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規劃法規違規案例解析

規劃法規違規案例解析

發布時間: 2022-05-17 03:00:59

⑴ 違法行為原因及危害分析

違法行為的危害

對於違法行為的危害,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

首先,從政治方面來看。
第一,威脅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在各種違法行為中,刑事違法——犯罪的社會危害性最大,而在犯罪行為中,又以危害國家安全罪為最嚴重。因為危害國家安全罪是以推翻人民民主專政和社會主義制度為目的的犯罪,是危害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行為。社會上極少數敵對分子,為了實現他們的反革命夢想,採取各種形式進行破壞、搗亂。他們有的張貼標語、散發反動傳單;有的組織反革命集團、持槍搶錢陰謀上山「打游擊」等等。
第二,破壞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

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條件,而許多違法行為,特別是刑事違法行為,是對安定團結的直接破壞。危害國家安全罪的破壞作用,是嚴重而明顯的,其他許多刑事犯罪,也在不同范圍和不同程度上,破壞國家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鞏固和發展。
其次,從經濟上看。
我國的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社會主義經濟。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是實現我國現代化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物質保證。改革開放十幾年來,我國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為了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打擊經濟領域里的犯罪行為,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懲治了形形色色的經濟犯罪,為國家挽回了巨大損失。比如,其他的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也會給我國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害。

再次,從精神文明方面看。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在取得物質文明建設巨大成就的同時,十分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國共產黨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問題的決議》為新時期精神文明建設提出了任務,指明了方向。我國憲法也規定,國家通過多種形式,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然而,現在社會上仍然有那麼一些人,視國家法律,法規於不顧,破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影響和嚴重的後果。例如制黃販黃、屢禁不絕;有些地方,賭博盛行;吸毒販毒,情況嚴重;還有些地方封建迷信死灰復燃、愚弄群眾……這些違法犯罪行為,毒害人們思想,腐蝕人們心靈,敗壞社會風氣,是與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水火不融的。

⑵ 建設法規案例分析,求大神解答

本案中,原被告雙方對「房屋必須經竣工驗收合格方可交付使用」這一點並沒有異議。爭議的焦點在於:是取得了《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就可以交付使用了,還是必須取得《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後才能交付使用;更進一步說,房屋竣工驗收合格到底誰說了算,是開發商還是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機構。
事實上,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制度在2000年初隨著國務院《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的頒布實施發生了很大變化。2000年1月10日《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前,建設工程的竣工驗收是由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組織實施的,驗收合格的標志是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出具的《單位工程質量等級評定證書》,如果該證書評定的等級為合格或優良,則房屋具備交付使用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建築工程竣工驗收是否合格由建築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構一家說了算。《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頒布實施後,組織竣工驗收的責任(權利)落到了建設單位(即開發商)的頭上。該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建設單位收到建設工程竣工報告(建設工程竣工報告由施工單位提供——筆者注)後,應當組織設計、施工、工程監理等有關單位進行竣工驗收。建設工程經驗收合格的,方可交付使用。這條規定的組織驗收單位與以前規定的完全不同,建設單位而不是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機構或其他單位,可以而且「應當」組織相關單位進行竣工驗收。這一規定實施後,在實際竣工驗收工作中,開發商的意志起了很大的主導作用,開發商取得竣工驗收報告比以前容易得多。有些人一方面對法律的這種變動不了解,另一方面在習慣上認為房屋竣工驗收是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事,只有工程質量監督機構出具的驗收合格證明才是最權威的,開發商無權組織驗收,開發商的驗收報告不可信,因此產生糾紛。
另外,《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還規定了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這也使一些人,象本案中的趙先生,對工程竣工驗收的效果產生了誤解,認為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必須經過備案後才算有效,房屋才能交付使用。該條例第四十九條規定:建設單位應當自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15日內,將建設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和規劃、公安消防、環保等部門出具的認可文件或者准許使用文件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備案。其實,這種備案制度的作用在於對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工作進行監督,而不是重新做一次權威的竣工驗收報告,也不是對竣工驗收報告進行批准。而且,該條例第四十九條還規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發現建設單位在竣工驗收過程中有違反國家有關建設工程管理規定行為的,責令停止使用,重新組織竣工驗收。這一規定在說明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制度的作用的同時,也再一次表明了在竣工驗收合格後備案之前房屋就可以交付使用了,否則就沒有「責令停止使用」一說。
綜上所述,取得《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證》不是房屋交付使用的前提,只要建設單位(開發商)組織了竣工驗收並且取得了合格的《工程竣工驗收報告》,就滿足了將房屋交付使用的條件。但是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也不是開發商一家說了算,還必須經過建築工程質量監督機構的備案,如果在備案時發現了在驗收過程中的不法行為,驗收報告就要作廢,並停止將房屋交付使用,重新組織驗收,責任單位還會受到相應的處罰。
具體到本案中,開發商在合同約定的期限內通知了趙先生辦理收屋手續,並在之前已經依法進行了竣工驗收取得了合格的《工程竣工驗收報告》,符合交付使用的條件,開發商不應承擔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

