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法規百科 » 鄉村規劃法規

鄉村規劃法規

發布時間: 2022-05-19 17:33:19

㈠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65條第一款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

第六十五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第四十一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在鄉、村莊規劃區內使用原有宅基地進行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的規劃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建設,不得佔用農用地;確需佔用農用地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後,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後,方可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1)鄉村規劃法規擴展閱讀

《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是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前,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城市、縣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建設項目位置和范圍符合規劃的法定憑證,是建設單位和個人用地的法律憑證。

1、在鄉、村莊集體土地上的有關建設工程,應當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設置這項規劃許可制度,一是有利於保證有關的建設工程能夠依據法定的鄉規劃和村莊規劃;二是有利於為土地管理部門在鄉、村莊規劃區內行使權屬管理職能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三是有利於維護建設單位按照規劃使用土地的合法權益。

2、申請鄉村建設規劃用地許可證的一般程序

(1)凡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持批准建設項目的有關文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建設用地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2)縣級人民政府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按照鄉、村莊規劃的要求和項目的性質,核定用地規模等,確定用地項目的具體位置和界限;

(3)根據需要,徵求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用地位置和界限的具體意見;

(4)建設規劃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鄉、村莊規劃的要求向用地單位和個人提供規劃設計條件;

(5)審核用地單位和個人提供的規劃設計圖;

(6)核發鄉村建設規劃用地許可證。

㈡ 違法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五條是怎麼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第六十五條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釋義】 本條是關於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進行建設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是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村建設活動的法律憑證,未依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屬違法建設。本法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建設,不得佔用農用地;確需佔用農用地的,應當依照土地管理法的有關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後,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後,方可辦理用地審批手續。根據本條規定,在鄉、村莊規劃區內未依照本法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或者未按照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規定進行建設的,由鄉、鎮人民政府行使行政處罰權,根據實際情況依法責令停止建設、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拆除。

㈢ 永州市鄉村房屋建設管理條例規定

《永州市鄉村房屋建設管理條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鄉村房屋建設管理,節約集約高效利用土地,改善人居環境,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國土空間規劃城鎮開發邊界以外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建設管理,適用本條例。

第三條  鄉村房屋建設應當遵循統籌規劃、先批後建、一戶一宅、安全適用、保持特色的原則。

第四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組織領導本行政區域內鄉村房屋建設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城鄉建設、農業農村等有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做好鄉村房屋建設的監督和管理服務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是鄉村房屋建設管理的實施主體,應當明確機構和人員,負責轄區內鄉村房屋建設的管理和監督工作。

村民委員會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本條例的規定做好鄉村房屋建設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鼓勵成立鄉村建房理事會,通過村規民約、簽訂建房管理協議等方式對鄉村建房行為進行自治管理。

第五條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有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制定鄉村房屋建設管理和農村建築工匠培訓制度,加強對鄉鎮規劃建設管理工作人員和農村建築工匠的業務培訓。

第二章  規劃與用地

第六條 
本市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依法組織編制和完善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經批準的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應當予以公開。村莊規劃應當簡明實用,符合村鎮實際,體現當地特色。縣級財政預算應當安排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經費。

第七條 
鄉村房屋建設選址應當符合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積極組織開展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整理,充分利用原有宅基地、空閑地和其他未利用地,提倡建房選址相對集中,避開地質災害易發生地段,禁止佔用永久基本農田,避免佔用耕地、林地,鼓勵統籌利用閑置村部、學校、廠房等現有房屋改造、建設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用房。

村民委員會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做好用地選址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第八條 
鄉村房屋建設新增建設用地實行計劃管理。縣級人民政府每年應當安排農村居民住宅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保障村民住房建設的用地需求。

第九條  鄉村房屋建設不得影響國防設施及公路、鐵路、水庫、消防、管線、防洪等基礎設施建設。

第三章 建房審批

第十條 
縣(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通過政府網站、政務大廳、村級服務平台等,公開鄉村建房的申請條件、申請資料目錄、申請受理機關、審批機關、審批許可權、審批程序、審批時限以及鄉村建房年度用地計劃等,並定期公布審批情況。  

