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會計法實施條例

會計法實施條例

發布時間: 2020-12-17 08:11:53

⑴ 《預演算法實施條例》屬於會計行政法規

屬於的呀 是行政法規的

⑵ 參考文件《會計法》及什麼實施條例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實施法》是各省根據財政部文件《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法》制訂的適合本地區的具體實施法,前面會冠以省、市名稱。屬於會計法律體系構成中的最低層次:地方性會計法規。

⑶ 《會計法》是什麼時候頒布實施的

《會計法》於1985年首次頒發施行。1993年12月,經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專次會議修正,1999年10月,屬再次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正,由國家主席下令公布,於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除《會計法》外,中國還制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總會計師條例》、《企業會計准則》等法律、法規。

(3)會計法實施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於1993年10月31日通過,現予公布,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廣義的會計法是指國家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制定的各種會計法規性文件的總稱,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地方性會計法規等。狹義的會計法僅是指國家最高權力機關通過一定的立法程序,頒發施行的會計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就是狹義的會計法。

⑷ 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必須依照本法辦理會計事務。
第三條各單位必須依法設置會計賬簿,並保證其真實、完整。
第四條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五條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本法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
第六條對認真執行本法,忠於職守,堅持原則,做出顯著成績的會計人員,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
第七條國務院財政部門主管全國的會計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管理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第八條國家實行統一的會計制度。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並公布。
國務院有關部門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對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有特殊要求的行業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或者補充規定,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審核批准。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可以依照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制定軍隊實施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具體辦法,報國務院財政部門備案。
第二章會計核算
第九條各單位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會計核算,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任何單位不得以虛假的經濟業務事項或者資料進行會計核算。
第十條下列經濟業務事項,應當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
(一)款項和有價證券的收付;
(二)財物的收發、增減和使用;
(三)債權債務的發生和結算;
(四)資本、基金的增減;
(五)收入、支出、費用、成本的計算;
(六)財務成果的計算和處理;
(七)需要辦理會計手續、進行會計核算的其他事項。
第十一條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第十二條會計核算以人民幣為記賬本位幣。
業務收支以人民幣以外的貨幣為主的單位,可以選定其中一種貨幣作為記賬本位幣,但是編報的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折算為人民幣。
第十三條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軟體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也必須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及其他會計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財務會計報告。
第十四條會計憑證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
辦理本法第十條所列的經濟業務事項,必須填制或者取得原始憑證並及時送交會計機構。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必須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對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接受,並向單位負責人報告;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予以退回,並要求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更正、補充。
原始憑證記載的各項內容均不得塗改;原始憑證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更正,更正處應當加蓋出具單位印章。原始憑證金額有錯誤的,應當由出具單位重開,不得在原始憑證上更正。
記賬憑證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原始憑證及有關資料編制。
第十五條會計賬簿登記,必須以經過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並符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會計賬簿包括總賬、明細賬、日記賬和其他輔助性賬簿。
會計賬簿應當按照連續編號的頁碼順序登記。會計賬簿記錄發生錯誤或者隔頁、缺號、跳行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方法更正,並由會計人員和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在更正處蓋章。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的,其會計賬簿的登記、更正,應當符合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第十六條各單位發生的各項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在依法設置的會計賬簿上統一登記、核算,不得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私設會計賬簿登記、核算。
第十七條各單位應當定期將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相互核對,保證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及款項的實有數額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憑證的有關內容相符、會計賬簿之間相對應的記錄相符、會計賬簿記錄與會計報表的有關內容相符。
第十八條各單位採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前後各期應當一致,不得隨意變更;確有必要變更的,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變更,並將變更的原因、情況及影響在財務會計報告中說明。
第十九條單位提供的擔保、未決訴訟等或有事項,應當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在財務會計報告中予以說明。
第二十條財務會計報告應當根據經過審核的會計賬簿記錄和有關資料編制,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關於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要求、提供對象和提供期限的規定;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財務會計報告由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組成。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其編制依據應當一致。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會計報表、會計報表附註和財務情況說明書須經注冊會計師審計的,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應當隨同財務會計報告一並提供。
第二十一條財務會計報告應當由單位負責人和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並蓋章;設置總會計師的單位,還須由總會計師簽名並蓋章。
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財務會計報告真實、完整。
第二十二條會計記錄的文字應當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方,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民族文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外國企業和其他外國組織的會計記錄可以同時使用一種外國文字。
第二十三條各單位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建立檔案,妥善保管。會計檔案的保管期限和銷毀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第三章公司、企業會計核算的特別規定
第二十四條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除應當遵守本法第二章的規定外,還應當遵守本章規定。
第二十五條公司、企業必須根據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事項,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確認、計量和記錄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成本和利潤。
