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我國增塑劑法規

我國增塑劑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17 14:33:28

⑴ 國家是否有規定塑料製品中的鄰苯二甲酸二乙酯的添加量如果有,是多少

常用的增塑劑是DOP(也作DEHP),鄰苯二甲酸二辛酯,或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是這樣的:普通產品沒有國家規定,以前GB9685《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劑衛生標准》中規定DOP用量不超過40%,但不知道這個標準是不是還有效。現在到歐美日本的塑料中是不允許檢出DOP等鄰苯類增塑劑的。 鄰苯二甲酸二乙酯這種增塑劑不常用的,不是太清楚,你可以參考上面那個看看。

⑵ 增塑劑對人有哪些危害

1、可通過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等途徑進入人體,國內外研究發現,人群PAEs污染狀況已相當嚴重,在早熟女童血液中、育齡期婦女尿樣及母乳中均檢測到PAEs。近年來,這類化合物引起的環境健康危害,受到環境科學、公共衛生領域、媒體甚至普通大眾的廣泛關注。

2、急性毒性較低,大鼠LD50分別為經口30~34g/kg,腹腔注射15~30g/kg,靜脈注射1~2g/kg,小鼠LD50為33.32g/kg,兔為33.9g/kg,豚鼠為26.3g/kg。

3、致癌致畸致突變作用:PAEs可作用於細胞的染色體,使染色體的數目或結構發生變化,從而使一些組織、細胞的生長失控,產生腫瘤。如發生在生殖細胞,則可造成流產、畸胎或遺傳性疾病。

(2)我國增塑劑法規擴展閱讀:

增塑劑廣泛用於食品包裝、醫療衛生用品、油漆等工業產品中,環境、飲用水中也存在極其微量的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通常情況下,人群日常暴露水平極低,對人體健康尚無明顯影響。

DEHP等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健康的影響取決於其攝入量。以60公斤體重的成人來講,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食品與葯品監管局和歐盟分別認為,終身每人每天攝入1.5、2.4和3.0毫克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攝入9.0毫克,也是安全的。

⑶ 玩具製造 原材料有哪些

玩具生產的重要原料-塑料增塑劑產業環保化創新迫在眉睫
一、我國增塑劑市場面臨環保壓力
增塑劑是世界產量和消費量最大的塑料助劑之一。近年來,我國已成為亞洲地區增塑劑生產量和消費最多的國家。隨著世界各國環保意識的提高,醫葯及食品包裝、日用品、玩具等塑料製品對主增塑劑DOP等提出了更高的純度及衛生要求,但目前國內企業生產的主增塑劑在許多性能上特別是衛生、低毒性等都難於滿足環保的要求。歐盟和俄羅斯先後從中國進口的塑料玩具中發現原產於中國一些塑料玩具中發現含有有毒的聚氯乙烯增塑N-一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和鄰苯二甲酸二乙基己酯(DEHP,或叫DOP)。

長期以來增塑劑主要以鄰苯類產品為主,但隨著DOP在食品、醫葯工業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人們對它的毒性也越來越重視。有人發現,當人們輸入在聚氯乙烯塑料袋內貯存的血液後,在人體內,特別在肺部內發現有DOP產品存在。1982年權威的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對DOP的致癌性進行了生物鑒定,』其結論是: DOP是大鼠和小鼠的致癌物,能使嚙類動物的肝臟致癌。於是,關於DOP的毒I生引起了全球的注意。盡管是否會使人致癌的說法到目前仍爭論不休,但由於其存在潛在的致癌嫌疑,各國都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美國環境保護總局根據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結果,已經停止了6種新的鄰苯二甲酸酯類工業的生產,DOP只限於在高水含量的食品包裝使用,肉類包裝必須使用其它無毒增塑劑產品來替代;瑞士政府已決定在兒童玩具中禁止使用DOP:德國在與人體衛生、食品相關的所有塑料製品中禁止加入DOP:日本在醫療器械相關產品中禁止加入DOP,僅限於在工業塑料製品中應用。

