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法實施條例77條
『壹』 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七條第三項是什麼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七條第三項:「乘坐機動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三)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在道路上臨時停車的,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之規定。
『貳』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條第一款
駕駛自行車,電動自行車,三輪車在路段上橫過機動車道,應當下車推行,有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的,應當從人行橫道或者行人過街設施通過,沒有人行橫道,沒有行人過街設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過街設施,在確認安全後直行通過。希望幫到你,望採納
『叄』 交通事故怎樣定責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產》:第八十九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或者交通警察接到交通事故報警,應當及時趕赴現場,對未造成人身傷亡,事實清楚,並且機動車可以移動的,應當在記錄事故情況後責令當事人撤離現場,恢復交通。對拒不撤離現場的,予以強制撤離。
對屬於前款規定情況的道路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可以適用簡易程序處理,並當場出具事故認定書。當事人共同請求調解的,交通警察可以當場對損害賠償爭議進行調解。
對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需要勘驗、檢查現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按照勘查現場工作規范進行。現場勘查完畢,應當組織清理現場,恢復交通。
第九十一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第九十二條,發生交通事故後當事人逃逸的,逃逸的當事人承擔全部責任。但是,有證據證明對方當事人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責任。
當事人故意破壞、偽造現場、毀滅證據的,承擔全部責任。
(3)安全法實施條例77條擴展閱讀:
內容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車輛、道路和交通環境等基本情況;
(二)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經過;
(三)道路交通事故證據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當事人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及責任或者意外原因;
(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名稱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由辦案民警簽名或者蓋章,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專用章,分別送達當事人,並告知當事人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復核、調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期限。
期限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自現場調查之日起十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獲交通肇事車輛和駕駛人後十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對需要進行檢驗、鑒定的,應當在檢驗、鑒定結論確定之日起五日內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
發生死亡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在製作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前,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公開調查取得證據。證人要求保密或者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以及個人隱私的證據不得公開。當事人不到場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予以記錄。
『肆』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77條處罰弟三款處罰
你確定是第七十七條嗎?應該是第八十七條吧?
第七十七條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建立應急救援體系。
第八十七條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准或者驗收通過的;
(二)發現未依法取得批准、驗收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或者接到舉報後不予取締或者不依法予以處理的;
(三)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不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不撤銷原批准或者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四)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不依法及時處理的。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有前款規定以外的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新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八十七條釋義:
【釋義】
一、 本條規定的幾種具體的違法行為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包括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對有關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務院有關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這些部門的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
1. 對不符合法定安全生產條件的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予以批准或者驗收通過。「法定安全生產條件」是指本法和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准或者行業標准規定的安全生產條件,「涉及安全生產的事項」既包括本法規定的礦山、金屬冶煉、建築施工、道路運輸等活動中涉及的安全設施的監管等事項,也包括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由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進行審批、驗收的事項。
2. 發現未依法取得批准、驗收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或者接到舉報後不予取締或者不依法予以處理。按照本法規定,對未依法取得批准或者驗收合格的單位擅自從事有關活動的,負責行政審批的部門發現或者接到舉報後應當根據情況予以取締,或者依法給予其他處理。否則就屬於不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應依照本條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3. 對已經依法批準的單位,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而不撤銷原批准或者發現安全生產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按照本法規定,對已經依法取得批準的單位,負責行政審批的部門發現其不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撤銷原批准。負責審批的部門不依法履行法律所規定的這一職責的,依照本條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
4. 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不依法及時處理。根據本法規定,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其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對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當責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責令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相關設施、設備。如果對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不及時依法處理,依照本條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二、 本條規定的處分和處罰形式