第二十六條公司、企業進行會計核算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隨意改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二)虛列或者隱瞞收入,推遲或者提前確認收入;
(三)隨意改變費用、成本的確認標准或者計量方法,虛列、多列、不列或者少列費用、成本;
(四)隨意調整利潤的計算、分配方法,編造虛假利潤或者隱瞞利潤;
(五)違反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行為。
第四章會計監督
第二十七條各單位應當建立、健全本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應當符合下列要求:
(一)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許可權應當明確,並相互分離、相互制約;
(二)重大對外投資、資產處置、資金調度和其他重要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的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程序應當明確;
(三)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應當明確;
(四)對會計資料定期進行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應當明確。
第二十八條單位負責人應當保證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不得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違法辦理會計事項。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事項,有權拒絕辦理或者按照職權予以糾正。
第二十九條會計機構、會計人員發現會計賬簿記錄與實物、款項及有關資料不相符的,按照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有權自行處理的,應當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立即向單位負責人報告,請求查明原因,作出處理。
第三十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的行為,有權檢舉。收到檢舉的部門有權處理的,應當依法按照職責分工及時處理;無權處理的,應當及時移送有權處理的部門處理。收到檢舉的部門、負責處理的部門應當為檢舉人保密,不得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
第三十一條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須經注冊會計師進行審計的單位,應當向受委託的會計師事務所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或者示意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不實或者不當的審計報告。
財政部門有權對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審計報告的程序和內容進行監督。
第三十二條財政部門對各單位的下列情況實施監督:
(一)是否依法設置會計賬簿;
(二)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是否真實、完整;
(三)會計核算是否符合本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
(四)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是否具備從業資格。
在對前款第(二)項所列事項實施監督,發現重大違法嫌疑時,國務院財政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可以向與被監督單位有經濟業務往來的單位和被監督單位開立賬戶的金融機構查詢有關情況,有關單位和金融機構應當給予支持。
第三十三條財政、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應當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職責,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前款所列監督檢查部門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依法實施監督檢查後,應當出具檢查結論。有關監督檢查部門已經作出的檢查結論能夠滿足其他監督檢查部門履行本部門職責需要的,其他監督檢查部門應當加以利用,避免重復查賬。
第三十四條依法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的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對在監督檢查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和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三十五條各單位必須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接受有關監督檢查部門依法實施的監督檢查,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第五章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第三十六條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並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不具備設置條件的,應當委託經批准設立從事會計代理記賬業務的中介機構代理記賬。
國有的和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導地位的大、中型企業必須設置總會計師。總會計師的任職資格、任免程序、職責許可權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七條會計機構內部應當建立稽核制度。
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第三十八條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從事會計工作三年以上經歷。
會計人員從業資格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規定。
第三十九條會計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提高業務素質。對會計人員的教育和培訓工作應當加強。
第四十條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佔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人員,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除前款規定的人員外,因違法違紀行為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自被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之日起五年內,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一條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者離職,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單位負責人監交,必要時主管單位可以派人會同監交。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四十二條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的;
(二)私設會計賬簿的;
(三)未按照規定填制、取得原始憑證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以未經審核的會計憑證為依據登記會計賬簿或者登記會計賬簿不符合規定的;
(五)隨意變更會計處理方法的;
(六)向不同的會計資料使用者提供的財務會計報告編制依據不一致的;
(七)未按照規定使用會計記錄文字或者記賬本位幣的;
(八)未按照規定保管會計資料,致使會計資料毀損、滅失的;
(九)未按照規定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
(十)任用會計人員不符合本法規定的。
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會計人員有第一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有關法律對第一款所列行為的處罰另有規定的,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三條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四條隱匿或者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有前款行為,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予以通報,可以對單位並處五千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撤職直至開除的行政處分;對其中的會計人員,並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四十五條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賬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可以處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行政處分。
第四十六條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本法規定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第四十七條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違反本法第三十條規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九條違反本法規定,同時違反其他法律規定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條本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單位負責人,是指單位法定代表人或者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代表單位行使職權的主要負責人。
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是指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制定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
第五十一條個體工商戶會計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根據本法的原則另行規定。
第五十二條本法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⑸ 會計法規定的是什麼會計制度規定的又是什麼

