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建築法規角度評價奉化垮樓事件
『壹』 上海倒樓事故的事故原因
7月3日上午,上海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了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江歡成領銜、由來自勘察、設計、地質、水利、結構等相關專業的14位專家組成的事故調查專家組關於倒樓事件的調查報告。主要有:
1、房屋傾倒的主要原因是,緊貼7號樓北側,在短期內堆土過高,最高處達10米左右;與此同時,緊鄰大樓南側的地下車庫基坑正在開挖,開挖深度4.6米,大樓兩側的壓力差使土體產生水平位移,過大的水平力超過了樁基的抗側能力,導致房屋傾倒。
2、傾倒事故發生後,對其它房屋周邊的堆土及時採取了卸土、填坑等措施,目前地基和房屋變形穩定,房屋傾倒的隱患已經排除。
3、原勘察報告,經現場補充勘察和復核,符合規范要求;原結構設計,經復核符合規范要求;大樓所用PHC管樁,經檢測質量符合規范要求。
4、建議進一步分析房屋傾倒機理,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同時對周邊房屋進一步檢測和監測,確保安全。
在新聞發布會上,專家組組長江歡成院士表示,事發樓房附近有過兩次堆土施工:第一次堆土施工發生在半年前,堆土距離樓房約20米,離防汛牆10米,高3到4米。第二次堆土施工發生在6月下旬。6月20日,施工方在事發樓盤前方開挖基坑,土方緊貼建築物堆積在樓房北側,堆土在6天內即高達10米。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設計研究院技術總監顧國榮是專家組成員之一。他表示,第二次堆土是造成樓房倒覆的主要原因。「土方在短時間內快速堆積,產生了3000噸左右的側向力,加之樓房前方由於開挖基坑出現凌空面,導致樓房產生10厘米左右的位移,對PHC樁(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產生很大的偏心彎矩,最終破壞樁基,引起樓房整體倒覆。」
專家組在經過勘察、檢驗、復核後認為,倒覆大樓的原勘察報告、原設計結構和大樓所用的PHC管樁都符合規范要求。針對部分樁基是空心水泥管的疑問,江歡成表示,空心樁是很好的樁型,節省材料,垂直承載力很強。同時,從設計角度來說,建築物通常不依靠樁基來抵抗水平推力。
對於是否因開挖基坑導致樓房倒覆的疑問,專家組成員、上海建工集團高級工程師范慶國表示,在上海的地質條件下可以進行基坑開挖,但土方一定要外運。開挖基坑的案例在上海有幾百例,包括上海南京路保護性建築施工都採用過這種方法。倒覆樓房的施工問題不在於開挖基坑,而在於土方沒有外運,造成樓房前後高低差,產生非常大的壓力。他還表示,倒覆樓房前方的基坑設計為4.6米,符合規范要求。
對於事故的原因,江歡成還表示,「倒覆事故簡單地說就是無知導致無畏,是認識上缺乏科學態度、蠻干。」江歡成甚至表示,「我從業46年來,這種事情還從未聽說過,從未見過,這是第一次,我也希望是最後一次。」
7月28日,上海市政府再次召開新聞發布會,即如本文開頭所述,由市府事故調查組組長、市安全監管局局長謝黎明在會上通報公布了責任認定及處理情況。這起事故被定性為一起「社會影響惡劣,性質非常嚴重」的重大責任事故。事故直接原因是「大樓兩側壓力差使土體產生水平移位」,間接原因有六個;土方堆放不當;開挖基坑違規;監理不到位;管理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到位;基坑圍護樁施工不規范。依據有關法律法規,認定建設單位梅都房地產公司、總包單位眾欣建築公司對事故發生負有主要責任;土方開挖單位索途清運公司對事故發生負有直接責任;基坑圍護及樁基工程施工單位勝騰基礎公司對事故發生負有一定責任,因而對上述單位分別給予經濟罰款總計150萬,其中對梅都房地產公司和眾欣建築公司,均處以法定最高限額罰款。對眾欣建築公司建築施工企業資質證書及安全生產許可證予以吊銷。待事故善後處理工作完成後,吊銷梅都房地產公司房地產開發企業資質證書。監理單位光啟監理公司對事故發生負有重要責任,吊銷其工程監理資質證書。工程監測單位協力勘察公司對事故發生負有一定責任,予以通報批評處理。對相關責任人追究責任,其中6人被刑事拘留,7人被取保候審;追究相關政府官員的責任,其中,閔行區副區長連正華和梅隴鎮鎮長施寶其、副鎮長周亮等公職人員,對轄區內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工作負有領導責任,分別被給予行政警告、行政記過、行政記大過處分。新聞發布會上還公布,梅都房地產多名股東在鎮屬事業單位任職情況屬實,相關人員必須與單位脫鉤;梅隴鎮征地服務所予以撤銷建制,並將對其進行審計和資產清理;闕敬德不是國家機關公務員;鎮長助理身份屬於違規任命;對調查中發現的闕敬德涉嫌違法違紀線索將立案調查;對事故涉及的其它問題和相關線索;有關部門將繼續調查核實並及時向公眾公布。
至此,上海市政府承諾的「給人民群眾一個明確交代」,在短短一個月內終於有了個結果。
作為事故處理的尾聲,閔行區新聞辦於7月31日晚間對外公布,上海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將作為第三方回購欲退房的蓮花河畔未倒樓房。萬科公司也同時發布了相關通告,表示應梅都公司邀請,作為第三方託管「蓮花河畔景苑」樓盤建設。
『貳』 建築法,關於樓間距
樓高:樓間距=1:1.2比值計算。
1、查看您樓前的建築是否手續合法齊全(規劃、土地、開工許可)齊全的話可以向人大反映,要求補償。不齊全的可能很小,假如不齊全可以向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反映或規劃部門反映。
2、通過媒體提出自己的要求。
3、315投訴。
4、請律師咨詢後向法院起訴。
『叄』 偷鳥蛋被判10年從法律角度評價
新聞報道的相關事件,不是因為鳥蛋,而是鳥。
圖為:燕隼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俗稱青條子、螞蚱鷹、青尖等。體形比獵隼、游隼等都小,為小型猛禽,體長28至35厘米,體重為120至294克。
新華社電 河南新鄉一大學生小閆暑假期間和朋友在老家掏了16隻鳥,並將部分賣掉,然而這些鳥卻是燕隼,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閆日前被新鄉輝縣市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6個月,其朋友也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
據了解,1994年出生的小閆原是鄭州一所職業學院的在校大學生,2014年7月14日,小閆在家鄉輝縣市高庄鄉土樓村過暑假期間,和朋友小王在該村一樹林內獵捕了12隻燕隼。飼養過程中逃跑一隻,死亡一隻。之後,小閆通過網路發布買賣燕隼的相關信息,以800元7隻的價格賣到鄭州,280元2隻賣到洛陽,另外一隻賣到輝縣。
2014年7月27日,小閆和小王在該樹林內又獵捕了燕隼2隻及隼形目隼科動物2隻,隨後,兩人被輝縣市森林公安局刑事拘留。
輝縣市人民法院審理認定,小閆和小王分兩次非法獵捕燕隼和隼形目隼科動物共16隻,小閆從平頂山市張某手中購買鳳頭鷹(國家二級保護動物)1隻。
輝縣市人民法院判決:小閆犯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犯非法收購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數罪並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小王犯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其他涉案人員也被判刑。
