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水法規定建設水力發電站

水法規定建設水力發電站

發布時間: 2022-05-15 22:48:01

① 界牌新孟河水利樞紐工作時間

新孟河界牌樞紐工程於2021年7月16日完成泵站機組試運行。7月24日,根據省防辦調度指令,開啟泵站機組預降新孟河及太湖湖西區水位,以有效應對台風「煙花」帶來的大量降水對我省蘇南尤其是太湖湖西區的影響。目前已經抽排澇水超過1000萬立方米。28日5時,受「煙花」台風降雨影響,界牌樞紐在2台機組連續運行的基礎上,陸續開啟其餘7台機組,至上午9時,界牌樞紐全站9台機組全部開啟投入運行,流量300立方米每秒,全力抽水排澇,首次全部發揮工程效益。新孟河延伸拓浚界牌水利樞紐位於鎮江丹陽市界牌鎮境內新孟河向北延伸段入江口處,是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重要的控制建築物,具有輸送引江清水進入湖西地區腹部、太湖,將湖西地區洪水北排長江,維持新孟河通航功能,對保障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發揮改善水環境、提高防洪除澇標准和增強水資源配置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程由船閘、節制閘、泵站組成,建築物自西向東依次布置,泵站採用9台X型雙向立式軸流泵,引、排設計流量均為300立方米每秒。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二十六條國家鼓勵開發、利用水能資源。在水能豐富的河流,應當有計劃地進行多目標梯級開發。建設水力發電站,應當保護生態環境,兼顧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竹木流放和漁業等方面的需要。

② 水電站建設需要什麼條件

地形和地質,地形是指周圍環山,只需要在一個較窄的山口修水壩,就可以蓄攔大量的水源,地形條件還要求能夠形成較大的落差,落差越大發電量就越大。

地質是指大壩的基礎條件好,地基能夠承載大壩和水源的重量,地質條件還要求不能是溶於水的石灰岩,不然形成溶洞,水庫就會報廢。

水源豐富,由氣候決定,庫區上游降水豐富;庫區距用電城市較近,便於電力傳輸。

(2)水法規定建設水力發電站擴展閱讀:

水電站樞紐的組成建築物有以下6種:擋水建築物,用以截斷水流,集中落差,形成水庫的攔河壩、閘或河床式水電站的水電站的長房等水工建築物,如混凝土重力壩、拱壩、土石壩、堆石壩及攔河閘等。

泄水建築物,用以宣洩洪水或放空水庫的建築物,如開敞式河岸溢洪道、溢流壩、泄洪洞及放水底孔等。

進水建築物,從河道或水庫按發電要求引進發電流量的引水道首部建築物,如有壓、無壓進水口等。

引水建築物,向水電站輸送發電流量的明渠及其渠系建築物、壓力隧洞、壓力管道等建築物。

平水建築物,在水電站負荷變化時用以平穩引水建築物中流量和壓力的變化,保證水電站調節穩定的建築物,對有壓引水式水電站為調壓井或調壓塔;對無壓引水式電站為渠道末端的壓力前池。

廠房樞紐建築物,水電站廠房樞紐建築物主要是指水電站的主廠房、副廠房、變壓器場、高壓開關站、交通道路及尾水渠等建築物,這些建築物一般集中布置在同一局部區域形成廠區,廠區是發電、變電、配電、送電的中心,是電能生產的中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水電站



③ 想問下,水法及防洪法所規定的沿岸多少米不能有建築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2002年修訂),第二十六條 國家鼓勵開發、利用水能資源。在水能豐富的內河流,容應當有計劃地進行多目標梯級開發。
建設水力發電站,應當保護生態環境,兼顧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竹木流放和漁業等方面的需要。因區域而異,可以咨詢一下當地管理部門./