根據歐美日韓等國的研究結果和頒布的標准,DOP(DEHP)比DOA(DEHA)危害更大。如歐洲食品安全機構EFSA規定,在人體內DEHA濃度達 0.3毫克/千克以上被認為是不安全的,而DEHP的濃度達到0.05毫克/千克以上就被認為是不安全的。DOA、DOP日前均為在國內聚氯乙烯食品保鮮膜廣泛應用的增塑劑品種。特別DOP是用量最大的增塑劑品種,而且人量用於食品包裝產品中。我國PVC保鮮膜中允許使用的十個主增塑劑中,第一個是己二酸二辛酸(即DEHA,簡稱DOA),後面的三個為鄰苯二甲酸酯DBP、DOP、DIOP,它們的毒性都相對人於DEHA,由於DOA生產成本較高,所以國內PVC保鮮膜的生產企業絕大部分用DOP、DBP為主增塑劑,這樣生產出來的保鮮膜,尤其是用在含脂肪較高的肉類製品上,或者用它包裹食品在微波爐中加熱時,其增塑劑遷移入被包食物的機會將更多,對人類健康造成潛在的危害性。但是,用在蔬菜,特別在食用前或製作食品前要進行清洗的品種上,相對就安全些。

盡管國際上對於DOP是否致癌到目前仍爭論不休,但對DOP存在潛在的致癌危險,國際上已開始採取相應的措施,限制DOP的使用范圍。美國環境保護總局根據國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結果,已經停止了六種鄰苯二甲酸脂類的工業生產;瑞士政府決定在兒童玩具中禁止使用DOP;德國已在與人體、衛生食品相關的所有塑料製品中禁止使用DOP:在日本,DOP作為塑料助劑僅限於在廠業塑料製品中應用。目前,全球已加快了無毒增塑劑產品的研發力度,特別加快了衛生要求高的塑料製品基礎應用研究。而在我國,已被國外淘汰的DOP等增塑劑還大有市場,而且增塑劑生產企業對於無毒新型增塑劑的開發和推廣並沒有引起足夠關注。國內市場上80%的增塑劑都是DOP、DBP(鄰苯二甲酸二丁酯)等增塑劑,價格低廉是最關鍵的因素。國家標准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助劑使川衛生標准》也把 DOP列為可用於食品包裝的增塑劑品種之一。

同濟大學最新檢測結果表明,用塑料桶裝食用油,食用油中會溶進對人體有害的增塑劑。同濟大學基礎醫學院歷曙光教授領導的科研小組分別採集了市場上不同品牌和不同出廠日期的塑料桶裝大豆色拉油、調和油、花生油,以及市場上銷售的散裝豆油、某快餐店煎炸食物的固體起酥油、居民廚房抽油煙機收集的冷凝油等檢測樣品。科研小組對這些樣品進行測定後發現,兒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裝食用油中,都含有「鄰苯二甲酸二酯(DBP)」和「鄰苯二甲酸二辛酯(DOP)」,這兩種增塑劑是塑料工業中經常使用的酞酸酯類增塑劑,而未使用塑料容器盛裝的散裝豆油和固體起酥油中,幾乎不含增塑劑。由此推定,食用油中檢出的增塑劑,主要米源於其塑料容器。目前,我國千千萬萬家庭一日三餐吃的油,大部分是從市場上購買的塑料桶裝食用油。然而目前國家標准中並沒有將增塑劑列入食用油檢驗的理化指標中,而且也沒有對增塑劑的含量作出規定和要求。由於我國相關標准滯後,這其實只是增塑劑污染的「冰山一角」。增塑劑使用范圍之廣,污染面積之大,影響人數之多,比農葯、DDT等有過之而無不及。

二、環保增塑劑新產品

企業要加大研發的力度,開發出新的增塑劑品種,繞過技術壁壘,重新佔領國際市場。目前世界上對於環保增塑劑研製明顯滯後於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隨著科技的進步,一些傳統的材料可能會被淘汰,而研發無害、價廉、助劑效果好等優點的新型環保增塑劑作為替代材料,是當下塑膠製品行業發展的關鍵一環。

