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可回收性法規

可回收性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16 15:41:41

① 廢品收購有關方面的法律法規

相關法律有《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具體條文如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促進再生資源回收,規范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加工處理,能夠使其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

再生資源包括廢舊金屬、報廢電子產品、報廢機電設備及其零部件、廢造紙原料(如廢紙、廢棉等)、廢輕化工原料(如橡膠、塑料、農葯包裝物、動物雜骨、毛發等)、廢玻璃等。

第三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統稱「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遵守本辦法。

法律法規和規章對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報廢汽車的回收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國家鼓勵全社會各行各業和城鄉居民積攢交售再生資源。

第五條國家鼓勵以環境無害化方式回收處理再生資源,鼓勵開展有關再生資源回收處理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推廣。

第二章經營規則

第六條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必須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記條件,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第七條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應當在取得營業執照後30日內,按屬地管理原則,向登記注冊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同級商務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機構備案。

備案事項發生變更時,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屬於工商登記事項的自工商登記變更之日起30日內)向商務主管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第八條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和回收非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除應當按照本辦法第七條規定向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外,還應當在取得營業執照後15日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

備案事項發生變更時,前款所列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自變更之日起15日內(屬於工商登記事項的自工商登記變更之日起15日內)向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辦理變更手續。

第九條生產企業應當通過與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簽訂收購合同的方式交售生產性廢舊金屬。收購合同中應當約定所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名稱、數量、規格,回收期次,結算方式等。

第十條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時,應當對物品的名稱、數量、規格、新舊程度等如實進行登記。

出售人為單位的,應當查驗出售單位開具的證明,並如實登記出售單位名稱、經辦人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出售人為個人的,應當如實登記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

登記資料保存期限不得少於2年。

第十一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發現有公安機關通報尋查的贓物或有贓物嫌疑的物品時,應當立即報告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對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發現的贓物或有贓物嫌疑的物品應當依法予以扣押,並開列扣押清單。有贓物嫌疑的物品經查明不是贓物的,應當依法及時退還;經查明確屬贓物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再生資源的收集、儲存、運輸、處理等全過程應當遵守相關國家污染防治標准、技術政策和技術規范。

第十三條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從事舊貨收購、銷售、儲存、運輸等經營活動應當遵守舊貨流通的有關規定。

第十四條再生資源回收可以採取上門回收、流動回收、固定地點回收等方式。

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可以通過電話、互聯網等形式與居民、企業建立信息互動,實現便民、快捷的回收服務。

(1)可回收性法規擴展閱讀:

廢物回收價值體現

應用價值:每回收應用一噸廢鋼鐵,可煉鋼850千克,相對於用鐵礦石煉鋼可節約鐵礦石20噸,節能1.2噸標准煤。回收應用1噸廢紙可再造出800公斤好紙,可拯救17棵大樹,少用純鹼240公斤,降低造紙的凈化排放75%,節儉造紙動力消費40%--50%。

廢塑料的價值:通過將廢塑料復原煉汽油、柴油的技巧,能從1噸廢塑料中消費出700多公升無鉛汽油和柴油。相關文章:淺談塑料瓶回收

廢易拉鋁罐的價值:廢罐溶解後可100%的無數次循環再形成新罐,還可製成汽車、飛機零件或許傢具。

廢玻璃的價值:1噸廢玻璃回爐後可再消費2萬個500克裝的酒瓶。比應用新原料消費勤儉老本20%。回收1噸廢玻璃能夠勤儉石英砂720公斤,少用純鹼250公斤,勤儉長石粉60公斤,勤儉煤炭10噸,電400度。

參考資料:網路-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

② 法律規定哪些為禁止回收的物品

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九條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百專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屬款;情節嚴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典當業工作人員承接典當的物品,不查驗有關證明、不履行登記手續,或者明知是違法犯罪嫌疑人、贓物,不向公安機關報告的;
(二)違反國家規定,收購鐵路、油田、供電、電信、礦山、水利、測量和城市公用設施等廢舊專用器材的;
(三)收購公安機關通報尋查的贓物或者有贓物嫌疑的物品的;
(四)收購國家禁止收購的其他物品的。」
上述二項即為禁止回收的物品。

③ 可回收物品包括哪些

可回收物品包括:

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紡織物五大類生活垃圾,有害垃圾、電子/電器垃圾和電池三類特殊危害垃圾以及廢棄傢具類垃圾。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雜志、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紙盒等,但是紙巾和衛生用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容器,根據回收工藝,玻璃分為無色玻璃,綠色玻璃,棕色玻璃;