第十一條 
在鄉村集體土地上進行住宅建設的,經村民委員會集體研究同意後出具書面意見,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依法核發建設用地批准書和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在鄉村集體土地上進行經營性生產建設、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等,應當經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同意,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提出申請,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在鄉村集體土地上進行房屋建設確需佔用農用地的,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辦理轉用審批手續。

涉及電力通道,佔用林地、河道或者公路沿線以及影響氣象設施及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的房屋建設審批,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執行。

第十二條  在鄉村申請住宅建設的,應當符合下列條件之一:

(一)因無住房或者現有住房面積明顯低於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出台的政策標準的;

(二)確需分戶,且經村民委員會認定符合分戶條件的;

(三)原住宅因國家建設項目徵收或者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佔用,以及發生或者防禦自然災害,需要搬遷安置的;向中心村、集鎮或者農村居民集中安置點集聚的;

(四)原住宅屬D級危房,且無其他安全住房,需要拆除重建的;

(五)因改善住房條件,需要拆舊建新的;

(六)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條  在鄉村申請住宅建設用地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審批:

(一)出租、出賣、贈予他人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宅基地及其地上建築物,或者將住房改作他用,再申請宅基地建房的;

(二)以現有家庭成員不具備分戶條件的;

(三)不符合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的;

(四)現有宅基地面積能夠滿足分戶需要,要求新增建房用地的;

(五)申請人屬於政府集中供養的孤寡老人、五保戶的;

(六)申請建房戶有違法用地、違法建築未處理結案的;

(七)申請建房用地存在權屬爭議的;

(八)申請建房用地已列入規劃改造、征遷范圍的;

(九)其他不符合申請建房條件的。

第十四條 
市、縣(區)人民政府依據土地管理、城鄉規劃管理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和當地實際,制定和公布鄉村住房建設標准,合理確定鄉村住房的用地面積、基底面積、建築面積,嚴格控制建築層數和建築高度。

第十五條 
縣級人民政府城鄉建設主管部門應當按照技術規范和標准,組織編制鄉村住房設計通用示範圖集,免費提供給農村居民選擇使用。農村居民根據實際情況,可以從通用示範圖集中選取合適的設計方案。

第十六條 
房屋建設應當符合村莊整體風貌。鼓勵推廣綠色建築。提倡鄉村房屋建設保持傳統民族特色和湘南民居風格。重點地區和重要地段等應當形成統一的建築風貌。

第四章 建房管理

第十七條 
鄉鎮人民政府在房屋開工建設前,應當在施工現場設立建房監督牌,將土地審批面積、房屋佔地面積、房屋建築面積、高度、朝向等進行公示。

第十八條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鄉村房屋建設的管理和監督工作,做到選址、放線和竣工核實到場,確保房屋建設與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和建設用地批准書內容一致。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鄉村房屋建設動態巡查制度,及時發現和查處違法行為。

第十九條 
縣(區)、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農村建築工匠庫。鄉村房屋建設應當選擇滿足技能要求的建築工匠或者有資質的建築施工單位進行施工。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會同村民委員會指導建房戶與建築工匠或者施工單位簽訂施工合同,明確質量安全責任、竣工後的質量保證期限和雙方權利義務。

建築工匠和施工單位應當依法組織施工,嚴格遵守施工規程和技術要求,不得無圖施工或者擅自變更設計,做好施工記錄,保證施工資料完整。

鼓勵承建方或者建房戶為建房施工人員購買建築意外傷害保險。

第二十條 
鄉村房屋建設竣工後,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就建設工程是否符合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的內容,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組織核實或者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核實。未經核實或者經核實不符合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得辦理權屬登記手續。

第二十一條  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舊房應當在新建房屋竣工後六個月內,由建房戶自行拆除。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加強鄉村房屋的管理工作,指導鄉鎮人民政府落實有關安全監督管理職責。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宣傳和引導,建立鄉村房屋安全管理電子數據檔案。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 
鄉村建房承建方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依法責令限期整改;情節嚴重的,可以對承建方處以兩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賠償損失;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

(一)無圖施工、不按設計圖紙施工或者擅自變更設計圖紙的;

(二)不按有關技術規定施工或者使用不符合工程質量要求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構件的。

第二十四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對主要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依法組織編制鄉鎮、村莊規劃的,或者未按法定程序編制、審批、修改鄉鎮、村莊規劃,影響鄉村建房審批的;

