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實施條例
①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的主要內容
第一部分中英文對照海關進出口關稅稅則,分進口稅則速查一覽表及其附表、出口稅則速查一覽表及其附表兩部分進口稅則速查一覽表共分八列:隨後加列了出口退稅率調整表、2008年出口稅則和出口暫定稅率等附件。
第二部分:中英文對照的「進出口貿易重要法律、法規及規定匯編」,匯集財政部、商務部、中國海關等相關部委最新頒布的有關外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涉及外經貿法規、進口環節國內稅、一般商品進出口管理、機電產品進出口管理、進出口商品檢驗、動植物檢疫、衛生檢疫、醫葯檢驗、化學品登記、出口退稅及其他貿易經營權有關的管理措施、加工貿易、外匯管理以及其他貿易管理措施等,是我國迄今為止內容最全面、資料最新的且唯一一本含有法律法規(英文版)的進出口管理參考工具書。
為方便讀者在海關報關和計算關稅,本書另含有報關自動化系統常用代碼表及《海關關稅計算方法》兩部分
讀者可通過本書或光碟查找到海關進出口稅則的有關數據資料及相關中英文法規。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出口稅則速查一覽表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報關自動化系統常用代碼表及說明
4.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稅款計算方法
5.常用計量單位換算表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境衛生檢疫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進出境快件監管辦法
海關對出口退稅報關單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進出口貨物特許權使用費估價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代理報關企業的管理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葯品管理法
葯品進口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申報管理規定
海關總署關於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徵收進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審定進出口貨物完稅價格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徵收進口貨物滯報金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行政處罰實施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貨物原產地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丁政賠償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裁定管理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貨物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傾銷條例
貨物進口許可證管理辦法
貨物自動進口許可證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技術進出口管理條例
機電產品進口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哥:轉關運輸貨物監管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
出口收匯核銷管理辦法
出口收匯核銷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稽查條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異地加工貿易的管理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對出口加工區監管的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范
海關總署關於優惠貿易協定項下進口貨物的報關單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辦注
2013年版《中國海關報關實用手冊》
仍由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編制、中國商務出版社出版,
2013年,根據國民經濟發展需要,國家將對關稅政策和進出口管理政策作相應調整。為了方便企業和社會各界及時掌握新政策,加快企業通關速度,增加海關執法透明度,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根據海關征稅、監管、統計和報關自動化系統的要求,組織了數十名海關業務專家和骨幹,編制開發了2008年版的《中國海關報關實用手冊》。