金屬主要包括:易拉罐、金屬罐頭盒、裝飾物和鋁箔等,按照回收材料分類:鐵類,非鐵類(一般指有色金屬);

紡織物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毛巾、書包、布鞋等。

危害垃圾主要包括:油漆、顏料、各類清洗液等化學品,部分地區將電池和電子/電器垃圾也歸於此類。

(3)可回收性法規擴展閱讀

不易回收的物品

餐巾紙、紙巾、濕紙:餐巾紙、紙巾可能已經吸收、包含了其他物質,有太多殘留物;濕巾纖維可能會受損,並存在二次污染風險,一般做堆肥處理,不做紙製品回收處理。


碎紙:雖然大多數普通紙都可以回收利用,但如果紙張被切碎,回收中心很難確定紙張類型,一般不重新利用。


鮮艷的紙張:強力紙張染料就像白色衣物里的紅色襪子一樣,去色漂染要耗費更多能源,不適合回收。


塑料袋、保鮮膜和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如果可能,清潔並重復使用它們。


食物容器:包裹、盛過食物的紙盒、塑料容器,其油性殘留物使它們不可回收,除非徹底沖洗干凈,例如酸奶杯、奶油瓶和油瓶。


果汁盒及其他有塗層的飲料紙盒:因有化學塗層,處理復雜且可行性低,故不做回收處理。但目前很多生產商開始生產可回收紙盒。

④ 我國廢舊物資回收有哪些相關的法律規定

我國廢舊物資回收的相關法律規定有《廢舊物資管理規定》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一、《廢舊物資管理規定》是由國家環境保護總局發布的規定。

國家對廢物實行分類管理,分為禁止進口的廢物、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廢物及自動進口許可管理類可用作原料的廢物。

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於2008年8月20日國務院第23次常務會議通過,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該條例規定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目錄》,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實行目錄管理;建立多渠道回收制度,促進廢棄電器電子產品進入規范的回收處理渠道;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實行集中處理制度和資格許可制度,由獲得處理資格的企業對該《目錄》內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實行集中處理處置;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向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和進口者徵收基金,用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

此外,《條例》還規定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設施規劃制度、信息報送制度等。

(4)可回收性法規擴展閱讀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中規定:

第六條 國家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實行資格許可制度。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審批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以下簡稱處理企業)資格。

第七條 國家建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進口電器電子產品的收貨人或者其代理人應當按照規定履行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繳納義務。

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應當納入預算管理,其徵收、使用、管理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國務院環境保護、資源綜合利用、工業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制訂,報國務院批准後施行。

制訂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的徵收標准和補貼標准,應當充分聽取電器電子產品生產企業、處理企業、有關行業協會及專家的意見。