(二)未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及時調整土地承包經營權,導致規劃難以實施,影響鄉村建房審批的;

(三)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未在法定期限內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的;

(四)未履行規劃實施監督職責,造成違規建設的;

(五)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行為。

第二十五條 
鄉村建房建設方有未經批准、超出批准范圍或者採取欺騙手段騙取批准等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等法律法規進行處理。

違反本條例規定的其他行為,法律法規已有行政處罰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六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前,本行政區域內城鎮規劃建設用地范圍以外集體土地上的房屋建設管理適用本條例規定。

第二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條例制定鄉村房屋建設管理辦法。

第二十八條  街道辦事處管轄范圍內的鄉村房屋建設管理,參照本條例執行。

第二十九條  本條例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

㈣ 新農村建設政策有哪些

1、在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規劃區內,動工興建住宅樓的農戶,可按造價的一定比例,憑鄉政府或市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證明,到農村信用社申請貸款扶持。2、在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規劃區內,動工興建住宅樓的農戶,其佔用非耕地建房的,免收一切稅費,佔用耕地建房的,其耕地開墾費按規定標準的50%收取。3、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規劃區內住宅樓的規劃設計和施工圖紙,由鄉鎮(街道)組織進行,市國土局、市建設局進行指導,並免費向農戶提供相關資料、圖紙。4、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規劃區內,興建的住宅樓辦房產證只收工本費,免收登記費,測繪費按規定標準的50%收取。5、在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規劃區內興建的住宅樓,其供電設施、廣電設施、電信設施均由供電、廣電、電信部門統一匯流排到點,安裝到戶,分戶安裝其入戶材料費按現行價格收取,免收安裝工資,初裝費按規定標準的50%收取。6、市試點村規劃區內結合改廁興建沼氣池的,經驗收合格後,由每個補助800元(含實物)。7、市試點村規劃區內的主道路,按最低3.5米寬的標准澆水泥路面的,除交通部門按標准補助外,市財政在通村公路標准補助的基礎上,再給予重新補助。8、水泥路建設由行政村自行組織施工,不對外承包的,稅務、工商等部門要給予大力支持,實行零稅、零費。9、上級下撥的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資金,試點村項目實施完成並經驗收合格後,由市財政足額撥付到有關試點村使用,其他部門不得從中代扣任何款項。10、凡行政村新建村部,市財政按主體工程投資的15%予以補助,鄉鎮(街道)予以配套補助。11、凡用於農民新村建設的木材,納入農民自用材管理,由鄉村兩級出具有效證明,由當地林業工作站核實用材數量,免收林業規費並給予放行。12、市委、市政府鼓勵改造「空心村」。對利用「空心村」閑置土地建設新村並達到新村建設標準的由市政府將予以適當的補助,並按規定重新核發相關證照。二、大力發展新產業,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13、凡國家法律法規沒有明確禁入的行業和領域,均允許農民投資進入。14、積極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在用地、稅費、金融等方面給予支持,當地政府全程提供服務,享受客商待遇。15、鼓勵農民創業,對農民初次申辦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的,免收登記費。農民進城務工經商,可以繼續保留土地承包經營權,允許其依法有償轉讓。可享受原村級集體資產收益分配的權益,同時承擔相應義務。農民從事手工業生產項目,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免收工商登記和有關稅費。農民興辦的農產品流通企業和獨立核算的農村信息服務機構,自開業之日起分別免徵所得稅1年和2年。16、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對農民經商辦企業銀行、信貸部門要積極扶持,努力拓寬農戶小額信貸和聯保貸款覆蓋面。17、做好農民工培訓工作。鼓勵企業錄用當地農民工,實行定向訂單或職業培訓,只要培訓時間超過3個月並與企業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的,由市政府再就業辦公室按有關規定在促進再就業資金的出資,適當補助企業和培訓機構。18、允許農戶將自己沒有能力開發的耕地、山地,在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下,通過調換、轉讓、租賃、入股、反租倒包等方式流轉給有能力的經營者開發。19、投資農林牧漁業(含農產品加工企業),除了國家政策法規允許以劃撥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外,還可以通過出讓、租賃等方式優先取得土地使用權,通過出讓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其土地出讓金按每平方米10元人民幣收取。20、利用「五荒」資源或在邊遠貧困山區從事農林牧漁業開發項目,所需集體土地經當地村集體同意,投資者可以採取租賃、承包、合資入股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權,國土部門免收報批規費。21、從事農林牧漁業開發的企業(含農產品加工企業),經營期十年以上,自有收入年度起,新增的所得閣地方所得部門,前十年將50%納入地方財政建立的企業技改基金和新產品開發基金,用於支持企業擴大規模、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22、2006年5月起,豬飼養量達到10000頭以上的,可按種豬價格一定的比例,經有關部門核實後,憑市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證明,到農村信用社申請貸款,由市財政貼息扶持。23、鼓勵農業龍頭企業申報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確認為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由市財政市財政分別給予一定的獎勵。24、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建立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發展綠色農產品,對獲得國家級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認證的,由市財政分別一定的獎勵。25、加大對帶動農戶100戶以上、年產值超過100萬元的加工型農業龍頭企業、流通型農業龍頭企業、基地型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市財政安排一定的資金扶持,並給予稅收優惠政策。三、加快培育新農民,推進農民知識化工程26、為鼓勵農民積極參加實用農業技術或務工職工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科技致富、市場競爭、自主發展能力,凡農民積極主動參加市級以上農民技術等學校培訓的,通過學習考試並獲得市級或市級以上專業技術合格證或畢業證的,由市財政將給予一定的獎勵。27、對農民進城務工、辦企業,其子女入托、入學,憑房產證、戶口冊、營業執照或有關部門證明等有關證件,享受本市城鎮居民待遇。企業農民工在人才聘用、職稱評定、職業技能等級評定,考核評選;工齡計算、勞動用工、醫療衛生、戶口遷移、子女就學以及因商務和技術交流需要辦理出國(境)手續等方面,享受與國有單位人員同等待遇。