④ 適合發電站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管理規定
機械部、電力部關於印發《專駐電站工屬地總代表組工作的規定》、《大型發電設備安裝質量見證暫行辦法》的通知
能源部關於頒發《水電站大壩安全檢查施行細則》的通知
能源部、水利部關於頒發《水電站基本建設工程驗收規程》SD275-88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
電力安全事故應急處置和調查處理條例
電網調度管理條例
電力設施保護條例
電力工程中、高級技術資格評審條件(試行)
供電監管辦法
電網運行規則(試行)
電力企業信息披露規定
電力設施許可證管理辦法
電力二次系統安全防護規定
水電站大壩運行安全管理規定
《水電建設起重設備安全管理規定
水電建設施工設備事故調查處理規定
水電建設混凝土設備質量安全管理規定
電力工業部水電建設施工設備質量安全管理辦公工作規定
還有些地方法規就不列出來了。

⑤ 畜牧養殖用水井合法

直接從江河、湖泊或者地下取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應當按照國家取水許可制度和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的規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流域管理機構申請領取取水許可證,並繳納水資源費,取得取水權。但是,家庭生活和零星散養、圈養畜禽飲用等少量取水的除外。屬於生活用水,不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第二十五條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灌溉、排澇、水土保持工作的領導,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在容易發生鹽鹼化和漬害的地區,應當採取措施,控制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其成員依法在本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集體土地或者承包土地上投資興建水工程設施的,按照誰投資建設誰管理和誰受益的原則,對水工程設施及其蓄水進行管理和合理使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修建水庫應當經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六條國家鼓勵開發、利用水能資源。在水能豐富的河流,應當有計劃地進行多目標梯級開發。建設水力發電站,應當保護生態環境,兼顧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竹木流放和漁業等方面的需要。

⑥ 《水法》規定,開發,利用水資源應首先滿足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第二十一條規定,開發,利用水資源應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並兼顧農業,工業,生態環境用水以及航運等需要。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充分考慮生態環境用水需要。

水法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結合本地區水資源的實際情況,按照地表水與地下水統一調度開發,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節流優先和污水處理再利用的原則,合理組織開發、綜合利用水資源。開發、利用水能資源,在水能豐富的河流,應當有計劃地進行多目標梯級開發。

建設水力發電站,應當保護生態環境,兼顧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竹木流放和漁業等方面的需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以及城市總體規劃的編制、重大建設項目的布局,應當與當地水資源條件和防洪要求相適應,並進行科學論證,在水資源不足的地區,應當對城市規模和建設耗水量大的工業、農業和服務業項目加以限制。

因違反規劃造成江河和湖泊水域使用功能降低、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水體污染的,應當承擔治理責任。開采礦藏或者建設地下工程,因疏干排水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水源枯竭或者地面塌陷,采礦單位或者建設單位應當採取補救措施;

(6)水法規定建設水力發電站擴展閱讀;

開發、利用水運資源。在水生生物洄遊通道、通航或者竹木流放的河流上修建永久性攔河閘壩,建設單位應當同時修建過魚、過船、過木設施,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批准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妥善安排施工和蓄水期間的水生生物保護、航運和竹木流放,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承擔。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堅持興利與除害相結合,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和有關地區之間的利益,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並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從事水資源開發、利用、節約、保護和防治水害等水事活動,應當遵守經批準的規劃。

⑦ 適合建水力發電站的條件有哪些

水力資源豐富,水位落差大,附近地質結構穩定

⑧ 關於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

1988年1月21日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24次會議通過

1988年1月2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61號公布

1988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水資源,防治水害,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水資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必須遵守本法。

海水的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另行規定。

第三條 水資源屬於國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農業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水塘、水庫中的水,屬於集體所有。

國家保護依法開發利用水資源的單位和個人的合法權益。

第四條 國家鼓勵和支持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的各項事業。

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全面規劃、統籌兼顧、綜合利用、講求效益,發揮水資源的多種功能。

第五條 國家保護水資源,採取有效措施,保護自然植被,種樹種草,涵養水源,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

