閥門行業常用法律法規
㈠ 民典法關於私安水閥門有什麼規定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6
㈡ 閥門的標准GB12237-89是什麼意思嗎
GB12237-89,是國家標准,國家技術監督局1990年1月4日批准,1990年12月1日實施。
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國標(GB)和推薦性國標(GB/T)。國家標準的編號由國家標準的代號、國家標准發布的順序號和國家標准發布的年號(發布年份)構成。強制性國標是保障人體健康、人身、財產安全的標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規規定強制執行的國家標准;推薦性國標是指生產、檢驗、使用等方面,通過經濟手段或市場調節而自願採用的國家標准。但推薦性國標一經接受並採用,或各方商定同意納入經濟合同中,就成為各方必須共同遵守的技術依據,具有法律上的約束性。
㈢ 適用於製造業的特定法律、法規和規章是什麼
一、我國環境法系列
我國環境法體系劃分為:憲法中有關環境保護的規定、環境保護基本法、環境保護單行法、環境保護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地方性環境保護法規、環境標准和我國參加的國際環境法條約七個系列。
我國現行的環境法系列是由不同層次的各類法律法規所組成的,是分門別的、多層次的、互相關聯的有機整體。《憲法》是大法,是制定《環境保護法》的依據。根據邏輯學原理,從實用角度(或實踐目的)出發,可將環境法系列的構成劃分如下。
1. 按相關性分
所謂相關性,是指與環境保護和防治污染具有相關連性的一種屬性。其具體結構如下:
環境保護法
各單行環境法規
直接相關的
質量標准:廢水、大氣等
環境標准 排放標准:廢水、大氣等
環境法系列
方法標准:廢水、大氣等
森林法
間接相關的 草原法
漁業法 等
2. 按對象屬性分
所謂對象屬性,是指被保護和防治對象所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屬性。具體結構如下:
水法
大氣法
雜訊法
固廢法
環境法系列
質量標准:廢水、大氣、固廢、雜訊等。
排放標准:廢水、大氣、固廢、雜訊等。
方法標准:廢水、大氣、固廢、雜訊等。
3. 按立法機關分
所謂立法機關,是指具有制定批准權的機關。具體結構如下:
國家的
法律法規 國務院及部委的
地方的
環境法系列
國家標准
行業標准
地方標准
4. 主要內容
1 水污染防治有關法規
2 大氣污染防治有關法規
3 雜訊污染防治有關規定
4 固體廢物的有關規定
5 化學品管理的有關規定
6 其他法規
二、職業病防治
1、國家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1995年1月1日實施)
2、行政法規
使用有毒物品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條例(2002年4月30日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塵肺病防治條例(1987年12月3日實施)
3、部門規章
【衛生部】建設項目職業病危害分類管理辦法(2006年7月27日實施)
【衛生部】職業病危害項目申報管理辦法(2002年5月1日實施)
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2002年5月1日實施)
【衛生部】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處理辦法(2002年5月1日實施)
4、行業法規
如電力行業:
全國電力行業塵肺病防治暫行辦法(1996年9月6日實施)
㈣ 閥門生產許可證取消了
取消了。
行業管理體制
閥門行業作為製造業的一個細分行業,屬於競爭性行業,涉及到的相關政府管理部門包括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及國家核安全局等。其中:
◆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負責制定行業發展規劃和行業管理規章制度;
◆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針對壓力管道元件等特種設備生產設定許可方式和許可程序;
◆國家核安全局制定民用核承壓設備許可證制度。
另外,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等行業自律性組織通過信息搜集和發布、召開行業內企業交流會等形式指導企業進行閥門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在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指導下,全國閥門標准化技術委員會負責全國通用、特殊用途的各種材質的高中低壓閥門、閥門驅動裝置、過壓保護安全裝置等專業領域的標准化工作。
二、行業主要法律法規和政策
(1)特種設備製造許可證制度