會計准則與會計制度:分離並存統一

近年來,我國陸續出台了會計准則及會計制度,在會計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也引發了很多討論。怎樣看待兩者的關系,就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毋庸質疑,正確的認識和把握兩者的關系,無論對於會計研究還是對於會計實務操作,都有重要的意義。
筆者認為,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兩者的關系不是分離的,而是並存的,從發展的角度看,兩者最終會實現統一。
考察兩者的關系,首先要了解兩者的結構。我國的會計准則包括基本准則和具體准則兩個層次。基本准則是指1993年實施的《企業會計准則》,具體准則是指從1997年5月至今財政部陸續發布的16個准則和一個准則的徵求意見稿。基本准則對會計核算作出了完整的、一般性的規定,而具體准則是在基本准則基礎上對具體業務作出的規定。兩者是綱領和分項的關系。我國的會計制度包括先後出台的行業會計制度、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不同的會計制度發布於不同的時期,適應於不同時期的會計核算工作需要。現階段,《企業會計制度》是企業會計制度的會計核心,下文中主要以《企業會計制度》為例分析會計制度。
在了解了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結構的基礎上,通過對比兩者在制定目的、制定依據、制定背景、適用范圍、規范內容等方面的異同就可以分析出兩者之間的關系。
1.制定目的。會計准則是為了「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統一會計核算標准,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會計制度是為了「規范企業的會計核算,真實、完整的提供會計信息」。從內容上看兩者的制定目的並無實質上的差別,都是著眼於會計核算信息的質量。可見兩者目的一致。
2.制定依據。會計准則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制定,會計制度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及國家其他法律和法規制定的,包括《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也包括《企業會計准則》。從依據上看,兩者同受會計法的約束,都是為了貫徹落實會計法的規定。同時會計准則又是會計制度制定的一個內容依據,可見兩者不是分離的,而是有著緊密聯系的,具有並存的必然性。
3.制定背景。為了適應國民經濟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適應企業會計核算發生根本變化的要求,1993年財政部出台了《企業會計准則》,為新的會計改革指明了方向,為以後會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成為我國會計工作的綱領性文件。1997年以後陸續出台的具體准則則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尤其是上市公司的會計核算上不斷出現新的問題,迫切的需要用准則加以規范和指導的背景下制定的。當然具體准則的制定也充分考慮了與國際接軌,適應加入WTO後的要求等因素。我國會計制度制定與會計准則出台具有配套性。可以說准則的出台是制度制定的主要背景。行業會計制度的制定是為了使基本准則在各行業得到貫徹實施;《企業會計制度》的制定是為了使股份公司更好的執行已實施的具體會計准則。由此可見,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在背景上具有共性——滿足於經濟發展的需要、會計核算的要求;同時會計制度又是對會計准則的進一步貫徹,使會計准則得以落實到實際工作中。這使得兩者不可分離,具有並存的基礎和可能。
4.適用范圍。《企業會計准則》適用於我國「境內的所有企業」,具體准則中除《現金流量表》等8個准則在所有企業施行外,其餘部分暫在股份有限公司施行,待條件成熟時,再推廣到所有企業。《企業會計制度》暫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圍內執行,同時鼓勵其他企業先行執行。可以預見,《企業會計制度》將逐漸適用於所有企業(金融企業除外,由《金融企業會計制度》規范)。可見,在使用范圍上,准則和制度具有一致性。
5.規范內容。《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了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則、會計要素以及會計報表編報的一般要求。具體准則是根據基本准則的要求,就會計核算業務作出的具體規定。因此,會計准則具有概括性強、理論性強、指導性強的特點。《企業會計制度》規范了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一般原則、各會計要素和特殊業務的核算,以及會計報表的編報。各會計要素和特殊業務的規范是對已公布實施具體准則中相關規定的進一步細化和進一步解釋。因此會計制度具有深化准則、密切聯系實際、可操作性強的特點。
可見兩者規范的內容是一致的,差別在於准則規范的更理論化,而制度規范的更實務化。因此兩者不是分離的,而是密切聯系、互為補充的。在實際應用中不能顧此失彼,在深入掌握准則的基礎上,更嚴格執行制度的要求,這樣反映會計信息才能符合要求。可見兩者在內容上、在實務中都具有並存的必要性。
此外,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還不很完善。同樣,准則的制定受市場經濟制約,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短時間內全部完善。因此,准則的制定是一項逐步的長期的工作,而制度的制定相對簡單,二者是在時間上有差別,在內容上也必然有差異。例如《企業會計制度》並無分部報告的規定,企業編制分部報告就不能僅看《企業會計制度》,而要依據會計准則。從這個意義上說准則和制度也必須共存。
綜上所述,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在諸多方面具有共性,二者不是分離的,而是具有密切聯系的。在制定背景和規范內容等方面的聯系,使得二者具有並存的可能和必然,那麼二者是否能夠統一呢?
筆者認為兩者的統一是我國會計發展的必然結果,但在現階段兩者是不能統一的。統一無非是兩種形式,制度代替准則或者准則代替制度。制度代替准則是會計水平的倒退,這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更不符合會計發展的規律,也無法與國際接軌,更難參與國際資本市場,因此是不可能的。准則代替制度,與國際發達國家的做法一致,但不符合我國的國情。會計實務界的現狀不容忽視,會計人員整體素質偏低,長期習慣於制度的指引,缺乏必要的理論水平。全面推行准則取消制度勢必造成混亂,會計人員難以接受,後果難以預料。但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准則代替制度,實現兩者的統一是完全可能的,也是一種必然結果。一方面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核算的范圍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完善、企業財務人員會計水平的提高將趨於一致,另一方面會計准則和會計制度核算的內容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只有規范程度上的詳略之分。因此如果廣大財務人員的會計水平提高到足以熟練的應用會計准則的程度,用會計准則取代會計制度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然的。

