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規章制度是底線執行是

規章制度是底線執行是

發布時間: 2022-05-15 12:07:38

Ⅰ 如何狠抓規章制度落實,不斷提升制度執行力

一、構建好的制度,保證制度的嚴肅性。公共選擇管理理論認為:在好的制度和制度環境下,壞人可以做好事;在壞的制度和制度環境下,好人可以做壞事。把制度制定好,是制度建設的重要前提。

(1)成立專門的建章立制機構。具體負責制度體系的設計和制度制定的審定工作,相當於人大立法機關。

企業成立獨立於其他業務部門的立制機構的目的,就是要解決政出多門,各行其是的問題,保持制度的公正性,避免個別部門把設立制度作為利益切割、維護本部門利益的工具。

(2)精簡制度,建立精幹高效的制度體系。制度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符合實際、滿足需要、解決實際問題。制度過多反而會形成「文山會海」,增加管理成本,降低組織效率。

對內容空泛、缺乏約束力的制度該取消的取消;對帶有部門利益保護色彩的該廢止的廢止。

(3)要注重調查研究。制度要符合實際需要,突出企業特色,制度出台前必須開展調查研究、廣泛徵求各方意見,達成廣泛共識,為制度執行打下良好的群眾基礎。

(4)提升制度的親和力。制度建設要遵循「人本精神」,體現制度對人的情感、公平關懷。對一些特殊情況要作出相應的規定。

二、抓制度落實,提高制度執行力。

首先,制度的生命力在於執行。制度一旦建立就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維護制度的權威性,否則再好的制度也會形同虛設。在一定意義上執行制度比制定製度更重要。執行制度實際上是排除執行干擾、解決制度梗阻的問題。

對制度執行干擾程度最大的是權力集中、管錢、管物的關鍵崗位和要害部門,這些崗位和部門可以利用手中的權力干擾某些制度的執行,擺脫制度的約束,謀求制度外的待遇和利益。

其次,各職能部門作為制度的制定者,他們可以發揮獲取制度信息的優勢和熟知業務運作的能力,採取規避和變通的辦法,維護本部門、本業務系統的利益。

公正執法就是要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幹部職工一視同仁,人情面前堅持原則。通過剛性公正執法,消除制度執行中的權力干預、部門干預和人情干預,解決制度執行不力的問題。

要提高執「法」隊伍的整體素質。把原則性強、作風正派、素質高、能力強的人員不斷充實到企業執「法」隊伍中,進一步提升制度執行的能力和水平。

三、建立制度執行獎懲、制度監督和制度評價機制,為制度執行提供保障。

(1)建立制度執行考核獎懲機制。制度考核是檢驗制度執行的重要手段,要保證制度落實,必須把制度考核納入績效考核體系,建立制度執行考核獎懲機制,對制度執行好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執行差的給予經濟處罰。

(2)建立制度執行監督機制。權力缺乏監督會產生腐敗,制度缺乏監督會導致群體「失約」、行為「失常」,因此制度缺乏監督比權力缺乏監督造成的危害更大。

要加強上下級監督,做到責任層級清晰化,一級抓一級,逐級抓落實。加強平行監督,以新的內控制度為平台,建立各業務部門分工明確、互相制約、互相監督的制衡機制。

(3)建立制度評價機制。制度實施後,針對制度執行情況和執行效果,定期組織各業務部門進行分析評價,認真查找制度本身和制度執行方面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並給予完善。

通過建立制度評價機制,形成持續改進、不斷創新的制度運行機制,努力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制度管理體系。

四、建設制度執行文化,創造高效執行力。

制度執行必須依賴執行文化的力量,執行文化是企業提高執行力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建設制度執行文化其核心就是營造尊重製度、以制度作為行動最高准則的文化氛圍。

培育團隊執行文化。制度的最終執行,需要一個單位和組織的全體人員共同遵守。「木桶原理」認為: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決於長的木板,而取決於最短的那塊木板。

