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事條例
① 哪一部法律第一次明文規定戰爭禁止屠殺平民
明文規定最早應該是1945年,真正意義上最有影響的是1949年日內瓦第4公約。
具體如下:
1945年,在審判德國法西斯戰犯的過程中,《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原則》第一次明文規定了「戰爭罪」條款,在戰爭中屠殺平民、攻擊非軍事目標就構成了戰爭罪的主要內容。
1949年日內瓦第4公約 ,其主要內容是:處於沖突一方權力下的敵方平民應受到保護和人道待遇,包括准予安全離境,保障未被遣返的平民的基本權利等;禁止破壞不設防的城鎮、鄉村;禁止殺害、脅迫、虐待和驅逐和平居民;禁止體罰和酷刑;和平居民的人身、家庭、榮譽、財產、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應受到尊重;禁止集體懲罰和扣押人質等。
1899年7月29日海牙第二公約《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和1907年10月18日海牙第四公約《陸戰法規和慣例公約》內容幾乎一致,都載明一項重要條款:在本公約中所沒有包括的情況下,平民和戰斗員仍受那些"來源於文明國家間制定的慣例、人道主義法規和公眾良知的要求"的國際法原則的保護和管轄。但未明文規定禁止屠殺平民,只有一些零散的保護平民的條文。
② 戰場條例是什麼 有什麼用
戰場條例每個國家都不同,但國際都認同的是日內瓦公約。為了保護軍人的相關權益。專
1、日內瓦(四屬)公約於1950年10月21日生效,1977年6月10日在日內瓦又簽訂了日內瓦(四)公約的兩項附加議定書,並於1978年12月7日生效。
2、該公約被認為是國際主義人道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約束戰爭和沖突狀態下敵對雙方行為規則的權威法律文件。中國於1956年加入此公約。
3、2019年9月7日,紀念《日內瓦公約》通過70周年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2)戰事條例擴展閱讀:
我國人民軍隊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
三大紀律
1、一切行動聽指揮;
2、不拿群眾一針一線;
3、一切繳獲要歸公。
八項注意
1、說話和氣;
2、買賣公平;
3、借東西要還;
4、損壞東西要賠償;
5、不打人罵人;
6、不損壞莊稼;
7、不調戲婦女;
8、不虐待俘虜。
③ 美國大兵的22條作戰條例
美國大兵的22條軍規
這22條作戰條例,美國軍方的軍事教科書上找不到,只能是來自第一線的大兵們的實戰經驗,而且很可能是用鮮血甚至生命換來的.
戰場是復雜的,充滿著變數,人生也是如此.
對於習慣了正向,單向思維的我們,這22條幫助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
第一條,你不是超人;
第二條,如果一個愚蠢的方法有效,那它就不是愚蠢的方法;
第三條,不要太顯眼,因為那樣會引人攻擊;
第四條,別和比你勇敢的傢伙待在一個掩體里;
第五條,別忘了你手上的武器是由出價最低的承包商製造的;
第六條,如果你的攻擊很順利,那你一定是中了圈套;
第七條,沒有任何計劃能在遇敵後繼續執行;
第八條,所有5秒的手榴彈的引線都會在3秒內燒完;
第九條,裝成無關緊要的人,因為敵人的彈葯可能不夠了;
第十條,那支你不加註意的敵軍部隊其實是攻擊的主力;
第十一條,重要的事總是簡單的;
第十二條,簡單的事總是難做的;
第十三條,好走的路總會被布上雷;
第十四條,如果你除了敵人什麼都不缺,那你一定在交戰中;
第十五條,飛來的子彈有優先通過權;
第十六條,如果敵人在你的射程內,別忘了你也在他的射程內;
第十七條,要一起用才能生效的設備通常不會一起運來;
第十八條,無線電總會在你急需火力支援時斷掉;
第十九條,你做的任何事都有可能讓你挨槍子兒----什麼都不做也一樣;
第二十條,唯一比敵方炮火還精確的是友軍的炮火;
第二十一條,專業士兵的行為是可以預測的,但世上卻充滿了業余玩家;
第二十二條,當兩軍都覺得自己愉快時,那他們可能都是對的.