2013年版的《手冊》將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統計商品目錄》、《海關進出口關稅與代征稅對照使用手冊》和國務院有關部委最新頒布的進出口管理規定為基礎,集中反映國家對關稅和進出口管理政策的重大調整、最新進出口法律法規、最新區域性或雙邊貿易協定稅率、國家對禁限貨物貿易管制改革的具體措施等。另外,進出口貨物報關單填制規范,報關自動化系統常用代碼表及說明,進出口商品的HS編號、名稱、關稅稅率、增值稅稅率、消費稅稅率、統計計量單位、進出口時需向海關提交的監管證件名稱,2013年進口商品暫定稅率表(部分生產設備或其他商品),2013年進口商品關稅配額稅率表,計量單位換算表,進口關稅與進口環節代征稅計稅常數表等報關必備資料也將全盤收入書中。
該書是海關工作人員、進出口企業報關員、預錄入企業操作員等必備的報關工具書,也是與進出口業務有關的企事業單位了解海關業務和對進出口貨物進行成本核算的重要參考資料。
② 海關稅則的相關條款
下列簽署人在本公約簽字蓋章以資證明。
1890年7月5日訂於布魯塞爾。1890年7月5日公約實施條例——建立出版海關稅則的國際局(公約第十三條) 聯盟的每一成員國可自由地採用其認為適用的文字翻譯和出版《國際關稅雜志》的部分或全部,費用自理,但已被國際局採用的文字除外。
每一成員國還有權引用僅是稅則的摘錄,在特殊情況下,並可在地方性的官方出版物或議會文件中引用《國際關稅雜志》的一部分;當然,每一成員國依然有權採用本國文字出版和翻譯所有的海關稅則,只要這一出版物不是復印國際局的作品。 國際局要仔細地翻譯海關法規。但各有關政府對翻譯的准確性不承擔責任。如有爭執,應以原文為准。
必須在每一期的《國際關稅雜志》的第一頁底部用黑體字對此加以註明。 每一成員國政府在領回與所交納會費相應的《國際關稅雜志》份數時,應通知國際局其需要的國際局所採用的文字中的那種版本。
成員國有權要一定數量的一種文字的版本,其餘的要別種文字的版本。 國際局的開支約計如下:
甲,國際局職員和雇員的工資(包括15%的附加)
……75,000法郎
乙,《國際關稅雜志》的印刷費和分發費用……30,000法郎
丙,國際局用房租金和修繕費、燃料費、電費、供應費、辦公費等。 ……20,000法郎
共計 125,000法郎
第九款 比利時外交部長在公約和本條例規定的許可權內負責採取必要的措施來組織和管理國際局。
第十款 經比利時外交部長批准,國際局負責人有權將上年度的結余轉入本年度。結轉的款項應撥作備用金,供臨時急需開支。但備用金的數額不得超過25,000法郎。如認為適當,結余可用以減低《國際關稅雜志》的訂購價格,但不可用來增加已由各參加國訂購的雜志份數,這項結余也可用於對除第一條所列舉的幾種文字以外的其他文字的翻譯費用。
上述最後一種開支辦法只有經聯盟的成員國和殖民地一致同意後方可實施。
1890年7月5日訂於布魯塞爾,作為同日簽訂的公約的附件。簽字備忘錄為簽署1890年7月5日公約和關於建立國際海關稅則出版聯盟實施條例的代表今天集會,達成如下宣言:
一、關於聯盟國家按國際局開支分攤的份額進行分類問題(公約第九、十、十一條):
代表們宣告,在公約的整個有效期間,參加國應分為下列幾個等級並分別按下列單位數目提供會費。
由於每一國家實際應承擔的份額有待於正式參加國的多少來確定,1890年2月26日議定的開支分配表上所列的會費數額僅供參考。但在公約有效期間,會費無論如何不得再增加。
二、關於參加國到期會費的支付問題:
代表們宣告,到期的會費應於每個財政年度的第一季內在布魯塞爾以比利時法定貨幣交付。
三、關於議定1891年4月1日為執行公約日期問題:
代表們宣告,如果可能,在公約的執行日期以前,有關國家政府應遞交正式參加本公約的通知書;然而,這一手續並非必不可少的;凡在1891年4月1日或以前沒有明確通知要退出本公約的簽字國,應仍列在參加國名單內。
下列代表在本備忘錄上簽字以資證明。
1890年7月5日簽於布魯塞爾。國際海關稅則出版聯盟 1890年7月5日公約建立
第一級
(貿易額在40億金法郎以上的國家)
每年應交會費國 別 〔注〕 應得雜志份數〔注〕
(金法郎)比利時 6,833 456加拿大 6,833 456中 國 4,100 274丹 麥 4,100 274法 國 6,833 456德 國 6,833 456大不列顛 6,833 456義大利 6,833 456荷 蘭 4,100 274瑞 典 4,100 274美 國 6,833 456
第二級
(貿易額在20億至40億金法郎之間的國家)阿根廷 4,970 332澳大利亞聯邦 4,970 332印 度 4,970 332挪 威 2,982 199波 蘭 2,982 199南 非(聯邦) 4,970 332西班牙 4,970 332瑞 士 4,970 332
第三級
(貿易額在5億至20億金法郎之間的國家)巴 西 1,863 124智 利 3,106 207古 巴 3,106 207捷 克 1,863 124芬 蘭 1,863 124匈牙利 1,863 124葡萄牙 1,863 124烏拉圭 3,106 207蘇 聯 1,863 124委內瑞拉 3,106 207南斯拉夫 1,863 124
第四級
(貿易額在1億至5億金法郎之間的國家)哥倫比亞 2,485 166厄瓜多 2,485 166埃 及 1,491 100愛沙尼亞 1,491 100希 臘 1,491 100伊 朗 1,491 100伊拉克 1,491 100日 本 1,491 100拉脫維亞 1,491 100立陶宛 1,491 100墨西哥 2,485 166巴基斯坦 2,485 166羅馬尼亞 1,491 100
第五級
(貿易額在5千萬至1億金法郎之間的國家)玻利維亞 1,863 124保加利亞 1,118 75哥斯大黎加 1,863 124海 地 1,863 124秘 魯 1,863 124暹 羅 1,118 75土耳其 1,118 75
第六級
(貿易額在5千萬金法郎以下的國家)阿爾巴尼亞 372 25奧地利 621 42比屬剛果 372 25多明尼加 621 42宏都拉斯 621 42盧森堡大公國 621 42巴拿馬 621 42巴拉圭 621 42
註:對於那些本國語言不在《國際關稅雜志》所採用的五種之內的國家,
其年度會費減少五分之二(見1890年7月5日公約第十條);其應得
雜志的份數也按相同比例減少。
比如:1、調低出口退稅的商品清單
2、改為免稅的商品清單
3、取消出口退稅的商品清單