同樣制度執行力不取決執行力最好的員工,而取決於執行力最差的員工。「木桶原理」告訴我們要提升整體執行力,必須提升每個個體的執行力,不斷縮小個體執行力之間的差異。

每個員工要樹立集體和團隊意識,學習上互相提高,工作上密切配合協作,形成執行合力,努力完成共同的工作目標,最終建立起團隊執行力文化。

五、加強制度管理應處理好三個關系

1、是行政指令與制度管理的關系。制度的制定、執行離不開行政指令,而行政指令代替不了制度管理。行政干預過多本身就說明了制度管理的缺失或制度執行的弱化。

在制度健全的情況下,應盡量減少行政干預,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提高制度執行力上。

2、是活動安排與制度管理之間的關系。活動安排具有階段性,是制度管理的一個輔助工具,相當於計算機軟體上的一個補丁。制度管理不到位,一些企業和部門經常通過開展集中整治和專項治理活動來彌補。

如果活動安排過多,不僅會給基層帶來額外的工作負擔,同時也反襯出制度執行力的弱化。

3、 三是文化管理與制度管理的關系。文化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建設執行力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

只有在執行文化理念深入到每個員工心裡,轉化為自覺行動,形成執行合力的時候,才能最終建立起有效的團隊執行力文化。

(1)規章制度是底線執行是擴展閱讀

重要性

企業的規章制度是體現企業與勞動者在共同勞動,工作中所必須遵守的勞動行為規范的總和.依法制定規章制度是企業內部的」立法」,是企業規范運行和行使用人權的重要方式之一,企業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賦予的這一權利。

聰明的企業都看到了這一點,但實踐中還有很多企業並未對此予以重視,認為反正有國家法律,法規,出了事按國家法律,法規處理就行,其不然賣國家法律,法規是大法,不可以針對某個單位的具體情況,而企業的具體是千變萬化的。

成功的企業多制度其效果是使企業運行平穩,流通,高效,並可基本上防患於未然.俗話說:」不成規矩,何以成方圓」,成功的企業及規章制度,50%更是直接因它而產生.

可以說規章制度的主要功能是:

1. 規范管理,能使企業經營有序,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

2. 制訂規則,能使員工行為合矩,提高管理效率.

它的重要意義是:

制定企業規章制度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需要.

制定企業規章制度是規范指引企業部門工作與職工行為需要.

企業的規章制度是完善」勞動合同制」,解決勞動爭議不可缺少的有力手段。

Ⅱ 職場中,規章制度如何執行才有效

在全體職工大會、員工培訓會議、部門工作會議等會議的簽到表上簽字確認。企業會議簽到制度是留存職工到會情況的真實記錄,在採用這種方式公示規章制度時要做到以下:簽到表在表抬頭處或會議內容提示中,一定要包含有企業規章制度宣貫或培訓的文字;簽字確認的范圍要覆蓋到全體職工;含有企業規章制度宣貫、培訓的簽到記錄,一定要存檔備查。職工在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法律文件簽字時,一並對企業規章制度簽字確認。

Ⅲ 制度有什麼用

指導性和約束性,制度對相關人員做些什麼工作、如何開展工作都有一定的提示和指導,同時也明確相關人員不得做些什麼,以及違背了會受到什麼樣的懲罰。因此,制度有指導性和約束性的特點。

鞭策性和激勵性,制度有時就張貼或懸掛在工作現場,隨時鞭策和激勵著人員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勤奮工作 。

規范性和程序性,制度對實現工作程序的規范化,崗位責任的法規化,管理方法的科學化,起著重大作用。制度的制定必須以有關政策、法律、法令為依據。制度本身要有程序性,為人們的工作和活動提供可供遵循的依據。

(3)規章制度是底線執行是擴展閱讀

企業的規章制度是體現企業與勞動者在共同勞動,工作中所必須遵守的勞動行為規范的總和.依法制定規章制度是企業內部的」立法」,是企業規范運行和行使用人權的重要方式之一,企業應最大限度地利用和行使好法律賦予的這一權利。

