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檢轉職能的規章制度
㈠ 紀檢監察機關如何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
一、關於「轉職能」
1、應當圍繞「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釐定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責任,改變當前紀檢監察機關「包打天下」的局面,使紀檢監察機關回歸主業;
2、結合當前工作重點,調整、優化內設機構設置,增加辦案力量;
3、退出不必要參加的各項工作小組,減少人力、精力的浪費,專注於監督檢查工作;
4、應當固本強基,增強縣級紀委在同級黨委中的獨立性,強化縣級紀委對鄉鎮紀委的領導。
二、關於「轉方式」
1、改變工作方式,杜絕督辦一體,突出監督至上,在牽頭工作中做到牽頭不包辦;
2、監督檢查工作應當將重點放在各單位、部門是否依法按章辦事,避免成為各單位、部門各項工作的背書人;
3、轉變信訪舉報問題的處理方式,抓早抓小,發揮「監督四文書」的作用,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對發現的問題,加大信訪初核力度;
4、創新工作方法,增強辦案實效,堅持「快查快辦」,縮短辦案周期,集中力量查清主要違紀事實,提高辦案質量和效率。
5、加大黨內法規及文件的清理力度,及時整理匯編有效黨規,不涉密的都應當公布,增強透明度。
三、關於「轉作風」
1、加強紀檢監察幹部自身建設,打造一支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幹部隊伍;
2、紀檢監察幹部自己要有正氣,在黨紀國法面前率先垂範,廉潔自律,身正則不令而行;
3、紀檢監察機關工作作風要務實,精簡會議,少發文件,注重工作的連續性。
4、上級紀檢監察機關對下級紀檢監察機關應當加強業務指導,有針對性的進行業務培訓。
5、黨紀國法有規定的,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請示、報批、辦理,避免因人廢事、因人變制。
㈡ 紀檢工作思路和想法
要成為合格的紀檢監察幹部,就必須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是加強學習。紀檢監察幹部的主要工作是執法執紀問責,作為一名新人一定要加強自身學習能力。加強理論學習,只有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做到游刃有餘;加強業務學習,向各位領導、同事學習業務知識,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
二是嚴以律己。紀檢監察部門是管幹部、監督幹部的,俗話說正人先正己,必須從自身做起,加強自身修養,嚴格執行相關規定。特別是中央八項規定出台,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後,過去可為的,現在不能為,老百姓能為的,公務人員不能為,紀檢監察人員更不能為。切實做到心莫貪、嘴莫饞、手莫伸、腳莫濕,清清白白做人,乾乾凈凈做事。
三是敢於擔當。履行好監督責任是黨章賦予紀委的神聖職責,當前,有的紀檢監察幹部怕得罪人,看到問題和沒有看到一樣,聽到反映和沒有聽到一樣,得過且過,監督缺位。紀委「三轉」要求紀委對自身的監督必須更加嚴格,執行紀律必須更加剛性。作為一名紀檢幹部,最需要敢於擔當這種精神,如果凡是以自保為主,不敢說不敢做,就會逐漸失去履職能力,助長不良風氣。要牢固樹立「如果不能執好紀、問好責、把好關,就是失職」的理念,做一名合格的紀檢監察幹部。
㈢ 紀委"三轉"的核心要義是什麼
「三轉」就是要往監督執紀問責上轉。監督、執紀、問責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渾然一體。紀檢監察機關的專責是監督執紀,轉變作風尤為重要,要帶頭糾正「四風」,形成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做到情況明、數字准、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
(3)紀檢轉職能的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簡稱中共中央紀委、中央紀委或中紀委)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的檢查監督機關,擔負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的主要任務,實行書記負責制。
1993年2月,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決定,監察部與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機關合署辦公,機構列入國務院序列,編制列入中共中央直屬機構。國家預防腐敗局列入國務院直屬機構序列,在監察部加掛牌子。1993年起,地方各級監察機關與黨的紀委合署辦公。