⑹ 除了2000年7月1日實施的會計法,現在國家頒布新的會計法律沒

除了2000年7月1日實施的會計法外,沒有再頒布新的會計法律。

《中華人民共內和國容會計法》修訂過程如下: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九次會議通過;
根據1993年12月29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的決定》修正 ;
1999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修訂 自2000年7月1日起施。

⑺ 會計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會計法律制度一覽

一、會計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

二、會計制度
1、企業會計制度
2、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3、城市合作銀行會計制度
4、物業管理企業會計制度
5、醫院會計制度
6、保險公司會計制度
7、個體工商戶會計制度
8、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
9、行政單位會計制度
10、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11、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12、高等學校會計制度
13、中小學校會計制度
14、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
15、測繪單位會計制度
16、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

三、財務制度
1、企業財務通則
2、金融企業財務制度
3、物業管理企業財務規定
4、證券公司財務制度
5、關於對《證券公司財務制度》有關內容進行修改和補充的通知
6、行政單位財務規則
7、事業單位財務規則
8、醫院財務制度
9、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0、地質勘察單位財務制度
11、工商行政管理單位財務管理辦法
12、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3、關於執行《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
14、計劃生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5、文物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6、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7、農業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8、文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9、高等學校財務制度
20、中小學校財務制度
21、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22、測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國家物質儲備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四、會計准則
1、事業單位會計准則
2、企業會計准則
3、關於深化企業會計核算的制度改革、實施會計准則的意見
4、企業會計准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5、企業會計准則——現金流量表
6、企業會計准則——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7、企業會計准則——收入
8、企業會計准則——債務重組
9、企業會計准則——建造合同
10、企業會計准則——投資
11、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
12、企業會計准則——非貨幣性交易
13、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
14、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
15、企業會計准則——借款費用
16、企業會計准則——租賃
17、企業會計准則——中期財務報告
18、企業會計准則——存貨
19、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

五、審計准則
1、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准則序言
2、獨立審計基本准則
3、獨立審計具體准則(27條)
4、獨立審計實務公告(10條

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1、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
2、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

七、會計核算方法
1、汽車運輸企業內部單車承包租賃產權轉讓經營會計核算辦法
2、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會計核算辦法
3、企業職工失業保險基金會計核算辦法
4、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會計核算辦法
5、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會計核算辦法
6、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辦法
7、事業單位住房基金和離退休經費會計核算規定
8、物業管理企業會計核算補充規定
9、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辦法補充規定
10、證券投資基金會計核算辦法
11、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稅務師事務所會計核算辦法

八、會計處理規定
1、關於企業處理期初庫存納稅問題有關會計核算的通知
2、關於將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3、關於上市公司利潤分配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4、關於上市公司會計處理補充規定的通知
5、郵電通信企業市話初裝基金會計處理規定
6、郵電通信企業郵電附加費會計處理的規定
7、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
8、企業兼並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
9、企業代國家儲備棉花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10、企業商品期貨業務會計處理暫行規定
11、關於自產自用的產品視同銷售如何進行會計處理的復函
12、關於企業資產評估等有關會計處理通知
13、保險公司保險保障基金會計處理辦法
14、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補充規定
15、企業基建業務會計處理辦法
16、企業探礦權采礦權會計處理規定
17、地質勘查單位探礦權采礦權會計處理規定
18、企業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19、就業機構就業經費會計處理規定
20、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有關會計處理問題補充規定問題解答
21、車輛購置稅會計處理規定
22、商品期貨業務會計處理暫行規定
23、公開發行證券的商業銀行有關業務會計處理補充規定
24、天然林保護工程財政資金會計處理規定
25、保險公司個人抵押貸款保險等業務會計處理規定
26、關於新增糧食財務掛賬和其他不合理佔用貸款會計處理問題的通知
27、關於下發民航國內航線客運收入聯營會計處理辦法的通知
28、關於改變應收款項壞賬准備計提比例和方法的會計處理規定
29、股份有限公司稅收返還等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30、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退稅和接受捐贈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31、轉發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關於印發會計師事務所從事金融相關審計業務暫行辦法
33、關於印發《企業住房制度改革中有關會計處理問題的規定》的通知
34、財政部關於印發《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的通知
35、關於執行《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問題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復函