之後,小閆和小王均提出上訴,新鄉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原判,其中,認定上訴人小閆和小王違反野生動物保護法規,非法獵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燕隼和隼形目隼科動物16隻,其行為均已構成非法獵捕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罪,且屬情節特別嚴重
『肆』 建築過程中出現事故責任由誰承擔法律依據是什麼
給你推薦篇文章好好看看吧,肯定有幫助:
頻頻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提示我們:只有建立良好的勞動關系,才能減少生命之痛
進城務工應找「靠山」
--------------------------------------------------------------------------------
中國婦女報 杜永浩
核心提示:
頻頻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由於其勞動關系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法律上會產生不同的後果和責任。
生命之痛
今年6月9日,一起未成年保潔工因在業主新房中做保潔服務,在擦外側玻璃時不慎墜樓導致重傷,從而將業主告上法庭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在北京昌平回龍觀法庭開庭審理。
該保潔工金某的代理人訴稱,原告受雇於被告房屋做保潔工作,在被告未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情況下,被告就要求原告作高空危險作業,原告系不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對自己的行為缺乏認知性,在沒有任何安全保證的情況下,發生墜樓事故,被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據此,要求業主賠償醫療費用4萬余元。
北京已經發生過多起工人在作業過程中的墜樓事件。
2006年6月4日,在回龍觀的另一個小區流星花園小區東邊的一棟新建樓房上,一名裝修工人突然從6樓墜下。事故導致他左小腿粉碎性骨折。
2005年11月18日,一名叫劉寬的送貨員,由於強扒電梯門,發生意外,墜入電梯井中,不治身亡。
2005年6月27日,一名安裝空調的工人在安裝空調室外機時不慎從中關村一大廈18層上墜下,當場死亡。
2005年6月15日,在草橋附近的一個小區內,一名安裝空調的工人從12層樓上不幸墜落死亡。
2005年4月10日,在二環建國門橋西北角市檢察院新建辦公業務用房工地上,一名來自內蒙古的建築工人老李從11層樓高的鋼構架上掉下,告別了親人和這個世界。
……
面對頻頻發生的工人墜樓事件,我們不難發現:其中的受害人,絕大多數是進城打工的農民。
農民工這一從農村進入大都市的特殊社會群體,不僅面臨著老闆拖欠、剋扣工資問題,而且其生命安全同樣面臨著巨大的威脅,成為我們不得不說的痛。
農民工的不同類型
面對頻頻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我們必須弄清楚的第一個不容迴避的問題就是:誰該對此負責?
這是農民工墜樓事件所必然引起和面臨的法律糾紛。那麼,究竟應該由誰來為農民工墜樓產生的傷亡後果承擔法律責任?
回答這一問題,並非易事。由於此類事件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在法律上並沒有統一的法律規定。在不同情形的墜樓事件中,其中的法律關系也會大相徑庭。而法律關系的不同,則會適用不同的法律規則,從而產生不同的法律後果。
從目前發生過的眾多農民工墜樓事件中,我們大致可以從不同角度區分為不同的類型。
首先,從不同的工作類型來看,農民工墜樓事件主要有建築施工、裝修裝潢、空調安裝、家政服務等。
然而,從法律關系和法律責任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從事何種行業的農民工發生的墜樓事件,從最終追究法律責任和法律後果的承擔上,則主要看農民工發生墜樓事件時的身份情況。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
1.公司員工型
這種類型的農民工,從法律上看,與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或者與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簽有書面的勞動合同,屬於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的員工。
這種類型的農民工,由於實際服務於某一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與該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形成了勞動關系。因此,一旦發生勞動安全事故,其合法權益會受到相應的法律保障。
2.散兵游勇型
與公司員工型的農民工不同,在勞動力市場,有相當大一批農民工沒有實際上的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作為依託,而是獨自或者三五成群地自行「攬活」,有的到處發名片和小廣告,甚至編造或者盜用正規公司企業的名義,到處「打游擊」。其中,還不乏童工現象。
在這種類型的農民工當中,有的沒有明確的負責人;有的則有一定的組織性和負責人,有明確的「工頭」。這種情形的農民工,由於沒有明確的用工單位和勞動關系,因此,其合法權益難以受到勞動法律法規和勞動社會保障機關的實際保護,一旦發生人身傷亡事故,很難尋求到充分、有效的法律救濟。
不同的法律關系
結合農民工的上述不同身份特徵,其在實際作業中會產生以下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勞動關系、僱傭關系、承攬合同關系。這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會產生相應的三種不同的法律後果與責任。
1.勞動關系
勞動關系產生於公司員工型的農民工與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之間。
無論這些經濟組織與農民工簽訂了書面的勞動合同,還是形成了事實上的勞動關系,農民工都依法享有工傷保險。一旦在作業過程中發生工傷事故,便可以被認定為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如果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沒有依法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費用,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就有責任在工傷保險待遇范圍內負有賠償責任。
2.僱傭關系
僱傭關系則產生於部分散兵游勇型的農民工之中。這些農民工沒有公司企業作為依託,但他們受命於某一「個人」,即「工頭」。他們把勞動力出賣給「工頭」,從而從「工頭」那兒換取勞動報酬。
僱傭關系和勞動關系並無實質差別,僅僅是農民工「效力」的對象不同,形成勞動關系的農民工效力於公司企業等經濟組織,形成僱傭關系的農民工則效力於某一「個人」。
3.承攬合同關系承攬合同關系中,承攬即當事人約定一方為他方完成一定工作,他方按工作給付報酬之契約。約定完成工作之人,稱為承攬人,相對人稱為定作人。
我國《合同法》第251條規定:承攬合同是承攬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給付報酬的合同。承攬包括加工、定作、修理、復制、測試、檢驗等工作。
誰來買單?