㈤ 現在的鄉村公路有哪些管理條例及法規

涉及到鄉村公路管理的法律法規,主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農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等,不少省市還制定了《農村公路管理條例》,比如《山東省農村公路管理條例》(附後)。

山東省農村公路管理條例
2008年9月25日山東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農村公路的建設、養護和管理,促進農村公路事業發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本省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規劃、建設、養護和管理,適用本條例。
本條例所稱農村公路,是指納入農村公路規劃並按照國家和省技術標准修建的縣道、鄉道和村道。
第三條 農村公路的發展應當遵循保護環境、節約土地、保障投入、建養並重、確保質量、安全暢通的原則,實行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面規劃、分級負責。
第四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把農村公路的發展納入當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採取有力措施,扶持農村公路發展。
縣級人民政府是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管理的責任主體,應當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做好農村公路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在縣級人民政府確定的職責范圍內,負責鄉道、村道的建設和養護工作。
第五條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規劃、建設、養護、管理工作的監督和指導。
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農村公路工作,具體工作由其所屬的公路管理機構承擔。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派駐鄉(鎮)的交通管理機構,按照規定的職責,協助鄉(鎮)人民政府做好鄉道、村道的建設和養護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做好農村公路的相關工作。
第六條 農村公路受國家保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農村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
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農村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屬設施的義務,有權制止、檢舉和控告破壞、損壞或者非法佔用農村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屬設施以及其他影響公路安全的違法行為。
第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在農村公路上非法設卡、收費。

