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教育法規的作用

教育法規的作用

發布時間: 2020-12-23 00:03:12

❶ 法律的教育作用

論文格式最好…… 這要求太高了吧……

簡單說一下好了。

法的作用分為規范回作用和社會答作用
法的教育作用屬於法的規范作用。具體表現在:通過法律的實施,法律規范對人們今後的行為發生直接或間接的誘導影響。
法的教育作用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

❷ 教育法律的實施有什麼重要性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迫切,這就使得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和深度都需要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高校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肩負著提高人才水平技術的重要任務。但是,在實施高校教育的同時,學校仍然存在一些違紀違法的現象,這些現象將會對學生的成長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需要引起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2實施高校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校教學中開展法律教育工作,能夠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法律素質,這樣就能夠提高學生的法律意識。法律教育對於提高學生的法律概念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也是適應當代青年人才培養的需要。法律是用來保護人們的權利和利益,用來懲罰罪犯,自然就會對學生的道德教育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想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修養就需要開展有效的法律教育。加強高校的法律教育,能夠有效提高高校學生的法律意識,使得他們的素質得到全面的提高。

3高校法律教育的現狀

3.1學生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大學生正處於一個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階段,但許多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能力還比較薄弱,大學生的法律意識是比較片面的,對法律的理解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理解。大學生的法律意識還是相對比較被動,對法律研究和內部需求還缺乏一定的研究,高校法律教育的的環境和學校的工作不到位,大多數學生沒有意識到法律的實際作用,沒有感覺到學習法律知識是自己進行生存的必要,甚至一些學生認為法律和自己沒有太大的關系。

3.2高校法律教育的教學效果不明顯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許多法律教師一直是按照以前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教師在課堂教學更多的只是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把課堂變成了老師展示的地方,以便教學過程中必然會顯得枯燥乏味。採取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將會直接導致學生學習法律的熱情不高,這樣就更不會談學生受到法律教育的影響了。一些接受法律教育的學生,其中大多是採取一種敷衍的態度,對法律的認識還只是比較淺薄,不能夠將學習法律知識和生活實際有機結合在一起,這樣就很難用法律來調節他們的學習行為。

3.3高校法律教育的說服力不強高校的管理還處於一種無法可依的狀態,許多學校也逐漸意識到自己管理中存在的缺陷和薄弱環節,並且逐漸意識到加強學校管理的必要性。許多高校由於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如社會因素的干擾、學校的管理機制和系統不夠完善,管理方法不靈活等。總是存在一些學生違反了紀律、違反法律的現象,學校對學生的要求不嚴格,甚至只是採取簡單的方法進行懲罰,所以很容易出現一些紀律事件還沒有得到處理,另一些紀律情況就會再次發生。學校在開展法律教育的過程中,其說服力和法律效應還不明顯,不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

4加強高校法律教育的具體措施

4.1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法律教育大多數大學生還沒有形成良好的自主性和主動性,學生還缺乏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再加上法律教育的內容比較空,而且比較大,學生自然就會聯想到法律教育就是政治教育的延伸。教師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採取靈活的教育方法,並且從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出發,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開展一些實踐活動,如開展社會調查、參觀監獄、創建模擬法庭等,學校還可以設立法律廣播節目,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獲得法律經驗,了解法律的含義。通過這些方法,不僅能夠使得學生將法律理論和實踐進行有機結合,還能夠豐富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對法律效果和社會價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從而能夠提高法律教育的教學效果。

4.2營造良好的法律教育環境為了能夠提高大學生法制教育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法律教育環境,高校作為為社會輸送人才的場所,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環境,這對於提高學校法律教育具有非常明顯的效果。高校開展法律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建立一個良好的法制教育環境,這樣不僅有利於學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開展,從而能夠進一步提高法律教育的效果。法律教育過程中需要採用創新的教育方法,通過靈活和創新的教育手段,能夠讓學生改變以往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從而將自身的法律知識應用到社會生存當中只有用使用這種方式,才能夠提高法律教育的實效性。

