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答條例
『壹』 有關於網路抄襲的法律或者規定嗎
抄襲侵權與其他侵權行為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第一,行為具有違法性;第二,有損害的客觀事實存在;第三,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第四,行為人有過錯。由於抄襲物需發表才產生侵權後果,即有損害的客觀事實,所以通常在認定抄襲時都指已經發表的抄襲物。因此,更准確的說法應是,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發表。(摘自《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關於如何認定抄襲行為給某某 市版權局的答復[1999]第6號》)
【法律依據】
竊取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包括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為。一般的說,作者自由利用另一部作品中所反映的主題、題材、觀點、思想等再進行新的創作,在法律上是允許的,不能認為是抄襲。各國著作權法對作品所表達的歷史背景、客觀事實統計數字等本身並不予以保護,任何人均可以自由利用。但完全照搬他人描述客觀事實、歷史背景的文字,有可能被認定為抄襲。(摘自《中華人民共 和國著作權法》)
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發表。
從抄襲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動或者基本原封不動地復制他人作品的行為,也有經改頭換面後將他人受著作權保護的獨創成份竊為己有的行為……在著作權執法方面常遇到的高級抄襲有:改變作品的類型將他人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獨立創作的作品,例如將小說改成電影;不改變作品的類型,但是利用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成分並改變作品的具體表現形式,將他人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獨立創作的作品。(摘 自《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關於如何認定抄襲行為給某某市版權局的答復[1999]第6號》)
『貳』 請問中國法律上對文學作品抄襲的規定是怎樣的
抄襲,是把別人的作品抄來當作自己的作品的一種侵權行為。
一般內來說應當遵循兩個標准:容第一,被抄襲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第二,剽竊(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
關於「適當引用」的數量界限,我國《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也有人對這種數量界限提出異議,認為對剽竊(抄襲)作品的認定,很難單純從量上來把握,主要還是要從「質」上來確定。此種見解也並非沒有道理,但如何從「質」上來確定同樣也很難把握。
例如:一段話如果有20個漢字完全或者90%以上文字相同,沒有註明出處,可以算雷同。一部著作若有5處以上文字雷同,則可以算作輕度抄襲;10處以上可以算作嚴重抄襲;20處以上雷同,應算作剽竊;30%以上雷同的,是嚴重剽竊。
『叄』 默寫時抄答案犯法嗎
犯規但是不犯法。如果你是學生,你就是違反了學生守則裡面對學生「誠實」的要求。可以說是道德問題,但是卻不是犯法。法律沒有規定默寫不能抄答案,更沒有對這種為的處罰。
『肆』 抄襲和剽竊是怎樣界定的
1、抄襲,指竊取他人的作品當作自己的,在相同的使用方式下,完全照抄他人作品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其形式或內容的行為。是一種嚴重侵犯他人著作權的行為,同時也是在著作權審判實踐中較難認定的行為。
2、剽竊,指抄襲(別人的思想或言詞);採用(創作出的產品)而不說出其來源。如:他的一本學術著作曾被厚顏無恥地剽竊,並以縮寫形式發行。
我國司法實踐中認定抄襲和剽竊一般來說遵循三個標准:
1、被剽竊(抄襲)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
2、剽竊(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這里的范圍不僅從量上來把握,主要還要從質上來確定;
3、引用是否標明出處。這里所說的引用量,國外有些國家做了明確的規定,如有的國家法律規定不得超過1/4,有的則規定不超過1/3,有的規定引用部分不超過評價作品的1/10。
(4)抄答條例擴展閱讀:
我國《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
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1、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2、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3、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4、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5、剽竊他人作品的;
6、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展覽、攝制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使用作品,或者以改編、翻譯、注釋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7、使用他人作品,應當支付報酬而未支付的;