2006 年10月,國家質檢總局頒布《壓力管道元件製造許可規則》,對壓力管道元件製造許可的實施方法做出了具體規定,根據壓力管道元件製造單位特點與產品特點,按不同產品規定了許可級別、條件與要求,並確定了許可方式、許可程序。閥門生產企業從事屬於規定范圍的閥門產品製造,必須按照上述規則,取得相應級別的特種設備製造許可證(壓力管道元件)。
(2)民用核安全設備許可證制度
根據國務院頒布的《民用核安全設備監督管理條例》和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的《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製造安裝和無損檢驗監督管理規定(HAF601)》等文件,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製造、安裝和無損檢驗活動的單位,應當取得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製造、安裝和無損檢驗許可證,並按照許可證規定的種類、范圍和條件從事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製造、安裝和無損檢驗活動。企業從事執行核安全功能的閥門的設計、製造,應取得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製造許可證。
㈤ 求燃氣行業法律法規及技術規范清單
《城鎮燃氣管理條例》
第十五條;國家對燃氣經營實行許可證制度。從事燃氣經營活動的企業,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符合燃氣發展規劃要求;
(二)有符合國家標準的燃氣氣源和燃氣設施;
(三)有固定的經營場所、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健全的經營方案;
(四)企業的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以及運行、維護和搶修人員經專業培訓並考核合格;
(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條件。
符合前款規定條件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燃氣管理部門核發燃氣經營許可證。
申請人憑燃氣經營許可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依法辦理登記手續。
第十六條:禁止個人從事管道燃氣經營活動。
個人從事瓶裝燃氣經營活動的,應當遵守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有關規定。
第十七條;燃氣經營者應當向燃氣用戶持續、穩定、安全供應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燃氣,指導燃氣用戶安全用氣、節約用氣,並對燃氣設施定期進行安全檢查。
燃氣經營者應當公示業務流程、服務承諾、收費標准和服務熱線等信息,並按照國家燃氣服務標准提供服務。
第十八條:燃氣經營者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拒絕向市政燃氣管網覆蓋范圍內符合用氣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供氣;
(二)倒賣、抵押、出租、出借、轉讓、塗改燃氣經營許可證;
(三)未履行必要告知義務擅自停止供氣、調整供氣量,或者未經審批擅自停業或者歇業;
(四)向未取得燃氣經營許可證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用於經營的燃氣;
(五)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儲存燃氣;
(六)要求燃氣用戶購買其指定的產品或者接受其提供的服務;
(七)擅自為非自有氣瓶充裝燃氣;
(八)銷售未經許可的充裝單位充裝的瓶裝燃氣或者銷售充裝單位擅自為非自有氣瓶充裝的瓶裝燃氣;
(九)冒用其他企業名稱或者標識從事燃氣經營、服務活動。
第三十五條 :燃氣經營者應當按照國家有關工程建設標准和安全生產管理的規定,設置燃氣設施防腐、絕緣、防雷、降壓、隔離等保護裝置和安全警示標志,定期進行巡查、檢測、維修和維護,確保燃氣設施的安全運行。
(5)閥門行業常用法律法規擴展閱讀
燃氣用戶及相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擅自操作公用燃氣閥門;
(二)將燃氣管道作為負重支架或者接地引線;
(三)安裝、使用不符合氣源要求的燃氣燃燒器具;
(四)擅自安裝、改裝、拆除戶內燃氣設施和燃氣計量裝置;
(五)在不具備安全條件的場所使用、儲存燃氣;
(六)盜用燃氣;
(七)改變燃氣用途或者轉供燃氣。
㈥ 做iso9001 ,衛浴廠需要什麼法律法規文件主要廠里做水龍頭的,水暖用閥門、衛生設備用軟管的生產
產品質量法、標准化法、計量法、合同法、公司法、若為中壓閥門需要做特種設備生產許可證——涉及相關法規(略)
㈦ 印度海關對閥們進出口的規定等
印度進出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一、印度進出口產品的結構