第二章 規劃建設
第八條 農村公路規劃應當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以及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農業生態環境的實際編制,符合國家和省農村公路發展目標,與國道、省道發展規劃和其他方式的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相協調,並與城鄉規劃等相銜接。
第九條 縣道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會同同級有關部門編制,經本級人民政府審定後,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鄉道、村道規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協助鄉(鎮)人民政府編制,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並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條 經批準的農村公路規劃需要修改的,由原編制機關提出修改方案,報原批准機關批准,並報上一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一條 縣道、鄉道建設不得低於四級公路技術標准。村道建設應當根據當地實際需要和經濟條件確定技術標准,一般不低於四級公路技術標准。
農村公路客貨站場應當與農村公路統一規劃、統籌建設並符合規定標准。 農村公路防護、排水以及交通標志等交通安全和其他附屬設施應當與主體工程同步建設。
第十二條 農村公路建設應當貫徹切實保護耕地、節約用地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道路進行改建和擴建,並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進行。
農村公路建設使用土地依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辦理。
第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確定農村公路兩側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外緣起不少於一米的農村公路用地。
第十四條 二級以上農村公路和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工程項目的設計,分初步設計和施工圖設計兩個階段進行;其他農村公路工程項目可以直接採用施工圖一階段設計。
四級以上農村公路和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工程的設計,應當由具有相應資質的設計單位承擔;其他農村公路工程的設計,可以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組織有相關工程技術資格的技術人員承擔。
第十五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符合法定招標條件的,應當依法進行招標。
農村公路的瀝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橋梁、隧道等專項工程,應當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專業隊伍施工。
第十六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施工許可制度。
縣道建設項目的施工許可,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實施;鄉道、村道建設項目的施工許可,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實施。
第十七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工程監理制度。
二級以上農村公路和中型以上橋梁、隧道建設項目,應當通過招標選擇具有相應資質的監理單位進行監理;其他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由建設單位聘請具備相應資格的人員進行監理。 第十八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和施工安全的監督工作。
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可以聘請技術人員或者群眾代表參與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和施工安全的監督工作。
農村公路建設施工現場應當設立質量責任公告牌,公告有關責任單位、責任人、主要質量控制指標和質量舉報電話。
第十九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工程質量責任追究制。
農村公路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應當明確安全和質量管理責任,落實安全和質量保證措施。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質量缺陷責任期和質量保證金制度。質量缺陷責任期為交工驗收合格後不少於一年。
第二十條 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應當按照規定進行交工、竣工驗收;除二級以上農村公路和大型以上橋梁、隧道建設項目外,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交工、竣工驗收可以合並進行。未經驗收或者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縣道、大型以上橋梁、隧道建設項目完工後,由設區的市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組織驗收;其他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組織驗收。
第二十一條 農村公路建設應當按照檔案管理有關規定,及時收集、整理、保存工程資料,建立工程檔案。

第三章 養護管理
第二十二條 農村公路養護應當按照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進行,做到路基、邊坡穩定,路面、構造物完好,排水暢通,保證公路正常使用。
第二十三條 農村公路養護實行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日常養護與集中養護相結合的方式,逐步實現專業化養護。
鼓勵面向社會公開招標,擇優選定具備資格條件的養護單位,推進農村公路養護市場化。
第二十四條 縣道、鄉道大中修養護工程計劃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編制,經縣級人民政府同意並報上一級交通主管部門備案後組織實施;村道大中修養護工程計劃由鄉(鎮)人民政府編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審核並報縣級人民政府同意後組織實施。
第二十五條 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應當按照規范和標准進行設計,履行建設程序,並按照有關規定進行驗收。
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應當按照路段或者區域通過招標或者其他競爭方式,擇優選擇專業化施工單位。
農村公路大中修養護工程,應當實行工程監理制度和質量保修制度,保修期限不少於一年。
第二十六條 縣道的小修工程和日常養護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鄉道、村道的小修工程和日常養護由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鄉(鎮)人民政府可以採取建立群眾性、專業性養護組織或者由個人分段承包等方式,對鄉道、村道實施日常養護。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適時組織開展鄉道、村道集中養護。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鎮)人民政府做好本村村道日常養護的組織實施工作。
第二十七條 因自然災害或者其他突發事件致使農村公路中斷或者嚴重損壞時,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及時組織修復。必要時,可以動員和組織沿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當地群眾進行搶修,盡快恢復交通。
第二十八條 農村公路養護單位進行養護作業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養護作業人員應當穿著統一的安全標志服。
縣道、鄉道因養護作業需要中斷交通的,應當按規定設置繞行標志,並通過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前向社會公告;村道因養護作業需要中斷交通的,應當告知沿線單位和村民。
第二十九條 農村公路養護作業用地、砂石料場以及因養護需要挖砂、採石、取土、取水的,由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統籌解決,並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第三十條 縣(市、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按照農村公路綠化規劃,組織農村公路沿線的單位和個人實施公路綠化。
農村公路用地上的樹木不得擅自砍伐,確需更新砍伐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後,依法辦理審批手續,並完成更新補種任務。

