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限空間法規
㈠ 受限空間作業有哪些安全作業規定
1、安全隔絕
設備所有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洞均應與外界有效隔離。設備與外界連接的電源應有效切斷。
2、清洗和置換
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必須對有限空間進行清洗和置換,並達到下列要求: 清洗後應進行空氣置換,並隨時監測氧氣和其他危險氣體的含量、用壓縮空氣進行置換,應考慮到盲端的置換,置換後的氧含量應達到18~21%、有限空間內的有毒、有害及其他危險氣體濃度符合GB Z2-2002規定。
3、通風
要採取措施,保持有限空間空氣良好流通。
4、定時監測
(1)作業前30分鍾內,必須對有限空間再次作氣體采樣分析,驗證分析檢測結果是否符合安全作業許可要求。若不符合,必須按以上置換、清洗或通風作業程序直到符合作業安全要求為止。
(2) 採集的分析樣品要有代表性,應保留在氣體取樣器內並至少保留4小時甚至直至作業結束。有限空間容積較大時應在上、中、下各部位取樣分析,保證其內部任何部位的可燃氣體濃度和氧含量符合標准規范要求,有毒有害物質不超過GB Z2-2002規定。
(3) 作業中要加強定時監測,作業期間應至少每隔2小時取樣復查一次,如有一項不合格以及出現其他情況異常,應立即停止作業並撤離作業人員,同時取消作業證;作業現場經處理,並經取樣分析其結果符合有限空間安全作業要求後,須重新開具作業證,方可繼續作業。
(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作業人員所帶的工具、材料須進行逐項登記;完成作業離開有限空間時,應清點作業工具、材料的數量並全部帶出,不準留在有限空間。
(5)塗刷具有揮發性溶劑的塗料時,應做連續分析,並採取可靠通風措施。
5、照明防護措施
(1) 進入不能達到清洗和置換要求的有限空間作業時,必須採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2)使用超過安全電壓的手持電動工具,必須按規定配備漏電保護器。
(3)臨時用電線路裝置,應按規定架設和拆除,線路絕緣保證良好。
(4)帶有未加防護的轉動部件的有限空間,應在停機後切斷電源,摘除保險或掛接地線,並在開關上掛「有人工作、嚴禁合閘」警示牌,必要時派專人監護。
6、多工種、多層交叉作業安全措施
(1)應採取互相之間避免傷害的措施。
(2)應搭設安全梯或安全平台,必要時由監護人用安全繩拴住作業人員進行施工。
(3)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不能拋擲材料、工具等物品,交叉作業要有防止層間落物傷害作業人員的措施。不得使用卷揚機、吊車等運送作業人員。
(4)在設備內動火作業,除執行有關動火的規定外,動焊人員離開時,不得將焊(割)炬留在設備內。
(5) 有限空間外要備有必要的充足的安全防護用品、消防器材和清水等相應的應急物資。
7、監護
(1)有限空間作業必須有專人監護,監護人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監護人必須認真負責,堅守崗位。
(2) 作業監護人應熟悉作業區域的環境和工藝情況,有判斷和處理異常情況的能力,懂急救知識。
(3)作業監護人在作業人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負責對安全措施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安全措施不落實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時,須阻止作業。
(4)作業監護人應清點出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人數,並與作業人員驗證或者確定聯絡信號,在出入口處保持與作業人員的聯系,嚴禁離崗。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制止作業,並立即採取救護措施。
(5)作業監護人應隨身攜帶進入有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並負責保管。
(6)作業監護人員在作業期間,不得離開現場或做與監護無關的事。
(7) 進入有限空間前,應在空間外顯眼位置懸掛安全作業警示牌。
(8) 安全風險程度較高的有限空間作業,應增設監護人員,並確保通暢的作業聯絡方式。
(9)必要時,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繫上安全繩,以便緊急時被拖曳施救。
(10) 發生有限空間事故,救護人員確保做好自身防護後,方可進入有限空間實施搶救。
(1)受限空間法規擴展閱讀:
受限空間作業危害識別:
1、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作業部門應針對作業內容,對受限空間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及安全措施。
2、作業負責人對「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有關安全措施逐條確認,並將補充措施填入相應欄內並確認。
㈡ 有限空間作業管理規定59號令
法律分析:有限空間作業管理規定59號令是《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已經2013年2月18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是關於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企業的規定。
法律依據:《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與監督暫行規定》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冶金、有色、建材、機械、輕工、紡織、煙草、商貿企業(以下統稱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與監督,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作業人員的安全與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等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工貿企業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管理與監督,適用本規定。
本規定所稱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與外界相對隔離,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間。工貿企業有限空間的目錄由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確定、調整並公布。
第三條 工貿企業是本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的責任主體,其主要負責人對本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全面負責,相關負責人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本企業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負責。
㈢ 有限空間作業相關規定有哪些應該識別哪些法律法規
是指一些規范的行為呀
㈣ 簡述進入受限空間五規定
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一、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二、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三、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 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四、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五、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㈤ 受限空間作業有哪些要求
