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防控政策法規

防控政策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14 18:51:22

⑴ 疫情防控措施和做法

合易認為:疫情之下,企業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防控。
1)關心員工的健康。企版業在疫情發生時,應做好對權員工、客戶的保護工作,體現出非常時期的人性關懷。鑒於此次肺炎疫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各企業應把員工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在對員工進行傳染病預防及治療知識教育的同時,在內部採取嚴格的衛生防範措施,定期對辦公區域、生產區域進行全面消毒。
2)成立專門機構,安排專項資金。疫情來臨時,企業應成立應急應變指揮小組,並安排應對疫情的專項資金,解決非常時刻的臨時緊急問題。
3)保持企業內部的穩定,努力練好「內功」。受疫情影響,企業的部分業務可能難以正常開展。此時,企業不妨將目光內轉,在系統戰略思考的同時,將以往沒有精力顧及和放鬆了的基礎管理工作抓起來,練好內功,為疫情過後的發展積蓄力量。
4)建立健全危機預防機制。我國大部分企業目前還沒有建立危機管理機制,有的盡管有企業危機管理機制的一些要素,但並沒有制度化。肺炎疫情的爆發再一次給中國企業界上了一堂沉重而有價值的危機管理課,中國企業應當以此為契機,建立完備的危機預防制度。

⑵ 江蘇興化防控政策

法律分析:1.大型聚集性活動一律停止。

2.影劇院、歌舞娛樂場所、網吧、棋牌室、公共文化場所、體育健身場館、美容按摩、足浴浴室、旅遊景點、書店、宗教活動場所、托育機構、教育培訓機構等非市民日常生活必需的場所全面暫停營業。

3.農貿市場、超市、葯店等場所合理安排營業時間,加大消毒頻次。快遞、外賣必須實行無接觸配送。人民體育場、三水園、昭陽湖公園、直港河步道、車路河步道等實行人員限流。

4.嚴禁大規模操辦婚喪喜事和各類大型群體性聚餐活動,紅事緩辦、白事極簡。

5.進入酒店、賓館、餐飲、理發等公共場所,必須佩戴口罩、測體溫,掃行程碼、出示蘇康碼,餐飲場所按接待能力的50%實行限流。

6. 黨員幹部、公職人員、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共青團員要發揮帶頭作用,不組織、不參與聚集性活動,積極主動參加疫情防控,帶動鄰居、親友自覺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7. 全體市民非必要不外出,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任何影響干擾疫情防控行為者,將嚴肅依法依規依紀處理。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三條 本法規定的傳染病分為甲類、乙類和丙類。甲類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乙類傳染病是指: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丙類傳染病是指: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傳染病暴發、流行情況和危害程度,可以決定增加、減少或者調整乙類、丙類傳染病病種並予以公布。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第一條 為了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的發生,控制、減輕和消除突發事件引起的嚴重社會危害,規范突發事件應對活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環境安全和社會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條 突發事件的預防與應急准備、監測與預警、應急處置與救援、事後恢復與重建等應對活動,適用本法。

第三條 本法所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和社會安全事件。 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突發事件的分級標准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確定的部門制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第一條 為了防止傳染病由國外傳入或者由國內傳出,實施國境衛生檢疫,保護人體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通航的港口、機場以及陸地邊境和國界江河的口岸(以下簡稱國境口岸),設立國境衛生檢疫機關,依照本法規定實施傳染病檢疫、監測和衛生監督。

第三條 本法規定的傳染病是指檢疫傳染病和監測傳染病。 檢疫傳染病,是指鼠疫、霍亂、黃熱病以及國務院確定和公布的其他傳染病。 監測傳染病,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確定和公布。

⑶ 無論是疫情的常態化防控還是經濟發展,都應以什麼政策

法律分析:以民生政策為主,貨幣政策為輔,刺激和擴張的重點要堅持民生導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開展群眾性衛生活動,進行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眾對傳染病的防治意識和應對能力,加強環境衛生建設,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各級人民政府農業、水利、林業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指導和組織消除農田、湖區、河流、牧場、林區的鼠害與血吸蟲危害,以及其他傳播傳染病的動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

鐵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關場所的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第三十條 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和采供血機構及其執行職務的人員發現本法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或者發現其他傳染病暴發、流行以及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時,應當遵循疫情報告屬地管理原則,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或者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內容、程序、方式和時限報告。

