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群租房法規
『壹』 群租房違法嗎
群租房本身不違法,但是應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專門的管理人員,設置監控、滅火等治安防範、消防設備設施和安全通道,並建立信息登記簿或者登記系統。具體規定由各省市地方政府進行規定。
法律依據:《北京市房屋租賃管理若干規定》
第二十條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本市規定的標准。具體標准由市建設(房屋)行政部門會同市公安、市規劃、市衛生等有關行政部門制定。
不得將廚房、衛生間、陽台、地下儲藏室等作為卧室出租供人員居住。
第二十一條集中出租房屋供他人居住,出租房間達到10間以上或者出租房屋居住人員達到15人以上的,出租人應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明確專門的管理人員,設置監控、滅火等治安防範、消防設備設施和安全通道,並建立信息登記簿或者登記系統。
單位承租房屋作為集體宿舍供本單位職工居住的,單位應當按照前款規定履行安全管理職責。
公安機關應當統一印製出租房屋多人居住登記簿冊供出租人免費領取。
『貳』 北京群租房處罰有哪些規定
1、《規定》指出,違反出租房屋面積限制條件包括以下情形: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居住人數超過2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系的除外);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隔出租,按床位等方式變相分隔出租;將廚房、衛生間、陽台和地下儲藏室作為卧室出租供人居住。對違反上述限制條件的,由建設部門進行查處,責令出租人改正;情節嚴重的,可處5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同時,向社會公開該套房屋信息,限制其買賣,並將違法群租信息登記在房屋登記簿附記欄。
2、對利用出租房屋,以旅店、招待所等名稱製作招牌字型大小,招攬住宿或按日出租收取費用等經營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查處取締,有關責任人將被行政拘留並處罰款。
3、房地產經紀機構及經紀人員不得為違反出租房屋限制條件的房屋租賃當事人提供經紀服務,不得參與或者教唆他人參與違反出租房屋限制條件的租賃行為;對違反上述規定,依法查處,記入信用檔案,向社會公示;違反出租房屋限制條件的「黑中介」將被處以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本條內容來源於:建築工業出版社《家庭裝修大全》
『叄』 群租房的定義及法律規定
群租房是指將住宅通過改變房屋結構和平面布局,把房間分割改建成若干小間分別按間出租或按床位出租。我國現行法律對群租沒有明確的約定,但是規定了出租是以原設計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廚房、衛生間、陽台和地下儲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具體居住面積要求由各地自行規定。北京市的相關規定為:
1、北京市出租住房的,應當以規劃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不得按照床位出租;
2、廚房、衛生間、陽台和地下儲藏室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
3、出租住房的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
4、出租住房的居住面積,是指規劃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的使用面積,居住面積以房屋租賃合同載明的面積為准;當事人不提供房屋租賃合同,房屋租賃合同沒有載明居住面積,或者房屋租賃合同載明的居住面積明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以實際測量面積為准;實際測量有困難的,對於出租成套住房,可以按照房屋產權證記載建築面積的0.5倍折算居住面積;對於出租非成套住房,可以按照房屋產權證記載建築面積的0.75倍折算居住面積。
5、出租的房屋存在治安、消防安全隱患的,責令改正,並可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6、出租人向無身份證明的人出租房屋,或者發現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有犯罪活動嫌疑,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
法律依據
《北京市房屋租賃管理若干規定》
第十四條 出租人有權對承租人使用房屋的情況進行監督。出租人不得向無身份證明的人出租房屋;不得以出租房屋的方式為非法生產經營活動提供便利條件;發現承租人利用出租房屋有犯罪活動嫌疑的,及時向公安機關報告。對多人居住的出租房屋,出租人應當建立居住人員登記簿,並按規定報送基層管理服務站。出租人出租房屋的收入,應當依法納稅。
『肆』 北京群租房認定標准2020
本市城鎮戶籍家庭同時具備以下三項條件的,可以申請市場租房補貼:申請當月前12個月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於4200元。