對身處不同法律關系中的農民工而言,其在發生墜樓事件後所受損失的承擔上也是不同的。
處於勞動關系之中的農民工,依法享有工傷保險待遇。
如果用人單位沒有為農民工繳納工傷保險,則用人單位對此負有賠償責任。其基本法律依據就是國家《工傷保險條例》。
如果農民工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但與個人之間形成了僱傭關系,則農民工可以依法從僱主處獲得同樣的經濟賠償。
其法律依據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的規定:「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如果農民工既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也沒有建立僱傭關系,而只是和「客戶」之間形成了承攬合同關系,那麼,這樣的農民工如果在作業中不慎墜樓,並且客戶沒有過錯的話,從法律上來講,就只能「後果自負」了。
對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規定:「承攬人在完成工作過程中對第三人造成損害或者造成自身損害的,定作人不承擔賠償責任。但定作人對定作、指示或者選任有過失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從中可見,最好的情況是農民工找到正規的用人單位,由此可以享有工傷保險待遇。最壞的情況就是,農民工既沒有用人單位,也沒有明確的僱主,而是私自攬活。那麼,一旦發生墜樓事故,結果就只能是自食苦果。
那麼,哪些農民工會產生和面對這三種不同的法律關系和後果呢?從實際情況來看,通常,從事建築施工、空調安裝的農民工一般會受雇於用人單位,建立起勞動關系。也有少部分農民工會直接受雇於「工頭」,建立起僱傭關系。既沒有建立勞動關系,也沒有建立僱傭關系的農民工只是一少部分,主要分布在家政服務、室內裝修行業。
須要特別指出的是,不少人認為,接受家政服務、室內裝修的業主與家政服務員、裝修工之間存在僱傭關系。這是一種嚴重的誤解。
事實上,業主與這些農民工之間只是一種承攬合同關系,一般不會產生僱傭關系。特別是一次性的室內保潔等服務中,業主與保潔員之間完全不存在任何僱傭關系。
文前提到的在北京回龍觀發生的未成年保潔工因作業不慎墜樓受傷而將業主告上法庭的做法,很可能會面對敗訴的法律後果。
面對接連發生的農民工墜樓事件,我們必須想方設法堵住吞噬農民工兄弟生命的黑洞。
首先,農民工必須樹立和加強安全意識,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安全作業;必須為自己的人身安全找一個可靠的「靠山」,用人單位和僱主必須具有相應的安全保障資質和措施,必須有人身安全保險;不私自攬活,不找「黑活」。
其次,勞動和社會保障、城管、工商等部門應切實加強勞務市場的監管,堅決打擊非法用工現象,對私自攬活等現象堅決予以制止,從社會環境上杜絕和減少農民工安全事故的發生。(作者為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伍』 求建築法規案例分析
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甲在某市老城區參與舊城改造建設,投資3億元,修建一個4星級酒店,2座高檔寫字樓,6棟宿舍樓,建築周期為20個月,該項目進行了公開招標,某建築工程總公司乙中標,甲與乙簽訂工程總承包合同,雙方約定:必須保證工程質量優良,保證工期,乙可以將宿舍樓分包給其下屬分公司施工。乙為保證工程質量與工期,將6棟宿舍樓分包給施工能力強、施工整體水平高的下屬分公司丙與丁,並簽訂分包協議書。根據總包合同要求,在分包協議中對工程質量與工期進行了約定。工程根據總包合同工期要求按時開工,在實施過程中,乙保質按期完成了酒店與寫字樓的施工任務。丙在簽訂分包合同後因其資金周轉困難,隨後將工程轉交給了一個具有施工資質的施工單位,並收取10%的管理費,丁為加快進度,將其中一棟單體宿舍樓分包給沒有資質的農民施工隊。工程竣工後,甲會同有關質量監督部門對工程進行驗收,發現丁施工的宿舍存在質量問題,必須進行整改才能交付使用,給甲帶來了損失,丁以與甲沒有合同關系為由拒絕承擔責任,乙又以自己不是實際施工人為由推卸責任,甲遂以乙為第一被告、丁為第二被告向法院起訴。
試分析:請結合相關建築法規對以上案例進行分析闡述(300-500字)
(1)乙公司的分包行為是否合法?
(2)丙、丁的再分包行為如何界定?
(3)這起責任最終應該有哪些主體承擔?為什麼?
(4)結合此案例談談建築工程發包承包制度中的分包制度,需要注意哪些行為規范?