⑶ 建設法規案例分析(急)

你好,首先,該住宅建築在報批規劃時規劃部門對此有一定的層高限制,以及其版他限制權,如外觀風格等。其次,房屋建築工程在設計時均有結構設計,其承載力均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如加蓋一層會涉及到安全問題(因為頂層的樓面實際為屋面,其承載力設計與樓面不同)。最後,我國建設工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更改原有建築設計方案需經原設計單位重新設計並交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後方可施工,加蓋樓層實際屬於違章建築。

⑷ 關於建築法規的一個案例分析,求解答

屬於擅自改變土地用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條明確規定:「專建設用屬地單位使用國有土地的,應當按照土地使用權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的約定或者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的規定使用土地;確需改變該幅土地建設用途的,應當經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報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規劃區改變土地用途的,在報批前應當先經有關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同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條明確規定:「 依法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當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臨時使用土地期滿拒不歸還的,或者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國有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還土地,處以罰款。」

⑸ 建設法規案例

案例來1 審批項目不合法被自告上法庭敗訴
案例2 違法建工程項目 最終被行政處罰
案例3 村委會違法建廠房規劃部門依法查處
案例4 違反基本建設程序 導致項目選址不當
案例5 城市規劃百年大計 近期遠景都要考慮
案例6 擅自增加建築面積 違法行為終被查處
案例7 違法就應承擔責任 不能以他人為理由
案例8 臨時建築應拆除 法律尊嚴應維護
案例9 土地收回不合法訴到法院成被告
案例10 違法審批建設項目 損失嚴重教訓深刻