⑤ 求最新再生資源回收政策和法規

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促進再生資源回收,規范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發展,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實現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再生資源,是指在社會生產和生活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已經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經過回收、加工處理,能夠使其重新獲得使用價值的各種廢棄物。 再生資源包括廢舊金屬、報廢電子產品、報廢機電設備及其零部件、廢造紙原料(如廢紙、廢棉等)、廢輕化工原料(如橡膠、塑料、農葯包裝物、動物雜骨、毛發等)、廢玻璃等。 第三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統稱「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遵守本辦法。 法律法規和規章對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報廢汽車的回收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四條 國家鼓勵全社會各行各業和城鄉居民積攢交售再生資源。 第五條 國家鼓勵以環境無害化方式回收處理再生資源,鼓勵開展有關再生資源回收處理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推廣。 第二章 經營規則 第六條 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必須符合工商行政管理登記條件,領取營業執照後,方可從事經營活動。 第七條 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活動,應當在取得營業執照後30日內,按屬地管理原則,向登記注冊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同級商務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機構備案。 備案事項發生變更時,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自變更之日起30日內(屬於工商登記事項的自工商登記變更之日起30日內)向商務主管部門辦理變更手續。 第八條 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和回收非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除應當按照本辦法第七條規定向商務主管部門備案外,還應當在取得營業執照後15日內,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備案。 備案事項發生變更時,前款所列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應當自變更之日起15日內(屬於工商登記事項的自工商登記變更之日起15日內)向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辦理變更手續。 第九條 生產企業應當通過與再生資源回收企業簽訂收購合同的方式交售生產性廢舊金屬。收購合同中應當約定所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的名稱、數量、規格,回收期次,結算方式等。 第十條 再生資源回收企業回收生產性廢舊金屬時,應當對物品的名稱、數量、規格、新舊程度等如實進行登記。 出售人為單位的,應當查驗出售單位開具的證明,並如實登記出售單位名稱、經辦人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出售人為個人的,應當如實登記出售人的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 登記資料保存期限不得少於兩年。 第十一條 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發現有公安機關通報尋查的贓物或有贓物嫌疑的物品時,應當立即報告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對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在經營活動中發現的贓物或有贓物嫌疑的物品應當依法予以扣押,並開列扣押清單。有贓物嫌疑的物品經查明不是贓物的,應當依法及時退還;經查明確屬贓物的,依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 第十二條 再生資源的收集、儲存、運輸、處理等全過程應當遵守相關國家污染防治標准、技術政策和技術規范。 第十三條 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從事舊貨收購、銷售、儲存、運輸等經營活動應當遵守舊貨流通的有關規定。 第十四條 再生資源回收可以採取上門回收、流動回收、固定地點回收等方式。 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可以通過電話、互聯網等形式與居民、企業建立信息互動,實現便民、快捷的回收服務。 第三章 監督管理 第十五條 商務主管部門是再生資源回收的行業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再生資源回收產業政策、回收標准和回收行業發展規劃。 發展改革部門負責研究提出促進再生資源發展的政策,組織實施再生資源利用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和產業化示範。 公安機關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的治安管理。 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的登記管理和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內的監督管理。 環境保護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再生資源回收過程中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實施監督管理,依法對違反污染環境防治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處罰。 建設、城鄉規劃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將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納入城市規劃,依法對違反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有關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和清理整頓。 第十六條 商務部負責制定和實施全國范圍內再生資源回收的產業政策、回收標准和回收行業發展規劃。 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負責制定和實施本行政區域內具體的行業發展規劃和其他具體措施。 縣級以上商務主管部門應當設置負責管理再生資源回收行業的機構,並配備相應人員。 第十七條 縣級以上城市商務主管部門應當會同發展改革(經貿)、公安、工商、環保、建設、城鄉規劃等行政管理部門,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的原則,根據本地經濟發展水平、人口密度、環境和資源等具體情況,制定再生資源回收網點規劃。 再生資源回收網點包括社區回收、中轉、集散、加工處理等回收過程中再生資源停留的各類場所。 第十八條 跨行政區域轉移再生資源進行儲存、處置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第二十三條的規定辦理行政許可。 第十九條 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協會是行業自律性組織,履行如下職責: (一)反映企業的建議和要求,維護行業利益; (二)制定並監督執行行業自律性規范; (三)經法律法規授權或主管部門委託,進行行業統計、行業調查,發布行業信息; (四)配合行業主管部門研究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回收標准。 再生資源回收行業協會應當接受行業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 第四章 罰則 第二十條 未依法取得營業執照而擅自從事再生資源回收經營業務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照《無照經營查處取締辦法》予以處罰。 凡超出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的經營范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一條 違反本辦法第七條規定,由商務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視情節輕重,對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並可向社會公告。 第二十二條 違反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由縣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拒不改正的,可視情節輕重,對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處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並可向社會公告。 第二十三條 再生資源回收企業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一、二款規定,收購生產性廢舊金屬未如實進行登記的,由公安機關依據《廢舊金屬收購業治安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條第三款規定的,由公安機關責令改正,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五條 違反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發現贓物或有贓物嫌疑的物品而未向公安機關報告的,由公安機關給予警告,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造成嚴重後果或屢教不改的,處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第二十六條 有關行政管理部門工作人員嚴重失職、濫用職權、徇私舞弊、收受賄賂,侵害再生資源回收經營者合法權益的,有關主管部門應當視情節給予相應的行政處分; 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所稱「生產性廢舊金屬」,是指用於建築、鐵路、通訊、電力、水利、油田、市政設施及其他生產領域,已失去原有全部或部分使用價值的金屬材料和金屬製品。 第二十八條 本辦法由商務部、發展改革委、公安部、工商總局、環保總局、建設部負責解釋。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商務、發展改革(經貿)、公安、工商、環保、建設、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可依據本辦法,根據當地經濟發展客觀實際,制定實施細則。 第二十九條 本辦法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記得採納啊

⑥ 可回收垃圾投放七條要求

可回收物投放要求
1、可回收物應輕投輕放,清潔乾燥、避免污染;

2、廢紙盡量平整;

3、立體包裝物請清空內容物,清潔後壓扁投放;

4、有尖銳邊角的,應包裹後投放。

可回收物主要類型
廢紙主要包括:報紙、雜志、圖書、各種包裝紙、辦公用紙、紙盒等,但是紙巾和衛生用紙由於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塑料主要包括:各種塑料袋、塑料包裝物、一次性塑料餐盒和餐具、牙刷、杯子、礦泉水瓶等;

