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勞動規章制度修訂程序

勞動規章制度修訂程序

發布時間: 2022-05-12 19:08:48

⑴ 勞動紀律管理規章制度是什麼

勞動紀律管理規章制度是為進一步規范員工勞動紀律管理,完善公司福利政策,規范各類假期管理,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公司實際情況修訂的制度。

勞動紀律管理規章制度經過民主程序制訂。勞動紀律應當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制訂,不能套用。勞動紀律制訂過程中應當將制度草案交實際操作部門審核。勞動紀律起草過程中應當徵求工會、員工代表意見。勞動紀律起草完成應當採取合適的方式公布。

(1)勞動規章制度修訂程序擴展閱讀:

勞動紀律的主要內容

1、嚴格履行勞動合同及違約應承擔的責任(履約紀律)。

2、按規定的時間,地點到達工作崗位,按要求請休事假,病假,年休假,探親假等(考勤紀律)。

3、根據生產,工作崗位職責及規則,按質,按量完成工作任務(生產、工作紀律)。

4、嚴格遵守技術操作規程和安全衛生規程(安全衛生紀律)。

5、節約原材料,愛護用人單位的財產和物品(日常工作生活紀律)。

6、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技術秘密(保密紀律)。

7、遵紀獎勵與違紀懲罰規則(獎懲制度)。

⑵ 用人單位如何制定勞動規章制度

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制定勞動規章制度的意義在於,勞動規章制度是單位管理的重要依據,是企業規范化管理的重要載體。勞動規章制度在勞動糾紛中更大的實際意義是如果勞動者有違反勞動規章制度的行為,用人單位可以據此進行處罰,如果發生勞動爭議,這些勞動規章制度還
可以作為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依據。
首先,用人單位制定勞動規章制度時首先要了解掌握相關勞動法律法規,制定的條款內容不能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否則無效。對於違反法律、法規的規章制度,勞動行政部門要給予警告,責令改正;如果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用人單位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其次,制定勞動規章應當經過民主程序。勞動合同法規定:
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
這條規定的含義是指在規章制度中的一般條款不需要
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用人單位完全有權單方制定。但是如果涉及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就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也就是說,事關勞動者利益的重大事項,勞動者有權參與決策,這是民主管理的一種體現。
從勞動合同法的規定來看,勞動規章制度的制定過程較為復雜,需要經過民主程序才能生效。實際操作時,如果有工會的單位,當然可以由工會來參與協商討論;如果沒有工會,用人單位不一定要召開職工大會,可以採用靈活的方式來處理,例如,可以採用書面徵求意見的方式進行討論,最後由職工代表確認即可。
再次,勞動規章制度要進行公示才有效。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實踐中的公示方式可以採用以下幾種:1、將勞動規章作為勞動合同的附件,在簽訂勞動合同時,由勞動者簽名確認。2、將規章制度發放給勞動者閱讀,並要求勞動者在領取規章制度時簽字確認「已經閱讀」。3、在廠區將規章制度張貼公告,並以錄像或拍照等方式記錄下來,現場最好由第三方進行見證。4、進行勞動規章制度培訓,要求全體人員參加並簽名報到。
符合以上三個方面的勞動規章制度才能產生法律效力,才可以作為管理勞動者的依據。