201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及申報指南》中英文(附光碟)
十位編碼、監管條件、出口退稅、政策法規、海關代征稅一覽表
本書大16開,定價280元 ,2013年1月出版。中國商務出版社
內容簡介:十位編碼、監管條件、申報說明、出口退稅、政策法規、海關代征稅一覽表特別說明2013年稅則書新添加:1、新稅則2013年出口退稅率全部內容;2、包括2012年將對監管條件、十位編碼、進口關稅等進行重大調整內容;3、添加了報關必須填寫的「申報說明」即海關總署最新編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的全部內容 本書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013年最新調整的進出口關稅稅率編制而成。出於海關監管工作的需要,2012年對進出口商品監管證件進行了重大調整,因此本書2013年商品監管條件也相應進行了重大調整。最新商品編碼、最新關稅調整盡在本書體現。為便於使用本書,現說明如下: 第一部分:《關稅稅則》:第1列為「稅則號列」,其8位數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完全一致,並在此基礎上增加了海關的10位數編碼。第2列為「貨品的中文名稱」。第3列為「進口稅率」,其中第1欄是最惠國稅率,適用於原產於世貿組織成員或與我國簽有互惠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進口的貨物;第2欄是中巴稅率,適用於原產於巴基斯坦部分進口的貨物;第3欄為普通稅率,適用於原產於上術1、2欄以外國家或地區進口的貨物。第4列為「增值稅率」,欄目空白時為免徵,其他分為13%和17%兩種。第5列為「出口退稅率」,欄內數字表示相應退稅稅率。第6列為「計量單位」,為海關統計使用的法定計量單位。第7列為「監管條件」,相應的代碼表示在一般貿易進口或出口時應向海關提交的監管證件代碼,具體名稱參見本書《監管證件與名稱代碼表》第8列為「貨品的英文名稱」。本稅則各欄目的稅率均為從價稅(**除外)。本稅則稅率欄目內的**表示從量稅、復合稅,具體稅率參見附件2 本稅則稅率前標有*的,表示該稅率為實行進口關稅配額的商品的配額外稅率,配額內稅率參見附件3 本稅則在稅號前標有*的,表示該稅目的部分商品憑信息產業部出具的用於信息技術產品的證明,可按本稅則附件4的稅率計征稅款 第二部分:匯集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相關部委最新頒布的有關外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並配有準確的英文翻譯。 中英文對照的參考,有利於相關人員更好掌握進出口貿易管理法律、法規及管理辦法。為方便讀者在海關報關和計算關稅,本書另含有報關自動化系統常用代碼表及海關計稅方法兩部分。 第三部分:本書添加了報關必須填寫的「申報說明」即海關總署最新編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規范申報目錄》的全部內容。 讀者可通過本書或光碟查找到海關進出口稅則的有關數據資料及相關中英文法規。
③ 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制度的沿革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不久,政務院制定頒布了「暫行海關法」,對關稅制度作了專門規定,自1951年5月1日起實施。接著又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及其實施條例,自1951年5月16日起實施。這個稅則及其實施條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部獨立的專門的海關稅法,它統一了全國的關稅制度。這一制度實施了30多年。為了適應新歷史時期國家經濟體制全面改革形勢的需要,貫徹對外開放政策,促進對外經濟貿易和國民經濟的發展,1985年3月國務院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及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新稅則採用國際上通行的《海關合作理事會商品分類目錄》,並根據中國的對外商品貿易情況加列了一些子目。條例的頒發以及新稅則的實施,加強了關稅制度法制化和系統化建設。1987年7月,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即時施行,並廢止「暫行海關法」。據此,1987年9月,國務院重新修訂發布了關稅條例,進一步系統地規定了關稅的基本制度。同時,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進出口稅則》是它的組成部分,構成了中國新的關稅制度體系。
④ 進口關稅完稅價格如何規定的
