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權性法規和義務性法規
⑴ 寫出授權性、義務性、強制性、認意性法律規範例句
1、授權性:"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
2、義務性:《公司法》第六十三條規定,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應當在每一會計年度終了時編制財務會計報告,並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3、強制性分為: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
禁止性規范:《刑法》第三十九條被判處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執行期間,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二)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行使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自由的權利;
4、任意性法律規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三十四條
「消費者和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的,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一)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二)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三)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四)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⑵ 什麼是授權性法律規范、命令性規范、禁止性規范
授權性法律規范是指授於公民、公職人員、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可以自行抉擇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禁止性規范和命令性規范稱為義務性規范;把授權性規范稱為任意性規范。 授權性規范在法律條文中,多以「可以」、「有權」、「享有」、「具有」等詞來表達。
命令性規范又稱強制性規范,是指權利和義務的規定十分明確,不允許人們以任何方式變更或違反的法律規范。命令性規范一般表現為前述的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兩種形式。
禁止性規范通常稱為禁止性規定,是「命令當事人不得為一定行為之法律規定」,屬於「禁止當事人採用特定模式的強行性規范」。其中包含「取締規范」和「效力規范」。
⑶ 授權性規則、義務性規則、強行性規則的區別是什麼
你好,按照來規則對人們行為源規定和限定的范圍或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規則分為強行性規則和任意性規則。強行性規則,是指內容規定具有強制性質,不允許人們隨便加以更改的法律規則。義務性規則、職權性規則屬於強行性規則。
授權性規則即在法律規則中專門規定一定的組織和個人有權做什麼、可以做什麼的規則。
義務性規則即以明確肯定的形式規定一定的主體應當做什麼、不能做什麼。L
⑷ 什麼叫授權性法規
授權性法律規范,是指授於公民、公職人員、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可以自行抉擇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授權性法規在法律條文中,多以「可以」、「有權」、「享有」、「具有」等詞來表達。授權性法規稱為任意性規范。
例:
1、我國《憲法》第二章規定了公民的權利與義務,這就是授權性法規。
2、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這是遵循的受權性法規的任意性。
與授權性法規相對應的是「禁止性規范」和「命令性規范」,稱為義務性規范,也叫強制性規范。
(4)授權性法規和義務性法規擴展閱讀:
「授權立法」制度是在資產階級國家成立,制定了憲法,出現了近現代意義上的分權後才作為法律上的專門術語而使用。
授權立法制度是國家立法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已成為各國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是自19世紀30年代由英國開始的,自產生後它就伴隨著社會生活的復雜化和政府職能的擴張而逐步發展起來。
授權立法有如下特徵:
1、從屬性,即授權立法來源於享有職權立法權機構的授權,從屬於職權立法,是由職權立法派生出來的。
2、有限性,即授權立法不僅受到憲法限制,還直接受到授權法限制,受到授權機關的監督和制約。
3、靈活性,授權立法根據社會的不斷變化,及時制定或修改法律實施細則、處理突發事件,它是在憲法高度穩定性、分權原則權威性與社會對政府職能靈活性需要之間的一種平衡。
⑸ 義務性法規是相當於授權性法規而言的,怎麼理解,請簡單解釋,謝謝
授權抄性法律規則是指授於公民、公職人員、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可以自行抉擇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禁止性規范和命令性規范稱為義務性規范;把授權性規范稱為任意性規范。 授權性規范在法律條文中,多以「可以」、「有權」、「享有」、「具有」等詞來表達。
任意性法律規范是一種法律規范,它提供了一種行為方式,行為人可以選擇,也可以不選擇,其權利義務由當事人自由協商選擇,法律不強制,一般而言任意性法律規范都是賦予當事人權利與自由。簡單來說,強制性的法規是必須遵守的,任意性法規一般是建議性,選擇性的!
⑹ 法律規范的分類
法律規范的分類:
1、按照不同的標准,可以把法律規范劃分為不同的類型。
2、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授權性規范、義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
3、按照法律規范強制性的程度,可以分為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
4、按法律規范內容的確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確定性規范、委任性規范和准用性規范;
5、按照法律規范所調整的行為是否可能發生在該規則之前,可以分為調整性規范和構成性規范。
法律規范,是指國家制定或認可,反映統治階級意志,並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現的一種社會規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
第二條 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的制定、修改和廢止,適用本法。 國務院部門規章和地方政府規章的制定、修改和廢止,依照本法的有關規定執行。第三條 立法應當遵循憲法的基本原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改革開放。第八條 下列事項只能制定法律:
(一)國家主權的事項;
(二)各級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的產生、組織和職權;
(三)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特別行政區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四)犯罪和刑罰;
(五)對公民政治權利的剝奪、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
(六)稅種的設立、稅率的確定和稅收徵收管理等稅收基本制度;
(七)對非國有財產的徵收、徵用;
(八)民事基本制度;
(九)基本經濟制度以及財政、海關、金融和外貿的基本制度;
(十)訴訟和仲裁製度;
(十一)必須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制定法律的其他事項。
⑺ 在法律規范的分類中,授權性規范和義務性規范分類依據的標準是( )。
有四種標准
1、按照法律規范的行為模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授權性規范、回義答務性規范和禁止性規范
2、 按照法律規范強制性的程度,可以分為強制性規范和任意性規范
3、按法律規范內容的確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為確定性規范、委任性規范和准用性規范
4、按照法律規范所調整的行為是否可能發生在該規則之前,可以分為調整性規范和構成性規范
(7)授權性法規和義務性法規擴展閱讀:
法律規范的分類
1、授權性規則與義務性規則
按照規則的內容規定不同,法律規則可以分為授權性規則和義務性規則。
2、確定性規則、委任性規則和准用性規則
按照規則內容的確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分為確定性規則、委任性規則和准用性規則。
3、強行性規則與任意性規則
按照規則對人們行為規定和限定的范圍或程度不同,可以分為強行性規則和任意性規則。
⑻ 什麼叫授權性法規,以及它與義務性法規的區別
授權性規復范是指授於公民制、公職人員、社會團體和國家機關可以自行抉擇做或不做某種行為的法律規范。禁止性規范和命令性規范稱為義務性規范;把授權性規范稱為任意性規范。 授權性規范在法律條文中,多以「可以」、「有權」、「享有」、「具有」等詞來表達。
比如:"夫妻一方死亡後另一方再婚的,有權處分所繼承的財產"
授權法,例如你符合某種條件,可以授發您營業執照。義務法是大多規定的義務,像增值稅法。這里授權及義務都是對行政相對人的。
⑼ 法律規則可以分為授權性規則和義務性規則,這一分類所依據的標準是
所謂授權性規則,是指規定人們有權做一定行為或不做一定行為的規則,即規定人們的「可為模式」的規則。所謂義務性規則,是指在內容上規定人們的法律義務,即有關人們應當做出或不做出某種行為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