⑶ 如何完善修改企業規章制度的程序

企業規章制度的制定需要嚴格的程序,企業規章制度的修改與完善,也應當需要嚴格的程序,否則,修改完善的規章制度不具有約束力,就會不能被法庭或仲裁庭採納。 用人單位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使企業發展的需要,用人單位指定的規章制度,要進行及時的修改、補充,不能制定好後就不管不問了,根據十佳情況,依法進行修改,在修改時,可以採取如下策略: 1、根據勞動合同法規定的要求,需要修改企業規章制度時,向所有的員工發出書面通知,附上企業的規章制度,請員工閱讀並提出意見或討論建議,同時簽字確認。 2、對於職工提出的方案,並非所有方案企業都要同意,企業仍舊可以與職工進行平等協商 3、對於有些修改意見,如果大多數職工同意修改,其中一部分職工不同意修改,職工之間存在分歧,並且該企業沒有職工代表大會的情況下,或者更甚者沒有工會的情況下,企業如何修改完善規章制度,新的勞動合同法並沒有給出明確答復,屬於空白。因此,對於企業的規章制度,一定需要所有員工簽字認可,否則,將面臨不符合全體員工平等協商確定的必備要件。 4、對於新入職的員工,可以在新員工入職培訓時,發放企業規章制度,要求員工閱讀並提出意見或者建議,同時,簽字確認。 5、對於員工所提出的建議或則意見,不論企業是否接受,都應當給與書面答復並形成書面紀錄。 6、如果企業有必要進行對企業規章制度的修改,就要按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程序制定完善。 7、對於部分規章制度,企業可以印刷成冊,在最後一頁上面明確寫明,該頁碼是本規章制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業職工在月都後,將該頁碼撕下來,企業予以保存,作為職工收到並閱讀的證據。 有些企業的老總看到這里就會說,太復雜了,但是沒有辦法,否則,就會承擔敗訴責任。

⑷ 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法律地位及制定規章制度的原則和程序

企業規章制度是指用人單位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的,在本單位范圍內實行的有關組織和進行勞動管理的規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以下簡稱《憲法》)規定,遵守勞動紀律是公民的一項義務。《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規章制度,勞動者應當遵守勞動紀律。可見,企業規章制度是法律法規的延伸和具體,是實現勞動過程的自治規范,它對單位的全體成員均具有約束力。

⑸ 制定企業內部勞動保障規章制度的程序性材料是什麼

勞動紀律、勞動保護、工作時間、工作內容、休息休假、工作報酬等。

第一章總則

第1條為規范單位和員工的行為,維護單位和員工雙方的合法權益,根據勞動法及其配套法規、規章的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章制度。

第2條本規章制度適用於單位所有員工,包括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和普通員工;對特殊職位的員工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3條員工享有取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等勞動權利,同時應當履行完成勞動任務、遵守規章制度和職業道德等勞動義務。

第4條單位負有支付員工勞動報酬、保護員工合法勞動權益等義務,同時享有生產經營決策權、勞動用工和人事管理權、工資分配權、依法制定規章制度權等權利。

第二章員工聘用與培訓教育

第5條聘用員工實行男女平等、民族平等原則,特殊工種或崗位對性別、民族有特別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6條聘用員工實行全面考核、擇優錄用、任人唯賢,先內部選用後對外招聘的原則,不聘用不符合錄用條件的員工。

第7條單位十分重視員工的培訓和教育,根據員工素質和崗位要求,實行職前培訓、職業教育或在崗深造培訓教育,培養員工的職業自豪感和職業道德意識。

第三章勞動合同管理

第8條單位招用員工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自員工入職之日起30日內簽訂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由雙方各執一份。

第9條勞動合同統一使用勞動局印製的勞動合同文本,勞動合同必須經員工本人、單位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書面授權的人)簽字,並加蓋單位公章方能生效。勞動合同自雙方簽字蓋章時成立並生效定。

第10條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10年以上的員工,可以與單位簽訂無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但單位不同意續延的除外。

第11條單位與員工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由單位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依法申報勞動部門失業登記備案,符合失業待遇條件的,依法享受失業保險待遇。雙方協商一致可以變更勞動合同的內容,包括變更合同期限、工作崗位、勞動報酬、違約責任等。

第12條員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者單位規章制度的;(2)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單位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3)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4)被勞動教養的;(5)單位依法制定的懲罰制度中規定可以辭退的;(6)女職工在符合計劃生育規定的孕期、產期、哺乳期內的;(7)患病或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8)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單位依本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可以不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

第13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單位提前30天書面通知員工,可以解除勞動合同:(1)員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適當工作的(經勞動鑒定委員會確認);(2)員工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協商不能達成協議的;(4)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單位依本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按國家及本省、市有關規定支付員工經濟補償金。

第14條非單位過錯,員工提出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單位。員工給單位造成經濟損失尚未處理完畢的,不得依前兩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第15條員工在規定的醫療期內,女職工在符合計劃生育規定的孕期、產期和哺乳期內,勞動合同期滿的,勞動合同的期限自動延續至醫療期、孕期、產期和哺乳期滿為止。