軍隊醫療機構向社會公眾提供醫療服務,發現前款規定的傳染病疫情時,應當按照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報告。

第三十九條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醫療機構發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採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醫療機構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

⑷ 深圳疫情防控政策

法律分析:1、對7月7日-13日南京除機場外其他途徑來(返)深人員,在原「四個一」健康管理基礎上,再補做一次核酸檢測;2、對7月14日-20日南京除機場外其他途徑來(返)深人員,居家健康監測至離開南京滿14天,核酸檢測七天三檢;3、對7月21日-27日南京除機場外其他途徑來(返)深人員,居家隔離至離開南京滿14天,第1、4、7、14天開展核酸檢測;4、對7月28日及以後南京除機場外其他途徑來(返)深人員,實施7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隔離,第1、4、7、14天開展核酸檢測。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十三條 各級人民政府組織開展群眾性衛生活動,進行預防傳染病的健康教育,倡導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眾對傳染病的防治意識和應對能力,加強環境衛生建設,消除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各級人民政府農業、水利、林業行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指導和組織消除農田、湖區、河流、牧場、林區的鼠害與血吸蟲危害,以及其他傳播傳染病的動物和病媒生物的危害。

鐵路、交通、民用航空行政部門負責組織消除交通工具以及相關場所的鼠害和蚊、蠅等病媒生物的危害。

第三十九條 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

(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

(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

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醫療機構發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採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醫療機構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

⑸ 蘭考防疫最新政策是什麼

【法律分析】
蘭考縣當前疫情防控政策如下:
一、積極配合,做好提前報備春節期間堅持做到「非必要不返蘭、非必要不離蘭」的防控要求,確需返蘭的請做好個人防護,並遵守以下防控事項。1.省外低風險地區人員、脫離工作崗位14天以上且向單位報備過的縣外重點行業從業人員在提前3天報備後,入(返)蘭時須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抵達後向社區(村)如實報告個人行程,再做一次核酸檢測,結果陰性者居家健康監測14天。(重點行業從業人員指陸路、航空、水運口岸接觸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的高風險崗位和集中隔離場所、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進口冷鏈食品加工企業、交通運輸工具等行業從業人員)2.境外入(返)蘭人員要提前3天向目的地村(社區)和單位報備,主動配合屬地疫情防控機構完成「點對點」轉運、核酸檢測、健康篩查等疫情防控措施。入蘭後嚴格落實「21天集中隔離+7天健康監測+2次核酸檢測(健康監測結束後每7天1次)」管控措施。在第一口岸城市入境且完成21天集中隔離人員,入蘭後落實「7天健康監測+2次核酸檢測」,在第一口岸城市入境且完成14天集中隔離人員,入蘭後落實「7天集中隔離+7天健康監測+2次核酸檢測」。3.14天內有國內中高風險地區所在省轄市旅居史的入(返)蘭人員,提前3天向目的地村(社區)和單位報備,入蘭須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配合做好「14天集中隔離+7天健康監測」措施,期間進行7次核酸檢測。
二、積極配合,減少聚集活動商場超市、農貿市場、賓館酒店、餐飲等重點場所按照防控要求,嚴格執行「測溫、驗碼、戴口罩、一米線」等防控規定;圖書館、影劇院和文化娛樂場所等公共場館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原則上室內接待人員上限不得超過容載量的50%,室外不超過容載量的75%,廣大群眾應積極配合各項防控措施。
三、做好防護,養成良好習慣疫情仍在繼續,風險就在身邊,節日期間,請大家堅持做好個人防護。在人員密集場所、密閉的公共場所、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時,請科學佩戴口罩。堅持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吃熟食、用公筷、常清潔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樹立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四、依法依規,嚴厲打擊到位針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將依照法律法規嚴肅處理。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入小區、超市、農貿市場、酒店等公共場所,拒不配合管理人員的勸導佩戴口罩的;2.出入小區、超市、菜市場、酒店等有關場所,拒不配合健康信息核查,拒絕配合身份登記規定的;3.經過疫情防控卡點的車輛和人員,以沖卡或者其他方法,拒不配合、接受卡點工作人員檢查的;4.納入核酸檢測范圍的人群,不參加統一組織的核酸檢測的;5.封控、封閉小區的居民拒不配合封控管理的;6.健康碼為黃碼、紅碼的人員,不按照規定居家健康監測或者集中隔離觀察的;7.疫情防控期間,居民違反規定外出參加打牌、餐飲、娛樂等聚集活動,經勸阻無效的;8.疫情防控期間,在家庭住所開設輔導班、棋牌室、麻將室,違規售賣感冒發熱葯品的;9.集中隔離結束後,不按照規定接受健康監測和管理,經勸阻無效的;10.隱瞞病情、瞞報行程信息(尤其是重點地區旅居史)、隱瞞與確診病例或者疑似病例有密切接觸史的;11.在預防、控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間,從事傳染病防治的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播或者流行的,情節嚴重的;12.居民和企業不配合開展疫情防控相關的消毒工作,經勸阻無效的;13.拒絕配合疾控和公安部門開展的疫情流行病學調查工作的;14.疫情期間,惡意囤積、哄抬物價、牟取暴利的;15.違反疫情防控規定,亂扔口罩、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用品等;16.對拒絕或者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病人、疑似病人,不配合治療要求的;17.在疫情期間,故意傳播新冠肺炎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18.具有發熱、乾咳、乏力、嗅覺味覺減退、鼻塞、流涕、咽痛、結膜炎、肌痛和腹瀉等症狀的人員,未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到發熱門診就醫,經勸阻無效的;19.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者抗拒疫情防控措施的,故意傳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原體,危害公共安全的;20.生產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醫用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醫用器材的;21.違反國家相關規定,哄抬疫情防控急需的口罩或者其他涉及民生的物品價格,牟取暴利,違法所得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22.疫情防控期間,編造虛假疫情信息,在網路等公眾場合散布的,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還幫助散布和傳播的。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十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衛生行政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和醫療機構因違法實施行政管理或者預防、控制措施,侵犯單位和個人合法權益的,有關單位和個人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訴訟。
第十七條 國家建立傳染病監測制度。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制定國家傳染病監測規劃和方案。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根據國家傳染病監測規劃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傳染病監測計劃和工作方案。
各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對傳染病的發生、流行以及影響其發生、流行的因素,進行監測;對國外發生、國內尚未發生的傳染病或者國內新發生的傳染病,進行監測。