第四章 資金籌措與管理
第三十一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立政府投資為主、多渠道籌措為輔、鼓勵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資金籌措機制。
第三十二條 省、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對列入省級農村公路建設計劃的建設項目實行定額補助。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逐步增加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偏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投入。
第三十三條 省人民政府負責組織籌集農村公路養護資金。
全省每年統籌安排用於農村公路養護的養路費資金比例不低於當年養路費總收入的20%。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根據農村公路養護的實際需要,按照國家汽車養路費用於農村公路養護的補助標准,統籌本年度財政資金納入財政預算,並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逐步增加,保證農村公路正常養護。已達到國家規定標準的,不得降低。
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需要與可能,安排必要的財政資金,用於鄉道、村道的日常養護。
各級人民政府每年用於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的不足部分,應當有計劃地在財政收入的增量中解決。
第三十四條 鼓勵單位和個人捐助農村公路建設、養護。鼓勵利用冠名權、綠化經營權、廣告經營權、路邊資源開發經營權等方式籌集社會資金,用於農村公路建設、養護。 第三十五條 通過村莊的村道,其村內部分可以由村民委員會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在遵循村民自願、量力而行的原則下,採取「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和政府獎補相結合的方式籌集建設、養護資金。
第三十六條 農村公路建設、養護資金,應當實行專戶管理、專項核算、專款專用,接受審計、財政部門的審計和監督檢查,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擠占和挪用。

第五章 路政管理
第三十七條 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村公路的路政管理。 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及其確定的養護組織和養護人員,應當協助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做好農村公路保護工作。
第三十八條 農村公路兩側自公路邊溝(截水溝、坡腳護坡道)外緣以外,按照縣道不少於十米、鄉道不少於五米、村道不少於三米劃定公路建築控制區。
除農村公路防護、養護需要外,禁止在農村公路建築控制區內新建、改建、擴建建築物和構築物;需要在建築控制區內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
第三十九條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佔用、挖掘、損壞農村公路。
因修建鐵路、機場、電站、通信設施、水利工程和進行其他工程建設,需要佔用、挖掘農村公路或者使農村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事先徵得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的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的同意。佔用、挖掘、損壞農村公路或者使農村公路改線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不低於該段農村公路原有的技術標准予以修復、改建或者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
第四十條 跨越、穿越農村公路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等設施,以及在農村公路用地范圍內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應當事先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影響交通安全的,還應當徵得公安機關同意;所修建、架設或者埋設的設施應當符合國家和省農村公路技術標準的要求。對農村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
第四十一條 在農村公路大中型橋梁和渡口周圍二百米、農村公路隧道上方和洞口外一百米范圍內,以及在農村公路兩側規定距離內,不得挖砂、採石、取土、傾倒廢棄物,不得進行爆破作業及其他危及公路、公路橋梁、公路隧道、公路渡口安全的活動。
第四十二條 在農村公路上禁止下列行為:
(一)擺攤設點、設置集貿市場;
(二)堆放物料及設置其他障礙物;
(三)挖溝引水、漫路灌溉;
(四)堆糞漚肥、傾倒垃圾及撒漏污物;
(五)其他損壞、污染農村公路和影響農村公路使用的行為。
第四十三條 除農業機械因田間作業需要在農村公路上短距離行使外,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農村公路路面的車輛、機具,不得在農村公路上行駛。確需行駛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同意,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並按照公安機關指定的時間、路線行駛。對農村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按照損壞程度給予補償。
第四十四條 超過農村公路、橋梁、隧道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不得在農村公路、橋樑上或者隧道內行駛。確需行駛的,應當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並按要求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所需費用由運輸單位承擔。
經省人民政府批准,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可以在縣道、鄉道上設置超限超載車輛檢測站(點)。經鄉(鎮)人民政府同意,村民委員會可以根據村道設計標准,在村道上設置限高、限寬設施。
第四十五條 未經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農村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損壞或者擅自移動、塗改農村公路附屬設施。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六條 違反本條例第七條規定,擅自在農村公路上設卡、收費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可以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七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或者拆除,可以處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未經有關交通主管部門許可擅自施工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在農村公路建築控制區內修建建築物、構築物或者擅自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
有前款第(二)項行為,逾期不拆除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拆除,有關費用由建築者、構築者承擔。
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三萬元以下的罰款;對農村公路造成損壞的,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一)違反本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擅自佔用、挖掘農村公路的;
(二)違反本條例第四十條規定,未經同意或者未按照農村公路技術標準的要求修建橋梁、渡槽或者架設、埋設管線、電纜等設施的;
(三)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一條規定,從事危及農村公路安全的作業的;
(四)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三條規定,鐵輪車、履帶車和其他可能損害農村公路路面的車輛、機具擅自在農村公路上行駛的;
(五)違反本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超過農村公路、橋梁、隧道限載、限高、限寬、限長標準的車輛,擅自在農村公路、橋樑上或者隧道內行駛的;
(六)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二款規定,損壞或者擅自移動、塗改農村公路附屬設施的。
第四十九條 違反本條例第四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擅自在農村公路用地范圍內設置公路標志以外的其他標志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拆除,可以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逾期不拆除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拆除,有關費用由設置者承擔。 第五十條 違反本條例規定,有第四十二條規定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可以處五千元以下的罰款;給他人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予以賠償。 第五十一條 違反本條例有關規定,對農村公路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第五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在農村公路建設、養護和管理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七章 附 則
第五十三條 本條例自2008年12月1日起施行。

