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城市管理條例
⑴ 西安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過去一年工作回顧
全市生產總值實現2719.1億元,增長14.5%。財政總收入400.29億元,增長23.4%,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1.4億元,增長24.6%,一般預算支出276.85億元,增長2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63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6275元,分別增長24.7%和20.4%。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是: ――擴大投資保增長。堅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00.13億元,增長31.2%。全市500萬元以上的項目近3000個,其中235個市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03億元,完成年計劃139.4%。城市維護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35億元,比上年增加30.16億元。五大主導產業完成投資1592.53億元,增長33.9%。工業投資完成441.57億元,增長24%。民生八大工程投入資金13.2億元,完成項目577個。金融機構本外幣新增貸款1306億元,有力地支持了各項建設。
――提升產業保增長。五大主導產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48.6%,提高1.8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120多家,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25.33億元,增長17%,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成為我市第4戶產銷過百億元工業企業。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糧食總產218.2萬噸,創歷史新高;規模以上龍頭企業發展到130家,實現農產品加工流通收入160億元。大唐不夜城建成開放,比亞迪汽車二廠、雨潤西安農副產品全球采購中心、長安通訊產業園、西安華南城等一批重大項目相繼開工。
――促進消費保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1.12億元,實際增長20.3%。旅遊、房地產、汽車消費持續旺盛:旅遊業總收入297.4億元,增長22.1%;接待國內遊客3862萬人次,增長22%;接待海外遊客67.3萬人次,增長6.5%;商品房銷售面積1256萬平方米,增長63%;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銷售汽車24.21萬輛,銷售額增長46.1%。積極落實「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等補貼政策,農村消費穩步發展。
――優化結構保增長。非公經濟增加值實現1325.03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48.73%,提高1.13個百分點。啟動百項重大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項目,實現技術市場交易額35億元,專利申請量突破1萬件,榮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稱號。積極實施名牌戰略,認定名牌產品45個,服務業名牌企業12家。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深入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關停落後水泥生產線8條,預計單位GDP能耗降低5.5%,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分別減排1.99萬噸和2.15萬噸,超額完成省上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
――加快開發區和區縣發展保增長。全力推進「四區一港兩基地」發展,高新區創建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經開區建設千億元先進製造業基地扎實推進,曲江新區啟動擴區,滻灞國家生態區創建工作通過省級考核驗收,航空產業基地獲批全國唯一通航產業試點園區,航天基地和國際港務區項目建設成效明顯,灃渭新區組建成立。區縣經濟活力增強,有9個區縣經濟總量超過百億元,其中雁塔超過500億元,蓮湖、未央和碑林超過300億元;有7個區縣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超過5億元,其中蓮湖、碑林、雁塔、新城和未央超過10億元;高陵縣成為我市首個西部百強縣。 ——不斷完善城市功能。城市綜合交通改善工程全面推進,地鐵二號線進入鋪軌和設備安裝階段,一號線正在抓緊主體施工;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完成基礎工作;機場高速專線建成通車,南北中軸線等城市主幹道綜合改造完成,公園南路、半引路等一批道路建成使用,東北二環、東南二環立交工程進展順利,新增人行天橋6座,建設公交港灣98處;城市供排水網路面積擴大、密度增加,李家河水庫、引湑濟黑、大峪水庫供水、石砭峪水庫供水復線等工程加快推進,城市未來發展用水保障能力明顯增強;高新、經開、戶縣污水處理廠建成投入試運行,第五污水處理廠主體基本完工,周至、藍田、滻灞、國際港務區污水處理廠開工建設。新建330千伏變電站2座、110千伏變電站16座,新增城區集中供熱面積776萬平方米。
——著力推進城市改造。未央新城、大明宮、紡織城、大興新區、解放路等區域改造加快推進,民樂萬達廣場建成開業,北院門、三學街等一批重點街區和旅遊景點周邊環境綜合改造效果明顯。城中村和棚戶區改造順利完成45個村整村拆遷和18處棚戶區拆遷掃尾工作,新啟動6個棚戶區改造項目,全年拆遷房屋面積1016萬平方米;安置房累計開工面積978萬平方米,竣工面積87萬平方米,安置回遷5038戶、16889人。
——努力建設生態城市。完成大綠二期工程,三年植綠大行動成效明顯,工程造林19.77萬畝,新建、改造綠地廣場66個,新增城市園林綠化面積486萬平方米,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已通過住房建設部公示。渭河城市段堤防完工,幸福渠上游段綜合治理加快推進,灃河流域綜合治理前期准備工作基本就緒,全長6.2公里漢城湖蓄水運行,新增水面850畝。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申報成功。全年良好以上天數達到304天,市民享受藍天白雲的日子越來越多。
——深入開展「城市建設管理提升年活動」。全市提升活動安排的36項工作58個項目進展順利,對2275棟建築物外立面進行整修,樓房「平改坡」335棟,改造農貿市場40個,拆除違法建設103.8萬平方米,拆除戶外廣告2167塊,完成了部分路段架空線纜落地任務,規范門頭牌匾工作逐步推進,火車站廣場、新城廣場、鍾鼓樓廣場景觀改造基本完工。認真執行《西安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條例》,城市管理水平有新的提升,市民群眾對市容環境滿意率達到92.8%。
——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專項資金1.28億元,200個新農村重點村建設順利啟動。建成農村公路1351公里,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11114公里,全國農村公路建設現場會在我市召開。黑河引水灌區續建工程新增灌溉面積16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5平方公里,建成農村飲水工程410處,解決了60.4萬農村群眾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385個農村電網改造工程,整村改造覆蓋率達到80%。列入關中百鎮和省級重點鎮的38個小城鎮建設進展順利,建成五台、崇皇等一批特色鎮。農村垃圾「村組收集、鄉鎮轉運、區縣處理」試點取得初步成果。