㈣ 紀委三轉內容
1,轉職能,明確定位,突出職責主業,理清責任。
2,轉方式,抓住關鍵,創新工作方法;
3,轉作風,自我監督,擺正位置,廉潔自律。
是黨委轉「支持」為「領導」。黨委支持紀委「三轉」在很多地方已經成為共識。然而,黨委對於紀委「三轉」,不是支持與被支持的關系,而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第36條寫得清清楚楚。黨委承擔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那麼領導紀委「三轉」就是黨委分內的事、責無旁貸的事。只有統一了「黨委領導紀委『三轉』」的思想認識,才能讓主體責任落實更具體,紀委「三轉」也才能更有力、有效。
二是紀委轉「牽頭參與」為「專職監督」。雖然我們於2014年下發文件,正式退出非主業的議事協調機構。但是,在日常工作中,仍然存在議事協調機構清理不徹底的現象。如,縣委、政府召開一些與紀檢監察工作無直接關系的會議還要求紀委派人參加。
紀檢監察機關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能定位,明確自身的主業就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轉變當前工作任務寬泛以及大包大攬等現象,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監督、執紀、問責上來,做到盡職不越位、幫忙不添亂,把自身定位在服從服務上。認真落實黨組織關於紀檢監察決策部署,扎實做好各項工作,使紀檢監察工作真正起到維護、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
三是紀檢幹部轉「執法」為「執紀」。紀檢幹部特別是鄉鎮紀檢幹部要切實把思想觀念從「執法」轉向「執紀」,把工作力量從抓「大要案」轉向日常監督執紀問責,把工作方法從以「法」為標准轉向用黨章黨紀去約束黨員行為,敢於和善於從一個個具體問題抓起,使黨員幹部敬畏紀律、遵守紀律,自覺守住底線。
(4)紀檢轉職能的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以黨章為遵循,明確深化「三轉」的方向
一是壓實黨委主體責任,凝聚深化「三轉」的工作合力。黨委如果認識到紀委僅是協助黨委抓好黨風廉政建設,就會主動承擔起統籌協調親自抓的責任意識,就能杜絕「只掛帥不出征」的現象發生。壓實黨委主體責任關鍵就是要動真碰硬,強化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定責任追究細則必須堅持精細化原則,努力實現責任目標、責任分解、檢查監督、責任追究程序精細化。
縣級黨委和紀委對鄉鎮黨委主體責任考核應實行單列考核,嚴格獎懲,從而保證鄉鎮黨委對主體責任年初有承諾有部署、平時有檢查有督導、重大事項有措施有成效、年終有考評有獎懲,並以主體責任的落實帶動同級紀委監督責任的落實,切實增強深化「三轉」的工作合力。
二是轉變履職方式,擔當深化「三轉」的政治責任。基層紀委堅持以「六大紀律」為尺子,經常性梳理和研判問題線索。
把談話函詢作為處置問題線索的重要方式和早抓常管、嚴管嚴治的重要手段,克服怕得罪人、怕線索流失的思想顧慮,擴大談話函詢覆蓋面,敢於談、善於談,真正把紀律挺起來。以幹部約談為抓手,在執紀監督全過程都用紀律尺子、紀言紀語教育、警醒和挽救黨員幹部,沒有問題的敲警鍾,問題輕微的打手板,嚴重違紀就要立案查處。
紀檢幹部要拉長耳朵、瞪大眼睛,多打聽「張家長、李家短」,了解掌握基層幹部隊伍情況,准確把握「樹木」和「森林」的關系,為精準約談正「歪樹」、治「病樹」和精確肅貪拔「爛樹」夯實基礎。三是完善紀檢體制機制,增強深化「三轉」的政策支撐。
明晰縣級紀委和鄉鎮黨委對鄉鎮紀委的管轄范圍和事權界限,特別是在選人用人問題上。比如,可參照上級紀委經驗做法,研究制定《鄉鎮紀委書記、副書記提名考察辦法》,不斷強化鄉鎮紀委對上負責的導向作用,改變以往「雙重領導一頭重一頭輕」現象。也可按照上級紀委關於對鄉鎮紀委建設方面的意見,研究制定《鄉鎮紀檢幹部管理辦法》,強化縣紀委對鄉鎮紀委的管理考核。
完善隊伍建設機制,提升深化「三轉」的工作實效
一是在「進出口」上下功夫,實現轉作風提升內力。在幹部入口關上,建立紀檢幹部資格准入制度,採取公開招考、公開遴選等形式,把政治素質高、道德品行好、作風優良的幹部選進紀檢幹部隊伍,提高整體素質,增強生機活力。
同時,對現有紀檢監察幹部實行分類管理、定向管理、專業化管理。加大輪崗、交流和調整力度,進一步暢通隊伍的出口關,讓更多紀檢幹部走出去,努力形成人盡其才、才盡其用、送得出去的良好局面。如,今年3月,我們通過公開遴選的方式,面向社會公開選調紀檢監察幹部,現已進入資格審查階段。
二是在「培育」上下功夫,破解幹部本領恐慌。打鐵還需自身硬。紀檢監察幹部只有自身過硬,練好監督執紀的「看家本領」,按照《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的制度規范「對標、對表」,擔好監督執紀問責重任。