⑹ 烏魯木齊調整小區防控政策,新政策是什麼

烏魯木齊市的疫情在嚴格有力的措施下已經開始進入尾聲,連續多日沒有新增確診患者的烏魯木齊,已經開始逐步調整疫情防控政策,提前再進行一次核酸檢測以後,確定沒有無症狀患者以及確診患者,就可以逐步解封了。

不過解封也不是所有的小區都可以解封的,有一定的硬性規定。

調整疫情防控措施的小區,都是沒有出現確診患者的小區

被解封的小區,所有維持老百姓生活的營業場所都可以開放,像超市,便利店,蔬菜水果售賣店,都可以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營業。

不過營業時間也是有要求的,每天營業時間不能太晚。

目前,新疆已經逐步解封,公交系統也開始從新恢復正常,還有就是新疆戶外旅遊景點也已經恢復正常了,跨省游開始重新上馬,外省遊客持有7天核酸檢測報告,就可以出行各大酒店了。

新疆旅遊業這次確實受到了很大的沖擊,最近兩年赴新疆旅遊的人數增加的速度非常快,新疆旅遊的景點也確實非常多,讓人流連忘返的。

新疆尚未完全解封,疫情還沒有徹底遠離我們,希望大家一定要繼續堅持,養成出門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風的好習慣,徹底把疫情控制在搖籃之中。