——全面加強社會管理。繼續開展「平安西安」創建工作,我市被評為第三屆「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榮獲全國治安環境最高獎項「長安杯」。和諧社區建設成效明顯,新城、碑林獲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區。建立健全領導幹部接訪、下訪、約訪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長效機制,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全面完成了「一控制、兩下降」目標。深入開展「安全生產年」活動,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安全措施,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 ——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完成新一輪市政府機構改革,精簡部門4個,將700個議事協調機構清理規范為171個。繼續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取消、調整行政審批項目63項。成立市政府政務服務中心,19個市級部門109個行政審批和服務事項進入中心大廳辦理。新一輪區縣政府機構改革正在抓緊進行,鄉鎮機構改革全面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加快推進,高陵縣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點進展順利。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完成25戶國有企業改制,全市國有企業改制面達到98.5%。組建了市投資控股公司、市建工集團、市水務集團,整合市機電化工和市輕紡建材國有資產管理公司。陝鼓集團重組上海鼓風機公司、紡織產業整合等10大資產重組項目進展順利。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全國首家國家級航空產業基金管理公司和開元城市發展基金在我市設立,市商業銀行財務重組全面完成,11家小額貸款公司和高陵陽光村鎮銀行獲准成立,順利發行中期票據11億元、城投債15億元,首發上市企業1家,上市再融資3家。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西安秦腔劇院等7家文化事業單位完成改制,電視連續劇《大秦帝國》播出並獲好評,秦腔現代戲《柳河灣的新娘》獲國家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
——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2.19億美元,增長6.2%,實際引進內資676.5億元,增長13.15%。實現服務外包合同金額2.2億美元,增長51%。西安地區進出口總額72.55億美元,略高於上年水平。西安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基本完工。成功舉辦2009歐亞經濟論壇、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第二屆中國詩歌節、第四屆中國民營企業科技產品博覽會等展會130個,中國國際運輸車輛暨特種車輛博覽會永久落戶我市。與希臘卡拉馬塔市和廣州市、西寧市結為友好城市,與蘭州、銀川、天水等城市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西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全市社會事業總投資173.55億元,增長22.3%。
——全力推進創業就業。城鎮新增就業10.59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46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71.22萬人,新增公益性就業崗位1.53萬個,動態消除了「零就業家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積極扶持青年科技人才和農業科技特派員創業,加快大學生科技創業基地和實訓基地建設,共發放小額擔保貸款2.67億元,被確定為首批國家級「創建創業型城市」。
——強化社會保障工作。進一步健全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制度,將非公有制企業、靈活就業、進城務工人員和被征地農民逐步納入社會保障范圍,把大學生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范圍。全市養老保險達170.12萬人,新增擴面14.51萬人;失業保險達127.78萬人,新增擴面2.23萬人;醫療保險達352.42萬人,新增擴面88.8萬人;工傷保險達104.11萬人,新增擴面8.21萬人;生育保險達81.95萬人,新增擴面7.49萬人。加快完善社會救助體系,全年支出14.5億元。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和社區照料工作試點,新建58家為老服務機構。完善城鄉低保制度,33萬名城鄉低保群眾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啟動建設扶貧重點村31個。切實加強住房保障工作。地震受災農民安居工程全部完成。新開工經濟適用房面積204.92萬平方米,竣工157.86萬平方米,廉租住房保障戶數累計達到16928戶。二手房交易完成201.26萬平方米,增長25.8%。住房公積金當年歸集70.6億元,當年發放個人貸款26.71億元,累計有65萬多戶職工利用住房公積金改善了住房條件。
——促進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繼續深化和完善義務教育保障機制,開工建設40所農村(山區)標准化寄宿制學校,完成18所薄弱學校改造工作,建設啟智學校,選派240名城鎮骨幹教師到農村學校支教,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困難家庭和農村寄宿制學生享受了「蛋奶工程」。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實現村級全覆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現街辦全覆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96%以上。實施「農村母親健康工程」,農村已婚育齡婦女免費健康檢查覆蓋面達95.5%。兒童醫院門診醫技樓等項目正式啟動。積極做好各類傳染疾病的預防控制,全力開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食品葯品專項整治收到成效。加強文化體育設施建設,西安廣電中心、西安音樂廳、西安美術館和曲江電影城建成啟用,新建24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和95個農民體育健身工程。成功舉辦市十四屆運動會、第四屆殘疾人運動會和2009城牆國際馬拉松賽,我市培養輸送的運動員在十一屆全運會上獲得4.5枚金牌。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進展順利。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5%。,新生嬰兒性別比開始趨向正常。市殯儀館搬遷工程正式啟動。「城市一卡通」投入運行。普法宣傳、新聞出版、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參事、文史、社科研究、地方誌、外事僑務、人防、檔案、氣象、地震、老齡、慈善、殘疾人、紅十字會等各項事業都取得新的進步。 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948件市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全部辦復。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建立了市政府常務會議學法制度,對市政府系統1107名處級幹部進行了依法行政培訓,啟動了規范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試點工作。修訂了市政府工作規則,規范了市政府重大工作決策程序。推進政務公開,開展「聽政聲、察民意、獻良策」活動,科學民主依法決策機制進一步完善。廉政建設不斷加強,領導幹部經濟責任審計繼續深化,懲防腐敗體系進一步完善,查處了一批教育、醫療、土地等領域違法案件。「四亂」整治和「小金庫」治理成效明顯,投資環境進一步改善。加快應急平台建設,政府應對突發事件能力進一步提升。完善目標考評辦法,加大抓落實力度,促進了各級工作作風的轉變和工作任務的有效落實。