縣級紀委要緊扣「三轉」需要搭建各種鍛煉的平台,對現有紀檢幹部通過以案代訓、上掛鍛煉、跟班學習等方式提高監督執紀問責能力。如,今年3月,我們圍繞學習貫徹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圍繞黨風廉政建設新形勢新任務,圍繞深化「三轉」舉辦為期三天的紀檢監察幹部業務培訓班,全縣紀檢監察幹部80餘人參加培訓。
三是在「管理」上下功夫,完善內部監督機制防止「燈下黑」。堅決糾正紀檢監察幹部隊伍中存在的精神不振、政令不暢、紀律不嚴、工作不實、創新不力、正氣不足、為政不廉的問題。
堅決防止跑風漏氣、泄露案情,執紀不嚴、失職瀆職,濫用權力、以案謀私等問題發生。對反映紀檢監察幹部問題的信訪舉報,要及時核查,一查到底,對查實違紀違法的紀檢監察幹部,要點名道姓,通報曝光;探索實施退出制度,對紀檢監察幹部綜合履職能力進行摸排,對不適合從事紀檢監察工作的堅決予以清退和調離。
㈤ 紀檢委三轉內容
法律分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黨的十八大以來,紀檢監察機關以黨中央精神和要求為根本遵循,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在過去基礎上取得卓著成效,為全黨實現「革命性鍛造」提供了有力支撐。
法律依據:《關於貫徹落實紀委深化「三轉」的實施辦法》
第一條 轉職能,聚焦主責主業。全面按照黨章規定的主要任務和經常性工作,履行監督執紀問責職責。主要任務是:維護黨的章程和其他黨內法規,檢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的執行情況,協助黨的委員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加強黨風建設和組織協調反腐敗工作。
第二條 轉方式,突出再監督、再檢查。加強對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對領導幹部、黨員、教職工遵紀守法和工作作風的監督;對主責部門履行主體責任情況監督;對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以下簡稱「三重一大」)決策事項落實情況的監督。
第三條 轉作風,打造過硬隊伍。紀委幹部要深入開展黨性黨紀、理想信念和廉潔從政教育,築牢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強化黨性鍛煉,帶頭嚴格遵守黨的六項紀律。
㈥ 紀檢監察三轉工作要求
法律分析:紀檢監察三轉工作要求: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用鐵的紀律打造紀檢監察隊伍。
法律依據:《紀檢監察機關「三轉」要求》
(一)轉職能,就是紀檢監察機關要根據黨章、黨內法規和行政監察法的規定,進一步明確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定位,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這個中心工作,集中精力抓好監督、執紀、問責三大「主業」,把不該管的交還給主責部門,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
(二)轉方式,就是紀檢監察機關要積極創新理念思路,改進方式方法,更加科學有效地履行職能、擔當責任。要加強反腐倡廉制度建設,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常態化工作機制。要堅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對黨員幹部中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要早發現、早提醒、早糾正、早查處。要改進執紀監督方式,強化「再監督、再檢查」職能。
(三)轉作風,就是紀檢監察機關要按照「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牢固樹立宗旨意識,堅持不懈地糾正「四風」,以情況明、數字准、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為標准來推進紀檢監察工作,建設忠誠可靠、服務人民、剛正不阿、秉公執紀的紀檢監察隊伍。
「三轉」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其中,轉職能是核心,轉方式是關鍵,轉作風是保障。
㈦ 紀檢機構三轉要求
法律分析:轉職能,明確定位,突出職責主業,理清責任。轉方式,抓住關鍵,創新工作方法。轉作風,自我監督,擺正位置,廉潔自律。
法律依據:《關於進一步推進紀檢監察部門「三轉」工作要求的實施意見》
第一條 進一步精簡紀檢監察部門參與的議事機構。校紀委書記、紀委副書記、監察處退出應由具體業務部門自身承擔監督職責或日常工作不需要參與的議事機構:醫療工作領導小組、檔案檢查工作領導小組。
第二條 轉變監督方式、方法,充分發揮業務主管部門自主監督作用
㈧ 紀委為什麼要"三轉
紀委要三轉的原因:
1、破解好「誰都怕紀檢」和「看到紀檢都繞道走,不太願意或不太敢和他們交朋友」的問題。「很多部門的人看到紀檢都繞道走,不太願意或不太敢和他們交朋友」,這樣的話,紀委查辦案件就會失去群眾基礎,就容易唱獨角戲。