申請家庭成員在本市均無住房且在本市生活。3人及以下家庭總資產凈值57萬元及以下,4人及以上家庭總資產凈值76萬元及以下。符合上述申請條件的家庭租賃的住房須符合居住房屋租賃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要求。
房屋權屬證明或者房屋合法來源證明等材料。符合申請條件的家庭,可向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住房保障管理部門提出申請。
住房租金:納稅人本人及配偶在納稅人的主要工作城市沒有住房,而在主要工作城市租賃住房發生的租金支出,可根據承租住房所在城市的不同,按每月800元到1200元定額扣除。
「從這些專項附加扣除的標准來看,一個總的基調就是『寬』,較好地遵循了公平合理、切實減負、改善民生的原則。」個稅改革扣除涉及幾億人,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又不一樣,怎麼抵扣、抵扣多少是很大的難題。從操作層面看,方案盡量把復雜問題簡單化,讓老百姓看得明白,稅務部門實施起來簡便易行。
住房租金的扣除標準是分區域的,其他幾項扣除全國都是一個標准,這樣就大大降低了操作難度。
【拓展資料】
北京租房補貼政策介紹如下:
自房屋租賃合同租賃期限開始之日起,市場租房補貼申請人與房屋出租人共同到申請家庭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住房保障管理部門辦理市場租房補貼領取手續。
申請人應提供身份證、《北京市市場租房補貼資格通知單》、房屋租賃合同、申請人本人在補貼代發銀行開具的銀行卡等材料及復印件。房屋出租人需提供身份證、房屋權屬證明或房屋合法來源證明(包括房屋買賣合同及發票。
『伍』 什麼情況屬於違法群租
法律分析:如果承租方有這幾種特徵,就說明是違法的。對房屋進行違法的改造,打斷了承重牆,變相進行出租。或者利用了廚房、衛生間、陽台、地下儲藏室等進行出租。以及居住地面積低於一定的范圍,比如在北京低於了5平米,在上海低於了10平方米,就屬於違法。同時每間房的居住人口,如果超過了兩人,也算是違法。
法律依據:《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規劃委員會關於公布本市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標准等有關問題的通知》(京建法〔2013〕13號)一、本市住房出租應當符合建築、消防、治安、衛生等方面的安全條件,應當以原規劃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為最小出租單位,不得改變房屋內部結構分割出租,不得按床位等方式變相分割出租。廚房、衛生間、陽台和地下儲藏室等不得出租供人員居住。出租房屋人均居住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每個房間居住的人數不得超過2人(有法定贍養、撫養、扶養義務關系的除外)。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本通知所指居住面積,是指規劃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的使用面積。
『陸』 北京市群租房管理規定
法律分析:1、一間單間的出租房不能超過兩個人,出租屋人均的佔地面積不得低於5平方米,不得將房屋進行分割式出租,更不能按照床位進行出租,地下的儲藏室,也不能作為出租房使用;2、居住的人數應寫進房屋的租賃合同當中,加強出租房的登記管理制度。
法律依據:《北京市房屋建築使用安全管理辦法》 第八條 禁止下列影響房屋建築使用安全的行為:
(一)擅自變動房屋建築主體和承重結構;
(二)違法存放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
(三)超過設計使用荷載使用房屋建築;
(四)損壞、挪用或者擅自拆除、停用消防設施、器材;
(五)佔用、堵塞、封閉房屋建築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以及其他妨礙安全疏散的行為;
(六)在人員密集場所門窗上設置障礙物;
(七)損壞或者擅自拆改供水、排水、供電、供氣、供熱、防雷裝置、電梯等設施設備;
(八)其他違反法律、法規、規章的行為。
『柒』 北京住房租賃條例草案二次審議 完善農村住房租賃管理等方面
3月30日,《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草案)》提請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在明確「群租房」「黑中介」、哄抬租金、長租公寓監管等管理規范的基礎上,二審稿進一步對政府統籌房源供給、農村住房租賃管理和社會風險管控等方面進行了細化完善。
據了解,《條例》二審稿將「住有所居、房住不炒、租購並舉、職住平衡」等內容直接寫入草案,明確提出本市鼓勵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禁止在首都功能核心區內經營短租住房等,體現了推動實現住有所居、宜居安居的堅定決心。
同時,突出多主體供給,在強化政府對房源供給統籌職責的同時,也強調了市場主體的自我管理和行為責任,如明確了「在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租賃住房」等。另在明確房租顯著上漲時政府可採取價格干預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規定市住建部門加強租賃價格監測,建立健全預警機制,保持租賃價格的穩定。