各位代表,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在困難的情況下能夠取得較好的成效,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全市幹部群眾齊心協力、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全市人民,向西安駐軍、武警官兵,向關心、支持西安建設的中央、省屬單位和各界人士、國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
同時,市政府也清醒認識到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經濟回升的基礎還不牢固,工業生產、入境游、利用外資、出口還未完全恢復,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任務還十分繁重;企業吸納科技成果的能力還不夠強,統籌科技資源改革工作還需要抓緊探索;城市管理仍需加強,群眾對交通秩序、治安環境等還不夠滿意;社會管理還存在薄弱環節,就業形勢依然嚴峻,群眾生活中的一些切身利益問題還沒有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農村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還比較薄弱,農民增收還比較困難;政府工作人員服務意識、辦事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對這些問題,我們將高度重視,採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⑵ 西安市人民政府的本市法規
標題 發布機構 發布日期
西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修改部分地方性法規的決定 市人大 2010-11-12
西安市物業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10-05-24
西安市科學技術進步條例 市人大 2009-11-26
西安城牆保護條例 市人大 2009-11-26
西安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城市集中供熱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室內裝飾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機動車排氣污染防治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古樹名木保護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檔案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地下水資源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銷售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氣象災害防禦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流動人口計劃生育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散裝水泥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外商投資企業和私人投資企業工會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中小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 市人大 2009-08-26
西安市氣象災害防禦條例 市人大 2008-10-30
西安市地下水資源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30
西安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制止價格欺詐和牟取暴利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股份合作制企業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預防職務犯罪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建設檔案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懲處生產銷售偽劣商品違法行為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預算外資金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開發區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家畜家禽屠宰檢疫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暫住人口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社會急救醫療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國有企業廠長(經理)經濟責任審計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限制養犬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村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飲用水源污染防治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規劃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房屋租賃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綠化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黑河引水系統保護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園林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銷售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制定地方性法規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旅遊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辦法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外商投資企業工會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統計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體育經營活動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土地儲備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