第六條 各單位應當加強水污染防治工作,保護和改善水質。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規定,加強對水污染防治的監督管理。

第七條 國家實行計劃用水,厲行節約用水。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節約用水的管理。各單位應當採用節約用水的先進技術,降低水的消耗量,提高水的重復利用率。

第八條 在開發、利用、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節約用水和進行有關的科學技術研究等方面成績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由各級人民政府給予獎勵。

第九條 國家對水資源實行統一管理與分級,分部門管理相結合的制度。

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全國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工作。

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國務院規定的職責分工,協同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有關的水資源管理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同級人民政府規定的職責分工,負責有關的水資源管理工作。

第二章 開發利用

第十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必須進行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全國水資源的綜合科學考察和調查評價,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統一進行。

第十一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應當按流域或者區域進行統一規劃。規劃分為綜合規劃和專業規劃。

國家確定的重要江河的流域綜合規劃,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和有關省、 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編制,報國務院批准。其他江河的流域或者 區域的綜合規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地區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上一級水行政主管部門備案。綜合規劃應當與國土規劃相 協調,兼顧各地區、各行業的需要。

防洪, 治澇、灌溉、航運、城市和工業供水、水力發電、竹木流放、漁業、水質保護、水文測驗、地下水普查勘探和動態監測等專業規劃,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主管部門編制,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

經批準的規劃是開發利用水資源和防治水害活動的基本依據。規劃的修改,必須經原批准機關核准。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引水、蓄水、排水,不得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權益。

第十三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服從防洪的總體安排,實行興利與除害相結合的原則,兼顧上下游、左右岸和地區之間的利益,充分發揮水資源的綜合效益。

第十四條 開發利用水資源,應當首先滿足城鄉居民生活用水,統籌兼顧農業、工業用水和航運需要。在水源不足地區,應當限制城市規模和耗水量大的工業、農業的發展。

第十五條 各地區應當根據水土資源條件,發展灌溉、排水和水土保持事業,促進農業穩產、高產。

在水源不足地區,應當採取節約用水的灌溉方式。

在容易發生鹽鹼化和漬害的地區,應當採取措施,控制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第十六條 國家鼓勵開發利用水能資源。在水能豐富的河流,應當有計劃在進行多目標梯級開發。

建設水力發電站,應當保護生態環境,兼顧防洪、供水、灌溉、航運、竹木流放和漁業等方面的需要。

第十七條 國家保護和鼓勵開發水運資源。在通航或者竹木流放的河流上修建永久性攔河閘壩,建設單位必須同時修建過船、過木設施,或者經國務院授權的部門批准採取其他補救措施,並妥善安排施工和蓄水期間的航運和竹木流放,所需費用由建設單位負擔。

在不通航的河流或者人工水道上修建閘壩後可以通航的,閘壩建設單位應當同時修建過船設施或者預留過船設施位置,所需費用除國家另有規定外,由交通部門負擔。

現有的礙航閘壩,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成原建設單位在規定的期限內採取補救措施。

第十八條 在魚、蝦、蟹洄遊通道修建攔河閘壩,對漁業資源有嚴重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修建過魚設施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

第十九條 修建閘壩、橋梁、碼頭和其他攔河、跨河、臨河建築物,鋪設跨河管道、電纜,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防洪標准、通航標准和其他有關的技術要求。

因修建前款所列工程設施而擴建、改建、拆除或者損壞原有工程設施的,由後建工程的建設單位負擔擴建、改建的費用和補償損失的費用,但原有工程設施是違 章的除外。

第二十條 興建水工程或者其他建設項目,對原有灌溉用水、供水水源或者航道水量有不利影響的,建設單位應當採取補救或者予以補償。

第二十一條 興建跨流域引水工程,必須進行全面規劃和科學論證,統籌兼顧引出和引入流域的用水需求,防止對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第二十二條 興建水工程,必須遵守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和其他有關規定。凡涉及其他地區和行業利益的,建設單位必須事先向有關地區和部門徵求意見,並按照規定報上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主管部門審批。