聰明的企業都看到了這一點,但實踐中還有很多企業並未對此予以重視,認為反正有國家法律,法規,出了事按國家法律,法規處理就行,其不然賣國家法律,法規是大法,不可以針對某個單位的具體情況,而企業的具體是千變萬化的。

成功的企業多制度其效果是使企業運行平穩,流通,高效,並可基本上防患於未然,俗話說:」不成規矩,何以成方圓」,成功的企業及規章制度,50%更是直接因它而產生。

Ⅳ 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是否合理

學校制度文化是指黨和政府的有關方針、政策、法規、條例以及社會主義道德觀念、行為規范等在學校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具體體現出來的學校管理的獨特風格。是學校全體成員共同認可並自覺遵守的行為准則。

學校的規章制度是學校辦學經驗的結晶和反映,它對規范教育教學秩序,達成辦學目標起著保障作用。建立、健全學校規章制度,塑造學校制度文化是學校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如果從狹義角度看學校文化,制度只是文化的載體。制度與文化屬於兩個不同的管理層次和兩種不同的管理方式。制度管理是務實的,以管人的具體行為為底線的。文化管理是務虛的,管人的道德追求與精神向導的。制度是有形的,文化是無形的,是一種精神狀態,通過有形的事物或活動反映表現出來。但往往有形的制度中滲透著文化,無形的文化通過有形的制度載體得以表現,文化管理高於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文化管理的底線。因此,我們在學校管理中應該研究學校的制度文化,剛柔相濟,科學合理的運用。

學校必須進一步加大力度,強化校園文化建設,通過研究學校的制度文化,以制度為底線,使剛性的規章制度與濃郁的人文氛圍有機結合,使制度閃耀著人文的光輝,實現高水平的管理和管理水平的最高境界。

Ⅳ 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及應該怎樣遵守

規章制度的重要性及遵守:

Ⅵ 如何看待按規章制度辦事和按領導意圖辦事

按制度辦事,首先當然要確保制度的正確與可行。如果制度本身是不科學的,不合理的,按制度辦事的結果可能是南轅北轍。因此,通過合法、合理的程序,擬訂出科學的制度是按制度辦事的前提條件。
按制度辦事,關鍵是要建立制度高於一切的文化理念。這一點在中國社會尤其顯得重要。中國人最不喜歡按制度辦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任何制度到了國人的身上,他都可以找到制度的缺限――好象天生就拿著放大鏡隨時在尋找別人的缺點,他都可以找到不按制度辦事的理由與借口。因此,對於中國人而言,執行制度之前,先要推崇制度的威嚴與神聖,提高人們的制度意識。
「制度大於老闆」,這是我們公司的文化,明文寫在制度手冊里。目的就是要建立起制度管理體系,維護制度的尊嚴,以確保各項制度的實施與落實。
按制度辦事,要加強執行力,加強思想教育。我們往往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執行力。怎樣才有執行力?外面很多書,很多培訓課程都講得頭頭是道。我個人認為,執行力是由心而生的力量,而這力量之源就是我們內心的那種道德素養。我們有各個方面的管理制度,但還是有很多員工包括管理人員都是打了卡然後去吃早餐;晚上打了加班卡之後回去睡覺;借著工作的名義辦理私人的事情;頂著公司的制度做一些違紀違章的事情……之所以會這樣,深刻的原因是這種人品德素質不高,從而導致執行力差。制度或許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對於不想做事,又想拿錢的那部分無德的人來說,制度永遠是不完善的。所以,我覺得除了制度的完善,工作的監督,還必須加強思想的教育和品德的培養。
按制度辦事,要注意避免挫傷創新與激情。相對來說,制度是一種規范性的東西,是條條匡匡,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不準搞特殊化。這在某種程度上,會限制人的激情與思想,從而不利於創新思維的培養。因此,按制度辦事,一定要注意因制度而讓團隊變成死水一潭,讓人變成機器一個,讓思想和熱情變得麻木不仁。這就要求在不改變制度基本原則的條件下,具備一定的靈活性,不要教條化。
按制度辦事,還要輔以文化管理。制度的管理功能和影響力是有限的。再大型再規范的企業也不可能為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制訂相應的規章制度;再說,制度是一種硬性的管理,是管理底線的,其本質是通過外在的強制力來達到規范化的目的。因此,企業在實施制度化管理的同時,需要有一種更柔性和人性的方式來推動制度的嚴格,來從內心深處激發員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這種讓員工自動自發、心甘情願地做好每一件事的方式就是企業文化,具體來說,就是文化培養下的良好品德和習慣。文化管理是最高的管理境界,它能彌補任何制度的不足。
當按制度辦事成為一種習慣;
當按制度辦事成為一種文化,「制度」可能也就不復存在。