答案:
(1)不合法。丙的行為屬於非法轉包行為,丁作為分包單位,將工程再分包給沒有資質的農民施工隊,屬違法分包行為。
(2)丁施工的工程質量有問題,給甲帶來了損失,乙和丁應對工程質量問題向承擔連帶責任。因為乙作為該工程的總承包單位與丁之間是總包與分包的關系,根據《合同法》與《建築法》的規定,總包單位依法將建設工程分包給其他單位的,分包單位應當按照分包合同的約定對其分包工程的質量向總承包單位負責,總承包單位與分包單位對分包的工程質量承擔連帶責任。
(3)違法分包行為為主要有:
1)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分包給不具備相應資質條件的單位;
2)建設工程總承包合同中未約定,又未經建設單位認可,承包單位將其承包的部分建設工程交由其它單位完成的;
3)施工總承包單位將建設工程主體結構的施工分包給其它單位的;
4)分包單位將其分包的建設工程再分包的。
『陸』 浙江奉化的「溪口」地名由來
溪口歷史
溪口歷史悠久,被稱為「千年古鎮」。蔣介石出生與此地。據清乾隆<奉化縣志>志載,早在唐代貞元中(794前後),「右相樊澤致仕卜居。。。樊氏子孫世居此焉。」樊澤就是今溪口鎮沙堤村樊姓的始祖。寧監察御史樊良忠因與丞相王安石不合,棄官歸里,陷居溪口。至宋景德五年(1006)溪口建村。據宋寶慶年間統計,人中口已近八千。南宋丞相魏杞奉孝宗命出使金國,不辱使命,成為一時重臣,淳熙十一年(1184)去世。他是安徽壽縣人,卻選擇溪口飛鳳山安葬,可見宋時溪口在外地已頗有名氣。1902年重修的<光緒奉化縣志>中,溪口已列為鎮,在現有資料中,這是溪口稱鎮的最早記載。
此後,溪口稱鄉鎮,變更多次,民國8年(1919)正式成為行政鎮,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成立後,又曾一度改鄉,1951年起,一直稱鎮至今。
溪口在近現代史上曾經發生幾次重大事件。清咸豐十年(1861)十一月,太平軍將領范汝增率兵數萬,自嵊縣入境。六詔、蹕駐、三石等地農民400人餘人響應,經溪口,於11月26日攻克縣城,12月9日建立農民政權。受戰火影響,溪口商業一度蕭條,玉泰鹽鋪也一度停業。
浙江奉化溪口雪竇山導游詞
溪口鎮簡介一武嶺門一奎閣凌霄一小洋房—蔣氏故居—玉泰鹽鋪一摩訶殿一蔣母墓道一御書亭一錦鏡池一千丈岩瀑布一妙高台一雪竇寺一將軍楠一中旅社原址一三隱潭一徐梟岩—亭下湖景點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游覽的景點是奉化溪口和雪竇山。溪口是中國近代歷史人物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故鄉,具有特殊的歷史地位,為海內外人士所矚目。 溪口,位於寧波市區的西南方向,奉化市西北方向,距寧波市區22公里,沿寧奉公路南行至江口右轉彎再行8公里即可到達。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源頭,主流出於剡界嶺,由新昌入奉化境,稱「剡源」。沿溪風光優美,剡源九曲為古代旅遊勝地。九曲公棠以下稱「剡溪」,由西向東流過全鎮,至東端,有武嶺頭與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來。又以武嶺橫亘鎮東,以山名命地,故也稱「武嶺」。這里山水如畫,風景秀美,騷人墨客,尋幽探勝,古代即已形成「溪口十景」,即奎閣凌霄、武瀦浪暖、平沙芳草、碧潭觀魚、松林曉鶯、溪船夜棹、錦溪秋月、雪峰晚照、屏山雪霽、南園早梅。特別是西北的雪竇山,名勝古跡眾多,為浙東著名旅遊勝地,漢代即有人以「海上蓬萊,陸上天台」來贊美她。 民國時期,溪口出了個蔣介石,慕名而來者不絕於道。蔣介石回鄉期間,黨政要員紛至沓來,溪口道上車水馬龍,一時成為人們矚目之地。1949年4月,蔣介石離鄉去台。5月溪口解放,由於歷史的原因,溪口一度被冷落。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送來強勁的東風。改革開放之後的今天,溪口以嶄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 各位遊客,溪口鎮已到,請下車。 我們由此而去,首先看到的是武嶺門。武嶺門是進溪口鎮的必經之路,相傳在1929年前還是一個小庵堂,旁設茶亭供人歇息。1929年蔣介石在這里改造成三間二房城樓式城門建築。門額兩面都有「武嶺」兩字,外面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先生所寫,而裡面則是蔣介石自題,之所以將此取名「武嶺」,是蔣介石為了體現尊重前輩之意。因為,其一蔣介石祟尚武德;其二「武嶺」為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武陵」的諧音,進武嶺門後的三里老街便是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倆從小生活的故鄉。沿街有小洋房。進入武嶺門左邊是文昌閣,有邊是武嶺中學。好吧,我們拾級而上去參觀文昌閣。文昌閣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於武山南端高處,別名「奎閣」,故將此景稱為「奎閣凌霄」。原建築造於清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至民國時期已破敗不堪。 1924年,蔣介石從廣東回鄉掃墓,見其楹棟傾斜,於是就請他的哥哥蔣介卿召集民工重建,至第二年造成飛檐翹角的兩層樓房,建築面積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蔣介石名之為「樂亭」,作《樂亭記》以描述其勝。