4.3加強學校的內部管理大學生法律意識的提高僅僅由於課堂教育是很難達到良好的效果,應該需要學校和社會各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校企合作進行管理和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法律教育的效果能夠得到體現。學校內部管理井井有條,整個學校的環境和氛圍都是和諧的,這樣就有利於學生法律知識的學習。學校的管理人員加強學校內部的管理,重要就是需要依法行政,學校依法進行內部管理,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都能夠合法化,學生就能夠體驗到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

5總結

總之,我國高校對於學生的法制教育還比較薄弱,高校管理人員需要意識到高校法律教育的重要性。高校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法律教育,創造一個有利的法律環境,採用創新的法律教育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夠提高高校法律教育的實效性。

❸ 學習教育法律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有哪些作用

在《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的相關條文中,明確指出專了作為教屬師所不應去做的言行,以及對學生要平等對待的原則。品讀條文,對照自己,覺得自己能夠按照相關規定指導自己的實踐,規范自己的行為。在教育教學中努力做到為人師表,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為學生營造了既寬松又有序,既民主又自主的學習、生活氛圍,讓學生在快樂與幸福中得到發展。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始終牢記法律法規的條文,充分做到尊重學生人格,不歧視學生,對學習或平行存在問題的學生多方想辦法樹立其信心,但有時也有耐心不夠的時候,今後要學會尋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用顯微鏡看其不足,我們彼此一定都會多得許多快樂。

❹ 我國頒布了哪些教育法律和法規呢

一、教育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版
3、中華人民共和權國義務教育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
二、教育行政法
1、教師資格條例
2、幼兒園管理條例
3、學校體育工作條例
4、學校衛生工作條例
三、教育部門規章
1、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2、中小學幼兒園安全管理辦法
3、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
4、實施教育行政許可若干規定
5、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
四、相關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❺ 我國法律的作用是什麼

指引作用:體現在用法律指引自己應該如何行為;評價作用:體現版在通過法律判斷他人的行權為是否合法。

預測作用:體現在掌握法律以後,就可以預測到某種行為會否受到法律制裁,受怎麼樣的法律制裁;教育作用:是指法律教育所有公民如何守法;強製作用則體現在,對個別違法犯罪的人,法律會強制性地制裁犯罪者。

(5)教育法規的作用擴展閱讀:

法的特徵:法律是一種概括、普遍、嚴謹的行為規范;法律是國家制定或認可的行為規范;法律是國家確認權利和義務的行為規范;法律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施的行為規范;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的行為規范;法律是具有普遍性的社會規范。

法的本質:法是被提升為國家意志的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

法的社會性:法的基本屬性——階級性;法的社會性。在階級社會中,法在實現統治階級職能的同時,還"執行由一切社會性質產生的各種公共事務"的職能。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和政治的進步,法所具有的為公共利益服務的社會職能,在有關經濟、科技、環境等法律部門中所起的積極作用,正日益取得發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法律

❻ 法律有什麼作用法律有沒有教育的作

法的作用:
1. 指引作用 對本人行為的指引
2. 評價作用 判斷、衡量他人行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評價作用
3. 教育作用 這種作用的對象是一般人的行為。
4. 預測作用 依靠作為社會規范的法律,人們可以預先估計到他們相互之間將如何行為。
5. 強製作用 制裁、懲罰違法犯罪行為,預防違法犯罪行為,增進社會成員的安全感。

❼ 教育法規和教育法有什麼區別

教育法規是來有關教育方面的法自令、條例、規則、規章等規范性文件的總稱,也是對人們的教育行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行為規則的總和。它是由國家政權機關制訂,以國家暴力機器為後盾而實施的,對人們接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起著保護和規范的作用。