㈥ 簡答題 《城鄉規劃法》針對鄉村規劃有什麼規定

第四十一條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的,建設單位或者個人應當向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由鄉、鎮人民政府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使用原有宅基地進行農村村民住宅建設的規劃管理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在鄉、村莊規劃區內進行鄉鎮企業、鄉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建設,不得佔用農用地;確需佔用農用地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有關規定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後,由城市、縣人民政府城鄉規劃主管部門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

建設單位或者個人在取得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後,方可辦理用地審批手續。

㈦ 2018年國家農村規劃政策

國家農村規劃政策:

1、根本任務放在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經濟是基礎,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發展農村生產力,最重要的是發展現代農業,重點是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核心是要增加農民收入。

2、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提出及初步探索1956年一屆人大第三次會議通過的《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示範章程》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奮斗目標,該章程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法規(參見《人民日報》1956年6月24日第5版)。這是中央領導人中最早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概念。

(7)鄉村規劃法規擴展閱讀

國家政策鼓勵創新農村金融

中央一號文件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據民信專家分析,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聚焦農業領域,將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主題,尤其是用較大篇幅要求加快農村金融創新。

「文件從優化產品產業結構、推進農業提質增效、推行綠色生產方式、增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強化科技創新驅動、補齊農業農村短板、加大農村改革力度等六個方面共33個條款進行了闡述。」民信專家表示,文件鍾著重強調了農村金融創新及體系搭建,民信等金融信息服務創新平台發展迎來了政策利好。

文件指出:要加快農村金融創新,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為農業經營主體提供小額存貸款、支付結算和保險等金融服務;強化激勵,確保三農貸款投放持續增長;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兼並重組;鼓勵金融機構發行「三農」專項金融債;支持金融機構開展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訂單融資和應收賬款融資業務;深入推進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和農民住房財產權抵押貸款試點,探索開展大型農機具、農業生產設施抵押貸款業務;同時要嚴厲打擊農村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積極推動農村金融立法

網路-新農村建設政策

熱點內容
方濤律師 發布:2025-02-05 03:29:28 瀏覽:288
法院審執運行 發布:2025-02-05 03:26:23 瀏覽:366
icu護理規章制度 發布:2025-02-05 02:19:18 瀏覽:200
民法哲學研究 發布:2025-02-05 02:09:11 瀏覽:464
注會備考攻略2020經濟法 發布:2025-02-05 01:37:32 瀏覽:409
吉安市安福縣人民法院 發布:2025-02-05 01:30:40 瀏覽:65
深圳律師合作 發布:2025-02-05 01:02:09 瀏覽:147
經濟法自考論文選題 發布:2025-02-05 00:39:48 瀏覽:539
刑事訴訟法183 發布:2025-02-05 00:31:10 瀏覽:803
民法典實施日 發布:2025-02-05 00:19:43 瀏覽: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