此外,《條例》二審稿鼓勵在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租賃住房,在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租賃住房、將非居住存量房屋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將符合條件的閑置住房出租等方式,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明確住房保障規劃計劃,規定,本市合理規劃租賃住房供給規模、優化空間布局,促進職住平衡,將租賃住房納入住房發展規劃,並在年度住房用地供應計劃中予以安排。
而在租金調控方面,條例草案規定,住房租金顯著上漲時,市政府可以採取相應的價格干預措施以穩定租金水平。二審稿進一步完善相關內容,明確建立相關預警機制,增強了「價格干預措施」的可操作性。北京市住建部門應當加強住房租賃價格監測,建立健全相關預警機制。
另悉,二審稿增加農村宅基地上閑置住房可依法出租相關內容,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通過自建或者聯營、入股等方式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運營租賃住房。對於宅基地上閑置住房出租的管理,規定在落實戶有所居、保障本村村民住房需求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可以將取得權屬證書,或者依照本市相關規定取得其他證明材料的農村宅基地上閑置住房出租用於居住。
而對於按日或者按小時收費的短租住房,實行區域差異化管理,首都功能核心區內禁止經營短租住房。利用存量非居住土地建設的租賃住房、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的租賃住房、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的租賃住房、土地出讓相關文件明確要求用於租賃的住房等,不得銷售、變相銷售,或者按日、按小時短期租賃。違反規定的,可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等;個人轉租住房應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依法規范開展業務活動,轉租住房超過規定數量的,應當向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住房租賃企業設立登記。具體數量由市住建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捌』 北京住房租賃條例草案二次審議
3月30日,《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草案)》提請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在明確「群租房」「黑中介」、哄抬租金、長租公寓監管等管理規范的基礎上,二審稿進一步對政府統籌房源供給、農村住房租賃管理和社會風險管控等方面進行了細化完善。
據觀點新媒體獲悉,《條例》二審稿將「住有所居、房住不炒、租購並舉、職住平衡」等內容直接寫入草案,明確提出本市鼓勵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擴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禁止在首都功能核心區內經營短租住房等,體現了推動實現住有所居、宜居安居的堅定決心。
同時,突出多主體供給,在強化政府對房源供給統籌職責的同時,也強調了市場主體的自我管理和行為責任,如明確了「在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租賃住房」等。另在明確房租顯著上漲時政府可採取價格干預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風險管控,規定市住建部門加強租賃價格監測,建立健全預警機制,保持租賃價格的穩定。
此外,《條例》二審稿鼓勵在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租賃住房,在新建商品住房項目中配建租賃住房、將非居住存量房屋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將符合條件的閑置住房出租等方式,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明確住房保障規劃計劃,規定,本市合理規劃租賃住房供給規模、優化空間布局,促進職住平衡,將租賃住房納入住房發展規劃,並在年度住房用地供應計劃中予以安排。
而在租金調控方面,條例草案規定,住房租金顯著上漲時,市政府可以採取相應的價格干預措施以穩定租金水平。二審稿進一步完善相關內容,明確建立相關預警機制,增強了「價格干預措施」的可操作性。北京市住建部門應當加強住房租賃價格監測,建立健全相關預警機制。