【法律分析】:受限空間作業要求有:1、受限空間外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或安全警示線;2、辦理進入受限空間作業許可證作業;進入受限空間如涉及用火、高處、臨時用電等作業時,必須辦理相應的作業許可證;3、作業前要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交底,使之清楚作業存在的危害、風險及注意事項;4、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應針對作業內容,對受限空間進行危害識別,制定相應的作業程序、安全應急處置措施和配置必要的救援設施和消防器材等;5、作業前半小時應對受限空間氣體進行采樣分析,分析合格後方可進入;6、容積較大的受限空間應採取上、中、下部位取樣。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第二十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不得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三十條生產經營單位的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取得相應資格,方可上崗作業。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由國務院應急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確定。
㈥ 有限空間作業五條規定是什麼
法律分析: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是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出台的關於生產經營企業要求職工在有限的空間內從事作業活動時,必須遵守的相關規定。
法律依據:《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
一、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
二、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
三、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
四、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
五、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
㈦ 受限空間作業五條規定
受限空間作業五條規定已經被廢止了。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內容如下:一、必須嚴格實行作業審批制度,嚴禁擅自進入有限空間作業。二、必須做到「先通風、再檢測、後作業」,嚴禁通風、檢測不合格作業。三、必須配備個人防中毒窒息[2]等防護裝備,設置安全警示標識,嚴禁無防護監護措施作業。四、必須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嚴禁教育培訓不合格上崗作業。五、必須制定應急措施,現場配備應急裝備,嚴禁盲目施救。《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經2014年9月25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2014年9月29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69號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關於修改和廢止部分規章及規范性文件的決定》經2017年1月10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2017年3月6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令第89號令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有限空間安全作業五條規定》在內的13件規范性文件予以廢止。
㈧ 受限空間作業安全如何規定
法律分析:1、安全隔絕。設備上所有與外界連通的管道、孔洞均應與外界有效隔離。設備上與外界連接的電源應有效切斷。管道安全隔絕可採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進行隔絕,不能用水封或閥門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電源有效切斷可採用取下電源保險熔絲或將電源開關拉下後上鎖等措施,並加掛警示牌。
2清洗和置換,進入受限空間作業前,必須對空間內進行清洗和置換,並達到下列要求:5.2.1氧含量不低於《缺氧危險作業安全規程》(GB8958)關於缺氧作業環境的規定,同時符合《化學品生產單位受限空間作業安全規范》(AQ3028)的要求。5.2.2有毒有害物質濃度應符合GBZ2的規定。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築法》
第四條 國家扶持建築業的發展,支持建築科學技術研究,提高房屋建築設計水平,鼓勵節約能源和保護環境,提倡採用先進技術、先進設備、先進工藝、新型建築材料和現代管理方式。
第五條 從事建築活動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妨礙和阻撓依法進行的建築活動。
㈨ 河北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法律分析:《河北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已經2020年12月8日省政府第106次常務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為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護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
法律依據:《河北省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條 為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預防和減少生產安全事故,保護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河北省安全生產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有限空間作業活動的安全管理和監督,適用本規定。本規定所稱有限空間,是指封閉或者部分封閉,與外界相對隔離,出入口較為狹窄,作業人員不能長時間在內工作,自然通風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質積聚或者氧含量不符合國家標準的空間。
第三條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加強有限空間作業安全管理,明確安全管理職責,落實安全管理措施,保障安全經費投入。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急管理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實施綜合監督管理。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有關行業、領域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實施監督管理。應急管理部門和對有關行業、領域有限空間作業安全實施監督管理的部門,統稱負有有限空間作業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鼓勵、支持安全生產技術研究創新,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生產經營單位採用先進裝備和技術替代人工實施有限空間作業,提高有限空間作業的安全技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