中等職業技術教育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經紀人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強制戒毒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街頭食品衛生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建設工程勘察設計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物業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討論決定重大事項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私營企業工會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蔬菜基地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涉案物品價格鑒證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預算審查監督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市政工程設施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出租汽車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7
西安市燃氣管理條例 市人大 2008-10-26
西安市改革創新促進條例 市人大 2008-05-29
西安市銷售燃放煙花爆竹管理條例 市政府辦公廳 2006-08-11
西安市城市居住區物業管理條例 市政府辦公廳 2006-08-03
⑶ 西安市為什麼會產生垃圾分類的制度
當然是為了保護環境啊,金山銀山不如綠色青山,自從治理環境以來,空氣好多了,天藍的也比以往時間長了,保護環境合理利用廢棄資源。
分類可以更好的是廢物再利用。
⑷ 西安市城市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主要有:陝西省城市市容環境衛生條例、西安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規劃法
⑸ 西安市城市軌道交通條例的條例全文
第一條為了保障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順利進行和安全運營,規范城市軌道交通管理,維護乘客的合法權益,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運營、設施保護及其管理等相關活動,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城市軌道交通,是指地鐵、輕軌等城市快速軌道公共客運系統。
第四條城市軌道交通應當遵循統一規劃、優先發展、規范服務、安全運營的原則。
第五條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城市軌道交通綜合協調機制,協調解決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中的重大問題。
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負責組織實施本條例。
發展改革、財政、規劃、建設、國土、交通、市政、公安、安監、文物、市容園林、城管執法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依據各自職責做好城市軌道交通管理的相關工作。
城市軌道交通沿線的區、縣人民政府及開發區管理委員會,配合做好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建設、運營和設施保護工作。
第六條城市軌道交通是社會公用事業,實行特許經營,經營單位由市人民政府依法確定。
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履行社會公用事業的法定義務和社會責任,負責運營范圍內的日常管理工作,並依照本條例的規定實施行政處罰。
執法人員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持有效執法證件。
第七條公民、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應當支持城市軌道交通發展,保護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維護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秩序。
供電、供水、排水、供熱、供氣、通信等相關單位,應當優先保證城市軌道交通用電、用水、用熱、用氣、通信等需要,保障城市軌道交通正常建設和運營。
第八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資金實行政府投資與多渠道籌集相結合。
鼓勵企業和其他經濟組織投資建設和經營城市軌道交通,投資者和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第九條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應當納入城市總體規劃。
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包括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
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由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會同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組織編制。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由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按照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的要求組織編制。
依法批準的城市軌道交通規劃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的,應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
第十條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應當根據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組織編制城市軌道交通土地利用規劃,對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用地進行規劃管理和控制。
編制城市軌道交通土地利用規劃應當節約、集約利用土地資源,綜合開發、統籌安排相關配套設施建設。
城市軌道交通用地,未經法定程序調整,不得改變用途。
第十一條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應當合理安排城市軌道交通不同線路之間,以及城市軌道交通與鐵路、航空、公路和城市其他公共交通之間的換乘銜接。
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在規劃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周邊用地時,應當根據客流量、乘客換乘需要,預留換乘樞紐、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停車場等公共設施和緊急疏散用地。
第十二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必須堅持先勘察、後設計、再施工的原則,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建設程序。
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項目的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監測單位,應當具備相應資質,依法通過招投標方式確定。