但溪口人仍稱之為「文昌閣」,文昌閣改建後,成為蔣介石的私人別墅和藏書樓。 1927年蔣宋聯姻後,常攜宋美齡來此小住。1936年西安事變後,張學良送蔣介石回南京,被軍委會「嚴加管束」,次年1月13日,被送到溪口幽禁。張學良到達溪口,最先的落腳點就是文昌閣,幾天以後才被押送上雪竇山,1939年12月12日,6架侵華日機轟炸溪口,把文昌閣夷為平地,以後直至蔣介石離開大陸,始終是一片廢墟。1987年,政府撥款,按原樣重建,雕梁畫棟,風姿勝舊。 現在我們去參觀小洋房。這所三間二層小平房就是蔣經國先生住過的小洋房,建於1930年,由於當時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稱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原是為美國軍事顧問端納先生所建。這房子背靠武山,面臨剡溪,風景優美,環境清幽。1937年蔣經國從蘇聯留學回來居住於此,直至1939年到江西贛州任國民黨行署專員,蔣介石曾為其子請了兩位老師,嚴教不懈,以解除其馬列主義武裝,同時為其妻蔣方良女士教國文。蔣經國住讀時。樓上東面一間為卧室,西面一間為書房,中間為客廳,屋頂平台較寬敞,樓下由伴讀徐道鄰、高理文等住宿。屋內有一石碑攜刻著蔣經國手書的「以血洗血」四字,表示他對日侵的痛恨及替母復仇的決心。各位朋友9我們繼續游覽其他景點。 我們由此而下順著沿江街道往前行百米即到「蔣氏故居」。這里就是溪口最主要的景點——蔣氏故居豐鎬房。1996年11月,國務院公布蔣氏故居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蔣氏故居豐鎬房,位於溪口下街。豐鎬房原有蔣介石祖傳房屋六間。據1948年重修的《武嶺蔣氏家譜》第三冊記載:「清光緒十四年,公(指蔣介石)2歲,肅庵公由玉泰遷居報本堂之西廂房」。遷居的原因是蔣肅庵(蔣介石父)經商之處玉泰鹽鋪被火焚毀;西偏房即今報本堂西邊的獨立小樓。蔣肅庵死後,蔣介石兄弟分家,蔣介卿得重建後的玉泰鹽鋪,蔣介石、蔣瑞青得豐鎬房。蔣瑞青分家不久即亡,豐鎬房歸蔣介石獨有。1928年,蔣介石擴建故居,遷走25戶鄰舍,發展成佔地4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50平方米的現有規模。 整個建築為傳統的前廳後堂、兩廂四廊的格局。樓軒相依,廊廡回環,墨柱赭壁,富麗堂皇。前庭及左右還有三個花園,有月洞門相通,中間小天井,兩邊有金銀桂花各一枝,是宋美齡親手所栽。而兩旁則為東西廂房,東由宋美齡居住,西為毛福梅(蔣介石的元配)的住所。但因毛福梅居住在此,宋美齡直至1939年從未到過此地。 廳堂廊廡布滿雕刻彩畫,有取材於《封神演義》的「文王求賢」,取材於《三國演義》的「劉備招親」、「送皇嫂」、「古城會」,取材於《說岳全傳》的「岳飛出世」等系列雕刻和「渭水垂釣」、「八仙過海」、「狸貓換太子」、「聞太師回朝」等彩畫。中堂為「報本堂」,匾額為吳敬恆所書。這是蔣家祭祖宗、拜天地之處,裡面供有蔣家四代宗位。堂門外走廊上有匾一塊,上書「寓理帥氣」,是蔣介石為兒子蔣經國40歲生日所書,以鼓勵他能繼承父業,以理服眾,統帥萬物。兩邊楹聯是蔣介石自寫:「報本尊親是謂至德要道,光前裕後所望孝子順孫」。 各位遊客,剛才我把豐鎬房的簡要情況向你們作了介紹。現在我就豐鎬房的雕塑藝術向大家單獨作些介紹,因為這里反映了主人的許多思想內涵。 蔣介石的故居豐鎬房,是他發跡後在祖傳房子的基礎上擴建而成。院中雕梁畫棟琳琅滿目,富有民間藝術風味。跨進前廳,就可望見屋頂正中的堆塑,中間是「福祿壽三星高照」,兩邊是「雙龍戲珠」。中堂系蔣介石祭祖敬天的「報本堂」,是豐鎬房整個建築的中心。走廊兩端壁上有兩幅彩畫,東首是「八仙過海」,西首是「姜太公釣魚」,柱頭兩側在建築上稱為「牛腿」上的木雕,是周文王和姜子牙的歷史故事,有「子牙釣魚」、「太子邀請」、「文王拖車」、「登壇拜帥/,等一系列畫面,把周文王降格求賢的過程表現得洗練而生動。四個柱頭的木雕,是《三國演義》的四齣戲,從東到西分別為「甘露寺」、「夜戰馬超」、「關羽戰長沙」、「回荊州」。東西廂房四個柱頭上的木湘,也是四齣三國戲,即「送皇嫂」、「古城會」、「上馬獻金」、『『斬顏良」。東廂房走廊上的雕刻,內容是《精忠岳傳》,有「湯陰大水」、「拜師周侗」、「操場比武」、「岳母刺字」等畫面,反映了宋朝一代名將岳飛的成長過程。西廂房走廊上的雕刻是上八洞神仙的群像,有神態怪異的鐵拐李、瀟灑飄逸的呂洞賓,持笛橫吹的韓湘子,手執花籃的何仙姑等等,均栩栩如生,引人注目。前廳、中堂屋檐下的粉牆上』,還有取材於《封神演義》的「聞太師回朝」,取材於《狸貓—換太子》的「陳琳抱盒」,取材於《說岳全傳》的「岳飛收蛇槍」等彩畫整個豐鎬房的雕刻、堆塑、彩畫,既反映了房子主人對這些歷史題材的愛好和祈求飛黃騰達、吉祥如意的願望,也反映了我國民間藝術的高超造詣。 下面讓我們再往西邊走,去看看蔣氏故居的西平房和蔣母舊居。 西平房為蔣家親戚和蔣介石警衛隨從所住之處,抗戰開始後毛福梅因腿腳不便而居住於此,1939年12月12日日軍飛機轟炸,她逃向摩河殿(祖廟)時被炸死於後門的短牆下。蔣經國得知後馬上從江西趕回,手書「以血洗血」四字。旁邊的那棵銀杏為毛福梅親手所植。這兒就是蔣介石母親王彩玉的舊居,同樣是中國式的建築,磚木結構的二層樓。這是蔣介石於1929年設計建造的。這幢二層三間的小樓,就是蔣介石分家時原來的六間平房。中間是王彩玉舊居,此屋樓梯特殊,主要是蔣介石考慮到其母親年邁,況且是舊式中國女人,均以纏小腳為美,三寸金蓮,上下樓梯不便,因此特設此窄梯,僅有一人之寬,這樣其母藉助兩邊欄桿,可上下自如,由此可知蔣介石對父母之孝心了。樓上樓梯繁多,那是為了連絡風水。1929年擴建新房的高度也未能明顯超過此屋,這是蔣介石為了顯示尊祖之心而已。 下面我們去另一處名叫「玉泰鹽鋪」的景點。玉泰鹽鋪是蔣介石的出生地,位於溪口中街章牆弄口,蔣介石祖父斯干、父親肇聰(即肅寇)曾在此經營糧、鹽、酒、雜。