1.檸檬酸酯類

檸檬酸酯類產品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環保塑料增塑劑,無毒無味,可替代鄰苯二甲酸酯類傳統增塑劑,廣泛用於食品及醫葯儀器包裝、化妝品、日用品、玩具、軍用品等領域,同時也是重要的化工中間體。其中乙醯檸檬酸酯性能更為優越,用途更廣,不僅是無毒無味的綠色塑料增塑劑,還可作為聚偏氯乙烯穩定劑、薄膜與金屬粘合的改良劑,其粘合物長時間浸泡於水中仍具有很強的粘合力。

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已先後出台規定,允許檸檬酸酯類產品作為兒童玩具、衛生用品、醫療器械、人造革等與人體密切相關產品且衛生要求較高的塑料助劑之一。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開發檸檬酸酯。江蘇雷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把握市場發展趨勢,並且有長期從事增塑劑產品的生產和開發經驗,該公司在國內建成年產5000噸級檸檬酸酯裝置,產品有40%進入美國、日本、歐洲等地。

我國有條件大量生產的檸檬酸酯類,如檸檬酸三丁酯(TBC)、檸檬酸三辛酯(TOC)、乙醯檸檬酸三丁~(ATBC)、乙醯檸檬酸三辛~(ATOC),都認為是最安全的增塑劑,可以用於PVC的各種製品,但它在使用時較DOP易析出。目前我國已自行研製出環保增塑劑TBC,已於醫葯類製品中開始應用,今後,可以在其他生產行業逐步推廣。

2.1,2一環己烷二羧酸二異丙酯

l,2一環己烷一二羧酸二異丙酯是遷移性小,是一種無色透明略有氣味的無水液體,能溶於許多溶劑,與許多PVC常用增塑劑單體互容性良好,幾乎不溶於水,可用於胃管和輸液袋等許多軟醫用製品,可為玩具廠提供達到安全要求的理想解決方法,並達到歐盟新法規要求。

3.Eastman168增塑劑

伊士曼公司新推出的Eastmanl68增塑劑由於不含鄰苯二甲酸鹽有害物,一問世便受到了市場的廣泛歡迎。這種新刑增塑劑無毒,不含仿雌激素和抗雄激素物質,無致癌物質,不會引起過氧化物酶體增殖。對於那些止在尋找其他增塑劑用來生產可以放在嘴裡的兒童玩具廠商來說,Eastman168增塑劑是風險最低的選擇,是簡單易行的增塑劑替代品。這種增塑劑符合法規要求的最高標准,其無毒特性讓眾多玩具製造商者利消費者感到放心。該增塑料劑不需要再次配置,降低了因二次配置的錯誤導致昂貴的產品召回和顧客投訴產生的風險。由於具有較低的初粘性和卓越的粘度穩定性與可加工性,因此該增塑劑可以滿足高速的制模生產效率和循環周期要求,並且能保證表面厚度一致。

4.生物降解塑料用增塑劑

英國政府部分資助的一個項目成功開發山一種生物降解塑料用增塑劑,用於薄膜和其他軟包裝用聚乳酸(PLA)中,可大幅改善PLA的力學性能。該項目得到英國政府可持續發展技術啟動計劃的支持,它使常規硬PLA的柔性得以改進,其延伸度可從原來的5%提高到320%。這類增塑劑可被生物降解,它們在產品中的用量力助劑的10%~20%。這種改性劑基於PLA與聚乙烯乙二醇之間生成的嵌段共聚物。經過改性的PLA可在混合料中在20~25天消失。目前,該類助劑己實現工業化規模生產。

三、促進我國增塑劑的健康發展

1.解決增塑劑標准滯後問題

當前中國外貿出口面臨更加嚴峻的外部環境。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進口國以提高檢疫標准、增加檢測項目為手段,用技術貿易壁壘限制中國產品出口、保護本國產業的趨勢越來越明顯。目前,歐美日韓等國已經用檸檬酸酯類、環氧酸酯類等安全環保增塑劑作更新替代產品,紛紛出台在食品包裝、醫療用品、兒童玩具等與人體接觸的製品中禁用DOA、DOP的標准利法規,而在我國國家標准中,還明文規定允許使用DOA、DOP。雖然這些增塑劑品種是否致癌尚無定論,但由於我國的相關標准滯後,由此引起了國內許多塑料製品出口受阻、而含過時增塑劑的產品大舉入境等一系列問題,解決我國增塑劑標准滯後問題迫在眉睫。