另悉,二審稿增加農村宅基地上閑置住房可依法出租相關內容,明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通過自建或者聯營、入股等方式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運營租賃住房。對於宅基地上閑置住房出租的管理,規定在落實戶有所居、保障本村村民住房需求的前提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可以將取得權屬證書,或者依照本市相關規定取得其他證明材料的農村宅基地上閑置住房出租用於居住。
而對於按日或者按小時收費的短租住房,實行區域差異化管理,首都功能核心區內禁止經營短租住房。利用存量非居住土地建設的租賃住房、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的租賃住房、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的租賃住房、土地出讓相關文件明確要求用於租賃的住房等,不得銷售、變相銷售,或者按日、按小時短期租賃。違反規定的,可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等;個人轉租住房應當嚴格遵守相關規定,依法規范開展業務活動,轉租住房超過規定數量的,應當向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申請住房租賃企業設立登記。具體數量由市住建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
『玖』 北京住建委發布首部地方版住房租賃條例 著力規范出租行為
觀點地產網訊:8月24日,由北京市住建委起草的《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1年09月23日。
據悉,《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共6章81條,對長租公寓監管、租金貸、網路房源發布、群租房等熱點問題予以規范。其中特別提出,當租金快速上漲時,主管部門可以採取措施調控住房租賃市場。這也是繼住建部公開住房租賃條例後,首部公開的地方版住房租賃條例。
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到,徵求意見稿著力規范出租行為,保障租購同權。
根據規定,租賃住房應當依法訂立住房租賃合同,且訂立住房租賃合同前,出租人應當向承租人出示身份證明、不動產權證或其他證明不動產權利歸屬的合法憑證,配合承租人實地查看房屋,告知房屋裝修完成時間。
屬於這四種情況的住房不得出租用於居住:屬於違法建設的;經鑒定為危房的;室內裝修空氣質量不符合有關標准規范的;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情形。據了解,本次為室內裝修空氣質量不達標首度被明確列入禁止出租之列。
徵求意見稿統一規定,合同期限內出租人不得單方面提高租金,提倡出租人按月收取租金;租賃雙方當事人在住房租賃合同中約定收取押金的,押金數額一般不超過1個月租金。
同時,北京將建立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台,出租人應當通過住房租賃管理服務平台網簽住房租賃合同,同步完成住房租賃登記備案和出租登記。
此前,住建部公開的《住房租賃條例(徵求意見稿)》就提到,對於租金上漲過快的,可以採取必要措施穩定租金水平。北京版的條例對必要措施予以了細化。
徵求意見稿提出,本市建立租金監測和發布機制。住房租金快速上漲時,住房城鄉建設等主管部門可以採取限制住房租賃企業經營房源的租金漲幅、查處哄抬租金行為等措施,調控住房租賃市場。必要時可以實行傭金或租金指導價。
對長租公寓監管方面,徵求意見稿在准入門檻、資金監管、貸款限定及違規處罰四個方面做出了規定。
包括提出從事住房租賃經營的企業需具備相應的資金、專業人員和管理能力;住房租賃企業向承租人單次收取租金的數額一般不得超過3個月租金總和,超過的收取租金應當納入監管;住房租賃企業不得以隱瞞、誘導、欺騙、強迫等方式要求承租人使用住房租金貸款等等。
北京大學房地產法研究中心主任樓建波指出,長租公寓在資本驅動下出現的亂象,嚴重損害了租賃當事人的權益,此次徵求意見稿也體現了嚴管的特點。
針對網路房源方面,徵求意見稿規定,互聯網信息發布平台應當依法對申請進入平台發布、展示、推廣租賃信息的單位和個人真實有效身份進行審查、登記,建立檔案,不得為提供材料不齊全的、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或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的、未按規定辦理信息卡或使用他人信息卡的從業人員,以及被住房城鄉建設等主管部門依法限制發布的單位和個人發布住房租賃信息。
此外,徵求意見稿也對群租房作出禁止規定,明確出租住房應按照規劃設計的套、間出租,人均使用面積和每個房間居住人數符合相關規定,且住宅的起居室、廚房、衛生間、陽台、儲藏室等不得單獨出租用於居住。
徵求意見稿明確,北京市鼓勵單位和個人依法出租住房,穩定租賃關系,穩定租金水平;鼓勵利用存量非居住土地按規定建設租賃住房,鼓勵將低效、閑置的辦公、商業、旅(賓)館、廠房、倉儲等非居住房屋建築按規定改建為租賃住房;鼓勵依法利用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據悉,北京市將逐步推行租賃住房和購買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務上具有同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