據蔣氏宗譜記載,清光緒十三年九月十五日蔣介石出生於此屋樓上。蔣介卿在寧波江海關監督卸職後與子女也曾在此居住。現有樓房三間,平房三間,還有廚房、廁所等附屬建築,大門為石砌框架,門額上書「清廬」兩字,門前牆角蔣介石題字「玉泰鹽鋪原址」,外有圍牆,一如當年原貌。 不知有沒有哪位遊客看過《金陵春夢》?如有人看過了—,在參觀了玉泰鹽鋪後可要與《金陵春夢》中關於蔣肇聰去河南販鹽一事區別開。蔣介石的父親蔣肇聰在溪口確實開了鹽鋪,但他卻不會去河南販鹽,這是因為蔣壁聰主要是做山裡人的生意,更何況,溪口地東海之濱,寧波沿海各縣均有鹽場,有的是鹽,他何苦要跑到千里之遙的河南去呢? 各位遊客,我們穿過幾條小巷,就可到達「摩河殿」。摩河殿是家的私底,因蔣氏祖宗摩河太公是個佛徒,所以這個私淹稱之為「摩河殿」。這裡面供奉著蔣家祖宗。蔣經國的生母毛福梅也安葬於此,大家看到的吳敬恆所題「先批毛太君之墓」即是。 以上我們游覽溪口鎮上的一些主要景點,下面我們即去蔣母基道,它主要包括石牌坊、跨路亭(又叫下轎亭)、八角亭、基廬、墳墓等建築。石牌坊有三個門,中門和左有邊門,因石牌中門刻有「蔣母基道」四字,放從入口至墳墓統稱「蔣母墓道」。從石牌坊到墳墓,依山坡而築,是一條長的8米的卵石路,夾在一片松林之中。進石牌坊行約300米,有一跨路亭,形若古代書生的方巾帽,據說蔣介石回鄉祭母,到此下轎故被稱為「下轎亭」。蔣介石每次掃墓,便在此下轎後步行而上,以此表示孝心。過亭上行約200米,橫在途中有一座共12問平房的墓廬。 現在我們到了基廬——慈寇。它建於1923年,1930年又重建,改成為現在的11間排房。現在我們來看看基廬主房中的四塊石碑。正門迎面的是孫中山的《祭蔣太夫人文》,由譚延闓(譚是北伐時的國民革命軍第二軍軍長)書寫,背面是蔣介石口述、於右任先生寫的《蔣太夫人事略》;左、右兩邊分別是《哭母文》和《慰勞蔣總司令文》;而為這張《蔣老伯母遺像》題字的是汪精衛(汪兆銘)。 正廳右邊是蔣介石掃墓時居住的小屋,從這里我們可以感受到蔣介石在當時國民黨中的地位已經相當高了。左邊一個兩室套間.,是蔣介石回鄉掃墓或下野休息常任之處。1936年12月西安事變後,他在此養傷110多天,是使得最長的一次。右邊兩間為招待親友的客房。附房作看墓人居住和做飯用膳之處。作為孝子的蔣介石為他母親修的墓穴到底如何呢?好吧,我們再上168米就可一清二楚了。 這就是蔣母之基,蔣母亡於1921年6月14日,各位看了可能會說::好普通啊2」其實這里卻大有來頭。此墓以石塊砌成,上面扇形攔土石上刻有「壺范足式」四字,含有女中模範、楷模之意。下面墓碑上刻孫中山先生親題的「蔣母之墓」。兩旁對聯為「禍及賢慈,當日頑梗悔已晚;傀為逆子,終身沉痛恨靡涯」。拜台刻有風竹圖,以示婦女之墓且出身於葛竹村。墓穴朝北就對著蔣介石之父的墓穴(桃坑山)。那為什麼蔣介石父母沒有合葬在一起呢?蔣母死時,蔣介石身價已高,當時蔣介石在乎叛廣東軍閥陳炯明,任粵軍前敵總指揮。蔣母系其父第三房續配夫人,在其父死後立碑時無法再刻上王氏的姓氏位置。另外在分割遺產時,蔣母同蔣介石的阿哥蔣介卿有矛盾。故在臨終前,曾囑托蔣介,不要把她同葬在其父親墓穴里,所以蔣介石在其母死時,為他母親另擇基地,而在兩墓中都留出了一個空穴。 參觀完了蔣母墓道後,有的遊客可能會問,蔣介石父親是誰?叫什麼7他葬在什麼地方?對此,我現在就告訴你們。蔣介石父親名叫蔣肇聰,,字肅魔,其墳墓位於溪口後馬路北面的桃坑山上。肅魔死於1895*年,墓有四穴。肅淹與其前妻徐氏、孫氏合葬。空;穴原擬留給蔣介石生母王彩五,後因王氏堅持另葬而始終空著。墓碑「肅寇蔣公之墓」,為蔣介石任滬軍團長時的上級和好友黃郭所書。兩邊「別頭柱」的對聯,上聯為「武嶺山懷抱」,下聯為「判溪水長流」。蔣父墳墓的修復,澄清了《金陵春夢》「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末見他祭掃父墓」之說的謬誤。 大家參觀完了墓道,下面我們將去干丈岩。為使大家更好地觀賞千丈瀑布的雄姿,我們徒步而上,望各位要有準備。 這兒是御書亭。御書亭位於雪竇寺東南,為「入山第一門」。耪場翹檢,古樸莊重。據宋代雪竇寺住持廣聞撣師《御書應夢名山記》雲:景佑年間,宋仁宗趙幀夢游「八極之表」,醒來後,沼「圖天下山幾[以進」。雪竇山「雙流效奇,珠琳挺秀」,「默契聖心」,即派內侍張腰新道去救偷和徹賜物品沉香木雕山一座。自此;雪竇山、寺名離次攝,南宋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冬,宋理宗趙陶追書「應夢名.山」四個大字。翌年四月,勒石建亭,將「應夢名山」四字置於亭內,並由廣聞撣師作記。供人觀瞻,現存亭子,由雪竇寺僧人於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募捐重建,1981年5月進行了大修。御書亭已成為雷竇山的入山第一景。 再接下來的是錦鏡池,在雪竇寺西南、東、西兩條澗水匯聚處。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雪竇寺方丈智鑒在此挖池、築堤,經半年而成,「池深一尋(8尺),縱四百三十尺,廣半之」,其上修橋置閘,控制干丈岩的瀑布,南宋詩人張良臣名之為「錦鏡池」。此池早已淤塞,成為水稻田。為了保證干丈岩的觀瀑用水,1986年政府撥款重修,挖土1米,池面積約200平方米;砌助築路300米,並修復了在其上端的關山橋,重建了橋上的青鎖亭。錦鏡池、關山橋、青鎖亭的修復,為千丈岩瀑布增添了美好環境和氣勢。 穿過青鎖亭,沿鵝卵石路走,大家看到前面是一片平地,約有四五十畝,這是山頂平地,要不是我們乘車繞山上來,絕不會感到這里會是600米高的山頂上呢。現在我們去看看號稱「浙東名瀑」的干丈岩。 所謂「干丈」,雖然誇張,但也有186米的落差,水源終年不斷。臨崖探首,叫人膽戰心驚。現在各位還是到安全的飛雪亭上去一覽瀑布全景。 