下面列出四張表,從中可初步了解印度進出口產品的結構,它們分別是印度進口的前十位產品及金額、印度出口的前十位產品及金額、印度自中國進口的前十位產品及金額、印度向中國出口的前十位產品及金額。
二、印度進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一)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主管部門
印度消費者事務及公共分配部下屬的印度標准局(BIS)是印度負責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主管部門。印度標准局的前身是1947年成立的印度標准學會(ISI)。1986年,印度設立印度標准局(BIS),1987年4月1日,印度標准局正式取代印度標准學會成為印度法定的進口產品質量檢驗主管部門。
印度標准局總部設在首都新德里,下轄5個地區辦公室、33個分支辦公室、5個檢查辦公室及8個實驗室。截至2004年12月31日,印度標准局工作人員總數為1900人。
(二)涉及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法律法規
涉及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法律法規包括:《1986年印度標准局法》,該法規定了印度標准局的設立、機構設置及職能;《1987年印度標准局規則》,該法規定了進口產品質量檢驗標準的制定和管理;《1988 年印度標准局(認證)規則》,該法對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的具體程序做了規定;印度商工部外貿總局2004年發布的第29號通告規定了進口產品的強制質量檢驗。
(三)進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印度進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包括兩種:強制檢驗制度和自願檢驗制度。
1. 強制檢驗制度
早在2000年11月24日,印度商工部外貿總局就發布了44號通告,對進口產品的強制檢驗做了具體規定。隨後,商工部又通過2001年9月3日的第26號通告、2003年4月7日的第5號通告以及2004年1月28日的第29號通告對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進行了修改和補充。目前,規范強制檢驗制度的法律依據就是商工部第29號通告。29號通告規定,凡是進口屬於印度標准局109種強制進口認證產品范圍內的產品,外國生產商或印度進口商必須事先向印度標准局申請產品質量認證,並獲得認證證書,海關依據認證證書對進口產品予以放行。
(1)強制進口認證產品清單
列入強制進口認證產品清單的109種產品主要涉及大宗消費品或關繫到能源保護及消費者安全和健康的產品(見表5)。
(2)外國生產商申請的進口產品質量檢驗
對於外國生產商申請的進口產品質量檢驗,外國生產商首先應向印度儲備銀行申請在印度設立一個聯絡處或辦事處,再由聯絡處或辦事處向印度標准局申請進口產品質量檢驗,申請費用為1000盧比。標准局接到申請後將派出一個不超過2人的檢驗組赴外國生產商工廠實地檢驗,外國生產商承擔檢驗組的所有旅途費用(包括交通、食宿及簽證費用等)及300美元的檢驗費。如果產品檢驗符合印度相關標准,則外國生產商與印度標准局簽訂協議,取得進口產品認證證書。外國生產商每年需再繳納1000盧比的認證費及不少於2000美元的認證標志使用費。認證證書有效期為一年,期滿可申請延期,申請費用為500盧比。
(3)印度進口商申請的進口質量檢驗
下列三種情況下可由印度進口商申請進口產品質量檢驗:
A.該進口產品的消費是必須的;
B.該進口產品的需求是持續的;
C.該進口產品從預先確認的渠道獲得。
印度進口商必須首先建立一個檢驗設備符合印度標准局要求的實驗室,申請進口產品質量檢驗時需隨申請表附上進口商對進口樣品的檢驗報告。申請費用為1000盧比。為保證進口產品符合印度標准,印度標准局認為必要時也可派出一個不超過2人的檢驗組赴進口產品的生產廠進行實地檢驗,進口商承擔檢驗組的所有旅途費用(包括交通、食宿及簽證費用等)。獲得進口認證證書後,進口商需繳納每年1000盧比的認證費及規定數量的認證標志使用費。認證證書有效期為一年,期滿可申請延期,申請費用為500盧比。
(4)例外規定
經印度中央政府或邦政府批準的慈善機構、宗教組織或教育機構因接受國外捐贈而進口屬於強制進口認證產品范圍內的產品,不需強制產品質量檢驗就可直接進口。
經在馬哈拉斯特拉邦那格浦爾市主管爆炸品控制的最高官員的批准,鋼瓶及鋼瓶閥門或閥門配件可以不經強制產品質量檢驗就直接進口。
2.進口自願檢驗制度
凡是進口屬於強制進口認證產品范圍之外的產品,是否檢驗由外國生產商或印度進口商自願決定,政府不加干預。
三、印度出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一)出口產品質量檢驗的主管部門
印度商工部下屬的印度出口檢驗委員會(以下簡稱「EIC」)是印度政府依據《1963年出口(質量控制及檢驗)法》第三條規定設立的印度出口產品質量控制及裝船前檢驗的主管機構。
1.機構設置
