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功勛表彰條例
㈠ 國家最高榮譽勛章有哪些
法律分析: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功勛榮譽表彰主要由勛章、榮譽稱號、表彰獎勵和紀念章等4個類別組成。 勛章是黨、國家、軍隊的至高榮譽,主要有 「共和國勛章」「七一勛章」「八一勛章」和「友誼勛章」。「共和國勛章」授予為黨、國家和人民的事業作出巨大貢獻、功勛卓著的傑出人士,是國家最高榮譽;「七一勛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作出傑出貢獻的黨員,是黨內最高榮譽;「八一勛章」授予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中建立卓越功勛的軍隊人員,是軍隊最高榮譽;「友誼勛章」授予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促進中外交流合作、維護世界和平中作出傑出貢獻的外國人,也是國家勛章。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是指通過授予勛章、榮譽稱號,表彰以及頒發紀念章等形式,對黨員、黨組織等進行褒獎。
㈡ 黨內功勛表彰的種類包括
法律分析:黨內表彰是各級黨組織通過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教育、引導、激勵黨組織和黨員,充分調動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的積極性,弘揚正氣,加強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的有效手段。黨內表彰一般包括: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委書記、先進基層黨組織、優秀黨務工作者。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是指通過授予勛章、榮譽稱號,表彰以及頒發紀念章等形式,對黨員、黨組織等進行褒獎。
第三條 黨內功勛榮譽表彰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體現先進性、代表性和時代性;
(二)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群眾公認;
(三)公開,公平、公正;
(四)依法依規、堅持標准、從嚴掌握;
(五)以精神激勵為主;
(六)分級分類管理。
第二章 勛章
第四條 黨中央設立「七一勛章」。「七一勛章」是黨內最高榮譽。
㈢ 記大功相當於什麼獎勵
記大功是事業單位獎勵之一。根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規定》,給予中央各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集體的獎勵分為嘉獎、記功、記大功、授予稱號 。
根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規定》第二章 第六條:
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和集體可以嘉獎、記功、記大功、授予稱號。
(一)對表現突出、作出較大貢獻,在本單位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的,給予嘉獎;
(二)對取得突破性成就、作出重大貢獻,在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產生較大影響的,記功;
(三)對取得重大突破性成就、作出傑出貢獻,在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產生重大影響的,記大功;
(四)對功績卓著的,授予稱號。
授予稱號以及榮譽稱號,按照《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國家功勛榮譽表彰條例》等有關規定執行。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規定:
《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規定》是中組部、人社部印發的規定。《獎勵規定》對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工作的基本原則、條件種類、許可權程序、實施要求等作出規定,為激勵廣大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擔當作為、幹事創業,加強高素質專業化事業單位隊伍建設提供了制度支撐。
2018年12月18日,《獎勵規定》印發, 共八章十六條,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記大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獎勵規定
㈣ 獲得七一勛章有什麼待遇
法律分析:「七一勛章」是黨內最高榮譽,以樸素、莊重為主要設計理念,以紅色、金色、白色為主色調,使用冷壓成型、花絲鑲嵌、彩絲織錦等工藝製作。
章體採用黨徽、五角星、旗幟、豐碑與光芒、向日葵、大山大河、如意祥雲等元素。黨徽體現黨的領導和核心地位,五角星象徵共產主義崇高理想與薪火相傳,豐碑與光芒寓意黨的輝煌歷程與豐功偉績,向日葵象徵全黨全國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大山大河體現黨員的理想和追求,如意祥雲寓意祖國繁榮昌盛、和諧發展,旗幟寓意在黨的領導下,為實現革命理想而永遠奮斗。有別於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獎章的金屬章鏈,「七一勛章」使用織物綬帶,採用向日葵、光芒、星光等元素。寓意在黨的陽光沐浴下,勛章獲得者一心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
第四條 黨中央設立「七一勛章」。「七一勛章」是黨內最高榮譽。
第五條 「七一勛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和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作出傑出貢獻、創造寶貴精神財富的黨員。授予對象應當在全黨全社會具有重大影響、受到高度贊譽。
「七一勛章」可以追授,一般追授給本條例施行後去世的黨員。
