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條例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條例

發布時間: 2022-05-17 10:36:40

⑴ 通用語言文字法規

你好,作為一個法律人,我可以幫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因此此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望採納

⑵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否規定:「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規定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為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及其健康發展,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各民族、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第十八條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

《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第十九條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和影視話劇演員、教師、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當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准;對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準的,分別情況進行培訓。

⑶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什麼為標准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為標准,《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八條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3)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條例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條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通過漢語文課程教授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的漢語文教材,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

第十一條漢語文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漢語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釋。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下列哪些情形,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文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第十四條 下列情形,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

1、廣播、電影、電視用語用字;

2、公共場所的設施用字;

3、招牌、廣告用字;

4、企業事業組織名稱;

5、在境內銷售的商品的包裝、說明。

地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是為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及其健康發展,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

2000年10月31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八次會議修訂通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此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⑸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以什麼為基本的播音用語

普通話。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廣播電台、電視台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以熱河省承德市灤平縣為普通話標准音的主要採集地,1955年,確定現代標准漢語名稱由國語改稱普通話,作為國家通用語言寫入憲法,制定標准後於1956年2月6日由國務院發布《關於推廣普通話的指示》,向全國推廣。

普及:

普通話作為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已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和外國人學習漢語的首選語言。

截至2015年,中國70%人口具備普通話應用能力,尚有約4億人只局限於聽懂的單向交流。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攻堅工程實施方案》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基本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具體為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

⑹ 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什麼

《中國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內容如下:

第九條

國家機關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公務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條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通過漢語文課程教授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的漢語文教材,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

第十一條

漢語文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 漢語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釋。

第十二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以普通話為基本的播音用語。 需要使用外國語言為播音用語的,須經國務院廣播電視部門批准。

第十三條

公共服務行業以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服務用字。因公共服務需要,招牌、廣告、告示、標志牌等使用外國文字並同時使用中文的,應當使用規范漢字。 提倡公共服務行業以普通話為服務用語。

第十四條

下列情形,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

(一)廣播、電影、電視用語用字。

(二)公共場所的設施用字。

(三)招牌、廣告用字。

(四)企業事業組織名稱。

(五)在境內銷售的商品的包裝、說明。

第十五條

信息處理和信息技術產品中使用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應當符合國家的規范和標准。

第十六條

本章有關規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

(一)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公務時確需使用的。

(二)經國務院廣播電視部門或省級廣播電視部門批準的播音用語。

(三)戲曲、影視等藝術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四)出版、教學、研究中確需使用的。

第十七條

本章有關規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體字、異體字:

(一)文物古跡。

(二)姓氏中的異體字。

(三)書法、篆刻等藝術作品。

(四)題詞和招牌的手書字。

(五)出版、教學、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

第十八條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 《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第十九條

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 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和影視話劇演員、教師、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當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准;對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準的,分別情況進行培訓。

第二十條

對外漢語教學應當教授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6)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條例擴展閱讀

第二十六條

違反本法第二章有關規定,不按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使用語言文字的,公民可以提出批評和建議。 本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的人員用語違反本法第二章有關規定的,有關單位應當對直接責任人員進行批評教育;拒不改正的,由有關單位作出處理。

城市公共場所的設施和招牌、廣告用字違反本法第二章有關規定的,由有關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予以警告,並督促其限期改正。

⑺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哪些情況可以使用方言

除國家政府機關、學校及其他類教育機構、文化傳媒播音用語,及一般公共服務行業以外一般可以使用方言;但是,為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化、標准化及其能健康發展,使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促進各民族、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應積極推廣使用普通話!!
「第十六條 本章有關規定中,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使用方言:
(一)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執行公務時確需使用的;
(二)經國務院廣播電視部門或省級廣播電視部門批準的播音用語;
(三)戲曲、影視等藝術形式中需要使用的;
(四)出版、教學、研究中確需使用的。」