第十三條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實行安全質量管理責任制。建設單位必須建立安全質量管理制度,設置專門的安全質量管理機構,對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監測等單位實施安全質量履約管理。
第十四條城市軌道交通施工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應當組織專家論證。
第十五條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建設應當先期進行文物考古勘探。在施工中發現文物的,應當採取相應保護措施,及時向文物主管部門報告。
第十六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需要使用供電、供水、排水、供熱、供氣、通信管線和人防工程及其他建築物、構築物等工程檔案資料的,相關行政管理部門、產權單位應當提供。
第十七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需要徵收土地、房屋及其他建築物、構築物的,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進行,並依法予以補償。
第十八條城市軌道交通的地下建設,不受其上方土地所有權、使用權歸屬的限制,但不得損害上方土地使用權。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需要臨時佔用地下、地表、地上空間的,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提供必要的便利。
城市軌道交通出入口、通風亭和冷卻塔等設施需要與周邊已有建築物、構築物結合建設或者佔用土地的,其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予以配合。造成損害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應當依法賠償。
第十九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應當採取保護措施,防止對城市軌道交通工程上方和周邊已有建築物、構築物和供電、供水、排水、供熱、供氣、通信管線等設施造成損害。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賠償。
第二十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需要進行管線遷移的,管線產權單位應當予以配合,協商確定管線遷移方案。按照原標准遷移的,管線遷移費用由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承擔;提高標准或者增加管線容量、數量的,提高或者增加部分費用由管線產權單位承擔。
第二十一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期間,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應當會同公安、市政、交通、城管執法、市容園林等行政管理部門制定交通疏解方案,避免或者減少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對城市交通造成的影響。
第二十二條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完工後,建設單位應當按下列步驟組織竣工驗收:
(一)對建設工程進行初步驗收;
(二)初驗合格,可以進行試運行;
(三)試運行合格,具備基本運營條件的,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可以進行試運營;
(四)試運營驗收合格後,交付正式運營,並報有關部門備案。
第二十三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單位應當及時收集、整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檔案,在工程竣工驗收合格後及時向市城鄉建設檔案管理機構移交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工程檔案。
第二十四條經市人民政府批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可以利用附著於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建設用地的地下、地表、地上空間從事綜合開發活動。
綜合開發獲取的收益實行市財政監管,專項用於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運營。
第二十五條綜合開發方案應當符合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根據建設、運營需要優先安排城市軌道交通公共配套設施,報市規劃行政管理部門批准,並在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後實施。 第二十六條本條例所稱保護區是指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控制保護的范圍,分為重點保護區、控制保護區,其范圍分別為:
(一)地下車站與區間隧道結構外邊線外側十米內為重點保護區,十米至五十米內為控制保護區;
(二)地面車站和地面線路、高架車站和高架線路結構外邊線外側五米內為重點保護區,五米至三十米內為控制保護區;
(三)出入口、風亭、冷卻塔、集中供冷站、主變電站、控制中心、地面站房等建築物、構築物外邊線和車輛段(停車場)用地范圍外側三米內為重點保護區,三米至十米內為控制保護區;
(四)城市軌道交通過河隧道、橋梁結構外邊線兩側各二十米內為重點保護區,二十米至一百米范圍內為控制保護區。
第二十七條在重點保護區內除必需的市政、園林、環衛和人防工程外,不得進行其他建設活動。
第二十八條在控制保護區內進行下列施工作業活動,需要申請行政許可的,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應當在作出行政許可前,書面徵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意見;不需要行政許可的,施工單位和個人應當在施工作業前,書面告知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
(一)新建、擴建、改建或者拆除建築物、構築物;
(二)從事基坑(槽)開挖、挖掘、樁基礎施工、頂進、爆破、地基加固、灌漿、錨桿、鑽探作業;
(三)修建塘堰、開挖河道水渠、採石挖砂、打井取水、地下采水;
(四)敷設管線或者設置跨線等架空作業;
(五)在過河隧道段疏浚河道、渠道的作業;
(六)其他可能危害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作業。
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接到書面徵求意見書後,應當在五個工作日內作出書面答復。
第二十九條城市軌道交通規劃線路兩側五十米內為建設控制區。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在建設控制區進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時,應當書面徵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的意見。
第三十條在保護區內施工可能影響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施工單位應當會同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對設計施工方案進行專項評估,並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護方案。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應當對保護區內的施工情況進行安全監督,發現危及城市軌道交通安全的情形時,應當及時制止並報告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處理。