2.推動風險評估工作的展開

歐洲增塑劑與中間體委員會(ECP1)技術:工作組主席、埃克森美孚石油和化工高級毒理學顧問ikePenman表示,判別某種增塑劑是否可用的決定因素是風險評估結果,而不是毒性檢測結果。中國增塑劑行業協會理事長司俊傑也認為,沒有科學依據的跟風與炒作,將有損於中國增塑劑及塑料工業健康發展,加強中國增塑劑毒性實驗與風險評估工作十分必要。

判別一種增塑劑是否可用、用在哪些方面,關鍵不在於動物實驗毒性結果,而是通過深入考察使用劑量與毒性的關系、接觸量與危害性的關系、物質遷移量和遷移速度與接觸量的關系,然後再制定相關的風險控制措施,通過科學分析與手段將其對公眾利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而單純依據危害性識別結果就採取限制性措施,是草率和不科學的。國際上對於包括增塑劑在內的化學品管理仍將越來越嚴格,也越來越科學。

歐盟關於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與限制制度將於2008年前實施,風險評估將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成為制定各種相關法案的依據。中國在增塑劑動物毒性實驗與風險評估方面的工作目前仍十分薄弱,這對行業健康發展十分不利,國內相關方面應重視開展風險評估工作。

3.促進增塑劑行業結構調整

增塑劑在為人類提供高品質塑料製品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只不過其品種結構在不斷地調整變化,新技術的開發速度在加快,新品種層出不窮,檢測手段更加先進,評估方法更加合理,增塑劑就是在這樣一種「開發一一應用一一毒理學試驗一一風險評估一一再開發」的循環中不斷進步的。因此,正確使用增塑劑是該行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而要做到這一點,增塑劑企業就應在結構調整上下功夫。國外正在大力推廣稱為無毒的或環保及可生物降解的增塑劑。所謂無毒和環保也是相對而言。如DIHCN(環己烷二羧酸二異壬酯)、E-l68增塑劑、EBN利BET(異辛酸和苯甲酸的多元醇混合酯)增塑劑、已二酸和多元醇縮合的聚脂型增塑劑等等。目前國內環保無毒增塑劑的生產正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副產品多,收率不高:二是產量低,成本高,好的產品如檸檬酸酯類,由於使用的催化劑價格高因而使增塑劑的成本相當高。另外,有的企業盡管生產出了檸檬酸酯類增塑劑,但由於不重視產品的市場推廣工作,用戶對其產品一無所知,仍會選擇價格便宜的、熟悉的增塑劑產品。由於加快淘汰有毒增塑劑和開發推廣新型無毒增塑劑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國內生產企業要下大力氣研究新的催化、分離工藝,盡快將性價比更高、安全性更可靠、對環境友好的新一代增塑劑產品推向市場。

4.根據應用領域細分市場

增塑劑是塑料助劑中最大的品種之一。目前全球增塑劑品種多達200多種,每個品種均有各自的物理和化學性能,應用領域各不相同。我國增塑劑行業經過兒十年發展,工業基礎己具有相當規模,生產技術也並不落後,而不同製品對衛生安全性能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根據應用領域將市場細分是避免增塑劑「惹禍」的重要手段。我國增塑劑企業在增加生產的同時,更應注意研究不同品種增塑劑在各種製品中的適配性,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為用戶提供指導性建議,用實踐和事實向消費者證明合理使用增塑劑將是安全的。

