度進行處罰,如果沒有制度,應該建立相關的管理制度。
法律依據:《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第四十條 生產經營單位使用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特種作業人員上崗作業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並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依照刑法有關要求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