第二十三條 國家興建水工程需要移民的,由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妥善安排移民的生活和生產。安置移民所需的經費列入工程建設投資計劃,並應當在建設階段按 計劃完成移民安置工作。

第三章 水、水域和水工程的保護

第二十四條 在江河、湖泊、水庫、渠道內,不得棄置、堆放阻礙行洪、航運的物體,不得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和高桿作物。

在航道內不得棄置沉船,不得設置礙航漁具,不得種植水生植物。

未經有關主管部門批准,不得在河床、河灘內修建建築物。

在行洪、排澇河道和航道範圍內開采砂石、砂金,必須報經河道主管部門批准,按照批準的范圍和作業方式開采;涉及航道的,由河道主管部門會同航道主管部門批准。

第二十五條 開采地下水必須在水資源調查評價的基礎上,實行統一規劃,加強監督管理。在地下水已經超採的地區,應當嚴格控制開采,並採取措施,保護地下水資源,防止地面沉降。

第二十六條 開采礦藏或者興建地下工程,因疏干排水導致地下水水位下降、枯竭或者地面塌陷,對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生活和生產造成損失的,采礦單位或者 建設單位應當採取補救措施,賠償損失。

第二十七條 禁止圍湖造田。禁止圍墾河流,確需圍墾的,必須經過科學論證,並經省級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八條 國家保護水工程及堤防、 護岸等有關設施, 保護防汛設施、水文監測設施、水文地質監測設施和導航、助航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毀壞。

第二十九條 國家所有的水工程,應當按照經批準的設計,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國家規定,劃定管理和保護范圍。

集體所有的水工程應當依照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規定,劃定保護范圍。

在水工程保護范圍內,禁止進行爆破、打井、採石、取土等危害水工程安全的活動。

第四章 用水管理

第三十條 全國和跨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的水長期供求計劃,由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報國務院計劃主管部門審批。地方的水長期供求計劃,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依據上一級人民政府主管部門制定的水長期供求計劃和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報同級人民政府計劃主管部門審批。

第三十一條 調蓄徑流和分配水量,應當兼顧上下游和左右岸用水、 航運、竹木流放、漁業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

跨行政區域的水量分配方案,由上一級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徵求有關地方人民政府的意見後制定,報同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第三十二條 國家對直接從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實行取水許可制度。為家庭生活、畜禽飲用取水和其他少量取水的,不需要申請取水許可,

實行取水許可制度的步驟、范圍和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三條 新建、擴建、改建的建設項目,需要申請取水許可的,建設單位在報送設計任務書時,應當附有審批取水申請的機關的書面意見。

第三十四條 使用供水工程供應的水,應當按照規定向供水單位繳納水費。

對城市中直接從地下取水的單位,徵收水資源費;其他直接從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決定徵收水資源費。

水費和水資源費的徵收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第三十五條 地區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本著互諒互讓、 團結協作的精神協商處理;協商不成的,由上一級人民政府處理。在水事糾紛解決之前,未經各方達成協議或者上一級人民政府批准,在國家規定的交界線兩側一定的范圍內,任何一方不得修建排水、阻水、引水和蓄水工程,不得單方面改變水的現狀。

第三十六條 單位之間、個人之間、單位與個人之間發生的水事糾紛,應當通過協商或者調解解決。當事人不願通過協商、調解解決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請求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主管部門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主管部門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水事糾紛解決之前,當事人不得單方面改變水的現狀。

第三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權的主管部門在處理水事糾紛時,有權採取臨時處置措施,當事人必須服從。

第五章 防汛與抗洪

第三十八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領導,採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揮機構統一指揮防汛抗洪工作。