⑹ 規劃管理與法規案例,某企業申請800平方米臨時廠房

規劃管理與法規案例,某企業申請800平米臨時廠房,這個可以按照企業的租房性質用途如實填寫。

⑺ 這宗違法用地怎麼隱蔽了20年——對一宗違法案件中存在的系列行政過錯的分析

□胡盛東
閱讀提示:1983年,城鎮居民張某未經審批,從村民王某處購買宅基地。1988年,因城市建設需要,張某房屋被拆除。縣政府在張某未能提供拆遷房屋及所附土地合法權源證明的情況下,給張某批地100平方米建造住宅。後來,縣國土資源局在該宗土地尚未被徵收為國有土地、張某沒有提供土地合法權源證明等必要資料的情況下,為其辦理了國有土地使用證。由於縣政府和縣國土資源局的行政過錯,違法行為延續了20年之久。
[案情]
1983年,縣城鎮居民張某從南山村村民王某處買來房屋2間,總佔地面積40平方米,雙方立有契約,但一直未辦理相關審批手續。1988年3月,因城市建設需要,張某房屋被拆除。1988年9月,縣政府同意在南山村另安排給張某100平方米山地建造住宅。1989年11月,張某建成佔地120平方米的3層樓房1幢。1993年11月,張某向南山村村委會付了一定費用,在住宅南側地塊建造了一層磚混結構廚房,佔地30平方米。
1995年11月,張某向縣政府申請土地初始登記,確權面積350平方米,並領取了國有土地使用證。2001年6月,張某因向銀行辦理抵押貸款需要,遂向縣國土資源局申請補辦土地出讓手續。縣國土資源局與其補簽了土地出讓合同,後張某辦理了土地變更登記手續,確權面積為340平方米。
2005年,根據群眾舉報,有關部門進行了調查,發現這是一起違法用地行為。
[分析]
本案時間跨度較大,案情復雜,法律關系眾多。筆者現就本案中幾個比較關鍵的問題進行分析。
關於1983年居民張某與村民王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契約的效力。最高人民法院1984年8月30日頒布實施的《關於貫徹執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五十六條規定,買賣雙方自願,並立有契約,買方已交付了房款,並實際使用和管理了房屋,又沒有其他違法行為,只是買賣手續不完善的,應認為買賣關系有效,但應著其補辦房屋買賣手續。《意見》第六十條規定,村鎮公民之間由於買賣房屋轉移宅基地使用權而發生的糾紛,應根據國務院《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中規定的審查、批准手續處理。
國務院1982年2月1 3日頒布實施的《村鎮建房用地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該條例現已廢止)第十四條規定,農村社員、回鄉落戶的離休、退休、退職職工和軍人,回鄉定居的華僑,建房需要宅基地的,應向所在生產隊申請,經社員大會討論通過,生產大隊審核同意,報公社管理委員會批准;確實需要佔用耕地、園地的,必須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批准後,由批准機關發給宅基地使用證明。《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由於買賣房屋而轉移宅基地使用權的,應按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申請、審查、批准手續。
結合本案,筆者認為,張某與王某之間的房屋買賣行為應認定無效,且張某不能享有該宗宅基地的使用權。其理由是:根據《意見》第五十六條的規定,張某與王某房屋買賣行為有效成立必須同時滿足以下條件:①買賣雙方自願;②雙方立有契約;③買方已交付了房款,並實際使用和管理了房屋;④沒有其他違法行為,只是買賣手續不完善。但張某與王某之間的房屋買賣行為,符合前三個條件,不符合第四個條件。《條例》第十五條規定,由於買賣房屋而轉移宅基地使用權的,應按第十四條的規定辦理申請、審查、批准手續。張某從王某處買來房屋後,並未按規定辦理宅基地的審查、批准手續,應屬《意見》第五十六條提到的「其他違法行為」。所以,張某與王某之間的房屋買賣行為無效。
需要強調的是,由於此案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頒布之前,才有必要討論該協議是否有效。《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頒布後,《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等明確規定,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宅基地,因此這類買賣行為是為法律所禁止的。
關於縣政府1988年9月批准張某使用100平方米土地建住宅的合法性問題。筆者認為,由於張某與王某之間的房屋買賣行為無效且張某不能享有原宅基地使用權這一大前提,縣政府在張某未能提供拆遷房屋及所附土地合法權源證明的情況下,在張某房屋被拆除後,批准張某使用100平方米土地建造住宅,存在行政過錯,批准文件應予撤銷。
關於張某向南山村購買住宅南側地塊的定性問題。筆者認為,張某通過向南山村付一定的費用,並對承包戶進行一定的補償,南山村同意其使用住宅南側地塊,且張某確已實施佔地行為,而且這一行為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之後,南山村和張某這一行為的實質是非法轉讓土地使用權。張某所佔的340平方米土地,其中的100多平方米在縣政府批准文件撤銷後,土地應當收回。張某如拒不歸還的,以非法佔地論處。其餘240平方米土地自始至終未經批准,應以非法佔地論處。
關於土地登記和國有土地使用證如何處理的問題。筆者認為,鑒於張某所佔340平方米土地不是合法取得,縣國土資源局為其辦理土地初始登記和變更登記,系錯誤登記。根據《土地登記規則》第七十一條的規定,縣國土資源局應當及時辦理更正登記,報經縣政府同意後注銷該宗土地的國有土地使用證。由於張某所佔340平方米土地,一直未辦理徵收(徵用)手續,其所有權應仍屬南山村集體所有。縣國土資源局應將張某所佔340平方米土地變更登記為南山村集體所有。一般情況下,集體土地上不能設定抵押權,故縣國土資源局應同時注銷土地使用權抵押登記。銀行因抵押權不能實現而造成的損失,應通過司法途徑等解決。
關於地上建築物的處理。由於張某所佔的340平方米土地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的規定,應當責令張某退還非法佔用的土地,沒收在非法佔用土地上新建的建築物和其他設施。處罰執行完畢後,縣政府可報經有批准權的政府批准,將該340平方米土地徵收為國有,經評估後,將該340平方米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設施一並公開招標拍賣掛牌出讓。
本案中,縣政府在張某未能提供拆遷房屋及所附土地合法權源證明的情況下,批准張某使用100平方米土地建造住宅,存在行政過錯,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縣國土資源局在該宗土地尚未被徵收為國有土地、張某沒有提供340平方米土地合法權源證明等必要資料的情況下,為其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初始登記,後為其補辦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存在行政過錯,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由於縣政府和縣國土資源局的行政過錯,給張某造成的損失,張某有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的有關規定,依法提起國家賠償。

⑻ 建築工程法規案例分析題

我想法院會按規章制度來處理。

熱點內容
非全日製法律碩士學費 發布:2025-02-05 15:39:35 瀏覽:993
民法課推薦 發布:2025-02-05 15:33:50 瀏覽:4
昌平法院法官遭槍殺 發布:2025-02-05 15:33:45 瀏覽:56
單位規章制在哪公示 發布:2025-02-05 15:30:02 瀏覽:759
法律碩士研究生找工作 發布:2025-02-05 14:15:24 瀏覽:474
刑事訴訟法歷年司考真題 發布:2025-02-05 14:11:59 瀏覽:868
紀律責任與法律責任關系 發布:2025-02-05 13:56:59 瀏覽:766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