第16條勞動合同期滿單位需要續簽勞動合同的,提前30天通知員工,並在30日內重新簽訂勞動合同。

第四章工作時間與休息休假

第17條單位實行每日工作8小時、每周工作40小時的標准工時制度;

第18條員工每天正常工作時間為: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根據季節時間相應調整)

第19條員工享受國家規定的休假制度。

⑹ 公司規章制度的制定程序有哪些

法律分析:用單位制定、修改或者決定關直接涉及勞者切身利益規章制度或者重事項應經職工代表或者全體員工討論提案意見與工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規章制度或者重決定實施程工或者職工認適向用單位提經雙協商用單位應予修改完善於直接涉及勞者切身利益規章制度重事項決定用單位應其公示、告知勞者 用單位規章制度必須符合列條件才算效:1、內容合、合理;2、制定、修改程序合;3、向勞者公示或者直接告知 性化創普斷完善規章制度效程序請各位員工放請斷監督我工作。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四條 用人單位應當依法建立和完善勞動規章制度,保障勞動者享有勞動權利、履行勞動義務。用人單位在制定、修改或者決定有關勞動報酬、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保險福利、職工培訓、勞動紀律以及勞動定額管理等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項時,應當經職工代表大會或者全體職工討論,提出方案和意見,與工會或者職工代表平等協商確定。在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實施過程中,工會或者職工認為不適當的,有權向用人單位提出,通過協商予以修改完善。用人單位應當將直接涉及勞動者切身利益的規章制度和重大事項決定公示,或者告知勞動者。

⑺ 如何制定一份規范的勞動規章制度

在實務中,要制定一套完備的勞動規章制度,不僅需要符合法律的要求,還需要符合技術要求。就勞動規章制度的技術要求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勞動規章制度的內容要有依據性和針對性



就內容而言,一個規章的正文通常包含以下三個部分:


1.前言


前言部分應包含三個部分:(1)勞動規章制度的目的或原則,明確告知員工勞動規章制度制定的目的和制定原則是其制定的基礎;(2)勞動規章制度的適用范圍,針對不同層級、不同職能的員工或不同地域的分公司、子公司等,其所使用的勞動規章制度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勞動規章制度時需要明確其適用范圍;(3)勞動規章制度的相關術語解釋,這是對勞動規章制度的完善和補充。


2.主文


主文部分應明確企業員工所享有的權利、需要履行的義務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勞動規章制度中的權利規定了員工應該享有什麼權利,即在雙方保持勞動關系期間應當做什麼,是勞動規章制度的核心部分。例如,企業的獎罰制度規定在什麼情況下,員工有權獲得獎勵。勞動規章制度的義務明確了員工在和企業保持勞動關系期間必須做什麼。例如,企業的考勤制度規定了員工需要履行公司上班時間的義務。責任是當員工違反了勞動規章制度中對員工義務的規定後應該承擔的後果。


3.附則


負責部分應該包括三個方面:第一部分是勞動規章制度的解釋、修改;第二部分是勞動規章制度的追溯力;第三部分是勞動規章制度的生效時間。在第一部分中,勞動規章制度應明確具有解釋、修改權利的主體,以及進行解釋、修改的原則;在第二部分中,要明確企業的勞動規章制度不具有追溯力,即現行頒布的勞動規章制度對於企業成員以往的行為不具有規范力;在第三部分中,同國家制定的部分法律有所不同,勞動規章制度的生效日期可以自頒布之日起即行生效。


(三)語言嚴謹


在語言表述上,首要的一點就是做到「明確」即文字表述明白、准確,不產生歧義,否則這些條款無法得到正常執行。


為了體現勞動規章制度的權威性與強制性,文字表述必須要嚴肅、規范:


第一,盡量使用「應當」、「必須」、「禁止」等帶有強制意味的詞語,避免「不可以」、「盡量」等口語化和建議性的詞語。


如,某公司關於出差報銷的制度有這樣一條:「公司建議員工出差後7個工作日內到財務部報銷有關費用」,此處的「建議」用得不妥,應改為「規定」。再如,某公司關於檔案管理的一條規定:「各部門檔案管理員請於每季度結束時將本部門的檔案移交到公司性質部。」此處的「請」暗含了一種請求、祈使的意味,與該條文所應有的命令語境很不協調,應使用「應當」或「必須」。(常用詞語規范具體可參考附件國家立法技術規范)