對有本條第一款所列違法行為之一的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1.給予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公務員法規定了公務員因違法違紀應當承擔紀律責任的依法給予處分,處分分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的工作人員有本條第一款列舉的違法行為的,應當受到降級或者撤職的處分。
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關規定追究刑事責任。主要涉及玩忽職守犯罪和濫用職權罪。是否構成犯罪以及如何追究刑事責任,需要根據刑法規定的犯罪構成和刑罰等內容確定。
三、追究法律責任的補充性條款
本條第一款列舉了有關人員違法行為的幾種具體形式,但實踐中違法行為的情況比較復雜,除了這幾種形式外還可能有其他情形。例如,第一款第四項規定的是「在監督檢查中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不依法及時處理」,實踐中也可能在檢查過程中發現的是一般的事故隱患,也會造成比較嚴重的後果,這種情況下也要依法及時處理,否則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本條第二款規定,有第一款以外的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也要依法給予處分,可能是警告、記過、記大過,也可能降級、撤職、開除等,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構成犯罪的,也要依法承擔刑事責任。
『伍』 道路安全交通法第77條,小區內發生車輛刮蹭派出所處理不了可以轉到交警部門處理嗎
小區內發生車輛刮蹭派出所處理不了是可以讓交警部門進行處理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條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交通事故現場勘驗、檢查、調查情況和有關的檢驗、鑒定結論,及時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的證據。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實、成因和當事人的責任,並送達當事人。
第七十七條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辦理。
(5)安全法實施條例77條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第六十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陸』 下車門被撞了 是我的全責嗎
從描述來看,此種情況開車門是有很大的責任,但如果機動車在不允許停車的地方停車了,機動車駕駛人也有一定的責任。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77條中的規定:「乘坐機動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二)在機動車道上不得從機動車左側上下車;(三)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從此條規定來看,乘車人開車門是有很大責任。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63條中的規定:「機動車在道路上臨時停車,應當遵守下列規定:(一)在設有禁停標志、標線的路段,在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道、人行道之間設有隔離設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橫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車;(二)交叉路口、鐵路道口、急彎路、寬度不足4米的窄路、橋梁、陡坡、隧道以及距離上述地點50米以內的路段,不得停車;(三)公共汽車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隊(站)門前以及距離上述地點30米以內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設施的以外,不得停車;(四)車輛停穩前不得開車門和上下人員,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五)路邊停車應當緊靠道路右側,機動車駕駛人不得離車,上下人員或者裝卸物品後,立即駛離。」從此條的規定來看,機動車駕駛人如果違反此條規定停車的,那麼機動車駕駛人也有一定責任的。
『柒』 為什麼很多男人開車喜歡把左手放車窗外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買車的人越來越多,但汽車文化仍然不夠成熟。汽車文化的不成熟不僅體現在我國消費者對汽車的理解上,還體現在很多駕駛習慣上。這種現象大家肯定見過。在路上疾馳而過的汽車、車窗打開,司機的手悠閑地穿過窗外。事實上,這種現象大部分發生在汽車低速行駛或停車等紅燈的時候。這個現象大家應該都習慣了。最終,如果把頭伸出窗外,不僅不可怕,危險也會激增。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77條4款規定,在汽車行駛中,乘車人不得妨礙駕駛,身體任何部分不得伸出車外,不得跳躍。這種行為不僅違法,還有很大的安全風險。為什麼很多男人喜歡開車把手放在窗外?司機開車時要經常集中精神觀察周圍的道路情況,以確保安全。司機把手伸出窗外,不僅容易被其他車輛劃傷,還可能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不能及時應對。
『捌』 道路交通第七十七條的規則全解
最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七條並無具體款項,全條如下:
第七十七條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到報案的,參照本法有關規定辦理
『玖』 出交通事故開車的不是車主本人,車主需要負責嗎
需要,車主需要承擔連帶責任。
一、交通事故:是指車輛在道路上因過錯或者意外造成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僅是由不特定的人員違反交通管理法規造成的;也可以是由於地震、台風、山洪、雷擊等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造成。
二、按事故造成的後果,交通事故有人身事故和物損事故兩種。人身事故是交通事故中一切涉及人員死傷的事故。世界上多數國家規定,因交通事故受傷者不須住院治療的列為輕傷,須住院治療的列為重傷,在30天以內死亡的為事故死亡。
三、以經費損失計算事故的標准,各國甚至一國不同地區都不相同。美國有的州規定總的經費損失在 100美元以上的事件為事故。中國現在規定,在城市道路上直接損失高於20元,在公路上直接損失高於50元的事件才為事故。
(9)安全法實施條例77條擴展閱讀:
構成條件
(1)交通事故中的當事人,必須有一方使用車輛(車輛包括機動車和非機動車),而對另一方當事人的范圍並無要求。另一方可以是與交通活動相關的機動車輛的駕駛人員、乘客或者行人等,也可以是不以交通為目的,但其活動或者行為與交通有緊密聯系的其他人。
(2)交通事故發生的地點應當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規定的「道路」范圍內。根據第119條的相關規定,交通事故中界定的「道路」具體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雖在單位管轄范圍但允許社會機動車輛通行的地方,例如廣場、公共停車場等具有一定公眾通行的場所。
除此之外的地方發生的車輛事故,不能稱之為交通事故,但交警部門接到當事人的報案後,應當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7條規定,對該事故作出事故認定,並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事故雙方的賠償標准也可參照交通事故相關法律法規及解釋規定的標准進行賠償。
(3)若事故屬於交通事故,則必須有一方的車輛是正處於行進狀態,否則不屬於交通事故的范疇。
(4)事故當事人對於事故的發生在主觀上處於過失(包括:疏忽大意或者過於自信)、至少有一方在開車或者行人行進過程中存在過錯行為、造成一定的人身傷亡或者財產損失的後果,否則不構成交通事故。
劃分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根據當事人的行為對發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確定當事人的責任。
(一)因一方當事人的過錯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擔全部責任;
以下十六種情形通常將被確定為全部責任:
1、追尾碰撞前車的;
2、變更車道發生事故的;
3、倒車、溜後發生交通事故的;
4、從路外或非機動車道駛入機動車道發生碰刮的;
5、綠燈放行或沒有信號燈控制的路口轉彎車未讓直行車的;
6、進入環行路口的車未讓駛出或在環行路口內行駛的車輛的;
7、跨越道路中心實線或者隔離實線發生事故的;
8、逆向行駛的;
9、右側超車發生交通事故的;
10、超越前方正常掉頭、左轉彎、超車的車輛時發生碰刮的;
11、沖紅燈發生交通事故的;
12、有禁止掉頭標志、標線的地方以及在人行橫道、橋梁、陡坡、隧道掉頭發生交通事故的;
13、碰撞依法可以暫停、停放的車輛的;
14、開關車門造成交通事故的;
15、機動車進出停車場或停車泊位時與正常行駛的車輛發生事故的;
16、單方發生交通事故。
(二)因兩方或者兩方以上當事人的過錯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據其行為對事故發生的作用以及過錯的嚴重程度,分別承擔主要責任、同等責任和次要責任;
(三)各方均無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屬於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無責任。
一方當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無責任。
省級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具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確定細則或者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