Ⅶ 我們應該如果對何對待社會及組織的規章制度為什麼

只要是政府職能部門、企事業單位及合理合法的社會團體、組織,所制定的規章制度,我們都應該自覺遵守,因為它是有益於社會管理的條文制度,所以,我們要遵守。

Ⅷ 如何讓規章制度執行到位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如何提高制度執行力
1、確保制度作用有效發揮領導者要起帶頭作用。中國古代的曹操就曾以「割發代首」樹立遵守制度的榜樣。領導嚴格遵守了,自然會對員工產生影響。一個合格的領導就是要嚴格的要求自己,只有要嚴格要求自己,從自身做起,才能領導他人,員工才會心服口服,才會服從領導的安排和指揮,員工都是這樣的心裡,他們覺得領導做不到的,憑什麼來指揮自己呢?有這樣的心裡也是很正常的呢,所以領導一定要嚴格遵守制度,這樣才能使員工遵守。同時要將制度的完善和執行作為公司的一項基礎工作,長期關注。
2、提高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 通過對實際工作的了解,認真徵求廣大員工的意見,並開展制度討論。同時各部門之間要加強聯系,做到所訂制度具有統一性、互補性。制度出台後要相對穩定。對確實不適應形勢發展要求的制度不能墨守陳規,該及時修訂、完善或廢除的,要堅決取締舊制度,確保制度不脫離實際。一套制度的出台和實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呢,一定要科學合理,要讓員工能接受,連員工都不能接受的制度能執行下去嗎?這樣就是無效制定呢,所以呢,企業在做每項決定的時候,一定要讓員工可以接受,這樣很利於企業管理。
3、營造自覺遵守制度的氛圍 執行制度時,應加強指導和幫助,及時解決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主要應把制度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習內容,同時還應將員工對制度的掌握程度作為對員工考核的重要內容,激勵員工自覺學習制度。在加強制度學習時還應運用發生的諸多違規案例開展警示教育,使大家充分認識不執行制度對集體和個人所造成的危害,從而自覺遵守制度,營造良好氛圍。企業的制度一定要讓員工明白,這樣的制度對他們自身有什麼好處,可以作為他們的績效,直接影響他們自身的利益,這樣他們就會嚴重遵守和執行了呢。
4、
加強制度執行情況跟蹤在執行制度過程中,還應建立部門之間、員工之間相互監督的制衡機制,發現違規情況及時舉報,並對舉報人給予獎勵,對知情不報者,也應給予相應處罰。同時,部門要對各部門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跟蹤監督、定期考核,有效提高制度執行力。制度的執行也要定期的進行檢查的呢,不是每項制度都可以執行下去的呢,要先實際運用,然後看在企業的效果,如果效果不好,那肯定不能執行下去的呢,這也是個磨合期,要看執行的情況,要看在企業有沒有起到好的效果,要定期跟蹤,了解詳細情況。