EIC總部設在新德里,主要由行政委員會及技術委員會兩部分組成,兩個委員會分別管理行政事務和檢驗技術事務。委員會成員由1名主席、1名秘書及17名委員組成,上述成員均由中央政府任命。根據《1963年出口(質量控制及檢驗)法》第七條規定,EIC通過其下屬的5個出口檢驗機構(見表6)以及遍布全國的42個出口檢驗機構辦事處及實驗室來具體實施出口產品質量的現場檢驗職能。
2.管理職能
(1)出口檢驗委員會的職能
EIC的職能包括:發布需要納入質量控制或需要出口前檢驗的產品名單;為名單內產品制定出口的質量標准;詳細說明名單內產品的質量控制或檢驗類型。(2)出口檢驗機構的職能
A.通過頒發出口產品質量證書,在出口企業實施質量保證制度(包括批批檢、過程質量控制及自我認證等);
B.通過頒發食品質量證書,在食品加工企業實施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C.管理多項優惠關稅項目下的原產地證書,截至2004年12月31日,已頒發596158項原產地證書。
(二)涉及出口產品質量檢驗的法律法規
涉及出口產品質量檢驗的法律法規包括:
1.《1963年出口(質量控制及檢驗)法》
該法是印度管理出口產品質量檢驗的基本法律,規定了出口檢驗委員會的設立和職能、質量控制及檢驗機制、獲取出口商相關信息及相關處罰細則等內容。 2.《1964年出口(質量控制及檢驗)規則》
該規則規定了委員會的活動程序、質量控制及檢驗的具體程序、專家委員會的組成、檢驗機構的委託及批准等內容。
(三)出口產品質量檢驗制度
1.批批檢制度(CWI)
在批批檢制度下,每一批出口貨物均需要經過檢驗,檢驗依照統計學抽樣方法在出口檢驗機構或其認可的檢驗機構進行,貨物只有符合規定的出口質量標准才能取得檢驗證書方可獲准出口。由於各種貨物的特性不同,每種貨物的檢驗證書有效期也不相同。一旦超過檢驗證書的有效期,出口貨物必須重新申請檢驗。目前,列入批批檢制度管理的產品主要包括陶瓷製品、水泥混凝土、部分無機鹽、油布、部分無機顏料、部分礦產品及礦砂(包括鐵礦砂、錳礦砂、鋁土礦砂等)、部分有機化學品、雙殼類軟體動物、魚及水產品、干魚、蛋製品、奶製品、蜂蜜、Basmati大米、黑胡椒、禽肉及禽肉製品、寵物食品以及非供人類食用的動物副產品。
2.過程質量控制制度(IPQC)
過程質量控制制度強調生產商在製造過程的每個階段(從原料采購、生產、包裝到最終檢測)均有控制質量的責任。出口檢驗機構將成立一個由不同領域專家組成的評估小組,評估生產商的各個具體部門在生產中是否採取了有效的質量控制措施。如果評估合格,則生產商將獲得出口質量證書,出口貨物也不需再進行檢驗。
3.自我認證制度
自我認證制度是在過程質量控制制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檢驗制度。除了對生產過程進行質量控制外,自我認證制度強調生產商在設計研發、質量審核、售後服務、倉儲等四個方面應制定和實施嚴格的質量要求。經過出口檢驗機構評估合格,生產商將獲發出口榮譽質量證書。該證書有效期一年,期滿後出口檢驗機構將依據生產商的業績考慮是否延期。自我認證制度最初只在工程項目企業實行,現逐漸推廣至其它行業。
4.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隨著世界各國對進口食品在衛生和安全指標方面的日益關注,食品領域的一些國際性衛生標准如危害分析及關鍵點控制(HACCP)、良好製造規范(GMP)、良好衛生規范(GHP)受到廣泛接受。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就是採取上述衛生標准對出口食品質量進行控制的一種管理制度。該制度的設計目的主要是為了滿足歐盟國家對進口食品的衛生要求。目前,列入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管理的產品主要是水產品、蛋製品、奶製品等。
四、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的評議
(一)我國受印度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影響的主要產品
從表3可以看出,列入印度強制進口認證產品清單的109種產品中,油壓爐、液化氣瓶及閥門配件、醫用X射線診斷設備、浸沒式電熱水器、電熨斗、電爐、電熱器、家用開關、漏電斷路器、過電保護裝置、絕緣電纜、交流電度表以及交流靜電變壓器等均屬於印度自中國進口的主要產品。
(二)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的評議
鑒於印度進口強制檢驗制度對中印貿易的影響,2005年6月22日,我國駐印度大使館經商參處向印度商工部貿易政策司主管WTO/TBT事務的官員提出:印度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下外國生產商申請進口產品認證證書的程序復雜、費用昂貴、申請時間長,給包括中國生產商在內的外國生產商帶來了不合理的負擔,並與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不相一致。
印度商工部貿易政策司主管WTO/TBT事務的官員稱,印度商工部的相關通告並未違反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印度官員認為,印度發布相關通告的原因是為了保護國內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即為了保護公共安全和健康,符合WTO《技術性貿易壁壘協定》的規定;同時,列入印度進口產品強制檢驗制度的109種產品在印度國內也屬於強制認證產品,這109種產品的印度生產商也需向印度標准局申請產品強制認證;此外,印商工部通告並非針對某一國家,而是適用於所有外國生產商,並未構成歧視。
