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規范
1. 為什麼城管抓那麼嚴
法律分析:職責所在,社會需要;城管執法機關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八條規定,依法設立行駛城市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
第十八條 國家在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生態環境、文化市場、交通運輸、應急管理、農業等領域推行建立綜合行政執法制度,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
第一條 為加強城市管理工作,提高行政執法水平和效能,規范城市管理領域綜合行政執法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實施,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製法》和有關法律,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經批准實行綜合行政執法和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開展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的行政區,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本條例所稱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機關(以下簡稱城管執法機關)是指經中央編辦批准成立的實施綜合行政執法的,或者是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十六條的規定,依法設立行使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行政機關。
第十五條 城管執法機關集中行使下列職責
(一)行使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二)行使城鄉規劃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三)行使城市綠化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四)行使市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五)行使公用事業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六)行使風景名勝區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
(七)行使工商行政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無照商販的行政處罰權;
(八)行使公安交通管理方面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對侵佔城市道路行為的行政處罰權;
(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等地方性法規明確規定由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行使的行政處罰權。
第十六條 除依照國務院、省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外,其他機關和組織不得擅自對城管行政執法的內容和范圍進行調整。
2. 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
法律分析:為規范城市管理執法行為,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
法律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管理執法行為規范》第一條規定:為規范城市管理執法行為,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本規范。
3. 上海市行政執法工作的原則是什麼
法律分析: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遵循合法、公正、公開的原則。
法律依據:《上海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條例》第六條 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工作遵循合法、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執法與教育、疏導、服務相結合,文明執法、規范執法,注重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4. 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法律分析:《城市管理執法辦法》是為了規范城市管理執法活動而制定的部門規章,共8章42條,執法范圍包括住建、環保、工商、食葯、交管、水務等領域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該辦法填補了此前20餘年城市管理執法規范的缺位。
法律依據:《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維護城市管理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城市、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建成區內的城市管理執法活動以及執法監督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城市管理執法,是指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在城市管理領域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履行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政執法職責的行為。
第三條 城市管理執法應當遵循以人為本、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原則,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5. 城管的執法范圍和權利是什麼
法律分析: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全部行政處罰權。環境保護管理方面社會生活雜訊污染、建築施工雜訊污染、建築施工揚塵污染、餐飲服務業油煙污染、露天燒烤污染的行政處罰權。環境保護管理方面城市焚燒瀝青塑料垃圾等煙塵和惡臭污染、露天焚燒秸稈落葉等煙塵污染、燃放煙花爆竹污染等的行政處罰權。
法律依據:《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供應管理辦法》第二條各級城市管理部門要加強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建設,規范穿著制式服裝和佩戴標志標識,嚴肅城市管理執法人員儀容儀表及執法風紀,創新履職方式,規范執法行為,圍繞完善事中事後管理,推進管理精細化、執法規范化、服務人性化,更好體現執法的統一性、權威性。
6. 誰知道有關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 相關的 國家級法律法規
《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背景:《城市管理執法辦法》是為了規范城市管理執法活動而制定的部門規章。
執法范圍:包括住建、環保、工商、食葯、交管、水務等領域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該辦法填補了此前20餘年城市管理執法規范的缺位。
實施時間:《城市管理執法辦法》於2017年3月30日正式出台,自2017年5月1日起實施。
(6)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規范擴展閱讀:
主要內容
一、規范執法范圍。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並應當同時具備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專業技術要求適宜等條件。
二、加強隊伍建設。推行執法力量下沉,提高城市管理執法人員素質,規范協管人員行為。
三、加強執法保障。統一執法制式服裝和標志標識,加強財政保障和執法裝備配備,推進數字化城市管理平台的應用。
四、規范執法行為。嚴格按照法定許可權和程序開展執法活動,落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執法全過程記錄和執法公示等制度,對行政相對人優先採用教育、勸誡、疏導等方式予以糾正。
五、加強協作和配合。建立健全城市管理協調機制、信息互通共享機制和案件移送報告制度,提高執法效能。
六、加強執法監督。建立投訴、舉報等制度,嚴格法律責任。
7. 城管哪些行為屬於違規執法
城管違規執法行為如下:
1、沒有法定依據實施行政處罰的;
2、違反法定程序實施行政處罰的;
3、以罰款、沒收違法所得作為經費來源的;
4、使用、截留、損毀或者擅自處置查封、扣押物品的;
5、其他違反法律法規和本辦法規定的。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以上行為之一的,由上級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城市管理執法辦法》第三十八條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向社會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及其他監督方式。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為投訴人、舉報人保密。