干丈岩瀑布9在雪竇寺南0.5公里處,以雄奇壯觀而名聞江南,北宋真宗曾賜名「東浙瀑布」。瀑布落差128米,來自東西兩澗之水,在錦鏡池匯聚9經關山橋至崖口,凌空怒瀉,至半壁與一突出巨石相撞,灑若飛雪,把瀑布分成上下兩折,上層如五龍騰空,下層如珠簾垂地,經日光照耀,現出七色長虹,在各地眾多的天然瀑布中別具特色,觀者驚絕。觀干丈岩瀑布,有兩個角度:一為崖口對面,古人築「飛雪亭」讓人坐觀;二為瀑布穀底,古人建「仰止橋」、「午雷亭」供人仰視。1986年政府撥款改建了飛雪亭,亭前拓建了水泥平台,圍以欄桿9以適應日益增多的遊客觀瀑的需要。仰止橋和午冒亭也進行了整修。 各位,我們要發揚堅韌的攀登精神,再爬一段山路,去參觀蔣介石的別墅——妙高台。 妙高台離雪竇山勝景干丈岩約500米,有峰突起,截出萬山之表,稱「妙高台」,又名「妙高峰」,或曰「天柱峰」。峰頂有坪如台,東西約13米,南北倍之,前面是懸崖峭壁,三面凌空,下臨深淵,登雪竇絕頂俯視,只見平台不見峰。從山下仰望,只見山峰不見台,堪雪竇山勝景中的一絕。這裏海拔396米,氣候涼爽,周圍松樟翠竹蔽日,腳下山岩奇突多姿,是一個理想的避暑勝地。據1948年重修的《武嶺蔣氏宗譜》第六冊記載,蔣介石8歲時「始上雷竇山見妙高峰愛之」,「民國十六年總統蔣公建別墅於其地」,自題門額「妙高台」。別墅為中式建築,中間是三開間兩層樓,前有天井,黑漆大門,進門兩邊各有一問平房,上是陽台,有水泥走廊相連,後有三間平屋,有圍牆連成一個整體,建築面積為436平方米。刻有蔣介石手跡「妙高台」的門額,現仍懸掛於樓前。房屋右側有兩只亭子,大門外為平台,台上岩右突起一塊,方形平滑,可容一人下坐,稱「縣坐石」。「文化大革命」時妙高台被拆毀。1986年重建復原,但原故在正門進口的石塔卻被換了位置,放在了中間。這個石塔是清末民初時雪竇寺的方丈石奇和尚的浮屠,因蔣介石非常敬重他,故在造如高台時把它移了過來,並每次到此叩拜。 各位遊客,我們參觀游覽了妙高台後,現在沿路直奔下一個景點雪竇寺。雪竇寺是雪竇山風景區釣中心,歷史悠久,名揚海內外。據《雪竇寺志》記載:晉時有尼結廬山頂事佛,名瀑布院。唐會昌年(公元841年)改建今址。大中末年(公元859年)為襲甫所毀。咸通三年(公元867年)重建,改名「瀑布觀音禪院」。景福元年(892年),常通禪師來寺主事,刺史黃昆施田1300畝,寺院作了大規模64擴建,遂成十方禪院。咸豐二年(公元999年)宋真宗趙恆賜「雷竇資聖撣寺」寺額。紹興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失火焚毀,隆興年(公無116;年)復建。南宋寧宗時評定天下寺院等級,雪竇寺為「天下禪宗十剎之一」。在宋代,從太祖開始,先後為雪竇山下過4道渝旨。贊賞不已。元代至元二十五年和明代祟幀末年又兩次被毀,清順治年間重建。「文化大革命」期間,雷竇寺又一次遭到破壞。1986年4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開工重修。重建的大雄寶殿高23,7米,寬380,7米,深29.3米,大木立架,輔以磚瓦1宏偉壯觀。1988年10月21日,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來寺考察,建議把雪竇寺建成別具一格的彌勒道場。根據民國二十三年蛆934年)出版的《佛學辭典》「四大名山』』條目載:「近有主張於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竇彌勒道場為五大名山者。」而彌勒佛的原型——布袋和尚契此就出生於奉化,且在奉化後林寺出家9死後葬於城北封山(即今錦屏山)的中塔禪院。1990年6月13日,彌勒殿在原天王殿遺址動工興建。殿字建築面積745。53平方米,高15,9米9寬28,7米,深23.2米。彌勒殿完成後,還將重建山門、方丈殿、藏經樓、鍾樓等。一5外我要告之各位的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雪竇專是按「文化大革命」前的樣子恢復的。順便我想出道題問問大家9為什麼雪竇寺有如此聲望?雪竇寺最有名的對聯是什麼?(雪竇寺出了個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正是彌勒佛的化身9而彌勒佛又是在名』國各寺廟中的第一個佛像,因此雪竇寺有如此聲望。對聯是「笑口常開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參觀了雷竇寺,下面我們轉到這座大殿的後面去看兩棵樹——將軍摘。 提起當年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大多數人都知道張學良和楊虎城兩位將軍的愛國壯舉。半個多世紀過去了,我們可從這兩棵樹中領略當年歷史風雲和將軍的業績。張學良將軍手植的四株槐木,今尚存其中兩株,枝繁葉茂,剛勁挺拔,直指藍天。見樹如見人,張學良將軍那種氣宇軒昂、大義凜然的神態彷彿就在眼前。 「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回溪口養傷,張學良將軍被幽禁在雪竇寺附近的中國旅行社9現在此處也已按原樣修建竣工。當年蔣介石對張學良活動范圍親自規定:東不出鎮海口,西不過曹娥江,到溪口有人跟隨,去外地出動憲兵。還派了者秀才給張學畏講四書五經。張在心胸積郁之餘,打靶、鳴炮、種花植樹,在雪竇山的水澗岩栽了紫玉蘭、法國梧桐,在雪竇寺栽了四株柄木,成長後僅存的兩株,當地人士奉贈雅號為「將軍摘」。 無獨有偶,雪竇寺前山門右側有高澇橋(現改名龍珠橋)橋畔有一古松,據說明隆慶五年(1571年)奉化縣官要將樹砍掉,翰林戴詢曾作詩要求留下,因此,本地人稱這株古松是「翰林松」。「將軍捕」與「翰林松」,雖屬古今不同時期不同境遇,然而都值得人們傳頌。 為了使各位更好地了解當年西安事變及張學良將軍的有關業績,下面我們去參觀中旅社。