在汛情緊急的情況下,防汛指揮機構有權在其管轄范圍內調用所需的物資、設備和人員,事後應當及時歸還或者給予適當補償。

第四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流域規劃和確保重點兼顧一般的原則,制定防禦洪水方案,確定防洪標准和措施。全國主要江河的防禦洪水方案,由中央防汛指揮機構制定,報國務院批准。

防禦洪水方案經批准或者制定後,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必須執行。

第四十一條 在防洪河道和滯洪區、蓄洪區內,土地利用和各項建設必須符合防洪的要求。

第四十二條 按照天然流勢或者防洪、排澇工程的設計標准或者經批準的運行方案下泄的洪水、澇水,下游地區不得設障阻水或者縮小河道的過水能力;上游地區不得擅自增大下泄流量。

第四十三條 在汛情緊急的情況下,各級防汛指揮機構可以在其管轄范圍內,根據經批準的分洪、滯洪方案,採取分洪、滯洪措施。採取分洪、滯洪措施對毗鄰地區有危害的,必須報經上一級防汛指揮機構批准,並事先通知有關地區。

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分別對所管轄的滯洪區、蓄洪區內有關居民的安全、轉移、生活、生產、善後恢復、損失補償等事項,制定專門的管理辦法。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四條 違反本法規定取水、截水、阻水、排水,給他人造成妨礙或者損失的,應當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

第四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清除障礙或者採取其他補救措施,可以並處罰款;對有關責任人員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

(一)在江河、湖泊、水庫、渠道內棄置、堆放阻礙行洪、航運的物體的,種植阻礙行洪的林木和高桿作物的,在航道內棄置沉船,設置礙航漁具、種植水生植物的;

(二)未經批准在河床、河灘內修建建築物的;

(三)未經批准或者不按照批準的范圍和作業方式,在河道、航道內開采砂石、砂金的;

(四)違反本法第二十七條的規定,圍墾湖泊、河流的。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採取補救措施,可以並處罰款;對有關責任人員可以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擅自修建水工程或者整治河道、航道的;

(二)違反本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擅自向下游增大排泄洪澇流量或者阻礙上游洪澇下泄的。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有關主管部門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賠償損失,採取補救措施,可以並處罰款;應當給予治安管理處罰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一)毀壞水工程及堤防、護岸等有關設施,毀壞防汛設施、水文監測設施、水文地質監測設施和導航、助航設施的;

(二)在水工程保護范圍內進行爆破、 打井、採石、取土等危害水工程安全的活動的。

第四十八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對復議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復議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也可以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逾期不申請復議或者不向人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處罰決定的,由作出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對治安管理處罰不服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九條 盜竊或者搶奪防汛物資、水工程器材的,貪污或者挪用國家救災、搶險、防汛、移民安置款物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水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主管部門以及水工程管理單位的工作人員玩忽職守、 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 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對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規定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五十一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或者參加的,與國際或者國境邊界河流、湖泊有關的國際條約、協定,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有不同規定的,適用國際條約、協定的規定。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聲明保留的條款除外。

第五十二條 國務院可以依據本法制定實施條例。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可以依據本法,制定實施辦法。

第五十三條 本法自1988年7月1日起施行。

水法~~~不知道你要幹啥,我當年的畢業論文是大氣污染防治法,差一點就被導師逼到寫水污染環境保護法去了……

熱點內容
醫院執行勞動法情況 發布:2025-02-05 23:48:01 瀏覽:782
道德的歸宿 發布:2025-02-05 23:12:09 瀏覽:513
三部民法典 發布:2025-02-05 23:07:01 瀏覽:263
2016商法答案 發布:2025-02-05 22:24:37 瀏覽:897
對教師宣傳法律知識 發布:2025-02-05 22:23:04 瀏覽:81
法院的業務庭 發布:2025-02-05 20:06:51 瀏覽:974
黃驊司法輔警 發布:2025-02-05 19:26:40 瀏覽:910
怎樣用物理方法治晚上打呼 發布:2025-02-05 19:07:27 瀏覽:407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