九、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有關問題的規定
1、《企業會計制度》實施范圍有關問題的規定
2、貫徹實施《企業會計制度》有關准則問題解答
3、實施《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准則問題解答
4、國有企業申請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程序及報送材料的規定
5、外商投資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有關問題的規定
6、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稅務師事務所會計核算辦法

十、其他會計制度
1、財政部關於彩票發行與銷售機構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
2、財政部關於修改事業單位事業支出核算內容的通知
3、財政部關於印發《保險公司投資連結產品等業務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4、財政部關於印發《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稅務師事務所會計核算辦法》的通知
5、關於貫徹實施《會計法》加強會計監督的意見
6、會計專業職務試行條例
7、關於對契稅會計處理辦法請示的復函
8、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章程
9、國務院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決定
10、關於短期投資收益核算問題的復函
11、關於社會保險基金暫收款等有關會計問題的復函。

⑻ 會計法律條例有哪些

會計法律制度包括會計法律、會計行政法規、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以及地方性會計法規。會計法律制度一覽
一、會計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
二、會計制度
1、企業會計制度
2、金融企業會計制度
3、城市合作銀行會計制度
4、物業管理企業會計制度
5、醫院會計制度
6、保險公司會計制度
7、個體工商戶會計制度
8、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
9、行政單位會計制度
10、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11、科學事業單位會計制度
12、高等學校會計制度
13、中小學校會計制度
14、地質勘查單位會計制度
15、測繪單位會計制度
16、社會保險基金會計制度
三、財務制度
1、企業財務通則
2、金融企業財務制度
3、物業管理企業財務規定
4、證券公司財務制度
5、關於對《證券公司財務制度》有關內容進行修改和補充的通知
6、行政單位財務規則
7、事業單位財務規則
8、醫院財務制度
9、地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0、地質勘察單位財務制度
11、工商行政管理單位財務管理辦法
12、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3、關於執行《科學事業單位財務制度》若干具體問題的通知
14、計劃生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5、文物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6、體育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7、農業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8、文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19、高等學校財務制度
20、中小學校財務制度
21、廣播電視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22、測繪事業單位財務制度國家物質儲備事業單位財務制度
四、會計准則
1、事業單位會計准則
2、企業會計准則
3、關於深化企業會計核算的制度改革、實施會計准則的意見
4、企業會計准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
5、企業會計准則——現金流量表
6、企業會計准則——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
7、企業會計准則——收入
8、企業會計准則——債務重組
9、企業會計准則——建造合同
10、企業會計准則——投資
11、企業會計准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差錯更正
12、企業會計准則——非貨幣性交易
13、企業會計准則——或有事項
14、企業會計准則——無形資產
15、企業會計准則——借款費用
16、企業會計准則——租賃
17、企業會計准則——中期財務報告
18、企業會計准則——存貨
19、企業會計准則——固定資產

五、審計准則
1、中國注冊會計師獨立審計准則序言
2、獨立審計基本准則
3、獨立審計具體准則(27條)
4、獨立審計實務公告(10條
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1、內部會計控制規范——貨幣資金(試行)
2、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試行)
七、會計核算方法
1、汽車運輸企業內部單車承包租賃產權轉讓經營會計核算辦法
2、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會計核算辦法
3、企業職工失業保險基金會計核算辦法
4、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會計核算辦法
5、職工醫療保險基金會計核算辦法
6、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辦法
7、事業單位住房基金和離退休經費會計核算規定
8、物業管理企業會計核算補充規定
9、住房公積金會計核算辦法補充規定
10、證券投資基金會計核算辦法
11、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稅務師事務所會計核算辦法
八、會計處理規定
1、關於企業處理期初庫存納稅問題有關會計核算的通知
2、關於將撥改貸資金本息余額轉為國家資本金有關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3、關於上市公司利潤分配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4、關於上市公司會計處理補充規定的通知
5、郵電通信企業市話初裝基金會計處理規定
6、郵電通信企業郵電附加費會計處理的規定
7、國有企業試行破產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
8、企業兼並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
9、企業代國家儲備棉花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10、企業商品期貨業務會計處理暫行規定
11、關於自產自用的產品視同銷售如何進行會計處理的復函
12、關於企業資產評估等有關會計處理通知
13、保險公司保險保障基金會計處理辦法
14、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補充規定
15、企業基建業務會計處理辦法
16、企業探礦權采礦權會計處理規定
17、地質勘查單位探礦權采礦權會計處理規定
18、企業以非現金資產抵償債務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19、就業機構就業經費會計處理規定
20、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有關會計處理問題補充規定問題解答
21、車輛購置稅會計處理規定
22、商品期貨業務會計處理暫行規定
23、公開發行證券的商業銀行有關業務會計處理補充規定
24、天然林保護工程財政資金會計處理規定
25、保險公司個人抵押貸款保險等業務會計處理規定
26、關於新增糧食財務掛賬和其他不合理佔用貸款會計處理問題的通知
27、關於下發民航國內航線客運收入聯營會計處理辦法的通知
28、關於改變應收款項壞賬准備計提比例和方法的會計處理規定
29、股份有限公司稅收返還等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30、外商投資企業采購國產設備退稅和接受捐贈有關會計處理規定
31、轉發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關於印發會計師事務所從事金融相關審計業務暫行辦法
33、關於印發《企業住房制度改革中有關會計處理問題的規定》的通知
34、財政部關於印發《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處理問題暫行規定》的通知
35、關於執行《關聯方之間出售資產等有關會計問題暫行規定》有關問題的復函
九、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有關問題的規定
1、《企業會計制度》實施范圍有關問題的規定
2、貫徹實施《企業會計制度》有關准則問題解答
3、實施《企業會計制度》及相關准則問題解答
4、國有企業申請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程序及報送材料的規定
5、外商投資企業執行《企業會計制度》有關問題的規定
6、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稅務師事務所會計核算辦法
十、其他會計制度
1、財政部關於彩票發行與銷售機構執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問題的通知
2、財政部關於修改事業單位事業支出核算內容的通知
3、財政部關於印發《保險公司投資連結產品等業務會計處理規定》的通知
4、財政部關於印發《會計師事務所、資產評估機構、稅務師事務所會計核算辦法》的通知
5、關於貫徹實施《會計法》加強會計監督的意見
6、會計專業職務試行條例
7、關於對契稅會計處理辦法請示的復函
8、中國總會計師協會章程
9、國務院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的決定
10、關於短期投資收益核算問題的復函
11、關於社會保險基金暫收款等有關會計問題的復函。