⑷ 有人知道增塑劑對環境的危害有哪些嗎

塑化劑,一般也稱增塑劑。增塑劑是工業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劑,在塑料加工中添加這種物質,可以使其柔韌性增強,容易加工,可合法用於工業用途。中國台灣廠商用一種常見的增塑劑DEHP(後陸續檢出DINP、DNOP、DBP、DMP、DEP等)代替棕櫚油配製的起雲劑也能產生和乳化劑相似的增稠效果。但是,業內人士指出,DEHP、DINP等塑化劑並不屬於食品香料原料。因此,DEHP不僅不能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許使用在食品包裝上。
塑化劑被證實會干擾人體內分泌,影響生殖系統,台師大研究團隊更發現,塑化劑會造成基因毒性,會傷害人類基因,長期食用對心血管疾病危害風險最大,對肝臟和泌尿系統也有很大傷害,而且被毒害之後,還會透過基因遺傳給下一代。
降低生殖能力
DEHP塑化劑多用於塑料材質,屬環境荷爾蒙,會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台灣已將其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不得添加在食品里。喝一瓶問題飲料,塑化劑含量即超過容許值。
增大心血管疾病風險
台師大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沈林琥和高雄醫學大學環境醫學研究中心教授李水龍研究團隊,經過一年時間,分析出這些塑化劑暴露產生的基因交互作用會造成心臟、肝臟和腎臟毒性,對人類疾病風險最大是心血管疾病。
長期大量攝取導致肝癌
塑化劑DEHP即鄰苯二甲酸酯,為人工合成的化學物質。據資料顯示,塑化劑DEHP將會對人體的生殖系統、免疫系統、消化系統帶來危害,如損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可能造成兒童性別錯亂,長期大量攝取還會導致肝癌。

⑸ 老師有談到PVC這種材料對環境有影響,歐盟國家對PVC開始禁止使用.我想知道PVC在中國是不是禁止使用的材料

眼下超市大量用來包裹熟食的PVC保鮮膜是否容易致癌?廣東省疾控中心有關專業人士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盡管目前還沒有法規明確禁止超市使用PVC保鮮膜作為食品預包裝材料,但PVC保鮮膜在遇油及遇高溫的情況下確實容易析出致癌物質,因此超市的做法存在一定風險。同時建議市民在家庭使用保鮮膜時,應盡量避免包裹含油量高的食物及高溫加熱。

專家分析

PVC產品標准待改進

該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指出,PVC(聚氯乙稀)材料中所含的氯乙烯以及增塑劑在遇油和高溫的條件下容易析出,析出的氯乙稀單體經過一定積累容易致癌。增塑劑的致癌性雖不明顯,但美國和歐洲都已有調查研究數據顯示,增塑劑中釋放出化學葯劑被人體長期吸收後會對內分泌產生嚴重干擾,導致男性精子質量下降以及新生兒先天缺陷等。因此幾年前歐洲各國就禁止將PVC作為食品包裝材料,美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發達國家目前已全面禁止使用PVC材料的食品包裝材料。而PE(聚乙烯)和PDVC(聚偏二氯乙烯)保鮮膜相對來說安全一些。

據悉,目前我國現行的PVC保鮮膜產品的衛生標准中,只針對溶出重金屬、溶出單體量和脫色實驗等少數幾項指標作了規定,而並未涉及到增塑劑的指標。我國的標准明顯落後於國際標准。廣東省疾控中心早在幾年前就開始申請這方面的課題,希望對PVC中有害物質的析出量作出具體分析,繼而對產品標准修改提出建議,但由於經費問題一直未能落實。

該專家指出,消費者在使用保鮮膜和保鮮袋時都應避免與高溫和含油食品,尤其是熟食和油炸食品接觸,以防有害化學物質析出。此外,使用一次性塑料碗盛熱湯,以及直接對盛有食物的一次性飯盒加熱也會出現類似問題,因此也應盡量避免。