第四十條 非城市管理執法人員著城市管理執法制式服裝的,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予以糾正,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第二十七條 城市管理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活動,可以依法採取以下措施:
(一)以勘驗、拍照、錄音、攝像等方式進行現場取證;
(二)在現場設置警示標志;
(三)詢問案件當事人、證人等;
(四)查閱、調取、復制有關文件資料等;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措施;
第三條 城市管理執法應當遵循以人為本、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原則,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第四條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管理執法的指導監督協調工作。
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管理執法的指導監督考核協調工作。
城市、縣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管理執法工作。
8. 城管的執法行政處罰許可權范圍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1、城市管理執法的行政處罰權范圍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務院有關規定確定,包括住房城鄉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行政處罰權,以及環境保護管理、工商管理、交通管理、水務管理、食品葯品監管方面與城市管理相關部分的行政處罰權。
2、需要集中行使的城市管理執法事項,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
(二)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
(三)執法頻率高、專業技術要求適宜;
(四)確實需要集中行使的。
法律依據:《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維護城市管理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城市、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建成區內的城市管理執法活動以及執法監督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城市管理執法,是指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在城市管理領域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履行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政執法職責的行為。
第三條 城市管理執法應當遵循以人為本、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原則,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第四條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管理執法的指導監督協調工作。
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管理執法的指導監督考核協調工作。
城市、縣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管理執法工作。
第五條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推動建立城市管理協調機制,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城市管理執法工作。
第六條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普及工作,增強全民守法意識,共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第七條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積極為公眾監督城市管理執法活動提供條件。
9. 城市綜合執法局的執法范圍
法律分析:貫徹執行國家、省、市和有關城市建設管理工作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法律、法規及規章,結合我縣實際,擬定全縣城市管理和城市管理行政執法方面的規范性文件。
法律依據:《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第九條 需要集中行使的城市管理執法事項,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與城市管理密切相關;
(二)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多頭執法擾民問題突出;
(三)執法頻率高、專業技術要求適宜;
(四)確實需要集中行使的。
10. 城市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法律分析: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這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為對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為基礎,運用決策、計劃、組織、指揮等一系列機制,採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互動,圍繞城市運行和發展進行的決策引導、規范協調、服務和經營行為。廣義的城市管理是指對城市一切活動進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和市政的管理。狹義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及城市運行相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對象主要針對狹義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
從參與角色上,城市管理的主體包括政府(包括各級政府、各城市管理相關部門)、市場(包括企業等市場經濟的各個主體)和社會(包括社區、民間組織、媒體和學術機構等);從管理層次上,城市管理包括市級、區級、街道、社區、網格等多個層次;從時間維度上,城市管理包括前期規劃管理、中期建設管理與後期運行管理幾個部分;從邏輯維度上,城市管理包括預測、 決策 、組織、實施、協調和控制等一系列機制;從專業維度上,城市管理包括市政基礎設施、公用事業、交通管理、廢棄物管理、市容景觀管理、生態環境管理等眾多子系統,而每個子系統又包含許多子系統,整個系統呈現出多主體、多層次、多結構、多形態、非線性的復雜巨系統特性。
法律依據:《城市管理執法辦法》
第一條 為了規范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維護城市管理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根據行政處罰法、行政強製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城市、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建成區內的城市管理執法活動以及執法監督活動,適用本辦法。
本辦法所稱城市管理執法,是指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在城市管理領域根據法律法規規章規定履行行政處罰、行政強制等行政執法職責的行為。
第三條 城市管理執法應當遵循以人為本、依法治理、源頭治理、權責一致、協調創新的原則,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第四條 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全國城市管理執法的指導監督協調工作。
各省、自治區人民政府住房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城市管理執法的指導監督考核協調工作。
城市、縣人民政府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城市管理執法工作。
第五條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推動建立城市管理協調機制,協調有關部門做好城市管理執法工作。
第六條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城市管理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普及工作,增強全民守法意識,共同維護城市管理秩序。
第七條 城市管理執法主管部門應當積極為公眾監督城市管理執法活動提供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