中旅社位於雪竇寺西側,有建築面積438平方米,1934年6月建成開業,屬上海中旅社管轄。內設客房六間。餐廳一個,旅遊旺季還在雪竇寺廂房設行軍床100張,接待旅客。1937年1月,房子被國民黨軍事委員會包用,稱「張學良先生招待所」,張學良和他的副官、護士,以及軍統特務隊長同住在這里,另有30餘名特務隊員和一連憲兵駐扎在雪竇寺,進行監視。張學良在這里度過了八九個月的幽禁歲月。此年中秋,木結構廚房起火,房子全部焚毀,張學良在雪竇寺小住幾天之後,即被遷往安徽黃山。1987年5月,政府撥款按原樣重建,1988年竣工對外開放,並陳列了張學良的業績和照片。 各位遊客,請大家留意雪竇寺前有一處含珠林。這里有個傳說,在這吁陌間,有圓阜如珠,蒼松參天,稱為含珠林。四周群峰環抱,鳥瞅恰似九龍搶珠。林中原有茅亭一座,名含珠亭,1941年被日軍燒毀。相傳含珠林為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墓地。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黃巢外甥林言投降朝廷,黃巢兵敗退至山東泰山狼虎谷被擒。林言不忍殺娘舅,乃殺一與巢貌似者代,巢逃出為僧。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張奎義為西京留守,識黃巢於群僧中,後住四明雪竇山,即雪竇禪師是也。」後人《詠黃巢墓》詩:「三十年前草上飛,鐵衣著盡著僧衣」即指此事。各位遊客:我們現在去參觀游覽「隱潭三瀑」。位於雪竇寺西北約1.5公里,東吞、班溪兩鄉交界處。澗水從東喬村下流,形成三級瀑布,即上隱潭、中隱潭、下隱潭。上隱潭以幽險見長,中隱潭以清秀取勝,下隱潭則秀奇雙絕。 上隱潭,位於東喬車站西南角,從崖上通向深潭石階216級,陡壁深塑9青苔斑班,蒼松挺立石隙。澗底碧水深潭,南有水泥平橋,瀑布循崖傾落,高約49餘米,呈條線狀,鏗然有聲。憑欄仰望,水沫濺衣,涼氣沁心。潭北崖原有龍王廟,相傳北宋皇桔年間(1049年至1054年),朝廷遺使至此投金龍玉簡於潭中,祈雨抗旱,故昔日稱此處為龍潭。現建有小型水力發電站。 中隱潭,自上隱潭下行約500餘米處,濃蔭覆澗,澗有巨石橫卧,瀑布從巨岩俯沖而下,呈橫幅狀,水沫隨風飛濺,似霧如雨,富有溪谷野趣。 下隱潭,從中隱潭沿小徑下行約500米處。有巨石,寬9至12米,旁石筍,高20至24米,人稱石筍峰。峰底中空,一半覆蓋潭上,猶水上廣廈,瀑布橫傾潭處,仰視如彩雲橫空,絢麗多彩。集峰、洞、潭、澗於一境,風景獨秀。胡行之《下隱潭》詩:「百尺銀濤掛石飛,蒼崖翠壁紫岩扉。四時不息雷鳴耳,六月寒生潭上衣。」現因欄壩建小水電站,景色道損。 各位遊客,徐鬼岩瀑布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徐鬼岩在雷竇寺西北7.5公里,東番鄉直蠶村附近,重岩峭壁,岩頂海拔476米,瀑布落差242米。崖口一巨石外突,傳說仙人騎鬼徐徐升天,故名。遠望巨石,酷似石猴倚天而鞠,故又稱鞠猴岩。宋寶慶《四明志》載,絕壁鑿有「鞠猴岩」三大字,可能唐人所刻。『今新刻「徐鬼濺雪」四大字。岩邊草木叢生,崖頂澗闊,有洞橋o:澗水澄白,源自躊躇嶺,過谷穿林,至此湍急奔突,循崖而瀉,大雨後聲若雷理,震撼山谷。臨崖俯視,萬丈深淵,JL、寒股慄。崖下白霧蒸騰,飛珠舞玉,底下有潭,樹枝拍擊水面,雄奇壯觀。宋代奉化人王時會詩雲:「一片懸崖勢插天,昔人曾道此登仙;鬼飛赤局凌雲漢,鶴載瑤望度紫煙」。
『柒』 建築過程中出現事故責任由誰承擔法律依據是什麼
由雇傭人承擔,具體規定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九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
前款所稱「從事僱傭活動」,是指從事僱主授權或者指示範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當認定為「從事僱傭活動」。
(7)從建築法規角度評價奉化垮樓事件擴展閱讀
雇員的追償權利: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十一條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僱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僱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僱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僱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於《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第十二條 依法應當參加工傷保險統籌的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因工傷事故遭受人身損害,勞動者或者其近親屬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用人單位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告知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處理。
因用人單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權造成勞動者人身損害,賠償權利人請求第三人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