法律分析: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包括貨物的貨價、貨物運抵我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進口貨物完稅價格=貨價+采購費用(包括貨物運抵我國關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保險及其他相關費用)。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FOB-出口關稅。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 第十八條 進口貨物的完稅價格由海關以符合本條第三款所列條件的成交價格以及該貨物運抵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輸入地點起卸前的運輸及其相關費用、保險費為基礎審查確定。進口貨物的成交價格,是指賣方向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銷售該貨物時買方為進口該貨物向賣方實付、應付的,並按照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規定調整後的價款總額,包括直接支付的價款和間接支付的價款。進口貨物的成交價格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一)對買方處置或者使用該貨物不予限制,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實施的限制、對貨物轉售地域的限制和對貨物價格無實質性影響的限制除外;(二)該貨物的成交價格沒有因搭售或者其他因素的影響而無法確定;(三)賣方不得從買方直接或者間接獲得因該貨物進口後轉售、處置或者使用而產生的任何收益,或者雖有收益但能夠按照本條例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的規定進行調整;(四)買賣雙方沒有特殊關系,或者雖有特殊關系但未對成交價格產生影響。
⑤ 關稅的徵收管理有什麼規定
關稅的徵收管理
(1)旅客攜運進出境的行李物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海關暫不予放行
①旅客回不能當場繳納答進境物品稅款的;
②進出境的物品屬於許可證件管理的范圍,但旅客不能當場提交的;
③進出境的物品超出自用合理數量,按規定應當辦理貨物報關手續或其他海關手續,其尚未辦理的;
④進出境物品的屬性、內容存疑,需要由有關主管部門進行認定、鑒定、驗核的;
⑤按規定暫不予以放行的其他行李物品。
(2)進出口貨物的收發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在海關填發稅款繳款憑證之日起15日內,向指定銀行繳納稅款。逾期不繳的,除依法追繳外,由海關自到期「次日」起至繳清稅款之日止,按日徵收欠繳稅額0.5‰的滯納金。
(3)由於海關誤征,多繳納稅款的,納稅人可以從繳納稅款之日起1年內,書面聲明理由,連同納稅收據向海關申請退稅,逾期不予受理。
(4)進出口貨物完稅後,如發現少征或者漏征稅款,海關有權在1年內予以補征;如因收發貨人或其代理人違反規定而造成少征或者漏征稅款的,海關在3年內可以追繳。
⑥ 產品入關關稅稅率多少
1.法定稅率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我國進口關稅的法定稅率包括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和普通稅率。
(1)最惠國稅率
最惠國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共同適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或地區的進口貨物;或原產於與我國簽定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貨物;以及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進口貨物。
(2)協定稅率
協定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訂有含關稅優惠條款的區域性貿易協定的有關締約方的進口貨物。協定稅率。
(3)特惠稅率
特惠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簽定有特殊優惠關稅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貨物。2013年之前,我國對原產於孟加拉國的18個稅目的進口商品實行曼谷協定特稅率。
(4)普通稅率
普通稅率適用原產於上述國家或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進口貨物;或者原產地不明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
2.暫定稅率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對特定進出口貨物,可以實行暫定稅率。實施暫定稅率的貨物、稅率、期限,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關總署公布。
暫定稅率的商品可分為兩類:一類無技術規格,海關在征稅時只需審核品名和稅號無誤後,即可執行;另一類附有技術規格,海關在征稅時,除審核品名和稅號外,還需對進口貨物的技術規格進行專業認定後才能適用。如2002年,我國對209種進口商品和23種出口商品實施了公開暫定稅率,執行截止期限為2002年12月31日。公開暫定稅率的貨品可直接在進口地海關審核征稅。」
3.配額稅率
關稅配額制度是國際通行的慣例,這是一種在一定數量內進口實行低關稅,超過規定數量就實行高關稅的辦法。日本採取一次關稅和二次關稅就是依據不同數量規定實施不同稅率的關稅配額制度。配額是一種數量限制措施,超過限額數量後不能進口。而關稅配額就有靈活性,對於必要的數量實行低關稅;對於超過一定數量的進口則實行高關稅,雖然這樣關稅高了,但還是允許進口,體現了關稅杠桿的調節作用。這種辦法許多國家都採用,關貿總協定和其後的世界貿易組織也沒有對其限制。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討論中,也是把關稅配額作為關稅手段加以保留的。這種措施既可以控制總量,也比較公開透明。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對特定進出口貨物,可以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貨物、稅率、期限,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關總署公布。如2002年我國對小麥、玉米、豆油、羊毛等十種農產品和尿素等三種化肥實行了進口關稅配額稅率。