第三十一條地下管線敷設在保護區內的,地下管線的所有權人或者使用權人應當加強管線的巡查、維護和管理,保障管線安全,避免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
檢查維護管線需要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配合的,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提供便利。
第三十二條施工單位進行的非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的勘察、鑽探,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構築物以及敷設管線等作業活動,需要跨越或者穿越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應當書面徵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的意見。
第三十三條在城市軌道交通地面線路或者高架線路兩側新建、改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種植樹木的,不得妨礙行車瞭望,影響行車安全。
第三十四條禁止下列危害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行為:
(一)非緊急狀態下動用應急裝置或者安全裝置;
(二)損壞車輛、隧道、軌道及其設備、路基、橋梁、軌道封閉網、平交道口、車站等設施設備;
(三)損壞和干擾機電設備、通信信號系統、供電系統、防護監視系統;
(四)毀損、遮蓋或者移動安全、消防警示標志和疏散導向、站牌等標志;
(五)在高架道路(含橋梁)上鑽孔打眼,私搭電線及其他承力繩索;
(六)其他危害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安全的行為。 第三十五條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應當制定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服務規范,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第三十六條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運營服務和安全管理制度,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的客運服務。履行好下列職責:
(一)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營運、規范服務教育和業務技能培訓;
(二)按照國家有關標准及統一規范設置城市軌道交通指引導向和安全警示標志;
(三)保持運營設施完好、正常運行;
(四)保持城市軌道交通出入口、通道暢通;
(五)保持運營環境衛生整潔;
(六)依法制定乘客守則;
(七)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三十七條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的列車駕駛員、調度員、行車值班員應當經培訓合格後方可上崗作業。
第三十八條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在車站醒目位置公布首末班車行車時間、列車運行狀況提示和換乘指示,並提供有關地面交通信息。調整首末班列車行車時間、臨時調整停靠站點或者列車因故延誤的,應當及時告知乘客。
第三十九條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保證無障礙設施完好、暢通,為特殊需要乘客出行提供便利和服務。
第四十條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落實污染防治措施,減輕地面線路列車運營時的雜訊污染。
第四十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票價依法實行政府定價。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執行市人民政府確定的票價,不得擅自調整。
城市軌道交通因故不能正常運行的,應當按照原票價退還票款。
市價格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對城市軌道交通票價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第四十二條乘客應當自覺遵守公共秩序和社會公德,按照乘客守則文明乘車。
乘客應當持有效車票在安全區域內候車,按照先下後上的順序乘降。乘車過程中,不得阻礙屏蔽門(安全門)、車門的開啟與關閉。
第四十三條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加強治安和消防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
禁止攜帶易燃、易爆、有毒和放射性、腐蝕性的危險品及其他違禁品進站、乘車。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進行安全檢查,乘客應當予以配合。
第四十四條禁止下列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和安全的行為:
(一)非法攔截列車;
(二)強行上下列車;
(三)擅自進入軌道、隧道等禁止進入的區域;
(四)擅自在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內派發物品、進行廣告宣傳或者從事銷售活動;
(五)擅自在城市軌道交通設施范圍內進行拍攝電影、電視劇等非營運活動;
(六)使用滑輪鞋、滑板等進站、乘車;
(七)攜帶自行車等交通工具進站、乘車;
(八)攜帶充氣氣球、尖銳物品、易污損、有嚴重異味、無包裝易碎物品進站、乘車;
(九)攜帶動物進站、乘車;
(十)在車站或者車廂內打鬧嬉戲、大聲喧嘩;
(十一)在車站或者其他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內滯留、乞討、賣藝、撿拾垃圾;
(十二)其他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行為。
第四十五條禁止下列影響城市軌道交通公共場所設施容貌、環境衛生和妨礙他人乘車的行為:
(一)在城市軌道交通設施上刻畫、塗寫,擅自張貼、懸掛物品;
(二)躺卧、踩踏車站及車廂內的座椅;
(三)在車站、車廂及其他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內吸煙,隨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
(四)在車廂內飲食;
(五)其他影響城市軌道交通公共場所設施容貌、環境衛生的行為。
第四十六條禁止在城市軌道交通車站、通道、出入口、站前廣場內及風亭、冷卻塔周圍堆放物品、擺設攤點、停放車輛等妨礙乘客通行、救援疏散或者影響通風設施正常運行的行為。
第四十七條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和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建立投訴受理制度,受理乘客投訴。
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自受理投訴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作出答復。未答復或者對答復有異議的,可以向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投訴,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應當自受理之日起七個工作日內做出答復。 第四十八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依法承擔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安全責任,設置專門安全生產管理機構,確保安全生產和運營。