⑹ 環保增塑劑的合成植物酯增塑劑

品名:合成植物酯(通過SGS機構REACH 標准138項認證)
價格低,增塑效果優異,不冒油,環保!
合成植物酯是替代二辛酯(DOP)/二丁酯(DBP)或者ATBC/DOTP等增塑劑使用,節約資金資源的新型環保增塑劑。
合成植物酯是一種新型環保增塑劑,是從多種植物里萃取,在一系列催化劑的作用下酯化生成的一種新型環保無毒增塑劑,
合成植物酯用於PVC製品用量分別高達 55 份(100份樹脂粉) 無析出現象。替代率在30%-100%之間。若與DOP、DBP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通過SGS機構ROHS、PAHs、17P、REACH認證。
典型應用:合成植物酯被用作基於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天然橡膠(NR)、 苯橡膠(SBR)、丁腈橡膠(NBR)和氯丁橡膠(CR)的各種製品的增塑劑。
顆粒類:電纜料顆粒、透明顆粒、軟管顆粒
搪塑類:搪塑玩具 (可出口歐盟等國家)
蘸塑類:PVC類一次性手套和其他蘸塑類產品
擠出類:汽車工業用的型材,連接件,管件,耐候和耐鹼金屬的型材以及吹塑膜
注塑類:塑料涼鞋、泡沫涼鞋等注塑類
發泡類:發泡軟硬板、發泡拖鞋
塗層類:人造革、充氣類產品、防護布用塗料,雨衣,浴室踏墊等
聚氨酯:PU人造革、保溫材料等
其 他:塗料、各種膠水 項 目 合成植物酯 DOP 色澤<Pt-Co法> 45~75 30~40 比重D 1.06~1.13 0.985 閃點<開皿式> 195~200 200 酯含量% 99 99.5 熱穩定性 70分鍾 53分鍾 增


能 煤油抽出損失(%24h230) 3 4.4 伸長率% 276 260 揮發損失(%24h) 2.3 3.8 環保指標 通過(Rohs、PaHs)認證 檸檬酸酯類產品作為一種新型綠色環保塑料增塑劑,無毒無味,可替代鄰苯二甲酸酯類傳統增塑劑,廣泛用於食品及醫葯儀器包裝、化妝品、日用品、玩具、軍用品等領域,同時也是重要的化工中間體。其中乙醯檸檬酸酯性能更為優越,用途更廣,不僅是無毒無味的綠色塑料增塑劑,還可作為聚偏氯乙烯穩定劑、薄膜與金屬粘合的改良劑,其粘合物長時間浸泡於水中仍具有很強的粘合力。
美國、歐盟等發達國家已先後出台規定,允許檸檬酸酯類產品作為兒童玩具、衛生用品、醫療器械、人造革等與人體密切相關產品且衛生要求較高的塑料助劑之一。我國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研究開發檸檬酸酯。江蘇雷蒙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把握市場發展趨勢,並且有長期從事增塑劑產品的生產和開發經驗,該公司在國內建成年產5000噸級檸檬酸酯裝置,產品有40%進入美國、日本、歐洲等地。
我國有條件大量生產的檸檬酸酯類,如檸檬酸三丁酯(TBC)、檸檬酸三辛酯(TOC)、乙醯檸檬酸三丁~(ATBC)、乙醯檸檬酸三辛~(ATOC),都認為是最安全的增塑劑,可以用於PVC的各種製品,但它在使用時較DOP易析出。目前我國已自行研製出環保增塑劑TBC,已於醫葯類製品中開始應用,今後,可以在其他生產行業逐步推廣。
1,2一環己烷一二羧酸二異丙酯是遷移性小,是一種無色透明略有氣味的無水液體,能溶於許多溶劑,與許多PVC常用增塑劑單體互容性良好,幾乎不溶於水,可用於胃管和輸液袋等許多軟醫用製品,可為玩具廠提供達到安全要求的理想解決方法,並達到歐盟新法規要求。 歐洲增塑劑與中間體委員會(ECP1)技術工作組主席、埃克森美孚石油和化工高級毒理學顧問MikePenman表示,判別某種增塑劑是否可用的決定因素是風險評估結果,而不是毒性檢測結果。中國增塑劑行業協會理事長司俊傑也認為,沒有科學依據的跟風與炒作,將有損於中國增塑劑及塑料工業健康發展,加強中國增塑劑毒性實驗與風險評估工作十分必要。
判別一種增塑劑是否可用、用在哪些方面,關鍵不在於動物實驗毒性結果,而是通過深入考察使用劑量與毒性的關系、接觸量與危害性的關系、物質遷移量和遷移速度與接觸量的關系,然後再制定相關的風險控制措施,通過科學分析與手段將其對公眾環境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而單純依據危害性識別結果就採取限制性措施,是草率和不科學的。國際上對於包括增塑劑在內的化學品管理仍將越來越嚴格,也越來越科學。 增塑劑在為人類提供高品質塑料製品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只不過其品種結構在不斷地調整變化,新技術的開發速度在加快,新品種層出不窮,檢測手段更加先進,評估方法更加合理,增塑劑就是在這樣一種「開發―應用―毒理學試驗―風險評估―再開發」的循環中不斷進步的。因此,正確使用增塑劑是該行業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而要做到這一點,增塑劑企業就應在結構調整上下功夫。國外正在大力推廣稱為無毒的或環保及可生物降解的增塑劑。所謂無毒和環保也是相對而言。如DIHCN(環己烷二羧酸二異壬酯)、台灣長春化學D-810增塑劑、EBN利BET(異辛酸和苯甲酸的多元醇混合酯)增塑劑、已二酸和多元醇縮合的聚酯型增塑劑等等。目前國內環保無毒增塑劑的生產正面臨兩大難題,一是副產品多,收率不高;二是產量低,成本高,好的產品如檸檬酸酯類,由於使用的催化劑價格高因而使增塑劑的成本相當高。另外,有的企業盡管生產出了檸檬酸酯類增塑劑,但由於不重視產品的市場推廣工作,用戶對其產品一無所知,仍會選擇價格便宜的、熟悉的增塑劑產品。由於加快淘汰有毒增塑劑和開發推廣新型無毒增塑劑已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國內生產企業要下大力氣研究新的催化、分離工藝,盡快將性價比更高、安全性更可靠、對環境友好的新一代增塑劑產品推向市場。