4.信息技術產品稅率(下稱ITA稅率)
在WTO成立以後,在以美國為首的WTO成員國之間又達成了一項旨在使發展中國家的關稅水平進一步降低的《信息技術協議》(即ITA)。它的主要內容是將佔全世界電子信息技術產品份額80%以上的該類產品關稅,在2000年以前降為零。去年年底我國成功加入了WTO,因此也必須承擔對信息技術產品進口關稅的減讓義務。
2002年我國對251個稅目的進口最惠國稅率實行了WTO信息技術產品協議稅率,其中零稅率的有221種,有15個稅目的產品只有在為生產信息技術產品而進口的條件下,才可適用ITA稅率。
為此,凡申報進口上述15個稅目產品並要求適用ITA稅率的單位,需經信息產業部出具證明並經海關確認後方可適用ITA稅率。
5.特別關稅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特別關稅包括報復性關稅、反傾銷稅、反補貼稅、保障性關稅和其他特別關稅。任何國家或者地區對其進口的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物徵收歧視性關稅或者給予歧視性待遇的,海關對原產於該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可以徵收特別關稅。徵收特別關稅的貨物、適用國別、稅率、期限和徵收辦法,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頭總署負責實施。
⑦ 關稅的問題
什麼是關稅稅率
所謂關稅稅率是指海關稅則規定的對課征對象徵稅時計算稅額的比例。
編輯本段關稅稅率的設置
1.法定稅率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我國進口關稅的法定稅率包括最惠國稅率、協定稅率、特惠稅率和普通稅率。 (1)最惠國稅率 最惠國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共同適用最惠國待遇條款的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或地區的進口貨物;或原產於與我國簽定有相互給予最惠國待遇條款的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貨物;以及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進口貨物。 (2)協定稅率 協定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訂有含關稅優惠條款的區域性貿易協定的有關締約方的進口貨物。目前,我國對原產於韓國、斯里蘭卡和孟加拉國3個曼谷協定成員的739個稅目的進口商品實行曼谷協定稅率。 (3)特惠稅率 特惠稅率適用原產於與我國簽定有特殊優惠關稅協定的國家或地區的進口貨物。目前,我國對原產於孟加拉國的18個稅目的進口商品實行曼谷協定特惠稅率。 (4)普通稅率 普通稅率適用原產於上述國家或地區以外的國家和地區的進口貨物;或者原產地不明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 2.暫定稅率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對特定進出口貨物,可以實行暫定稅率。實施暫定稅率的貨物、稅率、期限,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關總署公布。 暫定稅率的商品可分為兩類:一類無技術規格,海關在征稅時只需審核品名和稅號無誤後,即可執行;另一類附有技術規格,海關在征稅時,除審核品名和稅號外,還需對進口貨物的技術規格進行專業認定後才能適用。如2002年,我國對209種進口商品和23種出口商品實施了公開暫定稅率,執行截止期限為2002年12月31日。公開暫定稅率的貨品可直接在進口地海關審核征稅。」 3.配額稅率 關稅配額制度是國際通行的慣例,這是一種在一定數量內進口實行低關稅,超過規定數量就實行高關稅的辦法。日本採取一次關稅和二次關稅就是依據不同數量規定實施不同稅率的關稅配額制度。配額是一種數量限制措施,超過限額數量後不能進口。而關稅配額就有靈活性,對於必要的數量實行低關稅;對於超過一定數量的進口則實行高關稅,雖然這樣關稅高了,但還是允許進口,體現了關稅杠桿的調節作用。這種辦法許多國家都採用,關貿總協定和其後的世界貿易組織也沒有對其限制。在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討論中,也是把關稅配額作為關稅手段加以保留的。這種措施既可以控制總量,也比較公開透明。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對特定進出口貨物,可以實行關稅配額管理。實施關稅配額管理的貨物、稅率、期限,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關總署公布。如2002年我國對小麥、玉米、豆油、羊毛等十種農產品和尿素等三種化肥實行了進口關稅配額稅率。 4.信息技術產品稅率(下稱ITA稅率) 在WTO成立以後,在以美國為首的WTO成員國之間又達成了一項旨在使發展中國家的關稅水平進一步降低的《信息技術協議》(即ITA)。它的主要內容是將佔全世界電子信息技術產品份額80%以上的該類產品關稅,在2000年以前降為零。去年年底我國成功加入了WTO,因此也必須承擔對信息技術產品進口關稅的減讓義務。 