第六條 「七一勛章」通過評授和普授兩種方式產生,特殊情況下可以由黨中央直接授予。評授指評選授予,按設定條件好中選優,評選確立,一般每5年授予1次,在中國共產黨成立「逢五、逢十」周年時進行,有需要時可以及時授予。普授指普遍授予,根據特定歷史時期的任務、特點確定基本條件,凡符合基本條件的參與者,參加者均可授予。
第七條 中央組織部提名「七一勛章」授予人選。經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審查,報黨中央決定。
黨中央可以直接決定「七一勛章」授予人選。
㈤ 榮獲「共和國勛章」這樣榮譽的人,需要具備什麼資格
共和國勛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勛的傑出人士。
「共和國勛章」授予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國家中作出巨大貢獻、建立卓越功勛的傑出人士。這是根據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之法律規定,由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國家主席簽發證書並頒授的國家勛章,是國家最高榮譽。
(5)國家功勛表彰條例擴展閱讀:
2017年7月,由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制定的《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國家功勛榮譽表彰條例》《軍隊功勛榮譽表彰條例》《「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授予辦法》《「七一勛章」授予辦法》《「八一勛章」授予辦法》《「友誼勛章」授予辦法》,已經中共中央批准實施。
我國建立黨、國家、軍隊功勛簿,確立以「五章一簿」為主幹的統一、規范、權威的功勛榮譽表彰制度體系。
㈥ 共和國勛章給多少獎金
法律分析:共和國勛章是一種極高的榮譽,是沒有獎金的。
法律依據:《國家功勛榮譽表彰條例》 第九條 「共和國勛章」通過評授和普授兩種方式產生,特殊情況下可以由黨中央直接提出並按程序隨時授予。評授指評選授予,按設定條件好中選優,評選確立,一般每 5年授予1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逢五、逢十」周年時進行,有需要時可以及時授予。普授指普遍授予,根據特定歷史時期的任務、特點確定基本條件,凡符合基本條件的參與者、參加者均可授予。
國家榮譽稱號一般通過評授產生,特殊情況下可以由黨中央直接提出並按程序隨時授予。一般每5年授予1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逢五、逢十」周年時進行,有需要時可以及時授予。
㈦ 獲得國家榮譽獎章的英雄能得到多少獎金
共和國勛章是一種極高的榮譽,是沒有獎金的。
《國家功勛榮譽表彰條例》中規定:
第九條「共和國勛章」通過評授和普授兩種方式產生,特殊情況下可以由黨中央直接提出並按程序隨時授予。
評授指評選授予,按設定條件好中選優,評選確立,一般每 5年授予1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逢五、逢十」周年時進行,有需要時可以及時授予。普授指普遍授予,根據特定歷史時期的任務、特點確定基本條件,凡符合基本條件的參與者、參加者均可授予。
(7)國家功勛表彰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第十一條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應當受到國家和社會的尊重,可以享有受邀參加國家慶典和其他重大活動等崇高禮遇和國家規定的待遇。
第十二條國家和社會通過多種形式,宣傳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的卓越功績和傑出事跡。
㈧ 黨內表彰可以發獎金嗎
法律分析:黨組織可以給優秀黨員發放獎金。但是,要事先向所在黨委或組織部門請示,因為表彰先優的錢要從黨費支出,其他行政和業務經費都不能用。另外要掌握發放的額度,過低沒有意義,過高有濫發獎金之嫌。如果被人舉報濫發獎金,責任人要受黨紀處分並追回所發獎金。對於獲得「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的共產黨員,授予榮譽稱號的黨組織向其頒發「優秀共產黨員」證書、獎章和獎金。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 第十九條 黨組織開展集中表彰,一般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啟動。開展表彰的黨組織制定表彰工作方案,報上級黨委(工委)組織部門備案。
(二)推薦。按照黨組織隸屬關系,採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方式組織黨員和黨組織進行推薦,逐級研究提出推薦對象。
(三)考察。黨組織對推薦對象進行考察,徵求紀檢機關、相關部門意見。經考察合格後,向開展表彰的黨組織提出建議表彰對象。
(四)審核。開展表彰的黨組織對建議表彰對象進行審核。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確定為擬表彰對象。
(五)公示。開展表彰的黨組織對擬表彰對象進行公示。
(六)決定。開展表彰的黨組織召開會議,集體研究確定表彰對象,作出表彰決定。
集中表彰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優秀黨務工作者、全國先進黨組織,由中央組織部提出表彰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擬表彰對象報黨中央批准後,由黨中央作出表彰決定。表彰對象名單由中央組織部報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備案。
㈨ 省部級表彰享受待遇新規定
表彰獎勵工作條例
(徵求意見稿)
第一條 為了規范表彰獎勵工作,褒獎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根據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等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國務院及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開展表彰獎勵,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開展表彰獎勵堅持以下原則:
