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繳稅款違反法規
⑴ 少繳或者不繳稅款處罰
納稅人少繳或不繳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則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
⑵ 偷稅漏稅的處罰標准和具體內容
偷稅漏稅的處罰標准: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偷稅罪是指違反國家法律規定,採用《刑法》列舉的偷稅手段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進行犯罪的行為。
【法律依據】
《刑法》第二百零一條
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較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較大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對多次實施前兩款行為,未經處理的,按照累計數額計算。有第一款行為,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補繳應納稅款,繳納滯納金,已受行政處罰的,不予追究刑事責任;但是,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的除外。
⑶ 企業偷稅漏稅將得到什麼樣的處罰
企業偷稅漏稅會有怎樣的處罰
偷稅是納稅人採取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賬簿、記賬憑證,在賬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手段,不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納稅申報流程
1、按期向主管稅務機關進行納稅申報;
2、提交納稅申報資料,包括財務會計報表及其說明材料,與納稅有關的合同、協議書及憑證,稅控裝置的電子報稅資料等主管稅務機關規定的必報資料。
三、納稅業務
1.開展稅務咨詢:免費提供電話咨詢和網上咨詢服務;有償受聘常年稅務顧問。
根據稅法具有原則性、固定性的特徵,從稅法體繫上講,稅法不一定能包羅萬象,且涉及的具體涉稅事項又是十分復雜的,因此在原則性與固定性之間就可能產生不一致性;而從稅法的穩定來說,稅法不可能朝令夕改,由於現實經濟狀況變幻不定,對稅法修補需要有一個時間過程,這就為「節稅」提供了可能性與現實性。我們通過對日常發生、接觸的案例進行分析:首先可以充分為您分析、合理利用各稅種的優惠政策,其次,可為您的企業財稅狀況進項診斷,並在低稅率和高稅率之間為您找到合理的「節稅」空間,最後針對各稅種特點和您企業的實際情況,規范賬目,減少不必要的重復納稅環節等。
2.辦理稅務登記、變更稅務登記和注銷稅務登記;辦理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認定登記、其他涉稅事項認定登記。
3.辦理除增值稅專用發票外的發票領購、繳銷手續。
4.辦理各項納稅申報和扣繳稅款報告,並代辦電子申報和網上認證服務。稅務局要求新注冊的企業從第一個月起就必須進行稅務申報,一個月不申報給予警告,兩個月不報稅就要求停止經營,三個月不報稅的企業工商連同稅務部門撤銷公司的營業執照、停止經營,並予以罰款。
5.辦理繳納稅款滯納金,補稅,代購印花稅票。
6.審查納稅情況,稽核應納稅額,辦理稅收清算;受託進行年度單項專題查賬。
7.稅收籌劃,根據企業類型和經營特點幫助企業爭取最大限度地享受優惠政策;為企業在日常經營及對內對外投資、簽訂合同、招標、合並、分立、改組改制等方面,提供最合理、最優的節稅方案;為新辦企業確定最合理納稅方案;幫助企業減少稅收成本降低納稅風險;在合法的前提下,實現最小納稅提
⑷ 納稅人未按期申報未繳稅款,如何處罰
摘要 1、納稅人未按期進行納稅申報的法律責任
⑸ 逃稅多少可以判刑最低要求是多少金額
一般逃稅五萬元以上就會被判刑。
逃稅是指納稅人違反稅法規定不繳或少繳稅款的非法行為。主要表現有:偽造、塗改、銷毀帳冊、票據或記帳憑證,虛報、多報費用和成本,少報或不報應納稅所得額或收入額,隱匿財產或採用不正當手段騙回已納稅款等。根據相關司法解釋的規定,犯逃稅罪有以下情形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逃稅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並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二、納稅人五年內因逃避繳納稅款受過刑事處罰或者被稅務機關給予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並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的;
三、扣繳義務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五十七條
逃避繳納稅款,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納稅人採取欺騙、隱瞞手段進行虛假納稅申報或者不申報,逃避繳納稅款,數額在五萬元以上並且占各稅種應納稅總額百分之十以上,經稅務機關依法下達追繳通知後,不補繳應納稅款、不繳納滯納金或者不接受行政處罰的
⑹ 納稅人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應承擔哪些法律責任
同時具來備了這兩種行自為的,稅務機關應依據《稅收征管法》第四十條的規定,追繳納稅人不繳或少繳的應納稅款、滯納金,它依據上述規定追究其法律責任。對納稅人未按期進行納稅申報,但按期繳納了稅的,其行為違反了納稅申報管理規定,稅務機關可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六十二條的規定進行處罰;對納稅人按期如實進行納稅申報,但逾期未繳納稅款,其行為違反了稅款徵收的管理規定,稅務機關應根據《稅收征管法》第四十條、第六十八條的規定,採取相應的措施;對納稅人進行了納稅申報,但申報不實,屬虛偽納稅申報,如形成不繳或少繳稅款的,依偷稅行為論處;如未形成不繳或少繳稅款的,可不按偷稅論處,按依《稅收征管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追究法律責任。
⑺ 稅務人員在執行稅收政策是造成少繳稅款應承擔怎樣的法律責任
因為稅務機關的責任,造成納稅人少繳稅款的,稅務機關在三年內可以追征,但是不得加收滯納金。
⑻ 少繳增值稅和個稅會怎麼處罰,有相關法律法規嗎
一般的少復繳就是補稅+滯納金。制稽查發現的,處以稅款50%至五倍的罰款。
根據《征管法》
第六十三條 納稅人偽造、變造、隱匿、擅自銷毀帳簿、記帳憑證,或者在帳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經稅務機關通知申報而拒不申報或者進行虛假的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是偷稅。對納稅人偷稅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扣繳義務人採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繳或者少繳已扣、已收稅款,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六十四條 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編造虛假計稅依據的,由稅務機關責令限期改正,並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納稅人不進行納稅申報,不繳或者少繳應納稅款的,由稅務機關追繳其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滯納金,並處不繳或者少繳的稅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