第二,用詞需規范,勞動規章制度的用語必須是正式的、規范的書面語言。不使用方言俚語、不使用不規范的簡稱,不濫用冷僻詞語等。


如,某公司的勞動規章制度中充斥著諸如「公司總辦」、「公司副總」、「公司總助」等簡稱,規范的說法應該是「公司總經理辦公室」、「公司副總經理」、「公司總經理助理」等。此外,涉及具體業務的專門用語時,需運用規范的行業術語。對於一些尚把握不準的提法和難以闡明的定義,不要勉強寫入,以免造成歧義。總之,勞動規章制度是由具體的語言文字組成的,寫作時必須字斟句酌,認真把關,不能認為這些是細枝末葉而所有忽略,否則便削弱了勞動規章制度作為法規性文書所具備的約束力。


第三,除了嚴肅和規范之外,勞動規章制度的語言還必須是嚴密、無懈可擊的。


有些企業制定的勞動規章制度表述前後矛盾,語言漏洞較多,因而難以嚴格執行下去。勞動規章制度的周密性,體現在內容上就是要面面俱到,在文字表述上則是全面周到。每一章節、每一條款甚至每一詞語都必須有確定的屬性,人們對每一條款、每一詞語的理解必須是一致的,文字表述不嚴密,則會出現盲區和誤區,影響執行效果。這里特別強調的是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嚴重違反勞動規章制度的情形定義,務必結合以下因素進行考量:公司自身所在行業特點、崗位性質與職責要求、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現況、自身企業所處的國家、地區特別規定與要求、員工自身情況(民族、種族、性別、性格、收入情況、自身經濟承受程度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對員工可能產生的不良行為的規定等將有可能在將來出現的違紀情形進行列舉式規定及兜底性條款規定,以免出現阿里巴巴的技術人員搶月餅事件、廚房女工使用菜盤洗經期內褲事件、酒店員工私拿三卷手紙被違法解僱事件的不當處理導致的潛在風險。


第四,語言表述言簡意賅。勞動規章制度的文字既要做到語言簡潔,又要做到文意完備。


第五,語句應前後照應,不自相矛盾。所謂前後照應,是指相關的詞語要搭配得當,連續使用的限制詞要口徑一致。


(四)應當載明所需的其他條款


1.起草者。註明起草者是為了給予起草者榮譽,並且明確責任主體。


2.主辦單位。表明執行或者承擔全部勞動規章制度的責任歸屬。


3.相關單位。表明勞動規章制度的適用對象,並提醒其遵守勞動規章制度。


4.審議程序。表明該規章制度的制定淵源。通常是表明制定(審議)者及其制定的時間(包括通過的案號)。一方面可以取得公信力,另一方面也方便日後查閱。


5.公布程序。公布的程序一般標明公布的人或部門,公布的時間以及公布的案號。


6.相關規章。規章的數目非常多,規章之間必須保持統一和連貫。因此,援用一項規章的時候必須考慮到相關的其他規章。交代相關的規章可增加適用規章的便利。

熱點內容
安陽免費法律援助 發布:2025-02-06 11:31:06 瀏覽:583
黃河管理和保護條例 發布:2025-02-06 11:11:26 瀏覽:872
開平法律援助中心在哪裡 發布:2025-02-06 11:06:57 瀏覽:886
在職法律碩士全日制 發布:2025-02-06 10:44:51 瀏覽:539
員工道德經 發布:2025-02-06 10:33:31 瀏覽:248
試述行政法上的控權理論 發布:2025-02-06 10:33:20 瀏覽:544
勞動法對社保的社會意義 發布:2025-02-06 09:39:12 瀏覽:90
任慧律師 發布:2025-02-06 09:15:42 瀏覽:238
對照準則條例自查報告 發布:2025-02-06 09:07:41 瀏覽:317
教師資格證教育法律法規責任 發布:2025-02-06 08:59:27 瀏覽: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