❽ 法律的教育作用實現的方式主要有

A通過對法律的學習和了解 B通過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制裁
D通過指引作用

❾ 法的指引作用和教育作用怎麼區別

法的指引作用和教育作用的區別在於:所針對的主體對象主體不同。

法的指引作用針對的主體對象是人們自己,對每個人本人行為的指引;法的教育作用針對的主體對象是社會大眾,一般人的行為。

例如:法律的規定得到具體實施後,對普通人將來的行為會產生影響,這表明法律具有教育作用。——對應的主體是普通人,因此是教育作用。

在法的規范作用里,按照規范的對象人的不同,我將規范作用分為指引作用、評價作用、教育作用、預測作用和強製作用。這五種規范作用的區別就在於他們所對應的人是不同的。

1、指引作用:人們自己。

2、評價作用:他人。

3、教育作用:社會大眾(一般人)

4、預測作用:人們相互間。依照法律規范預測本人和對方(雙方)的行為及行為的法律後果。

5、強製作用:僅針對違法犯罪人員。

(9)教育法規的作用擴展閱讀:

法的作用,根據對象的不同,分為規范作用和社會作用。其中:

1、規范作用的對象是人,是從法是調整人們行為的社會規范這一角度提出來的。這里的人包括自己、他人、社會大眾、違法犯罪分子等,針對不同的人又體現為不同的規范作用。

2、社會作用的對象是整個的社會關系,是從法在社會生活中要實現一種目的的角度來認識的。其中包括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

兩者之間的關系為:規范作用是手段,社會作用是目的。

法律的最終作用:就是維護社會秩序,保障社會群眾的人身安全與利益。

❿ 我國教育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一、教育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5、《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6、《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10)教育法規的作用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第十七條國家實行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

國家建立科學的學制系統。學制系統內的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的設置、教育形式、修業年限、招生對象、培養目標等,由國務院或者由國務院授權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第十八條國家制定學前教育標准,加快普及學前教育,構建覆蓋城鄉,特別是農村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採取措施,為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提供條件和支持。

第十九條 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採取各種措施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就學。

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以及有關社會組織和個人有義務使適齡兒童、少年接受並完成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

第二十條 國家實行職業教育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

各級人民政府、有關行政部門和行業組織以及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採取措施,發展並保障公民接受職業學校教育或者各種形式的職業培訓。

國家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繼續教育,使公民接受適當形式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業務等方面的教育,促進不同類型學習成果的互認和銜接,推動全民終身學習。

第二十一條 國家實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

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並由國家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

第二十二條 國家實行學業證書制度。

經國家批准設立或者認可的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頒發學歷證書或者其他學業證書。

第二十三條 國家實行學位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依法對達到一定學術水平或者專業技術水平的人員授予相應的學位,頒發學位證書。

第二十四條 各級人民政府、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和企業事業組織應當採取各種措施,開展掃除文盲的教育工作。

按照國家規定具有接受掃除文盲教育能力的公民,應當接受掃除文盲的教育。

第二十五條國家實行教育督導制度和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評估制度。

熱點內容
惡語傷人負什麼法律責任 發布:2025-04-03 08:00:54 瀏覽:483
勞動法合同法44條 發布:2025-04-03 07:42:31 瀏覽:754
逾期利息司法解釋 發布:2025-04-03 07:29:21 瀏覽:358
道德講堂標記 發布:2025-04-03 07:28:28 瀏覽:245
合同法不包括那一項 發布:2025-04-03 07:27:57 瀏覽:843
國籍法合同法效力 發布:2025-04-03 07:22:50 瀏覽:935
考研刑法哪個學校好 發布:2025-04-03 07:00:50 瀏覽:47
法院凌鴻 發布:2025-04-03 06:34:29 瀏覽:391
望江最好律師 發布:2025-04-03 06:25:55 瀏覽:517
行政訴訟法中的原告適格 發布:2025-04-03 06:18:16 瀏覽: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