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公安機關、安全生產監督等部門應當對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安全隱患的,應當責令運營單位採取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第四十九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應當按照消防管理、事故救援的有關規定,配置消防、防爆、防毒、報警、救援、疏散照明、逃生、防護監視等器材和設備,並定期檢查、維護、更新,保證其正常使用。
第五十條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負責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定期對土建工程、車輛和運營設備進行維護、檢查,及時維修更新,確保其處於安全狀態。檢查和維修記錄應當保存至土建工程、車輛和運營設備的使用期限到期。
第五十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組織專業機構對城市軌道交通設施的關鍵部位和關鍵設備進行長期監測,定期對城市軌道交通進行安全性評價,並針對薄弱環節制定安全運營對策。
在發生地震等地質災害及火災等重大災害後,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配合相關部門對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進行檢查和評價。
第五十二條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相關單位制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報市人民政府批准後實施。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應當制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並定期組織演練。
第五十三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發生安全事故,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城市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迅速採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擴大,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並及時向市人民政府和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報告。
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發生安全事故時,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工作人員應當組織疏散乘客,乘客應當服從現場指揮。
第五十四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發生突發事件,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突發事件所在地區、縣人民政府以及供電、供水、供氣、供熱、通信等單位,應當按照城市軌道交通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規定,進行應急保障和搶險救援,盡快恢復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
第五十五條因節假日、大型群眾活動等原因造成客流量上升的,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合理增加運力。
因客流量激增,可能危及運營安全時,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臨時採取乘客限量進站等應急措施,及時向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報告。
第五十六條因自然災害、惡劣氣象條件等原因,嚴重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安全的,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應當停止線路運營或者部分路段運營,及時疏散乘客,向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報告,並向社會公告。
第五十七條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中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應當按照「先搶救傷者,後處理事故」的原則組織搶救傷員、及時排除故障、盡快恢復營運,並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有關部門接到報告後應當及時到達現場,依法進行處理。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七條、第二十八條規定,在重點保護區、控制保護區內從事違法建設活動的,由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責令停止作業,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五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二十八條、第二十九條規定,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在控制保護區、建設控制區作出行政許可前未書面徵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意見的,由市人民政府責令改正;造成損害的,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行政責任。
第六十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條規定,施工單位在保護區內進行作業未制定安全防護方案的,由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給予警告,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以一萬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一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二條規定,施工單位進行的作業活動跨越或者穿越城市軌道交通設施,未書面徵求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意見的,由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責令停止作業,恢復原狀;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第六十二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四條、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第四十六條規定,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對危害城市軌道交通設施安全、影響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秩序的行為,有權進行勸阻和制止,可以責令行為人離開城市軌道交通設施或者拒絕為其提供客運服務;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三條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九條、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四條、第五十五條、第五十六條規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法律、法規有規定的,依法進行處理;沒有規定的,由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責令改正,予以警告,並可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定期對從業人員進行培訓考核的;