⑼ 求山東省會計法實施細則的正文

山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辦法(2004年修正本)

--------------------------------------------------------------------------------

(2000年4月14日山東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四次會議通過 根據2004年11月25日山東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關於修改〈山東省人才市場管理條例〉等十件地方性法規的決定》修正)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會計管理,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在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辦理會計事務,必須依照《會計法》和本辦法。

第三條 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負責。

第四條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依照《會計法》和本辦法的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和其他會計資料,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律、法規以及會計制度行為的會計人員實行打擊報復。

第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工作。

審計、稅務、人民銀行、證券監管、保險監管等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分工,依法對有關單位的會計資料實施監督檢查。

第六條 財政部門按照規定許可權,履行下列管理職責:

(一)宣傳並組織實施會計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

(二)按照國家和同級人民政府確定的會計人員管理體制對會計人員進行管理;

(三)考核確認會計人員從業資格,核發從業資格證書;

(四)對單位使用的總帳、銀行存款日記帳、現金日記帳等主要會計帳簿實施監管;

(五)對會計中介服務機構實施業務監督和指導;

(六)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負責會計技術鑒定;

(七)組織實施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

(八)對單位會計基礎工作實施等級考核;

(九)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七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會計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的行為,有權向財政部門或者有關部門舉報。

第八條 對貫徹執行會計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忠於職守,堅持原則,做出顯著成績的會計人員,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財政部門給予精神的或者物質的獎勵。

第二章 會計核算

第九條 會計核算應當劃分會計期間。會計期間分為年度和月份。會計期間的起止日期與公歷年度和月份的起止日期相同。

單位應當按照會計期間結算帳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

第十條 單位應當按照會計制度規定,根據會計業務需要,制定辦理會計核算的具體辦法和程序,並符合下列要求:

(一)採用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並在不同會計期間保持一致,不得隨意變更;

(二)如實記錄反映每項經濟業務的發生過程和結果;

(三)保持會計指標口徑一致,相互可比;

(四)辦理財務收支和其他經濟業務事項,應當經單位負責人或者其授權的其他有關負責人員批准,簽名並蓋章;

(五)涉及款項、財物的收付和記錄的會計事項,應當由兩名以上的會計人員分別辦理;

(六)辦理會計核算業務,應當由經辦會計人員以外的其他會計人員稽核;

(七)按照會計期間及時與金融機構核對帳目。

第十一條 辦理經濟業務事項應當取得或者填制原始憑證,並及時送交會計機構。原始憑證應當具備下列內容:

(一)憑證名稱、填制憑證的日期;

(二)出具憑證者的單位印章或者個人簽名並蓋章;

(三)接受憑證的單位全稱;

(四)經濟業務內容、數量、單價和金額;

(五)經辦人員簽名;

(六)接受憑證單位負責人或者其授權人簽名;

(七)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規定的其他內容。

第十二條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應當對原始憑證是否合法、真實、准確、完整進行審核,並根據審核後的原始憑證編制記帳憑證。記賬憑證應當具備下列內容:

(一)填制憑證日期、憑證編號、所附原始憑證張數;

(二)經濟業務摘要、會計科目和金額;

(三)填制憑證人員、稽核人員、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記帳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簽名並蓋章;

(四)會計制度及相關制度規定的其他內容。

第十三條 單位應當按照會計制度的規定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會計制度未設置的會計科目,單位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自行設置和使用,但不得影響會計核算、財務會計報表的匯總和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第十四條 單位應當按照會計制度設置和登記會計帳簿。會計帳簿包括總帳、明細帳、日記帳和其他輔助性帳簿。實行手工記賬的,總帳、現金日記帳和銀行存款日記帳應當採用訂本式帳簿。

會計帳簿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監管。

嚴禁任何單位私設會計帳簿。

第十五條 單位採用計算機替代手工記帳以及由計算機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應當符合會計制度的規定。

會計帳簿、同一類會計憑證在一定會計期間應當連續編號,連同生成的財務會計報告,經審核無誤後裝訂成冊,按照手工記賬的規定由有關人員簽名並蓋章。

第十六條 單位應當按照合法、真實、准確、完整的原則,根據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以及其他相關制度的規定,編制和對外提供財務會計報告。

第十七條 單位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及其電子存儲介質,應當建立檔案,按照國家會計檔案管理辦法的規定管理。

第十八條 單位應當建立財產清查制度,每一會計年度至少應當進行一次財產清查,保證帳簿記錄與實物、款項相符。清查中發現的資產盤盈、盤虧、報廢、毀損等情況,應當及時查明原因,分清責任,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單位應當建立往來款項的定期核查和清理制度,定期清理往來款項。

第十九條 單位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的規定將單位資產以任何個人名義存儲。

第三章 會計監督

第二十條 財政部門依法對單位下列事項實施監督、檢查:

(一)是否依法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人員或者委託代理記帳;

(二)會計人員是否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並依法履行職責;

(三)開立帳戶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會計制度以及相關制度的規定;

(四)是否依法設置會計帳簿;

(五)是否按照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會計核算;

(六)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等會計資料是否合法、真實、准確、完整;

(七)單位負責人或者其他人員有無對依法履行職責的會計人員進行打擊報復;

(八)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事項。

第二十一條 設立代理記帳機構應當依法辦理有關手續。

第二十二條 財政等部門依法進行監督檢查時,單位應當如實提供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以及其他會計資料和有關情況,不得拒絕、隱匿、謊報。

第二十三條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按照下列規定對本單位會計工作實施監督:

(一)對不真實、不合法的原始憑證,有權不予受理;

(二)對記載不準確、不完整的原始憑證,應當予以退回,由出具單位重開或者予以更正,並由出具單位在更正處簽章;

(三)對帳簿記錄與款項、實物不相符的,應當查明原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處理;

(四)對違法的財務收支,有權拒絕辦理;

(五)對偽造、變造、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和其他會計資料或者私設帳簿的,應當予以制止;

(六)對違反國家規定擅自開立帳戶的,應當拒絕辦理。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前款所列行為無權處理以及制止無效的,應當向單位負責人提出書面報告,請求處理。單位負責人對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提出的書面報告,應當自收到之日起十日內作出書面處理決定。單位負責人不處理或者處理錯誤的,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有權向財政、審計、稅務等部門報告。

第二十四條 會計機構、會計人員對本單位生產經營和其他經濟活動中存在的問題,應當向單位負責人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五條 會計人員因依法履行職責受到打擊報復的,有權向財政、監察、司法等部門投訴。

第四章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

第二十六條 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需要設置會計機構,或者在有關機構中設置會計人員、指定會計主管人員,並設置必要的會計工作崗位,其中核算、出納為必設崗位。

第二十七條 不具備條件設置會計機構或者配備會計人員的單位,應當委託依法設立的從事會計代理記帳業務的中介服務機構代理記帳。

從事會計代理記帳業務的中介服務機構代理記帳時,應當與委託人簽訂書面委託合同,根據委託人提供的原始憑證和其他資料,按照會計制度規定進行會計核算,並對委託人的商業秘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二十八條 單位應當建立內部稽核、牽制制度。

現金和有價證券必須由出納人員經管。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帳簿的登記工作。單位在銀行的預留印鑒不得由同一人員保管。

第二十九條 單位負責人應當支持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工作,依法履行下列職責:

(一)正確執行國家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和制度;

(二)依法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人員或者委託代理記帳;

(三)保障會計人員依法履行職責;

(四)糾正本單位違反會計制度的行為;

(五)為會計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培訓提供保障;

(六)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職責。

第三十條 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縣級以上財政部門頒發的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除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外,還應當具備會計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資格或者具有三年以上會計工作經歷。