8、未經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錄音錄像製品的著作權人或者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人許可,出租其作品或者錄音錄像製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9、未經出版者許可,使用其出版的圖書、期刊的版式設計的;
10、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或者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或者錄制其表演的;
11、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伍』 法律中有沒有什麼關於抄襲的鑒定規定
對於抄襲(也稱剽竊,為簡略以下均稱抄襲)的認定標准,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早在一九九九年就作出了相關規定。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關於如何認定抄襲行為給某某市版權局的答復
權司[1999]第6號
某某市版權局:
收到你局關於認定抄襲行為的函。經研究,答復如下:
一、著作權法所稱抄襲、剽竊,是同一概念(為簡略起見,以下統稱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抄襲侵權與其他侵權行為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第一,行為具有違法性;第二,有損害的客觀事實存在;第三,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第四,行為人有過錯。由於抄襲物需發表才產生侵權後果,即有損害的客觀事實,所以通常在認定抄襲時都指經發表的抄襲物。因此,更准確的說法應是,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發表。
二、從抄襲的形式看,有原封不動或者基本原封不動地復制他人作品的行為,也有經改頭換面後將他人受著作權保護的獨創成份竊為己有的行為,前者在著作權執法領域被稱為低級抄襲,後者被稱為高級抄襲。低級抄襲的認定比較容易。高級抄襲需經過認真辨別,甚至需經過專家鑒定後方能認定。在著作權執法方面常遇到的高級抄襲有:改變作品的類型將他人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獨立創作的作品,例如將小說改成電影;不改變作品的類型,但是利用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成分並改變作品的具體表現形式,將他人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獨立創作的作品,例如利用他人創作的電視劇本原創的情節、內容,經過改頭換面後當作自己獨立創作的電視劇本。
三、如上所述,著作權侵權同其他民事權利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其中,行為人的過錯包括故意和過失。這一原則也同樣適用於對抄襲侵權的認定,而不論主觀上是否有將他人之作當作自己之作的故意。
四、對抄襲的認定,也不以是否使用他人作品的全部還是部分、是否得到外界的好評、是否構成抄襲物的主要或者實質部分為轉移。凡構成上述要件的,均應認為屬於抄襲。
以上意見,供參考。
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
一九九九年一月十五日
參考資料:http://www.chineselawyer.com.cn/forum/showflat.php?Cat=&Number=477242&page=37&view=collapsed&sb=1&o=2&fpart=all&vc=1
希望可以幫到您
『陸』 抄作業違反了什麼中小學生條例
抄作業沒有違反了中小學生條例。並沒有任何國家教育部門方面的管理條例對抄作業有明確規定。
抄作業是指由於種種原因,學生在沒有理解或未經思考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渠道(書面、簡訊、網路等),各種感官(視覺、聽覺等)獲得答案並直接記錄在自己作業上的、為應付來自老師、家長等群體檢查、監督的行為。學生抄作業行為是應試教育引起的負面產物,會影響到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抄作業指的是學生為了按時交作業,在沒有經過或只經過一部分自我思考的情況下通過各種渠道(書面、信息、網路等),各種感官(視覺、聽覺等)獲得作業信息並直接記錄在自己作業上的行為。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對考試作弊有什麼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對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九》第二十五條 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條後增加一條,作為第二百八十四條之一:「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規定處罰。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處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7)抄答條例擴展閱讀:
《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第五條考生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服從考試工作人員的安排與要求,有下列行為之一的,應當認定為考試違紀:
(一)攜帶規定以外的物品進入考場或者未放在指定位置的;
(二)未在規定的座位參加考試的;
(三)考試開始信號發出前答題或者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後繼續答題的;
(四)在考試過程中旁窺、交頭接耳、互打暗號或者手勢的;
(五)在考場或者教育考試機構禁止的范圍內,喧嘩、吸煙或者實施其他影響考場秩序的行為的;
(六)未經考試工作人員同意在考試過程中擅自離開考場的;
(七)將試卷、答卷(含答題卡、答題紙等,下同)、草稿紙等考試用紙帶出考場的;
(八)用規定以外的筆或者紙答題或者在試卷規定以外的地方書寫姓名、考號或者以其他方式在答卷上標記信息的;
(九)其他違反考場規則但尚未構成作弊的行為。
『捌』 剽竊的規定
答:剽竊(抄襲)一般來說應當遵循兩個標准:第一,被剽竊(抄襲)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第二,剽竊(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關於「適當引用」的數量界限,我國《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引用非詩詞類」;「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
剽竊(抄襲)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是《著作權法》明令禁止的侵權行為,是違法的。根據是新《著作權法》第46條所明確規定的:「剽竊他人作品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玖』 公文中的抄送是怎麼規定的
公文抄送行文規則:
1.切忌亂抄亂送。發文機關要根據公文內容與性質、機關或領導人的職能職權及工作的需要、保密需要來確定抄送名單,少了不利於工作,過多過濫會使受文機關以及發文機關本身不勝負擔。
2.抄報、抄送統一使用「抄送」。
新的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已將過去區分抄報用於上級單位、抄送用於下級單位,改為統一使用抄送。
至今仍有一些單位繼續使用抄報,這是不符合現行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規定的。
3.請示件要慎列抄送單位。一是不宜抄送下級機關;
4.抄送的排列順序。
一般按機關性質和隸屬關系掌握,依據國家、省、市級單位層次順排,如確需抄送上級領導的,可先排個人,再排單位。
還需要指出的是,被抄送機關要妥善處理所收文件。
發現抄送文件有政策問題的,應及時將意見反饋發文機關;
與本單位關系密切需要貫徹執行的,應將文件轉入辦文環節,並妥善保管文件以備使用。
(9)抄答條例擴展閱讀:
根據《國家行政機關公文處理辦法》的規定和公文運用中的實際情況,抄送的適用范圍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在上行文中,有三種情況:一是受雙重或多重領導的機關向上級機關請示,在主送一個機關的情況下,將其他上級機關列為抄送機關;
二是因特殊情況越級請示時,應當抄送被越過的上級機關;
三是向有關上級機關或領導人報告情況時,可以抄送其他需要了解情況的領導或不相隸屬的機關。
2.在平行文中,依照管理職權范圍函復平級機關審批事項,涉及重要的政策性規定或執行面較廣的,應抄送上級機關,必要時也應抄送相關的平級單位及本系統的所屬機構。
如省物價局依職權范圍復函批准省交通廳提出的全省春運客運基準價格,應抄送省物價局的上級包括國家發展改革委、省人民政府,同時抄送給相關的省直單位,如省發展改革委、省經貿委等,並抄送給下級物價部門。
3.在下行文中,有三種情況:一是向下級制發生要行文,應當抄送上級機關、與文件內容有關聯的平級機關;
二是向受雙重領導的下級機關行文,必要時應當抄送該機關的另一上級機關;
三是轉發上級文件時,一般應抄送被轉發的上級機關。
4.在聯合發文時,如需抄送,應按照上述原則分別抄送各聯合發文機關對應的上級、平級和下級機關。
『拾』 法律上怎麼判定抄襲和雷同
判定抄襲有兩個標准:
第一,被剽竊(抄襲)的作品是否依法受《著作權法》保護;
第二,剽竊(抄襲)者使用他人作品是否超出了「適當引用」的范圍。
關於「適當引用」的數量界限,我國《圖書期刊保護試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五條明確規定:
1、「引用非詩詞類作品不得超過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十分之一」;
2、「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總量不得超過本人創作作品總量的十分之一」。
雷同指與他人的一樣;也指一些事物不該相同而相同。
拓展資料:
1、目前沒有法律對「抄襲」作出明確的定義,在實務中會引用國家版權局的「權司[1999]第6號」對抄襲行為的答復中的相關內容。
2、該答復中對「抄襲」的解釋:一、著作權法所稱抄襲、剽竊,是同一概念(為簡略起見,以下統稱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
抄襲侵權與其他侵權行為一樣,需具備四個要件:
第一、行為具有違法性;
第二、有損害的客觀事實存在;
第三、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
第四、行為人有過錯。由於抄襲物需發表才產生侵權後果,即有損害的客觀事實,所以通常在認定抄襲時都指經發表的抄襲物。
因此,更准確的說法應是,抄襲指將他人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竊為己有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