(二)未按照國家有關標准及統一規范設置城市軌道交通指引導向和安全警示標志的;
(三)未保持運營設施完好、正常運行的;
(四)停止線路運營或者部分路段運營時,未及時向向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報告的;
(五)未加強治安和消防安全檢查,及時發現和消除安全隱患的;
(六)未配置消防、防爆、防毒、報警、救援、疏散照明、逃生、防護監視等器材和設備,並保持其完好有效的;
(七)未制定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方案的;
(八)在客流量激增或者發生突發事件時,未採取應急措施的。
第六十四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二條規定,對無票、持無效車票或者持虛假乘車證件乘車的,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可以按照全程票價補收票款,並可以處全程票價五倍以下罰款。
第六十五條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對影響城市軌道交通公共場所、環境衛生和妨礙他人乘車行為的,由城市軌道交通經營單位責令改正,並給予警告或者處以二十元以上一百元以下罰款。
第六十六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拒絕、妨礙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經營單位的工作人員依法執行職務的,由公安機關依法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七條對單位處三萬元以上罰款的,應當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
第六十八條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城市軌道交通管理機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經營單位工作人員不履行本條例規定的職責,或者有其他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行為的,由其所在單位責令改正;情節嚴重、造成責任事故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九條當事人對具體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七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其他法律、法規規定行政處罰的,依照其規定進行處罰;造成財產損失或者其他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十一條本條例所稱城市軌道交通設施,是指城市軌道交通的軌道、路基、隧道、高架、車站、控制中心、車輛段、停車場、車輛、機電設備、通信信號系統和其他附屬設施,以及為保障軌道交通運營而設置的相關設施。
第七十二條本條例自2011年9月1日起施行。
⑹ 西安市城市規劃管理技術規定
法律分析:具體情況請參照西安市政府信息公開網。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十四條 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城市總體規劃。
直轄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由直轄市人民政府報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城市以及國務院確定的城市的總體規劃,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查同意後,報國務院審批。其他城市的總體規劃,由城市人民政府報省、自治區人民政府審批。
第十五條 縣人民政府組織編制縣人民政府所在地鎮的總體規劃,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其他鎮的總體規劃由鎮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人民政府審批。
⑺ 西安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條例
法律分析:為了規范戶外廣告設置活動,合理利用城市空間資源,改善城市景觀風貌,維護相關權利人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陝西省城市公共空間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市實際,制定《西安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條例》。
法律依據:《西安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條例》 第九條 戶外廣告設置規劃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禁止設置區、重點控制區、一般控制區,明確禁止、限制或者允許設置戶外廣告的區域、街道和建築物;
(二)戶外廣告布局、總量、密度、種類的控制原則;
(三)戶外廣告設置的地點、位置、形式、規模、規格、色彩、材料、照明等具體要求;
(四)公益廣告設置點位。
⑻ 這是西安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條例 我是電動車違反了載人規定 可以扣車 罰款500元 合理嗎
你拉的客人是自己家人,還是拉客掙錢,如果是後者,處罰就是對的。另外,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內容你看一下,是否有違反的地方。如果認為不應當處罰,可以向上級行政機關申請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⑼ 佔道經營嚴重影響到生活,應向哪舉報投訴
佔道經營屬於城管部門管理范圍,應該撥打城管執法的舉報電話投訴舉報
根據《陝西省城市公共空間管理條例》規定:
第十五條 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城市道路。
第十六條 不得佔用城市道路設立固定集貿市場
第十七條 不得佔用城市道路擅自擺攤設點
第二十條 臨街的商業、飲食業、車輛清洗維修等行業的經營者,不得擅自出店經營、作業或者展示商品。
西安市城管投訴舉報熱線:029-86788409
佔道經營的特徵:
一、經營者從事的行為具有盈利性
二、經營者行為必須有一定的過程,即買賣行為的發生
三、佔用和利用城市公共道路資源,具有一定的利己性
(9)西安市城市管理條例擴展閱讀
佔道經營的起源:
佔道經營是城市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應該說,早期的佔道經營也發揮著一定的作用,特別是在交通工具和集貿市場建設落後的時代,它方便著經營者買賣和居民購物。
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公共資源利用率不斷提高,佔道經營者和居民的利益沖突不斷升級,許多佔道經營者為擠占市民公共道路資源,嚴重破壞城市市容和經營秩序,其經營行為的弊端日益顯現,城管部門對其取締和整治任務迫在眉睫。
佔道經營從方式上看,可以分為具有相對固定性的佔道經營,如超門店營業,經營者有固定的經營場所,通過佔用其經營場所門面以外或附近的公共場所進行的,具有相對流動性的佔道經營,如馬路市場,其特徵直接佔用馬路、廣場等公共場所直接設攤經營;
2.從時間上看,佔道經營可分為長期性佔道經營和臨時性佔道經營;
3.從性質上看,可分為違法性佔道經營和合法性佔道經營,其判斷標准一般看其是否經過法定審批。
⑽ 陝西西安市臨潼區對四輪老年電動車有啥規定
摘要 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