2002年我國對251個稅目的進口最惠國稅率實行了WTO信息技術產品協議稅率,其中零稅率的有221種,有15個稅目的產品只有在為生產信息技術產品而進口的條件下,才可適用ITA稅率。 為此,凡申報進口上述15個稅目產品並要求適用ITA稅率的單位,需經信息產業部出具證明並經海關確認後方可適用ITA稅率。 5.特別關稅 根據新的《關稅條例》規定,特別關稅包括報復性關稅、反傾銷稅、反補貼稅、保障性關稅和其他特別關稅。任何國家或者地區對其進口的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物徵收歧視性關稅或者給予歧視性待遇的,海關對原產於該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可以徵收特別關稅。徵收特別關稅的貨物、適用國別、稅率、期限和徵收辦法,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海頭總署負責實施。
編輯本段關稅稅率的適用
1.稅率的適用 新的《關稅條例》規定,暫定稅率優先於最惠國稅率實施;按協定稅率、特惠稅率進口暫定稅率商品時,取低計征關稅;按國家優惠政策進口暫定最惠國稅率商品時,按優惠政策計算確定的稅率與暫定最惠國稅率兩者取低計征關稅,但不得在暫定最惠國稅率基礎上再進行減免。按照普通稅率征稅的進口貨物不適用進口關稅暫定稅率。 2.稅率適用中的幾種特殊情況 (1)按照普通稅率征稅的進口貨物,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特別批准,可以適用最惠國稅率。 (2)對於無法確定原產國別(地區)的進口貨物,按普通稅率征稅。對於某些包裝特殊的產品,比如以中性包裝或裸裝形式進口經查驗又無法確定原產國別的貨物,除申報時能提供原產地證明的可按原產地確定稅率外,一律按普通稅率計征關稅。 (3)對於原產地是香港、澳門和台、澎、金、馬關稅區的進境貨物和我國大陸生產貨物經批准復進口需征稅的,按最惠國稅率徵收關稅。 3.稅率適用的時間 《關稅條例》規定,進出口貨物應當按照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申報進口或出口之日實施的稅率征稅。 進口貨物到達前,經海關核准先行申報的,應當按照裝載此項貨物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實施的稅率征稅。 對於退稅和補稅,一般按該進出口貨物原申報進口或者出口之日所實施的稅率計算。在實際運用時要區分以下不同情況: (1)按照特定減免稅辦法批准予以減免稅的進口貨物,後因情況改變,經海關批准轉讓、出售或移作他用,需要補稅時適用海關填發稅款繳款書之日實施的稅率(以前的《關稅條例》規定為原進口日)。 (2)來料加工、進料加工的進口料件等屬於保稅性質的進口貨物,經批准轉為內銷,適用海關接受該貨物申報內銷之日實施的稅率征稅;如未經批准擅自轉內銷的,則按海關查獲日所施行的稅則稅率征稅。 (3)需繳納稅款的暫准進出境貨物、物品,適用海關填發稅款繳款書之日實施的稅率。 (4)分期繳納稅款的租賃進口貨物,適用海關填發稅款繳款書之日實施的稅率(以前的《關稅條例》規定為原進口日)。 (5)溢卸、誤卸貨物事後確定需予征稅時,應按其原申報進口日期所施行的稅則稅率征稅。如原進口日期無法查明,可適用海關填發稅款繳款書之日實施的稅率。 (6)對由於稅則歸類的改變,完稅價格的審定或其他工作差錯而需補征稅款時,應按原征稅日所施行的稅則稅率計算。 (7)對於批准緩稅進口的貨物,以後繳稅時,不論是否分期還是一次繳清,都應按貨物原進口日所施行的稅率計征稅款。 (8)查獲的走私進口貨物需予補稅時,應按查獲日所施行的稅則稅率計征稅款。 (9)在上述有關條款中,如有發生退稅的,都應按原征稅或補稅日期所適用的稅率計算退稅。
編輯本段關稅稅率的運用
進口關稅設普通稅率和優惠稅率。對原產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未訂有關稅互惠協議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按照普通稅率征稅;對原產於與中華人民共和國訂有關稅互惠協議的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按照普通稅率征稅。 前款規定按照普通稅率征稅的進口貨物,經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特別批准,可以按照優惠稅率征稅。任何國家或者地區對其進口的原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貨物徵收歧視性關稅或者給予其他歧視性待遇的,海關對原產於該國家或者地區的進口貨物,可以徵收特別關稅。徵收特別關稅的貨物品種、稅率和起征、停徵時間,由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決定,並公布施行。 進出口貨物,應當依照《海關進出口稅則》規定的歸類原則歸入合適的稅號,並按照適用的稅率征稅。 進出口貨物,應當按照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申報進口或者出口之日實施的稅率征稅。 進口貨物到達前,經海關核准先行申報的,應當按照裝載此項貨物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實施的稅率征稅。 進出口貨物的補稅和退稅,適用該進出口貨物原申報進口或者出口之日所實施的稅率。具體辦法由海關總署另行規定。