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

這部法律的頒布實施是我國人民語文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標志著我國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工作開始走上法制軌道。
一、國家為什麼要制定語言文字方面的專門法律
1.把語言文字工作納入法制軌道
2.社會上語言文字立法的呼聲高
二、立法指導思想和目的
1.立法指導思想:與《憲法》等有關法律保持一致;堅持新時期語言文字的方針、政策,促進語言文字規范化、標准化,使語言文字在社會生活中更好地發揮作用;在語言文字應用管理中,要體現主權意識,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
2.立法目的:主要解決三大問題。
第一,用法律的形式確定普通話、規范漢字作為我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地位。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言、多文種的國家,有56個民族,近百種語言,30多種現行文字。處理好語言文字問題,對維護國家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具有重要意義。我國現行的語言文字,地位一律平等,但通用的范圍不同,分為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民族自治地方、少數民族聚居地方通用的語言文字兩個層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普通話和規范漢字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在全國范圍內通用,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在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數民族聚居地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和當地通用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可同時使用。
第二,用法律形式確定公民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方面的權利,以及部分行業從業人員在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方面的義務。
權利:公民有學習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權利。
義務: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教師以及從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公共服務行業的人員,在履行職務時應當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
第三,對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進行管理。
主要管理黨政機關、學校、新聞媒體和公共服務行業以及公共場合的用語用字。(見「主要調整對象」)
三、適用范圍和主要內容
1.《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的適用范圍是: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即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2.主要內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共四章二十八條。主要包括:立法目的,調整對象,語言政策,公民的語言權利,政府在語言文字工作方面的職責和主要工作,語言文字應用的總原則,獎勵,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語言文字的管理體制,法律責任,附則。
四、主要調整對象
主要調整對象:語言文字使用中的政府行為和大眾傳媒、公共場合的用語用字,即國家機關、學校、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公共服務行業,以及公共設施、信息技術產品、招牌、廣告、企業事業組織名稱和在境內銷售的商品包裝、說明的用語用字。

⑼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有哪些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二條:「本法所稱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普通話和規范漢字。」此法確立了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法定地位。

學習和掌握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每一個中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是加強民族團結,增強民族凝聚力,早日實現「中國夢」的基礎。推廣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是為了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十條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通過漢語文課程教授普通話和規范漢字。使用的漢語文教材,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

第十一條漢語文出版物應當符合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漢語文出版物中需要使用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當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作必要的注釋。

⑽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國家機關以()為公務用語,用字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規定,國家機關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公務用語,用字。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應當有利於維護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有利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有利於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
下列情形,應當以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為基本的用語用字:
1、廣播、電影、電視用語用字;
2、公共場所的設施用字;
3、招牌、廣告用字;
4、企業事業組織名稱;
5、在境內銷售的商品的包裝、說明。國家頒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管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支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豐富和發展。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由國務院語言文字工作部門負責規劃指導、管理監督。
國務院有關部門管理本系統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使用。
國家頒布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和標准,管理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社會應用,支持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教學和科學研究,促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規范、豐富和發展。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第九條 國家機關以普通話和規范漢字為公務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三條 公共服務行業以規范漢字為基本的服務用字。因公共服務需要,招牌、廣告、告示、標志牌等使用外國文字並同時使用中文的,應當使用規范漢字。
提倡公共服務行業以普通話為服務用語。
第十八條 國家通用語言文字以《 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拼寫和注音工具。
《漢語拼音方案》是中國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獻羅馬字母拼寫法的統一規范,並用於漢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領域。
初等教育應當進行漢語拼音教學。


第十九條 凡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崗位,其工作人員應當具備說普通話的能力。
以普通話作為工作語言的 播音員、節目主持人和影視話劇演員、教師、 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應當分別達到國家規定的等級標准;對尚未達到國家規定的普通話等級標準的,分別情況進行培訓。

熱點內容
法律碩士研究生找工作 發布:2025-02-05 14:15:24 瀏覽:474
刑事訴訟法歷年司考真題 發布:2025-02-05 14:11:59 瀏覽:868
紀律責任與法律責任關系 發布:2025-02-05 13:56:59 瀏覽:766
行政法規立法程序是什麼 發布:2025-02-05 13:51:27 瀏覽:52
昆明市司法鑒定 發布:2025-02-05 13:30:52 瀏覽:984
李晨被法院 發布:2025-02-05 13:19:50 瀏覽:10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