(一)以德為先,突出功績導向;
(二)體現先進性、代表性和時代性;
(三)公開、公平、公正;
(四)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相結合,以精神鼓勵為主。
第四條 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負責政府表彰獎勵工作的綜合管理、政策制定、統籌協調、監督檢查等。
第五條 國務院開展表彰獎勵,一般由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會同有關單位提出建議,國務院決定。
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的表彰獎勵實行項目管理,項目的設立、調整等,須經國務院批准。各地區、各部門按照規定的標准和程序開展,不得要求下級單位配套設立和開展相應的表彰獎勵項目。
嚴格控製表彰數量,國務院各部門表彰獎勵計劃應事前報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審核。
第六條 表彰獎勵採取定期開展的方式,周期一般為五年。對在搶險救災、處置突發事件或者完成重大專項任務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可及時給予表彰獎勵。
第七條 表彰獎勵應當面向基層一線,表彰名額應當少而精。省部級表彰獎勵的個人名額一般按不超過評選對象數量的萬分之一確定,集體名額一般按不超過評選對象數量的千分之一確定。
第八條 對受到表彰獎勵的集體和個人,可根據其行業、單位、職業或者事跡特點授予榮譽稱號。具體名稱應與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相區別。
國務院對事跡特別突出、堪稱楷模的個人和集體,可採取提名方式授予榮譽稱號。
第九條 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模範遵守憲法及法律、法規,品德高尚,群眾公認,符合下列標准之一的,可給予表彰獎勵。
(一)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二)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三)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文化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四)在維護社會安定,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五)在節約資源能源,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六)在推動外交工作,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等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七)在平凡工作崗位甘於奉獻、辛勤勞動,作出突出貢獻的;
(八)在其他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
第十條 國務院表彰獎勵的推薦評選,一般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會同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部門提出表彰獎勵工作方案,報國務院批准。
(二)有關單位對符合表彰獎勵條件的對象,在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提出推薦意見,並在本單位公示後,逐級上報。
(三)經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等初審同意後,由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部門組織公示。省級推薦單位應對推薦的機關事業單位及個人徵求紀檢監察等部門意見,對企業及企業負責人徵求工商、稅務等部門意見。
(四)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會同有關省級人民政府或者國務院部門組織復審,並在全國公示。
(五)國務院審定並發布表彰決定。
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開展表彰獎勵活動時可參考上述推薦評選程序,制定具體辦法。
第十一條 對表彰獎勵獲得者頒發獎章、獎牌或證書等,可發放一定數額的獎金。
第十二條 表彰獎勵獲得者按規定享受相應政治、工作、生活等待遇。
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獲得者關心和幫助,開展走訪慰問、培訓交流、休假療養等活動,邀請其參加慶典和重大活動。
各級人民政府應建立困難幫扶機制,設立專項基金,對生活確有困難的表彰獎勵獲得者,及時予以幫扶。
第十三條 表彰獎勵獲得者應當珍視並保持榮譽,模範遵守法律法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自覺維護表彰獎勵的聲譽。
表彰獎勵獲得者應當妥善保管獎章或者獎牌及證書,獲得者去世的可由其繼承人或者指定人保存,或者交由國家收存,任何人不得出售、出租或者用於從事其他營利性活動。
第十四條 表彰獎勵獲得者因犯罪被依法判處刑罰的,弄虛作假、違反規定程序等獲取表彰獎勵的,有嚴重損害表彰獎勵聲譽行為、影響惡劣的,應撤銷其表彰獎勵。
對被撤銷表彰獎勵的個人,應當收回其獎章和證書,停止享受有關待遇;對被撤銷的集體,收回其獎牌和證書。
第十五條 國務院可以向參與特定時期、特定領域重大工作的個人頒發紀念章。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經批准後也可頒發紀念章。紀念章是榮譽性紀念。
第十六條 生前作出突出貢獻符合本條例規定條件的人士,本條例施行後去世的,可予以追授。
第十七條 對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促進中外交流合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外國專家等,授予中國政府「友誼獎」。