④ 戰爭法規定哪些禁止使用的作戰手段和方法
(一)不分皂白的戰爭手段
不分皂白的戰爭手段,指在戰爭或武裝沖突中,對平民居民、民用物體和戰斗員、軍事目標不加區別的作戰手段和作戰方法。
1907年海牙第四公約附件第25條規定:「禁止以任何手段攻擊或轟擊不設防的城鎮、村莊、住所和建築物」。
1949年的日內瓦第四公約規定:不得攻擊醫院等安全地帶並建議「在作戰區域內設立中立化地帶」。
1954年又專門制訂了一個保護文化財產的《海牙公約》。
1977年的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的第51條不僅明確提出「禁止不分皂白的攻擊」,並詳盡地列舉了各種不分皂白的攻擊的具體內容。
(二)改變環境的戰爭手段
改變環境的戰爭手段,指在戰爭或武裝沖突中,使用蓄意操縱自然過程、改變地球或外層空間的動態而構成的作戰手段和方法。
這是戰爭法規的一個新內容。它包括使用地球物理戰的手段和方法,人為地破壞或改變自然力,將自然力用於軍事目的,如引起地震、海嘯、破壞生態、破壞臭氧等軍事行動。
1977年開放簽署的《禁止為軍事或任何其他敵對目的使用改變環境的技術的公約》首次對這個問題作了明確規定,禁止「使用具有廣泛、持久或嚴重後果的改變環境的技術作為摧毀、破壞或傷害任何其他締約國的手段」,並對「改變環境的技術」一詞作了說明。
所謂改變環境的技術「是指通過蓄意操縱自然過程改變地球(包括其生物群、岩石圈、地水層和大氣層)或外層空間的動態、組成或結構的技術。」
(三)背信棄義的作戰方法
背信棄義,是指「以背棄敵人的信任為目的而誘取敵人的信任,使敵人相信其有權享受或有義務給予適用於武裝沖突的國際法規則所規定的保護的行為」(第37條)。
1977年的《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中列舉了下列情形:
假裝在休戰旗下談判或投降的意圖;假裝因傷因病而無能力;
假裝具有平民、非戰斗員的身份;
使用聯合國或中立國家或其他非沖突各方的國家的記號、標志或制服而假裝享有被保護的地位等。
⑤ 打仗時,竟然不能打跳傘的飛行員,是有什麼規定嗎
主要是兩個國際相關法律條文:
一、1977年6月,《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訂立,即《關於保護國際性武裝沖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第四十二條第一款規定:
1、從遇難飛機上跳傘降落的任何人,在其降落中,均不應成為攻擊的對象。
2、在傘降人員降落至被敵方控制的領土後,在遭到攻擊之前應有機會投降,除非他(她)有明顯敵對行動。
3、空降部隊不受本條款的保護。
二、根據《國際法》之《戰爭條例》第二十七條第十款關於「地面戰爭法規」的規定:
「戰爭法規不禁止向傘兵和其他以及類似通過傘降執行敵對任務的人員開火。除上文所提的其他人員則不應向其開火。」
即除了上文所提的(通過傘降執行敵對任務的人員),其他人員只能是駕駛戰機的飛行員,跳傘之後的戰機飛行員只帶有自衛武器,而不像普通傘兵部隊擁有戰車、輕型火炮、火箭筒等攻擊性武器,屬於喪失戰鬥力的非戰斗人員,受國際法保護,不能射殺。
(5)戰事條例擴展閱讀:
不受日內瓦公約保護的主要是間諜或者類似間諜身份的人、外國雇傭兵或者類似於外國雇傭兵身份的人。
《1949年8月12日日內瓦四公約關於保護國際性武裝沖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第一議定書)》第四十六條關於間諜的規定:
一、盡管有各公約或本議定書的任何其他規定,在從事間諜行為時落於敵方權力下的沖突一方武裝部隊的任何人員,不應享受戰俘身份的權利,而得予以間諜的待遇。
二、在敵方控制領土內為沖突一方搜集或企圖搜集情報的該方武裝部隊人員,如果在其行事時穿著其武裝部隊的制服,即不應視為從事間諜行為。