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容器,根據回收工藝,玻璃分為無色玻璃,綠色玻璃,棕色玻璃;

金屬主要包括:易拉罐、金屬罐頭盒、裝飾物和鋁箔等,按照回收材料分類:鐵類,非鐵類(一般指有色金屬);

紡織物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毛巾、書包、布鞋等。

哪些類別的紙製品可以回收
第一類:白色廢紙,這種紙張通常是指未經過印刷的紙張或者印刷廠印刷過程中切下的余邊,通常是白色且無顏料沾染的。

第二類:書芯,是紙經過印刷之後未經發行或是未經售出的嶄新書籍。

第三類:舊書舊報紙,是指無用的書籍和廢棄的舊報紙。

第四類:箱板紙,這一類回收紙非常的常見,是人們生活中產生最多的一種紙質垃圾。

第五類:牛皮紙,這種紙張常用作檔案袋、舊信封和紙質包裝袋,通過這些物品回收而來。

第六類:混合廢紙,這類紙經過回收之後只能生產最為低端的紙製品。

⑦ 回收管理制度

XX學校垃圾分類管理制度和實施辦法

一、垃圾分類和管理的原則:

人人有責,源頭做起,加強管理,渠道暢通,重在實效,有獎有罰,持之以恆。

二、垃圾的分類和處理辦法

生產勞動和環境清潔產生的垃圾:

A、落葉和雜草、泥土:在現有垃圾池旁邊和生物園水稻田後靠近高速公路邊各建一個落葉雜草池,教師上勞動課要要求學生將落葉和雜草及泥土與其它垃圾區分開,並將上述垃圾運送到這兩個池內,學校定期將這些落葉、雜草和泥土運送到後山或高速公路對面的二十畝地做堆肥,循環利用。

B、樹枝:運送到新工具房北側空地(開發區香蕉樹後),學校定期在消防安全保證的前提下進行焚燒,草木灰可做肥料。

C、其它垃圾和少量的磚頭石塊,運送到垃圾池,壓縮到兩個大垃圾桶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處理。

1、生活的垃圾:

A、 剩飯剩菜:宿舍的由各人自己倒入宿舍樓前的魚塘內喂魚。食堂的倒入潲水桶,用來養豬喂魚。

B、 可回收垃圾:指可回收利用且社會接受(能變賣)的垃圾,如廢紙和紙製品、塑料、玻璃瓶、金屬、塑料飲料瓶、易拉罐等,不含塑料袋、過塑或加光膜的紙、軟包裝飲料瓶。這些垃圾單獨放在宿舍內的垃圾桶或廢紙簍內,學生宿舍的將它們倒入樓下的可回收垃圾車內,教職工宿舍的在晚上放到門口由專人收集。其它地方的投入可回收垃圾桶內。全校的可回收垃圾由總務處負責收集、統計數量、變賣處理。

C、 有害垃圾:指對環境產生嚴重危害的垃圾。如廢手機電池、廢機動車電池、廢熒光燈光管、廢水銀溫度計、廢油漆桶、過期葯品等。以上垃圾放入每座宿舍樓設置的一個有害垃圾收集桶內,一定時間後由學校與有關部門聯系進行處理。

D、 不可回收垃圾:瓜果皮、廢紙巾、牙簽、塑料袋、塑料包裝紙以及其它垃圾等。學生宿舍的倒入樓下不可回收垃圾車,教職工宿舍的用塑料袋裝好於晚上放在門口,由專人收集。其它地方的投入不可回收垃圾桶內。最後運到垃圾池,再由清潔工壓縮到兩個大垃圾桶內,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

三、垃圾分類的管理

2、 加大力度,進行廣泛的宣傳。要把分類的具體方法標示在顯眼處,要讓每一位教職工和學生了解我校的垃圾分類和處理辦法,並自覺遵守,分類首先要從源頭上把好關。尤其是加強對學生的宣傳,每周的學生都是不同的,都是新來的。工人要養成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理,保持環境衛生的習慣,不能四處亂丟垃圾。教師要督促學生、檢查落實跟進勞動課的垃圾處理,要清運到指定地點,不能亂丟亂放,也不能留手尾。

3、 要加強過程管理,對已分類的垃圾要及時收集,清潔工人要按要求進行處理,把好出口關。學校對垃圾分類的設施設備提供物質保障。

4、 獎罰結合,持之以恆。對初次不按要求進行垃圾分類的教職工給予提醒指正,造成不良影響或屢教不改者給予批評,批評後仍不改正者將按照過失給予處理。對模範遵守本制度,表現良好者,學校每年集中給予表彰和獎勵,獎勵基金可從變賣可回收垃圾所得提取一定比例,學校再提供一部分,兩者結合。