⑺ 我國規定塑料包裝分類和使用要求

PVC保鮮膜一時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食品保鮮膜按材質分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等種類。就材質而盲,PE和PVDC是安全的。PVC被廣泛地用於食品、蔬菜外包裝。它對人體的潛在危害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產品中氯乙烯單體殘留量(氯乙烯對人體的安全限量標准為小於lmg/kg).當人們接觸過量的氯乙烯後,會對人體健康帶來影響。

二是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加工助劑的種類及含量。現行國際標准和我國國家標准都允許限量使 』用已二酸二辛醇(即DOA)作為增塑劑(規定限量不超過35 )。我國一些超市生鮮產品如蔬菜、水果及熟食包裝大量採用PVC保鮮膜,這些產品8O 以上來自日本和韓國。PVC是一種硬塑料,要將它拉成透明柔軟的保鮮膜,必須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劑。PVC保鮮膜用的增基劑主要成分是乙基己基胺(DEHA),它是一種添加在合成樹脂材料中可增加產品柔韌性及彈性的物質,在PVC保鮮膜中含量約為4o%-50%,這種物質容易析出,隨著食物帶人人體,對人體造成致癌作用,特別是造成內分泌、荷爾蒙的紊亂,對人體造成比較大的危害。歐美、日本、韓國等至少5年前就禁止使用PVC保鮮膜,但遭淘汰的技術被引進到中國,成為合資或者獨資企業,主要有LG、三菱、三榮這三個品牌,產量占整個市場的7O 。國產保鮮膜企業起步較晚,因此技術比較新,都是PVC的替代產品PE,但市場份額只有3O 。

據對全國省市區的初步調查,國內生產食品保鮮膜的企業共47家,這些企業分布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廣東、重慶、四川等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其中,生產PE食品保鮮膜生產企業41家,生產PVC食品保鮮膜生產企業6家,分布在上海、遼寧、江蘇、浙江、福建、廣東。PVC食品保鮮膜生產企業絕大部分為中外合資或外國獨資企業,PVC食品保鮮膜年總產量約1萬噸。其中,1O 出口,9O 在國內各地銷售。PE食品保鮮膜年總產量約1萬噸。
2005年1O月,山東臨沂市衛生局衛生監督所在對全市食品包裝材料專項檢查中發現,相當一部分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不能說明盛裝食品用塑料袋的生產廠家,也不能提供相應的檢驗報告,食品用塑料包裝製品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目前一些不法商販仍在利用非食品用原料或用回收廢舊塑料再加工後生產劣質包裝材料。流入市場的這些所謂食品用塑料袋,不僅透明度低、彈性差,有的還有刺鼻氣味。
資料來源:www.abplas.com.cn