三、沖突一方武裝部隊的人員,如果是敵方佔領領土的居民而在該領土內為其所依附的沖突一方搜集或企圖搜集具有軍事價值的情報,除其通過虛假行為或故意以秘密方式搜集或企圖搜集情報外,即不應視為從事間諜行為。而且,這類居民除在從事間諜行為時被俘外,不應喪失其享有戰俘身份的權利,並不得予以間諜的待遇。
四、沖突一方武裝部隊人員,如果不是敵方佔領領土的居民而在該領土內從事間諜行為,除在重返其所屬武裝部隊前被俘外,不應喪失其享有戰俘身份的權利,並不得予以間諜的待遇。
⑥ 國際公約有規定戰爭時期不準攻擊的有哪些目標
1.醫療單位及其建築物、器材和人員不受侵犯,但應有明顯的白底紅十字或紅新月及紅獅與日標志。
2.不設防的城鎮、鄉村
3.一般情況下還有民用設施,居民住宅區,但是一旦打起來,這些是很難界定的
4.大學(這個主要看交戰雙方,二戰時,希特勒瘋狂轟炸英國,但是就是不炸牛津,劍橋,而英國也不炸海德堡、圖賓根)
⑦ 聯合國規定戰爭不能攻打哪些地方
不能打中立國,國際公認的中立國有瑞士、奧地利、瑞典、芬蘭、愛爾蘭、哥斯大黎加、土庫曼
⑧ 打仗時,為什麼射擊跳傘飛行員是違法的
因為不能射擊跳傘飛行員是根據《關於保護國際性武裝沖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回定書》的一條規答定。
根據1977年6月《日內瓦公約》中《關於保護國際性武裝沖突受難者的附加議定書》,第四十二條
第一款規定:
1、從遇難飛機上跳傘降落的任何人,在其降落中,均不應成為攻擊的對象。
2、在傘降人員降落至被敵方控制的領土後,在遭到攻擊之前應有機會投降,除非他(她)有明顯敵對行動。
3、空降部隊不受本條款的保護。
1977年《日內瓦公約》第一附加議定書訂立以後,才有明確規定不能向被擊落的敵人戰機跳傘飛行員開火。所以,在1977年以前,是可以射殺跳傘的敵人飛行員的。
(8)戰事條例擴展閱讀:
飛行員跳傘被射殺事例:
2015年11月25日,俄羅斯空軍一架蘇-24戰機24日在土耳其和敘利亞邊境被土耳其空軍擊落,墜毀在敘利亞一側,機上兩名飛行員彈射出艙。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部說,一名飛行員下落過程中在空中被地面火力打死,而另一名飛行員下落不明。
俄羅斯這架蘇-24戰機墜毀在敘利亞北部拉塔基亞省山區,當地居民多為敘利亞少數族裔——土庫曼人。而宣稱射殺俄羅斯飛行員的武裝就來自一支土庫曼旅。
⑨ 德國國防軍的戰爭罪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德國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宣布黨衛隊為犯罪組織,但並未對德國國防軍總指揮部和總參謀部宣布犯有戰爭罪行。此後很長時間「國防軍無罪」論在德國流傳極為普遍。但實際上德國國防軍在二戰中觸犯了日內瓦公約和海牙戰爭條例,犯有重大罪行。
在蘇聯,德國國防軍根據既定政策在蘇聯瘋狂掠奪糧食、日用品、石油等物資。同時,德國國防軍協助黨衛軍殺害了數以百萬計的猶太人。當時國防軍的任務主要是負責確定黑名單、限制猶太人活動范圍和提供猶太人的住址,沒有國防軍的這些配合,黨衛軍也難以得手。二戰期間蘇聯戰俘死亡人數高達330萬,德國國防軍有不可推卸的罪責。
⑩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時條例
戰斗條令。 我國頒布抄過幾代戰斗條令,逐步完善了戰斗條令體系。戰斗條令是在總結戰斗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本國軍事戰略,武器裝備和體制編制的現狀及其發展前景等制定的。主要規定戰斗基本原則,諸軍種、兵種的任務和運用,攻防戰斗的准備和實施,軍隊的移動、宿營、輸送和換班,以及戰斗指揮和各種保障的方法等。
別的不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