第十八條 對擅自舉辦表彰獎勵活動或者借表彰獎勵活動收取費用的,以及在表彰獎勵工作中徇私舞弊、違法違紀的,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九條 「國家科學技術獎」的表彰獎勵,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執行。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獎勵另行規定。
第二十條 本條例自2016年 月 日實施。
附件2
關於《表彰獎勵工作條例(徵求意見稿)》的說明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表彰獎勵工作。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法》(以下簡稱勛章法)。為進一步貫徹勛章法精神,健全完善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體系,我們研究起草了《表彰獎勵工作條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條例)。現說明如下:
一、制定條例的目的和主要原則
制定條例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規范表彰獎勵活動,表彰先進、樹立典型,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動力。主要原則:一是堅持以中央有關要求和勛章法精神為依據,立足於健全完善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體系。二是著力加強表彰獎勵制度頂層設計,在制度安排上力求全面規范、簡便易行、務實管用。三是立足我國國情和實際,充分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將以往成熟有效的做法轉化為法規成果。
二、條例的主要內容
條例稿共20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關於適用范圍。結合勛章法有關規定,條例適用范圍確定為國務院及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開展的表彰獎勵工作。
(二)關於項目設立和調整。為合理控製表彰項目數量,條例規定,國務院開展表彰獎勵,一般由國務院表彰獎勵主管部門會同有關單位提出建議,國務院決定。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的表彰獎勵實行項目管理,項目的設立、調整等,須經國務院批准。各地區、各部門不得要求下級單位配套設立和開展相應的表彰獎勵項目。
(三)關於名稱。根據中央文件和勛章法規定,國務院榮譽稱號的具體名稱根據被授予對象的事跡和職業特點確定。據此,條例沒有列舉表彰獎勵的具體名稱,以留有餘地、便於實際操作。同時規定,表彰獎勵的名稱應當與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相區別。
(四)關於評選標准。先進模範的評選要堅持德績兼備。條例規定,在符合「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模範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品德高尚,群眾公認」的前提下,在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某一方面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可給予表彰獎勵。同時規定,國務院及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對事跡特別突出、堪稱楷模的個人和集體,可採取提名方式及時授予榮譽稱號。
(五)關於程序。條例規定了國務院表彰獎勵的一般程序,充分吸納以往表彰獎勵工作的經驗做法,堅持「兩審三公示」,確保公開、公平、公正。同時規定,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門開展表彰獎勵活動時可參考上述推薦評選程序,制定具體辦法。
(六)關於周期和名額。條例規定,表彰獎勵採取定期開展的方式,周期一般為5年。對在搶險救災、處置突發事件或者完成重大專項任務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可及時給予表彰獎勵。依據多年來表彰獎勵工作實踐情況規定,表彰獎勵應當面向基層一線,表彰名額應當少而精。省部級表彰獎勵的個人名額一般按不超過評選對象數量的萬分之一確定,集體名額一般按不超過評選對象數量的千分之一確定。
(七)關於獲得者的待遇。條例規定,表彰獎勵獲得者按規定享有相應政治、工作、生活等待遇。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獲得者關心和幫助,開展走訪慰問、培訓交流、休假療養等活動,邀請其參加慶典和重大活動。各級人民政府應建立困難幫扶機制,設立專項基金,對生活確有困難的表彰獎勵獲得者,及時予以救助。
此外,條例還對表彰獎勵獲得者的義務、頒獎形式、撤銷、紀念章、追授、授予外國人「友誼獎」等事項作了規定。鑒於全國勞模由黨中央、國務院聯合表彰,故條例規定全國勞模表彰事宜另行規定。
㈩ 優秀黨員表彰榮譽證書內容
法律分析:寫清楚時間和榮譽稱號,並介紹獲得榮譽的原因。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條例》
第一條 為了充分發揮先進典型表率示範作用,激勵廣大黨員和黨組織奮發進取、創先爭優,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保持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根據《中共中央關於建立健全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制度的意見》和其他有關規定,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條例所稱黨內功勛榮譽表彰,是指通過授予勛章、榮譽稱號,表彰以及頒發紀念章等形式,對黨員、黨組織等進行褒獎。
第三條 黨內功勛榮譽表彰工作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體現先進性、代表性和時代性;
(二)以德為先、注重實績、群眾公認;
(三)公開,公平、公正;
(四)依法依規、堅持標准、從嚴掌握;
(五)以精神激勵為主;
(六)分級分類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