為加強廢品回收站(點)的經營管理,明確責任,特製定本責任制。

一、要自覺遵守國家和當地政府各項政策和法規,自覺接受廢品回收公司的領導,遵守公司相關規章制度。

二、要具有廢品回收公司的授權書,並將其懸掛在站(點)內顯眼的位置。

三、限在本轄區范圍內開展廢品回收業務。

四、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工作人員守則》。

五、不得隨意和強行壓級壓價及哄抬價格。

六、不得收購個人的鐵路、油田、供電、電信通訊、礦山、水利、測量和城市公用設施等生產性和軍用設施的專用金屬器材。如發現,要及時向廢品回收公司報告,並向當地公安部門舉報。

七、對出售第六條所列的專用廢舊金屬器材的單位要出示相應有關部門證明和經辦人身份證,建賬登記。

八、要對生產性和非生產性金屬建立廢舊金屬收購台帳,加強收購登記管理,以備相關部門檢查監督。

九、不得收贓、窩贓、銷贓。收購過程中如發現可疑的物品和人員,要做好登記,並及時向公安部門舉報。

十、如遇突發事件,要立即向廢品回收公司和有關部門報告。

十一、站(點)設置要符合廢品回收公司的要求。

十二、要建立安全責任制:

1、各站(點)的安全工作由負責人負總責。

2、不準在儲存庫(場)或堆放易燃物品的周圍吸煙或明火作業。

3、廢品要分類堆放,嚴禁有毒易燃易爆物品和其他廢品混放。

4、要做到辦公區、住宿區與廢品存放區相分離。住宿區與廢品存放區之間、不同類廢品之間要保留寬兩米以上的走火通道,通道上不準堆放雜物。

5、儲存庫(場)的電源線路要套線管,使用防爆燈。儲存庫(場)內不準擅自亂拉亂接電線。如有違反,必須追究當事人責任。

6、要按安全用電要求設置用電設施。電源開關、插座及線路周圍堆放貨物要保持一定間距,嚴禁堆放易燃物品。

7、要按照消防部門的要求配備充足的滅火器和其他必要的消防器材,如消防池、高壓泵、消防管等。

8、要定期檢查和更換消防器材,定點放置,嚴禁挪用。

9、要每天認真檢查安全狀況,並做好記錄。對於因工作疏忽或人為因素造成事故的,必須追究當事人責任。

10、不得留宿其他人員。

希望上述資料對您有所幫助!

⑧ 可回收垃圾的處理方式有哪幾種

1、垃圾再生法:垃圾經分類後,對其中可直接利用的物質進行再回用。2、垃圾堆肥法:利用有機垃圾和土壤中的微生物將垃圾轉化為有機肥料,改良土壤。3、垃圾生物降解法:運用具有多功能高降解能力的多種菌群,對垃圾中的有機物和無機物加快分解。4、垃圾焚燒發電法:這種方法既能徹底消毒除害,又使垃圾變成能源。

⑨ 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具體指哪些

可回收垃圾主要指紙類、金屬、塑料、玻璃等,包括易拉罐、可樂瓶、利樂包、紙板箱、一次性筷子、飯盒、包裝紙(箱、盒、帶)、調味瓶(缸、盒)、咖啡瓶、啤酒瓶、一次性尿片、織物、香煙盒、丟棄的餐巾紙、廢棄的舊小家電、舊鞋、舊傘、舊玩具、壞計算器、皮包、鉛筆盒、渣石、塵土、煤灰、廢舊塑料盆(桶);口香糖(用小團包好後投放)。
不可回收物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見的有在自然條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葉、剩菜剩飯、花草樹枝樹葉等。

熱點內容
刑事司法學英文 發布:2025-02-05 17:37:59 瀏覽:903
城陽人民法院電話 發布:2025-02-05 17:37:47 瀏覽:250
法院杜雲發 發布:2025-02-05 16:57:31 瀏覽:449
這得問候南京那位法官 發布:2025-02-05 16:30:58 瀏覽:497
保安法律知識培訓ppt 發布:2025-02-05 16:22:37 瀏覽:20
法家法治國誤導 發布:2025-02-05 16:14:19 瀏覽:427
很多公司上班時間與勞動法不一致 發布:2025-02-05 16:11:11 瀏覽:900
陽泉市礦區法院 發布:2025-02-05 16:10:01 瀏覽:289
司法拍賣北京房產 發布:2025-02-05 15:50:12 瀏覽:11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