2、提升紀檢監察幹部隊伍素質,樹立「可親、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才能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擁護和認可,人民群眾才能和你交朋友,才能與人民群眾「一家親」,才有群眾基礎。
雖然十八大以來「打虎」、「拍蠅」的反腐高壓態勢,發揮了強大的震懾威力,仍然需要從更深層次上把握了新形勢下的反腐倡廉規律。
(8)紀檢轉職能的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紀委要三轉,應著力從以下方面去努力:
首先,要加強黨性修養和思想道德修養,著力弘揚新風正氣,自覺抵制歪風邪氣,始終保持振奮的精神和良好的作風。
要牢記黨的宗旨,做一個讓黨放心、人民滿意的「忠誠衛士」;要始終堅持黨的群眾路線,變群眾「上訪」為紀檢監察幹部「下訪」,堅持執紀為民。
其次,要敢做敢擔,要善於監督,敢於碰硬,嚴懲違紀違法行為。
紀檢監察幹部要牢記黨章賦予的「三項主要任務」、「五項經常性工作」,以及《行政監察法》賦予的法定職責,耕作好紀檢監察工作的「責任田」。
要維護黨紀政紀的嚴肅性,要強化監督,要敢於「拍蠅」「打虎」,善於與違紀違法分子鬥智斗勇,查處那些群眾反映強烈的案件,糾正群眾反映強烈的不正之風。
第三,要嚴於律己,做廉潔自律的模範。
紀檢監察幹部要帶頭增強自律意識,要常修為政之德,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要守得住清貧,挺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不被金錢美色擊倒,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嚴格執行廉潔自律的各項規定,講操守,重品行,樹立可親、可信、可敬的紀檢監察幹部形象。
㈨ 什麼是紀檢監察機關的"三轉
1、三轉是政治學術語:紀檢監察專用語。內容是「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
轉職能,明確定位,突出職責主業,理清責任。轉方式,抓住關鍵,創新工作方法。轉作風,自我監督,擺正位置,廉潔自律。
2、涵義
例子:王岐山指出,紀檢監察機關要根據黨章和黨內法規要求,從黨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形勢判斷、提出的工作要求出發,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
3、歷史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2014年5月19日在紀檢監察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紀檢監察機關要緊緊圍繞監督執紀問責,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全面提高履職能力。
(9)紀檢轉職能的規章制度擴展閱讀
「三轉」要聚焦中心任務 往監督執紀問責上轉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在紀檢監察機關「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紀檢監察機關要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紀委二次、三次全會部署,明確職責定位,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緊緊圍繞監督執紀問責,深化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全面提高履職能力。
王岐山指出,紀檢監察機關要根據黨章和黨內法規要求,從黨中央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的形勢判斷、提出的工作要求出發,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紀檢監察機關的職責是黨章賦予的,要明確定位,聚焦中心任務,不斷堅持、鞏固和深化落實八項規定精神,增強黨的觀念,嚴肅組織紀律,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
王岐山強調,轉職能需要轉方式來配合,靠優良作風作保障。轉職能、轉方式難,轉作風更難。職責越明確越聚焦,工作就越具體越深入。要改革體制機制,創新組織制度,改進方式方法。「三轉」就是要往監督執紀問責上轉。監督、執紀、問責三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渾然一體。紀檢監察機關的專責是監督執紀,轉變作風尤為重要,要帶頭糾正「四風」,形成嚴、細、深、實的工作作風,做到情況明、數字准、責任清、作風正、工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