⑧ 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法律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行使國家立法權。《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八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只能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稅收法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主權范圍內普遍適用,具有僅次於憲法的法律效力。目前,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稅收實體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以下簡稱《個人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以下簡稱《企業所得稅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以下簡稱《車船稅法》);稅收程序法律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以下簡稱《稅收征管法》)。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作出的規范性決議、決定以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法律解釋,同其制定的法律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比如,1993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通過的《關於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適用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稅收暫行條例的決定》。
二、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有關規范性文件
我國現行稅法絕大部分都是國務院制定的行政法規和規范性文件。歸納起來,有以下幾種類型:
一是稅收的基本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九條規定,稅收基本制度尚未制定法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有權授權國務院制定行政法規。比如,現行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車輛購置稅、土地增值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佔用稅、契稅、資源稅、船舶噸稅、印花稅、城市維護建設稅、煙葉稅、關稅等諸多稅種,都是國務院制定的稅收條例。
二是法律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的《個人所得稅法》、《企業所得稅法》、《車船稅法》、《稅收征管法》,由國務院制定相應的實施條例或實施細則。
三是稅收的非基本制度。國務院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國務院或者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通知、決定等。比如200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等部門《關於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6〕37號)中有關房地產交易營業稅政策的規定。
四是對稅收行政法規具體規定所做的解釋。比如2004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維護建設稅暫行條例〉第五條解釋的復函》(國辦函〔2004〕23號)。
五是國務院所屬部門發布的,經國務院批準的規范性文件,視同國務院文件。比如2006年3月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經國務院批准發布的《關於調整和完善消費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33號)。
⑨ 關稅稅率的適用是怎樣規定的
咨詢熱線ZI XUN RE XIAN
您好,請問,在關稅稅率的適用上,在我國是怎麼規定的?
專業解答
在關稅稅率的適用上,在我國有以下規定:(1)進出口貨物,應當按照收發貨人或者他們的代理人申報進口或者出口之日實施的關稅稅率繳納關稅。
(2)進口貨物到達之前,經過海關核准先行申報的,應當按照裝載此項貨物的運輸工具申報進境之日實施的關稅稅率繳納關稅。
(3)進出口貨物關稅的補稅和退稅,應當按照該貨物原申報進口或者出口之日所實施的關稅稅率辦理,但是下列情況除外:①經過批准減征、免徵關稅的進口貨物,後來由於情況變化,經過海關批准轉讓或者出售,需要補繳關稅的,應當按照該貨物進口之日實施的關稅稅率納稅。
②加工貿易進口料、件等屬於保稅性質的進口貨物,如果經過批准轉為內銷,應當按照向海關申報轉為內銷當天實施的關稅稅率繳納關稅。未經過批准擅自轉為內銷的,應當按照海關查獲日期實施的關稅稅率繳納關稅。
③暫時進口貨物轉為正式進口需要補繳關稅的時候,應當按照該貨物轉為正式進口之日實施的關稅稅率納稅。
④分期支付租金的租賃進口貨物,分期繳納關稅時,都應當按照該貨物進口之日實施的關稅稅率納稅。
⑤經過批准緩稅進口的貨物以後繳納關稅的時候,不論是一次繳清還是分期繳清,都應當按照該貨物進口之日實施的關稅稅率納稅。
⑥查獲的走私進口貨物需要補繳關稅時,應當按照查獲日期實施的關稅稅率納稅。
⑦由於稅則歸類的改變、完稅價格的審定或者其他工作差錯而需要補繳關稅的,應當按照原征稅日期實施的關稅稅率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