㈧ 閥門認證
一、特種設備設計單位及設計文件許可——特種設備設計文件許可(鍋爐設計文件許可)
法律依據:
1、《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十二條「鍋爐、壓力容器中的氣瓶(以下簡稱氣瓶)、氧艙和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設計文件,應當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鑒定,方可用於製造。」。
《小型和常壓熱水鍋爐安全監察規定》第七條 小型和常壓熱水鍋爐產品的設計文件(圖樣、強度計算書等)應當經省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審查批准。
註:《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十二條和《小型和常壓鍋爐安全監察規定》第七條中鍋爐設計文件鑒定實施單位不一致。
二、特種設備製造安裝改造維修監督檢驗及定期檢驗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第7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其他檢驗機構實施檢驗的進出口商品或者檢驗項目,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
2、《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第21條「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元件、起重機械、大型游樂設施的製造過程和鍋爐、壓力容器、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的安裝、改造、重大維修過程,必須經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督管理部門核準的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監督檢驗;未經監督檢驗合格的不得出廠或者交付使用」。
第28條「特種設備使用單位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定期檢驗要求,在安全檢驗合格有效期屆滿前1個月向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提出定期檢驗要求。檢驗檢測機構接到定期檢驗要求後,應當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及時進行檢驗。未經定期檢驗或者檢驗不合格的特種設備,不得繼續使用」。
3、《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第13條1款「安裝、大修、改造後特種設備的質量和安全技術性能,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後,由使用單位向規定的監督檢驗機構提出驗收檢驗申請,並由執行當次驗收檢驗的機構出具檢驗報告,合格的,發給特種設備安全檢驗合格標志。」。
《特種設備質量監督與安全監察規定》第22條「在用特種設備實行安全技術性能定期檢驗制度。使用單位必須按期向使用設備所在地的監督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及時更換安全檢驗合格標志中的有關內容」。
4、《氣瓶安全監察規定》第14條「氣瓶應當逐只進行監督檢驗後方可出廠(出口氣瓶按合同或其他有關規定執行)。氣瓶出廠時,製造單位應當在產品的明顯位置上,以鋼印(或者其他固定形式)註明製造單位的製造許可證編號和企業代號標志以及氣瓶出廠編號,並向用戶逐只出具銘牌式或者其他能固定於氣瓶上的產品合格證,按批出具批量檢驗質量證明書。產品合格證和批量檢驗質量證明書的內容,應當符合相應的安全技術規范及產品標準的規定。」
《氣瓶安全監察規定》第39條「氣瓶檢驗機構應當嚴格按照有關安全技術規范和檢驗標准規定的項目進行定期檢驗。檢驗氣瓶前,檢驗人員必須對氣瓶的介質處理進行確認,達到有關安全要求後,方可檢驗。檢驗人員應當認真做好檢驗記錄。」
5、《北京市進出口鍋爐壓力容器檢驗監督管理辦法》第5條「進口鍋爐、壓力容器未經檢驗的,不得安裝、使用。出口鍋爐、壓力容器未經檢驗合格的,不得出口」。
㈨ 法律規定 緊急排放閥門什麼情況下可以開啟
沒有具體、直接的法律規定。
緊急排放閥門是當罐槽外部暴露於火災情況下開啟的。
實際上大多數緊急排放閥門是自動打開的,打開條件各個行業有具體規范。不按規范做發生事故後法律才追究責任。
下圖是 GB 50160-2008《石油化工企業防火設計規范》中關於緊急排放閥門的部分內容:
㈩ 氨用閥門必須用焊接閥門的法規依據是什麼
沒有必須用焊接哦,氨閥也有法蘭的 不過是方法蘭