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法規定
1. 消法對於退換貨的法律規定是怎麼樣的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同時,經營者應當在簽收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向消費者返還已支付的貨款。
一方面,消費者退回的商品應當完好。商品能夠保持原有品質、功能,包括商品本身、配件、商標標識、使用說明書等齊全的,視為商品完好。消費者基於查驗需要而打開商品包裝,或者為確認商品的品質、功能而進行合理的調試不影響商品的完好。
另一方面,經營者對能夠完全恢復到初始銷售狀態的無理由退貨商品,可以作為全新商品再次銷售;對不能夠完全恢復到初始狀態的無理由退貨商品再次銷售的,應當通過顯著的方式將商品的實際情況標注。
(三)不符合以產品說明、實物樣品等方式表明的質量狀況的。
銷售者依照前款規定負責修理、更換、退貨、賠償損失後,屬於生產者的責任或者屬於向銷售者提供產品的其他銷售者(以下簡稱供貨者)的責任的,銷售者有權向生產者、供貨者追償。
銷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規定給予修理、更換、退貨或者賠償損失的,由產品質量監督部門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改正。
生產者之間,銷售者之間,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訂立的買賣合同、承攬合同有不同約定的,合同當事人按照合同約定執行。
2. 消法關於退費的時間規定
法條第二十五條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內,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容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3. 《消法》中消費者的九個權力是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在廣泛吸取各國及國際消費者保護立法經驗的基礎上,規定消費者享有以下九項權利,主要包括:
1、消費者的安全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時所享有的人身和財產安全不受侵害的權利。
2、消費者的知悉權,是指消費者所依法享有的了解與其購買、使用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務有關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3、消費者的選擇權,是指消費者根據自己的意願自主地選擇其購買的商品及接受的服務的權利。
4、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是指消費者在與經營者之間進行的消費交易中所享有的獲得公平的交易條件的權利。
5、消費者的索賠權,是指消費者對其在購買、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過程中受到人身和財產損害時,所享有的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6、消費者的結社權,是指消費者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依法組織社會團體的權利。
7、消費者的受教育權,是指消費者享有的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利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8、消費者的受尊重權,是指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接受服務時享有的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受到尊重的權利。
9、消費者的監督權,是指消費者對於商品和服務以及消費者保護工作進行監察和督導的權利。最後還有一項權利是我國現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當中未作明確規定的,消費者保證得到可供商品和服務的權利,這也是消費者滿足消費需要的最基本權利之一。
4. 消法中7天無條件退貨具體是怎麼規定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24條和第25條中規定符合以下條件的可以七天內無條件退貨:1、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2、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3、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4、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四條 經營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不符合質量要求的,消費者可以依照國家規定、當事人約定退貨,或者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沒有國家規定和當事人約定的,消費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七日後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消費者可以及時退貨,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條件的,可以要求經營者履行更換、修理等義務。依照前款規定進行退貨、更換、修理的,經營者應當承擔運輸等必要費用。
5. 消法規定在什麼情況下𣎴退貨退款
消法來規定產品質量沒有問題的時候源不能退。你要退貨,他必須退款。消法是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法律,不是保護商家的,所以消法的法律都是針對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產品質量有問題,虛假宣傳。其他消費者。都是受消法保護的,都可以退款。
6. 新消法全文
退貨價格是按你當時成交的價格來退款的。在你符合退貨條件的前提下,不管商家當前價格是降價了還是恢復原價都要按你當時成交的350元退款。
7. 國家消法規定七種不能自由退換貨的商品
國家消法規定不能自由退換貨的商品為四大類。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五條規定:
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費者定作的;
(二)鮮活易腐的;
(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製品、計算機軟體等數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並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消費者退貨的商品應當完好。經營者應當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內返還消費者支付的商品價款。退回商品的運費由消費者承擔;經營者和消費者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
(7)消法規定擴展閱讀:
消費者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要求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符合保障人身、財產安全的要求。
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等級、主要成份、生產日期、有效期限、檢驗合格證明、使用方法說明書、售後服務,或者服務的內容、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自主選擇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自主決定購買或者不購買任何一種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項服務。
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鑒別和挑選。
消費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權利。
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組織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消費者應當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享有個人信息依法得到保護的權利。
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中的違法失職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8. 《消法》規定了消費者哪些權利
新《消法》的立法精神和重要內容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充實細化消費者權益規定,加大了對消費者的保護力度;二是強化經營者義務與責任,著力解決消費者維權難問題;三是規范網路購物、個人信息保護等新興領域突出問題;四是進一步明確行政部門的監管職責,加大了對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的懲罰力度;五是明確消費者協會性質和職能,更加註重發揮消費維權的社會監督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六方面:
一:消費者有七日「後悔權」
原消法中,沒有直接具體規定可以退換貨的天數,根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執行『三包』規定,僅有電視機、自行車等商品以及手機執行『三包』規定。
而新消法規定,經營者採用網路、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除了特殊情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消費者需要為「反悔」埋單,承擔退貨運費。
二:個人信息列入保護范圍
「近年來,因住宿、網上購物等因素導致個人信息泄露的事件時有發生。更有甚者,一些經營者利用職務之便將消費者個人信息用作牟利的工具。這次,新《消法》明確規定,經營者及其工作人員對收集的消費者個人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經營者未經消費者同意或者請求,或者消費者明確表示拒絕的,不得向他人發送商業性信息。」將個人信息受到保護作為消費者的一種權益確認下來,是消法修訂的一大進步。
三:維權糾紛舉證責任倒置
維權過程中消費者反映較多的問題就是舉證難。新消法規定,對於耐用商品或者裝飾裝修的服務,消費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務之日起六個月內發現瑕疵,發生爭議的,由經營者承擔有關瑕疵的舉證責任。
四:精神損害賠償入法
新消法規定,欺詐消費者的懲罰性賠償從『退一賠一』提至『退一賠三』,不足500元賠償的按500元賠償。如果因為商品和服務存在缺陷造成死傷的,新消法中,首次增加了精神損害賠償。而原消法規定,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原價的一倍。
將『賠償』標准與原則,從兩倍提高至三倍,顯然是對消費者權益的重視。
五:銷售假冒產品記入信用檔案
新消法明文規定,「黑店家」將上黑榜公諸於眾,這樣不僅影響了這些店家在市場上的口碑,還給其在未來辦理一些手續的時候設置了限制,像個人信用記錄一樣如影隨形。
六:違法廣告代言人負連帶責任
新消法規定,社會團體或者其他組織、個人在關系消費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務的虛假廣告或者其他虛假宣傳中向消費者推薦商品或者服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與提供該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承擔連帶責任。
9. 消法對消協的職能的限制規定有哪些
1、是消協要依法成抄立:第三十一條 消費者協會和其他消費者組織是依法成立的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
2、要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利方面的職能:
第三十二條 消費者協會履行下列職能:
(一)向消費者提供消費信息和咨詢服務
(二)參與有關行政部門對商品和服務的監督、檢查;
(三)就有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問題,向有關行政部門反映、查詢,提出建議;
(四)受理消費者的投訴,並對投訴事項進行調查、調解;
(五)投訴事項涉及商品和服務質量問題的,可以提請鑒定部門鑒定,鑒定部門應當告知鑒定結論;
(六)就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支持受損害的消費者提起訴訟;
(七)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行為,通過大眾傳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評。各級人民政府對消費者協會履行職能應當予以支持。
3、不得營利:第三十三條 消費者組織不得從事商品經營和營利性服務,不得以牟利為目的向社會推薦商品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