⑺ 防疫補助2021標准政策文件

【法律分析】
關於2021疫情國家規定補貼,由於疫情期間,一線醫護人員,以及防疫工作者,付出很大的努力,堅守在一線。對此,國家對這些人員進行補貼。根據2021年疫情補助政策,只對兩類人發放補貼。第一類是參加疫情防治工作的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對於直接接觸待排查病例工作相關人員,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天300元發放的補助;對於參加疫情防治的其他醫務人員和防疫工作者,中央財政按照每人每天200元予以的補助,都可以享受免稅政策。第二類是參與疫情防控人員。對於第一類人員范圍之外,參與政府布置疫情防控任務的人員,取得按照省級及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規定標准發放的臨時性工作補助和獎金,也可以免徵個人所得稅。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
第五十九 國家將傳染病防治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將傳染病防治工作納入本行政區域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第六十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本級政府職責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傳染病預防、控制、監督工作的日常經費。
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有關部門,根據傳染病流行趨勢,確定全國傳染病預防、控制、救治、監測、預測、預警、監督檢查等項目。中央財政對困難地區實施重大傳染病防治項目給予補助。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傳染病流行趨勢,在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確定的項目范圍內,確定傳染病預防、控制、監督等項目,並保障項目的實施經費。
第六十一條 國家加強基層傳染病防治體系建設,扶持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的傳染病防治工作。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城市社區、農村基層傳染病預防工作的經費。
第六十二條 國家對患有特定傳染病的困難人群實行醫療救助,減免醫療費用。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財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第六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儲備防治傳染病的葯品、醫療器械和其他物資,以備調用。
第六十四條 對從事傳染病預防、醫療、科研、教學、現場處理疫情的人員,以及在生產、工作中接觸傳染病病原體的其他人員,有關單位應當按照國家規定,採取有效的衛生防護措施和醫療保健措施,並給予適當的津貼。

⑻ 最新防疫政策規定老年人跨省市出行需要哪些防控程序

摘要 1、要做好個人防護和手衛生,多監測、少外出

⑼ 北京防疫政策最新規定是什麼

(上下滑動查看)






9





順義區:聚集性疫情涉農商行數據中心,目前21人感染,涉及6區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全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專家組成員龐星火介紹,5月9日通報的新增感染者中,包括一起順義區聚集性疫情,主要涉及順義區農商銀行數據中心,截至目前報告感染者21例,包括工作人員17例、其家庭成員4例;涉及6個區,順義區10例,海淀區5例,豐台區3例,朝陽區、通州區、昌平區各1例。本起疫情是社會面零星隱匿傳染源導致的聚集性疫情,規模較大,感染者分布范圍較廣,增加了本市疫情發展形勢的不確定性。






10





北京發布居家隔離最新指引!不滿足這些條件一律集中隔離



據@北京衛生監督 消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居家隔離觀察工作指引(第四版)發布。全文如下:


本指引適用於指導和規范社區(村)居家隔離觀察相關工作。





一、居家隔離觀察基本條件




居家隔離觀察人員居住場所須由社區(村)醫務人員進行居家內外環境專業評估。不滿足居家隔離條件的,一律進行集中隔離。

⑽ 疫情防控措施有哪些

疫情防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盡量減少外出活動,外出佩戴口罩。

2、主動做好健康專監測,自覺發熱時屬主動測量體溫。若出現可疑症狀,應主動戴上口罩及時就近就醫。

3、辦公場所要注意加強通風清潔,配備洗手液、消毒劑等防護用品。食堂也是人群密集的場所,建議錯峰吃飯,減少聚集。

4、注意營養,適度運動。

5、出行前若無可疑症狀,可正常出行。若出現可疑症狀,建議居家休息和就地就醫,待症狀消失後再啟程。

(10)防控政策法規擴展閱讀:

縱觀國內外疫情形勢,常態化疫情防控是一項艱巨繁重又較為持久的工作,各地區各部門必須有充分的思想准備和工作準備。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沖擊,只有把疫情防控這根弦綳緊,把常態化疫情防控抓緊抓實抓細,不麻痹、不厭戰、不松勁,不斷鞏固發展疫情持續向好形勢,才能為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創造條件、提供保障。

熱點內容
仲裁進法律服務中心 發布:2025-02-06 03:04:53 瀏覽:717
自行車過紅綠燈法規 發布:2025-02-06 02:09:55 瀏覽:432
讓法治成為全民的信仰 發布:2025-02-06 00:55:22 瀏覽:695
我怎麼看新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6 00:55:14 瀏覽:668
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2-06 00:54:32 瀏覽:905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題 發布:2025-02-06 00:40:59 瀏覽:822
海商法調整的船舶 發布:2025-02-06 00:40:22 瀏覽:638
刑法終審權 發布:2025-02-06 00:36:28 瀏覽:312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
道德的歸宿 發布:2025-02-05 23:12:09 瀏覽: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