⑻ 關於食品中塑化劑殘留的國家標准

《GB 31604.3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 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和遷移量的測定》中18項塑化劑為:

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鄰苯二甲酸二異丁酯(DIBP)、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二(2-甲氧基)乙酯(DMEP)、鄰苯二甲酸二(4-甲基-2-戊基)酯(BMPP)、鄰苯二甲酸二(2-乙氧基)乙酯(DEEP)、鄰苯二甲酸二戊酯(DPP)、鄰苯二甲酸二己酯(DHXP)、鄰苯二甲酸丁基苄基酯(BBP)、鄰苯二甲酸二(2-丁氧基)乙酯(DBEP)、鄰苯二甲酸二環己酯(DCH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苯酯(DPhP)、鄰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壬酯(DNP)。

1.本方法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定量限為50.0mg/kg,其餘17種鄰苯二甲酸酯定量限為5.00mg/kg。

2.本方法對水基、酸性食物、酒精類食品模擬物中鄰苯二甲酸二烯丙酯(DAP)定量限為0.01mg/kg,其餘鄰苯二甲酸酯類化合物的定量限為0.1mg/kg。

我們生產的食品級硅膠密封圈通過《GB 31604.30-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准 食品接觸材料及製品 鄰苯二甲酸酯的測定和遷移量的測定》,標准規定: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定量限為50.0mg/kg,其餘17種鄰苯二甲酸酯定量限為5.00mg/kg。我們的檢測報告上方法檢出限/定量限為1mg/kg,遠遠高出國家標准。受委託檢測單位為:國家食品接觸材料檢測重點實驗室 常州進出口工業及消費品安全檢測中心

《衛生部關於通報食品及食品添加劑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最大殘留量的函(衛辦監督函〔2011〕551號)》指出:食品、食品添加劑中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鄰苯二甲酸二異壬酯(DINP)、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最大殘留量分為:1.5mg/kg、9.0mg/kg和0.3mg/kg。(註:殘留量=含量)

⑼ 阻燃pp可以添加70度氯化石蠟嗎

摘要 在我國的增塑劑行業中, 氯化石蠟是僅次於DOP的第二大類增塑劑.目前氯系阻燃增塑劑正在向著無污染、高純度、高熱穩定性、高含量的方向發展,其代表性產品為氯化石蠟—70。隨著以塑代木. 以塑代鋼的發展和各項阻燃法規的建立、健全及更嚴格的執行法規的進一步完善和對PVC塑料門窗、室內裝飾PVC板磚、牆紙、落水管材等阻燃性能的重視, 在國內已經形成一個大的潛在場, 在國外經過30多年的應用開發, 已將氯化石蠟一70用於所有的通用塑料製品中.隨著塑料工業的發展,社會對塑製品塑料管材、農用薄膜, 裝飾材料等的需求強勁.使氯烴70受用戶青睞, 從而呈現購銷兩旺之勢。

熱點內容
考研刑法學碩 發布:2025-02-05 12:21:09 瀏覽:764
永遠居留條例 發布:2025-02-05 12:05:08 瀏覽:796
美國律師守則 發布:2025-02-05 11:15:41 瀏覽:138
李金律師 發布:2025-02-05 10:43:25 瀏覽:36
法學背書知乎 發布:2025-02-05 10:16:42 瀏覽:815
生活中行政法事例 發布:2025-02-05 10:08:49 瀏覽:990
省司法廳張敏 發布:2025-02-05 10:08:43 瀏覽:375
公司監事需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發布:2025-02-05 10:03:50 瀏覽:68
日本古代刑法圖片 發布:2025-02-05 10:03:05 瀏覽:104
司法考試考點組 發布:2025-02-05 09:29:15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