第三十一條 會計工作實行迴避制度。

與單位負責人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及近姻親關系的人員,不得在本單位擔任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和出納;與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和出納有夫妻關系、直系血親關系、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及近姻親關系的人員,不得在本單位從事會計工作。

會計人員辦理經濟業務事項,本人應當在該事項的會計核算中予以迴避。

迴避制度適用於委託代理記帳。

私營企業和外國獨資企業可以參照本制度執行。

第三十二條 會計人員輪換工作崗位或者離職,應當按照規定與接管人員辦理交接手續。

單位依法被撤銷或者破產、合並、分立等,應當按照規定編制單位貨幣資金、債權、債務、財產等移交清冊,向有關部門或者單位辦理交接手續。

辦理交接手續,應當執行法定的監交制度。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三條 單位負責人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可處以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授意、指使、強令會計機構、會計人員以及其他人員偽造、變造會計憑證、會計帳簿,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隱匿、故意銷毀依法應當保存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以及其他會計資料的;

(二)指使會計人員私設會計帳簿或者不依法設置會計帳簿的;

(三)任用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

(四)拒絕、阻撓財政等有關部門依法監督檢查的;

(五)對會計人員提出的會計監督報告不處理或者處理錯誤的。

有前款第一項行為的,處以五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有前款第二、三、四、五項行為的,處以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四條 單位負責人對依法履行職責,抵制違反會計法律、法規行為的會計人員以降級、撤職、調離工作崗位、解聘或者開除等方式實行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對受打擊報復的會計人員,應當恢復其名譽和原有職務、級別。

第三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不執行迴避制度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給予通報批評;單位負責人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六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可以對單位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可以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屬於國家工作人員的,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一)未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進行會計核算的;

(二)未建立並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

(三)填制、取得會計憑證不符合規定的;

(四)不依法設置、登記會計帳簿的;

(五)拒絕、阻撓財政等有關部門監督檢查或者不如實提供會計資料以及有關情況的。

會計人員有前款所列行為之一,情節嚴重的,還應當吊銷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三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第九條規定,單位會計核算未按照會計期間分期結算帳目和編制財務會計報告或者違反第十六條規定,不依法提供財務會計報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三十八條 使用電子計算機進行會計核算及其生成的會計憑證、會計帳簿、財務會計報告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應當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給予通報批評,可以並處三千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九條規定,將單位資產以個人名義存儲的,由有關部門在各自職權范圍內依法進行處罰。

第四十條 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未依法辦理有關手續擅自設立代理記帳機構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依法予以取締,並沒收違法所得。

第四十一條 財政部門及有關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在實施監督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泄露國家秘密、商業秘密、舉報人秘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六章 附則

第四十二條 本辦法下列用語的含義:

會計機構,是指單位內部設置的辦理會計事務的組織。

會計人員,是指依法在會計工作崗位上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包括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等。

會計制度,是指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財政部門依據《會計法》、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按照規定許可權和程序制定並公布的關於會計核算、會計監督、會計工作組織、會計人員以及會計工作管理的制度、辦法等。

第四十三條 本辦法自二○○○年七月一日起施行。

⑽ 如何完善會計法律法規

會計法律規范最顯著的特徵是用「法」的強制力和威懾力規范企業管理當局內和會計人員的會容計行為。如果「法」自身的剛性不足,必然導致會計規范體系的整體疲軟。會計法律規范的剛性就表現在它的強制性和威嚴性上:其一是「強」,凡是會計法律規定的,在其法界內的所有會計主體和個人都必須嚴格執行,否則就將受到法律的嚴懲;其二是「嚴」,讓違法者望而生畏,用法律的威懾力使人們自覺地規范會計行為。在我國,《會計法》是規范會計行為的基本大法,也是會計法律規范的核心,因此,討論會計法律規范的強制力和威懾力問題,就有必要分析我國現行《會計法》的「剛性」不足問題。

熱點內容
勞動法規定補交社保嗎 發布:2025-01-11 03:51:07 瀏覽:466
華東政法大學法碩非法學 發布:2025-01-11 03:49:02 瀏覽:934
道德教育畫 發布:2025-01-11 03:47:29 瀏覽:413
高新開發區法院 發布:2025-01-11 03:30:11 瀏覽:485
保定法學王浩 發布:2025-01-11 03:05:09 瀏覽:773
濟南市法院書記員的工資大約是多少 發布:2025-01-11 02:33:36 瀏覽:194
勞動法保安上班時間 發布:2025-01-11 02:23:00 瀏覽:930
2015年政策法規總結 發布:2025-01-11 02:22:47 瀏覽:580
深圳市節約糧食的相關政策法規 發布:2025-01-11 02:19:13 瀏覽:640
2013國家司法考試成績查詢 發布:2025-01-11 02:11:47 瀏覽: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