Ⅸ 常常說「 劃定紅線 守住底線」,紅線和底線的區別在哪裡

紅線和底線的主要是定義標准不同,10月1日起,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條例》針對管黨治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監督執紀中發現的新型違紀行為作了完善,進一步劃明、劃細了「雷區」和「紅線」。

特意強調要遠離「紅線」,守住紀律和規矩「底線」。

1、「底線」是做人的脊樑骨、良心的定盤星、幹事的基準點。底線是不能超過的,是最後的界限。對涉及群眾生產、生活等切身利益的問題依照政策或者相關規定盡快解決和處理,絕對不能慵懶無為,絕對不能效率低下。

要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要把處分條例遵守好貫徹好落實好,時刻堅持依制度和程序辦事,切實維護好規章制度的權威。

2、「紅線」就是黨紀國法,是規范共產黨人及其領導幹部行為的「杠杠」,是交規中禁止通行的紅燈,是一碰就要命的高壓線。紅線是預警的,超過紅線就會出現問題。

國有國法,黨有黨規,無此不成方圓。紅線雖是一種制約與限制,但在紅線范圍內卻有著最大的民主與自由,完全是一方龍騰虎躍、建功立業的廣闊舞台。

《條例》對於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切實維護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的權威性、嚴肅性,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議和國家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規章制度是底線執行是擴展閱讀:

案例:

11月8日,一則名為《秦皇島市一官員遭情婦舉報後被免職》的新聞報道稱:「11月5日,劉女士向法晚記者反映,河北秦皇島市考核辦專職副主任張盛源,隱瞞已婚身份與其以夫妻名義交往三年之久,期間張盛源多次毆打自己。

11月6日晚上19時許,秦皇島市委宣傳部官方微博證實,市委組織部專職副主任張盛源被免職,並被立案調查。」

這是一起涉及「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引起的典型案例,曾經的黨員幹部張某守不住底線,踩了「紅線」,最終自食苦果。

近年來,不少黨員幹部不顧及自身形象,不講社會主義道德,私自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有的還婚外生育孩子。這樣的行為是極大錯誤,絕不可取。

10月21日,重修後的《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正式發布。其中「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與「妄議中央大政方針,破壞黨的集中統一」、「 非組織活動、不如實報告個人有關事項」。

「 拉幫結派、團團伙伙」、「 對抗組織審查」、「 權權交易、利用職權為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謀利」、「 生活奢靡、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等」、「 參加自發成立的老鄉會、校友會、戰友會等」等共同組成八道「銅牆鐵壁」,給黨員幹部劃定了不可逾越的「八大紅線」。

「與他人發生不正當性關系」,從小的層面講,是不潔身自好,從大的層面講,便是不講黨性、不講原則,道德敗壞,最後傷害配偶、傷害家人,同時也傷害自己。

參考資料來源:中共中央紀檢檢查委員會-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福建地震局一官員遭情婦舉報兩天後被撤職

Ⅹ 職場的底線到底是什麼

底線就是一個人最基本的條規定。做人、做事都要有底線,在職場里也是這樣,要恪守自己的原則問題!不要意氣用事,做出錯事。

要區分好工作和生活,這是兩個不同的狀態,不要把兩者混合,每個時間要做具體的事,區分好你和職業的關系。

在職場上我們一定要堅守好自己的原則和底線,千萬不要試圖去改變和突破它。

熱點內容
讓法治成為全民的信仰 發布:2025-02-06 00:55:22 瀏覽:695
我怎麼看新的勞動法 發布:2025-02-06 00:55:14 瀏覽:668
行政法和經濟法的區別 發布:2025-02-06 00:54:32 瀏覽:905
初級會計經濟法模擬題 發布:2025-02-06 00:40:59 瀏覽:822
海商法調整的船舶 發布:2025-02-06 00:40:22 瀏覽:638
刑法終審權 發布:2025-02-06 00:36:28 瀏覽:312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
道德的歸宿 發布:2025-02-05 23:12:09 瀏覽:513
三部民法典 發布:2025-02-05 23:07:01 瀏覽:263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